吃什么能治高血压能吃什么,老伙计病了,不能上工...

高血压预防和诊治___孙晓健
高血压预防和诊治
孙晓健:各位老师上午好!首先我感谢烟台晚报邀请我今天和各位老师一起讨论高血压预防和诊治内容,我们知道心脑血管病在我们国家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导致各种因素当中,高血压病又是最重要,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危险因素。因为我过去主要做高血压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所以今天我主要和各位老师一起来探讨一下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以及诊断和治疗。 心脑血管病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单单是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更是严峻的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冠心病发病率也是逐年上升,这和我们经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因为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压力也随之上升。国内除了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相对心血管疾病,包括脑梗塞,脑出血,对人民的工作生活影响更是比心血管影响多。
这里我列了一下常见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到有很多危险因素是我们可以控制或者是摒弃的。 吸烟可以不吸,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饮食结构我们都是可以控制调节,活动量小可以增加活动量,当然有些是无能为力,比如说遗传因素,父母我们不能够选择。 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调节可控危险因素,在可控危险因素居第一位是高血压,这个结果是流行病学的研究,并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专家说的,而是根据全球的流行病学研究得出的。
高血压可以引起哪些并发症? 首先高血压可以引起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心绞痛,如果严重的话还可以导致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就有猝死的可能。 高血压可能导致脑梗塞,脑出血,西方是以心脏病并发症,主要以心衰为主。 对肾脏可能导致尿毒症。 眼部可能导致动脉硬化,眼底出血,最后导致失明。 以上是高血压导致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轻的我没有罗列,这些并发症都是触目惊心。
既然我们讲高血压有这么多的危害,那么我们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什么是血压,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都有哪些内容? 首先血压就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一种压力,决定人愈后的是大动脉内的压力,尤其是胸主动脉。 我们并不太关注末梢循环的动脉压力,因为这些只是反映局部循环,和心脑血管愈后没有太大关系,但是由于大动脉检测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去做穿刺测大动脉的压力,所以我们总要选择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反应你的动脉压力。 各位老师可能自己家也有血压计,尤其是电子血压计,可以测手指的压力,但是我们不主张,因为这种相关性很差,我们一般不用这样的血压计来检测你的血压。
血压的检测办法首先就是直接检测,这样只能用于科学研究,这个对人群是不方便的也是不现实的。 间接检测一般都是外部的,最常用就是袖带式血压计,上世纪末我们有了血压的概念,在一八九几年有了血压的概念,一九零几年我们就发明了血压计,直到现在用这种原理造成的血压计仍在广泛使用,就是袖带式血压计其中包括水银柱式血压计,好处就是比较准确,因为所有血压的概念都是基于水银柱原理得来的。电子血压计是后来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过去经常讲到电子血压计你要使用必须要用水银柱血压计来校准,所以造成一个印象就是所有的血压都是水银柱血压计检测的准,要求尽可能用水银柱血压计,这种观念逐渐在转变。欧洲欧共体就颁布条例,不允许使用水银用于日常的临床工作,不允许水银接触到我们的有机体,这是牵扯到环保问题,并且水银可以蒸发,人吸入水银蒸汽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在欧洲电子血压计正在逐渐取代水银柱血压计。我们国家水银柱血压计仍然在广泛应用,但是将来的趋势肯定也是一样,肯定要用电子血压计逐步取代水银柱式血压计,这不是方便检测的问题,更是关注健康的问题。 电子血压计一定要检测上臂血压,这样更加有效反映你的中心动脉压力,对手指和手腕尽可能不要用这类的血压计。 说到检测血压,可能听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要测得好,测得准确,那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常用的注意事项大概有七八种之多,这也说明血压计的检测一定要做培训,不能看别人测了一下,或者从书本上看了就自己检测,这样是不准确的。
首先血压检测: 第一种:诊所血压(医生测的,在门诊测的)应该休息五分钟之后测,不能急急忙忙来到门诊坐下就检测,至少我们医院我想应该做到了,因为我们医院有一个候诊区,所有患者都在候诊区休息一段时间,然后挂号护士点到你的名再进去,因为这段时间五分钟是足够的,有保证的。 座位姿势检测你右上臂血压,座位高低应保证你的右上臂袖带位置和心脏位置在一个水平线上,为什么要检测右上臂血压?这主要是基于解剖知识。右侧右上臂大动脉的分支出头皮干在那里,左侧分杈比较小,所以右上臂血压和中心动脉压的压力差就相对比较小,和左上臂相比更能反映你的中心动脉压力,我们知道我们最感兴趣的,对你愈后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中心动脉压力,我们之所以检测外周压力,就是因为外周压力方便,它只是一个符号,用于反映你的中心动脉压力。 避免空腹。测前避免烟、酒、茶、咖啡等一类刺激物品。 排空大小便。 一定要测两次,这是至少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两次取平均值是今天这一时间点上的压力,如果两次血压差值超过五毫米汞柱,应该加第三次测量,取三次平均值,在门诊上我们至少要求我们大夫应该量两次,如果两次结果差的比较大,那还应该量第三次。 我经常也是这样,如果一个患者的血压差的很大,我甚至量四次、五次,我就想看看他这一次血压比较稳定的水平在哪,一般取至少比较接近的三次平均值。
除了医生量之外,患者自己也可以量,经过培训或者用水银柱血压计,或者不经过培训用电子血压计在家里测,测量的要求和医生测量的要求都是差不多,需要七八项。 自己测试数值一般低于诊所血压10毫米汞柱左右,因为去看医生有一些紧张(白大褂效应),可能有些患者说我不紧张,往往这种紧张是一种潜意识,潜意识就往往可能潜移默化影响你的血压神经,可能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在你感知范围之外,所以感知不到。 既然有两种测量方式,诊所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并且这两种血压值不一样,即便是同一天刚去医生处量血压,马上回家量的血压值也不一样,一般差10个毫米汞柱,我们到底选哪一种血压作为自己的血压值,这个不要说患者,就连高血压方面的医生也是一个很困惑的东西,我只能跟大家说几点事实: 第一高血压指南定的标准即诊断血压是不是升高,是由医生测的血压来定的,并不是说你自己在家测血压测量高就定的高,测量正常就是正常。 我们国家有19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标准就是由医生的门诊测量的诊所血压来决定的。但是哪一个更准确地反映你的中心动脉呢?现在大部分人认为还是家庭自测血压,因为它排除了神经精神因素以及紧张因素影响,以及环境因素影响,可能这时候更能反映你机体动脉中心压。
到底哪种是作为你的随访血压值呢?目前还有争论,我只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目前的事实以及我们工作中的一些原则给大家,这一点作为医生仍然也是有困惑的地方,即没有得到定论。 不管是诊所血压还是家庭自测式血压都是偶测血压即在这一时点测血压,人的血压就像潮水一样,有潮涨潮落,如何知道一天24小时的血压呢?我们知道所有的生物钟都是以一天作为基本的,而且都是以地球自转周期作为生物钟基本的节律周期。 一天血压是不停变化状态,如何来反应呢?就需要动脉血压检测,有一个机器像动脉心电图一样背在身上,一般医生设定10分钟到15分钟检测一次,然后把一天血压做一个曲线描绘出来反映你一天血压活动情况。 (如图)这是一个比较典型正常人24小时血压波动曲线,我们可以看到上午八到十点时候是血压最高峰的时候,过了这个时间点血压逐渐下降,然后下午三到五点又有一个反弹,这是第二个峰低于第一个峰,过了三到五点之后血压逐渐下降,一直到了午夜达到最低点,过了午夜最低点又逐渐升高,到了第二天早晨八点往往又开始下一次的循环,这就是一个正常人动脉血压曲线。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患者自己量很多时候不高,偶尔有一次两次高呢?你检测自己的血压,随访自己的血压一定要了解自己血压波动曲线的形态,在哪一点我的血压往往从理论上讲可以达到比较高的值,哪一点往往比较低,如果都选中午测,那肯定多半血压偏低,如果都是八到十点测那往往血压就很高了。
