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到了秋天喜欢如何储存大葱葱,餐桌上离不了大葱,请…

习大大也爱吃的猪肉大葱馅包子
自从习主席排队吃过猪肉大葱馅包子以后,这包子就火了,据说每天去店里买包子的队伍排老长,我等居住在离北京挺远的人等也不能因为吃几个包子就千里迢迢的进京去,好在这猪肉大葱馅包子、饺子是我们北方最常见的一种馅料,自己在家制作来呼应一下京城的美食流行风~~关于各种面食的做法已经说过很多了,关于发面也详细的说过,我总以为面食只要多做多练就能熟练掌握,朋友以前也总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也详细的诉说过,可是效果不是很明显。那天特意将我叫到他的家里,请我吃饭,然后教他做葱油饼,他对我说他最爱吃葱油饼,可是只能到饭店去吃,原因是他烙出来的葱油饼再好的牙口吃起来都费劲,只能泡汤吃,光听我说感觉还是做不好,所以让我从和面到烙饼手把手的教一遍~~于是饭前我教他将面和好,为了他和所有新手一样将面弄得满盆满手都是,我教他一个又快又干净的和面方法,等我们吃完饭以后又教他怎样卷葱油并烙饼,当他拿着柔软的葱油饼时对我说,和他以前烙的葱油饼完全不是一回事。昨天来取我送他的硅胶刷的时候告诉我现在烙的葱油饼已经非常好了,等我有时间还要和我学烙韭菜盒子等面食~~确实手把手教的效果最好,但是这也只限于住得近的朋友,其他的朋友还是要靠我写的详细文字和图片,以前光考虑和面很简单了,通过教朋友我发现原来对于新手,这就是最先出现的问题,看来哪天得专门写几个和各种面食所用和面法新手适用的帖子了~~做包子的发面要硬一些,这样包子二次饧发的时候才不会扁塌,一般馒头铺习惯发面的时候酵母粉和泡打粉一起放入,那样蒸出来的面食气孔大,宣软,我们常说买的馒头看起来挺大的,怎么不禁饱呢?说的就是这样问题。这个方法蒸出来的面食确实好看也非常的宣软,也可以家庭里试试。如果不喜欢用泡打粉,那么就试试我今天包包子用的我们北方常用的戗面法,就是在第一次发酵好的面团里再放入干面粉揉成团的方法,这样做出来的面食不但宣软而且有筋性,面不塌易成型,很适合第一发面太软的补救,更适合新手操作。在方子里我写了原料的配比,其实我们实际操作的时候完全可以边加水边用筷子将面粉搅成絮状,然后再往一起揉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水就可以了,面团只要成型就可以,盖上饧十分钟再次揉一揉,很容易就光滑了,然后放到温暖的地方发酵就可以了。因为和面的时候和得很软,发好的面也就很软,这时候可以分次放入干面粉和发面揉成稍微硬一些的光滑面团,至于干粉应该放多少,那就根据你一发面团的软硬来决定了。掺入干面粉的面团再次饧发十分钟后就可以包馅了,经过戗面后的面团,二次饧发后,蒸好的包子会很涨个,所以非常的宣软。大葱是以前北方人一到秋天就会大量储存必备的过冬食物,现在即便不储存菜市场里也会随时都能买到的蔬菜,大葱的味道比小葱的味道浓,所以包馅要更好吃一些,如果没有可以将小葱切成末,如果连小葱也没有就用元葱切成末,如果都没有那就改别的馅吧,就别非得跟风吃猪肉大葱馅包子了。 所需原料:包子皮:面粉300克+100克、酵母3克、温水180克~~200克包子馅:猪肉(肥瘦3:7或4:6)250克、大葱120克、高汤或者清水80克、黄豆酱油1大勺(或者生抽加老抽)、蚝油1大勺、花椒粉1小勺、姜粉1小勺或用3片生姜剁成茸、食用油1.5大勺(一定要用炸熟晾凉的油,味道香没有生油味)、香油少许、料酒少许、白糖一点点、盐3~4克左右制作方法:1、将猪肉剁成肉馅,放入料酒、酱油、蚝油搅拌均匀,然后分次放入高汤或者清水顺着一个方向搅打上劲,看不到倒入的水分,这样的包子馅汤汁多,肉又嫩,瘦肉吸水多一些,肥肉吸水少一些,洗过晾干的肉吸水多一些,洗完就搅碎的肉馅因为带着太多的水分,吸水就非常的少,所以究竟肉馅里能打进多少的水,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如果不想放花椒粉还可以捏一些花椒用开水泡上,晾凉后的花椒水打入肉馅中也会令肉馅去腥而且味道更好。