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知道目前有没有真菌特异性免疫荧光染料...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活检组织中真菌Calcofluor White荧光染色法的改良
目的:探索对Calcofluor White荧光染色法的改良,为活检诊断真菌感染提供一种快速、经济、对比更清晰的染色方法。方法:采用Calcofluor White M2R和苏木素、伊红染液,组合成3种染色步骤,对32例病例进行染色,筛选出适用于活检组织,并且在光镜与荧光镜下能同时观察的改良染色法步骤。结果:光镜下,组织呈现HE染色固有的形态。切换至荧光显微镜下,真菌则被显示为亮蓝色,组织背景呈黄绿色,结果清晰、醒目,对比强烈。结论:改良Calcofluor White荧光染色法能使同一张切片在光镜和荧光显微镜下同时观察,相互对照和定位,是提高真菌检出的好方法,值得在真菌的病理活检工作中广泛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of Calcofluor White 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provide a fast and economical dyeing method with striking contrast for biopsy diagnosis of fungal infection. Methods:Calcolfuor White M2R, hematoxylin and eosin dyes were combined to form three different staining procedures and tostain 32 cases. The best procedure was selected, which was suitable for biopsy and for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 of the staining under light microscope and lfuorescence microscope. Results:Tissue preserved morphology of HE staining under the light microscope. Switched to the lfuorescent microscope, the fungi were shown as bright blue, and the organizational background was displayed yellow to green. hTe results were clear, eye-catching and striking contrast. Conclusion:hTe modiifed Calcolfuor White lfuorescent staining method can make the same sections to be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and lfuorescence microscope simultaneously, easy to located and mutually control. It is a good method and worthy to be widely used for detecting fungi of biopsy.
作者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12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病理科,广州511447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120
年,卷(期):
Keywords: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T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grant from the Special Funds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piratory Diseases,P. R. China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皮肤真菌检查技术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皮肤真菌检查技术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3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快速测定某种细菌或真菌的存活量的问题(细菌,真菌,存活,荧光) - 微生物实验 - 生物秀
标题: 快速测定某种细菌或真菌的存活量的问题(细菌,真菌,存活,荧光)
摘要: [快速测定某种细菌或真菌的存活量的问题(细菌,真菌,存活,荧光)] 在3,4个小时内完成吧。做个某种物质对菌的杀伤作用,用观察细菌圈大小的方法用时太久。想过用OD600测定的,但是死亡的菌在试管中会不会对测定有影响啊???或者还有更好的方法,额,还没有资格要到一些仪器,像荧光这类的的就做不到。不过先不管仪器问题,听听各位大侠的意见 关键词:[细菌 真菌 存活 荧光 死亡]……
在3,4个小时内完成吧。做个某种物质对菌的杀伤作用,用观察细菌圈大小的方法用时太久。想过用OD600测定的,但是死亡的菌在试管中会不会对测定有影响啊???或者还有更好的方法,额,还没有资格要到一些,像荧光这类的的就做不到。不过先不管问题,听听各位大侠的意见
回复理论上测mRNA量就可以用qRT一PcR定量前后比较应该可以回复OD600可能不太靠谱。死亡的菌在试管中仍然存在,对吸光会有影响。测mRNA量应该也不行,菌死亡后,核酸物质不会立即降解吧。回复大鼠心肌组织中microRNA和18S rRNA的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李文灿 【摘要】: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又称死后间隔时间,是指发现、检查尸体时距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隔。死亡时间的准确推断,具有重要的法医学实践价值,一直是法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死亡时间的推断有多种方法,传统主要是依据尸体现象(尸斑、尸冷、尸僵等)和胃内容物消化过程、尸体蝇蛆生长规律等,但这些方法比较粗略,并且受环境、地域的影响比较大。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生物体内核酸物质在机体死后的时间依赖性降解规律逐渐被应用于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 众多学者发现管家基因的降解变化与死亡时间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适合用于死亡时间的推断研究。目前的研究集中在GAPDH和β-actin,但由于GAPDH和β-actin属于机体内高丰度mRNA,在早期死亡时间内变化曲线并不明显,更适合作内参。同时mRNA的降解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也是限制其应用于死亡时间推断研究的一个因素。