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治疗顽固性失眠怎么治疗打嗝的办法。单纯性打嗝的...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36例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3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采用旋覆代赭石汤加减,配合穴位注射进行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94.4%。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具有较好的疗效。中国论文网 /6/view-3286923.htm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中医药疗法:旋覆代赭石汤加减;穴位:内关(双);足三里(双);膻中;胃俞;中脘  作者单位:453700 河南省新乡县中医院(茹曼);河南省新乡县人民医院(艾光华) 顽固性呃逆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亦称为打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中医学认为呃逆以自觉胸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下制为主症的病症。病因病机则胃气上逆所致。胃处于中焦,上贯胸膈以通为顺,若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则胃寒,过食辛辣则胃热,或情志郁怒久则化火动肝,肝气上逆则犯胃,或久病脾阳衰惫,痰浊中阻;或热病胃阳被灼,虚火上逆等,均可导致胃气不降,上逆胸膈,气机逆乱而发呃逆,有实证、虚证之分。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膈肌痉挛而致,是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也是患有其它疾病中的一种并发症候,如: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发作期可见发生。从2006年4月至2012年2月笔者用旋覆代赭石汤加减配合穴位对本病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治疗36例 男19例,女17例;年龄20~84岁;其中患脑梗死10例,脑出血8例。治疗前经X线、B超检查未发现肺、胃其它病变。 西医诊断为胃膈肌痉挛,用单纯解痉药物穴位注射及服中药效佳,即中西医结合治疗。  1.2 治疗方法 中西医同时进行,穴位以5 d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穴位注射1次/d。中医以旋覆代赭石汤加减,旋覆花30 g、赭石30 g、两药均用布包煎, 党参或沙参20 g、半夏30 g、生姜20 g、茯苓20 g、饮食不节加保和丸,胃中寒冷加丁香、柿蒂、良姜,胃阴上逆加柿蒂、竹茹、麦冬乌梅;气机郁滞加枳壳、沉香、 郁金、台乌;脾胃阳虚加吴茱萸、丁香;胃阳不足加石斛、柿蒂、沙参等。西药:阿托品针、盐酸甲氧氯普胺针、维生素B1针、维生素B6针、盐酸异丙嗪针;穴位:主穴 内关(双)、足三里(双)、膻中、胃俞、中脘。  2 结果  1个疗程治愈25例;2个疗程治愈6例;3个疗程治愈2例;2例经治疗有好转但未愈;总有效率94.4%。  3 典型病例  男84岁,务农,日曾因患脑梗死在某院住院治疗,住院第3天突然出现胸闷胁胀,呃逆连声,气粗,食欲不振。曾在院给予中药及西药解痉治疗,胸闷胁胀好转,但仍呃逆不断,胃脘部不适,出院后曾到其它医院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仍不见好转,故于日来本院就治诊其呃逆连声,声响加重,甚者饮食难下,食入欲吐,心烦不安,苔白微黄,脉象沉弦。此病为肝郁气滞,气郁化火伤阴所致;中药用旋覆花30 g、枳壳20 g、赭石30 g、半夏30 g、沙参20 g、台乌15 g、沉香10 g、竹茹15 g、柿蒂20 g、乌梅20 g、 生姜15 g、 茯苓20 g、用法:日一付,水煎服。穴位用药盐酸异丙嗪针25 mg、安定针50 mg混匀后取双侧内关穴;阿托品针0.5 mg,盐酸甲氧氯普胺针10 mg,取双侧足三里。次日以维生素B1针100 mg、维生素B6针50 mg、以上穴位交替使用,常规消毒用5 ml 注射器612#针头抽出 西药垂直刺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后,回抽无血液溢出再注入药物。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个疗程痊愈。随诊一年未发。  4 讨论  呃逆一症多以气逆上冲,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主为重症。现代医学单纯性膈肌痉挛,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癌,脑血管疾病及胃、食道术后等引起膈肌痉挛均可致呃逆。临床上治疗多是呃逆持续数日不止或短时间内屡屡发生,轻者可持续几小时,几天,几十天,经治疗难以治愈的呃逆为顽固性呃逆;其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讲话、生活致使患者痛苦不堪,对患者的精神造成极大影响。呃逆故称“哕”,俗称“打嗝”呃逆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虚等病因所致;其病因虽然繁多但病机关键总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呃逆在辨证上首先必须辨别虚实,分辨寒热。