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半小时运动血糖浓度升高为什么不属于体液...

当前位置: >>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1.(2010?泰安模拟)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 调节过程的是(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 c→d→e 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 a→b→d→e 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司机见红灯停车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 a→b→e 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一般来说,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解析】选 B。A 项正确:如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作用于组织细胞使葡萄糖氧化分解增强, 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B 项错误:体温调节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C 项正确:司机见 红灯停车时的调节过程为条件反射;D 项正确: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 盐调节等都常常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2.(2010?广州模拟)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一般是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的 B.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 C.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耗氧量会增加 D.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 【解析】选 B。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还含有胰蛋白酶,能催化胰岛素分解;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 谢,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耗氧量减小;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除了受神经 调节外,还与体液调节有关。 3.(2010?苏北模拟)下列叙述中,符合人体内糖类代谢特点的是( A.胰高血糖素可促进消化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和肝糖原的分解 B.人体所需的糖类都直接来自于食物 C.静止或剧烈运动状态下的血糖含量都维持不变 D.胰岛素不直接参与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过程 【解析】选 D。A 项错误: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但不能促进消化道对葡萄糖的吸 收;B 项错误:人体葡萄糖有三个来源,除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外,还可来自肝糖原的分解 和非糖物质的转化;C 项错误:静止或剧烈运动状态下的血糖含量并非维持不变,而是能维持1)) 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 项正确:激素并非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而是与靶细 胞的受体结合,通过改变靶细胞的代谢而发挥作用。 4.(2010?北京西城模拟) 2008 年 9 月 25 日,我国“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地将三位航天员送入 太空,28 日飞船安全返回地面,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员太空出舱行走。下表甲、乙、丙表示在 训练过程中,实际测得某位航天员的三项生理指标。以下对此表分析及相关生物学知识的叙 述正确的是( 甲项 ) 进食后(小时) 0.5 血糖浓度 测量时间 体温(℃) 测试物 PH 120 6时 36.7 胃液 0.9~1.5 1 120 9时 36.8 唾液 6.8 1.5 110 12 时 37 血液 7.4 2 90 15 时 37.1 肠液 7.7 2.5 95 18 时 36.9 胰液 8.0乙项丙项A.进食 1~2 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与血糖转变为肝糖原有关 B.1.5 小时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开始发挥其作用 C.甲项调节是由激素控制,属于体液调节;乙项由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属于神经调节 D.根据丙项数据分析,人体淀粉酶所需的最适 pH 要明显高于蛋白酶 【解析】选 A。A 项正确: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多,血糖用于氧化分解供 能后,多余的血糖转变为肝糖原储存起来;B 项错误:如 1~1.5 小时之间血糖浓度已开始下 降,故在 1.5 小时前,相关激素就在发挥其作用;;C 项错误:血糖平衡和体温平衡都是神经 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项错误: D 唾液中存在淀粉酶, 蛋白酶存在于胃液和胰液中, 胃液的 pH 很低,但胰液的 PH 为微碱性。 5.(2010?抚州模拟)下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甲是人体内惟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B.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 C.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D.缺乏激素甲的病人体内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会增加 【解析】选 B。因是血糖调节,激素甲使血糖浓度下降,故激素甲为人体内惟一降血糖的激素2 胰岛素,某内分泌腺为胰腺。此图解显示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但要注意的是下丘脑 不能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激素。若胰岛素缺乏,则糖类代谢发生障碍,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加强。 6.(2010?北京西城模拟)若人体经常服用能提高运动成绩的睾丸酮类“兴奋剂”,最容易导致 的结果是( )A.性腺的分泌功能降低 B.人体雄性激素分泌过多 C.易患上甲状腺肿大的“大脖子病” D.身体肥胖 【解析】选 A。睾丸酮类“兴奋剂”相当于性激素,血液中性激素含量增加能通过负反馈调节 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性腺的分泌功能降低。 7.(2010?南通模拟)下列关于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 水解加快,合成量减少 B.皮肤血管收缩,降低体内热运转 C.机体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 D.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与大脑皮层无关 【解析】选 B。本题考查体温的调节。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体内产生的 热量运转减慢,散热减少;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但体温调节过程离不开大脑皮层的调节 作用。 8.(2010?江苏模拟)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 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d 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 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觉的部位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 ⑥上图表示的调节过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激素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程中,垂体后叶不属于效应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解析】选 B。图解中 a、b、c、d 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3 激素、肾上腺素、e 表示抗利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则代谢增强、产热增多。 形成冷觉和热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而不是下丘脑。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 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但不能直接促进甲状 腺的活动。