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急需输血但血库心肌缺血的原因,有人说,抽我的...

频道头部广告调用
血库缺血女子产后急需输血辗转数家医院终获血源
数日前,渭南市蒲城县一产妇张爱玲在当地医院生完孩子之后,被告知患严重贫血,急需O型阳性血源,但是当地医院血库并无合适血源。随后,这名女子在丈夫陪同下,先后来到渭南多家医院希望找到合适血源,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未如愿。21日下午,这名产妇终于渭南市中心医院输上了血,生命无虞。
现年33岁的张爱玲,是蒲城县龙池镇钤铒村人。四五天前,她因为怀孕产子住进了蒲城县的一所医院。张爱玲的丈夫张龙告诉记者:“生完孩子后,医院检查说是严重贫血,急需输血。但是他们医院又没有血源,没有办法,我们就只能来渭南了。”
张爱玲的丈夫称,20日晚上,在被告知妻子需要输血之后,他们先后来到渭南市的几家大医院,但是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血源。在21日凌晨2点,张龙夫妇二人辗转来到渭南市中心医院,经联系渭南市中心血站,张爱玲终于在21日下午顺利输上了血。
看着病床上日渐康复的妻子,张龙难掩心中的激动:“我媳妇现在已经安全了,谢谢血站,谢谢医院,还有无偿献血的人们。”
渭南市中心医院输血科主任李贵来告诉记者:“由于血源紧张,造成血液供给极度困难,无法保障每个用血患者的需求。我们输血科只能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调配。首先要保障手术用血、大出血、抢救病人用血。”
李贵来认为,要想从根本上缓解血源紧张的状况,关键还在于血源的采集。“希望广大患者谅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多一份爱心,积极参与和支持无偿献血事业。”
谈及血源紧张的原因,渭南市中心血站血源管理科负责人郭晓军说:“由于天气转冷,街头流动人口减少,加之季节性用血紧张,血站血液存量偏低,医疗机构用血相对紧张。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以进一步满足医疗机构临床血液需求。”(记者王宪辉)
&& 相关文章
·····
&& 发表评论
右侧调用-广告
右侧调用-本站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北京多家大医院缺血已成常态 患者无奈买血|血库_新浪新闻
刘家窑地铁口外的“有偿献血”小广告。
10月20日下午,“血头”(穿红衣男子)带着几名卖血者聚集在医院门诊大厅。
  几名卖血者在“血头”的督促下走进医院的献血中心,“血头”(左侧穿红衣男子)并没有进入献血中心,而是躲在一边观察。
在一些QQ群中,“血头”发布的“有偿献血”招募信息。
  在北京一些流动人口聚集的地铁站、城中村、网络上的兼职工作群中,“有偿献血”的小广告并不少见。在一些大医院的住院部和病房内,为急需用血的患者提供互助献血的小卡片也不时闪现。
  我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新京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北京,一些“血头”在医院临床用血紧张时,借互助献血的名义,安排卖血者假扮患者亲友在一些医院、北京市血液中心等采血点“有偿献血”,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多家大医院的医生称,缺血已经成为北京的常态,面对公共血库无血可用。患者无奈买血、医生难以干预的背后,是公众对无偿献血的误解和献血制度的困境。
  “互助献血:400cc400元,正规三甲医院,当场发放献血金……”这是南三环中路刘家窑地铁站外的一张小广告。记者打通广告上的电话,对方称,只要 是正常工作日都可以来“有偿献血”,不限血型,400毫升400元,地点在医院内,“正规采血,很安全,到五棵松地铁站打电话就行。”
  以这张小广告为突破口,新京报记者历时半个月暗访追踪,一条以“互助献血”为掩护的血液非法买卖地下链条,逐渐呈现出来。
  卖血者小公园“聚会”
  “互助献血”广告招揽卖血者;卖血者集中后分批带往医院“交给”患者家属
  10月16日下午两点左右,记者按约定抵达五棵松地铁站,电话联系“血头”后,一名东北口音的男子出现,“叫啥名?今年多大?啥血型?”在随手拿的小本子上进行记录后,男子将记者带往复兴路北侧靠近四环的小公园内。
