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骨折了还能动吗过的手还能打拳击吗?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文军大夫本人发表
手“拳击手”骨折后,手腕关节活动幅度受限
状态:就诊前
咨询标题:手“拳击手”骨折后,手腕关节活动幅度受限
手掌骨骨折后,手腕功能活动受限
病情描述:
右手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7周拆除石膏,后功能锻炼,3个月已经可以练到握全拳,现在100多天了,手腕关节的屈伸和旋转幅度没有原先那么大,也不太灵活,腕关节的活动有点受限。
希望提供的帮助:
现在骨折110多天了,手腕关节上下,左右、旋转活动程度都没有正常的时候打,要如何有效锻炼才能恢复如初?什么时间范围才可以好呢?
x***发表于
副主任医师
要有耐心,可以用温水泡泡,然后坚持功能训练。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李文军大夫本人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李文军大夫的信息
臂丛神经损伤,手部先天性畸形,腕关节损伤与疾患及四肢组织缺损的修复,腰骶丛神经损伤,手部肿瘤,腕关节...
李文军,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副教授。2004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导师顾玉东院士。在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
李文军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手外科可通话专家
上海华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积水潭医院
副主任医师
积水潭医院
积水潭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
积水潭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左臂骨折后,格斗选手仍能用左拳做大量击打...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左臂骨折后,格斗选手仍能用左拳做大量击打,直至胜利。这是什么机制在起作用?
图片来自:起因是看到微博上这幅图“尺骨干单骨折”,里面有一副格斗比赛的画面。好奇之下就查了一下,发现是UFC74,对阵双方右边是Gabriel Gonzaga,左边Randy Couture(兰迪·库卓,2009年他与史泰龙、李连杰合作,参演了史泰龙导演的影片《敢死队》,就是在里面调侃自己“开花耳朵”的那个)。 兰迪·库卓左小臂被踢断了,但之后很快就以技术性击倒(TKO)对方获胜。相关报道: ,视频是这个。图中的击打估计发生在第17分钟,但是之后的1分半钟里,虽然左小臂骨折,但是这个人还能使用左臂作大量击打直至胜出,就好像左臂没事一样,不知道怎么回事?
+ 加入我的果篮
我猜是肾上腺素的作用
意志也是一方面。
肾上腺激素,很多拳击运动员比赛过程中断了几根肋骨都没有感觉。
注意力转移了
不是还有一根骨头吗?图片文字说明的最后一段不是已经说了,“因有桡骨支撑,加之附着肌群较少因而位移程度亦多轻微。”
看那视频好像没事一样.
博士的情商的提高迫在眉睫,共勉。
原因很简单,就是他根本不知道骨折了,加上还有一根骨头的支撑,他毫无察觉。在格斗比赛中,运动员虽然可以忍受很大力量的打击,但是有一种感觉是类似于常人的,就是痛觉。整个比赛中都会非常非常疼,但是还是要忍着。所以,类似骨折之类的疼痛,也会误以为是皮肉的疼痛。曾经参加过空手道的比赛,每一拳打在身上都很疼,结束之后全身都是紫一块红一块的,可是比赛中还是要咬着牙坚持。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拳击拳击是戴()手套进行的运动项目。它既是一项的,也是一项的运动项目。比赛的目标上要比对方获得更多的分以战胜对方或者将对方打倒而结束比赛。与此同时比赛者(拳击运动员)要力图避开对方的打击。拳击比赛在由三条绳围绕的拳击台上进行。一场业余拳击比赛有三回合,每回合三分钟。拳击运动员要戴(拳击)手套。其他用具包括:,,运动短裤和。拳击运动员的比赛按体重分级。赤手的拳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当作一种为自卫而习练的技艺,而且被列入古代奥运会。1867年英国采用了拳击规则,(比赛者)要戴(拳击)手套进行比赛。1880年业余拳击联合会在英国成立。1946年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成立。在世界拳击运动中属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有美国,古巴,英国和俄国。拳击运动要求()具有力量、耐力、速度、灵活、凶猛、协调、果断和勇敢等素质。
在《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有“公元前40世纪,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发现&拳击的遗迹”的记载。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记载了拳击用的护具“皮绷带”。后来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拳击运动经过地中海的克里克岛传播到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在爱琴海岸发掘的一对磁瓶上,有两人相互攻防的拳击图案。在希腊神话中,传说雅典王子赛希阿斯(公元前1000年)就通晓拳术,曾玩过这种拳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1700年以前拳击活动的遗迹。&在公元前688年举行的第23届古代奥运会上,拳击运动就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且逐渐成为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运动项目。在公元前616年的第41届古代奥运会上,又增加了少年业余拳击比赛。
