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治疗支气管炎的西药如何西药治标,中药治本?求...

慈溪市中医医院
心血管内科
体检流程图
----- 所有类别 -----特色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
作者: 来源:本站 更新日期: 16:03:08
因现代人们对抗生素滥用,造成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反复不愈给患儿及其家属增添了许多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而中医中药在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上有着独特的疗效,人们常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 我科在继承传统中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内外合治小儿呼吸道疾病,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压缩雾化治疗及我科的自制药“小儿咳喘冲剂”、“健脾冲剂”和“咳喘贴”,因疗效确切及治疗的方便性更是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压缩雾化治疗的优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每次治疗只需6-15分钟,雾化吸入的药物可直接到达患病部位――呼吸道和肺部。因此药物起效快,最适宜小儿。,
暂时没有了
浏览数:1479&  [] [] []
Copyright & 2009 慈溪市中医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
院办电话:8 服务热线:6 投诉热线:8
医院地址:慈溪市开发大道1835号 邮编:315300 传真:8有什么药或其他方法能治好支气管炎?为了治这个病,我豁出去了,100分奖励。求大神帮助_百度知道
有什么药或其他方法能治好支气管炎?为了治这个病,我豁出去了,100分奖励。求大神帮助
提问者采纳
近来气候变化较大,气温逐渐下降,寒冷的天气使得许多患者的支气管炎也复发了。支气管炎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等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早期支气管炎的症状轻微,多于冬季发作,春夏缓解。晚期因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
支气管炎对气候比较敏感,而且适应性比较差,常常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因此,在冬季,一定要注意防止感冒、咳嗽的发生。对于有支气管病史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及时预防、及时治疗。支气管炎是一种不可逆性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治疗方法选取不当
【西药治疗副作用大】西药传统疗法治疗支气管炎方法单一,并且药物固定,无法做到对症施治,不仅没有使疾病得到治愈,反而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使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终身挂上“药罐子”的名号。严重者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猝死等。 【单纯中药治疗起效慢】虽然中药突破了长期服用西药产生的耐药性、肝肾损害及产生各种各样的副作用的弊端,但是治疗起效慢,可延长病程,导致疾病慢性化,加重治疗的难度,错过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 【中西结合最佳选择】“军科免疫介入疗法”综合疗法,以其作用的直接性、疗效的持久性(终身有效)成为国内外支气管专家共同推荐的支气管炎患者治疗首选方案,该疗法集中融合了现代医学高科技成果和中医理论精华,避免了中西医的弊端。临床统计发现,通过“军科免疫介入疗法”治疗:1-3天症状明显减轻,7-10天炎症基本消除,1个疗程基本康复,自身免疫功能形成。总结临床9万多例病人的治疗过程发现:治愈率98.2%。传统治疗方法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 警惕!“支气管炎”治疗不当 危害重大