我们知道生物体除了24小时一昼夜作为生物钟基本单位外,我们还有年,年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时间,一年当中我们血压水平也是变化的,也是不会稳定在一个水平线上,最最常见的就是夏天往往偏低,这很好理解,因为夏天热我们血管都是扩张的,这时候往往血压偏低,秋天、春天往往偏高,到冬天往往是最高,这是一个年变化曲线。如果你在夏天的时候做多次血压测量不高就认为我的血压不高,从那之后就不再检测,你就往往得到一个错误的结论。
知道高血压知识,我们看如何才能判断正常血压,哪一个水平是高血压呢? 这个标准就是从1978年我们国家就开始实施,几经修改现在已经是第五版,经过修改正常血压水平是逐渐降低,一直降到2005年的120、80毫米汞柱,仅仅在两年前120、80毫米汞柱还是理想血压水平,两年之后我们国家又改了把这个”理想”去掉了,改成了正常血压,正常人的血压就应该是低于120、80毫米汞柱。为什么呢?还是基于流行病学的调查认识,现在流行病学已经调查得知中国收缩压只要超过150毫米汞柱,你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你的血压呈直线相关,血压升高20毫米汞柱,心血管疾病增加一倍,这个数值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得来。 我们国家最终2005年把120、80毫米汞柱定为正常标准数值。
燮转载自《水母网》
  注: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此条目发表在 ,
分类目录。将加入收藏夹。
2012 年二月 &(7)
2011 年九月 &(1)
2011 年五月 &(1)
2009 年十一月 &(10)
2009 年十月 &(17)
2009 年八月 &(3)
2009 年七月 &(16)
2009 年六月 &(22)
2009 年五月 &(15)
2009 年四月 &(41)
2009 年三月 &(219)
2009 年二月 &(141)
2009 年一月 &(176)
2008 年十二月 &(217)
2008 年十一月 &(175)
2008 年十月 &(218)
2008 年九月 &(197)
2008 年八月 &(201)
2008 年七月 &(217)
2008 年六月 &(202)
2008 年五月 &(217)
2008 年四月 &(204)
2008 年三月 &(205)
2008 年二月 &(160)
2008 年一月 &(192)
2007 年十二月 &(405)
2007 年十一月 &(410)
2007 年十月 &(431)
2007 年九月 &(407)
2007 年八月 &(416)
2007 年七月 &(440)
2007 年六月 &(401)
2007 年五月 &(421)
2007 年四月 &(369)
2007 年三月 &(386)
2007 年二月 &(281)
2007 年一月 &(197)
2006 年十二月 &(299)
2006 年十一月 &(2)
2006 年十月 &(254)
2006 年九月 &(436)
2006 年八月 &(431)
2006 年七月 &(377)
2006 年六月 &(469)
2006 年五月 &(456)
2006 年四月 &(433)
2006 年三月 &(476)
2006 年二月 &(693)分类目录归档:老有所养
漫话音乐治疗(三)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 苏纪迅
3.音乐为什么能够治病
使用音乐治疗疾病,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曾介绍了五脏、五志和五音的关系。我国古代一些名医也多提倡音乐治疗,如明代的朱震亨就说:“乐者,药也。”希腊人祀奉的太阳神阿波罗既是医神,也是音乐神。古希腊人认为,使用拨浪鼓有助于儿童释放破坏性的能量。当时的医生还专门为情绪紊乱的病人谱写或选定音乐曲目。
古代哲学家柏拉图曾为失眠和头痛患者开出许多音乐处方;埃及人把音乐称作“灵魂的医学”;阿拉伯人用长笛治疗精神病人;所罗门王患了忧郁症,不是请名医开药,而是聆听宫廷音乐师演奏竖琴。
现代医学证实,音乐对人的情绪、血压、呼吸及脉搏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人体细胞总在不停地微微振动,音乐也是一种声波振动。这种振动如果和细胞同时产生共振,声波轻轻按摩细胞,使人产生一种微妙的快感。如果人体机能失调,体内微振不正常,借助音乐声波的力量调动细胞微振,可使人在这种治疗下恢复健康。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生活频道《生活大讲堂》每周六下午2:00~3:00直播此内容。
修禄转载自《》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
漫话音乐治疗(四)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 苏纪迅
5.音乐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音乐治疗包括治疗和康复两种,治疗对象包括心理疾病、生理疾病、亚健康等三类患者群体。
生理方面: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哮喘、消化系统疾病、听觉障碍、外伤康复、去痛(外科手术、分娩等)、脑中风、糖尿病、癌症、声光过敏症、老年疾病(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等)、神经衰弱、心身疾病、听觉障碍等。
心理方面: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儿童疾病(如口吃、多动症、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小儿麻痹症等)、考试综合征等。
亚健康、音乐减肥,音乐益智(优教优育、增强记忆力、分析力、创造力等)、音乐胎教、调节情绪、戒毒、戒除网瘾等也是其治疗的强项。
音乐治疗目前还处于辅助性治疗的范畴。有音乐感的人对音乐治疗比较敏感;乐感差的人治疗效果差一些。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生活频道《生活大讲堂》每周六下午2:00~3:00直播此内容。
修禄转载自《》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
漫话音乐治疗 六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
6.音乐治疗高血压。意大利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轻度高血压患者每天聆听半小时左右的古典音乐,可以显著降低动态血压中的收缩压。研究人员选择48名年龄45~70岁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让其中28人每天听半小时左右的古典音乐或节奏类似的其他音乐,同时进行缓慢的呼吸训练。1周~4周之后,科学家发现,听音乐的患者收缩压水平显著降低。
德国一份医学专业杂志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听音乐能够起到降低血压和肾上腺激素水平的作用。那些舒缓悠扬的乐曲容易使人恢复或保持平静,无论它是否符合收听者本人对音乐的爱好和鉴赏力。
我国从1998年开始进行音乐治疗高血压方面的研究,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的每届年会几乎都能收到有关论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音乐治疗不但对高血压有效,对低血压同样有效。例如有的艺术学院的老师,曾经用演奏大提琴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乐疗,结果显示,85%的高血压病人血压从原来高压200毫米汞柱/低压100毫米汞柱下降到高压130/低压80毫米汞柱左右。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生活频道《生活大讲堂》每周六下午2:00~3:00直播此内容。 (六)
修禄转载自《》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
漫话音乐治疗(七)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 苏纪迅
7.音乐治疗高血压的原理
音乐对人的影响主要有生理及心理二个层面。
生理层面,音乐能刺激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心跳、呼吸速率、神经传导、血压和内分泌。因此,科学家发现,轻柔的音乐会使人体血液循环减慢;而活泼的音乐则会增加人体的血液流速。另外,高音或节奏快的音乐会使人体肌肉紧张,而低音或慢板音乐则会让人感觉放松。
心理层面,音乐会引起主管人类情绪和感觉的大脑的自主反应,而使得情绪发生改变。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平静或快乐的音乐可以减轻人的焦虑。从而使血压降低。