拳击和射箭都是人类古时的生存技巧,原始人用以强健体魄而可以于恶劣的环境之下生存。弓箭未面世前,人类要以拳头来自卫。这是拳击的雏形。最早见于历史记载是公元前40世纪的埃及.而在古代奥运中,拳击运动就已经是比赛项目之一。公元8世纪,奥斯曼大帝执政,法庭制定了一种新制度:“斗审”。就是在审判中遇到疑难案件,命令诉讼双方进行决斗,胜利者获胜诉。如果是贵族间的诉讼,就接贵族习俗骑马、穿护身甲胄进行斗剑;而平民间的诉讼,则以拳击决胜负。从此,拳击在平民百姓中更为广泛地流传了。
公元1200年间,传教士圣倍纳丁看到当时许多青年在斗剑中丧生的悲剧,设法推行拳击代替斗剑。他废止了古罗马拳击的野蛮方法,提倡赤手拳击,使之成为以锻炼身体为原则的体育活动。圣倍纳了在意大利的西纳开设了一所拳击训练学校,亲自担任教练,并主持拳赛,执行裁判工作。在赛程中遇有可能发生危险的紧急关头,他会及时命令停止比赛,以防止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这种改良的拳击,逐渐在青年中流行起来。圣倍纳了一生始终热衷于拳击运动,使中断了几个世纪的拳击东山再起,成为拳击史上不可磨灭的里程碑。到了16世纪拳击运动越过了多巴海峡,传播到了英国。公元17世纪末,拳击在英国复兴起来。公元18世纪初,在英国出现了有奖的拳击比赛。1719年产生了被称为现代拳击始祖的第一位英国拳击冠军詹姆斯·菲格(年),并把冠军保持了11年之久,他有“无敌将军”的美称,菲格的拳击是没有防护的徒手的“生死”型格斗。他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拳击学校,成为英国拳击运动员的培养摇篮。菲格死后,他的得意门生约翰·布劳顿(年)继承了他的拳击事业。为了使拳击减少伤害事故,他组织了拳击俱乐部。为了使拳击更富有体育精神,他于公元日又推出了新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拳击运动比赛规则,命名为“布劳顿规则”。规则主要规定不准打击已倒地者和不准打击腰部以下任何部位。同时,布劳顿又发明了第一种软皮手套,以保护脸部皮肤。后来布劳顿还在伦敦建造一所大型竞技场,作为专门教授拳击和组织拳赛的中心。由于布劳顿对拳击运动提出了新的方向,对拳击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后人称他为“拳击之父”。公元1792年,英国拳击冠军门道沙为了推广拳击,加入马戏团到英伦三岛各地,做拳击表演,积极宣传拳击。1798年他写成拳击史上第一本拳击指南,定名为“拳击艺术”,深受人们的欢迎。门道沙是位研究拳击的先驱者,也是开展拳击运动的功臣。1838年,英国伦敦在布劳顿最初的规则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被用在了拳击比赛中。1853年还对这一规则进行了修改。1865年,英国伦敦业余竞技俱乐部成员。记者约翰·古拉哈姆·千巴斯又进一步完善修订了新的拳击规则,英国昆士伯利的侯爵约翰·肖鲁图·道格拉斯担任了这个新规则的保证人,并把它命名为英国“昆士伯利拳击规则”。在这个规则&中,明确规定了参加拳击比赛的人必须戴拳击手套,比赛的每个回合打满3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比赛中禁止发生搂抱和摔跤现象,否则被判为犯规;一方被打倒后开始数秒,如果10秒钟被打倒的人不能站起来,就判定对方胜利等内容。这个规则基本上形成了后来拳击比赛的竞赛框架,为促进拳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英国昆士伯利规则形成之后,大约经过20年的反复实践和运用,才逐渐被人们肯定。例如比赛必须使用手套的规定,一直到日约翰·L·萨里班和基姆·哥培德戴着五盎司重的拳套进行了世界第一次重量级冠军赛,这个规定才最终在拳击比赛规则中确定下来,并被所有的拳击比赛所采用。上述规则的不断修订和完善,特别是英国昆士伯规则的最终确定,为促进现代拳击比赛奠定了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英国拳击爱好者的努力,为推动和促进现代拳击比赛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运中,由于希腊君王认为拳击太为暴力、危险而且不为人道,因此不批准拳击列入该届的比赛项目之一。1881年,英国业余拳击协会成立,拳击开始传到世界各地。到第三届夏季奥运男子拳击正式被列入比赛项目之一,但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中,由于瑞典法律不准许拳击运动,因此一度消失了。1920年,拳击运动再次列入奥运比赛项目的名单之中,一直到现在。香港拳击总会于1955年成立&,&是国际业余拳击协会(AIBA)及世界拳击协会(WBC)成员之一.近年来香港选手在女子及青少年国际赛事中均能多次获得奖牌.目前为止,国际业余拳击协会的成员共为一百九十多个国家或地区。与此同时,第一届世界杯女子拳击锦标赛也于1999年芬兰举行。现代拳击运动于18世纪起源于英国,当时比赛不戴拳套,亦无规则和时间限制,直至乙方丧失继续比赛的能力为止。英国著名拳击家J-布劳顿于1743年针对拳击比赛的混乱局面,制定出了最早的一份拳击规则,又在1747年设计了拳击手套,对近代拳击运动的开展做出了贡献。1839年,英国颁布了新的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1853年进行修改,禁止用足踢、头撞、牙咬的低击等动作,并规定拳击台四周用绳围起,1867年英国记者钱伯斯编写了新的拳击规则,强调拳击中的战术和技巧。1880年伦敦成立了英国业余拳击协会,1881年举行了第1次锦标赛。1924年第8届奥运会前夕成立了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当今世界上同时存在着两种拳击运动,即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奥运会和亚运会的拳击比赛都是属于业余拳击。这两种拳击在比赛规则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在圣路易举行的第3届奥运会上,拳击第一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参加比赛的只有美国1个国家的44名运动员,美国自然获得了所设7个级别的所有冠军。到了1964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上,就有56个国家的269名运动员中国现代拳击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最初称之为“西洋拳”。先有人翻译了一本《西洋拳术》。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国术(武术)馆、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将拳击列为主课之一。