在治疗方面,则以和胃降气平呃为主。实证中,属于胃家寒冷者治宜温中祛寒;属于胃火上逆的治以清降泄热。虚症中,属于脾胃阳虚者,治宜补中益气,降逆和胃;属于胃阴不足者,治以生津养胃。本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如果用单纯性治疗效果较差,特别是顽固性呃逆效果更差,所以利用中医的辨证施治,采用中医旋覆代赭石汤加减以重镇和中降逆,再配合穴位疗法,二者合用达到清热降逆,化痰和胃止呃为目的;因内关穴是手厥阴经二络,穴八脉交会之一,通于阴维脉而主治胃心胸之症,起宽胸利膈作用。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阳明经所入为二合穴,具有治疗一切脾胃疾患的特殊作用。两穴均用穴位注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病极易反复,因而在症状消失后应该再继续治疗一个疗程以巩固疗效;同时注意饮食,禁食冷饮、酸、 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情志变化。此方亦可以用来治疗各种呕吐病证。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作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陈香宇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微信号:zgsqys)  呃逆,俗称“打嗝”。偶尔打几次嗝,不必管它。当呃逆持续时间大于2个月,则被认为是顽固性呃逆(IH)。发生顽固性呃逆常因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加之精神和身体的沉重压力,会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  在人体的胸腔与腹腔之间,有一顶帽子似的厚厚的肌肉膜,即是膈肌,它将胸腹腔分开。和所有脏器一样,膈肌也有神经支配,既可接受各种刺激,也可接受“上级神经”命令而收缩。膈肌突然收缩,继之喉头立即关闭,有时软腭及辅助呼吸肌也配合而收缩,这些都被延髓中枢所协调,于是打嗝就产生了。  “打嗝”这个通俗称呼很形象,不但描述了症状,也告诉我们产生这种症状的直接脏器——膈。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积极治疗原发病;②针对不同个体,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③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般疗法  深吸气后屏气法 采用深吸气后迅速用力屏气或以纸袋置于鼻口周围,造成局部二氧化碳增高的小环境,以达到通过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刺激呼吸中枢,消除病理性兴奋的目的。  指压耳轮脚法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者的头顶侧或面对患者,用两个大拇指腹同时按压患者两侧耳轮脚,由轻到重,持续加压直到呃逆终止。  按压双眼球法 患者闭目,术者将双手拇指置于患者双侧眼球上,按顺时针方向适度揉压眼球上部,直到呃逆停止。此法多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但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忌用,心脏病患者慎用。  吞食烟雾法 用一较长的圆形硬纸空盒,一端开口,用火点燃纸屑,放入盒内,使其熄灭产生烟雾,立即将纸盒开口紧压患者口唇周围,留出鼻孔,嘱患者张口如吃食物动作,把烟雾吞咽下去,但忌用抽吸的方法,1-2 分钟呃逆即可停止。  牵舌法 患者取仰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全身放松,伸出舌头,操作者用湿毛巾或消毒湿纱布包住患者舌头,双手握住向外牵拉,以患者稍有痛感为度,持续30秒左右,松手使舌体复位。  干扰法 干扰正常呼吸,如嘱患者打喷嚏、咳嗽、屏气或过度换气或用一吸痰管沿鼻腔刺激等。  药物治疗  西药治疗  乙酰唑胺 乙酰唑胺又叫醋氮酰胺。该药具有抑制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肝硬化、腹部肿瘤、肺心病和脑梗死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 0. 25~0. 5 g/次,5次/日,口服。需要注意的是,个别患者在服用该药后可出现轻度的头晕、困倦等症状,但停药后这些症状即可消失。  氯丙嗪 该药具有抑制膈神经兴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脑炎、脑梗死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25 mg/次,1~2次/日,口服。  多虑平 该药具有降低迷走神经张力,抑制膈肌痉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胃肠胀气、消化道肿瘤、脑炎、脑梗死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25 mg/次,1~2次/日,口服。另外,有规律发作的顽固性呃逆患者可在呃逆发作前0.5小时服用该药。  利多卡因 该药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降低膈神经兴奋性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胃肠胀气、消化道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将50~100 mg的利多卡因加入到5%的葡萄糖溶液40~100 ml 中静脉注射。  