人们都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听到雄壮激昂的进行曲时,受到激励和鼓舞,往往因之而热情奔放,斗志昂扬;听到的轻松活泼的小曲时,心情也会随之快乐起来。听到优美典雅的圆舞曲时,身体会不自觉地随着明快的节奏扭动。所以,音乐治疗所选曲目也可分为三大类:1、镇静型,可帮助人放松甚至入眠,可用于高血压患者或是失眠患者; 2、解郁型,让患者心情愉快舒畅,可治疗情绪焦虑;3、兴奋型,适合情绪低沉、过度忧虑的人群。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生活频道《生活大讲堂》每周六下午2:00~3:00直播此内容。
修禄转载自《》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
中老年人最该警惕的颈心综合症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主要是脊椎骨边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和韧带钙化,致颈椎正常弧度消失、椎间隙狭窄。由于骨赘压迫脊神经根,可引起臂丛神经剧烈的疼痛,牵涉到肩、臂,放射到手指,时间久长,可引起相应肌肉萎缩;又因颈椎稳定性降低,在转颈、过度仰头或低头时,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致发作性眩晕、复视、耳鸣、视物不清、猝倒。
  颈椎病除以上常见的症状外,还常可累及心血管系统,如心前区疼痛,类似冠心病样心绞痛;也可因骨赘刺激或压迫脊髓和脊髓血管,引起侧角内交感神经细胞功能障碍,或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使延髓内心血管调节中枢缺血,引起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以上这些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心血管损害,统称为“颈心综合征”。心前区疼痛称之为“颈性心绞痛”,心律失常称之为“颈性心律失常”。除心前区疼痛外,还可有胸闷不适、心悸、气促等。心电图上可见有缺血性ST段与T波变化,有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此外,还可有血压升高,这与椎骨增生或椎周组织无菌性炎症,刺激交感神经有关。
  中、老年人也是冠心病多发年龄,所以“颈心综合征”常易被误诊为冠心病。但颈心综合征的心绞痛与冠心病中的心绞痛是有区别的。
  它与劳力负荷增加、情绪激动无关,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不能缓解;而颈椎负荷增加却常常是此类心绞痛的诱发因素,如高枕卧位,长时间维持过度仰头、低头的体姿,长时间头颈转向一侧,脊背受凉、潮湿、扭伤、劳累等。可由颈椎摄片证实是否颈椎病。但确诊颈椎病后,还不能立即排除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故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24小时心电图监护:平卧休息2小时后与卧床前心电图进行对比;取坐位,1分钟内完成45度以上的左右转颈各30次,对比转颈前后的心电图。如卧位后,ST段及T波呈缺血性变化,散步后消失;转颈后ST段及T波缺血性改变又出现或加重,说明心电图变化与颈部负荷有关,可确诊为“颈心综合征”。冠心病则与此不同,ST段及T波缺血性改变与颈部负荷增减无关,仅在活动或运动时加重。因此,卧位试验与转颈试验是鉴别“颈心综合征”与冠心病的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颈心综合征”根源是颈椎病,所以主要是治疗颈椎病。如纠正高枕卧位,使用适当高度的枕头(约1个拳头高);避免过度仰头、低头或长时间头转向一侧;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颈、脊背受凉;局部进行理疗,热敷;适当的颈部体操以活动颈部,可缓解或减轻“颈心综合征”的各种症状。
燮转载自《39健康网》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高血脂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莫雅贞   高脂血症不仅是血脂高一点,其严重性绝对不能忽视。高血脂饮食讲究一个平衡和五个原则。
  高血脂的危害对身体是不明显的、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早期多数人没有症状,这也是很多人不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原因。高血脂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出现器官缺血的严重后果。
  高脂血症是指血中胆固醇>220mg/dl和/或甘油三酯>150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mg/d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0mg/dl。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病症,在中老年人当中发病率高,它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乃至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等,危及生命。因此,高脂血症不仅是血脂高一点,其严重性绝对不能忽视。
  高血脂饮食讲究一个平衡和五个原则
低热量:有部分高血脂患者体型肥胖,因此,减少总热量,是主要的减肥方法,通常是每周降低体重0.5-1公斤合适。
低脂,低胆固醇饮食:血中甘油三酯受饮食影响较大,而胆固醇受饮食的影响相对要小。但长期大量进食高胆固醇的物质如蛋黄、动物内脏、鱼籽、脑等,也可以导致高血脂。
  饮食治疗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无论是否采取任何药物治疗之前,首先必须进行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无效时或病人不能耐受时,方可用药物治疗。在服用降脂药物期间也应注意饮食控制,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1)减少脂肪的摄入量是控制热量的基础。
  (2)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胆固醇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摄入过多的确害处不少,膳食中的胆固醇每日不超过300亳克。
  (3)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4)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5)多吃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的食物。
燮转载自《www.39.net 》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
老年人保健遵守“三平衡”
  心理平衡   在人生的旅途中,进入老年或离退休是一个大的转折,这一转折将给他们心理状态、生理机能、生活规律、饮食起居、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等带来很大变化,其中以心理变化更为突出更为重要。失落、孤独、气怒、悲观等不良情绪长期下去将导致食欲减退、睡眠不好、免疫机能下降、老年性疾患加重,尤其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态平衡,情绪稳定。
 膳食平衡   膳食平衡有二:一是膳食中要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无机盐、水、纤维素)并与机体的需要量平衡。二是膳食的餐次及餐次比例平衡。在生活中可根据各自的体质、活动等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调整。老年人一般以一日3-4餐为宜,应做到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睡觉较晚的老年人,可以在睡前一小时适当加食点奶类、面包等易于消化的食品,这样既可补充营养又可防夜间出现饥饿感而影响睡眠。   动静平衡   老年人运动应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平衡。老年人的运动内容较丰富,选择什么样的运动,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来选择并循序渐进,切忌过急过量。有人提倡老年人多做些家务劳动,这一倡导很好。家务劳动可以说是一种运动与静养、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最佳形式。家务劳动的内容丰富、机动灵活、可提可放、可轻可重,不同情况的老年人都可运用。
燮转载自《》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
老人每天出门溜达有助于健康  
     前几天,本报编辑部接到读者吴女士打来的电话,说他父亲自从退休后,就每天都待在家里,一天说不上几句话,唯一的活动就是到阳台上浇浇那几盆花草,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就斜躺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电视。时间一久,头晕眼花、手脚麻木、胃痛胃胀等健康问题,纷纷找上了门。吴女士说,虽然她父亲退休前就比较好静,但因为有工作在忙,身体倒没什么不适,她怀疑父亲的病是不是待出来的?
