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记忆容易还是找回删除的文件记忆容易?

电击可能有助于恢复失去的记忆_健康频道_新华网
 您的位置: -
电击可能有助于恢复失去的记忆
日 09:09:16
【字号 】【】【】【】
  新华网北京6月22日电忘记了什么事吗?按下开关,向大脑发送一簇电信号,就能重建失去的记忆。美国科学家成功地在实验鼠身上实现了这种情景,这项新研究有望用于帮助脑部受损的人恢复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科学家报告说,他们在实验鼠脑部的海马区植入电极,训练它们进行一系列杠杆操作以获得奖励,并通过电极记录这一过程中实验鼠的脑部活动。
  此前的研究曾表明,海马区能把短期记忆转换成长期记忆。科学家随后在实验鼠的海马区注入某种物质,阻断与长期记忆有关的神经信号。观察表明,这使实验鼠忘记了所受到的训练。
  然而,当研究人员用电极向实验鼠脑部输入信号、模拟训练过程中的脑部活动时,实验鼠又暂时记起了正确的操作顺序。如果输入的是打乱过的信号,就没有这种效果。
  科学家在新一期的《神经工程学杂志》发表论文说,希望今后能用这种方法向人类脑部输入信号,帮助早老痴呆症、中风或脑外伤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不过,如何将人类生活中的简单日常事务编成正确的代码,将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请点击进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相关报道寻找大脑之外的记忆容器 | 日志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邓布利多的冥想盆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第30章,邓布利多的冥想盆首度出场。在罗琳的笔下,这个浅浅的、边缘雕刻着奇特文字与符号的石盆,拥有着保存变成明亮的银色物质的记忆的神奇功能。思想常常多得大脑装不下的邓布利多,会用魔杖对着太阳穴,从中抽出银色的记忆物质保存在盆里。如此,只须在需要的时候去碰触这些记忆,就可以看多过去的情景,再次细细体验它们。把记忆储存在大脑之外——这样的事其实并不是异想天开。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在使用着邓布利多的“冥想盆”……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大脑储存记忆的方式谈起。大脑储存记忆的方式在探索大脑神经领域初期,人们一度以为大脑中有专门的区域负责储存记忆。其实不然,虽然特定的脑区如海马、纹状体、杏仁核、内侧颞叶、前额叶等都在学习记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记忆本身却是被储存在神经突触(Synapses)之中的。视觉记忆被储存在视觉脑区的突触中,听觉记忆在相关听觉脑区的突触中,触觉、嗅觉……都是如此。那么神经突触是如何储存记忆的?神经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唯一的连接方式,当外界信息进入大脑后,特定的神经通路被激活,神经突触附近某些特定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随之改变,并由此引发了突触连接方式和连接强度的改变。通路被激活的强度和频率都会影响突触的改变,有的改变是暂时性的,形成短时记忆。而有的时候因为高强度,或高频率,或注意的参与等等,经由海马等脑区的参与使改变成为永久性的,于是长期记忆便形成了。Maurice Halbwachs的“集体记忆”精神分析师Carl Jung()有关一个装着骷髅的房子的梦很有名。Jung做这个梦是在和他的导师Freud()一同前往美国的渡轮上,那个时候这两个赫赫有名的精神分析师还没有决裂。而这个梦,也因为Jung和Freud对骷髅的不同解读而更加耐人寻味……梦里,Jung走进一个古老的房子,并在底层发现两个年代久远的骷髅。Freud认为那是Jung内心深处希望两个人死亡,而Jung并不认同(虽然为了避免和Freud的争吵,他说出了两个人的名字),他认为那是他的祖先流传下来的“集体记忆”在他梦里的复现。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著名的“集体无意识”理论(collective unconcious)。这里要谈论的集体记忆是Maurice Halbwachs首先提出的概念。集体回忆是一个组织、团体、民族一起传承和建构的记忆——文化记忆。这些记忆动过语言、故事叙说、风俗、仪式等方式传承下来。在和他人的长期交往中,或是身处一个团队工作环境里,或在其他持续性的团体中,我们都会发展出一个集体的、交互的记忆(group or transactive memory)。这些记忆包括我们每个个体大脑中所储存的信息和我们可以通过团体中的其他人获得的信息。团体中的成员像是用局域网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个体可以通过这些连接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就好像从自己的大脑中提取记忆一样。而团体中的其他人,就是属于我们的“冥想盆”——我们大脑以外的记忆容器。确实如此。你是不是有哪个朋友特别懂春秋历史,于是你遇到那个年代的问题时会想到找他?或者有个学医的朋友可以在你需要时提供相应的医学知识?你会通过你的父母了解你出生之前这个城市的故事,或者在忘记某个汉字的写法时询问身边的人。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成为了“你之外”的记忆容器……这种想法是不是很神奇?更神奇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谷歌之类的搜索引擎也在与我们的渐渐产生更加紧密的连结,成为了另一种先进的记忆容器。大脑与互联网的连结信息时代的到来再次改变了人们的记忆方式。对于活在键盘旁的我们来说,利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迅速获取所需的信息已经是我们的生存技能之一。离开了互联网,我们会一时感到手足无措,甚至无法工作。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和哈佛大学的Betsy Sparrow, Jenny Liu, Daniel M. Wegner等人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谷歌等搜索引擎对大脑记忆的影响。Sparrow等人在文中指出,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对搜索引擎的依赖就像是我们对所在群体中其他人的依赖——甚至更深。我们记忆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的通道所在的位置——这对于适应了互联网的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意外的理论。不过,他们的研究发现的确十分有趣,不仅对网民,对所有人来说,这些研究也许都可以促使我们反观自己的记忆是如何受到包括所有他者和网络在内的“冥想盆”的影响的……下面是他们四个实验结果的简单概括:No.1 在遇到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或者是概念性性的问题时,我们的大脑会更容易和计算机、互联网搜索等有关的词汇所吸引。No.2 在我们处理眼前的信息时,如果得知这些信息马上会被删除,我们对这些信息的记忆将更加准确、持久。相比之下,如果得知这些信息是可以随时回头查看的(好像冥想盆中的记忆丝线),那么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回忆会不牢靠很多。No.3 对于要被删除的信息,我们对信息本身的记忆会比储存的信息更加准确;而对于得知要被储存的信息,我们对“这个信息被储存”的记忆更加准确(也就是说,在回忆认为会被删除的信息时,我们对“这个信息是被删除了还是储存了”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准确很多)。