拳击拳击是运动员双方通过两只拳头的对抗,进行体能、技术和心理的较量。拳击竞技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两人在正方形的绳围比赛场地中,戴着特制的柔软手套,按一定的规则和技术要求,进行攻防对抗。攻防的武器只能是戴上特制手套的两只拳头,攻防的目标只限于对方腰髋以上的身体部位。 拳击被人们称作是“艺术化的搏斗”。拳击的比赛规则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自1997年开始实行的新规则中,规定业余拳击比赛实行5个回合制,每个回合打2分钟,回合间休息1分钟;职业拳击比赛一般是实行10-12回合制,回合中间休息1分钟。业余拳击比赛主要靠技术得分来判定胜负,所用大而且厚,比赛时运动员要穿背心、短裤、软底拳鞋、戴护头盔。职业拳击比赛主要靠强烈攻击或将对方击倒判定胜负,被击倒一方如果在10秒钟内不能站立起来恢复比赛,就判对方获胜;比赛时职业 拳手的手套小而且薄,赤裸上身、头部不戴头盔进行比赛。业余拳击比赛设有12个级别,职业拳击比赛设有17个级别。拳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人们对拳击运动的不同看法。拳击是人对人的竞技项目,因而比赛时表现出来的打和被打,以及产生 的伤害后果,特别是职业拳击中被打倒不能站起的场面,在许多人的思想上产生极大的异议。使得许多人呼吁取消拳击比赛。由于拳击需要肌肉的强大爆发力,需要完善的技术和战术, 所以,拳击是最复杂的运动之一。比赛时面对瞬息万变的赛场情况,要求运动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对方的基本状况,同时还要迅速作出相应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利用强有力的身体和娴熟的技术、多变的战术进行攻击和防守。不仅对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增强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锻炼价值,这是拳击运动具有的最明显、最优秀的特点。
职业拳击双方选手使用8~10OZ拳套(赛前双方议定),进行3分钟一回合的对赛,一场职业拳击赛为6-10回合。业余拳击双方选手要带上头盔、10OZ拳套(大会提供),口咬护牙,穿著护裆(男性),比赛3-4 回合,每回合两分钟, 有力击中对方一下得一分(点),最后分(点)数较高或击倒对手的为胜利者。拳击的比赛规则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国际业余拳联 (AIBA)自1997年开始实行的新规则中,比赛采用五回合制,每回合2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运动员用拳直接击打在对方头部或腰以上部位的正面或侧面,为有效击中,每击中一次得1点。每一回合结束后,占优势的运动员可得20分,处于劣势的运动员的得分相对减少;如果双方实力不分高低,也可各得20分。裁判员根据双方在5个回合中所得的总分判定名次,如总分相等,则判比赛中处于主动地位或技术风格较好的运动员获胜。当一方运动员被击倒后,裁判员要开始数秒,从1数到10,并用手势表示秒数,如裁判员数到10,该运动员还不能站起来,则判对方获胜。职业拳击比赛一般是实行10-12回合制,回合中间休息1分钟。业余拳击比赛主要靠技术得分来判定胜负,所用拳击手套大而且厚,比赛时运动员要穿背心、短裤、软底拳鞋、戴护头盔。职业拳击比赛主要靠强烈攻击或将对方击倒判定胜负,被击倒一方如果在10秒钟内不能站立起来恢复比赛,就判对方获胜;比赛时职业拳手的手套小而且薄,赤裸上身、头部不戴头盔进行比赛。业余拳击比赛设有12个级别,职业拳击比赛设有17个级别。中国在1953年和1959年两度暂时停止拳击运动,目的就是为了考虑运动员的安全。但是,这种担心和忧虑是没有太大必要的,如果对拳击运动有了深人的认识和了解,人们就不会对拳击持怀疑和反对态度。在拳击比赛中,产生伤害事故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职业拳击比赛中,即使如此,在开展职业拳击非常普及的美国,职业比赛时运动员头部受伤的比率仅排在所有运动项目受伤率中的第9位。国际业余拳联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在世界上的运动项目中,业余拳击的伤害率仅排在第11位,远比滑雪、赛车、曲棍球、橄榄球、足球、体操等运动项目低得多。由此可以说明,拳击并不是最危险的运动项目,其伤害率比起其它有些项目要低得多。由于拳击需要肌肉的强大爆发力,需要完善的技术和战术,所以,拳击是最复杂的竞技运动之一。比赛时面对瞬息万变的赛场情况,要求运动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对方的基本状况,同时还要迅速作出相应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利用强有力的身体和娴熟的技术、多变的战术进行攻击和防守,并且要具有战胜对手的信心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战胜对手。参加拳击比赛必须要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练就强健的体魄,掌握优良的技术,能灵活运用多种战术,还要具有顽强拼搏、勇于争胜的意志品质。这不仅对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增强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锻炼价值,这是拳击运动具有的最明显、最优秀的特点。
