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伟带他们来,不但 反而 而且害了他们

对待朋友比对待自己都好,而那个人却不领情,反而来伤害你,怎么办?求大神帮助_百度知道
对待朋友比对待自己都好,而那个人却不领情,反而来伤害你,怎么办?求大神帮助
怎么办,快毕业,最后还是闹翻了,都不想把友谊什么的,反而她还在背后坏我,而她却给脸不要脸,一而再再而三的坏我对待哪个人比对谁都好,都看的太重
提问者采纳
不是我自私,现实生活中,而是事实为什么就是这样呢..,一定要好好珍惜哦,却总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我想要拥有真正意义上能同时分享痛苦与快乐.,可以真心为你的那样的朋友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真心为你..,却不能雪中送炭...但好可惜...,有福同享,我们遇到的多数只能叫普通朋友...,能共欢乐.还是祝福你能有真正的朋友,也不是我偏激,能遇到的话是很幸运的事,有難同當,无话不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要把获得的帮助与爱传递下去”
E-mail推荐:&&
  ●尘肺病人刘建伟面对十几位同病相怜的亲友很自责:“本想带他们出门过好日子,没想到反而害了他们。”  ●用一年的时间,刘建伟通晓了《职业病防治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 “企业和相关部门推卸责任,我就和他们讲法律,他们讲不过我。”  ●从2008年至今,刘建伟义务帮助14名尘肺病农民工获得近百万元的工伤赔偿,间接受助者多达上千人。  日,是刘建伟弟弟刘兴红进行心脏剥离手术的日子。刘兴红于2009年7月被查出矽肺一期,目前已发展为矽肺二期合并肺结核,腹部和胸腔严重积水,已影响到心脏功能的正常发挥,不手术就会有生命危险。  刘建伟愁容满面,除了弟弟的手术要担心以外,他的妻子桂立苹也患有尘肺病正在怀柔住院治疗,上高中的儿子也因肠梗阻复发急需住院……  一家四个尘肺病人  1992年,20岁的刘建伟经二姐介绍,从四川老家来到北京顺义某玉器厂做玉石打磨、雕刻工。随后几年,他将弟弟和其他几位亲友介绍到玉器厂工作。原本以为这个技术性的工作能给全家人带来生活上的保障,但刘建伟前后带来的十几个人,现在都得了尘肺病,自己是尘肺病一期、七级伤残,弟弟矽肺二期合并肺结核,妻子矽肺三期,二姐疑似。面对生病的亲友,刘建伟自责:“本想带他们出门过好日子,没想到反而害了他们。”  “当时谁也没有料到粉尘是无形杀手,企业没这个意识,劳动者更没这个意识,现在意识到也晚了。”刘建伟说。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工作环境,100多平方米的狭小车间内没有通风设备,机器一开动,粉尘铺天盖地。工人们连口罩也没有,一天下来,工作服、帽子、头发、鼻孔里,全是白花花的粉末。直到2004年,工厂被查处后情况才有所改善,但为时已晚。  2004年6月,北京市顺义区疾控中心在刘建伟工作的工厂查出第一批尘肺病病人。那时,刘建伟已在这里干了12年,他才意识到,他和家人们的干咳和胸闷就是源于这些细小的玉石粉尘。  洗肺之痛  洗肺,是延缓尘肺病病情的最佳方式,但花费一两万元洗一次肺令很多尘肺病患者望而却步。  2006年,刘建伟和妻子双双被诊断为矽肺一期。经历了几位工友因尘肺病呼吸衰竭离世后,刘建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时感觉胸闷、气短,开始意识到这个病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危害生命。”但是,洗肺的支出以及洗完肺半年休养的花费让刘建伟两口子始终没下定决心。  在得到“大爱清尘”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后,刘建伟两口子做好了洗肺的准备。