我们通过前期实验研究发现微小RNA (microRNA)和18S核糖体RNA,在大鼠死亡后的不同阶段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变化规律,更适合用于死亡时间的推断。 本课题通过实验筛选出大鼠心肌细胞中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同时在机体死后具有一定降解规律的核酸物质,如miRNA和18S rRNA。固定外界环境温度及湿度,以大鼠心肌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价miRNA和18S rRNA在机体死后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旨在为死亡时间推断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及指标。 第一部分大鼠死后不同死亡时间组织提取及心肌形态学鉴定 目的获得大鼠死后不同时间的心肌组织,并观察不同死亡时间心肌形态学变化。 方法固定外界环境温度及湿度,断颈处死大鼠,于死后不同时间解剖取心肌组织。福尔马林固定后切片进行HE染色。 结果成功获得了大鼠死后不同时间的心肌组织。心肌HE染色结果显示,心肌自溶变化规律与传统尸体现象发生规律基本一致。24h开始有少量心肌细胞发生自溶,细胞破裂;96h大部分细胞发生自溶,细胞结构不清,核消失;144h后,横纹肌完全消失,心肌细胞核完全崩解、碎裂;168h后,无细胞形态,无细胞核。 第二部分大鼠死后不同死亡时间组织RNA的提取及降解规律分析 目的研究组织RNA的降解变化规律与死亡时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Trizol提取组织RNA, Nano Drop1000检测RNA抽提的浓度及纯度。非变性凝胶电泳观察不同死亡时间RNA的降解变化规律。 结果28S条带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降解的趋势,至24h基本消失,5S条带变化不明显。48h后,RNA基本被降解为小片段。 第三部分大鼠死后心肌组织中microRNA和18S rRNA的荧光定量分析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组织中microRNA和18S rRNA的变化规律与死亡时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中microRNA和18S rRNA的含量水平。 结果大鼠死后120h内心肌组织中miRNA(如miR-1-2)含量无明显变化,此后开始下降;而18S rRNA含量在96h内逐渐增多,随后开始缓慢下降。大鼠死后不同时间18S rRNA的Ct值以及18S rRNA和miR-1-2的ΔCt值与PMI呈非线性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0..(R2=0.9487);Y2=-0..3(R2=0.8072)。 第四部分已知死亡时间人体组织样本的初步实验验证分析 目的初步验证已知确切死亡时间的人体心肌组织中microRNA和18S rRNA的含量水平与动物实验所得回归方程的契合度。 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人体心肌细胞中microRNA和18S rRNA的含量水平,将结果代入回归方程比较推测值与实际值间的误差。 结果人体心肌组织中microRNA和18S rRNA的含量较大鼠心肌组织丰富,根据回归方程推断的死亡时间与实际死亡时间基本吻合,误差在2小时左右。 结论 利用mRNA尤其是管家基因(如GAPDH和β-actin)的降解规律推断死亡时间是现阶段法医学研究的焦点。但是,由于如GAPDH和β-actin属于高丰度mRNA,在早期死亡时间内变化规律不明显,更适合在推断死亡时间时作为内参照。选择一个或多个指标综合判断PMI是突破传统死亡时间推断研究的关键。本实验研究发现miRNA和18SrRNA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在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采用ABI 7500 Fast Real-Time PCR仪进行相关研究,发现miRNA相对稳定。在机体死后120h内miRNA的含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不随死亡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120h后它的含量开始下降。这是因为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单链小RNA,只有21~25个核苷酸,由于片段很小,在生物体内非常稳定。说明在早期死亡时间内,miRNA可以作为一个稳定的内参照指标客观反映其它生物指标的变化水平。因此,miRNA作为一种分子标志物由于其稳定性在死亡时间推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本研究同时发现18S rRNA大鼠死亡后早期阶段含量逐渐增多,在96h左右达到峰值,随后又开始下降。分析认为18S rRNA在细胞中以单独形式存在的含量很少,大部分存在于由多个核糖体组成的复杂核糖体蛋白复合物中。这为18S rRNA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可以隔绝RNA酶和其他化学因素的影响,使18S rRNA保持稳定。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蛋白质降解,18S rRNA从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在死后一定时间内,含量逐渐增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是由于在死后的96h内,18S rRNA的降解速度低于其从核糖体蛋白复合物中释放的速度;而96h之后,由于大部分18S rRNA已经释放,其降解速度开始超过释放速度,使96h之后的18S rRNA含量逐渐下降。 本课题组认为,综合利用miRNA的稳定性和18S核糖体RNA的规律性进行死亡时间推断,比单独利用管家基因的半定量PCR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由于尸体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不管是利用DNA、RNA或是蛋白质的降解规律进行死亡时间推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一种指标和方法难以准确判断死亡时间。如何选择、优化不同指标并将这几种指标和方法进行综合应用,是今后利用生物大分子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方向。 本实验通过更为精确的Real-Time PCR方法发现18S rRNA的变化规律与死亡时间存在密切关系(Y=0..),miRNA在死后较长的时间内含量保持稳定。通过收集已知死亡时间的人体组织样本,进行初步实验验证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死亡时间存在一定的误差,但误差在2h左右,证明microRNA和18S rRNA的变化规律能较为准确的进行死亡时间判断。以上是基于哺乳动物(mammalian)的死亡时间判断回复