No.4 我们对与“信息储存在哪儿”的记忆比信息本身的内容更加准确。嗯?看出来什么没有?没错,我们在依赖谷歌,依赖百度,依赖雅虎,依赖所有搜素引擎……一旦得知“信息被储存在那里”,我们对信息的记忆能力便被下意识地削弱,记住的是去找到这些信息的通道(而这些通道,可能只是六个英文字母——“Google”!)。不不,不仅仅是互联网成为了我们记忆的依赖。我们的每一个朋友亲人,我们的学习、工作所在的群体,我们阅读的书籍,我们的日记本,我们的民族……都成为了我们记忆的依赖,都是我们的冥想盆。一个朋友的去世,一本日记本的遗失,一段历史的遗忘……都像一个再也不能找回的文件夹,都意味着我们的记忆的实实在在的损害!可是人类不正是如此生存的吗——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作为自然创造之物?Jung的集体无意识,Maurice Halbwachs的集体记忆,所有交互记忆,信息时代的互联网,也许都在以我的记忆、我的思维的一部分的形式,成为“我”的一部分。而所有与我有关的他(它)者之完整,也是“我”之完整的前提吧。参考文献Parker, S. (2010). 1909: Jung Descends Into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Retrieved June 21, 2010, from Sparrow, B., Liu, J., Wegner, D. M. (2011). Google Effects on Memory: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Information at Our Fingertips. Science 333(6043), 776-778. doi: 10.1126/science.1207745Kandel, E. R. (2007). In Search of Memory. W. W. Norton & Company.
本文由授权()发表,文章著作权为原作者所有。
“Youwill be like us!”——Cyberman
引用 的话:“Youwill be like us!”——CybermanExterminate!...
引用 的话:Exterminate!...Delete!Delete!
引用 的话:Delete!Delete!。。。。。。
所以情商够高的话,是可以弥补智商的。理科男反省一下吧,不要总唧唧歪歪“为什么我比他聪明却没他混得好”之类的了。
引用 的话:所以情商够高的话,是可以弥补智商的。理科男反省一下吧,不要总唧唧歪歪“为什么我比他聪明却没他混得好”之类的了。真不能
关于这个话题,推荐英剧黑镜。有一集关于记忆删除和重现的,还有一集关于互联网人格的。PS 这是神剧不解释……
我看的字幕是翻译成储思盆
我看小说理解的冥想盆不是保存记忆而是观看记忆的道具吧,记忆可以保存在其他容器里
人的手,功能有限,所以需要借助工具来强化功能,比如一把螺丝刀就能做到人手无法做到的事情.把这件事转移到大脑,就是这样.
uploadme! upload me!
I'm Matrix!
草,你们都中毒了...Run!!!
引用 的话:关于这个话题,推荐英剧黑镜。有一集关于记忆删除和重现的,还有一集关于互联网人格的。PS 这是神剧不解释……看过的,超级棒!
引用 的话:我看小说理解的冥想盆不是保存记忆而是观看记忆的道具吧,记忆可以保存在其他容器里我们会遇到无法提取已经保存的记忆的情况(比如看着某人面熟,但是无论如何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见过他)。冥想盆的功能,一个是不会发生提取失败的情况,另一个是栩栩如生地回放而且不会出错(我们实际回忆事情的时候是很可能和记忆有出入的)。
引用 的话:人的手,功能有限,所以需要借助工具来强化功能,比如一把螺丝刀就能做到人手无法做到的事情.把这件事转移到大脑,就是这样.嗯。人与环境从来就不是分立的。
Memory is such an amazing thing that I gradually doubt that someone has an copy of my memory somewhere.
引用 的话:emory is such an amazing thing that I gradually doubt that someone has an copy of my memory somewhe...I's rather believe that my memories are spread among others, including those around me and all the people of my nation, or even the whole human being...
引用 的话:I's rather believe that my memories are spread among others, including those around me and all the ...That's true. When we share knowledge, we share our memory. This mechanism can also be viewed as collective memory. Here, I'd like to emphasize on another kind of mechanism of memory backup, a purely physical michanism of back up. I doubt this mechanism already existed, according to some of my experiments to my mental status. I have to say these experiments are really dangerous and can cause some expected or desastrous result. In other words, what I'd like to share here, is a new kind of intelligence(or a new mechanism of intelligence) already existed that we may have not fully identified and reported. I know this may sound weird, but I think I can see some evidence. Unbelievably... BTW, here are some discussions about "Brain in a Vat":【缸中的大脑】之我见:Here is one of my related question:
引用 的话:That's true. When we share knowledge, we share our memory. This mechanism can also be viewed as col...You've done mental experiments on yourself? Interesting...But I don't believe an artificial physical mechanism of back up could've already existed. Neoroscience hasn't gone that far. If you mean everything you perceive might not be true, then there's nothing I can prove. Philosophical problem.Human mind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I suggest you look into other direction to investigate it....such as meditation. You now our psychology teacher is always sharing things like this on the sns..
(C)2014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回删除的文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