2、打好水的肉馅放入花椒粉、姜粉或姜蓉、还有盐和糖还是顺着原来的方向搅打均匀;3、这样拌好的肉馅会有点稀,不太好包,可以盖上放入冰箱冷藏时间长一些,肉馅凝固后会很好包;4、包之前在放入剁成碎末的大葱,再放入食用油和香油拌匀;5、取面粉300克放酵母和温水搅拌成面团,我用的是面包机发的面,用手揉也是一样的,揉成光滑的面团就可以,然后发酵到2倍大,因为水放的多,所以发好的面团很软;6、然后将发好的面里倒入100克干面粉,将干面粉全部揉进发好的面里,成光滑的面团,然后盖上饧10分钟;7、将和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剂子;8、将剂子压扁然后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原皮,包子皮不要擀的太薄,这样蒸好的包子皮不会很宣软;取包子皮放到手上,放上适量的包子馅;9、转圈捏着折子呈圆形的包子,将包子的上边和每一个折子在捏一遍就成了圆嘴的包子;10、将蒸锅放入清水,放入刷了一层油的蒸屉,然后放入包子生坯,包子之间要留有空隙;盖上锅盖放到温暖的地方再次饧发20分钟,二次饧发的时间和温度有很大关系,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二次饧发完成后可以看到包子生坯有些长大。如果温度低可以将锅里的水上火烧成温水,然后放包子饧发会快一些。12、将饧发好的包子开中火烧开锅,然后开中大火蒸15~20分钟后关火,开锅盖取出即可;如果温度低二次饧发的不够充分,要先开中小火烧开锅,这样包子还可以慢慢的升温饧发;揭开锅盖后包子会不会塌坑和关火后马上揭开锅盖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二次饧发的不好,就是关火后等5分钟再揭锅盖也是一样会塌坑的。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视帮帮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几十公里路程,一棵章丘大葱至少被转手五次在章丘市枣园镇,葱农正忙着刨葱 记者 唐娜 摄   对于一棵普通大葱来说,从最近的产地章丘大葱种植基地到省城普通消费者的餐桌上,仅仅几十公里的路程,却因被多次转手,价格也从葱农地头的0.6元/斤上扬至老百姓手里的3元/斤。从葱农、小经纪人、大经纪人、大小批发商,再到零售商手中,每次转手它的身价都会有所提升。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差价到底从何而来?连日来,记者深入大葱种植基地的田间地头,当地大葱批发市场,市区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以及多家农贸零售市场,试图为市民解开这些困惑。&  春暖花开,本应是地里芽葱生长旺季。往年这时,家住章丘市枣园镇贾庄村的李英(化名)家三亩地的芽葱早已冒出好几片叶子,但今年春节过后,由于气温迟迟没有回升,大葱生长缓慢,芽葱也仅吐露出一片小叶。最近这些天,李英每天都会来地里,拿着耙子把包在大葱外面的几层干叶去掉,以便里面的小叶能够很快长出来。&  跟村里很多农户一样,李英一家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大葱、小麦和玉米。然而,看着眼前的大葱地儿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去年大葱行情太差,地头价一斤两三毛钱的价格都没人要,很多农户干脆改种其他农作物。现在市场价格已经涨到六七毛一斤,市场形势还不错,只是受冻虫害影响,地里大葱长势实在太差。”