以下是原核微生物的判断 作为结核分支杆菌活菌检测标志的可行性研究陆宇) 朱莉贞) 段连山) 梁桂芳) 田苗) ) 【摘要】) 目的) 探讨%&’( 作为结核分支杆菌活菌检测标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结核分支杆菌,-. &/在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氧氟沙星处理后0# !#1 !.0 2 134 %&’( 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与活菌计数方法对比。结果) 在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处理0# 2 时,结核分支杆菌,-.&/活菌数下降明显;在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及氧氟沙星各药各浓度处理.0 2 时,活菌数相似,但利福平处理后活菌数较它们低。利福平处理0# 2 后134 %&’( 下降到无药对照的"5 "06,其他药物处理分别下降到无药对照的!6 7 !"6;各药处理.0 2后134 %&’( 均下降到!6以下。结论) %&’( 表达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反映出用药与无药的区别,并与菌落形成单位(89:)几乎呈平行关系。%&’( 是检测和判定结核分支杆菌“ 死”“ 活”的分子标志物。论文题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活体特异性分子检测研究选题来源:省,市,自治区项目学位类型:硕士论文作者:李善志关键词:mRNA,RT-PCR,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活体检测,HlyA基因中文摘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致病菌,能引起人和动物脑膜炎、败血症及孕妇流产。在现有的检测方法中,单重PCR技术常因基因缺失或特异性不强而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此外,PCR检测技术会因DNA难于降解导致死菌活菌一同检出,由死菌带来的假阳性问题为企业和检验部门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提高现有常规PCR检测的特异性,建立简便、快速、特异且能区分活菌和死菌的方法,对于解决假阴性与假阳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筛选单增李斯特菌的Iap、PrfA及HlyA三个基因作为靶点构建三重PCR技术,纯菌检测灵敏度达到3×103cfu/ml,人工污染样品检测灵敏度为3×104cfu/ml。然后在研究mRNA与单增李斯特菌细胞活性相关性基础上,以mRNA为检测模板,以溶血素基因HlyA为靶基因,建立了活菌检测RT-PCR新方法。纯菌的最小检出限为1×104cfu/ml;猪肉样品经过12小时增菌,最小检出限为4.5cfu/g;冷冻虾仁样品增菌16h,最小检出限为4.5×10cfu/g,牛奶样品培养16h,最小检出限可达4.5cfu/ml。结果显示以mRNA为靶分子,建立灵敏的RT-PCR方法检测样品中活菌是可行的。为快速检测与鉴定食品及临床中单增李斯特菌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还发明了单增李斯特菌的活体分子检测盒,经过初步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英文摘要:Listeria monocytogenes is an important pathogen which causes man and animal meningitis,blood posioning and pregnant abortion。PCR method is rapid,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al.Due to single gene missing,single PCR detection method tends to produce fameanwhile,as for less special gene,it also produce false positive problem. Because
in dead bacteria degrades slowly,it also tends to produce false positive problem. The problem of false positive causes large economical lose for enterprise and department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It appeares very important to detect viable bacteria so as to separate dead bacteria from total bacteria. So,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method that can separate dead bacteria from total bacteria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simple,sensitive and rapid . In this research,three genes were taken as targets and three pairs of primers were designed for triple PCR detection system.The sensitivity of triple PCR detection for artificial contaminated sample was at least 3×104cfu/ml . Research showed that mRNA could be betterly represent the viable bacteria for it degraded quickly in dead bacteria. mRNA was taken as detection template firstly in our country.Then,a pair of primer targeted for HlyA gene was designed. The detection limit of pure culture was 1×104cfu/ml . After cultivated for 12h ,detecton limit of artifical contaminated pork was 4.5cfu/g;After cultivated for 16h ,detecton limit of artifical contaminated frozen shrimp and milk was 4.5×10cfu/g and 4.5cfu/ml. Results showed that it was feasible to build sensitive RT-PCR detection system for viable Listeria monocytogenes based on the mRNA;Furthermore,detection kit for viable Listeria monocytogenes was invented and got a good result in application.回复另外 目前进行的细菌VBNC状态(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均是利用mRNA来做判断的当然你的怀疑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是在几分钟之内,但是几个小时之内是有可能的大家以mRNA为指标的核心出发点: mRNA很容易降解 特别是菌体死亡后,它会在细胞自身的RNAse的作用下 快速崩解。 这也是我们在做mRNA相关实验时 特别怕RNA酶污染 将其降解的原因,事实上也差不多的做过RNA实验的同学一定有这个切肤之痛的回复不过我们必须承认 这个方法不是那么完美的细菌不太好用染色法进行死活区分的,太小,受到显微镜放大倍数限制,使用油鏡标本处理法需把菌体杀死。但是酵母是可以通过美兰染色进行死活区别的。(它大,低倍就可以看看清楚,无需对样品进行杀灭处理)回复受教了回复Live/Dead Baclight Bacterial
