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情越临近越容易经常忘记事情?

是不是越想忘记的事情就越记得深刻,越想记住的事情反而越容易忘记?_百度知道
是不是越想忘记的事情就越记得深刻,越想记住的事情反而越容易忘记?
慢慢的你会发觉生活的乐趣,你会发觉,充实后的你,多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和爱好的事情,可是却发觉印象更深刻了,你应该试着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本想努力的遗忘那是因为你之间每时每刻的记得这件事情,多充实一下自己,印象模糊了,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想“这件事情”,不要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来想这件事情,慢慢的就会淡忘,过后,慢慢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其实。一切都会过去的,深有同感,这就是人吧,想要忘记的东西。西西,都没什么的闭上眼。所以呢,就让它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过去是的
总以为深记的,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被我们遗忘了。时间砺练一节,也磨去一切,不要太在意。忘记的始终是忘记永恒的也永远记住。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为什么河道越窄水的流速越快``初中学的物理我全忘光了``谁能讲详细点?
由于水流连续且不可压缩(理想状态),因此要求各个截面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水流量相等。
设有两个截面,记为S和S'且S&S',两处的水的流速分别为v和v'
在时间t内,通过S截面的水的体积为Q=vtS
在时间t内,通过S截面的水的体积为Q'=v'tS'
因为Q=Q',所以vtS=v'tS'
vS=v'S'
因为S&S',所以要v&v'才能满足等式。
所以说河道越宽,流速越小,河道越窄,流速越大。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孤身在海外数年,发觉自己越来越容易接受「五毛」的观点,怎么办?
从前是比较温和的中间偏右派,也有很强的正义感,认同普世价值。
但孤身在海外数年以来,发觉自己越来越容易接受五毛的观点,想法有时也比较激进,我是真的要变成五毛了吗?
好担心,有什么办法改善现在的状态?
按投票排序
274 个回答
多读书,增加接收信息的渠道并,多读思想类的书籍,增加独立思考能力。相信你会得到你自己对这个国家客观的看法。不要给自己贴上五毛或者五美分的标签,仔细想想你的转变有何而来。如果仅仅是一种自我的情绪的失落,那么完全可以通过阅读和观察思考获得结论。最后,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某些无知公知和五美分的低端谩骂就成为五毛。当你认清了某种价值的本质,就会真心热爱它。
分析的最正确的就应该是 了,基本说了所有所说的。出了国,你也许会觉得国外很多地方还不比京广沪。也会有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在海外地广人稀,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确实有时候会觉得国内很好。以前羡慕的什么民主自由啊,跟你确实关系不大,你在国内估计都没选个“人大代表”吧,来国外,哎呀人这么烂,民主自由真是烂透了。民主自由确实被玩坏了。但发达国家绝不只是民主自由这两件事。你会觉得中国30年经济发展让你扬眉吐气(建国65周年,咋是30年,对于经济,我一直相信习大大说的,只要ZF不瞎折腾就行了),类似楼主这样的人在海外真的很多很多。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不容易,但是绝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美好。我在国内见过太多贫苦的人,他们所遭受的不公,生活得艰难,真不是能出国的人所能感受的到。有人也许会说,我拿奖学金啊,对于很多人来说,连考个GT的钱都没有,飞机票都买不起,你最低的门槛他们也无法得到。说真的,国内很多学生天赋之高之努力,让我这种来国外的水货PhD自惭形秽。对于大多数留学生,还是父母出钱的,有些不理解为什么父母非得让自己出国。你知道你父母这么多年的成功,是当了多少年孙子换来的么,对于社会的险恶他们比你看透的多。还有的人,回国以后改变了看法。说一个故事吧。我的某师兄,国外名校博士多年,一直拿奖学金,最后觉得国外各种不好,回国了。去了某国有单位,现在各种不爽,干的不是本专业(大学里这个专业根本不要他),惊讶于国内很多决定竟然是酒桌上喝了多少酒决定的,天天给领导装孙子。我的大学的老师,海归们第一节课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吐槽“我真后悔当初回国”还有次,在天涯论坛上碰到个妹子,各种吐槽国外不好,后来私信一聊,还在准备着移民呢。在国外,不客气的说,中国人日子过得相当好,买好车,名牌,当然有学渣有学霸,很多老外的日子,在中国看都很屌丝。问一句简单的,如果中国维持着正常的可持续的2,3的生育率,很多留学生们,父母还能供养的起你么?你还不应当珍惜你生活么?我是肯定要回国的(国家公派,没办法),国内再烂每个人也有责任让他变好,在国外的经历是让你认识到国内有哪些不足,而不是让你信心倍增觉得国内啥都好,那你出国学习了个啥?不过我真看不惯很多海外党,一方面一个劲向国内输出正能量,一方面死赖在国外不回来,最后一家老小都过去了,这种人太多了,无力吐槽,不过立场决定眼界,他们在国内日子过得太爽了。某篇描述美帝生活的回答里吐槽的太好了。说白了,好不好,用脚投票,真爱国也不是唱赞歌。当然对于移民我也很尊重。
想家、愛國、非理性愛國,這是三種不同的情感哦,是不是自己也木有分清楚?喵。
为什么求学西方的中国学生往往走向“保守”?很多学生的确存在面对中西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把其他国家的小问题放大,把自己的大问题放小,就像CCTV新闻频道现在正做的)。
但从智识角度讲,也有另一个可以说得通的路径。  出国前大家大多数是受王小波、林达等自由思想启蒙,对政治社会问题发生兴趣,继而决定投身此领域学术研究,赴美读书。这时候的底色都是“自由派”,心里抱着“去彼岸学习人家的先进制度和思想回来救国”的目的跑出去的。
但是不幸进入了西方学术体系,这是一个纯粹批判现实的体系,他们不仅批判专制集权主义,更批判披着民主外皮的资本主义。而且因为他们所面对的语境已经不是专制,而是自由环境下的资本猖獗、权力勾结、社会失据,所以我们读到的大多数批判作品都是批判资本主义和宪政民主结合为什么依然不能够达到“理想境界”的,大多数内容都是在揭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背后的黑暗。  这种学术训练下,中国学生会有理想幻灭之感。本来是来取经的,结果如来佛祖说他自己的经狗屁不是,所以唐僧就凌乱了。如来佛祖还好奇的问唐僧,好像你们东土大唐虽然不民主,但是没有我们这里这些烂问题哦?  然后有些唐僧就飘飘然了,原来我们其实很牛啊!这就是潘维王绍光这样较早期中国留学生的路径。  另一些唐僧则不满足,进一步纠结:我们西方马克思主义左派先后对市场和国家都失望了,不是还有公民社会可以指望么?  可叹的是,西方左派是个批判到底的流派,他们研究公民社会,研究社会运动,研究NGO,然后发现这里面还是一团乱糟糟,NGO褪掉了理想主义的最初冲动后,变得和政府一样面目可憎。社会运动则充满了精英野心和民粹冲动的混乱,中产阶级的维权运动仅仅停留于自我利益的守卫,反而增加了阶层间“人民内部矛盾”的激烈程度,阶层隔绝和冷漠充斥其间。  所以另一些唐僧也幻灭了。。。  总的来说,国内自由派所梦想的革命命题,早已经过西方政治现实的实践,而被西方左翼渲染为伪善和无效的社会实验,而西方左派又提不出什么可替代的更好的路径。在此学术大趋势下,不少中国学生取经取回了空白本子,理想幻灭以后。
痛定思痛走向现实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
明治维新的时候,一批日本留学生也是这样,后来他们把日本带向了军国主义的深渊.......