支气管炎的存在就是有一个慢性炎症在身,体内经常存在着这一慢性病灶,成为引发多种疾病的一个长期隐患。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反复地、长期地咳嗽、咳痰、咳喘,发作一次加重一成,使得病情迁延难愈、甚至可伴随终身。支气管炎病情的持续就成为多种疾病发生的根源,就呼吸系统疾病来说,它可以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最后还可能发展到肺心病。 在支气管炎病程中引起其他病症,常见有肺感染、肺炎、菌血症等,此时疾病急性发作往往带有凶险。由于支气管炎的病情可以迁延数年、数十年,因此老年患者比较多见,由支气管炎引起的肺感染、肺炎对老年人健康长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适当锻炼 支气管炎患者应减少剧烈运动,可选择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舒缓的活动,既能御寒又能提高身体抵抗力。支气管炎患者还可进行深呼吸锻炼。 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食物疗法 比如多吃萝卜和南瓜等。中医认为,南瓜具有补中益气、消痰止咳的功能,其食疗方法有: 蜜糖姜汁蒸南瓜——取500克南瓜一块,冰糖和蜂蜜各50克,压榨姜汁适量。将南瓜表面洗净,去掉南瓜瓤和仔,在南瓜凹部放入姜汁、冰糖和蜂蜜,放在蒸笼上隔水蒸两个小时即可。每日吃一半,每天分两次食用,能补肺肾,止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负离子疗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气管炎的治疗已经有了新的突破,负离子疗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受到广泛的关注。主任医师,博导陈景藻主编的国家重点图书《现代物理治疗学》对空气离子疗法做出过如下阐述:“负离子能有效加强气管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影响上皮绒毛内呼吸酶的活性,改善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从而具有缓解支气管痉挛、增加肺活量、调整呼吸频率、镇咳等功效。负离子还能促进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再生,恢复粘膜的分泌功能,对哮喘、气管炎、儿童百日咳等疾病有良好效果。”除此之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采用负离子吸入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100例,获得良好效果,100例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痊愈37例,症状、体征消失,辅助检查(X线、血象等项目)正常;显效38例,症状显著减轻,体征基本消失,好转20例,症状体征部分减轻或消失;无效5例。显效率75%,有效率95%。(《空气负氧离子吸入对100例急、慢性支气管炎康复的观察》) 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防寒保暖 冬春天气寒冷,极易引起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病,从而导致支气管炎发作。所以,有支气管炎病史的患者应格外注意防寒保暖,特别要注意颈部的保暖。衣服不宜过紧。支气管炎患者的衣被、床上用品也应少用丝棉及羽绒制品。外出注意戴口罩。 注意事项 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支气管炎的患者在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并且注意合理的饮食,支气管炎是有希望治愈的。
记得采纳啊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什么很多人对中药深恶痛绝?中药和西药的优劣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
能否说中药唯一的劣势就是无法用现在已经存在的所谓的”科学“去宣传和解释,比如,你无法用现存”科学“去解释什么叫”风寒入侵“?传承中国几千年的中医理论在西医(特指现代医学)面前,是否就这么不堪一击?
按票数排序
269 个回答
一个我在门诊遇到的例子。有个病人患胰头癌,在我院接受了切除手术,手术很成功,他很快出院了。两个月后来门诊复查,一进门就说:“大夫!我觉得我完了!