磷酸可待因 该药具有解除膈肌痉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尿毒症、肝硬化、胃癌、急性胃炎、脑梗死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呃逆患者在首次服用该药时可先服用0. 03 g,然后观察0.5小时,0.5小时后若呃逆的症状没有减轻,可加服该药 0.03 g,然后再观察6小时,6 小时后若呃逆的症状已消失,可不必再服药;6小时后若呃逆的症状仅为减轻或仍无好转的迹象,那么该患者就应连续服用此药2~3天,3次/日口服,0.03 g/次。  盐酸麻黄素 该药具有抑制膈神经兴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腹部手术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3次/日口服,10~30 mg/次,2次服药的间隔时间应&6小时。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及<8岁的儿童应慎用该药。  氟哌啶醇 该药具有镇静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2次/日,口服,5 mg/次,可连服2~3天。  利他林 该药具有抑制膈神经兴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胃肠胀气、脑炎、脑梗死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肌内注射利他林注射液20 mg/次,可反复注射,2次注射的间隔时间应&2小时。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青光眼和癫痫病患者应禁用此药。  华蟾素 该药可调节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并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胃癌、肝癌、冠心病、脑梗死、肺心病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肌内注射华蟾素注射液2~4 ml/次,2~3次/日。普通患者可在呃逆症状停止后的3天内停药,癌症患者则应连续注射该药2~4个月。  心痛定 该药具有抑制膈神经兴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胃肠胀气、胸膜炎、肺炎和酒精中毒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将药物咬碎后舌下含服,含服10 mg/次,2次/日。  中药治疗  顽固性呃逆仅用西药治疗有时疗效不佳或无效,或当时有效后易复发,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远期治疗效果满意。中药治疗应辨证寒热虚实及兼症,治以和胃、降逆、平呃为主,兼以补虚攻实、温寒清热、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等。代表性的方剂有旋覆代赭汤加减、丁香柿蒂汤加减、血府逐瘀汤加减。  经穴疗法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穴位注射疗法 据报道,取双侧膈俞、内关、足三里穴,经提、插、捻、转等手法,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氯丙嗪,总有效率为96%;有学者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经双后溪穴注射氟哌啶醇2.5 mg,并静脉注射麻黄素15 mg,加用东莨菪碱疗法(入睡前静脉注射东莨菪碱1.2 mg),结果治疗1次呃逆消失20例,总有效率96%。还有一种方法是取双侧内关、足三里穴,用柿蒂汤配合异丙嗪注射,总有效率96.42%。玉灵的医梦世界愿与大家共同成长!玉灵的医梦世界(yulingdrea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今天的北京又是个重霾天。还记得这张来自北京朝阳公园广场舞大妈的照片么?从伦敦到北京,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忌讳在健康的时候讨论死亡,尤其是当长辈或老人进入晚年的时候。但一旦遭遇病危,到了需要抢救才有可能挽回生命的时候,在奈何桥头徘徊的人们,只好听任亲属和医生摆布了。她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差,有一天,她还突然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迷了路。医生的诊断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也改变了她与家人和世界的关系。她患的是阿尔兹海默病,她的记忆跟不上遗忘的脚步,她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作者:玉灵
三年前完成人生中第一次正规CPR培训并取得BLS资格证,还是在日本的山形。