引用部分出自
作者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林晓慧童鞋~由于本人疏忽,没有标明来源,特此向林晓慧童鞋和大家致歉。
随波逐流,没有独立的自发的价值判断,容易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多观察,多读书,多思考,不要太自信。以下又到引用时间:《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罗素怀有各种各样愚蠢的见识乃是人类的通病.要想避免这种通病,并不需要超人的天才,下面提供的几项简单的原则,虽然不能保证你不犯错误,却可以保证你避免一些可笑的错误.如果一个问题但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话,就请您亲自观察一番.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这种错误,他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办法很简单.他只消请他的夫人把嘴张开亲自数一数就行了.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原因是他自以为是.自以为知道而实际上自己并不知道;这是我们人人都容易犯的一种致命错误.我自己就以为刺猬好吃油虫,理由无非是我听人这么讲过;但是如果我真的要动手写一部介绍刺猬习性的著作,我就不应该妄下断语,除非我亲自看见一只刺猬享用这种并不可口的美餐.然而亚里士多德却不够谨慎.古代和中古代的著作家谈起麒麟和火蛇来头头是道;但是他们当中谁也没有觉得,既然自己从未见过任何麒麟和火蛇,那就必须避免武断.不过也有许多事情不那么容易用经验加以检验.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在许多这类事情上有颇为激烈的主张,也有一些办法可以帮你认识自己的偏见.如果人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的理由.如果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你就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除非你自己对数学和地理也是这样无知,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动摇了你的相反的见解.最激烈的争论是关于双方都提不出充分证据的那些问题的争论.迫害见于神学领域而不见于数学领域,因为数学问题是知识问题,而神学问题则仅是见解问题.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发现自己对不同的意见发起火来,你就要小心;因为一经检查,你大概就会发现,你的信念并没有充分证据.摆脱某些武断看法的一种好办法就是设法了解一下与你所在的社会圈子不同的人们所持有的种种看法.我年轻时期在外国--法,德,意,美等国住过很长时间.我觉得这对削弱狭隘偏见的强烈程度很有好处.如果你无法外出旅行,也要设法和一些持不同见解的人们有些交往,或者阅读一种和你政见不同的报纸.如果这些人和这种报纸在你看来是疯狂的,乖张的,甚至是可恶的,那么你不应该忘记在人家看来你也是这样.双方的这种看法可能都是对的,但不可能都是错的.这样想一下,应该能够慎重一些.有些人富于心理相象力.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同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这同实地跟认敌进行辩论比起来有一个(也只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在他看来整个产业革命都要不得.也许你永远没有机会真的遇见一位抱有这种见解的人,因为在西方西方国家里大多数人都把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视为当然.但是如果你想弄确实你同意这种流行的看法乃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好办法就是设想一下甘地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而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证据.我自己有时就因为进行这种想象性的对话真的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即令没有改变原来的看法,也常常因为认识到假想的论敌有可能满有道理而变得不那么自以为是.对于那些容易助长你狂妄自大的意见尤宜提防.不论男人或女人,十之八九都坚信男性或是女性特别优越.双方都有不可胜数的证据.如果你自己是男性,你可以指出大多数诗人和科学家都是男子;而如果你是女性,你可以用大多数罪犯也都是男子来反唇相讥.这个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但是,自尊心却使大多数人都看不到这一点.不管我们属于世界上哪个国家,我们大家总是认为我们自己的民族比所有其他民族都优越.既然每个民旅都有自已特有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就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加以调整,以便证明自己民族的长处乃是真正重要的长处,而其缺点相对来说则微不足道.在这个问题上,一位明白事理的人也一定会承认,它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由于我们无法和人类之外的智者辩论清楚,所以要处理这个人之作为人的自高自大的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经常提醒自己,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
在国内厌恶着中国政体现状,就化身不喷不舒服的带路党。到了国外感受了西方社会的不足,就变成忠诚的五毛。这两者其实没什么区别,一样的脑残。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左一个童叟无欺的普世价值观,右一个铜墙铁壁的意识形态。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事实上,我见无数热血带路愤青入了党,哀叹着此乃适应社会实属无奈之举。也看到很多资深爱国人士拿了绿卡,美其名曰为保健康远离地沟油PM2.5。题主问怎么办?你们真的care怎么办?