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的多少也受神经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垂体后叶属于效 应器。 9.(2010?宁夏模拟)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 B.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 C.当摄入食物过咸时将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D.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是切断血糖的来源 【解析】选 A。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当摄入食物过咸时 将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主要是减少血糖的来路,增加 血糖的去路。 10.(2010?南昌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抖来增加产热 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 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 20℃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小于 20℃的散热速率 【解析】选 D。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中,正常人的体温都能保持相对稳定,即产热速率(寒) =散热速率(寒)、产热速率(炎)=散热速率(炎)。因产热速率(寒)>产热速率(炎),故散热 速率(寒)>散热速率(炎)。 11.(2010?长沙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没有②和⑦的参与 B.当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不止一种 C.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⑥的量明显增加,则③和④的量可能会减少 D.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可构成一个反射弧 【解析】选 A。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的一些细胞合 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再通过垂体分泌的激素而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分泌4 增多则代谢增强,产热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是通过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 构成的反射弧完成的。当血糖含量降低时,参与调节的激素可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故 相应的内分泌腺不止一种。因负反馈调节作用,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⑥的量明显增加,则会 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12.(2010?南昌摸拟)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 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③和① B.③为脑细胞、⑤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 CO2 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③为胰岛 B 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解析】选 A。A 项正确:组织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组织液,组织液中的水可来自细胞内 液和血浆;B 项错误:脑细胞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应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 CO2 的浓度相反;C 项错误:饭后五小时,血糖浓度有所下降,但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补充到 血液中,肝糖原则可分解为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D 项错误:饭后半 小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故若③为胰岛 B 细胞,则⑤处的胰岛素 浓度低于①处。 13.(2010?上海南浦模拟)下丘脑在维持自身稳态中起关键作用。下图 1 表示下丘脑―垂体系 统,1~4 表示神经元,5 表示神经中枢。图 2 是图 1 中神经元 1 和 2 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 请分析回答:5 (1)糖尿病病人因多尿导致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__,引起渴觉中枢兴奋。调节图 1 中神经 元 4 分泌量的内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等。 (2)寒冷环境产热量增加的调节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最终通过甲状腺激素加速糖和脂 肪的氧化分解,以增加产热量。在此过程中,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效应的激素是 _____________。 (3)大脑能通过下丘脑精确调节垂体及其他有关内分泌腺的活动,因为下丘脑相关神经元能合 成和分泌_____________或抑制激素。即图 2 放大了图 1 中神经元 1 和 2 之间的联系,请用箭 头和图 2 中的数字表示信息分子的运动方向:_____________。 【解析】(1)糖尿病病人因多尿而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兴奋。图 1 中神 经元 4 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其分泌量的内环境因素可以是血浆的渗透压等。(2)寒冷环境中 产热量增加的调节过程为:寒冷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作用于垂体使激素 X(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再作 用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增强,产热增加。同时肾上腺素分泌量也增加, 增加产热。(3)下丘脑――垂体系统中,下丘脑能合成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或抑制激素作用 于垂体。图 2 为突触部分,神经递质由③突触前膜释放到②突触间隙,作用于④突触后膜上 的受体。 【答案】(1)升高 血浆中的电解质浓度(渗透压)、血压(至少答 2 点) (2)通过神经调 节,增加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再通过体液调节使激素 X(促甲状腺激素) 的分泌量增加(合理即给分) 肾上腺素 (3)促激素释放激素 ③→②→④ 14.(2010?襄阳模拟)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调节血糖的含量,但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请回答: (1)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直接感受_____________含量的变化而发挥作用外,还可受 _____________发出的神经控制,间接发挥调节作用。 (2)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血糖中的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I/G)不同。在摄 食后,I/G 变_____________(大或小),这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当饥饿 或长时间运动时,I/G 变_____________(大或小),有利于促进_____________,维持血糖水 平。 若将胰高血糖素注射到体内, 尿液中尿素的量将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将胰岛 B 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 5.6 mmol/L 葡萄糖(低糖组)和 16.7 mmol/L 葡萄糖(高 糖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高糖组释放胰岛素多。此结果说明___________。 (4)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 A 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方案如6 下: ①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 A 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②用含有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 B 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上述方案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以及相关的实验设计能力。