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看一些心理学有关的书,特别是人际心理学...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习教材-心理学书籍,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心理书籍在线看-心理读吧
第一章 ——成长的依托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同时,大学阶段又是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的阶段,如果大学生能够与教师、同学、朋友、家人维持良好的人际互动,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便会感到被人理解、被人接受,感到安全、温暖、有价值,从而心情会更加舒畅,性格会更加开朗,兴趣爱好会更加广泛,思维会更加活跃,逐渐形成和发展出良好的个性品质;与此同时,大学生能够通过人际交往获得身心发展所必需的资讯,通过良性互动,在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 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人际关系的好坏反映着人们心理距离的大小。人际关系是通过直接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情感是人际关系的核心。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彼此之间有直接的交往,都会导致一定的、性质不同的人际关系产生。正因为如此,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具有普遍性的联系,它对于人的生活与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们往往将人际关系的概念与社会性角色关系、政治关系、劳资关系等相互混淆。但在心理学上,它们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人际关系是就心理上的情感联系而言的,涉及的是情感上的接纳或排斥。情感是不能强迫的,爱、喜欢、满意、尊重、怀念等积极情感也好,恨、讨厌、不满、轻视、忘却等消极情感也罢,其产生与保持都是由个人自己把握的。
&&&&除非个人的情感自然地发生改变,否则任何外加的力量都不能左右已经产生的具有倾向性的情感。人际关系的产生、保持和消亡,仅仅遵循人的心理规律。人们常常以朋友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夫妻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例证,但事实上,只有朋友关系才是典型的人际关系,而其他例证在通常情况下只是社会角色关系。
&&&&与人际关系不同,社会性的角色关系、政治关系、生产关系等,都是具有强制性、规范性的人际联系,而且卷入关系的双方由于这种规范性,使得他们所拥有的影响力往往是不均衡的,一方拥有更多的支配另一方的力量。这就意味着,此种关系的存在不是简单地以卷入者情感的好恶为转移的。各种社会性的人际联系,虽然也受心理规律的制约,但它首先受社会习俗、伦理、政治和法律的规范所支配。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希望各种社会性的人际联系都能转化为纯粹平等的人际关系。但这仅仅是人的情感主义理想罢了。现实生活中,只有极少数的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夫妻关系,能够真正转变成理想的人际关系所包含的规律。也许,一切人际联系都变为理想的人际关系并非幸事。人类社会要想保持它的有效运转,只有情感原则是不够的。许多时候,其他原则比情感原则更重要。
&&&&(一) 人际关系的组成
&&&&从人际关系的内容与结构上看,人际关系可以分成三个成分或要素,即人际关系的认知成分,人际关系的情感成分与人际关系的行为成分,三者构成了多层次的复合体系。
&&&&1.认识成分。指与人际关系有关的一切认知内容。人际关系的对象通过认知活动,如知觉、记忆、思维、表象、想象等,实现对人际关系的主体与客体以及主体与客体人际关系的认识与评价。其中主要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同和相互理解。认知成分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认知成分构成了人际关系的基础,决定了人际关系的性质。
&&&&2.情感成分。是指与人际关系相联系的主体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反映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人际关系及人际关系的对象喜欢、厌恶、欣赏、反感、欢迎等各种情绪表现。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核心,是使人际关系协调、稳定的条件,往往伴随着人际交往的整个过程。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动力性,情感体验的强度往往决定了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3.行为成分。指与人际关系相联系的主体的活动,包括举止、语言、表情、手势等具体的行为,也包括行为意向。一般说来,由于人际关系的不同,对人的认识和理解、情绪体验以及各种行为可能会有所不同,而它们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彼此的人际关系。行为成分既是人际关系的结果,又是人际关系的表现。
&&&&人际关系的三个组成成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但是,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由于社会角色作用的影响,它们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例如,在同学关系中情感的成分特别突出,而在学生社团中行为成分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二)人际关系的特点
&&&&通过对人际关系的分析,不难看出人际关系有其明显的特点:
&&&&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人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生产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关系;另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也就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是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实质是情感上的关系,如同在一个教室上课的学生,从社会关系上讲是同学关系,但由于缺乏人际交往,很可能不存在任何人际关系等。人际关系只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一个侧面,因此,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社会关系。
&&&&2.人际关系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需要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动力,人际关系的状态就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需要满足的状态。如果交往双方的需要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就会产生喜欢、亲近的情绪反应,人们的心理距离就会缩短;反之,就会产生厌恶、憎恨等情绪反应,心理距离就会加大。因此,需要的满足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心理基础。
&&&&3.人际关系以感情为纽带。人际关系总是带有鲜明的情绪与情感色彩,是以情感为纽带的。人们相处中呈现出来的喜欢、亲近或疏远、冷漠的情绪状态是人际关系好坏的基本评价指标。人际关系所具有的这种情绪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成为可以直接观察的心理关系。
&&&&4.人际关系以人际交往为手段。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借助于人际交往,增进相互了解、促进沟通,良性互动,缩短心理距离的结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际交往是人们交流信息、加深了解、获得肯定或否定体验的途径。不仅如此,交往的频率还是人际关系亲疏的调节器。一般说来,交往的频率越高,人际关系越密切,交往频率越低,人际关系越趋于淡化。如中学时的好友,由于上大学各自分开,双方的交往减少,由于缺乏共同经验,多年后重逢时往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原来的好朋友关系也会名存实亡。
&&&&二、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的依托
&&&&在漫长的人生旅程当中,人要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打交道。但是,在所有的生活经历中,最耐人寻味、最五光十色的经验,还是人际关系。愉快、烦恼、缠绵、相思、怨恨、想念、关怀,以及孤傲、浅薄、自豪、自卑、轻浮、深沉等等,所有这些暂时的、肤浅的、久远的、深刻的情绪体验,无不与人际关系相关联。大学生缺乏了人际关系的体验,其心灵将是一片空虚,一片苍白,一片死寂。虽然,有人从与别人的关系中获得的是愉快和幸福,有人却只获得烦恼和不幸。但是,在这两种人中间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不能没有人际关系,不能没有与人的交往,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的依托。
&&&&(一)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大学生往往是通过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的,即我们常说的“以人为镜”。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塑造完美的人格。同时恰当的社会比较,既能使人避免“夜郎自大”,又能使人摆脱自卑感。