我觉得,好多人看起来像是五毛,其实不是真的喜欢中国的政治制度或者现状,而是出于一种反感,觉得国内崇洋媚外吹捧外国吹捧得太厉害了,自己真的去过国外呆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觉得国内有些人太可笑,于是羞于与这些没出过国还捧臭脚的人为伍。但是无论五毛还是右愤,都有很多说话不过脑子、看啥都信的人。所以最后很多留学生再也不在网上参与政治讨论了。没有共同经历做背景,哪能聊到一起去呢?
我可以用围城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城里的人(拼了命的)想出去,城外的人(时不时的)想进去。答完,我现在想出去,可是出不去,这就是差距。
其实随便咋想咋说都没关系,只要别一冲动肉身回国就行……
距离产生美政治偏向很大的原因是你自己所见所闻的生活环境影响。能出国读书的家里条件都还可以,从他们的在国内的经验来说本身就很少遇上城管一脚把你摊子踹翻,计生委把你家牛拉走,婴儿奶粉只买得起国产,相信法律和政策去上访被关的“小概率”事件。因为家庭阶层的不同和基层官员也比较少打交代,觉得社会非常美好很正常。离开故土以后这种美感被放大,很多人把思乡情怀混淆成爱朝廷。记忆里面亲戚朋友家乡美食的所占比率越来越大,现实中的中国变成舌尖上的中国。社会上生活上小小的不愉快越来越淡。同时你在国外当然也能遇到种种生活上的不愉快,距离产生美这个效应又是双向的,原本在国内看国外也有不少情况是被美化过的,两边一叠加,从而引发了国外不过如此,美国也有小偷啊,民主真是笑话这点小事在老家我早摆平了,这鸟不拉屎地广人稀的破地真不是人待的等等等之类的负面情绪。同理十年后同学会遇上以前没事就欺负你羞辱你的恶霸同学你还能哈哈一笑和他喝几盅,觉得他还没有你现在的同事可恶。再者国内管制比较严,公知(非贬义,实在不知道怎么形容)门槛较高(高.耀.洁这种),和政府唱对台戏支出问题的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干货,一般人对他们还是比较尊敬,大家对这票人观感尚可。出了国以后这个观念就被颠覆了,那边没什么审核制度,什么样的观点都可以发表,良莠不齐各种猪一样的民主人士,时间久了就发现各种无中生有、弱智造谣越来越多,很多言论是为黑而黑,稍微动动脑子都不会相信那帮人也拿来做论据,于是很多留学生是被这帮人生生的逼出自干五。当然自干五变路人也很简单,多回国,多被扇几次脸即可。前几年有个论坛一堆海外的姑娘真心说平西王如何如何好,重庆模式才是中国的希望,王军门真是国之栋梁。。。******无关的分割线******评论里有人觉得那帮指出问题的人上台可能会更烂,所以他们指出问题不对,这个想法本身就错了。指出问题并不是为了上台,上台以后会不会变烂也不是问题,问题是当上台的人烂了以后能不能被拉下来。挑毛病的人和上台的人永远不是同一批人,没有道理说我不会烧红烧肉,所以也不能讲这个厨子烧红烧肉难吃,说其他厨子的红烧肉好吃并不代表我讨厌红烧肉。其实身边骂周小平、骂戴旭之类的人基本上都非常冷静理智。但网上你会觉得凡是相信正义相信人权的那帮人都脑残,偏激、有竖子不足与谋的感觉。我倒觉得那是有关部门故意引导。 官员怕的不是你骂,而是你言之有物,目前的情况就是某个新闻100个跟帖,30个讲道理的被删,10个讲法律条文的有关键字发不出,5个爆料的被封帐号,剩下喊口号的评论、地域攻击的评论、问候别人下三路的评论不删,接下来的人也只好骂娘。PS:一年后追的加评论一年前我说「公知」门槛高,评论里一堆人吐槽。公知是公共知识分子(The Public Intellectual)的简称,精确定义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一个个说太累了,其实大家可以来说说自己认为哪些人哪些行为算是公知?王小波、李银河、陈丹青、杨小凯、殷海光、胡适、鲁迅等等等这些人在我看来算是标准的公共知识份子。至少我觉得这些人的门槛都挺高的。相反有些人盯着几个文章都没怎么写过的商人或艺人,因为人家微博粉丝多转发多,就硬说他是公知,在他微博里面一条条挑错,从而得出并推广「公知都造谣」的结论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你可以多去一去大使馆.
你在国内是中产,上个90%的人都上不了的大学,当然温和普世了。出国后立马跌到社会底层,社会底层的人不偏激难道在长岛住别墅的人会偏激?别告诉我你不是社会底层。苦等着绿卡,打着随时可能被解雇的零工(如果是博士后,那也是零工),语言又不通,超市大妈的英语都不知道比你高到哪里去,你周围90%的人都有身份了,你就是那最低10%。你真以为你比隔壁生了九个孩子吃福利的老墨社会阶层高?怎么没见投资移民的家伙们变五毛呢?怎么没见做转口贸易的家伙变五毛呢?怎么没见在华尔街搞钱的家伙变五毛呢?怎么没见游走在各种外国社交局的家伙变五毛呢?