Viability Kit (Molecular Probes, Eugene, Oreg., USA) 可以荧光或流式观察细菌死活
相关热词:
..........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眼部真菌实验室诊断技术
精彩推荐:
当前位置:&&>>&&>>&&>>&
眼部真菌实验室诊断技术
<font color=#07-11-21 17:05:31 中华眼科在线
  感染性眼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细菌常致眼组织不同程度的损害,有时后果严重,危害视力。在发展中国家,细菌性感染是致盲的第一位原因。细菌性感染的致病菌种类很多,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各异。随着环境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众多广谱抗生素在眼科的广泛应用,以及细菌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眼部感染的细菌菌谱也发生不断的变化,但其基本的鉴定方法是不变的。细菌属种鉴定主要依据固体培基上菌落形态特征、液体培基混浊情况、涂片染色镜检菌体形态及细菌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分解与合成代谢产物不同(如对碳源、氮源的利用、酶类反应等试验)鉴定细菌种类。  目前实验室鉴定细菌常采用手工鉴定、快速细菌鉴定组合(如API系统等)或全自动、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    概 述      真菌是一类有细胞壁,无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仅少数类群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能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的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空气中腐生真菌孢子可污染结膜囊,暂时存留。因自然条件、季节、环境、职业等因素不同,正常囊真菌阳性率为2 %~25 %。正常情况下不致眼病,但一定条件下如外伤、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引起菌群失调,导致外源或内源性真菌侵入眼部致病。    近年镰刀菌、曲霉菌等真菌感染性眼病增多,在、治疗方面都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1.分类:    (1)单细胞真菌:如念珠菌属、酵母菌属等    (2)多细胞真菌:如丝状菌(霉菌)等    (3)双相型真菌:如申克孢子丝菌等    2.形态结构:    (1)真菌的营养体:菌丝    菌丝:由成熟的孢子在基质上萌发产出的芽管,进一步伸长,并产生分枝而不断生长形成的,或者是由一段菌丝细胞增长而形成单一的细丝称为菌丝。菌丝分为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菌丝为透明管状,直径2~6μm。细胞壁由几丁质、纤维素、葡聚糖等构成,原生质内有典型核结构、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及肝糖等内含物。菌丝生长过程中在一定间距,形成分隔的为有隔菌丝,不形成分隔的为无隔菌丝。菌丝延长或分枝交织成网状或团状称菌丝体。菌落绒状或絮状,伸入寄生物、培养基内吸取水分、营养的菌丝为营养菌丝,向空气中伸展的菌丝为气生菌丝,由此产生孢子。(图1-1、2、3、4)                    (2)真菌的繁殖体:    ①子实体:产生孢子的组织体    ②孢子: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    真菌通过无性、有性或菌丝断裂繁殖。孢子是真菌繁殖的一种重要方式,脱落后在空气中播散,易被携带且抵抗力较强,在适宜环境下萌发芽管,延长为菌丝而继续繁衍。酵母型、类酵母型单细胞真菌为圆或卵圆形,直径3 ~ 6 μm,发芽增殖。幼芽成熟后自母细胞脱落,如子细胞延长不脱落,继续发芽成细胞链称假菌丝。    3. 繁殖方式:    真菌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真菌的检查方法】    1. 不染色法:10%~20%氢氧化钾湿片法    (1)原理:利用氢氧化钾溶解刮片中的非真菌杂质而显示菌丝。    (2)检查方法:将刮取的角膜组织或活检组织,放在清洁的载玻片上,滴加10%~20%氢氧化钾1~2滴,覆以盖玻片。在弱火焰上微微加温,使杂质溶化清晰,先用低倍镜找到标本位置,再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菌丝和孢子。(图1-5)若同时加入亮绿或甲基绿能增加对比度。    (3)结果分析:该法实用、简单快速,能在镜下见到不同种菌丝形态,有的能见到孢子。缺点为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2.染色法:    (1) 姬姆萨(Giemsa)染色:      染液为Giemsa染液,临用前原液与工作液1:20混合,制备成应用液。    ①检查方法:刮片方法见第一章,甲醇固定。    ②染色:Giemsa工作液染20分钟,倾去,水洗、待检。    ③结果分析:丝状真菌、类酵母菌染为紫或红色,核蓝紫色、紫红色,胞壁、中隔及死亡菌丝不着染,背景为粉红或淡蓝色(图1-6)。                  (2) Gram染色    ①检查方法:刮片方法同上。    ②染液和染色步骤:见第一章。    ③结果分析:丝状真菌因菌龄不同,其内容物不同,着染为紫蓝色、红色,细胞壁及中隔不着染,衰老或死亡菌丝呈玻璃样。念珠菌等芽生细胞及假菌丝染为紫兰色(图1-7)。    (3)荧光染色法    所用荧光染料有吖叮橙和钙荧光白(Calcofluor white CFW)。CFW是一种二苯乙烯类的荧光增白剂,能与真菌细胞壁的纤维及几丁质发生特异性的结合,荧光显微镜下可快速检出真菌,尤其是真菌生长旺盛部位如菌丝顶端,酵母芽孢等。荧光显微镜下丝状真菌细胞壁呈亮绿色,核绿色。类酵母菌、假菌丝、厚膜孢子呈红橙色。    (4) 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丝状真菌、类酵母菌染为红色(图1-8)。    (5)果莫里六胺银(Gomori`s methenamine silver,GMS)染色法    用铬酸氧化真菌多糖为醛,还原六亚甲基四胺银成为可见的金属银。丝状真菌细胞壁及中隔染为黑色,酵母、类酵母菌染为黑色。背景淡绿色,对比明显,显微镜低倍镜下即可见。    PAS 和 GMS这两种染色法不但在病理切片中显示真菌效果卓越,且许多作者认为在角膜刮片中显示真菌具有特异性高、易辨认之优点。缺点是需特殊化学试剂及费时较长。
(来源:中国眼网)(责编:xhhdm)
更多关于(眼科疾病,感染性眼病,真菌,诊断,技术,细菌,细胞,检查,鉴定)的信息
& 热门图文