1、世界性业余拳击运动管理机构的名称是:AIBA国际业余拳联是世界业余拳击运动管理机构。2、主要的国际拳击比赛主要的有:美国业余拳击锦标赛和欧洲业余拳击锦赛。3、拳击比赛裁判人员包括一名台上裁判员,若干名台下评判员和一名计时员。台上裁判员的职责是控制整个比赛。计时员打铃表示每一局比赛开始或结束。4、构成犯规的动作包括打腰以下部位,击打脑后勺或颈背,和击打已倒地的对手。5、犯规要扣掉犯规者的分数,直至取消比赛资格。6、击倒(对方)获胜和技术击倒得胜的区别:击倒获胜是指一名拳击手被击倒在地,并在裁判数十个数之前站不起来的情况;技术获胜是判员停止比赛的情况。7、打分:明显地以拳击手套手指关节(正前部)部分击中对手时给记分。8、拳击运动的技术包括、、上下移动、扭斗技术和善于反击。9、攻击技术包括左直拳、、左钩拳、右上钩拳和右交还有组合拳,如1-2连击组合拳套路。
(1)国际业余拳联(AIBA)规定,国际拳击锦标赛、奥运会拳击比赛、世界杯拳击赛等国际正式比赛的拳击台最大不得超过 6.10米见方。一般比赛的拳击台可在4.90米见方~6.10米见方。在拳击台的一个中立角处设置专用台阶,供场外医生和台上裁判专用,同时避免比赛双方的任何接触。台上的四角均有固定在台角的立柱,四个立柱间用三条粗绳围拦成一个正方形空间,以保护运动员。台上四个角落处均放有5-7厘米厚,20厘米宽的软护垫,运动员双方分为红色和蓝色,仲裁席左边的应放红护垫,为红角方,对面角放蓝护垫为蓝角方,另外两个角放白色软护垫,为中立角。中立角处要放置两个小塑料袋,供台上裁判员放用过的止血棉球和纱布。比赛用的拳击台面必须要坚固结实,平整稳固,不能在台面上有任何障碍,台面上要有1.5厘~2.0厘米的厚毡子或橡胶垫,软硬适度。台表面的帆布要拉正固定,平贴台面,便于运动员在台面上做任何技术动作。拳击台四周的围绳要坚固结实,一般用3厘米到5厘米直径的粗绳。拳击台每侧有3道围绳,从四角的固定竖杆上拉出,3 道围绳距离拳击台面的高度分别为40厘米,80厘米,130厘米。围绳应用柔软光滑的材料裹起来,以免擦伤运动员。拳击台围绳以外四周至少要有50厘米的绳外台面,以保证运动员不致失足掉下拳击台。为了使围绳更加稳固,四周的围绳均须用两条质地紧密,宽度3~4厘米的帆布以同等距离上下固定住。拳击台的围绳也可用四道绳子,每根围绳离台面的高度分别为40.6厘米、71.l厘米、101.6厘米和132.1厘米。(2)护手拳击比赛标准护带长2.5米,宽5厘米。欧洲拳击锦标赛、世界拳击锦标赛、世界杯拳击赛和奥运会拳击比赛的主办国,应为每名参赛运动员的每场比赛提供绷带。绷带由拳套管理员发给拳手拳套的同时发放,而且每场比赛必须发放新的绷带。参赛运动员必须使用大会统一发放的绷带。护手绷带一般都采用吸水性很强的棉纱制成,不要用其它质地的布料。缠护手绷带时,要注意腕部可以适当地缠的紧一些,手掌、手指等其他部位通常不能缠的过紧,因为缠的过紧,会使手指失去活动余地,影响技术动作的使用发挥。缠护手绷带的方法和顺序,可以按的顺序进行。(3)根据国际业余拳联的规定,拳击运动员在参加拳击比赛时,一定要戴拳击手套。拳击比赛时按体重级别使用不同重量的手套,48-67公斤级要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级使用284克重的手套。而且在拳击比赛时,组委会要准备好两副和赛同样的拳套,一副是226克,另一副是284克,以备运动员手套出现问题时随时更换。参加国际比赛时,运动员所用的手套要经过代表的检查许可,才能使用。我国拳击比赛用手套必须经过中国拳协批准,而且一场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手套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产品。按照规定,手套的套峰击打面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标出,以便在运动员击打时,台上裁判员和评判员都能判别出运动员是否用部位击打对方。拳套不能有丝毫破损,带子要结扎在拳套背部,长出的带子塞进套筒,露在手套背面的结头处要用橡皮膏粘住,橡皮膏的长不应超过7.5厘米,宽不应超过2.5厘米。按规则规定,台上裁判员每场比赛都要检查两个参赛者是否戴用符合规则的拳套,并要检查拳套填充物的软硬度,看拳套是否有破损等,如发现上述问题,应马上让运动员更换拳套,更换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分钟,一般是1分钟的时间。比赛中拳套上的带子松了,台上裁判应帮助系紧,但如果发现运动员故意解开带子,台上裁判应该立即警告该运动员。(4)拳击服装与拳击服装包括背心、短裤和软底鞋。背心应松紧适宜,不能影响技术动作的发挥。拳击短裤要宽松长大,裤长必须到大腿部位的一半,不能让护裆有所暴露,更不能影响比赛。拳手必须穿软底鞋,而且要绑紧牢靠。比赛时如果服装出现问题,台上裁判员应立即暂停比赛,给运动员1分钟的时间更换、最多不超过2 分钟,运动员应准备好备用服装,以备更换。拳击的护具包括护头、护齿和护裆。参加比赛时运动员必须使用护头,双方运动员,护头的规格、样式要统一,一方为红 色,一方为蓝色,和各自所在的角色要一致,而且所用护头必须是国家拳协批准认可的统一护头。规则规定,比赛时运动员必须使用护齿,护齿的大小应合 适。如果运动员没有自带护齿,东道主有义务提供。比赛时不允 许运动员故意吐出护齿,否则要受警告。如果护齿被打掉,台上 裁判员捡起后把拳手带到他自己的角落,交助手冲洗干净后,再由台上裁判员给运动员戴好。运动员不能随意更换护齿;不戴护齿,比赛不能进行。运动员要穿戴护裆,如果护裆脱落或损坏, 要及时更换和穿戴好,在1分钟内不能换好时,运动员可不戴护裆继续打满该回合,然后在休息时更换护裆。如果休息时不能及时穿戴好护裆,比赛则不能继续下去。根据国际业余拳联的规定,拳击运动员在参加拳击比赛时,一定要戴拳击手套。拳击比赛时按体重级别使用不同重量的手套,48-67公斤级要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级使用284克重的手套。而且在拳击比赛时,组委会要准备好两副和赛同样的拳套,一副是226克,另一副是284克,以备运动员手套出现问题时随时更换。参加国际比赛时,运动员所用的手套要经过国际拳联代表的检查许可,才能使用。我国拳击比赛用手套必须经过中国拳协批准,而且一场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手套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产品。