一眼看成「孤」身在海外数年,差点给跪喊皇上。……答「提问」孤身在海外数年,发觉自己越来越容易接受「五毛」的观点,怎么办?1在海外的华人,尤其是高等华人,是否更容易接受五毛的观点?答:不确定。2在海外的非五毛华人,是否更容易饿锌成五毛?答:或许。3 好担心,有什么办法改善现在的状态?答:找个男/女朋友,有了的换个男/女朋友。评「补充」从前是……也有很强的正义感,认同普世价值。评:这个「正义感」,如果是指同情心、公平正义的话,我只能说,善良情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共性,无褒无贬力克众。至于普世价值,公平正义神马的,桂大大不是尽数写进核心价值观了嘛——呵呵信大瞬变范厨师。但孤身在海外数年以来,发觉自己越来越容易接受五毛的观点,想法有时也比较激进,我是真的要变成五毛了吗?评:提问者并非变毛了。他更可能是在寻找群体归属感的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划进了五的群体,以实现某种满足。亚裔人士本不喜社交,即便社交,也多与亚裔来往。故而海外人士在海外多处于社交孤岛状态。倘若遇到文化不适、人际孤独、工作不称心等外界条件,更容易自划为五,以获得成功学安之鸡血动力。就像一个性欲很强的青年,被一百块一晚的大保健盯上拉进了按摩房啪啪啪,并不证明他爱上了大保健从业人员。好担心,有什么办法改善现在的状态?感到空虚寂寞冷,那就找些不空虚寂寞冷的事情做做。五了?五毛不容易界定范围,或被有意无意模糊。赤帮青帮各会各派都想归为己用。就信条而言,五理部自大炮以来,一向为凑人数而被称为山沟,后凯申守岛、腊被逼宫,一浪一浪沙滩。自从主义特色化(特别好色化?),会党转而把各种观点都强掰成
五,「你不买我的报纸可以,但是你所买的报纸都符合我的原理」,拿黄瓜矛的拿香蕉盾的都符合特色啪啪啪。 现在内有大当家女儿一步一步上哈佛,外有包子要露馅,早已退而求极次,信的捧个嘴场,不信的至少点个赞。就五毛媒体而言,五毛媒体过去是机关事业单位明摆着,需要十年寒窗访问主义学位光环包装,后来红头文件发帖至少在体制内,现在外包给裙带和私人管家规模化运营,招财政的标。在国内中标的主要是商业推广公司和归国罗斯柴尔德不高兴,在海外中标的主要是下大棋裙带和和华侨会长的私房。鱼龙混杂,给钱就是大哥,哪有界定标准。一朝扛把子一朝毛。我认为当前只有大大兔是真五毛。其余五诸如腊粉只勉强外围。至于心向故国故土故文化,包括怀念大陆、怀念大陆文化的被统战人士,都只是被搭讪五百年前一家,远非五。海外的族群牌在海外,华人或大陆人常作为族群口号。所谓族群,即同质群体。所谓(族群)认同,即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历史故事、祖先传说等认知偏好。族群成员活跃于同一个文化圈。常见的族群有亲友圈、老乡圈等。不过,族群更多是自然产物。族群成员在时间中自发形成共同体。用唯一组织联系起来的群体更接近信徒,而非族群,至少不是社会意义上的民族。今有一包,把五花八门的人群捏成一个巨型共同体,宣称本包是共同体代表,这该是何种族群呢?大概可以叫包族吧。国内的面包派国内大部分人士,实际上追求的是家庭稳定、生活稳定、收入稳定、工作稳定、各种稳定。他们满足于稳定生活,首先追求面包,其次追求爱情,最后追求权利。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他们会认为权利诉求是破坏稳定,并对此感到无聊。这类人士在政治行为上接近西方的保守派。不过他们始终只是被收割的税款作物,不参与不站队绝对中立,不参与小圈子,而最好称之为安稳派或面包派。安稳人士常把权利主张等价于激进主张。这实际上是因为他们距离真正的激进派过于遥远,或者已经麻木于被激进统治。碰不到真正的激进派的面包人士,会认为谁是激进派呢?答案是生活中常见的权利服务人士。例如媒体,例如律师,这些实际上属于主流社会的温和人士,被各种定性为“激进”公知。黑白颠倒动辄砸车抢私产的意识形态包装成保守。同时由于桂党“左派”宣传,国内面包派更容易自居左派=保守,认为底层嗜血群体是劳动的踏实的保守的温和的遵守纪律的。呵呵,还是一人一个女学生吧。综合而言,面包派对课本答案的「左=听话=保守=进步=好日子」的大浆糊深信不疑,同时,课本中的专政已经宣告了权利无用,不如闷声劳动获得面包以生存。大部分面包派终究会从幻梦中醒来。传统与文化惯性上述群体,无论族群,或者求安稳,多来自古代传统。有时,一个人的习惯、认知会与其他文化发生碰撞、摩擦。在偏好与碰撞的双重作用下,此人会加强族群认同,进而主动与异文化群体隔离。一些人群还会因为信奉传统医学、传统文字、传统宗教而自居五,扶清灭洋,同时对大清某组织以消灭所有宗教为目标置若罔闻。值得学习一个,在自治高度发达的地区,其传统反而是追求个体权利、追求自治管理。就此角度,传统反而是不同的,现代反而是相似的。不过,无论如何,世界上先有了华人文化,先有文明传统,而后有一党之国。族群文化的最终解释权不应该也不可能在一个党或一个部门手里。回到心理民族主义一度被认为是最正义的,或最邪恶的。好在我们今天可以用族群认同来解读它。近代民族国家是公民群体互相掐架的股份制公司。不过,国内外的五现象并不是利益性的民族对抗,而更接近获得心理满足的粉丝追星。我们可以注意到,甩枪子弹拐弯、手撕奇侠式的宣传,已经和殖民公司间的利益对抗没有任何联系。这些宣传品并不是对外(对其他族裔)发放的形象片,而是内销的兴奋剂。观众购买这种文化制品,很大程度上为了实现心理代偿,而非利益契约——处于被养殖地位的人群也根本不可能获得什么利益合同。心理需要本是一种较高级的需要,在这种状况下,却成了较初级的需要。看来该序是因群体而异的呢。(嗯,好像扯远了)……世界大啪啪万岁!