& 健康新看点
& 健康多视点
&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号
本网站由主办
服务电话:010- 服务邮箱: cma_真菌是什么
  参考资料:  真菌是细菌的一种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卫生防病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大多数人知道细菌可以导致疾病,并习惯用“有病菌”或“有细菌”来形容一个脏的环境或物品.那么,真菌又是怎么回事,是细菌的一种吗?的确,真菌也很微小,也能使人生病,但它和细菌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知道,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内都有细胞核.而微生物中只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故又称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很少,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而病毒则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生微生物.  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有十万多种,其中能引起人或动物感染的仅占极少部分,约300种.很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面粉发酵,做酱油、醋、酒和霉豆腐等都要用真菌来发酵.工业上许多酶制剂、农业上的饲料发酵都离不开真菌.许多真菌还可食用,如蘑菇、银耳、香菇、木耳等.真菌还是医药事业中的宝贵资源,有的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和维生素以及酶类;有的本身就可以入药用于医治疾病,如中药马勃、茯苓、冬虫夏草等.  真菌还可引起动、植物和人类的多种疾病,在人类主要有三种类型:①真菌感染;②变态反应性疾病;③中毒性疾病.  霉菌  亦称“丝状菌”.属真菌.体呈丝状,丛生,可产生多种形式的孢子.多腐生.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根霉、毛霉、曲霉和青霉等.霉菌可用以生产工业原料(柠檬酸、甲烯琥珀酸等),进行食品加工(酿造酱油等),制造抗菌素(如青霉素、灰黄霉素)和生产农药(如“920”、白僵菌)等.但也能引起工业原料和产品以及农林产品发霉变质.另有一小部分霉菌可引起人与动植物的病害,如头癣、脚癣及番薯腐烂病等.  酵母菌  属真菌.体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内有细胞核、液泡和颗粒体物质.通常以出芽繁殖;有的能进行二等分分裂;有的种类能产生子囊孢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在葡萄及其他各种果品和蔬菜上更多.是重要的发酵素,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生产上常用的有面包酵母、饲料酵母、酒精酵母和葡萄酒酵母等.有些能合成纤维素供医药使用,也有用于石油发酵的.  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属酵母菌属.细胞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以出芽繁殖,能形成子囊孢子.在发酵工业上,可用来发酵生产酒精或药用酵母,也可通过菌体的综合利用提取凝血质、麦角固醇、卵磷脂、辅酶甲与细胞色素丙等产品.  红曲霉素(Monascuspurpureus)属于囊菌纲,曲霉科.菌丝体紫红色.无性生殖时,茵丝分枝顶端形成单独的或一小串球形或梨形的分生抱子.有性生殖时,产生球形、橙红色的闭囊果,内生含有八个子囊孢子的子囊.红曲霉可制红曲、酿制红乳腐和生产糖化酶等.  假丝酵母(Candida)  一属能形成假菌丝、不产生子囊孢子的酵母.不少的假丝酵母能利用正烷烃为碳源进行石油发酵脱蜡,并产生有价值的产品.其中氧化正烷烃能力较强的假丝酵母多是解脂假丝酵母(C.lipolytica)或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alis).有些种类可用作饲料酵母;个别种类能引起人或动物的疾病.  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  或亦称“白色假丝酵母”.一种呈椭圆形、行出芽繁殖的假丝酵母.通常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肠道、上呼吸道等处,能引起鹅口疮等口腔疾病或其他疾病.  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  半知菌类,黄曲霉群的一种常见腐生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食制品或其他霉腐的有机物上.菌落生长较快,结构疏松,表面黄绿色,背面无色或略呈褐色.菌体由许多复杂的分枝菌丝构成.营养菌丝具有分隔;气生菌丝的一部分形成长而粗糙的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产生烧瓶形或近球形的顶囊,囊的表面产生许多小梗(一般为双层),小梗上着生成串的表面粗糙的球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顶囊、小梗和分生孢于合成孢子穗.可用于生产淀粉酶、蛋白酶和磷酸二酯酶等,也是酿造工业中的常见菌种.近年来,发现其中某些菌株会产生引起人、畜肝脏致癌的黄曲霉毒素.早在六世纪时,《齐民要术》中就有用“黄衣”、“黄蒸”两种麦曲来制酱的记载,这两种黄色的麦曲,主要由黄曲霉一类微生物产生的大量孢子和蛋白酶、淀粉酶所组成.  白地霉(Geotrichumcandidum)  属真菌.菌落平面扩散,组织轻软,乳白色.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时,断裂成圆柱状的裂生抱子.菌体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8℃.常见于牛奶和各种乳制品(如酸牛奶和乳酪)中;在泡菜和酱上,也常有白地霉.可用来制造核苦酸、酵母片等.  抗生菌  亦称“拮(颉)抗菌”.能抑制别种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别种微生物的一些微生物.其中有的能产生抗菌素,主要是放线菌及若干真菌和细菌等.如链霉菌产生链霉素,青霉菌产生青霉素,多粘芽抱杆菌产生多粘菌素等.  假菌丝  某些酵母如假丝酵母经出芽繁殖后,子细胞结成长链,并有分枝,称为假菌丝.细胞间连接处较为狭窄,如藕节状,一般没有隔膜.  抗菌素  亦称“抗生素”.主要指微生物所产生的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如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春雷霉累、庆大霉素等.从某些高等植物和动物组织中也可提得抗菌素.有些抗菌素,如氯霉素和环丝氨酸,目前主要用化学合成方法进行生产.改变抗菌素的化学结构,可以获得性能较好的新抗菌素,如半合成的新型青霉素.在医学上,广泛地应用抗菌素以治疗许多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和某些癌症等.在畜牧兽医学方面,不仅用来防治某些传染病,有些抗菌素还可用以促进家禽、家畜的生长.