我癌症肯定复发了!”我一看,他确实脸色晦暗,精神很差。教授让他去做了检查,发现手术部位一点问题都没有,倒是肝功能很差。我觉得很奇怪,手术根本没碰
到肝脏,怎么肝功能突然变成这样?教授倒是一脸见怪不怪的样子,头都没抬地问:“吃中药了吧?”病人说:“是啊,做完手术肯定得吃中药补补啊。”教授给出
了干脆的治疗方案——停药。病人走的时候还满脸疑惑:“大夫要不您给我开点药?”教授很无奈:“啥药也别吃,好好吃饭。”几个月后病人红光满面地又来了:
“大夫我没啥事,就是表示感谢,我停了中药以后精神就好了!”这
是个喜剧,事实上我在科里碰到的中药造成的悲剧更多。今年年初,有个来自于包头的重症胰腺炎病人,病情很重下不了地,家属带着所有资料来看病,教授看了之
后说炎症反应还比较严重,精神状态也不好,建议回家等一段时间再来手术。由于病人不能吃东西,之前一直打静脉营养,教授还特意给病人家里的医院打电话,建
议当地医生从鼻孔放置一根管子直到空肠,顺着这根管子直接把营养打到空肠里。五一长假前,家属联系节后住院床位的事情,说患者打了空肠营养后效果很好,精
神状态恢复了不少,都开始在楼道里遛弯了,于是约好过完五一就来做手术。可节后很长时间也没见他们来,打电话才知道已经去世了。原来病人的老婆想着他快手
术了,得先请当地有名的中医给开药调理调理,熬好润肠通便中药,还通过空肠营养管灌进去,结果导致病人腹泻,一天拉几十次,没几天就过世了。这只是我亲眼见过的病例,我没有去过肝移植组,但已经耳闻过几例需要肝移植的病人,都是吃中药导致肝衰竭的。听
完这些病例可能你会认为我是坚定的反中医者,但并不是这样。首先,中药只是中医的一部分,中医还有针灸、理疗、推拿等等,我对理疗和推拿的作用还是十分认
可的。其次,即便是中药,我认为也不能全盘否定。必须承认,我们作为西医科室,接收的病人必然是更信西医的,或者是中药治疗无效的。吃中药后病好的肯定不
会来。在肝移植组,也有过肝衰竭的病人是吃了西药对乙酰氨基酚后导致的(对乙酰氨基酚就是我们熟悉的扑热息痛,今年初美国FDA已经限制了其在感冒药中的
应用,望周知)。另外,即便是我们科,也不是完全不用中药。做完肝癌切除手术的病人,出院时如果患者强烈要求做了这么大手术一定得吃点药,我们会给他们开
点冲服的袋装中成药。我问过教授为什么要开,教授的回答是:第一,在门诊术后5年还复查的好多都说他们一直吃,而且也没有收到反馈有副作用的。第二,以前不开药的时候,病人出院时总是不放心,觉得自己都得癌症了怎么也不吃点药,开了他们就高兴了,权当安慰剂吧。至于西药所要求的作用机制、临床大宗病例数据、具体效果等等,这种药一概没有。这正是中药最大的问题所在,它无法满足现代医学对药品的一切要求——成分、作用机制、临床数据、副作用等等,根本无法解释自己,也就不能被现代医学甚至现代科学所接受。但
这恰恰又是中药受到许多人信赖的原因——西药的成分表上,全是看不懂的化学物质,并且副作用一大串,任何一种药都会写“在极少见的情况下会致死”;中药就
不一样了,当归、党参、何首乌……都是纯天然成分,也从来不提示副作用,当然可靠得多。可是,所有的食物到了肝脏最后都会以化学物质的形态被人体吸收啊,
何首乌要起作用也是里面的某种或某几种化学物质起作用了啊,西药只是将已知的有用的化学物质提取出来,放到淀粉、生理盐水等对人体无害的载体中进入人体发
生作用的啊,而中药的那一大堆东西里,或许有能治病的化学物质,但也很有可能有损害肝功能的化学物质啊,不能看到化学名词就联想到对人体有害啊,忘记那个
著名的崔永元和氯化钠的笑话了吗?综上所述,我的观点是:在
当今这个以西方实证科学为主导的价值体系中,中药这种不能被现代医学所理解的药品,或许在某些情况下是有用的,但势必是没有西药可靠的。然而,目前科学不
能解释的事情实在太多,中药可能正是超出了现代科学的解释能力。或许在几百年后,世界被一种新的价值体系所统治,中药会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但在当下,在
我们活着的这几十年中,西药一定是更靠谱的。当然,以上这番话是我以地球人的身份说的,作为一个中国医生,不信中医是不行的。在国务院提出的新时期中国卫生工作方针的29个字里,有5个
就是“中西医并重”。我们不管参加任何考试,在回答治疗方案的时候,不论前面写什么,最后一条一定要写“中医中药治疗”,否则就不得满分。不过这样也挺好
的,门诊时每当碰到治不好的病人时,国外医生只能很无情地说“不好意思你的病没救了”,而我们还可以婉转地建议他“你去看看中医有什么好办法”。所以之前
边姬转发过一个段子我看过之后觉得特别真实:每当中医建议病人看西医的时候,病人会想“完了这下真病了”;每当西医建议病人看中医的时候,病人会想“完了这下真没救了”。举报
先回答第二问。十几年前,我爸因为过敏休克差点没能走出急救室之后,我家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和青霉素有关的药。我后来通过各式各样的测试确定自己不但不能注射青霉素,也不能口服青霉素类药物,比如阿莫西林;还对头孢类过敏,比如先锋霉素。我无论自己买药还是去医院看病,都可以很清楚地说明我的过敏史。没中过枪。几年前,被过敏性鼻炎折腾惨了。医生开了鼻炎康给我。据说是应用最广疗效最好的鼻炎药,中药。吃完的症状就是:胸闷,心跳加快,恶心。停药,再吃。症状如前,头昏加剧。回到医生那儿,他瞧了我的情况,冷笑说:还有人对治过敏的药过敏。我追问:对什么过敏?他摇头:可能是这里面某一味药的某个成分。好了,第一问也答了。