&  李英表示,目前章丘大葱每亩平均产量大概在1300斤到1500斤,比去年同期减少近千斤。“去年秋天大葱收获,价贱卖不动,本来想留到今年春天看能不能卖个好价钱,没想到连着几场虫灾、冻灾,大葱都烂在地里。”她又耙了几下葱地里的枯叶,“现在清理清理葱地,看还能不能再长,要是有人想买葱,赔的不多就卖了。”&  谈到种葱的收益,李英苦笑着摇了摇头,“今年能保住本就不错了。”随后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大葱,需要种子200元/斤,复合肥400-500元,化肥200-300元,租赁机器机械培土100元,雇人挖槽沟和插葱210元,不算自家的人工,种葱成本也得1400元,“像这种普通质量的葱地,好了也就能卖个1500元/亩,刚够本。”&  同为本村的葱农,郭先生家的情况不太一样。“去年葱价降得厉害,从刚开始四千元一亩,到两千,到年前一千一亩,我运气好卖得早赚了点钱,卖得晚的基本都赔了。”  葱农:0.7元/斤  种葱不如种庄稼    如今,章丘早已形成完整的大葱产销链条。葱农不用再自己卖葱,一到收获季节,就会把葱地以一亩多少钱的价格卖给当地的小经纪人。  “从地里挖葱,收葱,捆葱都需要资金和人手。要完成这一连串的工作,对于普通葱农来说确实很难。我们就是负责跟葱农接头,完成收获工作的。”&说这话的正是在枣园当地大葱产区小有名气的小经纪人吕先生。今年春节过后,他以2000元/亩的价格承包了16亩葱地。“买下这些地里的葱,一共花去三万两千块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吕先生正带领着当地十几个老乡在地里进行挖葱收葱的工作。吕先生向记者介绍道,“这块地亩产葱1300斤,相当于8毛钱一斤的价格收购,我1.2元/斤卖给大经纪人。”&  虽然这中间有0.4元的差价,但包含了刨葱、收葱、捆葱以及装卸葱的人工费用。吕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包地挖葱的成本很高,自己赚的“很有限”。雇来的收葱人,一个负责从地里刨葱,两个负责捆,这样三人一组每天的工钱就是220元,一共雇了七组。另外还有两名装卸工人300元一天的费用。这样仅收葱的人工费一天就近两千元。这样分摊到每斤葱上的人工成本就有三毛钱,还不加雇车的运输费用,实际上我们一斤里也就赚个七八分钱。”&  小经纪人:1.2元/斤  人工成本占七八成&    小经纪人雇人挖出埋在地里的大葱,会直接运去大经纪人手里。这些大经纪人的办公地点多在当地的大葱批发市场。“我们就是负责联系客户,只要客户有需求,我们就会直接联系小经纪人。”位于枣园镇的章丘大葱批发市场,从业近30年的大葱经纪人刘杰平告诉记者。&  “小经纪人运来的葱一块钱也好,五块钱也罢,一旦达成交易,我们每斤只加两分钱转手给大客户。”刘杰平向记者坦言,今年受产量价格等影响,一般的大客户已经把运货量降到10吨或20吨左右。这样一单便可赚得400元或800元。正是这些费用,要来承担每年一万多元的场地租赁费,还有150元/人的装卸费用。&  虽然销售大葱已经近30个年头,办公室里贴满了“销葱大户”等章丘市政府颁发的各种奖状。但说到大葱的价格走势,刘杰平还是坦言“看不透”。“干了这么多年,还是看不透啊!农户种植就碰运气。”今年市场行情好,碰巧种得多,产量也好,那就“中奖”了,如果行情不好,也只能自认倒霉。市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问及今年大葱价高原因,刘杰平总结道,“一是减产,去年葱价才三毛一斤,很多农户想把大葱留到今年再卖,可惜连着四场大雨葱都烂在地里,导致葱农没葱可卖。”另一方面,受这两年大葱贱卖影响,很多葱农改种小麦、玉米。大葱种植面积比前几年减少一半以上。对于最近葱价大起大落刘杰平也是满脸无奈,“去年这时候,一个客户一天就能买三四十吨葱,今年也就十几吨,大家都不敢贸然买葱了。”  