&&&&(二)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对学习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应该是全方位的,它应包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书本上的知识,课堂上的学习毕竟是有限的,人际交往是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有效途径。同时,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启迪思维,开发智能。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卧谈”中,往往畅所欲言,思维撞击,经常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使自己茅塞顿开,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由于知识的局限,加上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看问题难免有些偏颇,而在与老师、同学的沟通中,可以了解和掌握多角度看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说,人际交往能够促使人们全方位的发展。
&&&&(三)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了解和掌握社会角色及角色规范,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的过程。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如果没有其他个体的合作,个人无法获得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学会与人平等相处,才能自立于社会,取得社会认可,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化的人。
&&&&(四)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人际交往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爱护、关怀、信任与友谊,是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彼此的交往过程中,相互倾诉各自的喜怒哀乐,进行感情交流,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感。通过交往,大学生能够获得身心上的满足,培养良好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三、人际关系状态分析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的状态从无关到关系密切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其结果必然导致不同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人际关系,或者不同的人际关系状态。掌握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技巧和方法,了解人际关系的状态,是做出与该状态相适应的人际行为的前提和保证,同时,把握人际关系的状态,也能促使人们及时调适人际关系,达到特定的人际交往的目的。
&&&&(一)人际关系发展状态分析
&&&&1.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般说来,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度的选择。在通常情况下,能够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的人,往往具有某种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在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注意也是选择,它本身反映着某种需要倾向。比如在我们选择恋人时,某些与我们观念中理想的情人形象相接近的那些异性,就会尤其引起我们的注意。一场舞会下来,我们会对舞场中的许多人都视而不见,只把注意高度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异性身上。
&&&&与注意不同,选择是理性的决策。而注意的选择是自发的、非理性的。我们究竟决定选择谁作为交往对象,并与其建立人际关系,往往要经过自觉的选择过程。比如一个女孩子形象漂亮,就可以引起我们的注意,这种注意完全是自发的。但是,我们是否选为交往的对象并试图建立深厚的情谊,还要决定于她的许多方面。如果我们知道她极端自私、嫉妒,甚至作风轻浮,我们会理智地选择退避三舍的反应。
&&&&初步沟通是我们在选定一定的交往对象之后,试图与这一对象建立某种联系的实际行动。如果我们属于社交主动型的人,就会主动与已经选定的交往对象打招呼,并与之攀谈。在初步沟通的过程中,基于自我保护的倾向,谈话只会涉及自己最表面的方面。初步沟通的目的也是获得对别人的初步了解,以便决定是否可以与对方有更近一步的交往,从而使彼此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明确的定向。由于初步沟通实际上是试图建立更深刻关系的尝试,因此,尽管我们所暴露的有关自我的信息是最表面的,但我们都希望在初步沟通中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使以后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积极的定向。
&&&&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其时间跨度随不同的情况而不同。邂逅相遇而相见恨晚的人,定向阶段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很快就完成。而对于可能有经常的接触机会而彼此又都有较强的自我防卫倾向的人,这一阶段要经过多次沟通才能完成。
&&&&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情感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在这一阶段,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也逐渐增加。但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避免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根本的方面。尽管在这一阶段人们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双方的交往模式仍与定向阶段一样,带有很大的正式交往特征,彼此还都仍然注意自己表现的规范性。
&&&&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双方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谈话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的心理压力。在这一阶段,双方的表现已经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经大大减小。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第四阶段为稳定交往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广泛深刻。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许多人同别人的稳定交往关系并没有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是仅仅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简单重复。还有一些人终其一生与别人的关系都只处于比较肤浅的水平,这正是不少大学生抱怨没有好朋友的原因所在。
&&&&特别要提醒的是,无论人们的关系多么密切、情感多么融洽,也无论人们主观上怎样感受彼此之间的完全拥有,关系的卷入者都不可能在心理上完全取得一致。两个人是两个世界,两个理解的基点,两个情感的基点,两个利益的基点。人与人之间只存在多大程度上相一致的问题,而不存在完全相一致的情况。
&&&&2.人际关系深度的标志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的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我们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愈来愈高,我们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我,同时我们也会要求别人越来越多地暴露他们自己。因此,我们要想知道自己同别人的关系深度如何,要想知道别人对我们有多高的接纳性,只需要了解别人对我们的自我暴露深度如何。
&&&&学研究表明,我们对于陌生人,对熟人和亲密朋友,在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上是存在明显不同的。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对于陌生的人,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极为有限的,交流的内容都是非亲密性的话题。如家长教育孩子,当陌生人问其姓名时,要回答“不知道”,就是避免上当、受骗。对于熟悉的人,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会增加,但只在小范围内涉及亲密话题。一方面来自于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可能对方根本不感兴趣。而对于亲密朋友,交流最广泛最充分,所涉及的亲密话题和非亲密性话题都很广泛。但是必须注意,对于任何人,无论关系多么亲密,我们都有不愿意暴露的领域。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因为关系亲密或者是好朋友、情侣等关系而要求对方完全敞开心扉,更不能任意侵犯对方所不愿暴露的领域。否则,对方会产生强烈的排斥情绪,从而导致接纳性大大降低。