别让屁股决定脑袋。只认对错不认立场,自己思考就好。再说我不理解题主在怕什么?就算是‘五毛’又怎么样?还有人打你不成?斗你不成?要革你的命不成?可以去网易看看嘛,骂政府的有的是几乎是一面倒,你看他们出事了么?你看那些被称为’美分‘的没出问题,你居然害怕自己像’五毛‘怕到这种程度。在你的价值观里难道第一位是立场,而不是道理?你是自由的,没人限制你的思想,你何必自己给自己戴上枷锁?你的恐惧很畸形
到了一个充满白左或者崇尚坡岛式温和威权的地方有这些转变很正常,饥饿的人自然比衣食无忧的人更懂得食物的珍贵;萧瀚说过,像一切美好之物,久而不用的必需品应该经常拿出来晒晒太阳,擦擦亮,自由也会生锈。————————————————更新————————————————————刚刚看到一篇文章,觉得说的挺不错刚来美国时就发现,留学生论坛上的民族主义不是一般的激进,对宏观问题的主流意见远比大部分国内网站要左得多,倒是和“四月网”之类的极左网站非常一致。刚开始我也不太理解,总觉得喝过洋墨水的人应该没有那么多民族仇恨才对。但是在美国呆了几年以后,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奥妙。留学生群体(包括在读的和已经毕业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之处,而其中每一个方面都和民族主义情绪的形成有很强的因果关系。一.缺少在历练中“去狼奶”的过程每一个中国孩子基本上都是在民族主义的信息轰炸下长大的:学校的各种仪式、教科书、横店出品的抗日剧、儿童读物中的政治植入、奥运会亚运会期间的媒体狂欢……这些大家谈得很多,我就不多说了。问题是,为什么国外的一些华人在这方面格外严重?换句话说,为什么很多没有出国的墙内之人反而能在成年后逐渐摆脱早期的民族主义植入?据我观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的年轻人往往在毕业后经历了复杂的社会历练(官二代除外),从而其中一些心智较健全者很快认识到自己的压力并不来自于外国人,所谓国家利益和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十分可疑。以我个人为例,虽然年轻时也算比较反叛,但是一直到工作以后和各种机构打过交道,才慢慢体会到政治寻租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巨大摧残,也才发现缺少政治问责的坏处不仅仅是贪污点钱那么简单;而知道这些以后才逼迫自己去看更多材料,以至于进一步求学。但是像我这样工作了几年才出国的留学生属于少数,绝大部分是直接考研(如果有钱的话,直接考本科)出国的。他们恐怕一辈子没有经历过中国式的行政审批,没有自己掏钱看过大病(更别说给孩子看病),因而也就丧失了在生活历练中“去狼奶”的机会。虽然他们不用翻墙,有更好的资讯来源,但是有些东西,是切身痛苦代替不了的。二.留学的筛选过程什么样的人容易留学?不好说。但是有两个规律是很明显的。1.理科生比文科生比例大;2.有钱的比没钱的比例大。这两点都有可能导致境外中文舆论的民族主义倾向。请注意,我在这里没有给理科生贴标签的意思。其实我本科的时候也是理科生。但是从比例上看,理科生阅读人文书籍、思考社会问题的比例确实要略低一些(我没有收集过数据,当然无从判断其统计显着性,只能是一种感觉)。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阅读人文书籍,而多半是没有时间。考托考G然后出国以后再应付美国研究生魔鬼教育,谁有心思操那份闲心?偶尔想关心点国家大事怎么办?只好混留学生论坛,和其他的理科生讨论,故而获取的有效信息非常有限。至于家境上的区别(也就是所谓的“阶级性”)就更明显了。在国外见到的农村学生不是没有,但是比例多大可想而知。在一个雨都挡不住的残破校舍内上小学和初中,没有电脑也没有海量的印刷材料,甚至付不起午餐费用,这种情况下能考上大学已是奇迹,更何况上名校,进而申请出国?所以,你如果去美国的那些留学生父母经常聚会的公园和他们聊聊,就会发现,他们中体制内的人士居多,甚至经常一起唱红歌。这些家庭的孩子的国家认同感当然会高于平均值,也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三. 异国生活的失败感学语言的黄金年龄是20岁之前。凡是本科毕业以后再出国的人,除非有极特殊语言天分,英文想达到挥洒自如的程度,绝非易事。英文好的人有,但还是那句话,比例太小。当然,语言不好并不代表挣不到钱。即使一些留学生抱怨公司里受老外排挤,多半是一种错觉——人家没事排挤你干嘛?我从没有观察到中国留学生有任何经济上的挫败感,相反,拿自己和美国“红脖子”相比的时候,优越感倒是不少。所以,留学生的失败感更多是社交上的。比如聚会的时候别人聊天的内容听不懂也插不上嘴,感觉可想而知。这绝非老外故意排挤,只不过他们和同样母语的人说话更自如罢了。朋友圈子的狭小还不是最大的问题,一旦涉及到男女关系,负面情绪就会大爆发。不信你去看看留学生论坛上是怎么恶毒攻击那些嫁给外国人的中国女性,很多词汇简直不堪入目。我并不喜欢从中国文化上解释这些现象,事实上国内舆论早就对跨族婚姻持非常宽容的态度。但是留学生是个很特殊的群体,由于语言上的不自信,和美国女生约会的男性中国学生实在是非常罕见,我来了这么久还没见到过。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种族歧视云云,其实和这没关系。第二代华人里面娶本地女性的就很多了(我以前的一个邻居就是)。说到底还是语言能力的问题,两性相处的过程尤其需要表达各种微妙的意思,男方还要承担起讲笑话的功能,语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是不可想像的。这种情况下,单身留学生的终身大事就只能内部解决,但是又要面临两大问题:基数小的问题和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你想,即使生活在母语城市,面临上百万的异性,一个人要找到合适的伴侣都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如果生活在一个只有几十人,最多百把人的留学生圈子里,择偶的困难有多大?