在农林业方面,可用以防治植物的微生物性病害.在食品工业上,则可用作某些食品的保存剂.  病原性真菌  真菌(Fungus)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藻菌植物中真菌超纲,具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绝大多数对人有利,如酿酒 、制酱,发酵饲料,农田增肥,制造抗生素,生长蘑茹,食品加工及提供中草药药源(如灵芝、茯苓、冬虫夏草等,都是真菌的产物或本身或利用真菌的作用所制备的).对人类致病的真菌分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前者侵犯皮肤、毛发、指甲,为慢性,对治疗有顽固性,但影响身体较小,后者可侵犯全身内脏,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此外有些真菌寄生于粮食、饲料、食品中,能产生毒素引起中毒性真菌病.  第一节 病原性真菌概述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结构  真菌形态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主要为酵母和类酵母菌(如隐球菌、念珠菌)呈圆形或椭圆形.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菌丝分枝交织成团形成菌丝体(Mycelium),并长有各种孢子,这类真菌即一般称为霉菌(Mold).  真菌细胞结构比细菌复杂,细胞壁缺乏构成细菌胞壁的肽聚糖,其坚韧性,主要依赖于多聚N-乙酰基葡萄糖构成的甲壳质(Chitin).并含葡聚糖,甘露聚糖及蛋白质,某些酵母菌还含类脂体.细胞内有较为典型的核结构和细胞器.  (二)培养特性  真菌能分泌酶使有机物降解成可溶性营养成分,吸收至细胞内进行新陈代谢.大多数真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沙保氏培养基 (Sabouraud's smedium 含4%葡萄糖 1.0%蛋白胨 pH4.0~6.0 ),22~28℃生长良好.大多于1~2周出现典型菌落.真菌菌落一般有三种类型.  1.酵母型菌落,为单细胞真菌的菌落,形态与一般细菌菌落相似,以出芽形式繁殖,如新型隐珠菌.  2.类酵母型菌落,外观似酵母菌落,但可见伸入培养基中的假菌丝,它是由伸长的芽生孢子形成,如白色念珠菌.  3.丝状菌落,为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由许多菌丝体组成.菌丝多数有隔分成多个细胞称有隔菌丝,有的菌丝无隔,称无隔菌丝.部分菌丝伸入培养基中吸收营养和水分,称营养菌丝;另一部分菌丝向空间生长称气中菌丝,能产生孢子的气中菌丝称生殖菌丝.有些真菌的气中菌丝形状特殊,呈球拍状、螺旋状、鹿角状等是各种皮肤丝状菌鉴别的依据之一.丝状菌落呈棉絮状、绒球状、粉末状或石膏粉样,在下面和背面可显示各称不同色素.  有些真菌在不同寄生环境和培养条件下出现两种形态,称二相性真菌,即在机体内或含血培养中37℃孵育,呈现酵母型菌落,而在沙保氏培养基上室温孵育,则形成丝状菌落.如荚膜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等.  病原性真菌大多以出芽,分枝和断裂或形成无性孢子等无性生殖方式进行繁殖.近年发现不少病原性真菌除无性生殖外,具有性生殖阶段,如孢子丝菌,皮炎芽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孢子含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类.有性孢子是通过不同细胞配合(质配或核配)后生长发育形态的.可分为卵孢子(oospore)、子囊孢子(Ascospore)、接合孢子(Zygospore)、担子孢子(Basidiospoe).无性孢子是病原性真菌传播和延续后代的主要方式,无性孢子分叶状孢子和分生孢子二个类别,叶状孢子系从菌丝细胞直接形成的孢子,如芽生孢子(Blastosporne)、厚膜孢子(Chlamydospore)、及关节孢子(Arthrospore).分生孢子由生殖菌丝末端分裂收缩而成,如大分生孢子(Marcroconidia)、小分生孢子(Microconidia)及孢子囊孢子(Sporagiospore)不同真菌产生不同形态的孢忆是鉴定真菌的依据之一.  (三)变异  真菌易发生变异,在人工培养基中多次传代或孵育过久,可出现形态结构,菌落性状,色素及毒力等改变,用不同的培养基或不同温度培养真菌,其性状都有改变.  (四)抵抗力  真菌对干燥、阳光、紫外线及一般化学消毒剂有耐受力,但充分暴露于阳光,紫外线及干燥情况下大多数真菌可被杀死,且对2.5%碘酒,10%福尔马林都敏感,一般可用福尔马林薰蒸被真菌感染的房间.对热敏感,一般60℃1小时可杀死真菌菌丝和孢子.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性  真菌引起的疾病大致包括  1.真菌性感染 主要是外源性感染,浅部真菌有亲嗜表皮角质特性,侵犯皮肤、指甲及须发等组织,顽强繁殖,发生机械刺激损害,同时产生酶及酸等代谢产物,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病变.溶部真菌,可侵犯皮下,内脏及脑膜等处,引起慢性肉芽肿及坏死.  2.条件性真菌感染 主要是内源性感染(如白色念珠菌),亦有外源性感染(如曲霉菌),此类感染与机体抵抗力,免疫力降低及菌落失调有关,常发生于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和放疗的患者.  3.过敏性真菌病 系在各种过敏性或变态反性疾病中,由真菌性过敏原(如孢子抗原)引起过敏症,如哮喘,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和癣菌疹等.  4.真菌毒素中毒症(Mycotoxicosis)真菌毒素已发现100多种,可侵害肝、肾、脑、中枢神经系统及造血组织.如黄曲霉素可引起肝脏变性,肝细胞坏死及肝硬化,并致肝癌.实验证明,用含0.045PPM黄曲霉素饲料连续喂养小白鼠,豚鼠、家兔等可诱生肝癌,桔青霉素可损害肾小管,肾小球发生急性或慢性肾病.黄绿青霉素引起中枢神经损害,包括神经组织变性,出血或功能障碍等.某些镰刀菌素和黑葡萄穗素主要引起造血系统损害,发生造血组织坏死或造血机能障碍,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等.  (二)免疫性  1.非特异性免疫 人类对真菌感染有天然免疫力.包括皮肤分泌短链脂肪酸和乳酸的抗真菌作用,血液中转铁蛋白(Transferrin)扩散至皮肤角质层的抑真菌作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且许多真菌病受生理状态影响,如婴儿对念珠菌病易感,学龄前儿童易患头癣.  2.特异性免疫 真菌感染中细胞免疫是机体排菌杀菌及复原的关键,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对加速表皮角化和皮屑形成,随皮屑脱落,将真菌排除;以T细胞为主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引起免疫病理损伤能局限和消灭真菌,以终止感染;一般DTH反应强度与体内菌量呈反比,如DTH阴性则菌量增加,病情严重,而经治疗又转阳性,说明治疗见效,预后良好.体液免疫对部分真菌感染有一定保护作用,如特异性抗体可阻止真菌转为菌丝相以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率;抗白色念珠菌抗体与菌表面甘露醇蛋白质复合物结合,阻止本菌粘附宿主细胞;全身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尽管其迟发型变态反应阳性,或通过被动转移致敏淋巴细胞,还必须同时输入特异抗体才起保护作用.