&&&&那么,究竟哪些方面属于自我的浅层,又有哪些方面属于自我的深层呢?对于大学生而言,学生的社会身份,如所属学校、院系、专业,情趣爱好,如饮食偏好、业余爱好、消遣活动的选择等属于自我的最表面水平。属于第二层次的是自己的态度方面,如对某同学的看法、对于时事政治的观点等。但对于某位教师的看法,往往被学生看作是第一层次的内容。属于自我的第三层次的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同父母的关系、或者是自己的担心、自卑情结等等,都属于自我的第三层次。对于属于这一层次的问题,大学生往往有很高的自我卷入,轻易不向别人暴露。
&&&&属于自我最深层次的,是通常称之为隐私的方面,如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的经验、念头、行为等。如曾经产生过的偷窃念头、冲动或自己的第一次性经验等等,都属于自我最深层的方面。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往往可能一辈子也不对任何人暴露。如果别人向我们暴露他们的这些方面,那说明他对你有了超乎寻常的信任和依赖。对于别人这些方面的事情,我们应当从保护别人的角度考虑,不应对其他任何人提及。
&&&&通过了解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暴露自己,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的程度,了解我们同别人的人际关系的状况。当然,我们自己对别人的信任和接纳程度如何,也可以通过我们能否无顾虑地对别人暴露那一层次的自我信息来了解。自我暴露的层次越深,说明我们的卷入越深。
&&&&(二)人际关系的不平衡分析
&&&&在人际关系中,人们普遍希望自己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能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投之以桃,报之以梨”。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又能感觉到人际关系往往是不平衡的,甚至人际关系中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其实,在人际关系发展状态中,人际关系的不平衡是普遍存在的基本形态,而人际关系的平衡才是人际关系发展状态的暂时形态。这种人际关系的不平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人际交往的双方的认识不同。人际关系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需要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动力,人际关系的状态主要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需要满足的状态。交往双方对于对方的需要程度,或者只是自以为对方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程度,都能够影响其对于双方关系的重视程度。能够从人际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或者自以为能够获得更多的满足的一方,往往对这种关系更加重视,更加刻意维持双方的交往,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主动性,但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往往又处于被动的一面,有时就会导致人际交往的双方所体验到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2.人际交往的双方的情感体验不同。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交往的双方往往从人际关系中获得了不同的需要满足,必然导致双方在人际交往中伴随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由于人际关系的核心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情绪、情感的动力特征,使得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表现不同,从而也导致了人际交往的双方获得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
&&&&3.人际交往的双方的行为方式不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表现出人的个性。比如说同样是对人的关心,有的人习惯于直接说出来,而另一个人可能更多地做出关心对方的事情,而从未说出来过。如果缺乏充分的相互了解,就有可能导致人际交往中的误会,而使得处于人际关系的人主观感觉到不平衡。
&&&&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认识到人际关系的不平衡是普遍存在的,另一方面,这种不平衡也是可以调整的。调整这种不平衡的方法就是调整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需要满足状态,从而调整人们对于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满足程度的认识,或者直接调整人们对于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满足程度的认识。以认识为基础,改变人际交往中的情感体验和人际交往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意向,从而达到改变人际关系不平衡或不平等状态的目的。
&&&&(三)人际关系的基础—你好、我好心态
&&&&在人际关系中,关系的对象如何相处,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基本心态。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就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创立了4种生活态度:“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不好;我好—你也好。”这里仅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和说明。
&&&&1.我不好—你好。这是自卑者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被动,不能主张自己的权益,持小心谨慎的态度,往往很难从人际关系中获得充分的心理满足。在交往过程中也需要得到更多的接纳与承认。这种态度源于幼年时的认知。由于小孩子身体弱小,不能自助,所以不可避免地会觉得自己不如周围的人,产生自卑感。如果这种态度没有随着成长而改变,固着下来,会带来消极的影响,要么放弃自我,要么顺从他人。有些大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明显表现出这种态度,需要帮其被认识清楚并得到改变,才能在成人意识指导下建立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
&&&&2.我不好—你也不好。这是严重悲观、厌世者的态度。在人际关系中既不相信别人,以不相信自己。怀疑别人的交往动机,难以建立人际信任。这种态度源于孩子开始走路时,意味着“被人照看”的生活已告结束,抚爱到此为止。当他探究一切而不愿老实呆着,可能滚下楼梯,受到惩罚,造成伤痛。如果这种身处逆境的状态毫无缓减地继续下去,孩子就会得出“我不好—你也不好”的结论。持有这种态度,儿童的成人意识便停止发育,一旦长大,持这种态度的人常会放弃自我,陷入绝境。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不能主动寻求帮助,往往导致行为退缩,生活质量下降。
&&&&3.我好—你不好。这是怀疑的和独断的态度。长期被父母虐待、凌辱的孩子会转向这种态度,随着年龄的增大,他开始反抗,他拒绝认识自己的内心,无法客观地对待发生的一切与自己的关系,却一口咬定总是“别人的错”。他们深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无可指责的,不管做什么都是好的。持这种态度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怀疑别人,因为孤傲,仇视等原因而使自己极端孤立。
&&&&4.我好—你也好。这是健康的态度,认可自己也认可他人。这种态度是我们所期望的,与前三种态度截然不同。前三种态度依赖于情感,常常引发心理适应不良,第四种态度依赖于理性。因为我们对“好”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超越它们,将其抽象化而达到为所有的人服务的终极目的。如果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地被置于自己能够证明自身的价值以及他人的价值的环境中,就容易形成“我好—你也好”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持这样的态度,无论对自己还是别人,不求全责备,而是看到将来,充满信心。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许多大学生没有形成这种健康的态度。一旦他们接受了“我好—你也好”的新态度后,马上就能产生好的情感,这种新方式会给大学生活带来新的人际关系体验,新的幸福体验。
&&&&(四)人际关系的PAC分析法
&&&&柏恩(EricBerne,),美国学家。把人的自我状态分成3种:父母状态(Parent),成人状态(Adult),儿童状态(child)。这3种状态存在于所有的人身上,与年龄无关,与社会角色无关,而是不同的心理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是由父母或父母型人物的行为内化来的,是一大堆装在脑子里的个人早年获得的印象深刻的外部经验,包括“必须”和“应该”。父母自我状态是“教诲”的、“权威”的。当一个人板着脸教训人或表现出高高在上时,就是“父母自我状态”的一种表现,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他人,责骂、训斥人以及其他权势式的作风。