更何况,在这个小圈子里,男性的数量远远多于女性(理科生多于文科生的间接后果),男性留学生的焦虑感可想而知。所以,他们对外嫁女性的恶语相向也不全是道德或文化原因,无非是地球上多数动物都有的择偶焦虑而已。想像一下,一头长期处于择偶焦虑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当看到非常有限的潜在配偶群体经常被另一个部落的雄性拐走,他对那个部落会持有什么样的情绪?这时候,即使他朋友的住宅刚刚被本部落首领强拆了,他恐怕也顾不上义愤。相反,他可能还寄希望本部落首领有朝一日兵强马壮,为自己出一口恶气。相比之下,国内的男性当然也有非常强烈的择偶焦虑。但是在整个中国这个超大型部落里,被外国人娶走的女性实在是比例太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就算全世界发达国家的适龄男性都加起来才多少人?那么,国内男性的焦虑从何而来呢?他们观测到的对手不是老外,而是那些坐拥三奶四奶的秃顶权贵,是刘志军、雷政富,是海天盛宴;他们心仪的女性有的早已因为生活所迫而沦落风尘,也有的虽然衣食不愁,但在高房价之下也断不敢嫁给无房户。虽然焦虑同样存在,但是国内男性在性选择过程中的对手不是外族而是本族,民族主义情绪当然也就缺少强大的动力。四.外国人奉承下的忘乎所以一个老外跟一个不太熟悉的中国人聊天的时候会说什么?会批评你政府的政策吗?当然不可能。并不是他们对中国的政策没有一点意见,而是纯粹出于礼貌。既然对你唯一的了解就是你的国籍,那不奉承你的国家奉承什么呢?他们并不确定你的国家认同感如何,但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必须假设你认同感很强,以免出现尴尬。很多人初到国外,可能在政治上并没有明确的观点,但是由于持续地被外国人奉承,不免下意识地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我女儿幼儿园开运动会之前,老师会让每个人写一个和自己有文化渊源的国家(大多数美国小孩都有美国以外的文化渊源)。运动会之前,让每个孩子举着自己写的这个国家的国旗入场。每个小娃娃举一个不同的国旗,看起来真的非常可爱。老师的原意当然是出于多元主义的好意,尊重每个孩子自己的文化背景。但是此举对于我这种父母来说,反而会觉得有点尴尬。我自己从小被迫参加各种和政治符号有关的仪式,不想让我的孩子也这样。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中国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举着国旗,恐怕会有不同的反应。他们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代表中国的亲善大使,如果回去以后不在网上狠发两句为国争光的言论,实在有辱使命……也就是说,对于老外来说,你的国籍是了解你的“信息捷径”(这是个政治学用语,常用于一些选民借助候选人的种族来投票的现象)。即使你在国内是一个并无强烈国家意识的人,当你出国以后长期面对一些把你和你的国家联系起来谈论的人,不免会强化你的国家意识。综上所述,海外第一代华人,尤其是留学生群体,相比于国内网民群体有几个显着特点:缺少被公权摧残的经历、人文社科阅读量少、家境相对殷实、择偶范围窄且被迫与外国人竞争、社交活动少、以及经常被人以国籍来定位等几大特点,那么,“海外自乾五”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不是个道德问题,甚至也不是个认识能力问题,而多半是生活经历的问题。国内读者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因为留学生怨气重重,而以为美国或其他国家亏待了他们。谁那么傻历尽千辛万苦跑道一个亏待自己的国家去?幸福本来是个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不是说你到了哪个国家就自然享有。看到有个英国的研究(抱歉忘了具体出处),找到理想伴侣的人也就占十分之一左右。但是生活在一个自由安全的国家,至少可以免除其他方面的后顾之忧(看病、食品安全、孩子上学、财产权、生育权等等),因而也就可以更全身心地追求幸福。何乐而不为?当然,我也看到很多华人,即使没有了后顾之忧,也因为国内养成的习惯忘记了怎么追求幸福,像“虎妈”那样异化为成就感的奴隶。但这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不是他们所在国家的问题。这样的人无论到哪里都很难有幸福感。总之有经济条件或者有申请奖学金能力的年轻人,别被国外留学生的抱怨吓住了, 如果不出来感受一下太可惜。当然,如果有一天能让自己的国家变得同样自由和安全,则连学英语出国的力气都省了。
那就回来从事网评事业吧, 祖国需要你。
真不知道这个问题讨论的意义是什么,连最基本的定义都没有理清我强烈建议先定义以下最基本的问题再进行有价值的讨论吧什么叫“五毛的观点? 以下段子转载:我敢说世界上争论宪政是“良药”还是“毒药”的只有我们一个国家。…… 放眼望去,他们都在争论环保、生态,经济政策是偏左好还是偏右好,提高福利好还是减少福利好。——这就好比别人的争论是“‘吃面包’好还是‘吃马铃薯’好”;而我们正在争论的是“‘吃饭好’还是‘吃屎好’”。政治观点有左有右都很正常(虽然天朝左派右派完全不是国际通行说法...),任何国家都有左右之分,但起码好歹人家都有统一的共识:“政府的权力是否应该限制?”“私有财产是否神圣不可侵犯?”“言..论..自..由..是否应该?“新闻/出版自由是否应该?”等等等等......而我国左右好像还在争论欧洲几百年前就已形成并实践的论点,还在讨论到底是该吃面包还是吃屎,根本无讨论的基点.....所以你所说的“五毛的观点”到底是什么呢?五毛是否都反对以上观点呢?如果这么简单的观点共识都不承认且反对,对不起,那不是五毛,更不配称为左派,只能算是RZ了。。。。