不太喜欢中医,不喜欢的原因和中医治病疗效什么的几乎没有多大关系,只是简单的基于,凡是说自己很牛逼,你问他为什么你这么牛逼,他就说我牛逼了五千多年了,就是牛逼,传统上我就是牛逼,BLABLA,就是不肯说我牛逼是因为我掌握了这个技能,而这个技能被证明确实有效。西医的毒副作用至少写在纸上,中医的毒副作用写在哪里?我记得前几年有一个案例,一种中药被西方禁止,因为会对肾脏造成不可恢复的作用,而那位中药的名字在中药里出现率很高……虽然无法确地是不是同一种药物(没有那种技能),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其他的也有这样的问题。
一个全新的药物,在后期开发过程会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 药物的目标蛋白是什么,可能的结合位点在哪里,能否通过晶体结构优化药物活性?(这个优化没有结构也可以做,效率低一些而已)。药物的优化可以增加特异性和活性,可以减少用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可能的危害。2. 最终优化的药物活性如何?它的有效作用浓度范围是多少?3. 药物的毒性如何,对细胞或动物的半致死量是多少?对各个器官的影响有多大?4. 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如何?在血液中的半衰期是多长?通过什么方式代谢,大致的产物会有什么?这几个问题弄明白了,会让我们了解到能不能用这个药,应该怎么用药(一天几次,每次多少?)。之后基本上就准备上二期三期临床实验,通过统计的数据让人信服这个药对患者有帮助。中药如果想进入西方的市场,必须把这个体系走一边才可以,否则没人敢用,也没人知道怎么用。传统的药方中或许有很多好的东西,但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把其中真正的有效成份分离出来,加以鉴别和系统的测试。一个药方中的有效成份分离鉴定也许需要一个训练有素的博士两到三年的时间,和几十上百万的经费(注意,这才是个开始,还没进入我们刚才说的开发过程)。很有可能花了这么大力气,最后发现这个有效成份就是我们已知的一个结构。到底值得不值得这么做?我想各大药厂应该已经算明白这个帐了。。。
我爷爷就是个优秀的中医,小时候我频繁眨眼的毛病就是我爷爷用针灸手指的方法治好的,我当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确实是根治了。另外畏光的毛病也可以用口服杞菊地黄丸的方式解决,类似的栗子很多。近视眼也可以用针灸的方式解决,以前一个想当兵的家伙就是我爷爷用针灸的方式给他纠正过来的,不过这个过程看起来就比较疼。。。我亲眼见证了很多中医的治疗过程和最终效果。中医中中药是最简单的一部分,针灸才是最复杂,最不可思议的。虽然在我学到的知识体系中确实觉得它毫无科学依据,但是它对于一些筋骨损伤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对于针灸,我一直都很好奇,想了解它,但中医方面的著作多的不可思议,而且看起来非常复杂难懂,我根本无法理解那些用文言文表述的类似于哲学思辨的东西。我爷爷收藏了一柜子的中医著作,他在漫长的生命里写了几个抽屉的笔记,另外他也不是一个守旧的人,他也了解很多西医的理论,并对人体解剖学比较精通,越南战争时期在参战越南的部队当过军医,是老一辈的医学工作者,一辈子治好了无数人的病,而且当过我出生的那个小县城的医院的院长,所以我想我绝不会觉得一个优秀的中医医生是愚蠢的。一个中医医生在治疗中总结,他们用的方式和西医相比要温和的多,也要遵循在尽量不伤害病人的前提下达到想要的效果,而且似乎比西医做的更好吧:)。根据病情决定治疗方式,最优先的是食疗和生活建议,然后一般是用中药和推拿拔罐之类的方法治疗,最后才会动用到针灸之类的高级治疗方式,或者这些治疗手段全部同时采用。当然也有很多例外,比如一些关节筋骨的损伤直接用针灸治疗效果也很好,比如我以前有次因为打球把右手伤得很重,就是通过每天坚持针灸治疗,加上按要求进行活动和休息才很快恢复的。中医的信誉很重要,主要通过病人来为自己做广告,一般是通过私人进行联系,而且这种治疗往往是长期的,耐心的。对一个中医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书本上那些看起来很玄的东西,而是经验。