&&&&成年自我状态的特征是“理智的”、“逻辑的”,注意事实资料的搜集,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冷静地分析,而不受“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的干扰。
&&&&儿童自我状态的特征是“情绪的”、“冲动的”、“自发的”,常常凭感觉,如足球场上当喜爱的球队获胜时不顾及周围的环境,冲动地大叫大跳,就是儿童自我状态的表现。这种状态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爱,一会儿又大发脾气令人厌。
&&&&PAC三种自我状态汇合成人的性格,蕴藏在人的潜意识之中,每个人3种状态同时存在,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表现,就形成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行为。
&&&&借助于该理论,我们认为,在人际关系中,由于家庭影响,生活经历、教育及环境等的不同,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双方往往主要以三种自我状态的一种自居,同时又对对方有着一定的角色期待,这就影响了人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及行为意向,甚至导致了人际关系矛盾的产生。通过利用PAC法分析人际关系的类型,往往可以认清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
&&&&1、甲乙:甲乙双方都以A自居,并且均把对方看作A,这种人际关系常见于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双方相处,就事论事,感情色彩较少,人际关系矛盾也较少,是一种理想的同事关系。
&&&&2、甲乙:甲乙双方自己以P自居,把对方也看成是P,这种关系较常见于同事、夫妻之间。一方面对于对方具有支配的意愿,另一方面也明显感受到对方对自己的支配,双方均较武断,关系容易紧张。
&&&&3、甲乙:甲乙双方均以C自居,并且把对方也看成是C,这种关系常见于未成年人之间,也存在于心理不成熟的成年人之间。双方均以感情冲动为特点,缺少理智,人际关系中常有冲突发生。
&&&&4、甲乙:甲以P自居,把乙看作是C,乙以C自居,把甲看作是P,这种人际关系常见于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上下级之间,有时朋友或恋人之间也可存在这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甲对乙具有支配性,对乙的行为较宽容,乙则表现为对甲的依赖、服从。总体而言,双方关系融洽,具有需要的互补性。
&&&&5、甲乙:甲以A自居,同时也把乙看成A,但乙以P自居,把甲看成C,这种关系常见于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或者夫妻、恋人之间。甲希望双方的关系是成年人之间的关系,理智、成熟,但乙对甲有较强的支配欲,往往导致矛盾产生。
&&&&6、甲乙:甲以A自居,同时也把乙看成A,但乙以C自居,把甲看成P,这种关系常见于异辈之间,或者夫妻、恋人之间。这种关系中,甲希望双方的关系是成年人之间的关系,理智、成熟,但乙却对甲有较强的依赖性,常常耍小孩脾气,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导致双方感觉失望。
&&&&7、甲乙:甲以P自居,把乙看成C,但乙同样以P自居,把甲看成C,这种关系常见于同事之间,或者朋友之间。这种关系中,甲常常对乙采用高压命令式的方式相处,引起乙的不满,针锋相对,也采取同样方式对甲,常常导致矛盾的产生。
&&&&8、甲乙:甲以C自居,把乙看成P,但乙同样以C自居,把甲看成P,这种关系常见于同事之间,或者朋友之间。这种关系中,甲乙双方都易感情用事相处,引起双方的不满,容易导致矛盾的产生。
&&&& 以上只是对常见的关系类型进行的简单分析。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角色自居和对于交往对象的角色期待,另外,面对同一个交往对象,这种角色自居和角色期待也不是一程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交往情境中,会有相应的变化。但在相同的情境中往往表现出相对稳定性,成为我们认识和分析关系的重要线索。
&&&&二、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想成功地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在生活中了解、遵循和掌握以下所述的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
&&&&(一)平等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总要有一定的付出或投入,交往两个方面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满足程度必须是平等的,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
&&&&平等就意味着在交往中互相尊重,一视同仁,这是和谐交往的基本前提。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交往的最重要原则。萧伯纳有一次写作休息时,和邻居的小女孩一起玩耍,当送小女孩回家时,他对小女孩说:“知道我是谁吗?回家告诉你妈妈,就说和你一起玩的是萧伯纳。”小女孩天真地回应说:“知道我是谁吗?回家告诉你妈妈,就说和你一起玩的是克里-佩丝莱娅。”大文豪不禁惭然。后来,萧伯纳对朋友谈起此事,感慨到:“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给我上了人生中最好最重要的一课。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这个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交往是平等的,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要把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既不能觉得低人一头,也不能高高在上。尽管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同学之间在气质、性格、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人格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因此,在交往中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别人有诚心,彼此尊重、平等地交往,才可能持久。对大学生来讲,不论学习好坏,家庭背景如何,是否班干部,长相如何,都应得到同等的对待,同学们不要冷落集体中的任何人。
&&&&(二)相容原则
&&&&相容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指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要做到心理相容,应注意增加交往频率、寻找共同点、表现出谦虚和宽容。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要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只要不是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做出一些让步是值得的。
&&&&每一位同学由于成长环境、甚或经历的不同,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爱好,而且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因此,我们与人交往时,不能用一种标准去要求他人,更不能太苛求他人,要学会宽容,求同存异。宽容他人也就是在宽容自己,苛求他人也就是在苛求自己。不会宽容他人,也同样得不到他人的宽容。《尚书-陈君》上说:“有容,德乃大。”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相容原则非常重要,因为大学生交往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不宽容造成的。要能宽容别人,首先要理解别人,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而要真正理解别人,为别人着想,又要多交流,深入了解各自的性情爱好和价值观念,这样才不至于在出现问题后无端猜疑,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有利于形成宽容和谐的交往气氛。宿舍交往中生活小事的磕磕碰碰更是难免,这个时候就更需要每个同学以宽容的心态对待问题。否则,小的摩擦就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
&&&&(三)互利原则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互助互利。互助互利可表现为人际关系的相互依存,通过对物质、精神、感情的交换而使各自的需要得到满足。人际关系以能否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为基础,如果交往双方的心理需要都能获得满足,其关系才会继续发展。因此,交往双方要本着互助互利原则。
&&&&互助原则,就是当一方需要帮助时,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给对方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脑力的,也可以是体力的。坚持互助原则,就要破除极端个人主义,与人为善,乐于帮助别人。同时,又要善于求助别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他也会感到愉快,这也可以进一步沟通双方的情感交流。
&&&&互利原则要求我们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热情之手,像雪中送炭一样给别人以物质或精神的慰藉。首先,互利关键要出于真诚,这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是纯洁友谊的内容,不要将此曲解成斤斤计较的功利原则,如“我今天帮助你,你明天必须报答我”,或“我不图别人的好处,但我也决不白施于人”。其次,互利要注重双向性,如果一方只索取不给予或只给予不索取,那就容易使另一方或者认为自己被人利用,或者误解对方的诚意,不敢再进一步向对方敞开心扉,从而中断交往。事实证明,交往中互利性越高,双方的关系越稳定和密切;互利性越低,双方的关系越容易疏远。