而DTH阴性者即使有抗体,不能引起保护作用,表明抗体须在具有良好的细胞免疫基础的机体内才发生保护作用.  三、微生物学诊断  (一)直接检查  是最简单而重要方法,浅部感染真菌的病变标本如毛发、皮屑、甲屑置玻片上,滴加10%KOH,覆盖玻片微热熔化角质层,再将玻片压紧,用吸水纸吸去周围多余碱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见皮屑甲屑中有菌丝,或毛发内部或外部有成串孢子,即可初步诊断为癣菌感染,但不能确定菌种.深部感染真菌标本如痰,脑脊液亦可做涂片用革兰氏染色(白色念珠菌)或愚汁负染色(隐球菌)观察形态特征.  (二)培养检查  本法可确定菌种,辅助直接检查不足,通常用沙保氏培养基(22~28℃),深部真菌可用血琼脂或脑心葡萄糖血琼脂37℃培养,或根据不同菌种运用不同培养基,如孢子丝菌可用胱氨酸血液葡萄糖琼脂,必要时运用鉴别培养基和生化反应,同化试验等进行鉴定.  (三)免疫学试验  近年来有许多方法用于检测深部感染真菌的抗体,作辅助诊断荚膜组织胞浆菌、念珠菌、曲霉菌.但系统性感染患者常因免疫功能降低不出现抗体;而且许多真菌间抗原性有交叉反应;有的产生抗体后维护时间较长,正常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则必须结合临床情况分析结果才能作出恰当的诊断.  由于上述检测抗体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及深部真菌感染时,早期培养阳性率甚低,晚期则多于失去治疗时机,因此用免疫学方法从血清或其他部位检测真菌抗原,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乳胶凝集法检测新型隐球菌病患者的荚膜多糖抗原,ELISA法检测白色念珠菌感染者的甘露聚糖抗原及免疫荧光法检测孢子丝菌病患者的可溶性抗原等,均为早期,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  (四)动物试验  其些真菌对实验动物有致病性,如皮炎芽生菌,球孢子菌可在小白鼠,豚鼠体内生长,白色念珠接种家兔小白鼠可发生肾脏脓肿致死.  四、防治原则  真菌感染尚无特异预防,主要注意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碘化物治疗孢子丝菌病、毛霉菌病有一定疗效.制霉素、灰黄霉素、克霉唑(三苯甲霉唑)等外用或内服过癣症和白色念珠菌病等有较好疗效.近年服道5-氟胞嘧啶(5-FC)治疗单细胞真菌感染疗效显著.二性霉素B可用于深部全身真菌感染.  浅部真菌  浅部真菌主要为皮肤丝状菌(Dermatophytes),侵犯皮肤、毛发、指甲等角化组织引起癣症,又称癣菌(Ringworm),分为三属,共37个种.(表20-1)  癣症病灶可见有隔菌丝和关节孢子,菌丝深入角化组织内生成营养菌丝体,纵横交织成网状,孢子可排列成链状或零散分布,在病发上可见孢子在毛干外排成厚鞘(毛外型感染)或毛干内排列成串(毛内型感染).在沙保氏培养基孵育1~3周,可生成丝状型菌落,产生各种孢子和菌丝.根据菌落形态与色泽,菌丝的构造与形态,大分生孢子的形态和小分生孢子的有无及排列形式等,可作为鉴别种属的重要依据(见表20-2、图20-1).  表20-1 癣菌的种类及侵犯部位  属 名  种数  侵犯部位  皮肤  指甲  毛皮  毛癣菌属(Trichophyfon)  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fon)  小孢子癣菌属(Microsporum)  21  1  15  +  +  +  +  +  -  +  -  +  表20-2 癣菌的培养特征  属名  肉眼菌落外观  镜检培养的真菌  性 状  颜 色  大分子孢子  小分子孢子  厚膜孢子  菌丝特殊形态  毛癣菌  绒絮状粉粒状或蜡样  灰白、淡红、红、紫、黄、橙、棕  细长棒状,壁较薄,数目少或无  丛生呈葡萄状、梨状、棒状,较常见  有时可见  螺旋状、球拍状、结节状、鹿角状  表皮癣菌  绒絮状  粉粒状  黄绿色  卵形或粗棒状壁较薄,数目多  无  数目较多  球拍状  小孢子癣菌  绒絮状粉粒状石膏样  灰白、橘红、棕黄  纺锤状,壁较厚,数目多或少不一定  卵形或棒状,不呈葡萄状,不常见  比较常见  结节状、梳状、球拍状  癣菌主要由孢子散播传染,常由于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狗、猫、牛、马等)及染菌物体而感染.在临床上同一种癣症可由数种不同癣菌引起,而同一种癣菌因侵害部位不同,又可引起不同的癣症.(见表20-3)  表20-3 癣菌与癣病的关系  病名  癣
菌  发癣  铁锈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石膏样毛癣功菌,奥杜盘氏小孢子癣菌  须癣  红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狗小孢子癣菌  体癣  红色毛癣菌,铁锈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小孢子癣菌属  股癣  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狗小孢子癣菌  脚癣  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  黄癣  许兰氏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  甲癣  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白色念珠菌)  叠癣  同心性毛癣菌  我国头癣的病原菌:农村主要是许兰氏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城市为堇色毛癣菌,铁锈色癣菌等.手足癣、体癣股癣及甲癣的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最常见,其次为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等.  此外如足癣抓破时,癣菌成份入血,可传至其他部位(如上肢),引起变态反应,在皮肤上呈现丘疹水泡.在病损处找不到癣菌,称癣菌疹,是一种变态反应疾病.  癣病患者可出现迟发型变态反应,用毛癣菌素(Trichphytin)作皮肤试验,出现阳性.  溶部真菌  溶部真菌是侵犯皮下组织和内脏,引起全身性感染s的真菌,包括下列四大类(表20-4).其中3类为致病性真菌,能感染正常人,有地域性;孢子丝菌在我国先后有数例报告,球孢子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国内个别病例报告都为归国华侨.1、2、4类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常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等特殊状态患者,近年来因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大量应用,本类真菌感染有所增多.且临床上恶性肿瘤、糖尿病、血液病、严重营养不良,大面积烧伤及器官移植等也常继发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因此已成为医学实践中一个重要问题.  表20-4 侵害人体深部真菌的种类及侵害部位  侵害人体部位  菌类 菌属 菌种名称 肺  肝  脾  肠  心  脑膜 淋巴结 骨  口鼻粘膜 阴道  皮肤  指甲  1.类酵母菌  念珠菌属  (1)白色念珠菌  (Monilia albicans)  +