北京老年医院康复科主任井爱平肯定地说,吴女士的父亲正是待出病来的。不管什么情况,老人每天必须出去活动活动,即使生病行动困难的老人,也要在家人的帮助下,下楼晒晒太阳。
  井爱平说,长时间待在家里,除了身体上的健康隐患,很多人还会由于缺乏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形成社交恐惧症,甚至造成焦虑症、抑郁症,产生睡眠障碍和情感障碍,家庭矛盾也会相应增加。
  而出去活动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好方法。最新一期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每天步行1小时或更长时间对高龄老人的健康十分有益。该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85.9岁。研究人员将老人分为两组,第一组老人每天步行1小时或更长时间,第二组老人每天步行不足1小时。在两年的研究中,第二组老人的死亡率比第一组高1/3。研究还发现,第二组老年人更易出现情绪低落、认知能力受损、心脏病、关节炎和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井爱平建议,老人每天要在精力充足的时候,下楼溜达溜达,和朋友们聊聊天,或带个收音机,边活动边听。溜达的最佳时间是下午3点到晚上9点。
  溜达之前要喝足水,尽量穿宽松舒适的衣服和鞋子;溜达时要抬头挺胸、双肩大幅摆动、大跨步前行,最好能边走边拉直背肌与肩胛肌,以改善腰、肩疼痛;溜达后也要花几分钟伸展一下肌肉。如果两个小时内你还感觉疲劳,下次溜达的时候就尽可能慢一点。
  长时间不活动的老人,可以从今天开始,每天溜达5-10分钟,然后再慢慢增加时间,最后达到每天30分钟左右。如果一次不能做到,还可以分成三次,每次10分钟。
燮转载自《生命时报》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不利于老年人长寿的6大恶习
  不良习惯一 多吃少餐。   有人调查了岁的老人,发现每日吃两顿饭者有1/3患心血管疾病,每日吃5顿饭者(总热量相等)只有1/5患病。另有一份报告指出,每日就餐次数在3次或3次以下的人群,肥胖患者占57.2%,胆固醇增高者占51.2%,而每日就餐次数在5次或5次以上的人群中,肥胖病患者仅占28.8%,胆固醇偏高者占17.9%。专家们分析认为,空腹时间较长,造成体内脂肪积聚的可能性就增大
  不良习惯二 晚餐过迟。
  晚饭时间过迟,并且是进食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有人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在晚间让大鼠进食高脂肪饮食,然后马上入睡,这些大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急剧上升。如果在早上或中午同样进食这些高脂肪饮食,则对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影响不大。
  不良习惯三 喜吃精粮。   有些人不吃糙米粗粮,只吃精米白面,殊不知在稻麦的麸皮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纤维素,例如铬、锰在全谷类、豆类、坚果类中含量最高。若经过加工精制以后,这两种元素就大大降低。如果用缺乏这两种元素的饲料去喂养大鼠及家兔,动物就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植物纤维素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食物太精细,纤维素太少,不容易产生饱腹感,往往造成过量进食而发生肥胖。因此,长期进食低纤维素饮食的人,血管硬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则增高。
  不良习惯四 过食肥甘。   过多地食用动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肉、猪肝、皮蛋、蟹黄、奶油等,可引起血脂升高,但并非要绝对禁食上述食物。近年来有人研究证明,正常的胆固醇并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腐败的胆固醇才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元凶。因此,一些动物油,特别是猪油不宜储存过久,若已变质,颜色灰暗有霉斑或有腐败味,则不要食用。糖分摄入太多,过剩的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随着血脂增高,冠状动脉发生血栓的机会也就增多。还有研究发现,糖能使肝脏合成脂类的作用增强。正常人吃高糖饮食3周后,血中甘油三酯可升高1倍多。若给高血脂病人吃高糖饮食,甘油三酯也可增加4~5倍。
  不良习惯五 偏食挑食。   偏食挑食往往造成营养素吸收不完全。如果绿叶蔬菜吃得少,常会发生维生素C缺乏,而维生素C可以降低胆固醇,减轻或防止动脉硬化。如果豆制品吃得少,就不能增加胆固醇在粪便中的排泄。还有人不吃大蒜、洋葱,嫌它们有特殊气味,殊不知大蒜、洋葱有着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不良习惯六 烟、酒成癖。   世界科学界已公认,大部分心血管疾病与吸烟有关。长期过度饮酒,则能引起心肌中的脂肪组织增加,心脏功能减弱,心脏变得肥大,特别是长期大量喝啤酒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心脏变化,医学上称它为“啤酒酒精能影响人的脂类代谢,并使机体从血中清除脂类的能力降低,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机会。   综上所述,不良饮食习惯与血脂过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确有密切关系。为了延长寿命,中老年人应该彻底改变以上各种不良饮食习惯,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燮转载自《中国新闻网/千龙健康》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 ,
长寿路上莫负重
按常理说,如今社会发展,物质生活丰富,老年人走长寿路,应该浑身有劲儿。然而,有的人在这条路上走得身累、心累。原来,他们背上了太多的包袱,比如疾病、丧偶、离异……心病还得心药医。心药之一,即放下思想包袱,给身心减负,做到心理平衡。
以丧偶为例。同甘共苦多年的恩爱夫妻,一方先逝世,另一方必定悲伤,悲伤过度就会影响身心健康。中医认为“悲伤肺”。过分伤悲,会降低人体代谢功能,减弱免疫力,无病的添病,有病的加重,甚至导致早亡。研究人员曾对4455名丧妻的鳏夫进行跟踪调查,因为过度悲伤,在半年内逝世的达5%。可见,沉重的思想包袱会将老人压垮。当然,老年人心理承受力不同,丧偶影响的程度也各异。心理素质强者,放下包袱办法多,有的与子女同住一起,有的外出旅游,更多的是如陶铸所说“往事如烟俱忘却”。总是沉湎于往事回忆中不能自拔,只会有害身心健康。经过一段时间自我调整,心态平和了,身体就会好起来。
洪昭光是健康教育的开拓者,也是模范的实践者。他曾经历过中年丧妻、患大病等坎坷。对此,他以积极态度应对,卸下了包袱,再婚后,老两口每天手牵手走路。他说:“在任何情况下,如果能保持良好心态,就能拥有健康的基础。”
由此观之,老年人若能放下包袱,解除精神负担,达到心理平衡,就能为健康快乐100岁奠定坚实的基础。
修禄转载自《滨海老人博客》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
掉牙可能与老年痴呆症有关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美国肯塔基大学和莱克星顿牙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掉牙可能与老年痴呆症有关。
  研究人员在对144名75—98岁的进行长期调查与研究后发现,以往没有老年痴呆症症状的老人,如果能够保有10颗或更多牙齿,就会比只有9颗牙或更少牙齿者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几率小。
  那么,为什么牙齿少会导致老年痴呆呢?研究人员称,这可能是因为牙周炎、营养不良、传染病或慢性病,不仅会导致掉牙,还会对大脑产生损害,进而诱发老年痴呆症。然而,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直接还是间接,还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证实。
  对此,北京口腔医院预防科博士王鹏表示,人到七八十岁还能保住10颗以上牙齿不是不可能的事。比如,老年人应坚持早晚刷牙,如果有条件,最好每顿饭后也能刷牙或漱口。刷牙时,不要采用“拉锯”式的横刷,要顺着牙缝方向慢慢竖刷。刷牙的时间要保证3分钟,这样可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
  老年人牙齿稀松,牙缝变宽,进食后容易塞东西,有时仅靠刷牙难以解决问题,此时应合理使用间隙刷、牙签或牙线。牙签最好选用扁平木质的,使用时不要过猛过急,避免损伤牙龈。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老人的口腔保健也必不可少。老人要少吃过热、过冷、过酸、过甜的食物;多吃粗粮以增强牙齿的咀嚼力量和自洁作用;多吃新鲜蔬菜与瓜果,给牙周组织提供足够的营养;注意均衡使用两侧牙齿咀嚼。平时咀嚼一些木糖醇口香糖也是比较便捷的护齿方法。