十多年前回希望等到我变成满头白发、牙齿稀疏的老奶奶时,有一天也会有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来给我做访问看护,和我说说她(他)的理想……少子老龄化,将是全社会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这关乎着所有人的生活。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正如《全球养老调查》创作者想表达的,关注老人,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未来。如果现在我能穿越到未来,去到我临死的那个时刻,听完我在临终前描述此生最让自己遗憾的事情,是不是就可以穿越回来,更好的度过一个无怨无悔的人生呢?1、家庭2、朋友3、爱情4、睡觉5、梦想6、拥抱7、微笑8、吻9、美好回忆P.S.这九部动画都是佳作,推荐给年全国医疗服务总量目标中,由非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的要达到30%,而目前是14%,缺口差距为16%,任务艰巨的同时,也表明了党和政府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决心。(本文节选(台湾)杏林子《朋友和其他》,为普通话考试教程)  刚开始工作那会为考高校教师证,参加了普通话考试yulingdream分享心情故事,推送医学信息,感受爱与成长。怀揣梦想,航行医海,风吹雨打,“从心”出发。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热门文章最新文章yulingdream分享心情故事,推送医学信息,感受爱与成长。怀揣梦想,航行医海,风吹雨打,“从心”出发。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护理
作者:区正红&邱琦文&张丽菘&黄丽葵&孔容冰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膈肌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阵发 性不随意挛缩,声门闭锁,空气迅速流入气管内,发出特征性的声音。中医称呃逆乃胃气上逆,膈间不利,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之症,古称“哕” [1] 。顽固性呃逆严重干扰患者休息与进食,并增加心脏的耗氧量,从而使病情加重。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综合的护理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病区于2000年8月~2002年9月收治3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均为男性,均拟诊为“呃逆原因待查”而入院。病例1,患者,56岁,自诉进食西瓜后随即喝可乐而出现呃逆不止,伴呕吐胃内容物(每食入即吐)5天,无胸痛和心悸。曾在当地卫生院治疗(用药不详),但仍呃逆不止,伴呕吐。病例2,患者,68岁,既往有中风病史3个月余,现可扶三足杖慢行,呈偏瘫步态,情绪较低落,少语,平素易怒,动辄训斥家人,家属代诉:患者因小事生气(显得十分恼怒)后出现呃逆不止,伴恶心3天,自诉曾服“片仔磺和板蓝根片”,但疗效不佳。病例3,患者,60岁,即往有冠心病病史6年,近半年常出现心前区不适,按医嘱服药后可渐缓解,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症状加重而入院,经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2天前突然出现呃逆连声,断续而不止,伴失眠,无胸痛,偶有心悸,未予治疗。
对以上3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病例1:患者因饮食失节,过食生冷,致寒邪阻遏,肺胃之气失于和降。表现为呃声缓慢有力,膈间及胃脘不舒,得寒则甚,热之则减,口淡不渴,舌苔白润,脉象迟缓。属实证胃中寒冷型。病例2:患者情志不调,恼怒伤肝,气机不利,致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生呃逆。临床表现为呃有痰阻,呼吸不利,脘肋胀满兼恶心,舌苔薄腻,脉弦而滑。属实证气机郁滞型。病例3:患者因久病气血亏虚,使胃失和降而发生呃逆。临床表现为呃逆声低长,气不接续,脘腹不舒,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属虚证。
1.2 护理方法
1.2.1 临床护理
1.2.1.1 一般护理 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使患者心身都能得到较好的休息,对稳定其情绪也起到促进的作用。
1.2.1.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呃逆的发作特点、是否有伴随症状。如出现汗出肢冷、面白或紫、息微脉绝,提示病情加重,须予积极抢救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2.1.3 情志调护 情志不畅是常见的病因,病中也能影响病情恶化,尤其频繁呃逆造成胸膈不适及精神焦虑,常使呃逆不易控制,故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显得十分重要,如对患者态度诚恳、亲切,语气和蔼,在护理过程中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动作巧、灵活、利落,使他们感受到体贴、安慰和鼓励;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选用分析、支持、矫正、暗示等护理手段,帮助患者纠正异常的心理状态,做到情志上的自我控制,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从而达到消除其焦虑心理,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
1.2.1.4 饮食调护 饮食要有节、清淡而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冷热适宜而卫生,避免辛辣、醇酒、煎炸或过于冷热的刺激性饮食。病后的饮食护理也不可忽视,因疾病初愈,正气未复元或复而未全,脾胃功能尚弱,不能消谷,应节减饮食。