大经纪人:每斤只赚两分钱  “看不透”今年大葱行情&  凌晨时分,在省城二环东路附近某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做大葱生意的老李拉着刚刚从章丘龙山西李市场运来的近万斤大葱,停在自家的摊位上。“多的时候能拉两万斤,现在市场太不稳定,也不敢多要货,一天卖个七八千斤就不错了。”而同在该批发市场做大葱批发生意的老王也表示,现在大葱市场不稳,不敢进太多葱,原来一车装满一万多斤,现在就装六七千斤来卖。&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市场上有两种不同的葱,一种是上海、杭州等地产的高价葱,另一种便是章丘芽葱。“上海葱进价2.85元/斤,加上运费油费就3元,一般都是3.2元卖出去,到零售市场一般卖4元;章丘葱则便宜的多,1.4元或1.5元进货,卖出价格不到两块钱,根据大葱的质量好坏,一般在1.8元/斤左右,市场零售价2.5元/斤左右。”&  上午9点多钟,包括王先生在内的很多批发商仍旧呆在大葱摊位,看着车上没卖出去的大葱发出连连叹息声。“现在买葱的人少,每次买的量也少了,只能在这里耗上一天,好多卖点。”采访中,王先生向记者坦言,以前经常能见到一些客户一来就拿一两千斤货,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比较罕见。&  在王先生看来,在售葱链条中,批发商的利润非常少,“仅这两米半的摊位费就要550元/月,进门过地磅一个车就要交100元左右的费用等等,一天一分钱不卖也得赔个100多块钱。”他表示,另外装车运货时,不光有大葱,还必须搭上不好卖的小葱,5000斤大葱里有七八百斤小葱。由于卖相较差,小葱基本是赔本卖。”&  批发商:1.8元/斤  生意不好做,只能靠着等    零售商:3元/斤  终端环节涨幅最大    清晨6点多,蔬菜零售商韩先生赶到工业南路附近某农贸市场,他身后的三轮货车里装满了一包包刚从批发市场运来的新鲜蔬菜。这其中包括一捆章丘大葱。“相对于南方葱来说,章丘大葱现在价格不是很高,像这种品相好点的零售能卖3块钱一斤。说实话,这种好点的章丘葱批发价也就2块多钱一斤。那些上海、杭州产的高价葱批发价现在也降到3块多钱一斤。”韩先生向记者坦言,虽然中间的差价看上去挺多,但实际最后也赚不了几个钱。&  “这些刚刚进来的大葱都得经过我们自己再加工一下才能好卖,不然带着长葱叶根本卖不动。”一旁韩先生的妻子正在用手撕掉大葱带着的长葱叶,“撕去的这些葱叶能占到大葱重量的四分之一,这就造成一定损耗。一天也就卖20斤,遇到难卖的情况,剩下的葱都烂在自己手里。”&  “再加上管理费、水电费等成本,都得分摊在蔬菜价格里。”韩先生表示,目前自己租了两间门头房,一年就需要1.5万元的摊位租金,上个月刚交了235块钱的水电费。  超链接  C  葱价大涨没有赢家  业内:葱价爆炒可能性不大  从以上内容来看,大葱从地头到老百姓的餐桌至少要经历“葱农—小经纪人—大经纪人—中间批发商—零售市场”等环节,各中间环节层层加价,大葱价格也不断上涨。以一棵普通的章丘葱为例,从地头的0.7元/斤到农贸市场的3元/斤,价格涨了四倍之多。&  在这个链条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一棵大葱的涨价之路。结合着近些年市场调研情况以及此次记者调查结果来看,包括大葱在内的农产品价格最大涨幅部分就是终端零售环节。大葱价格,从批发到零售之间,每斤价格至少涨一元以上。&  省城农产品零售环节主要是农贸市场和超市组成,其中农贸市场分布不均衡、租赁成本高、管理费用高等问题,迫使大葱等农产品价格高企。与此同时,由于零售市场的损耗直接分摊了不少成本。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能降低零售商的经营成本,自然就能传导至菜价上。