出于费用的考虑,刘建伟选择了让病情更加严重的妻子洗肺,自己先拖一段时间。  边照顾刚洗完肺的妻子,边维权是那一段时间刘建伟生活的常态。期间,刘建伟又有两次被救助洗肺的机会,但是他都让给了病情更加严重的尘肺病人,如他所说:“因为我也是一名尘肺病人,更了解他们呼吸衰竭的痛苦。”  终于,在日,呼吸越发困难的刘建伟在北戴河疗养院进行了第一次洗肺,费用是向亲友借的。洗肺后本该休养半年,他为了还债,只休息了很短一段时间,伴着胸部疼痛,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开始招揽清洗空调业务。  “久病成医”  最初几年,用刘建伟的话说他维权是“非正式”的,只是在车间宣传尘肺病的危害、搜集相关的工伤认定证据,并没有真正运用法律武器。2007年,他所在的乡镇企业转企改制后,与员工中止了劳动合同,使维权难上加难。  苦于不懂法,维权无路。从2008年起,刘建伟自学法律,“要为家人和工友讨个说法”。那一段时间,他整天坐车往东单书店跑,“每天早出晚归,还睡过小树林”;“负担得起的书就买回来看,负担不起的书就在书店看,做笔记或用相机照下来看”。用一年的时间,刘建伟通晓了《职业病防治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公司法》等维权法律。  “企业和相关部门推卸责任,我就和他们讲法律,他们讲不过我,这就叫久病成医”,刘建伟说。掌握了法律知识,刘建伟在面对法院、劳动局、安监局和企业等单位时,“比以前有底气了”。  能帮一个是一个  经过在维权路上的几年打拼,刘建伟在尘肺病患者圈里已小有名气,很多病人经朋友推荐或通过QQ、微博等方式向他求助,他总会无私的伸手援助,因此获得“好人”刘建伟的称呼。  “外地人都找他”,“他懂”,“正直”,是刘建伟的工友、矽肺二期患者高学珍的评价。  “乐于助人”、“找到他,没说别的”、“人不错”,获得刘建伟救助的河北尘肺病农民工赵恒龙说。  “他自己也不容易,帮别人维权是义务的”,大爱清尘志愿者牛爽评价道。  从2008年至今的5年间,刘建伟义务帮助赵恒龙、郭召芳等14名尘肺病农民工获得近百万元的工伤赔偿,间接受到帮助的多达上千人。2012年4月,刘建伟凭借自己的坚持获得工伤认定,2012年7月取得伤残等级鉴定,随后获得工伤赔偿。  当问到为什么要帮别人维权时,刘建伟说:“我也是尘肺病人,我知道他们有多么不容易,农民工尘肺病人‘边维权、边死亡’经常发生,我要把获得的帮助和关爱传递下去。”  来北京21年,现在的刘建伟拥有多种社会角色:玉器雕刻工、车间主任、尘肺病人、下岗工人、空调清洗工和民间维权人士。最近5年,他自学法律知识,维权期间被拘留两次,被不法人士报复过,父亲瘫痪未能照料,母亲去世也未能见到最后一面……让他百折不挠、执着坚持的原因用他的话说就是:“能帮一个是一个”。
&&&中国人大
1、2、3、4、5、
&&&中国政协
1、2、3、4、5、
&&&中国工会
1、2、3、4、5、
&&&中国妇联
1、2、3、4、5、
&&&播客?视频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时政资料
      股票/基金&
矽肺案调查
  粉尘伤人 京城出现矽肺病例不治顽疾 重症患者将死于窒息 心怀愧疚
工人后悔介绍家人同乡――“带他们来反而害了他们”
  夜里,儿子已经睡着,刘建伟瞪着天花板,静静地听着,枕边妻子张着嘴,急促、痛苦的呼吸声越来越吃力。
  长叹一口气,刘建伟眼圈立刻红了起来,这个情况他已经见过好几次了,“2004年玉器厂里的老职工王少明死之前也是这样,先是张着嘴喘不上气,再后来插着氧气管都不管用。”
  自从2004年他和妻子工作了半辈子的北京市顺义天竺福利工艺品厂查出第一批矽肺病人,至今已经先后有几十人被诊断定残。
  2006年刘建伟的妻子桂立苹被诊断为矽肺,紧接着是弟弟、姐姐。
  与刘建伟有着相似经历的人究竟有多少,目前无法统计出一个具体数字,曾经在厂子工作过的工人数以百计,其中绝大部分已经失去了联系,近况未知。
  由于这种病潜伏期最长可达20年,很多工人离开工厂数年后才逐一病发,等这些人回到北京,却因为厂子已被注销而无法得到工伤认定。