1.2.1.5 加强支持疗法 由于患者进食量少或每进食时即呕吐而需暂时禁食,故要及时予静脉输入液体和电解质、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以保证供给足够的水分及营养。
1.2.1.6 做好健康教育 定期给患者介绍疾病常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告知并强调:连续不断的快速呃逆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出现阿-斯综合征等危害性 [2] 。如一旦有呃逆发生,应尽早治疗,可先自行采用连续、缓慢吞咽温水或碳酸饮料,或用清洁筷子(无菌棉枝)快速刺激悬壅垂1~2次等方法。如效果不佳时,须及时到医院诊治。注意劳逸结合,即可活动筋骨、通畅气血、调和营卫、增进食欲、振奋精神,又可养精蓄锐、恢复元气,以“劳而不倦”为度。保持情绪稳定,做到心情舒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1.2.2 辨证施护
1.2.2.1 针刺疗法 体针,取穴:以足三里、内关、膻中为主。寒气蕴胃者加上脘穴,如病例1。气机郁滞者加太冲穴,如病例2。正气亏虚引起者加气海穴,如病例3。方法:用1.5寸毫针刺入腧穴,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接上G6805型针灸治疗仪,采用密波,刺激强度控制于感觉阈与痛阈之间。每次治疗20min,每日1次,5天为一个疗程。同时配合耳穴治疗法―耳穴按压,取穴:膈、耳迷根为主。实证加交感穴及皮质下穴。虚证加胃穴及脾穴。方法:按压时给予一定的刺激量,实证者刺激宜重,虚证者刺激宜轻。每穴每次按压10下,每日4次,5天为一个疗程。或嘱病人自行按压亦可。
1.2.2.2 腧穴注射疗法 选取足三里穴或内关穴,实证者予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10mg(1ml)取等量两侧穴位注射,虚证者予黄芪注射液1ml取等量两侧穴位注射,行针得气,回抽无血后推注药物,每日1次,5天为一个疗程。如出现呕吐症状,则配合使用胃复安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
1.2.2.3 熨敷疗法 对胃中寒冷型如病例1可使用热水袋(套上布袋)热敷胃脘部,热水温度在50℃,热敷30min,每日2次。注意避免烫伤局部。
在各项治疗过程中,每天由专人负责,进行观察和记录症状变化情况。
3例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再观察5天,无1例复发,痊愈出院。其中病例1于入院当天早上予治疗后30min症状缓解,当天下午又复发(相隔约6h),1天后症状缓解,2天后症状完全消失;病例2同时给予冬眠灵(盐酸氯丙嗪)注射液12.5mg(1ml)取等量两侧内关穴注射,治疗1h后症状缓解,无复发,1天后症状完全消失;病例3予治疗后2h症状缓解,2~3h又复发,3天后症状缓解,4天后症状完全消失。以上病例1个月后随访,均无复发。
3 护理体会
呃逆辨证,先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病因,以辨别是否一时气逆而发,或因外感、内伤及脏腑功能失调而致。掌握虚实,分辨寒热。健康人的呃逆多与冷刺激有关,多见于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受刺激的情况下发生,为一时性,可自然消失。
中医认为呃逆为胃气上逆而致,属足阳明经病证,取胃经合穴足三里,具有调理脾胃作用,而足三里穴又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内关穴为手厥阴络穴,能宣通上中二焦气机。膻中穴为一身之气会,因此三者合用能够起和胃理气的作用,而达到以降逆止呃。通过辨证配气海穴或太冲穴以加强疗效。《灵枢?口问》篇说:“耳为宗脉之所聚”。其中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耳部,支脉入耳中,而三焦经“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所以通过刺激耳部腧穴而达到宽胸理气利膈,解除膈肌痉挛以止呃。
654-2注射液除穴位刺激外,还可营养和调节交感神经,缓解胃肠平滑肌的痉挛,调节胃肠,充分发挥综合效应。腧穴注射疗法亦称水针法,是以中、西医理论为基础的辨证与辨病同时进行的方法,其作用原理即同与中医传统针刺,通过经络起作用,同时又结合现代医药学原理,通过神经传导、体液调节而发挥效能。具有协调阴阳、调整脏腑、调和营卫气血以及神经系统、体液系统、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由于水针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较少,绝大数患者不了解,因此在行水针治疗前须向患者讲明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操作时还要分散其注意力,尤其对酸、麻、胀感过于敏感者,需多加疏导,以便操作能顺利进行,有助提高疗效。
频繁的呃逆使患者烦躁不安,不利于病情的稳定与康复。因此,在病情许可下,可给予适量镇静剂,这样可使患者安静休息,减少耗氧量,缓解其烦躁情绪。
敷疗法是将热水袋敷于上腹部,利用温热(或药物)的作用,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目的。