曾经读过一篇没有标题的文章:“曾经有好几次有学弟学妹问我,为什么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出国之后反而表现得更爱国,或者更“左”了。还有人问我,在当前海龟如此不受待见的情况下,为什么这么倾向于以后回国。让我尝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想分享一个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在我大学三年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那是我大一的一个午夜,临近期末,宿舍里的一帮同学一起在食堂复习考试。学习间隙,随意闲谈,内容逐渐扯向了政治话题,当时正值一次关于中国的敏感事件发生不久,于是有人开始批评起中国的民主人权来。我是一桌人中唯一一个大陆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可是当时满脑子都是第二天要考的电路,所以只是偶尔支吾几句。坐在我对面有一个黑人学生,长得很矮很瘦,而且很黑(晚上照照片用闪光灯都照不出来那种),一直一言不发地听着,直到谈话逐渐进入高潮,他突然带着浓重的非洲口音开口了。“我觉得你们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人权。”(I think you guys don't really know human rights.)大家立刻一齐望着他。他口音很重,而且声音不大,不过他说得很慢很清晰,所有人都能听明白他在说什么。“我来自一个真正没有人权的国家。我父亲在大屠杀之后(指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一直作为一个人权运动人士积极推动人民民主和修复种族关系,在当地有点声望。有一天,我们住的地区爆发骚乱……”他顿了一下。“我的母亲和我的妹妹,在我的面前被砍刀砍死。由于混乱我连凶手是谁都没看到。那之前的一天我父亲还在向这些人演讲民主和博爱。所以我觉得人权不是你们说那种。你们这样讨论人权,有点不够严肃。”他无疑在诉说他生命中最惨痛的经历,不过我无法在他的脸上和语气中找到任何悲恸。这跟他讲述的内容一样令我震惊。由于话题很快变得过于严肃,大多数学生结束谈话继续回去学习了,只有我们两三个学生继续聊了一会儿。“所以你来美国是作为政治庇护吗?”我问他。他点了点头。“不过我没有入籍,美国公民身份在非洲很不受欢迎,以后回去会有麻烦。”“你还打算回去?!”他耸了耸肩。"God makes me survive, it means something to my family and my country. I believe there is a lot I can do there."上帝让我生还,这对我的家庭和我的国家一定意味着什么。我坚信那里有许多我能做的事情。我与这个非洲同学只有一面之缘(他并不住在我们宿舍),连名字也没有记住。不过在这次谈话之后,我对任何非洲的国家,不论其有多么贫穷落后,决不会抱有一丝一毫的轻蔑,或者居高临下的怜悯。因为我知道有他这样的人存在。如果一个国家,在经历了最残酷的灾难(请百度一下1994卢旺达大屠杀)之后,在最萧条的条件下,仍然能培养出这样的人——他能在亲眼目睹亲人成为国家动乱的牺牲品之后,仍旧坚定地认为自己能挽救这个国家,那么我作为一个事外之人,无论如何也应该相信这个国家的命运将会由于他而改变。而我在这里要讨论的,不是卢旺达,而是中国。我也许应该感到庆幸——为我来自的国家比他来自的国家条件要好上百倍。可是正因为如此,我又不得不羡慕他。因为假如我跟他以同样的才能从事同样的事业,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实业,他所获得的成就对于他国家的意义,也要百倍于我。在美国读完了大学本科,如果我只敢声称我学到了一样知识,那一定是关于“个人”的价值。作为“一个人”,其实能改变的事情很多、很大。他(她)被允许拥有宏大的理想,并且亲手将其理想实现。美国是一个信仰英雄的国度,这些英雄不是蝙蝠侠、蜘蛛侠,而是乔布斯与Elon Musk,老里兰德斯坦福夫妇和弗莱德里克·特曼,内森·黑尔与马丁·路德·金,以及所有像我那个非洲同学这样的人。所以现在让我回答文章开始时提到的别人对我的提问。我不得不对中国的未来抱以最大限度的乐观态度,因为在小里兰德斯坦福大学这一所学校里,我所认识的这些人中,立志成为中国国家级经济学家的人,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的人,把世界最顶尖科技带回中国的人,至少也有两位数。而在这一所学校、我所不认识的人中,这样的人也一定有。再想想世界范围内有多少跟小里兰德同样档次的学校,每年有多少人被录取进来,有着这样理想与能力的人如恒河沙数。这里我还没算上那些在稍微差一些的教育环境里却有着绝对不逊于世界一流学校学生的能力的人。即便中国真的像某些人所描述的一般,有着人类历史上最牛逼的扼杀人才的方式,即便这些学生真的像某些人所描述的一般,有着最差的为国家人民奉献的意志,我也绝对难以相信,十年二十年之后这些人中连一个实现其理想的人都没有。而且别忘了,只要有一个人实现其理想,这个国家的命运将因此截然不同。我绝不轻视那些单纯追求个人幸福的人,也无意宣扬精英主义。如果有人把那些因为国内种种弊端而选择出国的人和我前面提到的那个非洲同学对比而得出“这些人弱爆了”的结论,我一定会坚定地反驳他。一句俗话,人各有志。谁都追求安稳的生活,但安稳的生活并不是一切。人人都怕强拆、地沟油、查水表,但有的人更怕碌碌无为。有些人因为美国政治自由、文化开放、科技先进、经济发达而向往美国,也有些人因为中国政治不够自由,文化不够开放,科技不够先进,经济不够发达而向往中国。对于钱学森而言,中国的贫穷、动荡和落后不是问题,但假如中国在他回去之前就掌握了火箭技术和工程控制论,这对他才是灭顶之灾。所以当有人问我,美国这么好,为什么还会想回去,我心里会反问,美国这么好,我能留下来干嘛?在这个夏天之后,又有很多留学生要到美国或其他国家开始大学生涯。很多人从现在开始就会迷惘:自己是不是在逃避国内的环境?自己以后应不应该回国?自己从小到大受的爱国主义教育还适不适用?我想说,没有结合自己实现理想的愿望的爱国主义纯粹只是虚无。钱学森回国,那叫爱国;晕倒男回国,那叫脑子进水。关于中国的每一条负面消息都是对于年轻人的机遇,每一条正面消息也同样是。