  无奈之下,5名原玉器厂工人将企业的原厂长告上法庭,要求确认双方劳动关系。
  日上午,刘建伟和几个尘肺病工人一起到法院拿到了结果。法院判决,5位工人与金玉鼎公司(转制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
  丽案调查记者跟随三个月,全程记录了这批矽肺工人的维权之路。2011年6月,工人刘建伟终于等到了北京市工商局的一个答复,市工商局承认顺义分局注销金玉鼎公司的行为存在问题。
  刘建伟 工种:雕刻工 工作时间:1992年―2009年
  家庭成员定残情况: 本人(未定级)
  其妻:桂立苹(矽肺二期)
  其弟(矽肺一期)
  其姐(未定级)
  学艺精湛
  结缘玉器雕刻17年
  通体青翠的玉石上,一条巨蟒静静地盘着松柏,螺纹环绕,仿佛还在蠕动,树顶端一只小松鼠,盯着前方,毫无察觉。
  这块玉石是刘建伟还在厂子的时候亲手雕刻的,虽然只是粗雕,却已栩栩如生。当年在厂子里,刘建伟是雕刻手艺数一数二的工匠,然而自从2009年被辞退至今,他已经两年多没有雕过任何东西了。
  双手捧着玉石,刘建伟从下至上一点一点地抚摸着每一道纹路,“这里用棒钉,这里是钩钉,蛇眼睛要用眼棒,2000转每分钟的机器,雕的时候上面有个小水桶,要带水磨。”
  恍惚间,刘建伟仿佛又回到了从前,自己就坐在那个小破凳子上,穿着蓝工服,眼前是嗡嗡作响的机器,他举着玉石小心翼翼地凑上去,转动、打磨。
  旁边,纵排、横排,每隔不到一米就是一台相同的机器。100平方米的大车间,房顶低矮,“一抬眼,整个车间尘土飞扬,工服上、水杯里、眉毛上,一片灰白”
  1992年年初,为了给家里还盖房的欠款,刘建伟被二姐说动,离开四川省仁寿县老家,进入北京市顺义天竺福利工艺品厂(以下称天竺福利厂)工作。最开始的工作和二姐一样,打磨一些玉石珠子。
  工厂里的工作主要分为3种,雕刻、打磨和抛光,其中雕刻最难,也叫“细活”。随着工艺难度的增加,工资待遇也跟着递增。
  由于眼明手快,刘建伟自己私底下又向厂子里的老工人偷艺,刚做了不到半个月,他就被调到雕刻组,一干就是整整17年。
  办厂初衷
  为安置残疾人建福利厂
  打开工商局400余页的尘封档案,时光瞬间追溯到1987年,已经泛黄的老式稿纸上,黑色的毛笔字工工整整,“关于建立福利工艺品加工厂的申请报告”。
  按照工商局档案记载,福利工艺品厂是隶属于天竺镇政府的集体企业,主要经营的是玉石工艺品加工,办厂理由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天竺的残疾人就业与生活问题。
  建厂时全厂工作人员总共25人,其中残疾人员就有12人。
  曾经在厂子里干了14年雕刻的工人颜翠如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厂子里一共有4个车间,
全都是平房,所有工种的工人混杂在一起。每天上班,几十台机器一开,灰白色的粉末满屋飞扬。
  “整个厂房只有几个小窗户,没有口罩、没有排风设施,所有工人就对着自己的小机器,一天将近10个小时。”颜翠如回忆说。
  “大概2000年左右,卫生局曾经派人到厂子里检查过两次,领导们都是提前知道,然后全厂停工、大扫除。检查队来了,厂长就把所有机器关上,让工人们坐在车间里待着,检查队走了,一切又恢复原貌。直到2002年换了一个新厂址,车间里才安了两个老式的排风扇,然而粉尘依旧是铺天盖地。”颜翠如说。
  “那时候也没听说过什么矽肺病。”捂着胸口深吸一口气,颜翠如费力地说。
  家族模式
  姐弟三人在同一车间工作
  有一件心事压在刘建伟心里已经五六年了,一直无法释然,每次看到姐姐、弟弟还有妻子为了能咳出一口痰,使劲按住气管,浑身颤抖的样子,他都内疚得抬不起头。
  年底回到老家,坐在已经半旧的二层小楼里,看着年近八旬的父母,刘建伟有时也会想,“如果当时不是因为这幢房子,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四川省仁寿县,刘建伟的老父亲是省交通局退休老职工,家中4个孩子,两个大点的是女儿,底下是两个男孩,刘建伟排行老三。