《景岳全书》曾说:“惟屡呃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气有道,或脾肾元气大有云竭而然然实呃不难治,而惟元气败竭者,乃最危之候也” [3] 。辨证论治中也提到:若因各病变引 起持续不断的呃逆,则需要药物治疗,若在久病、重病中出现,则多为病势恶化之征兆。由此可见,呃逆的发生某种意义上预示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呃逆主要是由于心肌长时间严重缺血、缺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刺激膈肌引起其痉挛,造成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表现 [4] 。因此,应积极扩冠、吸氧,改善心肌缺血、缺氧,而不宜采用憋气法,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发生意外。随着心肌缺血、缺氧症状的逐渐改善,向迷走神经的刺激性也逐渐减弱,迷走神经兴奋性也随着降低,呃逆可由持续变为间歇到完全消失。如既往有胃肠病史,也需对症用药治疗,这样可减少呃逆发作的频率和缩短持续的时间。
由此可见,只有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配合综合的护理方法、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使顽固性呃逆得到有效的控制至痊愈。&
1 李乾构,王自立.中医胃肠疾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
<P style="T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陈香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治疗顽固性打嗝方法大全
打嗝,医学上称为“呃逆”。偶尔打几次嗝,不必管它,呃逆持续时间大于2月被认为是顽固性呃逆(intractable hiccup,IH)。发生顽固性呃逆常因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加之精神和身体的沉重压力,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甚至可导致死亡。
在我们的胸腔与腹腔之间,有一顶帽子似的厚厚肌肉膜,即是膈肌,它将胸腹腔分开。和所有脏器一样,膈肌也有神经支配,既可接受各种刺激,也可接受“上级神经”命令而收缩。膈肌突然收缩,继之喉头立即关闭,有时软腭及辅助呼吸肌也配合而收缩,这些都被延髓中枢所协调,于是打嗝就产生了。
“打嗝”这个通俗称呼好。不但描述了症状,也告诉我们产生这种症状的直接脏器—膈。
一、一般疗法
1、深吸气后屏气法& &采用深吸气后迅速用力屏气或以纸袋置于鼻口周围,造成局部二氧化碳增高的小环境,以达到通过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刺激呼吸中枢,消除病理性兴奋的目的。
2、指压耳轮脚法&&&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者的头顶侧或面对患者,用两个大拇指腹同时按压患者两侧耳轮脚,由轻到重,持续加压直到呃逆终止。
3、按压双眼球法&&& 患者闭目,术者将双手拇指置于患者双侧眼球上,按顺时针方向适度揉压眼球上部,直到呃逆停止。此法多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但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忌用,心脏病患者慎用。
4、吞食烟雾法&&& 用一较长的圆形硬纸空盒,一端开口(如装胶布用的硬纸盒),用火点燃纸屑,放入盒内,使其熄灭产生烟雾,立即将纸盒开口紧压患者口唇周围,留出鼻孔,嘱患者张口如吃食物动作,把烟雾吞咽下去,但忌用抽吸的方法,1~2 分钟呃逆即可停止。
5、牵舌法&& 患者取仰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全身放松,伸出舌头,操作者用湿毛巾或消毒湿纱布包住患者舌头,双手握住向外牵拉,以患者稍有痛感为度,持续30 秒左右,松手使舌体复位,总有效率可达100% 。
6、干扰法 干扰正常呼吸,如:嘱患者打喷嚏、咳嗽、屏气或过度换气或用一吸痰管沿鼻腔刺激等。
二、药物治疗
(一)西药治疗
1、乙酰唑胺
乙酰唑胺又叫醋氮酰胺。该药具有抑制人的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腹部肿瘤、肺心病和脑梗塞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每日服5次,每次服0. 25~0. 5克。需要注意的是,个别人在服用该药后可出现轻度的头晕、困倦等症状,但停药后这些症状即可消失。
该药具有抑制膈神经兴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脑炎、脑梗塞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每日服1~2次,每次服25毫克。
该药具有降低迷走神经张力,抑制膈肌痉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胃肠胀气、消化道肿瘤、脑炎、脑梗塞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每日服1~2次,每次服25毫克。
另外,有规律发作的顽固性呃逆患者可在呃逆发作前半小时服用该药。
4、利多卡因
该药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降低膈神经兴奋性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胃肠胀气、消化道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将50~100毫克的利多卡因加入到40~1 00毫升5% 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
5、磷酸可待因