  此时,公园内已经有十余名卖血者等候,多为20岁出头的男青年。一起的还有另外三名“血头”,均为东北口音,一边闲聊一边打电话联系要来卖血的人。
  几分钟后,一名“血头”将5名卖血者带往路对面的一家大型综合医院,带记者来的男子说,“单子正在排,咱们等会过去。”
  “住哪?附近有没有村子?外地打工的人多不多?”等候间隙,该男子还发展起了“下线”,并称自己在很多地方都有“下线”,如果想赚快钱可以跟着他干,“去贴小广告,每介绍来一个人给50块。”
  在此期间,一名穿着破旧西装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跟“血头”寒暄起来,两人显得很熟络,“血头”将这名男子的名字和电话从小本中找出,写到当日的名单上。西装男子告诉记者,自己来了好几次了,最近是在上个月。
  又等来了几名卖血者,下午2时40分左右,包括记者在内的9名卖血者被带往医院。
  众人先是被领到医院门诊大楼东侧的“爱心献血屋”,那里的公共等候区里已经坐着几名卖血者,但献血点并不在这里,而是百米开外的献血中心。卖血者被带过去后,另外几名负责联系患者家属的“血头”会挑选卖血者,并介绍给患者家属。
  大约10分钟后,另外一名“血头”走进来,打量了一圈后,把两名卖血者叫出屋外,介绍给一对家属模样的老夫妇。随后,“血头”对卖血者进行“培训”:“你们俩等会跟老太太进去,门口有人问就说是来互助献血的,病人叫×××,你们扮他同事。”
  “血头”将患者的病情、病区床号、籍贯、单位等等信息说了一遍,叫两人记住,说完后还模拟提问。“别怕!语气硬一点”,见两人回答得磕磕巴巴,“血头” 嘱咐,这是在为医院保安的检查做准备。为了防止地下买卖血,医院献血中心门口派驻了多名保安,通过提出上述问题甄别献血者的真实身份。
  等了约20分钟,记者被一名“血头”叫出。“你用手机存一下家属电话,就存武月(化名)姐”,他说,等会要趁保安盘问别人时混进去,再打家属电话。
  按照指示,记者顺利进入献血中心,家属武月拿出一张献血登记表和互助献血同意书叫记者填写,“与患者关系就写朋友。”
  登记表背面是25个征询献血者健康情况的问题,武月没有提问,直接代记者在每一个问题“否”的选项上打上了勾。
  在此之前,武月已经试着带了两个卖血者进去,结果问题没答好,被门口的保安扣住了,她还因此跟对方吵一架,“医院没血可用,你不让我带人进去献血怎么办?”
  家属的“感激”与愤怒
  卖血者假扮患者亲友互助献血;家属支付“血头”1800元买血400毫升渡过难关
  “我爸爸得的是肝癌,手术已经排好了,没有血就得往后拖,肿瘤每分每秒都在长,我们总不能等死吧”,来自辽宁大连的武月告诉新京报记者,她的父亲做手术 需要用800毫升血,医院申请不到血,自己在北京也没有其他亲戚朋友,只能自己献400毫升,再额外从血头处买400毫升。而这400毫升血,她要付给 “血头”1800元。
  对于这些“血头”,她既“感激”又愤怒,一方面对方毕竟是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而另一方面,父亲来京就医本来已是花钱如流水,却还要额外花一笔费用买血。
  武月透露,在其父亲住院的病区,每天都有人来发卖血的小卡片,电梯广告栏的夹缝中,都能看到塞着的广告。一个在他们楼层发卡片的小伙子告诉她,医生们知道有人在卖血,但一般“不鼓励也不阻止”,患者们确实等不起。
  不光北京的一些大医院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河北燕郊镇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通过“血头”才能用到血的情况更加严重。
  这里是闻名全国的血液病治疗中心,有着从全国各地赶来治疗的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相比普通的综合性医院,这家血液病专科医院的用血情况更加紧张。
  去年12月,21岁的陕西人陈旺(化名)在深圳打工时,被确诊患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在深圳四个疗程的化疗效果并不理想,经介绍于9月转至陆道培血液肿 瘤中心治疗。在来之前,深圳的医生告诉陈旺,该中心用血很紧张,要有个心理准备。为此,陈旺还在深圳申请输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那边好申请,早上8点 去找医生,中午就能输上。”