  原本在当地,刘家也算得上是家底殷实,然而一切都在1991年戛然而止。
  为了一偿多年夙愿,老父亲拿出家中所有的存款,又外借了2000多元,给家里盖了一个二层小楼。当年,全村还数不出几个万元户来,一幢二层楼花了12000元。
  为了还债,家里第一个出去打工的孩子是二姐刘兴梅。
  第二年,1992年,刘建伟也跟着姐姐一起来到了北京,进入天竺福利工艺品厂。
  厂子里除了本地人外,工人主要都是来自四川及河北,“老乡带老乡,一家几口人在一个车间是常有的事”。
  刘建伟踏踏实实地在厂子里学了两年工,从雕刻最简单的“熊猫”,到复杂的“人物”、“观音”,总算干出点名堂,工资也跟着从一百多元一直涨到五六百元。1994年,刘建伟回到老家,把唯一的弟弟也一起带到了北京,那一年弟弟还不满20岁。
  一家姐弟三个总算能聚在一起,临出发前弟弟高兴得好几个晚上没睡着觉。
  “本想着一家人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了,没想到却害了他们!”作为长子,每次想起这些,刘建伟总是觉得对不起家人。
  另外,托关系跟着刘建伟一起来的,还有村里的其他十五六个老乡。
  工友病逝
  “听说是张着嘴死的”
  2003年末,厂子里的老大哥王少明突然病重入院,单位的几个领导去医院慰问,刘建伟也跟着去了。
  推开病房门,屋里一片雪白,刘建伟始终忘不了那一幕,“王少明就躺在那,鼻子里插着氧气管,浑身瘦得皮包骨头,脸色发紫,大张着嘴喘气,眼睛往外凸着。”
  那一年王少明大概44岁。
  刘建伟记得,他刚到厂子里的时候就经常看见王少明痰咳不出来,用手放到嘴里去抠,大家都笑话他是“妻管严”,他也并不在意。
  谁也没想到小小的“气管炎”怎么就突然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2004年年中王少明死了,留下了一个轻微智障的妻子,和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葬礼前两天,小男孩到厂子里来拿父亲的骨灰盒,“六七十厘米长,白色大理石的材质,当时价格是800元左右,很多人都看见了。”刘建伟说。
  人还没下葬,各种关于王少明的传言立刻在厂子里蔓延开来,“听说是张着嘴死的;听说得的不是气管炎,是尘肺病。”工人们七嘴八舌。
  “但究竟什么是尘肺病,没有几个人知道。”几个曾经在厂子里工作过的女工回忆道。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施行。
  2004年12月份,顺义区疾病控制中心(以下称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第一次拿着仪器到厂子里来给工人体检,41个参加检查的,被查出了两三个矽肺病例。
  根据疾控中心出具的材料显示,之后从2006年至2009年,每年例行检查一次,每次都有数量不等的人被查出。但是这个数字具体是多少,厂方从未透露,工人们也只敢私底下议论。
  记者连线到顺义区疾病控制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但其仍以请示上级为由至今未予答复。
  原玉器厂老照片
  翻拍/实习生 李彦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由于颜值高遭几个同学嫉妒,被凌辱,有的还想方设法害我怎么办,告老师,他们没一句实话,反而诬陷我_百度知道
由于颜值高遭几个同学嫉妒,被凌辱,有的还想方设法害我怎么办,告老师,他们没一句实话,反而诬陷我
和老师搞好关系(积极认真的学习问问题),有颜值却不会利用,增加支持自己的人,好好动动脑子,多在朋友圈中活动,扩大朋友圈,活该被欺负,优势反倒变成了负担废物,那几个怂货还能嚣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50块钱一个人
然后直接去找那些人
我觉得你的第一句就是在作死😂
就你那逼样?