该药具有解除膈肌痉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尿毒症、肝硬化、胃癌、急性胃炎、脑梗塞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呃逆患者在首次服用该药时可先服用0. 03克,然后观察半小时,半小时后若呃逆的症状没有减轻,可加服该药 0. 03克,然后再观察6个小时,6 个小时后若呃逆的症状已消失,可不必再服药;6个小时后若呃逆的症状仅为减轻或仍无好转的迹象,那么该患者就应连续服用此药2~3天,可每日服3次,每次服0. 0 3克。
6、盐酸麻黄素
该药具有抑制膈神经兴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腹部手术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每日服3次,每次服1 0~30毫克,两次服药的间隔时问应在6个小时以上。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及8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该药。
7、氟哌啶醇
该药具有镇静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每日服2次,每次服5毫克,可连服2~3天。
该药具有抑制膈神经兴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胃肠胀气、脑炎、脑梗塞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每次肌肉注射利他林注射液20毫克,可反复注射,两次注射的间隔时问应在两个小时以上。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青光眼和病患者应禁用此药。
该药可调节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并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胃癌、肝癌、冠心病、脑梗塞、肺心病等疾病引起的顽周性呃逆。其用法是:每次肌肉注射华蟾素注射液2~4毫升,每日注射2~3次。普通患者可在呃逆症状停止后的3天内停药,癌症患者则应连续注射该药2~4个月。
10、心痛定
该药具有抑制膈神经兴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胃肠胀气、胸膜炎、和酒精中毒等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其用法是:将药物咬碎后舌下含服,每次含服1 0毫克,每日含服两次。
(二)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应辨证的分清寒热虚实及兼症,治以和胃、降逆、平呃为主,兼以补虚攻实、温寒清热、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等。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方剂:1、 旋覆代赭汤加减;2、丁香柿蒂汤加减;3、血府逐瘀汤加减;等。顽固性呃逆仅用西药治疗有时疗效不佳,或无效,或当时有效后易复发,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远期治疗效果满意。
三、经穴疗法
1、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2、穴位注射疗法
据报道,取双侧膈俞、内关、足三里穴,经提、插、捻转等手法,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氯丙嗪,总有效率为96%;有作者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经双后溪穴注射氟哌啶醇2. 5 mg,并静脉注射麻黄素15mg,加用东莨菪碱疗法(入睡前静脉注射东莨菪碱1. 2 mg),结果治疗1次呃逆消失20例,总有效率96%。还有一种方法是,取双侧内关、足三里穴,用柿蒂汤配合异丙嗪注射,结果总有效率96.42%。
总之,顽固性呃逆的治疗首先是病因治疗,注意以下几点:1、积极治疗原发病,寻找致病原因。2、针对不同个体,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③ 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
&有关“打嗝”的病因,下次再写!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0:32
陈香宇大夫的信息
陈香宇大夫电话咨询
陈香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陈香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陈香宇大夫提问
陈香宇的咨询范围:
擅长诊治胃肠神经官能症(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肝炎(尤其是不明原因肝炎、药物性肝炎),乙肝、丙肝的抗病毒治疗,肝硬化(胃镜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难治性腹水),不明原因腹水;2、熟练掌握胃、食管、十二指肠息肉切除;3、擅长食管、贲门(贲门失弛缓)、幽门、十二指肠狭窄扩张、支架植入术;4、熟练掌握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5、擅长胃癌、结肠癌、食管癌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顽固性失眠怎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