&&&&(四)信用原则
&&&&信用即指一个人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从而取得他人的信任。人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信用。要做到说话算数,不轻许诺言。与人交往时要热情友好,以诚相待,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作伪,要充分显示自己的自信心。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才可能取得别人的信赖。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就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取别人的信任,产生使人乐于与你交往的魅力。
&&&&朋友之交,言而有信。许诺别人的事就要履行,这是信用原则的重要表现。轻易许诺却失信于人,会给人一种极强的不信任感,感觉你习惯于开“空头支票”,缺乏交往的诚意,这是人际交往的大忌。因此,大学生要认识到,许诺是非常郑重的行为,对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情,不能轻易许诺,不要碍于面子答应,之后又无法兑现承诺。守时,虽然表面看来是交往中的一件小事,但却是交往双方衡量对方品质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异性交往中,是否守时甚至是决定交往能否继续下去的关键因素。我国古人历来把守信作为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如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上述这些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处理人际关系不可分割的几个方面。运用和掌握这些原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
&&&&(一)积极的心理暗示
&&&&生活中不难发现,有的人身上仿佛有一种魔力,周围人都乐于聚在其身边,这类人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结识许多人。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类人大都具有良性的自我表象和自我认识:“我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我喜欢与人交往。”这样的心态会使人以开放的方式走向人群,他们心地坦然,很少有先入为主的心理防御,因而言谈举止轻松自在,挥洒自如。在这种人面前,很少有人会感到紧张或不自在,即使一些防御心理较强的人也会受其感染而变得轻松、开放起来。同学之间的交往,许多时候都是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求得一种轻松感,所以能满足这一愿望的人自然会有一种吸引力。
&&&&但许多同学,包括一些才华和品质都很优秀的人也可能存在一些消极的自我认识。在与人交往时,常常会生出“他(她)会喜欢我吗?会尊重我吗?”的疑问,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防卫心理。由于对自己的某种东西缺乏信心便想掩饰,掩饰心理所带来的行为表现或是夸张或是封闭,带有表演给人看的味道。再者,由于时时注意别人如何评论自己,心情难以轻松下来,所以其言行、表情总会显出某些不自然的东西,交往气氛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之所以有以上差异,是由于习惯性暗示在起作用。运用积极暗示能够减少或消除不良的自我认识。比如经常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我是受欢迎的人!”每天早晨醒来,都要充满信心地默诵这句话。除言语暗示外,还可运用形象暗示。在头脑中把自己想像成一个良好的交际者,直到这种形象在头脑中能够栩栩如生地浮现出来并根深蒂固。这就是西方心理学中有名的想象方法。
&&&&(二)主动而热情地待人
&&&&心理学家发现,“热情”是最能打动人、对人最具吸引力的特质之一。一个充满热情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良性情绪传染给别人。在这里,首先让自己变得愉快起来是必要的。一个面带微笑的人很容易被他人接纳。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烦恼的事,但我们不应被它们所奴役,而应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学会愉快地面对生活可以从行动入手,让自己高兴地去做事,以微笑去待人。
&&&&要热情待人还须从心里对他人感兴趣,真心喜欢他人。“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的一生中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自于这种人。”“只要你对别人真心感兴趣,在两个月之内,你所得到的朋友,就会比一个要别人对他(她)感兴趣的人,在两年内所交的朋友还要多。”实践表明,人们更容易喜欢那些对自己感兴趣的人。
&&&&热情待人要真诚地关心他人,要无私。当别人有求于自己时,只要是正当的要求,就要尽己所能满足对方的要求,做到心中有他人,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能够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及时、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经常帮助别人能够使别人懂得你的存在对他的价值,其结果必然是“爱人者,人恒爱之”。
&&&&(三)把每个人都看成重要人物
&&&&自我尊严得以维护,自我价值得到承认,这是许多人最强烈的心理欲求。我们只有在交往中注意到这一点,才能对应自如。的确,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当我们把自己看得非常重要时,也应将心比心把别人也看成重要的。据此,在交往中,我们应注意:
&&&&1.让他人保住面子。如果一个人习惯于通过挑别人的毛病和漏洞来显示自己的聪明,那将是最愚蠢的,必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人人都有毛病和缺点,所以找起来并不难。但被人暴露自己的“小”,这是许多人所反感的,因为这威胁到了他的自尊。
&&&&2.不要试图通过争论使人发生改变。同学之间常常争论,若是为探讨问题,这是有益的,但试图以此改变对方,则往往会适得其反。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把某种观点(他在争论中坚持的观点)看成是自我的一部分。当你反驳他的观点时,就可能或轻或重地对他(她)的自尊造成了威胁。所以争论双方很难单纯地就问题展开争论,其间往往渗入了保卫尊严的情感。这种情感促使双方把争论的胜负而不是解决问题看成是最重要的。所以赢的一方常常难以抑制自己的洋洋得意,他把这看成是自己尊严的胜利,自己有能力的明证;而输的一方则会觉得自尊受到伤害,他对胜方很难不产生怨恨。从而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争论到最后会演变成为人身攻击,或变成了仅仅比嗓门高低的游戏。所以争论对人际交往常常是一种干扰因素。
&&&&原则问题上不能忍受退让,在非原则问题上退让一步,并非无能懦弱的表现,而是风格高尚。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得理也要让人”,才能体现出对同学的尊重和友爱。
&&&&3.发现和赞赏别人的优点。每个人都有其不足,每个人也都有其所长。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去多多赞赏别人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呢?然而我们却常常容易忘记和忽略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或许我们的自然倾向是寻找他人的缺陷,这样可能会间接提高我们的自信;或许我们崇尚直言相谏,而把赞赏当作恭维看待了,所以不屑于此举。总之,在我们生活中,最为人渴望而不用花钱费力就能给予的“赞赏”却常常难得一见。在大学里,有一些同学由于家境、容貌、见识等等原因而深藏一种自卑感,他们多么需要得到认同和鼓励!一句由衷的赞赏很可能会使他们的生活洒满阳光,甚至改变他们的整个命运。
&&&&赞美他人要诚心诚意、实事求是。赞赏必须发自肺腑,否则就成了恭维。而发自肺腑的赞赏需要一颗充满自信的爱心,需要一种不断学习他人、完善自我的胸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赞美别人并非是一件难事,因为每个人总有一些值得赞美之处。通常我们可能由于太注重自己,因而不能发现别人的可赞美之处。事实上,只要我们能对别人多注意观察,并且不嫉妒别人,则常可发现他们有许多可赞美之处。
&&&&(四)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
&&&&所谓交往艺术,关键要注意把握交往的“度”,包括交往的广度、深度、频率的把握以及语言、行为的分寸讲究等。
&&&&1.交往的广度要适当
&&&&交往的广度既不能过广也不能太窄,过广则容易滥交,既影响交往质量,又会浪费太多精力,影响学习;太窄又有可能错过了许多可交的朋友,使自己眼界狭小,气量狭小,经常会陷于狭小的人际圈子不能自拔。
&&&&2.交往的深度要适当
&&&&交往的深度要适当,有的要深交,有的则只能浅交,甚至要拒交,不能一味泛泛而交,也不能跟任何人都成为知心朋友。决定交往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志同道合,包括共同的理想、追求、志趣和共同的道德水准、人格修养等。相同的理想志趣会使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成为莫逆之交。
&&&&3.交往的频率要适度
&&&&即使是好朋友,也不能过从甚密,天天粘在一起,这样既影响彼此的正常生活,也会减弱彼此的新鲜感,增加出现摩擦、发生矛盾的概率,从而妨碍友谊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也不能很长时间不见面。虽然有的同学认为,真正的朋友是根本不用见面的,只要通信保持神交就可以了。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学生由于身边朋友的密切交往,与外地朋友的通信会越来越少,一段时间后甚至会自然中断与外地朋友的联系,毕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许多大学生一般在二年级后就中断了和高中朋友的密切交往,就是这个原因。