按照规定,手套的套峰击打面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标出,以便在运动员击打时,台上裁判员和评判员都能判别出运动员是否用拳锋部位击打对方。拳套不能有丝毫破损,带子要结扎在拳套背部,长出的带子塞进套筒,露在手套背面的结头处要用橡皮膏粘住,橡皮膏的长不应超过7.5厘米,宽不应超过2.5厘 米。比赛期间,要有两名拳套管理人员专门检查拳套,如果怀疑手套有问题,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检查运动员的拳套以及绷带是否符合规则要求。 按规则规定,台上裁判员每场比赛都要检查两个参赛者是否戴用符合规则的拳套,并要检查拳套填充物的软硬度,看拳套是否有破损等,如发现上述问题,应马上让运动员更换拳套,更换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分钟,一般是1分钟的时间。比赛中拳套上的带子松了,台上裁判应帮助系紧,但如果发现运动员故意解开带子,台上裁判应该立即警告该运动员。
straight punch( ):right hook (右钩拳):一种中、近距离的击打拳法,钩拳通常配合直拳或摆拳组成组合拳进攻对手。uppercut (上钩拳):Knockout():后演变为“KO”而在各种比赛中使用。break (抱持后拆散):比赛时双方选手经常会搂抱而不出拳,这就需要裁判把双方分开。
技巧与训练
拳击运动的技术包括攻击、躲闪、上下移动、扭斗技术和善于反击。攻击技术包括左直拳、左刺拳、左钩拳、右上钩拳和右交叉拳还有组合拳,如1-2连击组合拳套路。训练方法左直拳:是拳击中所有其他击拳的基础,能正确地运用左直拳是一个有良好技术素质的拳手的特征。凡是称雄拳坛的拳王和著名拳击家都有着一手久经锻炼磨砺出来的左直拳。美国的英吉马·约翰逊在1959年与弗劳德·帕特逊的比赛中,他的左直拳使得对手难以招架,在第三回合中就将对手击倒,获得世界锦标赛重量级冠军。击败拳王阿里的拉利霍姆斯右臂受伤后专用左手练直拳达9个月,终于取胜。我国3O年代的上海拳手郑吉常,由于他的左直拳快而凶,在国外有“远东毒蛇”之称。右直拳:右直拳是拳击运动中采用的重拳之一。有直拳适合于远距离的攻击,但有直拳一般使用时机少,在有充分把握时才能使用。由于有拳较左拳离对方远,发拳时身体变化幅度较大,所以右直拳较左直拳慢。为了便于击中对方,就要用左手的假动作来转移或破坏对手的防护,或用左刺拳引开对手的注意力,或使对手失去平衡,以此来创造有利于右直拳进攻的条件和时机。要领:由基本姿势以右脚掌蹬地开始发力,右腿发出的力量使右侧髋关节前送,带动腰部迅速向前转动,同时右肩前送。有拳以直线向前发出,攻击对方头部。髋和腰部的扭动以及右肩的前送,能够增加有直拳的力量和攻击距离。摆拳是从侧面袭击对手的有力拳法。由于从侧面击打,身体向相反方向移动,起到分散对手注意力的作用。但摆拳走的路线较长,容易被对手发现,而且因力量大,一旦击空容易失去平衡。摆拳速度比直拳慢,一般不作开始的引拳。左摆拳击头、腹要领:由基本姿势开始,拳由自己的左肩前开始,从左侧向前成弧形路线移动击打目标,上臂与前臂约成12O~150o角,臂与肩平,并利用腿、腰、脖发力,重心移至左脚,在出拳过程中拳及前臂略向内旋,肘部微向上翻与肩同高。在击中目标的一瞬间,肩、臂肌肉与腕关节突然紧张,并随即放松,恢复成实战预备姿势。击打对方腹部正、侧部位时,上体可略向右倾斜或向右侧跨步,借助身体的移动加大击打力量。左摆拳:左摆拳练习时的注意事项:①击打时不可有预拉动作。②左摆拳出击时,右拳微向上举,保护下纵③左拳出击后立即收回,还原成预备姿势。右摆拳击头、腹要领:与左摆拳大致相同,唯腰、腿和胯的发力动作较左摆拳更为明显。右摆拳动作大,速度也较慢,但拳较重。当对手大意或其进攻时疏于防守出现空隙时,可用右摆拳给予出其不意的击打和还击,但一般使用机会较少。右摆拳多与左手拳的击打配合运用。在对手被击中,注意力分散时,以有摆拳击打可以收到极具威胁的效果。在对手疏于防守或体力右摆拳:右摆拳击上体,常用于与左撇子对手对阵时,出击时要紧缩身体,出击后身体要向左前方运动,以防对手迎击头部。摆拳练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先原地徒手练习,体会发力、转体、转胯带动手臂前摆等动作要点。出拳时,要注意手腕内族动作,用拳峰部位接触击打部位。第二,在基本掌握动作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步法练习出拳。第三,运用打手靶的练习,可在原地与移动中进行,改进与提高动作质量,提高击打准确性。第四,利用打沙包进行练习,一方面改进动作,一方面锻炼击打力量。第五,进行实战练习,提高运用的能力。上钩拳:一场拳击比赛中运动员的进攻与防守是多种多样的,这体现在调整距离上,要靠步法的灵活和判断的准确。如果说直拳与摆拳更注重中、远距离的进攻,那么上钩拳主要在中、近距离击打对方。上钩拳既可发短拳也可发长拳。发长拳时手臂几乎伸直,上、前臂夹角大于90o,发短拳时上、前臂夹角小干90o。当对手两手高举成防头部的姿势时,或当对手击打头部而落空时,可发上钩拳击对手的上体(胃、腹或助部)。平钩拳:钩拳是一种中、近距离的击打拳法,钩拳通常配合直拳或摆拳组成组合拳进攻对手。(1)左平钩拳要领:由实战姿势开始,先将左肘提起与肩平,肘部约成80o角,利用身体腰、肩部突然转动的力量,上体向右方向转,但不超过 90o,臂部肌肉由放松到突然紧张,之后再迅速放松,打击对方的右侧,这时重心移到右脚上,击打后立即收回还原成实战姿势。注意事项:①出击时,拳不应有向后拉的准备动作。②左拳击出同时有拳微上举,保护下颏。(2)右平钩拳要领:出拳要领与用力方法都与左平钩拳大致相同。左、右乎钩拳都可以配合前进步法练习,即作同时击打左乎钩拳或右平钩拳。刺拳:刺拳属手直拳类型,是一种试探性拳法,以左刺拳为多。拳走的路线比直拳短,拳的力量较轻,能起试探对手的作用,并配合其它拳法以连续进攻。要领:出拳比直拳快而突然,腰部与胯部转动比直拳小,蹬地力量不大,因此重心前移较小,出拳后,臂并没有完全伸直。振拳:此拳法多用在短兵相接、近距离搏斗时,贴近对手击打。要领:借腰部突然快速转动,出击时两臂贴近身体,上、前臂之间小于90度角。速击拳:此拳法多用在近距离搏斗时,快速进攻,抢夺优势时使用。要领:出拳快而突然,攻击对方要害,以快取胜。