傻逼东西,我真的还不想骂人
你也不看看你长什么逼样
丑八怪丑的要死
吓死宝宝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法制晚报//“带他们来反而害了他们”
  粉尘伤人 京城出现矽肺病例不治顽疾 重症患者将死于窒息 心怀愧疚 工人后悔介绍家人同乡&&&
  ■病理介绍
  &矽肺是尘肺病的一种,主要的成因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吸入了岩石的粉末,也就是二氧化硅。&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科主任医师郝凤桐介绍,&这种病可能引发的合并症有很多种,比如肺结核、气胸等,但是结果只有一个&&呼吸衰竭,窒息而死。目前我们只能尽量减轻痛苦,但是根治是做不到的。&
  据郝凤桐说,&总体来说,这种病是接触者越年轻,未来的发展越不好。因为人体对粉尘的免疫作用也会导致矽肺病病情的加深,越是年轻人免疫机制越强,所以很多二三十岁得病的人都活不到老。&
  赵和军 工种:雕刻工 工作时间:2002年至今
  定残情况:矽肺一期
  工厂转制
  集体转个人 厂长未变
  顺义区天竺村南大街福经二胡同,长长的街道静静延伸,一辆卡车在碎石堆中艰难驶过,瞬时间黄沙骤起,模糊中,几幅巨型招牌歪歪扭扭地斜在地上,上面的彩印大字依旧清晰可见,&快捷酒店&。
  由于临近首都机场和空港工业区,曾经的这里热闹非凡,商铺、酒店比比皆是。
  去年年底,拆迁的浪潮来到这里,喧嚣过后,一切重又归于平静。残垣断壁中,仅余的几幢孤宅零零星星地散落着,其中就包括金玉鼎公司的旧址。
  老工厂前,赵和军站起来,又捂着胸口费力地蹲下,大口大口地喘气。至今,他是厂子里唯一一个留下来,坚持每天上班的工人。
  其实赵和军也想走,但是他不敢,&厂子就要拆了,找不到他们(指工厂领导)怎么办?他们要是不承认我是这儿的工人怎么办?&
  在赵和军印象中,大概就是从2006年开始,厂子的效益明显不行了,再加上每年都有人被查出患上矽肺,工人们也害怕,陆续走了大半。
  日早上起来,工人们照常来上班,领导突然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宣布与所有工人解除劳动关系。
  厂方给出的解释是,&企业要转制,由原来的集体企业转为个人独资,解除劳动合同后,安置补偿费按照职工在原企业的工作年限,以每人每年730元的标准进行补偿。&
  新企业的名字叫天竺金玉鼎工艺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玉鼎),但是厂长没有变,还是王建明。
  刘建伟的二姐刘兴梅在厂子里工作了13年,总共拿到了9490元。
  迷迷糊糊地&自愿&签了协议,工人们与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厂子从此断绝了关系。
  日,转制后的企业金玉鼎公司注销。
  确诊病症
  因未离工厂拿到伤残鉴定
  刘建伟的妻子桂立苹也是厂子的老员工,2006年被确诊为矽肺病。渐渐的,刘建伟发现妻子体力大不如前了,平时散步走一会儿就要停下来休息;经常感觉嗓子里有痰,却咳不出来;到后来演变成了胸闷、喘不上气。
  2006年的检查中,桂立苹被确诊为一期矽肺,仅仅时隔两年,迅速演变成二期。
  晚上正睡着觉,刘建伟突然被一阵急促的喘息声吵醒,侧头一看,妻子大张着嘴,拼命地吸气,脸色紫红,刘建伟心里一沉,没敢出声,&2004年王少明死的时候也是这样&。
  背着妻子,刘建伟曾经翻阅过数部职业病医学典籍,书中介绍,&病人到了最后都是面朝下趴着,窒息而死。&
  郝凤桐医生介绍,&导致病情的发展主要是时间和浓度。这种病病发的具体时间很难确定,如果(所在环境的粉尘)浓度很高,两三年就可以发病,但是通常的情况下,时间要更长一些,5年到20年都是有可能的。&
  据他说,很多人都是离开岗位之后才发现的,因为二氧化硅在肺里积累、沉淀,最终导致肺部纤维化,这个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样,只可能不断发展、变严重,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有些人发病需要5年、8年,恰恰是在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离开了单位,但是离开工作岗位之后,肺里面已经积累的粉尘发病的作用还在继续。所以很多人都是离开岗位后很多年才发现自己得了矽肺,这是一个普遍现象。&郝凤桐说。