医生会观察总结自己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医疗手段的效果,然后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不断改善自己的治疗方法,在实践中提高,这就是为什么他做了那么多的笔记。如果一个中医就是傻傻的按照书上写的东西开方子和治疗那就太可笑了,这里应该有很多医生自己创新的方法和总结。要求医生进行大量的思考,结合自己的已知去做出判断,并且动用自己一切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包括西医理论和以往治疗经验。中国漫长的中医史上这样做的医生还是不少的,我想他们才是中医的真正发展动力。这并不是无逻辑的,盲目的,中药和针灸与西药和手术相比的最大优势就是成本极低,副作用与风险小。至于测试,中药使用的很多材料其实就是食物。。。就算不是食物,它和西药比的优势在于使用时间长,无数的前人相当于充当了小白鼠。。。不管你怎么批判他的不严谨,他确实对大多数人是有那些效果的。当然,医学确实应该精确,那么中医的这种治疗方式也许确实应该批判改进。医学极为复杂,我和在其他在这里回答问题的,还有在评论里不停争吵的人中也没有一个可以做到对这个问题做出完全客观,全面,精确的表述和分析,更何况这里大多数都是根本完全不了解中医甚至对西医也一点不懂的人在回答问题,只能是基于自己的主观经验和知识体系对这个古老奇葩的医学做出自己的判断。这种争吵永远不会结束,但是中医至少目前还是存在的,至于他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会无声的消亡还是会继续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都是这里的每个人无法做出准确预测的,私以为针灸十分有必要被研究清楚(中医其实对人类身体的理解很深刻特别,我觉得这是一种在漫长的治疗历史中积累出来的一种奇怪的通过表面现象得出的理解,虽然他们没有精确的表述,但是确实能够治病。)不过这非常复杂,针灸的治疗过程很长,使用的方法很多而且复杂多样,医生会结合病人的病情不断做出调整和记录,这个过程几乎不可能精确的用西方科学表述,但是如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因为这种方法真的对身体伤害很小,而且极为经济,却有很不错的效果。我想我也需要在之后不断修正或者添加我写的这点东西,不过也懒得改了。。。有些人似乎对中医厌恶到了极致,希望他从地球上消失,哪怕是稍微为他辩白的东西都是错误的,sb的。我觉得这不是因为理性,而是为了获得击败别人,让别人认同自己观点的快感,以及维护自己被许多人支持的观点。不过现在很多搞中医的家伙确实很sb,和很多利用过去中国的传统的东西招摇撞骗为自己获利的人一样,令很多人对中医产生了非常坏的印象。最想说的是,这里哪有了解中医的人在回答问题。。。大多数人对西医也只是有点常识而已啊。。。我对中医的了解也几乎为0,只是简单的通过观察我爷爷得出这些观点。。。好的中医真的已经很少很少了,而且也不可能上知乎和你们吵架的,因为他们大多都是老实本分的老头子T n T
没谁对中药深恶痛绝,但是我对把民族情绪带到人命关天的事情里这种做法深恶痛绝。
感谢邀请虽然又是我自己求的邀请。中药的问题是这样的。中药是什么呢?大部分的路子是,把很多植物+动物+奇奇怪怪的东西混合在一起,碾碎,熬,喝掉。这种熬出来的东西,是混合物,就是说,里面有很多很多种化学物质。我们先不去判断中药有没有效,我们假设它有效,能治好病。原理也必然是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化学物质来和你病变的部分产生了反应,导致病毒或者细菌被杀死,病就好了。西药做的是什么呢?假设每种中药里面有一万种化学物质(实际应该远不止),西药会去做实验,把具体这个药汤子里的一万种化学物质都分离出来,挨个去试,找到那个真的和病变部分起作用的化学物质,再把一种或者几种对病变部位起作用的化学物质复制粘贴复制粘贴复制粘贴,做成药,这叫西药。比如著名的青蒿素,就是这么出现的。在大部分西药的说明书上你可以看到这种东西,这叫结构式,标出的是这个药的成分。比如上图就是我们很常吃的一种抗生素,头孢氨苄片的分子式。它告诉我们,这个药里的主要成分是头孢氨苄。再看这个药的药理毒理  1.药理:头孢氨苄属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谱与头孢噻吩相仿,但其抗菌活性较后者为差。除肠球菌属、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外,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产或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的大部分菌株对本品敏感。本品对奈瑟菌属有较好抗菌作用,但流感嗜血杆菌对本品的敏感性较差;本品对部分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和志贺菌有一定抗菌作用。