  此外,老年人最好每6个月进行一次定期的口腔检查;缺失牙要及时进行修复;假牙不合适时,要及时到医院修改调整。
燮转载自《中健网-老年频道》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 , ,
你有没有长寿迹象
   也许你并不知道,一些平时看似不重要的生活习惯,或是你曾经的生活环境,都会影响你的寿命。美国《预防》杂志3月13日刊文列出了14个确有科学依据的长寿迹象。
  1.出生时母亲还年轻。美国芝加哥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出生时母亲年龄如果不到25岁,他们活到100岁的几率是出生时母亲超过25岁的人的两倍。
  2.爱喝茶。一项针对4.05万名日本男女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喝至少5杯茶的人,他们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最低。
  3.每天步行30分钟。一项针对2603名男女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坚持步行30分钟左右的人,不管其体内脂肪含量有多高,他们的长寿几率是那些每天步行少于30分钟的人的4倍。
  4.少喝碳酸饮料。美国科学家发现,每天喝一次以上可乐会使你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病的风险加倍。倘若实在想喝几口碳酸饮料,可以在里面加入一些果汁。
  5.腿部健壮。“腿部肌肉力量差预示着步入老年后身体虚弱。”腿部健壮尤其能预防髋骨骨折,由于髋骨骨折会引发各类并发症,多达20%的患者会在一年内去世。
  6.吃紫色食物。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紫葡萄、蓝莓和红葡萄酒富含多酚,可降低罹患心脏病的几率,预防老年痴呆症。
  7.青少年时体重正常。研究人员针对137名美国黑人进行研究,对他们从出生到28岁做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14岁时体重超重会增加成年时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
  8.少吃红肉。美国癌症研究院的一份报告称,如果每周摄入的红肉超过510克,会提高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每天摄入99克经过加工的肉类食品(例如熏肉和熟食),患结直肠癌风险将提高42%。
  9.上过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正规受教育时间超过12年的人,比受教育时间相对较少的人寿命长18个月。
  10.人缘好。“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应对紧张的缓冲器。”长期精神紧张会削弱免疫系统并加速细胞老化,最终让寿命缩短4到8年。
  11.朋友身体健康。如果好友体重增加,同样事情发生在你身上的可能性将提高57%。
  12.自制力强。相对于责任感不强的人来说,那些自认为自我约束能力强、做事有条理的成功人士更加长寿。
  13.不请保姆。根据一项有302名年龄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参加的研究,使用吸尘器、清扫楼梯或擦窗户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便可让一般的人燃烧大约285卡路里热量,同时将死亡的危险降低30%。
  14.性格活跃。刊登于《心理学家》杂志的一项研究称,有大约17%的美国人性格比较活跃,这些人比沉闷的人更为健康。
燮转载自《美国《预防》杂志/生命时报》日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
不利于老年人长寿的6大恶习
  不良习惯一 多吃少餐。
  有人调查了岁的老人,发现每日吃两顿饭者有1/3患心血管疾病,每日吃5顿饭者(总热量相等)只有1/5患病。另有一份报告指出,每日就餐次数在3次或3次以下的人群,肥胖患者占57.2%,胆固醇增高者占51.2%,而每日就餐次数在5次或5次以上的人群中,肥胖病患者仅占28.8%,胆固醇偏高者占17.9%。专家们分析认为,空腹时间较长,造成体内脂肪积聚的可能性就增大
  不良习惯二 晚餐过迟。
  晚饭时间过迟,并且是进食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有人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在晚间让大鼠进食高脂肪饮食,然后马上入睡,这些大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急剧上升。如果在早上或中午同样进食这些高脂肪饮食,则对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影响不大。   不良习惯三 喜吃精粮。
  有些人不吃糙米粗粮,只吃精米白面,殊不知在稻麦的麸皮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纤维素,例如铬、锰在全谷类、豆类、坚果类中含量最高。若经过加工精制以后,这两种元素就大大降低。如果用缺乏这两种元素的饲料去喂养大鼠及家兔,动物就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植物纤维素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食物太精细,纤维素太少,不容易产生饱腹感,往往造成过量进食而发生肥胖。因此,长期进食低纤维素饮食的人,血管硬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则增高。
  不良习惯四 过食肥甘。
  过多地食用动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肉、猪肝、皮蛋、蟹黄、奶油等,可引起血脂升高,但并非要绝对禁食上述食物。近年来有人研究证明,正常的胆固醇并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腐败的胆固醇才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元凶。因此,一些动物油,特别是猪油不宜储存过久,若已变质,颜色灰暗有霉斑或有腐败味,则不要食用。糖分摄入太多,过剩的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随着血脂增高,冠状动脉发生血栓的机会也就增多。还有研究发现,糖能使肝脏合成脂类的作用增强。正常人吃高糖饮食3周后,血中甘油三酯可升高1倍多。若给高血脂病人吃高糖饮食,甘油三酯也可增加4~5倍。   不良习惯五 偏食挑食。
  偏食挑食往往造成营养素吸收不完全。如果绿叶蔬菜吃得少,常会发生维生素C缺乏,而维生素C可以降低胆固醇,减轻或防止动脉硬化。如果豆制品吃得少,就不能增加胆固醇在粪便中的排泄。还有人不吃大蒜、洋葱,嫌它们有特殊气味,殊不知大蒜、洋葱有着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不良习惯六 烟、酒成癖。
  世界科学界已公认,大部分心血管疾病与吸烟有关。长期过度饮酒,则能引起心肌中的脂肪组织增加,心脏功能减弱,心脏变得肥大,特别是长期大量喝啤酒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心脏变化,医学上称它为“啤酒酒精能影响人的脂类代谢,并使机体从血中清除脂类的能力降低,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机会。
  综上所述,不良饮食习惯与血脂过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确有密切关系。为了延长寿命,中老年人应该彻底改变以上各种不良饮食习惯,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燮转载自《搜狐博客/千龙健康》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 ,
居家养老:没有墙的养老院
21世纪,我国迎来了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代,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开展,由此产生的社会化居家养老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解决养老问题,今年两会期间,数位代表、委员都将目光投向这里。
  数据显示,到2007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53亿,占总人口的11.6%。城市老年人中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85.4%,部分自理的占9.6%,完全不能自理的占5%。
  居家养老模式,或许能破解中国老年人口日益增加所遇到的问题。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养老方式。这种方式已经在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社区中普遍运用,为更好地解决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上海、天津、北京、广东等地的一些街道社区相继引进了这种服务。
  “我生不逢时,老来逢时!”