  来燕郊后,化疗使陈旺的血小板数量再次急剧下降,管床医生为他申请到了一次,再去申请,医生告诉他医院的血库已经空了,只能找人“互助献血”。陪床的母亲年事已高,不符合献血条件,他只能先扛着。
  当时的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血小板数值已经降到了3,而正常人的该项指标在100到300之间。
  10月10日凌晨,陈旺在起身上厕所时不慎跌倒,牙齿磕得晃动了,口腔里的血块止不住地往下掉。他和他的母亲都慌了,只能问病友要来“血头”的电话,花400元买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我来治病的钱都是爱心人士捐献的,这个‘血头’的要价虽然已经比别人低了一点,但还是觉得这钱花得不应该。”陈旺说,以后要用血的时候还很多,如果都要靠买血来渡过难关,真不知道能撑多久。
  面对“血荒”医院无奈
  血液中心难满足医院用血,缺血成常态;有的医院一年有三四个月闹“血荒”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患办主任樊荣,曾是北京一家二甲医院的医务科主任,在他看来,缺血,已经是北京各大医院的常态。
  他介绍,血液中心每年都会和医院签订用血计划书,会有总量的计划。但这也无法避免一些计划外的紧急用血。在北京,一些医院还有自己的采供血机构,哪怕如此,这些医院在需要紧急用血时还是会向血液中心求助。
  “一般而言,临床有用血需求,医生会向医院血库写临床用血申请单,血库库存不足时,再向血液中心申请”,樊荣说,血液中心会根据库存情况进行派发,在大家都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可能会根据用血的紧急程度来决定谁优先,这时,一些慢性、消耗性用血可能就会靠后考虑。
  北京某综合三甲医院血库负责人称,该医院每年闹“血荒”的时间会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夏天两个月、冬天两个月,而在“血荒”严重的时候,第一位先要保证一些情况紧急的患者用血,这时,大约会有三分之一的手术患者需要互助献血。
  “缺血的不只是北京,整个中国都在缺”,燕郊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副主任童春容称,她所在的血液肿瘤中心从北京落户燕郊后,成了廊坊市血液中心的用血大户,血液中心超过一半的血都供给我们了,有时还会帮忙从外市调血,但相比需求还是远远不够。
  她介绍,医院在降低输血标准后,还只有一半的病人能输上血,血小板则只能满足20%的需求,其余的部分都得由患者去自己互助献血。
  “血不够用,仅有的公共血要分给谁?我们天天都在为这个事发愁。”童春容说,为了避免有人走关系,最后只能形成一个制度,由十几名主治医生轮流分配血液,医生根据所有用血申请的轻重缓急,将有限的公共血分配下去,并且还要将分配结果公布出来,接受大家的监督。
  在不少医护人员眼中,互助献血成了缺血大背景下的无奈补充,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哪怕这是一个有天然漏洞的办法:“亲友”的概念难以界定,患者找不到人互助,就只能花钱找“血头”介绍血源。
  事实上,有“血头”通过互助献血卖血牟利已经不是秘密,有关部门一直在打击,但却难以杜绝。一位医生说,大家都知道“血头”的存在,也都痛恨赚这种钱的人,但患者不买没办法,他们只能“眼不见心不烦”。
  被“拉低”的无偿献血率
  多种因素制约无偿献血;北京无偿献血率居全国前列,仍难满足巨大用血量
  根据国家卫计委今年6月份公布的最新数据,去年我国的无偿献血率为0.95%。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口献血率达到1%至3%时,才能基本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献血率处于世卫组织的警戒值之下,更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已超过4%的无偿献血率。
  就北京而言,去年的常住人口无偿献血率为&1.94%,虽居全国之首,但因为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巨大的用血量下,依然存在血荒。