+ + + +  2.酵母菌类  隐球菌属  (2)新型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
+  3.二相真菌  球孢子菌属 (3)厌酷球孢子菌  (Coccidioides immitis)  +
+  组织胞浆菌属 (4)荚膜组织胞浆菌  (Histoplasma capsulatum)  + + + + +
+  孢子丝菌属 (5)申克氏孢子丝菌  (Sporotrichum schenckii)  +  + +  芽生菌属 (6)皮炎芽生菌  (Blastomyces dermatitidis)  + + +
+  地丝菌属 (7)白色地丝菌  (Geotrichum candidum)  +
+  4.霉菌类  (丝状菌)  曲霉菌属 (8)烟色曲霉菌  (Aspergillus fumigatus)  +
+  毛霉菌属 (9)丛生毛霉菌  (Mucor corymbifer)  +
+  青霉菌属 (10)某些青霉菌  (Penicillium,sp.)  +  一、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 或 canidia Albicans)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免疫功能或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作用失调,则本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芽生菌丝相)侵入细胞引起疾病.  本菌细胞呈卵圆形,很象酵母菌,比葡萄球菌大5~6倍,革兰氏染色阳性,但着色不均匀.在病灶材料中常见菌细胞出芽生成假菌丝,假菌丝长短不一,并不分枝,假菌丝收缩断裂又成为芽生的菌细胞(图20-3).  图20-3 白色念珠菌患者痰液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  本菌在血琼脂或沙保氏琼脂上,37℃或室温孵育2~3日后,生成灰白乳酪样菌落,涂片镜检,可看到表层为卵圆形芽生细胞,底层有较多假菌丝.若接种于4%玉蜀黍琼脂上,室温孵育3~5日可见假菌丝,芽生孢子,厚膜孢子(图20-4).  图20-4 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可侵犯人体许多部位,可引起:1.皮肤念珠菌病,好发于皮肤皱褶处(腑窝、腹股沟,乳房下,肛门周围及甲沟,指间),皮肤潮红、潮湿、发亮,有时盖上一层白色或呈破裂状物,病变周围有小水泡.2.粘膜念珠菌病,以鹅口疮、口角炎、阴道炎最多见,在粘膜表面盖有凝乳大小不等的白色薄膜,剥除后,留下潮红基底,并产生裂隙及浅表溃疡.3.内脏及中枢神经念珠菌病,可由粘膜皮肤等处病菌播散引起,有肺炎、肠胃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脑炎等,偶而也可发生败血症.  采取检材直接检查可见卵园形细胞,有芽生孢子和假菌丝,接种沙保氏基可长出类酵母型菌落.与其他念珠菌鉴别有1.王蜀黍或米粉培养基上可产生厚膜孢子(图20-4),2.在动物血清或人血清中37℃1-3小时形成芽管.3.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4.静脉接种家兔或小白鼠致死,在肾皮质上许多小脓疡.  念珠菌病预防主要是个人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治疗浅表感染可擦龙胆紫,雷琐辛或制霉素,二性霉素B或咪唑药物局部应用,全身性感染可滴注二性霉素B,口服5-氟胞嘧啶,克霉唑,及大蒜素静脉滴注等.  二、新型隐球菌  新型隐球菌(Cuyitococcus Neofonmans )又名溶组织酵母菌(Torula Histolytica ) ,是土壤,鸽类,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也可存在人口腔中,可侵犯人和动物,一般为外源性感染,但也可能为内源性感染,对人类而言 ,它通常是条件致病菌.  本菌在组织液或培养物中呈较大球形,直径可达5-20um,菌体周围有肥厚的荚膜,折光性强,一般染料不易着色难以发现,称隐球菌,用墨汁阴性显影法镜检 ,可见到透明荚膜包裹着菌细胞,菌细胞常有出芽,但不生成假菌丝.  在沙保氏琼脂及血琼脂培养基上,于25及37℃不能生长,而非病原性隐球菌在37℃不能繁殖.培养数日后生成酵母型菌落,初呈白色,1周后转淡黄或棕黄、湿润粘稠,状似胶汁.本菌能分解尿素,以此与酵母菌和念珠菌鉴别.  本菌大多由呼吸道转入,在肺部引起轻度炎症,或隐性传染.亦可由破损皮肤及肠道传入.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向全身播散,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脑膜炎、脑炎、脑肉芽肿等,此外可侵入骨骼、肌肉、淋巴结、皮肤粘膜引起慢性炎症和脓肿.  实验检查从脑脊液中可见圆形厚壁并围以厚荚膜的酵母样细胞.在沙保氏培养基上形成棕黄色粘液样菌落.脑内或腹腔注射小白鼠可导致死亡.用血清学方法检出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该病诊断可提供重要帮助,在已确诊的隐球菌脑膜炎患者,94%CSF和70%血清标本中可检出该菌抗原.  预防本菌感染,除应增强机体免疫力外,避免创口感染土壤及鸟粪等.治疗药物可用碘化钾或碘化钠,大蒜精、二性霉素B,亦可二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联合应用,慢性肺损害或骨病损则可辅以外科切除.  三、曲霉菌  曲霉菌(Aspergillus)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很广,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常由许多因素降低机体免疫力时,继发传染引起疾病,最常见的有烟曲霉菌 (A.fumigatus)、黑曲霉菌 (A.niger) ,黄曲霉菌 (A.flavus) 等.本菌生长迅速,形成丝状菌落,开始为白色,随孢子的产生呈绿色或暗红色,镜检见分生孢子柄顶端有包囊 (Vesicle) ,在包囊表面有带着成串孢子的擎丝.  曲霉菌病原发的常局限于耳、眼睛与肺部,继发的见于肿瘤、结核等病人.成年男性多见,特别在灰尘环境中工作者及家禽饲养员等.最多见的肺曲霉菌病主要表现为慢性气喘,局限性浸润性损害,或形成肉芽肿样的真菌球(Fungus Ball)).此外皮肤,外耳道,鼻窦、眼眶及骨和脑膜等,也可发生炎症性肉芽肿,伴有组织坏死与脓肿,在病变组织中可找到有隔菌丝,长短不一呈杆状,有分枝.并有园形小孢子散在或堆积成团.  诊断可取病人痰、体液或组织用KOH处理制成片子镜检找菌丝和孢子,或培养鉴定.  治疗局部曲霉菌病可用龙胆紫溶液,碘化钾、制霉素等;过敏性肺曲霉菌病可用皮质类固醇,全身性的用二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曲霉菌肉芽肿瘤可作外科手术疗法.  四、毛霉菌  由毛霉菌(mucor) 引起的疾病,主要菌种为丝生毛霉菌 (M.corymbifer) 可侵犯血管壁,引起血栓,组织坏死.多继发于糖尿病或其他慢性消耗病,病程急性;症状严重者可以致死.依据临床表现分 1.脑型毛霉菌病系毛霉菌从鼻腔,付鼻窦沿小血管到达脑部,引成血栓及坏死. 2.肺毛霉菌病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亦有肺梗塞及血栓形成.3.胃肠道毛霉菌病,多见于回肠末端、盲肠及结肠、食道及胃亦可累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异性免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