拳击比赛在拳击比赛中,产生伤害事故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职业拳击比赛中,即使如此,在开展职业拳击非常普及的美国,职业比赛时运动员头部受伤的比率仅排在所有运动项目受伤率中的第9位。国际业余拳联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在世界上的运动项目中,业余拳击的伤害率仅排在第11位,远比滑雪、赛车、曲棍球、橄榄球、足球、体操等运动项目低得多。由此可以说明,拳击并不是最危险的运动项目,其伤害率比起其它有些项目要低得多。常见的手部损伤及防治拳击运动也是一项对抗程度十分激烈的运动,以手套的拳峰击打对方有效部位得分或击倒对方而判定胜负。因此手部损伤是司空见惯。拳击常见手部损伤:1、掌指关节部皮肤擦伤及关节囊损伤:运动员绑护手绷带后戴拳套击打对方运动员、或戴较薄的沙包手套击打沙袋作为长期训练的内容,握拳后掌指关节为直接受力部位,因直接摩擦、击打的反作用力而致掌指关节部位出现皮肤擦伤、破溃,关节囊慢性反复损伤而呈现纤维化增厚,尤其是第三掌骨头部位更为明显。此类损伤会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皮肤破溃或继发感染,反复受伤会造成局部皮肤角化、关节变形。为了预防和减轻此类损伤,要求运动员使用较柔软的护手绷带,训练后进行局部按摩和热疗,以改善皮肤的血运和营养;出现皮肤破溃要清洁消毒伤口,避免再次受伤,并提议更改训练内容,以促进愈合。2、拇指掌指关节半: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运用摆拳击打对方时,由于握拳不紧或击打动作不规范,用拇指部作为击打点,易发生拇指掌指关节半脱位。这类损伤表现为突发性剧痛,有时可听到清脆的弹响声,拇指的掌指关节局部肿胀或可见畸形,压痛明显,活动受限。X线拍片可见第一掌骨头向外、向背侧移位呈半脱位状。处理原则是尽快实施手法复位和局部固定,要求拇指呈背伸、外展位固定。3、掌骨:这类损伤常发生在比赛中,由于出拳迅猛有力,击打对方较坚硬部位所致。最常见的是第三掌骨骨折或。其损伤表现为运动员比赛中突感剧烈疼痛而不敢出拳,甚至自己在拳台中能听到骨折的响声,运动员常示意裁判要求。场边坐台的临场医务监督要善于观察比赛的每一个细节,若发现某运动员突然出现痛苦面容而不敢出拳击打,应示意台上裁判要求暂停比赛,细致检查受伤运动员的手部,若有骨折迹象,可中止比赛进一步诊治。骨折发生后,受伤部位出现肿胀,有周边性压痛及轴心挤压痛,严重者可见局部畸形或听见骨擦音,X线常显示为短斜面掌骨骨折,应尽快采取手法复位和外固定,复位不满意者可考虑采用切开整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造成上述损伤的主要原因有:1、因解剖特点而造成易受伤的部位:拳击比赛时运动员一手握拳在前、一手在后,分别称之为前手拳、后手拳(亦称为主拳或重拳)。后手拳是运动员主要力量所在,出拳凶猛有力,爆发力强,击打后所承受的反作用力亦大,因此,运动员的后手往往更易受伤。由于第三掌骨最长,突出拳锋前方,无论运用哪种拳式(刺拳、摆拳、勾拳等),均以第三掌骨头作为主要力点击对方。所以该部位的皮肤、关节囊最易受伤及劳损,且第三掌骨易发生骨折。2、因运动员动作不规范而造成的损伤:正规的击拳动作是紧握拳套、拇指尽量屈曲对掌、以拳峰部位击打(拳套前方有色部位为拳峰)。由于运动员本身不规范的握拳或出拳动作是手部损伤的常见原因。例如握拳不紧,拇指屈曲不够,会造成用拳心或拇指作为击打点,则易造成拇指掌指关节半脱位或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3、因比赛器材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手部损伤:目前在拳击比赛中,必须使用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认可的合格拳套。如果由于拳套本身质量问题,使得运动员握拳不紧或拇指屈曲受限,进而发生手部损伤,应引起教练员、运动员、医务监督、裁判员、拳套生产厂家、拳击运动管理中心的官员高度的重视。既要监督器材质量,又要检查运动员戴手套是否规范,可以避免或减少受伤。平时训练时,应及时发现运动员的手部损伤、正确诊断、合理治疗、积极康复。临场医务监督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目光,一旦出现伤情及时暂停比赛,作细致检查,为保护运动员的健康,甚至可以中断比赛,予以及时合理的诊治。有一定经验和魄力的医务监督是拳击运动健康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世界上共有三大国际公认的职业拳击组织。职业拳击比赛同业余拳击比赛不同,比赛设问个级别。每个职业拳击组 织都有自己的各个级别的世界冠军。1.世界拳击协会(The WorldBoxing Association,简称WBA)世界拳击协会成立于1967年,主席是曼多萨。WBA原是在美国成立的国立拳击运动协会,以对抗纽约州体育运动委员会。 它主要是一个美国机构,基本控制着整个美国的拳击比赛。这个组织宣布有他自己的世界拳击冠军,经常与世界拳击理事会发生 冲突抵触。阿里、弗雷泽、福尔曼被称为“70年代重量级拳坛 三巨头”,是当之无愧的拳王,他们的得到的金腰带都刻有WBA 字样。2.世界拳击理事会(The Word Boxing Council,简称 WBC)世界拳击理事会成立于1963年,总部设在墨西哥城,主席是苏莱曼。这个组织由美国大多数民族和国际管理团体组成,并得到了纽约州体育运动委员会的支持,同时,它联合了欧洲拳 联、英国拳联、拉丁美洲拳联、美国部分州的拳协和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拳联。它更倾向为一个世界性的、更具包容性的组 织。他们的大部分收入用来促进拳击运动、保护运动员及改善医 疗设施上。1979年,WBC进行了重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实力最强的职业拳击组织。在世界职业拳击锦标赛上,体重级别增加,结果就产生了更多的较轻级别。在世界职业拳击锦标赛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事件发生在1982年,那就是,世界拳击理事会宣布,本组织所有的赛事,时间最长只能达到12个回合,而不是以前的15个回合。3.国际拳击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简称 IBF)国际拳击联合会成立于1983年,总部设在美国的新泽西州,主席是罗伯特·李。IBF是一个与WBC对立的组织,这个组织成立的目的在于夺取被美国把持的颁奖权利。