  “这两位民政干部太好了,真是名实相符。”上海金汤路59弄90号403室主人夏老师,一提起真如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评估员陈国芬、吕雪君就赞不绝口。
  夏老师今年80岁,儿女不在身边。夏老师79岁的老伴身患数病,心脏起搏器已戴5年,每隔一周夏老师就要去华山医院给她拿药,经济变得拮据起来。陈国芬评估他家情况后,把提供的服务定为“助洁”,政府出钱,派助老服务员上门打扫卫生,每周3次。
  而更让夏老师感到开心的是它家床头柜上巴掌大的“安康通”。夏老师说:“它是我们的保镖,神通广大!”“安康通”是真如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60岁以上老人安装的免费求助电话。暑热逼人的8月,家里的空调坏了,夏老师求助“安康通”。1小时后,技师上门!原来,“安康通”享有优先权。
  去年中秋,一些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带着糖果和节目来看夏老师时,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员的夏老师感动了。他给孩子们出一题,上联是“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坛,四季耕耘四十载”,下联为“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彩人生,八秩诞辰八十春”。“小朋友,你们猜猜,我做什么工作?做了多少年?今年多大了?”孩子们反应快:您是老师,工作了40年, 80大寿啦!老人慨叹:“我叫夏应时,生不逢时,老来逢时!”
“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解决了”
  81岁的麻嘉卉老人是北京西城区汽南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自10年前老伴去世后,一直一个人生活。尽管四个孩子都在北京,她却不愿意住到孩子那里。
  “我们社区搞了居家养老,很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社区都能够帮着解决。”麻老太太说。
  麻老太太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和气管炎,肾脏和脊椎的功能也不太好,在常人看来她独自在家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可麻老太太喜欢一个人过,她有自己的生活,也舍不得这个居住了50多年的老地方,更重要的是社区能提供饮食、医疗等项服务。
  在麻嘉卉老人居住的社区,享受居家养老的有170多位,从简单的送饭,到给老人理发,甚至帮老人洗澡、修脚、看病、陪伴聊天等,都能满足老人的需要。
  北京市西城区副区长陈蓓说,他们现在实行的居家养老服务,是对身体健康、有经济支付能力的老人,实行优惠补偿的市场化服务;对低保老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则由政府补贴服务费用。
  广东江门的陈先生所居住的菱东社区辖区内60岁以上“三无”对象和低保特困老人,以及孤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百岁长者同样得到了社区养老服务站对他们提供的家居服务。形式主要是政府购买钟点服务,内容有上门照料、日常护理、康复锻炼和心理关心,使分散居住在社区内的老人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正常的家居照顾、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实行免费服务、补贴服务、抵偿服务、义工服务。可谓面面俱到。
发表在 , ,
父母老了怎么办?
养老是难题
  上海作为全国最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截至2007年底,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已达286.3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8%,比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在这之中,约63万老人需要护理照料,其中11万老人需要完全护理,由此而产生的老年人护理需求的巨大缺口该由谁来弥补呢?
  为了解决这一老年人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养老院。然而是不是退休以后,放弃居家养老,选择机构养老,住进宽敞明亮的养老院,过上晚年的集体生活,就养老无忧了呢? 一个花甲老人的担忧
  张萍今年66岁,丈夫常国雄今年68岁,两人退休前都是上海的普通工人,虽然这些年上海市政府一直在增加退休人员养老金,但由于退休时间早,两人的养老金基数都很低,现在两人养老金加起来才2500元。尽管养老金不多,但老两口多少年来已经过惯了简朴的生活,日子还算过得安稳。然而退休第二年,常国雄就因为突发脑溢血昏迷住院,并进行了开颅手术,手术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常国雄此后身体大不如前,行动迟缓,经常会出现抽搐现象,别说家务活不能干,就连去门口小花园散步都要有人搀扶。好在张萍身体还很健康,不但包下了所有的家务活,还担起了时刻小心照顾丈夫的重任。
然而最近这两年,张萍明显感觉到自己老了,身体不听使唤了,做家务的时间稍微一长就会累得腰酸背痛,看着自己满头的白发和布满皱纹的额头,张萍突然感到一丝担忧:过两年要是我身体也渐渐差了,没力气照顾老常了,那我们可怎么办?要是我再有个万一,走在了老常前面,那以后老常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我就养了一个独养儿子,前些年结婚后搬出去了,他们小两口每天工作都忙得要死,晚上还要回家来吃饭,我现在每天烧饭给他们吃还来不及,以后万一我做不动了,他们哪有时间来照顾我们啊?”于是张萍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街道养老院。
  可让张萍失望的是,他们家小区里的街道养老院虽然价格不高,每月最低只要800多元,但设施太差,卫生条件也不理想,而且张萍最关心的伙食也不尽如人意,于是她又去附近的其他几家养老机构转了一圈,发现虽然有些养老院条件还不错,但收费太高。“我和老常一个月收入加起来才2500元,像我去住的话因为生活还能自理,把养老金全部扔进去差不多够了,但老常要人照顾,这点钱肯定不够用了。再说了,我们身边总还得有点余钱吧,总不能把所有养老金都给他们吧。哎,经济上能承受的,条件不满意,而条件满意的,经济上又承受不起。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张萍轻声感叹道。
  “实在不行,就只能把房子卖了吧”。思考片刻后,张萍这样说道。不过从张萍的口气里可以听出,她希望房子以后能留给儿子。 机构养老 想说爱你不容易
  虽然很多老人还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乐意选择居家养老。不过,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也有许多老人和张萍一样还是希望能选择机构养老。毕竟岁月不饶人,身体再好,年纪一大,各种毛病还是会不期而至。
  这些希望前往养老院安度晚年的人一般都有自己的退休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长期与子女分开生活。待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差的时候,他们不愿“拖累”儿女,于是,或者雇保姆在家照看自己,或者住进老年护理院。但比起住进养老院,雇一个全天候看护老人的住家型保姆的费用可能更高。
  然而许多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普通城市退休族却发现,目前的养老机构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状态:不是收费太高,太“贵族化”,就是收费不高,但条件太差,真正能满足大众化需求的养老机构还是很少。
  如张萍老夫妻要是入住上海市区某中高档敬老院的话(见表一),两人入住的一次性收费就要7600元,而张萍每月还需支付元(全自理或半自理),而常国雄则要支付元(半护理或全护理),这显然已经超出了这对普通退休工人的支付能力。
[photopres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1_2_3_4_5_6_7_8_9_10_11_12_13_14_15_16_17_18_19_20_21_22_23_24.jpg,full,pp_empty]
养老方式 因人而异 
  抛开个人经济条件的局限性不说,机构养老是不是就一定比居家养老更好呢? 