  北大第一医院血库副主任王鹏说,外地来京就医的,很多都是地方上处理不了的疑难病,比如恶性肿瘤、血液病等等,这些病患在手术和治疗过程中的用血量也会比普通病症多,并且这些病人的数量每年还在增多。
  目前,北京市无偿献血的招募模式仍以街头流动献血为主,约占总采血量的85%,单位团体无偿献血占10%,个人预约和互助献血占5%。
  在用血量大的背景下,每当严寒酷暑,碰上极端天气或者占献血者相当比例的学生放假期间,出门献血的人少了,血荒的情况就尤为突出。
  许多人对无偿献血有顾虑,源于“血液是身体的一部分,献血会危害身体健康”的误解,在童春容看来,目前的低献血率所造成的血荒,还与公众对慈善事业、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有很大的关系。
  童春容曾任北京某三甲医院输血科的负责人,在她的印象中,2008年汶川地震前的一段时间,是公众献血热情最高的时候,“那时医院的临床用血,基本不需要家属去互助”。
  但之后一些慈善捐助的使用被爆出有问题后,许多人开始不愿去献爱心,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更是浇灭了一部分人的献血热情。当年的一项网上调研显示,83.8%的人表示不愿意献血是因为制度不透明,担心献血被牟利。
  在信任危机下,一些人提出“为什么献血是无偿的,而到医院用血时却还要交费”的问题,事实上《献血法》规定,患者在医院用血时交纳的费用,是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费用,目前,这项费用已被纳入近日新发布《中央定价目录》。
  此外,流动采血车使用效率不高,也为血液中心采供血造成了障碍。北京市血液中心主任刘江今年6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全市共设置街头流动采血点72个,但是实际上只有一半左右的采血车能正常工作。
  “很多时候,受市政建设、临时活动、重大活动等因素影响,采血车只能移位”,刘江说,现在建一个街头采血点,非常麻烦。由于采血车必须要建立在人流量大 的地方,由此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难度。北京曾专门出台了一份由多部门参与制定的流动采血点设计规划,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采供血期待“透明化”
  专家称解决缺血困境需修改献血制度,现行《献血法》已实施17年应与时俱进
  不少专家认为,缺血困境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亟待修改的献血制度。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主任陈海啸建议修改献血法。他提出建立血液使用阳光监督机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用血收费标准,同时把血站的运营情况公开,把血液到医院再到患者之间的账算明白,减少人们对血站的不信任感。
  “血站应该定时向社会公布血液的去向,比如一年一共用了多少血?这之中有多少是在加工过程中的浪费?有多少在哪些医院里使用?把这些信息都集中,且在一 个载体上公布出来”,陈海啸表示,如果能够让血液采集、使用、包括用血的费用等项目透明化,公众对血液的使用就会变得放心。
  还有专家认为,应该建立公务员献血制度。目前,高校学生是我国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客观上造成了每到高校放假血库就会告急的情况。
  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医师分会原会长刘景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完全靠献血者满足不了血液需求,国家必须出台政策。这个政策可以考虑让公务员带头献血,这很可能是一个有力措施。