这个组织的前身是美 国拳击协会(USBA,成立于1976年),原来两个组织并存,现 在又重新合并,称IBF/USBA,冠军为两个组织所共有。IBF有一句名言“一个理想,现在是实现的时候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IBF为国际拳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4.(WBO)世界拳击组织是1988年从世界拳击理事会(WBC)中分裂出来的一个新的职业拳击组织。它的总部设在波多黎各,但冠军委员会却是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现任主席的美国的乔托福斯。到目前为止,WBO已在世界上每个洲、几乎20多个国家进行过冠军赛。5.&(WPBF)世界职业拳击联合会的历史能够追溯到最初的,在1989年,由来自、、、波多黎哥、巴拿马、法国、德国、菲律宾、尼日利亚、白俄罗斯、乌克兰、肯尼亚和南非的国家代表倡议,于1990年,在美国维吉尼亚州正式成立。世界职业拳击联合会(WPBF)一个权威的非赢利性国际职业拳击运动组织。其主要职责和目标是积极制裁、监督和管理非洲、亚洲-太平洋、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地区有着类似目标的成员国家的职业拳击主管团体,维护职业拳击运动好的声誉,维护和确保世界各国职业拳手的安全和福利,执行和发布每月官方世界职业拳手排名,执行和改进国际职业拳击竞赛规则和安全保护措施,普及和推广职业拳击事业,提高世界职业拳击运动水平。迄今为止WPBF组织已经接纳和承认了全球120多个成员国,分别的在非洲、-、、、北美洲五大区域设立了5个附属的区域性(分)组织。日,美国拳击委员会(USBC)正式合并与世界职业拳击联合会(WPBF),此后该组织正式称为“&世界职业拳击联合会(WPBF)& 美国拳击委员会(USBC)”,该组织的合并得到了位于美国的拳击委员会的协会(ABC)和纽约州运动委员会的(NYSAC)权威认可和大力支持。日,该组织将总部从美国维吉尼亚州迁移至美国纽约。6.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由英、法等24个国家的拳击协会倡议,于1946年在伦敦成立。简称国际拳联。目前已有130个会员。总部设在美国(主席 所在地)。正式用语:英、西班牙、德、俄和法语。日在伦敦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国际拳联 的第一部章程。国际拳联设若干地区局:欧洲局——包括30多个会员。总部设在柏林。所有欧洲国家拳击协会都是欧洲业余拳击联合会成员;亚洲局——包括23个国家和地区的协会。总部设在东京。非洲局——包括31个会员,总部设在突尼斯。美洲局——包括29个会员。总部设在美国的克列斯蒂尔。大洋洲局——包括近10个会员。总部设在悉尼。国际拳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拳击为奥运会正式项目。国际拳联的任务:传播拳击运动的真正业余精神和开展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好竞赛;制订世界锦标赛和国际比赛的规程;保证国际拳联的一切比赛严守比赛规则;发展各会员之间的相互友 好和尊重。代表大会是国际拳联的最高机构,由主席、名誉主席、副主席、执委以及会员代表组成,每4年召开1次。开会时间和地点 必须在会前1年决定,并立即通知各会员。每个会员协会可派出3名代表参加大会,但只有1票表决权。代表年龄不得小于21 岁,而且只能代表1个会员协会。国际拳联下设若干常务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由7名执委、主席、副主席和若干委员组成。任务是:解释章程、规则、信息交流、出版、训练、器材和 设备的生产等问题,向执委会提出建议。裁判员委员会——由5名执委和8名优秀裁判员组成,任务是:任命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裁判员;在执委会的领导下,对 国际拳联的候补裁判和正式裁判进行考试,研究和分析重大比赛 的裁判工作等。医务委员会——由20名高水平医生组成(每洲不少于4 名)。其任务是向执委会报告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提出预防外伤 的建议,组织参加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医务小组等。财务委员会——由5名执委组成,其任务是监督财政收支情况,向执委会提出扩大基金的建议,向代表大会报告财政状况。上述委员会同执委会一样,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国际拳联章程明确规定,所有会员国权利均等,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歧视。按照规定,给正式比赛的优胜者授奖时,升国旗、奏国歌。我国于1987年加人这一组织。
(1)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的主要比赛奥运会拳击赛、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区域性和洲锦标赛、世界青年锦标赛和国际邀请赛。所有 比赛都按国际拳联的规则进行。成年和青年世界锦标赛每4年举行一届,洲锦标赛每2年一届。(2)世界职业拳击锦标赛
1. 拳击场外问题多多使得泰森难以成为世界上现存的最伟大的拳王。从1986年到1989年,泰森凭借天生神力与他对进攻时机的把握的恰到好处击溃了任何对手。1986年,20岁的泰森击败了伯比克(TREVOR BERBICK)成为了世界最为年轻的重量级拳王。拳王斯和霍尔姆斯都败在了泰森的铁拳之下。但是,从1990年之后,泰森再也没有取得1986年到1989年的成就。强奸案和咬耳朵使得泰森名声扫地。2.雷伊·罗宾逊(RAY ROBINSON)&&& 拳王阿里曾经称呼罗宾逊是:“拳击之王、拳击大师、我的偶像.”从1946年到1951年保持了世界次中量级冠军的头衔。从1951年到1960年,罗宾逊又获得了5次中量级世界冠军。在他的拳击事业的巅峰阶段,罗宾逊的成绩为128胜1平2负,84次将对方击倒在地获胜。在近200场比赛中,他从来没有被裁判数过点。3.阿里(MUHAMMAD ALI) 1964年,阿里击败了令人生畏的逊尼·利斯顿,震惊了世界拳坛。在他的21年拳击生涯中,阿里几乎囊括了所有重量级世界拳击冠军。