  与那些离开岗位后才发现自己生病的工人相比,刘建伟的妻子桂立苹还算幸运,她是2006年病发的,紧接着就是刘建伟的弟弟,那时候他们还没有离开工厂,所以拿到了伤残鉴定。
  颜翠如 工种:雕刻工 工作时间:1993年&2005年
  家庭成员定残情况: 本人(未定级)
  其夫(未定级)
  病情发展
  止痛药加倍也不管用
  2010年刘建伟的徒弟颜翠如也发病了,但是与别人不一样,一开始的反应只是胸口隐隐作痛,吃两片止痛药就能扛过来,但是到了2010年10月份,两次感冒过后,她的病情突然加重。
  犯病的次数越来越频繁,颜翠如一个晚上要疼醒好几次,到最后止痛药量加倍也没有丝毫效果,犯病的时候不能翻身,只能用手顶住右肺的位置,张嘴却喊不出来。
  经四川、北京多家医院诊断,颜翠如拿到的结果确定为尘肺。
  医生解释,&肺部已经开始出现纤维化,疼的原因可能是肺内壁积尘过多,伸缩困难,拽拉胸膜造成的。&
  颜翠如很害怕,&我读过书,也知道这种病最后的死法。&
  其实早在2005年她离开厂子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早期矽肺的症状反应。&那时候我没想到,病情会发展得这么快。&颜翠如说。
  来京维权
  工伤鉴定发现工厂注销
  照完胸片,颜翠如背着丈夫,一个人跑到医院的职业病住院处,打听到尘肺病病房。
  躲在门口,偷偷往里看,一个病房6张床,躺满了人,&同样地插着氧气管,紧闭着眼睛,每喘一口气,嘴张得碗口一样大,脖子上都是青筋。&紧抓着门框,颜翠如害怕得浑身颤抖,胸口又是一阵剧痛。
  颜翠如想洗肺,但是已经错过最佳时期。医院建议她入院治疗,但是一开价就是几万块钱的住院费,她掏不起。
  这些颜翠如不敢告诉丈夫。
  今年9月,孩子马上就要读初三,全家的开销全都靠丈夫帮朋友看货物,每个月赚不到3000块钱。然而去年丈夫也开始出现了矽肺症状,呼吸越来越困难、经常咳嗽。
  平时在家里,颜翠如尽量忍着疼,不喊出来,但是每次看着儿子背着书包无忧无虑的样子,她都感觉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孩子上学的时候,她也会和丈夫商量,&如果有一天咱们两个人都动不了了,儿子怎么办?&但是每次话题一开头,两个人便说不下去了。
  2010年底,为了拿工伤证,领取伤残津贴,颜翠如夫妇把孩子托付给亲戚照顾,两人一起回到北京。然而从医院得到的答复却是,&要求有原单位的盖章才能进行工伤鉴定。&
  再次回到原厂址,站在空荡荡的厂房门口,颜翠如和丈夫都呆住了。
  原来繁华热闹的南大街已经一片黄土、碎砖,两人兢兢业业地干了十几年的玉器厂也已经人去楼空,大门紧锁。
  &天竺村拆迁,附近的店面都已经拿了钱搬走了,玉器厂的老厂房虽然还在,但是2010年3月份也已经注销。&路过的老乡告诉颜翠如,&人都散了。&
  工厂注销
  矽肺病工人再聚讨说法
  离开工厂数年后,工人们陆续回到原单位要公章,却意外发现,离开短短几年时间,老厂子已经转制, 而后又注销。只留下一个空壳厂房还在原址。
  金玉鼎公司的原厂址就设在主路西侧的小巷内,拐一个弯,径直往前,没两步就到厂房了。
  朱红色的巨型铁门门口,两头一人多高的汉白玉石狮子巍然而立,嗔着目,獠牙暴露。
  1987年,天竺福利厂在老厂址获准成立,第一批从外地招来的工人提着大包小包进厂的时候,这对石狮子就立在门口。
  2002年,工厂搬迁,工人们排着队站在门口合影留念,照片上,石狮子也是唯一的背景。
  每天早晨8点整,工人们穿着深蓝色工服来上班,到晚上六七点钟一身灰白地离开,都要从这里经过,直到工厂注销。
  23年,厂址变动、厂长更迭、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来来去去,石狮子见证着厂子和工人们的命运沉浮。
  然而几个月后,工厂连同这对石狮子也即将面临拆迁。
  &&&&&&&&&&&&&& 摄/实习生 李庭煊 法制晚报&
关键词:媒体朝阳
作者:    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但 反而 而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