  在今年9月召开的“2008老龄事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副司长阎青春介绍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大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老龄社会初期,国家大规模兴办机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意识到机构养老对老人的心理可能造成伤害,养老要回归家庭,但不能一下子回归,就先回到社区;最后回归家庭,形成以家庭为主养老体系。 
发表在 , , , ,
老年饮食忌什么?
人到老年时期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功能减弱,气血不够充实和肾气功能衰退。因此,讲究饮食十分重要,应采用保肾、养脾的食品和食法,以适应这个阶段的需要。老年人应该坚持以下几点饮食原则:
忌暴饮暴食
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解毒能力低下,血管弹性变弱,不少人动脉硬化,尤其经不起暴饮暴食所带来的危害。暴饮暴食会严重地破坏老年人的饮食平衡,给肠胃加重负担,会引起消化不良,容易发生心绞痛或诱发心肌梗死。所以在饮食时,宜细嚼慢咽,这既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又可避免引起梗噎呛咳。
一般老年人,吃得太多,摄入的热量超过人体的需要,就易肥胖。老年人过于肥胖容易得病。因为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太长,会引起不舒服感觉,造成消化不良。同时,还会使横膈的活动受阻,引起呼吸困难,增加心脏负担,可能出现心绞痛之类的症状。还会加重肝脏和胰脏的负担,影响健康长寿,因此老年人一定要节制饮食。 (3)
忌随意饮食
人到老年,各种组织功能日益减退,消化代谢也如此,因此营养上需要特殊补充,不要随意饮食。首先要控制碳水化物的摄入量,米、面要比一般成人少食些;其次脂肪对心、肝不利,所以也要少食。一般老年人每天摄入100g瘦猪肉,20g植物油,就可以满足人体需要了。另外要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多吃大豆类、乳类、鱼类、蛋类和瘦肉等食物。要多吃含铁丰富的油菜、西红柿、桃、杏和含维生素、纤维素多的绿叶蔬菜。并且要尽量多喝水。喝水太少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脑、心血管病变,影响肾的排泄功能。所以老年人每天至少喝三茶缸水。
忌冷食、冷饮
炎热的夏季,适量喝些冷饮,吃些冷食有助于防暑降温和改善食欲,可是老年人胃肠粘膜已发生退行性变化,胃酸及各种消化酶的分泌逐步减少,使消化功能下降。如经常吃冷饮、冷食,可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缩,胃液分泌减少,导致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低温还可引起心脏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可诱发心绞痛、心律不齐。因此夏季宜少量多次喝些淡盐水或含盐饮料,以防中暑。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少吃或不吃冷饮冷食。
老年人由于食欲不好,饮食常有偏食,喜欢吃某一种食物,这是应该纠正的。因为食物有五味,偏食则对身体有害。因此食物要清淡忌腻、忌咸。饮食的品种要多样化和合理搭配,做到五味调和,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的需要。
忌口味太重 &
发表在 , , , , , ,
如何做个快乐老人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快乐是养生的唯一秘诀。”他说自己有3个医生:第一是安静,第二是快乐,第三是节食。快乐与健康是天然相连的。快乐必然促进健康,因为它能给人以心理上的愉悦和舒适,是“心理上的享受”。
快乐在于有所作为
  人在各年龄阶段的快乐是不一样的。老年人快乐是指健康,经济有安全感,被社会接受,不感到寂寞,觉得自己还有用,有信仰,感到满足。
  有研究指出,人们在玩笑和娱乐中也有快乐感,朋友的聚会或家人的团聚可以得到快乐以调剂生活。其实真正的快乐是在人从事有建设性、有意义的活动中取得成绩增强了信心,获得了自我满足时产生的。
  人的情绪和社会相联。一个人参加了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或为社会、为他人作出了某些贡献,他就会获得满足、荣誉感,感到生活充实,就会有积极、振奋的精神。如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个人的需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一般来说,青年人重理想,中年人重事业,老年人重社会的尊重,即社会和家人对他的一生成就的承认。因此,老人要得到真正的快乐,就要参与社会或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活动。
快乐靠自己
  老人要快乐,就要调整自己的认识与态度。快乐的老人善于适应困境,能在黑暗中寻求光明。北京通县一位快乐长寿的老人,他曾遭火灾,财产被烧光,他幽默地说:“财产能去,也能来。”广西有一位心胸开朗的老人,曾因全部财产被盗,一夜之间变成无家可归的人。她说:“有人就有财。”并唱山歌来安慰自己。这些乐观的人共同特点,就是想得开,对生活充满信心。
  老年人要使自己快乐,必须心胸开阔,以现实的眼光看待一切。不封闭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能自知、自信、知足。顺应自然,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不去强求。
快乐有招   1、排除不良情绪
  人到老年,由于生理、心理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会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感到孤独、寂寞、空虚、失落、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等等,这些都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可采取以下方法排除:  疏导法
  把闷在心里的忧虑或者想不通的心思倾诉给别人。因为一个人自我解脱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他人的帮助,或许别人仅仅几句鼓励的话就够了。要在消极情绪刚萌芽的时候,就主动、及时地寻求帮助,不要等消极情绪几乎要压倒自己的时候才去求助。   自我激励法
  找一个自己羡慕的榜样,或者想想自己有过的成功,来鼓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找出自己“成功”的事例,肯定自己的成绩,就可兴奋、振作,不被烦恼所困扰。向心中的模范或榜样人物学习,日子就会过得有意义,愿望也会逐渐实现。   发展才能和培养兴趣
  根据个人的特点,老年人可以利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创造条件,开辟工作的新天地。有烦恼的人对事情往往没有兴趣,但是,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做喜欢做的事情,提高技能,使自己胜任社会工作,从而体验快乐。     2、牢牢把握现在
  老年人不要懊恼过去,也不要担忧未来,要牢牢把握现在,享受人生。日本井上胜也等人研究了老年人生死观后,得出一个结论——为今天而生。这就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准则。
  过好每个今天,才能使生命更有朝气,更有力量,更有成果,更幸福,更安全,更快乐。
燮转载自《/older》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 , ,
常吃油条易骨折
油条作为早点,既方便又可口。为了使其成形,往往加入定量的明矾(钾铝矾)。一般50克面粉的油条中约含铝10~12毫克。 —个人如果每天早上食100克油条,铝的摄入量即可达20毫克以上。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长年累月经常吃,铝就有在体内蓄积的可能。
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从饮食中摄入的铝10~80毫克,其中大部分经消化道随粪便排出,少部分在睾丸、肾、脾、肌肉、甲状旁腺、骨骼和脑组织内蓄积。铝是人体的非必需微量元素,以往一直认为对健康影响不大。但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在研究老年性精神病时发现,许多老年性痴呆或精神异常的患者,脑内的含铝量比正常人高10~30倍。进一步地研究证实,食品中含铝量过高,将导致人的早期衰老。铝在脑中蓄积可使记忆力逐渐丧失,甚至痴呆。铝还可抑制磷的吸收,干扰体内正常钙磷代谢,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
此外,煎炸油条用的油脂,由于在油锅中煎炸时间较久,温度较高,而且常常反复使用,极易生成多种形式的有毒聚合物,如环状单聚体和二聚体等。这些物质随油条大量进入人体,可致肝功能改变,生长发育缓慢,甚至生育功能障碍。加之,油脂在煎炸油条过程中与空气接触,会通过复杂的热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物。这种物质对粘膜有较强的剌激作用,摄入量大,可致胃肠炎症。可见,油条不宜常吃、多吃,尤其老年人,更应少吃.