  据了解,日本以法律形式规定,公务员每年必须献血一次,超过年龄或因病不能献血的,要到血液中心当一天负责人或组织一次献血活动。有报道称,此举使日本在1973年就实现了无偿献血完全保证全部临床医疗用血。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现行《献血法》自1998年实施,距今已有17年,有观点认为,这部不到3000字的法律对于中国血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其局限和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除了上述有关血液采集管理透明化等方面的建议,人大代表们在关于完善《献血法》的议案中,还就调整献血人群年龄段和单次采血量及献血间隔时间、取消无偿献血补贴、制定无偿献血者优先用血全国统一方案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A08-A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赵力
  A08-A09版摄影/新京报记者&吴江&赵力
编辑:SN123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军中强力反腐、转作风、立规矩,正在产生正风气、强军力的实际功效。这些新举措的推出与落实,将焕发我军的优良传统,激发我军战无不胜的力量。强军梦的实现,指日可待。
铁头的故事注定只是这个诗歌寂寞时代的短暂传奇,喧嚣过后终将归于平静。还是回到现实中来,多想想自己为什么失去了一颗诗意的心灵,为什么把生活过得索然无味。
在住房、医疗、教育、户籍等一系列社会难题亟待解决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于多生一个孩子难免还有后顾之忧。我们希望官方能够配合专家学者对低生育率问题进行更多更广泛的实证研究,尽快找到问题的症结,并且能够抓住痛点分别制定相应的配套鼓励方案,予以排忧解难。
这几年,尤其在“八项规定”出台以来,许多腐败现象官场恶习逐渐消失,政治环境日渐好转,干部素质大大提高,年轻人进入机关有更多的机会凭自己能力干事业奔前程。病人手术要用血先献血?家属“打飞的”救人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市民在内江市东兴区采血点献血。
  “病人需要B型血,家属不一定非得献B型,原则上是缺哪样献哪样。”“当血液非常紧张时,有献来的血当然倾向急诊手术,如果是择期手术,就只有动员家属献血。”
  @10月28日,24岁的陈波因车祸被送进了内江市中医院,由于病情危重,陈波需要大量输血,医院却告知家属,要献血才能输血。
  先献血再输血?据了解,由于血源紧张,两三年前,在内江市各大医院就奉行着这样不成文的规定。
  对此,内江市中心血站负责人表示,此项规定符合法规,但不强制要求。血站现在储血情况良好,但一旦发生血源紧张的情况,依然需要动员家属自发献血。
  病人之难车祸入院需输血
  医院动员家属去献血
  10月28日,陈立全接到一个急促的电话,电话那头称他的儿子陈波出了车祸,挂了电话,陈立全立即赶到了内江市中医院。
  原来,陈波骑着电瓶车载妻子回市中区白马镇老家时,不幸与一辆小车相撞,夫妻二人双双入院。陈波由于大脑受重创,一度病危。
  陈立全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时,一个令他更恐慌的消息传来,“医生给我们说,陈波需要大量输血,但是血站A型血供应不够,喊我们动员家人去献血。”
  之后,陈立全不记得自己打了多少电话,叫了多少人,只知道每次开口都十分尴尬,用他的话来说,“比跟人借钱都还不好意思。”还好,大部分亲朋好友都比较理解,听到消息后积极加入献血队伍,陈波远在上海的姐姐、姐夫也连夜坐飞机赶回,去血站献血。
  正当陈波全家人在为陈波“凑血”努力时,这一事情被一网友获知,并在QQ群里发帖号召。10多名A型血的群友响应了号召,来到内江市中区沱江剧院献血屋献血。
  家属质疑血库血源没保障
  急需用血还要临时收集?
  初步统计陈波的家属和网友共捐献了5000多毫升血液。那么如何保证这些血液输给陈波呢?
  这时,陈立全拿出了一张《内江市亲友互助献血告知书》,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注意到,这张告知书分为三联,分别指明由医院输血科、献血者以及血站留存。注明:“患者陈波的亲友陈林等11人,于日到我站互助献血肆仟毫升。感谢您对无偿献血的支持。”
  陈立全说,当得知需要家属献血时,自己并没有多想,只知道要想尽一切办法筹血。“不敢想象,如果当时没那么多朋友来献,儿子会怎样。”
  事情发生后,不少献血网友也纷纷质疑,在医院看病,为何输血得不到正常保证,还得先献血?