&  近两年,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农产品暴涨暴跌的怪圈频频出现。经历过价格的大起大落后,再仔细回味,其实农产品涨跌身后并没有真正的赢家。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涨跌波动也是发人深省。&  看到价格高时,大多数农民就都跟风种植,过量种植导致供大于求,丰收却价格暴跌;下一年度农民往往由于上一年价格不好又开始惜种,整体又供小于求,从而导致价格攀升。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一切都是根据市场情况而定,再加上大葱并不适合储存囤货,爆炒的可能性并不大。”实际上,还是中间环节多和信息不通畅造成农产品价格暴涨。&秋冬季大葱的保存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秋冬季大葱的保存方法
农​业​,​技​术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文档免下载券下载特权
全站付费文档8折起
千本精品电子书免费看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水墨松江原创作品《大葱蘸大酱》
&& 大葱蘸大酱
“大葱蘸大酱,越吃越胖。”
在我小时候,我经常听人说起这句话。当时由于年龄小,我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长大了,才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
大葱,一种东北乡村中大地里种植面积很大的蔬菜,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每天都离不开的,虽说不是什么好嚼咕,但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的的确确是少不了大葱的。
据有关资料介绍:大葱,是葱的一种,可分为普通大葱、、和楼葱四个类型。大葱味辛,性微温,具有发表通阳,解毒调味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阴寒腹痛,痢疾泄泻,虫积,乳汁不通,二便不利等。
大葱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蒜素,又含有二烯内基硫醚、草酸钙。另外,还含有、,胡萝卜素等,、C,烟酸,钙,镁,铁等成分。&
大葱原产于西伯利亚,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以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为重要产地。
大葱根据葱白的长短又分为两个类型。大葱植株高大,葱白洁白而味甜,在北方栽培较多。
大葱是日常厨房里的必备之物,北方以大葱为主,它不仅可作调味之品,而且能防治疫病,可谓佳蔬良药。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乡村,由于经济匮乏,老百姓的生活过得挺艰难的,家里吃的蔬菜都是自己家的小园子和自留地里种植的。
从春天开始播种,一直到秋天,家里全靠这些蔬菜过日子。到了冬天,老百姓家里就开始储存秋菜了,其中大葱、白菜、土豆三大样是必须得储存很多的,否则漫长的冬天就会没有菜吃,抱着空饭碗,那日子会很难过下去的。
那时,在东北乡村里,老百姓家里都有一个小园子,一般是在住的房屋前面,叫前园子,也有在房屋后面的。每年开春时,家家户户都会把园子种上一些蔬菜,基本上从夏天能吃到秋天。每家的园子里必须得种上一池子大葱,或者几垄大葱,用来大葱蘸大酱。
大酱,是那种最原始的用黄豆做成醤块子,晾干后再进行发酵做成的。为此在东北乡村的农家院里经常会看到在园子大门左侧放一个酱缸,里面装的就是大酱。