&&&&4.重视人际交往的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主要指要把握说和听的分寸,“说”要注意尽量用简单、明白、清楚的语言表达思想,不要含糊其辞,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说话要注意语气,批评和赞扬别人要讲究方式和措辞。赞扬别人要恰如其分,批评别人也要尽量用婉转的语气,要多赞美别人,认可、欣赏别人,而不是挑剔、讥讽别人。“听”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而不是夸夸其谈,自我陶醉;要配合对方的谈话,时而点头或微笑,态度和蔼,而不是“艳若桃花,冷若冰霜”;注意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谈话或抢对方的话题。总之,听对方讲话时,要把握好自己的配角位置,处处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耐心。
&&&&5.行为规范和体态语言的运用要恰当
&&&&所谓“站如松,坐如钟”,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立时不要来回晃动身体或手总是无处可放,坐时一般不要翘二郎腿;礼节性行为如点头、握手等要适当,不要过于献媚、讨好,也不要自以为是,居高临下;微笑和专注的神情在交往中很重要,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鲁莽、任性,让别人很尴尬:眼光切记不要游移不定,左顾右盼,或死盯住对方眼睛,要与对方视线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自然状态。总之,行为和体态语言的运用要给人一种自然得体、富有涵养的印象。
&&&&另外,在交往中还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不要认为朋友之间就什么秘密都不能有,总探听对方的隐私,而要为朋友保守心中的隐秘和苦衷;不仅要善于表扬和赞美朋友,更要及时和敢于指出朋友的缺点。如有的同学所说的,“没有赞扬的友谊是暗淡无华的,没有劝导的友情也将是虚而不实的”。
&&&&一、 人际交往困难
&&&&大学是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大学生活的相对独立性和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得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人际交往困难。
&&&&(一)人际交往的需求迫切,但主动性不够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且渴望与周围同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但是,这种对人际交往的迫切需求,并没有化作相应的行动,他们常常观望、等待,总是希望别人主动来与他交往,尤其是低年级的大学生,缺乏社交的主动性成了制约他们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可以说,迫切需要人际交往但又处处被动这一点,在大学新生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因为对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适应环境,而其中人际适应又首当其冲,无论是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迫切需要他们尽快与几位宿友和谐融洽地相处,并成为他们生活上和心理上的支持力量。但是,由于下面两方面的原因,又使他们不能很快做到这一点。其一,他们所接触的对象都是一些新面孔,人们在与陌生人进行交往时,总是免不了有一种心理上的防卫,不可能像与熟人交往那样无所顾及,这样,观望、等待和被动就成了一种必然。其二,大学生不再像中学生那么单纯,他们变得更加成熟但同时又比较复杂,尤其是相互之间缺乏信任感,表现出很强的自我封闭性,一方面他们渴望了解别人,另一方面又封闭自己,把自己掩盖得很深,不愿吐露自己的心声,信奉一条“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样使相互的交往只能停留在很浅的水平上。当然,这种状况到了高年级,随着相互了解的加深和交往的增多,会逐渐摆脱,但它毕竟给低年级大学生带来许多不便,有的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交障碍,因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渴望真诚、深厚的友谊,但感到缺少知心朋友
&&&&“到了大学再也找不到像中学时期那样的好朋友了!”这是许多大学生的慨叹。一方面渴望真诚、深厚的友谊,另一方面又感到缺少知心朋友,这是多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大特点。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面提到的防卫心理和自我封闭性之外,严重的自我中心和性格内向、虚伪、自负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应当说自我中心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凡事总是首先想着自己,我行我素,唯我独尊,不管他人,不会理解人、宽容人,而又要求别人能够事事处处顺从他,理解他,尊重他,希望别人待他好,而自己又不做相应的努力。试想,大家都渴望得到而不愿付出,这样怎么会交到知心朋友呢?虚伪可以说是大学生最最痛恨但又乐此不疲的一种性格特点。一方面他们为同学之间的虚情假意、掩饰自我、彼此封闭而苦恼,呼唤相互之间能够敞开心扉、真诚相见;另一方面他们又努力伪装自己,不愿暴露自我,渴望“炼就一身别人看不透的壳”,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同学之间彼此产生怨恨和隔阂。人们常说:朋友之交贵在交心。掩饰自己是无法得到知心朋友的。自负是人际交往之一大忌。自负的人喜欢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认为自己绝顶聪明,了不起,别人都粗俗浅薄,胸无大志,因此不愿与人为伍。而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又会嫉恨别人,甚至诬陷、诽谤别人,把别人贬得一钱不值,以此获得病态的心理满足。由于自负的人常常伤害别人,因此很难拥有知心朋友。此外,性格内向的人,由于沉默寡言,不善交际,有时候会使和他在一起的人感到尴尬难受,因此也不利于交到知心朋友。
&&&&(三)交往面狭窄
&&&&由于受生活规律和活动范围的限制,大学生的交往对象主要限于同龄人、尤其是同室、同班和同乡的交往,缺少与老师及社会上其他人的交流。应当说这种交往方式有利于稳定校园环境,对促进大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读书学习上有一定好处。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校园环境所产生的一种无形的压力。也就是说,许多大学生是在看到别的同学都在用功读书时,为不甘落后,或者是受环境气氛的感染,也加入了读书的行列。但是这种交往方式对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来说,又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同龄人的人生经验毕竟有限,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又难免有所偏颇,当面临各种人生问题时,不易得到有效的指导。尤其是大学校园与社会有较大差异,适应于校园环境并不意味着适应社会,许多在校园里表现不错的大学生,到了社会上可能会不知所措。因此,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是这种人际交往的最大弊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大学生到了社会上才被人们称为“书呆子”。
&&&&(四)异性交往愿望强烈,但交往动机和交往环境堪忧
&&&&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求多与异性交往成了大学生的强烈愿望。也难怪,上大学之前,这种愿望是一直被压抑的。那时,无论是出于升学的考虑,还是出于安全的需要,家长和老师都或多或少地限制了他们与异性的接触。但这种限制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他们与异性交往的愿望,而只能起到暂时的压抑作用,一旦条件成熟,这种愿望就会突然爆发,化作一股强烈的不可阻挡的力量,进而变成一种近似盲目的行动。大学生与异性交往的盲目性最主要的体现在一种功利性的交往动机上,也就是说,对许多大学生而言,尤其是男性大学生,他们与异性交往的目的并不是要建立一种异性友谊关系,而是想直接进入恋爱阶段或者为恋爱关系作铺垫。这就恰恰应验了弗洛伊德的那句话:对绝对自然的东西的压抑无异于对它的加强,而且是以病态的方式加强对它的兴趣。由于交往目的的单一性,使得男女大学生之间许多本该怒放的友谊之花过早地凋零乃至被践踏。不仅如此,今天的大学生尽管都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在他们头脑中却是根深蒂固,因此,在大学校园里,当大学生们看到有人单独与异性走在一起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两人关系暧昧”、“在谈恋爱”。这种非议、误解在大学生中经常发生,从而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给很多人造成人生经验的一片空白。
&&&&(五)多数人能正常交往,少数人有程度不同的社交恐惧
&&&&尽管大学生相互交往的层次不够深,极少能达到知心朋友的地步,但对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都能够实现与周围人的正常交往,融入群体之中,为大家所接纳。当然,也有少数大学生因为能力的、性格的或环境的原因,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惧。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可能感到紧张、脸红、怕羞,也可能感到心慌、恐惧、胆怯,甚至因怕见人、怕看别人的眼睛而畏缩、逃避、完全与外人隔绝。关于社交恐惧问题将在后面详细阐述,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