(1)血糖平衡的调节,既有神经 调节又有激素调节,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2)摄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多而胰 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血糖中的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变大;而饥饿或长时间运动时, 则相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如氨基酸等转化为葡萄糖。氨基 酸转化为葡萄糖时会产生含氮部分,在肝脏中产生尿素。(3)通过对照实验的结果可见,胰岛 B 细胞能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变化调节胰岛素的分泌。(4)高糖条件下,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 血糖素反而减少,另外缺少对照实验.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 1 分)(1)血糖 下丘脑 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小 (2)大 血糖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增 增加 胰高血糖素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时, 含氮部分转化为尿素(2 分) (3) 胰 岛 B 细胞能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变化并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4)①应用低糖培养液培养胰岛 A 细胞 ②缺少对照(前后、空白对照均可) 15.(2010?黑龙江模拟)下列图一是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图二是有关体温调节的 部分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 图一中 A 结构的名称是______, 除了分泌激素②以外, A 还能分泌另一类激素, 是______ 激素。7 (2) 寒冷时的体温调节以______调节为主。 请依次用图二中编号表示该调节方式的结构基础: ______。图二中的 c 细胞所处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是______。 (3)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图一中的___________(结 构)。 (4)若在 Y 处施加一电刺激,则在______处能测到电位变化,此时,该处膜内外的电位特征 变为______。 (5)联系神经元之间的结构称之为 ______ ,如图中的( )。(6)寒冷环境中③和④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___________。③激素促进产热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常温下, 当血液中③有增加趋势时, ①和②的分泌量将________, 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_ 调节。 【答案】(1)垂体 (2)神经 生长 脊髓 内正外负g e h d f(3)下丘脑 (4) c d f (5)突触 a、b(6)升高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 (7)减少 反馈8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如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进食后1h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能够作用于肝脏和肌肉.使得血糖含量维持稳定状态C.在图示变化过程中.血糖调节的枢纽位于下丘脑D.进食2h后机体通过体液调节维持血糖趋于稳定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如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进食后1h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能够作用于肝脏和肌肉,使得血糖含量维持稳定状态C、在图示变化过程中,血糖调节的枢纽位于下丘脑D、进食2h后机体通过体液调节维持血糖趋于稳定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据图分析,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解:A、进食后1h内,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A错误;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能够作用于肝脏,使肝糖原分解,使得血糖含量维持稳定状态,不能作用于肌肉,B错误;C、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C正确;D、进食2h后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维持血糖趋于稳定,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
科目:高中生物
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当同时使用这两类激素时,两者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请设计实验探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例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材料用具:胡萝卜、MS培养基、蒸馏水、蔗糖,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溶液,高压蒸汽灭菌锅、次氯酸钠溶液、酒精灯、无菌水、无菌箱、锥形瓶等.【实验步骤】(1)分装试剂:将四个装有MS培养基的锥形瓶.将培养基灭菌.(2)外植体消毒:切取大小相等的胡萝卜韧皮部4份,放入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用无菌水冲洗,并用无菌滤纸将胡萝卜表面的水吸干.(3)接种.(4)培养:将接种后的锥形瓶放在无菌箱中培养,培养期间定期消毒,温度维持在23~28℃,并且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h.【预期结果及分析】(1)若1号瓶中外植体生根发芽正常,说明;(2)若2号瓶愈伤组织不断生长,说明;(3)若3号瓶中只生根不发芽,说明;(4)若4号瓶中只发芽不生根,说明.
科目:高中生物
人的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如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图中一定不带致病基因的个体是(  )
A、5号B、6号C、9号D、10号
科目:高中生物
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B、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由传出神经传至相应的神经中枢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要比在突触间传递的速度快
科目:高中生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克隆培养法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保证起点为一个细胞B、用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动物细胞的目的是促进细胞呼吸C、动物细胞培养需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中含有蔗糖、氨基酸、维生素、动物血清等D、动物细胞培养其原理是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科目:高中生物
女娄菜为XY型性别决定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小组做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
阔叶119、窄叶122
阔叶79、窄叶8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由杂交组合l可知,阔叶是显性性状B、杂交组合1父本和母本都是杂合子C、由杂交组合2可推断,含有窄叶基因的雄配子是不育的D、杂交组合2子代中阔叶植株只有一种基因型
科目:高中生物
下列描述中出现ADP含量增加的是(  )
A、放能反应B、丙酮酸与水反应产生CO2C、叶绿体的类囊体上的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D、三碳酸的还原
科目:高中生物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不稳定的特点
科目:高中生物
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顺序已打乱),请回答:(1)图甲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段,分别指出图乙中1~5的名称:[1],[2],[3],[4],[5].(2)图乙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消失于图.(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必修三 1-4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必修三 1-4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饭后半小时运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