把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各种负面事件搜集起来,做个人人相册,加几句似真似假的谣言,冷嘲热讽一番,然后断言这个国家完蛋了,这是小学学历的人就能做的事情(不是有造谣者被人挖出来是小学生嘛),你好不容易读到了大学,却不辨真假地跟风凑热闹,被这些图片遮挡了你看到中国无限潜力机遇的视线,我不得不为你辛辛苦苦给你赚大学学费的父母感到悲哀。你写几条回复,随意骂一下他们想让你骂的人,抱怨几句他们想让你说的抱怨,吆喝一下他们想让你吆喝的言论自由,就觉得“举世皆浊我独醒了”?记住,在舞台上悲天悯人的都是小丑,那些真正能够激浊扬清的人,此刻都在沉寂中不倦地耕耘着。以上。希望那些问过我的学弟学妹,能对我的答复感到满意。原文连接:嗯,好巧。在国外上了一年半的大学。或许已经接受了别人给我贴上的五毛标签。因为我现在还继续辟谣,还继续普及美国大选制度,还继续对姿势党们冷嘲热讽。去乌坎跟老一辈聊过天。在G+上跟老外交流他们眼里的中国。在学校跟这里的香港学生争论过。我曾经想过上完四年大学要得出一个结论。可后来发现,或许没什么。结论并不重要。意识形态的宣传谁也没办法裁决。究竟哪种说法是对,哪种说法是错。大家只是观念不同。所以谁都很难说服对方。可观念不同的人,撇下一切与政治相关的事情,还是可以做好朋友的。我接触到的他们,在生活中其实都很nice很kink很friendly。那就不要在乎标签了。好好生活。既然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中国,那么祝愿我们殊途同归。这就足以。==================update====================今天打开知乎就发现大家给了这么多赞同数,可有些东西表达的不太完善,诚惶诚恐赶紧来补充。如果大家觉得我的想法不恰当,那么还是撤掉自己的赞同吧,因为从小到大我的思维一直是边路人。文首的文章是我从自己的摘抄目录里面转载过来的。本来把原文地址放到了文末,但是发现微博分享的时候根本看不到,弄的好像我自己写的一样。弄的我胆战心惊,赶紧在前面说明这篇文章是自己摘抄下来的。引用这篇文字,是因为读完之后,真是有一种「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把我想说的话,全部都说了。可用了一篇引用的文章来拿了这么多赞同,实在是不该,于是在文末狗尾续貂,表达了自己特别是对最后一段的感触。=========================================这个话题是个坑,写完这些,应该就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了。既然大家观念不同,那么即便再辩下去也不一定能够达到求同。可既然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一个更好的中国,那就坚持着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好,在这过程中保持反思,存个异。最后祝福我们:殊途同归。在外面上学有时候觉得很奇怪。出來之后不知不觉的,对这个国家的感情就变成了一种类似于习惯的东西,就像吃饭爱用筷子,买书喜欢先看价钱一样。看到那些黑中国的言论,不知不觉的就会站出来反驳。我从来没想过到底是政府还是党还是国家。我也从来没想过怎样量化五毛这个词语。因为标签都是别人给我贴的,千夫指,万人敌,众口说是,那我就是吧。不管是要区分还是要量化,我发现跟我这么讲的人都是一直生活在国内的,对他们的生活感到不满和异议。可在国外的留学生哥哥姐姐们,从来没有这样问过我。飘在外,或许大家感触相似吧。我已经不再跟人争辩哪一种方法更正确哪一种思维更可行。因为发现每每同人面红耳赤谈至最后,已经偏离了大家的出发点,反而成了为了争论而争论,不可取。开始认同他人想法,回去慢慢咀嚼消化,参其同,思其异,改己之思。在成长的过程中。说大一些:大家接收到的教育不同,大家各自的生活环境不同。说小一些:每个人读的书本也不一样,接收到的信息也不一样。结果就是:大家的观念变得不一样,对事情存在各种各样的看法。说实话,这是好事。往小里说:我喜欢瓜子脸,你吃饺子喜欢蘸醋。你不能说我的审美错了,我也不能说你品位不对。往大里说:你叫我五毛,我说你民逗。可大家的出发点是一样的,我认为这就够了。既然每个人提出自己的观点都是为了一个更好的中国(暂且饶过我区分三者的关系吧),那么在你的认知之内做你认为最正确的事情,作为与你观念不同的我,再说什么也是说服不了你的。不管之后会遇上百家争鸣还是大一统。都只愿我们殊途同归。云逸兄所言极是:「去微博上轉一圈,你覺得明天就起義;去菜市場轉一圈你就知道,十年內沒可能」。在键盘上码字再多,也还是姿势党。何不去身体力行做一些什么?空谈不一定误国,可实干定能兴邦。文章最后的一句,望与大家共勉:「那些真正能够激浊扬清的人,此刻都在沉寂中不倦地耕耘着。」感谢各位的回复,我都会一一阅读。希望大家都可以思考更多。========================================通知栏把我叫回来这个半年前的答案。发现微博被@了好多次,原来是被人推了。无奈微博帐号被冻结,只能看不能说,看到一条评论决定摘下来分享:@此乃叉叉明是也:初中的时候小愤青,现在反倒变得偏五毛,但有时又还是会愤怒于政府的作为。所以觉得一个人的政治态度用贴标签一以概之是不准的,就事论事才是正道。经常在留学生发的贴下面的留言看到评论说回来工作一两年就会改变观点,身处处境不同真的是会影响对一个国家的观感让我想到好学生坏学生跟老师的关系。其实,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非黑即白的事情么?如果你想看看半年后我现在的想法(当然没有太大改变):恕我没有对大家一一回复。因为我的观点已经表达清楚了。如果你理解的有错我会跟你解释。(还是说一些比较好……不然又被人骂五毛不懂不尊重人)你讲我书生,你讲我不谙世事,你讲我人在海外,你讲我是“既得利益集团”,你讲我没接触过社会底层,你讲我答案恶心。这都是你的观点,大家把观点摆出来交流就好。无意为争辩而争辩,也无意讨论谁对谁错。因为,真的太牵扯精力了,吸收你们的观点已可,可为了争论而争论不会有太多思想上的提高。以上。
因为你发现国外不是天堂,故国旧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常忘记事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