&&&&影响大学生正常人际交往的因素首先是心理因素,其次是能力因素,再次是思想因素。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因素是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敏感乃至社交障碍的首要因素。其中性格的孤僻,内向、自私、自我中心、自负、虚伪、多疑、嫉妒等起着主要作用。能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正常人际交往的第二大因素,也就是说,许多大学生交往困难是因为社交经验缺乏、不会与人交往造成的。在中,大学生中比较集中的问题之一就是“不知道怎样和同学交往怎么办?”比如,有的大学生与同学在一起时不知该说什么,常常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话可说,彼此都觉得很尴尬;有的大学生在校园里看到熟人不知该怎么办,连最起码的招呼都不打,干脆装作没看见,不认识,或者一低头就过去了;也有的大学生说话比较直,不能委婉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容易得罪人或者使人造成误解;尤其是当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时,更加不知道如何相处;还有的大学生很想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一点,等等。当然,思想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正常交往的常见因素,比如有的大学生认为“搞不搞人际交往无所谓,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这种片面的思想认识使得他们终日只关心学习,不注意与同学相处;也有的大学生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不可信任的,因此要“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致使人际关系表面、肤浅。
&&&&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在你打开之前,这本书平淡无奇,一旦你开始认真阅读,会发现一个精彩的世界,因此,人生的丰富多彩,就在于交往的丰富多彩。对于一个社会需要发展正常的大学生来讲,无论是谁,都希望有一个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帮助和被帮助、同情和被同情、爱和被爱、共享欢乐和分担痛苦。大学生渴求交往,希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由其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所决定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青年期的初、中期,这正是一个人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自我”形象逐渐清晰起来,并越来越为自己所认识。此时,他们既为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激动,又为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安,甚至会产生孤独与恐惧。尤其是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离开了家乡、父母及中学时代的好友,既缺乏独立生活的心理准备,又少有为人处世的经验和能力,他们特别需要友情的温暖,需要与人交往,希望通过交往获得同伴的接受、认可、尊重和信任。
&&&&对于高年级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人际交往的向往和渴求则是出于另一种需求。面临即将毕业走向社会,他们更多地想到的是将来如何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如何处理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为此心中常常生起惆怅和不安。他们明白,重视人际交往,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不仅是大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在这种心理背景下,高年级的大学生对交往的向往和渴求更加自觉,层次也更高。
&&&&此外,随着性心理的发展,大学生向往和渴求与异性交往,以平衡性心理,了解异性和获得爱情。当然,也因此会产生各种烦恼和困惑。
&&&&另外,时代的发展已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客观要求。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交通工具日益迅达,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为提高人们彼此间的交往提供了方便条件。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社会形态不仅冲击着人们封闭的性格、观念、生活方式,而且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遗憾的是,许多大学生尽管与人交往的欲望很强烈,但仍然不得不常常忍受孤独的折磨,他们的友人很少,甚至没有友人,他们的欢乐无人分享,他们的痛苦无人分担。因为他们在社交上总是采取消极的、被动的退缩方式,总是等待别人来首先接纳他们。因此,虽然他们同样处于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世界里,却仍然无法摆脱心灵的孤寂。
&&&&在大学生中的调查表明,在人际交往上,许多人不是主动始发交往活动,主动去接纳别人,而是试图去吸引别人的注意,他们只能做交往的响应者,而不能做始动者。然而,别人往往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我们要想赢得别人,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想自己摆脱孤独,建立起一个丰富多彩的人际关系世界,就必须做交往的始动者,处于主动地位。
&&&&中发现,导致大学生不能主动交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缺乏应有的自信,害怕别人不会像自己期望的那样理解、应答自己,从而使自己处于窘迫的局面,伤害自己的自尊。如有人认为,如果我刚别人打招呼,他却不理我,太尴尬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当中,由于社会规范的作用,也有与人们交往的需要,我们主动交往得不到相应理睬的情况极少发生。如果我们尝试一下就会发现,在我们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攀谈时,几乎都是成功的。当双方都处于一个需要适应,需要人际关系支持的新情境时,尤其是如此。比如大学新生,刚刚到校时,主动地向别人问好,提供帮助,往往会为以后的人际关系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能主动与人交往的第二个原因,是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着许多误解。如“先同别人打招呼,在别人看来是低人一等”,“别人对我不会像我对他那样有兴趣”,“我这样去麻烦别人,别人肯定会讨厌的”,“我根本不认识别人,他怎么会肯帮我干事呢?”等等。所有这些误解,都只是人们头脑中的一些观念,并没有任何可靠的依据,更不是事实。产生这些误解的原因往往同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没有足够的自信心有关。但是,这些观念却真正发生作用,阻止了人们在人际关系交往上采取主动方式,更使人们失去了许多结识别人、发展友谊关系的机会。
&&&&心理学家建议,摒除人际关系方面的误解,树立人际关系方面的自信,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处境是十分重要的。专家们强调,在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处境上,我们也应采取在解决其他方面问题时的同样方式,即少担心,多尝试。尝试是成功的先导。当你因为某种担心而不敢主动同别人交往时,最好是去实践一下,用事实去证明你的担心是错误的。当你在舞会上想去邀请认为有魅力的舞伴时,那就应当果断地去邀请。被拒绝只是你的担心,这种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就能够用实际行为和事实证明你的担心是多余的,观念是错误的。当你的成功经验越来越多时,你的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充分,人际关系处境也会越来越好。
&&&&她今年22岁,已经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了。这几年的大学是怎么读过来的。令人不可思议:她足足有两年没有敢进教室,书几乎全是在宿舍里自己读的,有时抄同学的笔记,有时则靠同学给她做的录音。尽管这样,她的成绩是绝对优秀的。如今,要下企业实习,她再也无法回避。因为没有实习分数就不能毕业,这是明确的规定。不得已,咬咬牙走进学校室。
&&&&情况是这样的,入学不久,她始终觉得从自身的肌肉中发出的微弱颤动,有如电波一样感染到她的邻桌同学,然后再通过该同学依次地传通全班同学,结果导致课堂上的无声的骚动,甚至连站在前面的老师也受这种微波的冲击。每当此时,她窥视左右、前后,那些同学无不对她横眉冷视,一个个从表情上、行动上、乃至一笑一颦、一皱鼻子、一抬腿,都表示对她的抗议。她紧张极了,于是只好躲在教室的一角,战战兢兢地听课。她常常问及与她坐在一起的同学:是不是感到颤动?当同学回答否时,她便以为这位同学是不好意思揭穿,免其尴尬。周围环境越静,她自身颤抖的体验越强,只有当她进入迪斯科舞厅时,她才有少许的安宁,但即便在这种狂欢的时刻,她也认为,任何一个人的舞动节奏都是和她肌肉的抽动节律相关的。她勉强坚持学习了三个月,就再也无法进教室和任何一个公共场合里去。同学们都知道她有怪脾气,但由于她为人厚道,什么事都是谦让,宁肯自己委屈,所以同宿舍的同学也都愿意为她办点儿力所能及的事,但几乎无一人知道她是个严重的心理病患者。