燮转载自《中健网(健康中国)》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
紫菜海带帮你
抵御冬天寒冷
 近日气温骤降,许多人添上了厚厚的衣物,但仍难抵寒冷。其实,巧吃食物也可以帮你“保暖”。
[photopres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2_3_4_5_6_7_8_9_10.jpg,full,pp_empty]
产热食物——新鲜米面。
  低温会对人体内分泌及消化系统产生一定影响,使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分解加快,能量消耗相对增加。因此,冬季应适当增加以上产热营养素的摄入,如主食和含少量糖分的甜食,或者鱼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及脂肪,另外,B族维生素有利于正常代谢,不妨多吃些新鲜的米面、蔬果等,尽量多吃粗杂粮。
温性食物——羊肉。
  中医认为,羊肉、狗肉、桂圆、韭菜、核桃、小米等食物具有温阳益气的作用,多吃可以提高御寒能力。相反,鸭肉、螃蟹、香蕉、黄瓜、西瓜、梨、绿豆、冰糖等凉性或寒性的食物最好少吃。
矿物质——钙、铁。
  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也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怕冷与饮食中矿物质缺乏有关,尤其是缺钙,会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因此,冬季不妨多吃奶制品、豆制品、虾皮等富含钙质的食物。许多女性特别怕冷,一到冬天,即使在有暖气的房间里,也常常手脚冰凉,铁的摄入量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怕冷的女性可适当多摄入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等。另外,人体甲状腺可分泌一种叫甲状腺素的激素,具有产热效应。而甲状腺素由碘和酪氨酸组成,酪氨酸可由体内合成,碘却必须依靠“外援”,因此,冬季应适当多吃点海带、紫菜、贝壳类等含碘丰富的食物。胡萝卜、山芋、藕、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矿物质,经常食用也可增强人体抗寒能力。
兵转载自《39健康网/中国经济网》
   注1:谢谢您光顾本网,此文如有幸得到阁下欢喜,请您将此网址设为首页或存入您“收藏夹”,并请向亲友推荐。  
注2:本网站已经贮备文章8000篇以上,欢迎大家从首页点击各栏目或根据需要点击搜寻框,以便进一步精读,或组织老人结合实际、学习讨论。
发表在 , , , ,
老年人禁忌的危险动作
老年人,年高体弱,腿脚不灵便,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禁忌一些危险动作:
忌说话快速:
老年人说话莫要高声大嗓、频率过快。应保持稳定的情绪,否则易使血压升高,也使心脏加重负担。
忌吃饭过快:
有些老年人仍保持年轻时狼吞虎咽的进食习惯,不要忘记食物需细嚼才能有助消化,饭吃得急,还易噎着。
忌站着穿裤:
老人站着穿裤,这很危险。因老人骨质已疏松,一旦站不稳摔倒了,后果很糟。
忌用力排便:
老人常有便秘症。应按时排便,排便不顺时,应借助药物,不能硬排便。因人在排便时血压易升高,过分用力,会晕倒休克以至脑溢血,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忌过分仰脖:
老人往往乐意坐沙发上看电视、与人交谈,时间一长易压迫颈部动脉使血流不畅,易感到头晕、恶心,甚至能得半身不遂。
忌猛然回头:
老人走在街上,常遇熟人呼叫或听到异常声响,极易猛然回头。但因老人多有颈部骨质增生,颈骨急扭很易压迫血管,造成头部供血不足,出现眼黑摔倒。
忌裤带过紧:
老人裤带最好用松紧带,不然裤带太紧,易使下身血流不畅,尤其是肛门,因毛细血管多,供血不好易得痔疮。
发表在 , , , , , ,
2012 年二月 &(7)
2011 年九月 &(1)
2011 年五月 &(1)
2009 年十一月 &(10)
2009 年十月 &(17)
2009 年八月 &(3)
2009 年七月 &(16)
2009 年六月 &(22)
2009 年五月 &(15)
2009 年四月 &(41)
2009 年三月 &(219)
2009 年二月 &(141)
2009 年一月 &(176)
2008 年十二月 &(217)
2008 年十一月 &(175)
2008 年十月 &(218)
2008 年九月 &(197)
2008 年八月 &(201)
2008 年七月 &(217)
2008 年六月 &(202)
2008 年五月 &(217)
2008 年四月 &(204)
2008 年三月 &(205)
2008 年二月 &(160)
2008 年一月 &(192)
2007 年十二月 &(405)
2007 年十一月 &(410)
2007 年十月 &(431)
2007 年九月 &(407)
2007 年八月 &(416)
2007 年七月 &(440)
2007 年六月 &(401)
2007 年五月 &(421)
2007 年四月 &(369)
2007 年三月 &(386)
2007 年二月 &(281)
2007 年一月 &(197)
2006 年十二月 &(299)
2006 年十一月 &(2)
2006 年十月 &(254)
2006 年九月 &(436)
2006 年八月 &(431)
2006 年七月 &(377)
2006 年六月 &(469)
2006 年五月 &(456)
2006 年四月 &(433)
2006 年三月 &(476)
2006 年二月 &(6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能吃花生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