  对此,内江市中医院医务科工作人员介绍,陈波入院时,内江血库的A型血告急,之前给陈波输的血液是从泸州紧急调回的,而泸州血库的A型血也不多,在没有办法的前提下,医院才倡导家属积极献血。
  “有献血历史的可以优先供应血浆,如果有两个病人同时需要用血,血源紧张的情况下,血站会优先照顾家里有献血历史的病人。”该工作人员说。
  医院无奈择期手术提血难 医生曾以病人家属名义献血
  “其实这种现象在临床上很是普遍。”徐春华,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她说,大概从两三年前开始,血液紧张,如果不是急诊用血,血站动员病人家属献血后,才调血到医院。
  “假设病人需要B型血,家属不一定非得献B型,只要去献了血都算数,原则上是缺哪样献哪样,200毫升或者400毫升都可以。”
  徐春华回忆,“今年上半年,一个病人因为患有卵巢成熟性畸胎瘤需要做手术,手术中需要备血,血站同样要求亲人去献血才能输血。”由于那位病人家属中没有合适的血源,主管医生卓娟和助产师王莎莎便以病人家属的名义,到内江市血站,分别捐献了400毫升和200毫升血液。
  徐春华认为这样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漏洞,有可能滋生血贩。“亲属指定献血时,只需要提供身份证,至于是否是亲属关系,血站不会去调查。”
  该院妇产科主任彭一告诉记者,三四个月前这个规定已经取消,“只要符合输血条件,医院都可以直接向血站领取。”
  常年缺血
  医院无法达到安全储血量
  说起用血艰难,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邹文说,她深有体会。
  邹文介绍,每年医院会根据上年度用血量,向血站提交用血年计划,计划中估计了今年要用多少血,血站审核后,决定给医院一定数额的血液量。从前几年来看,这个数量只能达到医院需求量的一半。
  “库存始终没有达到安全储血量,按理说每周向血站拿两三次血是最理想的,但是现在每天都要向血站拿血。”
  “如果血站库存不够时,两种办法,一是喊停手术,二是献好多才给好多。”邹文记得,两年前,医院某位干部的父亲因为癌症需要做手术,一家四口人有三个累计献血都超过800毫升。“但是血站却说,以前献血是以前的事,现在没血,只有献了才能给。”
  后来医院和血站沟通后,才最终拿到血。邹文说,这样的规定严重打击了献血者的积极性,造成了负面影响,北京上海甚至出现血霸,收钱之后冒充家属去献血,所以卫生部要求严禁强制献血。
  现在,只能鼓励亲友积极献血,如果亲属不愿意或者因为客观原因不能献,也不勉强。从去年年底开始,医院和内江市血站联网,血站可以查到医院的库存,医院提血情况才开始好转。为了节约血源,医院开展“自体输血”,即把有条件的病人的血在术前抽出来,在术中再输回去,减少用其他人血的几率。
  血站回应部分血型血液紧缺
  动员亲友献血是不得已
  也符合规定
  对于陈波等类似事件,内江市中心血站党委书记张彦解释说,“当时是因为A型血偏少。每年都有某一个季节,或者某一个时段,出现&偏型&,就是某种血型用得比较多,但是相对采集又比较少。”
  “偏型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无法预测的。”张彦说,之所以在向泸州借调后,还要求家属献血,是因为当时血库储存量不够,调回的血需要补充储备。由于临床用血以及采血情况改善,现在血站并不存在偏型。
  “动员家属献血是符合规定的。”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中,华西城市读本记者看到第十五条规定,对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经治医师应当动员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或者动员患者亲友献血。
  对于择期手术必须家属献血才能输血的情况,张彦说:“这是不得已采取的办法。”当血液非常紧张时,有献来的血当然倾向急诊手术,如果是择期手术,就给医院限定发血,医院不够就只有动员家属参加献血,献血后就能优先供应。
  张彦告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要输血先献血的规定并不存在着进行或者取消,如果出现“偏型”等血液紧张的情况时,择期手术依然需要家属去献血。
  目前,内江市中心血站需要向全市70多家医疗机构供血。今日上午,位于内江市人民公园门口的市中区献血屋开始运行,至此,内江市5个区县的献血屋已经陆续建立,方便市民献血。  记者手记
  别等到需要时
  才意识到“血荒”无情
  前不久采访一位年轻护士,她曾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铜奖,累计献血六千余毫升。最初献血,她是因为《献血法》规定对献血者及家人用血有优惠,后来,当亲眼见证自己的血液流入他人体内后,她坚定了一生献血的信念。
  每当有大灾大难发生时,献血成了人们奉献爱心最直接、动人的形式。当事件淡去后,曾经排起长龙的献血屋也归于平静,逐渐被人遗忘。
  直到有一天,“缺血”的情况出现在我们身边时,才开始思考,平时是不是少做了一件事情,“血到用时方恨少”。
  当我在血站采访时,看到工作人员在相互抽血的画面,觉得有些心酸。
  溪流融入大海,从此就有了永不干涸的生命;血液捐助他人,从此就系上了传递爱心的纽带。“缺血”问题,只有全社会一起努力,才能得到根本缓解。
  华西城市读本实习记者 黄晓庆 摄影陈志
(责任编辑:UN644)
原标题:要用血先献血? 家属打飞的来救人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缺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