东北乡村的大酱由于是用当年产的黄豆做的,吃到嘴里吧嗒吧嗒嘴,味道十分香。有时大酱做不好也会有一股臭烘烘的味道,那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不过,夏天由于天热,放置在园子里的大酱要经常打开缸盖晾晒,再用酱耙子上下搅拌,然后用一块屉布系严实的,再盖上一个锅盖。遇着晴天时,也得把屉布掀掉了,让太阳光照射一下大酱,省着大酱发酸。另外遇着雨天,一定要把酱缸盖好了,否则雨水进到缸里,大酱会生白色的蛆,瞅着非常膈应人。但是即使酱缸生蛆了,也不要紧,把蛆用筷子挑出去扔掉,大酱照样还可以吃。东北民间有句俗语,叫“井里的蛤蟆,酱里的蛆,小米里的虫子,那都是正常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过去的东北乡村中,即使老百姓家里再穷,大酱、咸菜是必须有的。一上秋,家家就开始腌咸菜,经常会在老百姓家里的仓房中能看见有好几个咸菜缸。
那时,不管你去谁家吃饭也好,窜门也罢,经常会看到在饭桌子上首先摆上的就是一叠大酱和一碗咸菜,至于有没有蔬菜那都是无所谓的。只要有咸菜和大酱,老百姓就会吃饱饭,别的也没有什么欲望所求了。
俗话说,农村的孩子好养活。
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当时的东北乡村,谁家都没有什么好吃好喝的,就是靠着大苞米、大高粱和家里的小园子生产的蔬菜把这帮孩子们全都养大了,而且没有病怏怏的,差不多都是生龙活虎,上蹿下跳的。
对于大葱蘸大酱,老百姓家里人吃起来也会津津有味的,没有什么不愿吃,或者挑食的孩子。
记得从小我就是吃大葱蘸大酱长大的。
那时,我家的园子很大,种了两个池子的小葱和十几垄大葱。
父亲常常对我们说,家里有大葱,过日子不发懵,就会好过的。
看着园子里的大葱长得郁郁葱葱的,我也常常忍不住上去薅上几根,也不用洗,用手撸吧撸吧几下,就开始大嚼。有时会辣得丝丝哈哈的,甚至眼泪都会流下来的。
每天中午和晚上吃饭,炕桌上都会有一盆洗得干干净净的大葱,再盛上一碗大酱,就着高粱米饭,就能吃的很饱。
夏天和秋天时,我每天放学后,都会撂下书包,拎起家里的土篮子,拿上镰刀去野外挖野菜、割猪草。干这些活为的是家里养的几口猪和许多的鸭子鹅能吃上食。每每这时,母亲害怕我饿了干不动活,都会把一个大饼子给我,并嘱咐我,去园子里薅点大葱,边走边吃。我是一路一口大葱,咬一口大饼子,干活时非常有力气。
父亲平时好喝点酒,可是家里没有什么菜。这也难不倒父亲,就叫我去园子里薅大葱,整一碗大酱,一根大葱蘸上大酱嚼吧嚼吧几下,再喝上一口高粱烧,父亲脸上是十分惬意。随着父亲滋喽滋喽的喝酒声,不知道是酒辣,还是大葱辣,一会的功夫父亲就满脸淌汗,醉得满脸红潮。
到了秋天,园子里的大葱起垄后,编成一辨一辨的,挂在窗前。和那些一串串红红的辣椒挂在一起,又有红色,又有白色,花花绿绿的,好看极了。只是为了挂这些东西,整得满墙都钉了好多的钉子。等到要吃大葱的时候,上去拽下几根,就上桌了。
到了冬天,挂在窗户前的大葱已经冻得硬邦邦的了,吃的时候得先拿回屋里缓一缓,扒掉外面的葱皮子,吃到嘴里是凉气直冰牙。但是经过冻了的大葱有一股非常甜的味道,很好吃的。
就这样,每年家里的园子里都种许多的大葱,母亲也会下一缸大酱,平时每顿饭都有大葱蘸大酱这道最普通的农家菜。有时一顿不吃,就开始发贱,还有点想得慌。
正应了东北乡村那句俗话,吃着大葱蘸大酱,我们兄弟几个是越长越壮实。只是后来上学时有点不敢吃,因为吃大葱有一股特别的味道,会影响同学学习的。为此我们中午吃饭一般是不敢吃大葱了,等到晚饭时还会把中午没吃的大葱给补回来。
大葱蘸大酱,就有这么大的瘾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储存大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