&&&&是一个由一般的社交恐惧发展成社交恐怖症的典型事例。在现实的大学生群体里,患有社交障碍的人约占百分之二三,在每三个社交障碍者中,就会有一个达到恐怖症的程度。这些来访者明知自己不该怕,可就是无法控制,一般都承认有心理障碍。
&&&&简单的说,社交恐怖就是在社交场合,怕被别人注意或稍有差错就产生极度恐惧的情绪。据调查发现,社交恐怖症是大学生最常见的神经紧张和失调的病症,是仅次于忧郁和酗酒的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它与害羞是有明显区别的:后者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是一种本能。而前者则不一样,它表现出的激烈程度和病态的心理机制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它是一种对难堪或出丑表现的强烈和令人身心疲惫的恐惧感。
&&&&社交恐怖主要表现为害怕与人交往、不敢与人交往等症状,它主要发生在抑郁型气质的人身上。他们一开始一般都有一些自卑或害羞心理,举手投足总是畏畏缩缩、顾虑重重,长期不与人交往使他们逐渐地失去了与人交往的念头,即使偶尔参加几次交往,也会表现出更严重的不良情绪反应,甚至内心不由自主地恐慌起来,并伴随有心跳加速、呼吸短促、身体抖动等生理反应,即典型的一副胆颤心惊的样子。如果这种人不注意改变自己的个性状况,不注意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不积极投身于交往活动的过程,就可能由自卑、害羞转化为更为严重的社交恐怖症。有交往的挫折经历的青年也可能产生社交恐怖症。有些人在某一次重要场合的交往中受到一次较大的刺激,产生了一种恐惧的情绪体验,随之形成条件反射,就会形成一种一提交往、一遇交往就感到恐怖的不正常心理状态,这就是社交恐怖症的最明显的症状。
&&&&社交恐怖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为一般社交恐怖: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都会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会发现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自己,观察自己的每个小动作。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场所进餐、喝饮料。会尽可能回避去公共场所。从不敢和任何人进行争论,捍卫自己的权利。另一类为特殊社交恐怖:只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比如,害怕当众发言,当众表演,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常常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楞在当场。尽管如此,在别的社交场合,在与别人的一般交往中,却并不感到恐怖。这两类社交恐怖都有类似的躯体症状:口干、出汗、心跳剧烈、想上厕所。周围的人可能会看到的症状有:红脸、口吃结巴、轻微战抖。有时候,来访者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最糟糕的结果是,来访者会进入惊恐状态。
&&&&社交恐怖的常见表现有
&&&&1.赤面恐怖。一般人在众人面前时,经常会由于害羞或不好意思而脸红,但赤面恐怖来访者却对此过度焦虑,感到在人前脸红是十分羞耻的事,最后由于症状固着下来,则非常畏惧到众人面前。来访者一直努力掩饰自己的赤面,尽量不被人觉察,并因此十分苦恼。如一位学生,因赤面恐怖不能乘公共汽车,只好坐出租车或干脆步行。在必须乘公共车时,就事先喝上一杯酒,使别人认为他脸红是喝酒所致,以此自我安慰,或拼命奔跑急匆匆上车,解开衣服的纽扣,用什么东西煽着风,让别人相信他脸红是由于奔跑所致,以掩饰赤面。
&&&&上述症状在正常人看来似乎很可笑,但对来访者来说却象落入地狱般痛苦不堪。他们觉得不治好赤面恐怖症状,一切为人处世等都无从谈起。
&&&&视线恐怖:
&&&&来访者主诉与别人见面时不能正视对方,自己的视线与对方的视线相遇就感到非常难堪,以至于眼睛不知看哪儿才好。来访者一味注意视线的事情,并急于强迫自己稳定下来,但往往事与愿违,终于不能集中注意力与对方交谈,谈话前言不搭后语,而且往往失去常态。
&&&&有的学生来访者在上课时,总是不能自已的去注意自己旁边的同学,或总感到旁边的同学在注意自己,结果影响了上课,并给自己带来无比的痛苦。
&&&&2.表情恐怖。来访者总担心自己的面部表情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或被人看不起,对此慌恐不安。表情恐怖多与眼神有关。来访者认为自己眼神令其他人生畏,或认为自己的眼神毫无光彩等。有一位表情恐怖来访者,他固执的认为自己的眼睛过大,黑眼球突出,这样子被人瞧不起,又认为自己的表情经常是一副生气的样子,肯定会给别人带来不快,他冥思苦想,竟然使用橡皮膏贴住自己的眼角,认为这样就会使眼睛变小,但眼睛承受极大的拉力,非常痛苦,也很难持久。最后,来访者下决心动手术,当然没有一个眼科医生会给他做这样的手术。有的来访者认为自己笑时是一副哭丧相,有的来访者则认为自己眉毛、鼻子长的像病态的样子等。有个女同学在和别人开玩笑时,听别人说自己的脸长的像一副假面具,从此她对自己面孔倍加注意,不知如何是好,最后甚至不愿见人了。
&&&&3.异性恐怖。主要症状与前几种情况大致相同,只是来访者在与异性或者自己领导上级接触时,症状尤其严重,感到极大的压迫感,不知所措,甚至连话也说不出来。与自己熟识的同性及一般同事交往则不存在多大问题。
&&&&4.口吃恐怖。口吃恐怖可归类于社交恐怖的一种。来访者本人独自朗读时,没有什么异常,但到别人面前时,谈话就难以进行,或开始发音障碍或才说到一半儿,就说不下去了,来访者对此忧心冲冲,因不能顺利地与人交谈而感到自己是个残缺的人,终于因此而非常苦恼。
&&&&在现在快节奏的社会,社交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而且日趋加剧的社会竞争,也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作为严重心理障碍的社交恐怖症不仅使得一个人害怕交往,觉得与人交往与上刑场毫无两样,而且社交恐怖症还会进一步向坏的方向发展。例如,有些具有社交恐怖症的人还可能变得不敢到新的交往情境中,不敢见到生人,甚至于不敢跨出房门一步,从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变成了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克服社交恐怖,摆脱无形的恐惧的纠缠,已经不仅仅是改善一个人交往状态的事,它还具有增进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意义。怎样才能医治社交恐惧症呢?首先,要及时发现不良心理征兆,一旦出现从前习以为常的社会交往的不适应、不协调,就应立即向师咨询;其次,一旦确认患有社交恐惧症,应及时配合治疗,现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疗法和精神疗法,预后较好;三是不管是轻微的社交恐惧,还是严重的社交恐惧症,都应不断强化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素质,以拮抗不良或病态心理。
&&&&害怕交往主要是对交往有不正确的认识,没有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和技巧,总有一种处于失败边缘的感觉。确实,在交往中遇到“急流险滩”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交往能力的提高只有实践才是唯一的途径,那些在交往中对各种难题应付自如的交往成功者,无一不是经历过各种场合或与各种人打过交道的,是实践和经验才使得他们有很强的交往能力的。我们如果经常参加交往活动,处理过各种复杂问题,掌握了摆脱窘境的方法和技巧,再有“危险”或“威胁”我们也不会感到害怕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不利的交往情境,培养和锻炼交往时所需的应变的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对于严重的交往恐怖症,我们还应当采取和心理治疗的方法。严重的交往恐怖症已经影响到一个人正常的生活了,而且已经不能以患交往恐怖症的人的自身的努力为唯一的克服力量,必须积极地采取和心理治疗的方法,以“咨”为前提,以“治”为关键。例如,系统脱敏法即为一种用于消除焦虑的行为疗法,也可有效地用来治疗社交恐怖症,在师的积极治疗下,社交恐怖的症状可以逐渐消除,“来访者”也可以“脱胎换骨”,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各种陌生的交往情境中。对于大多数患有社交恐怖症的人,主要可以进行,他们要进行认真的原因分析和积极的心理疏导,并且要不厌其烦,耐心咨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后,社交恐怖都会彻底消失的。我们要敢于交往,要有交往必须的信念。那种社交恐怖是万万不可有的,也是不应当有的,如果有了社交恐怖,就要想方设法克服它,即使有一点交往恐怖的苗头,也要赶快消灭它。
&&&&综上所述,对许多大学生来讲,社交恐怖是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来访者生活学习的一种心理障碍。许多一般人能够轻而易举办到的事,社交恐怖者却望而生畏。来访者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乏味的人,并认为别人也会那样想。于是来访者就会变得过于敏感,更不愿意打搅别人。而这样做,会使得来访者感到更加焦虑和抑郁,从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症状进一步恶化。许多来访者改变他们的生活,来适应自己的症状。他们不得不错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甚至为了避免和人打交道,他们不得不放弃很好的工作机会。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他们预防和治疗社交恐怖在内的心理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思考题:
&&&&1.谈谈主动发展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作用。
&&&&2.如何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际心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