它与弗雷泽、诺顿的比赛堪称拳击场上的经典之作。1974年,在丛林之战中战胜了福尔曼确立了阿里在职业拳坛的独一无二的地位。直到32岁之时,阿里仍然活跃在拳击台上。4.洛奇·(ROCKY MARCIANO)& 马西亚诺是拳击赛场上唯一直到退休仍然没有败绩的拳手。他的成绩是49胜0负,43次将对方击倒在地。从重量级来看,马西亚诺无疑是个小矮子,但是他的拳头非常有力。1952年,他的右手拳击倒了瓦堪称拳击界的杰作。他曾经6次卫冕冠军成功。5.本尼·伦纳德(BENNY LEONARD)&& 也许,本尼·伦纳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轻量级拳王。他掌握了超人的拳击技术,并且经常打出致命的一击。1911年,年仅15岁的伦纳德进入了职业比赛,两年之后成为了职业拳赛冠军。他的轻量级冠军保持了7年半,至今这一记录仍然没有被打破。在212场比赛中,本尼·伦纳德仅仅输掉了5场比赛。这多亏了他像芭蕾舞演员一样轻盈的身体和灵活性6.雷伊·伦纳德(RAY LEONARD)&& 拳击 许多人认为,伦纳德是世界上最富有竞争力的拳手。极高的速度伴随极大的力量,在上个世纪80年代,伦纳德打遍天下无敌手。拳坛传奇人物哈格勒、赫恩斯和杜兰都曾败在伦纳德的拳下。由于明星地位早立,伦纳德仅仅参加了39场比赛就获得了一亿美元。当时,对于职业拳击运动员来说,这是个天文数字。他曾经在4个不同的级别中获得了6个世界冠军。7.(HENRY ARMSTRONG)& 阿姆斯特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保持三个不同级别世界冠军的拳手。从1937年到1939年,阿姆斯特朗成为了最轻量级、轻量级和次中量级三个级别冠军。阿姆斯特朗风格独特,速度极快,一轮比赛中他平均出拳100多次。为此,拳迷给阿姆斯特朗创造了一个非常动听的绰号:“龙卷风”。在150场比赛中,阿姆斯特朗100次将对方击倒在地。这在轻量级选手当中不可多见。为此,阿姆斯特朗在拳击名人堂中占据了一席之地。8.乔·路易斯(JOE LOUIS)& 路易斯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重量级拳击运动员。在长达12年时间里,路易斯曾经让25名拳手败在自己的拳下。他成为了世界第一位黑人重量级拳王。许多世界名将全都败在了路易斯的拳下。1938年,路易斯击败了德国拳手施姆林(MAX SCHMELING),让施姆林赛后整整在医院里住了3周,成为了美国的。当时德国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因此路易斯的胜利意义更加重大。不过,从1942年到1945年,路易斯加入美国军队。二战之后,路易斯仍然相当一段时间。9.维利·派普(WILLIE PEP)& 日,派普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业。他成为了唯一一位没有打出一拳就获得了一轮比赛胜利的拳手。在与杰基·(JACKIE GRAVES)之间比赛的第三轮,派普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没有让格雷福斯打上一拳,而且自己也没有出拳,最终派普还是获得了胜利。派普的速度、灵活性、身体柔韧程度都是绝大部分拳手所不具备的。1948年,派普失去了冠军称号。但是在拳击生涯的241场比赛中,派普至今仍然被人们记得的依然是与格雷福斯第三轮比赛。10.罗伯特杜兰
中国现代拳击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最初称之为“西洋拳”。先有人翻译了一本《西洋拳术》。30年代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国术(武术)馆、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将拳击列为主课之一。&20世纪3O年代的上海拳手郑吉常,由于他的左直拳快而凶,在国外有“远东毒蛇”之称。中国在1953年和1959年两度暂时停止拳击运动。
纳入奥运会
赛场在公元前688年举行的第23届古代奥运会上,拳击运动就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且逐渐成为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运动项目。在公元前616年的第41届古代奥运会上,又增加了少年业余拳击比赛。&现代业余拳击运动于1904年在美国举行的第3届奥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第5届奥运会由于瑞典人认为拳击运动有损人的健康,没有设此项目。第6届、12届、13届奥运会因为第一、二次世界大战而没有举行。至2004年雅典奥运会,拳击比赛共参加了21届奥运会。&拳击运动进入现代奥运会时,由于竞赛规则和法不完善,很多是借鉴当时职业拳击比赛的规则。比赛的级别是按照当时职业拳赛的7个级别进行划分的,并且允许在自己级别夺冠的运动员参加重于自己体重的另一级别的比赛。&第4届奥运会拳击比赛的级别减为5个,比赛办法同第3届,运动员可以跨级比赛。从年,奥运会拳击比赛的级别为8个; 年,奥运会拳击比赛级别为10个。年,奥运会拳击比赛的级别又增加了48公斤级,使拳击比赛级别增加至11个;而且从本届奥运会起不再使用原来的轻量级、中量级等称呼,而是变更为数字。年,奥运会拳击比赛级别又增至12个;2004年,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将业余拳击比赛的级别从12个缩减到了11个。 从2012年开始女子拳击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在职业拳击风光多年之后,作为国际奥委会唯一授权的世界单项协会,国际拳联开始接纳并培育自己的职业拳手。根据国际拳联的计划,2016里约奥运会上将有真正戴着金腰带参赛的拳手。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食品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8次
参与编辑人数:24位
最近更新时间: 07:59:33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骨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