其余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脆弱拟杆菌均对本品呈现耐药。梭杆菌属和韦容球菌一般对本品敏感,厌氧革兰阳性球菌对本品中度敏感。  2.毒理:头孢氨苄的小鼠口服半数致死剂量为 2600mg/kg。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头孢氨苄片“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因为头孢氨苄这个化学物质,是很多细菌都敏感的一种抗生素。所以,吃西药的话,我们可以很明确,我们吃的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不是指你吃的是什么物体,而是精确到你吃的是什么物质,每种物质是干什么用的,比例是多少。再看看我们常吃的一种中成药,藿香正气软胶囊。首先,你不要指望它能写出什么化学式,因为它里面含有的物质太多太多了,这就是中成药的弊端,你根本不知道你吃的药里含有什么物质。来看看它的成分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辅料为明胶、甘油、巧克力棕、苋菜红、精制玉米油、大豆磷脂、蜂蜡。 几乎每一种,都是物体。每个物体里都含有无数的物质,哪一种在起效?看看说明书,没有药理毒理,只是告诉你藿香正气软胶囊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HOW ???
WHO KNOWS... 反正就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好,我们不管这个,我们假设它说明书上写的药效它都能达到,虽然我们和它自己都不知道它怎么达到的。推理一下,功能相似的西药,有大概三四种物质对病情有效。我们假设中药比西药牛逼很多,里面有四百种物质对病情有效,那这些物体里的另外 “一万减四百种” 物质呢?它们有什么用?不知道,你永远不知道,没人知道。但是你需要把它们吃下去。而实际上,我们的药监部门和制药厂商是很不负责任的,很多物体被加入药典之前根本没有进行严格的毒副作用测试,所以你吃下这些药以后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真的是随缘。比如之前很有名的“龙胆泻肝丸”,含有“关木通”,导致千百人肾衰竭。因为关木通中含有的马兜铃酸会导致肾病。而关木通这个药材是收录在中华药典里的合法药材。其实在1964年,就有学者发现了两例2例因大剂量服用关木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九几年在欧洲也大面积的报道了龙胆泻肝丸而导致肾衰竭的病例,可直到日,国家药监总局才取消了关木通的药用标准,也就是说,从发现这个东西有毒性,到再也不能用这个东西做药,用了四十年时间。这么多年,多少人会被这个关木通坑了?中药还有那么多那么多的物体,常年吃中药的人,会不会撞到下一个关木通,完全是看运气。很多人说,那西药就没有副作用了么?显然不是。打开每一个西药的说明书,你会看到很多不良反应和禁忌作用。比如阿莫西林:不良反应:1.恶心、呕吐、腹泻及假膜性肠炎等胃肠道反应。2.皮疹、药物热和哮喘等过敏反应。3.贫血、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4.血清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增高。5.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6.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禁忌: 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和禁忌需要做N久的动物实验,从小白鼠做到大猩猩。再做临床实验,抓志愿者,来试,试出不良反应。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告诉你,你吃了以后可能会怎么怎么样,然后你再自己决定吃不吃。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再打开你身边的中成药,看不良反应和禁忌那一栏,大部分都是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尚不明确尚不明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药检的时候没有试出什么不良反应,可是并不代表着这药就没有不良反应。换句话说,尚不明确的意思是,吃了以后会怎么样,我们其实也不太知道。大部分人都没事儿,也有可能吃了以后口吐白沫,还有可能像龙胆泻肝丸一样肾衰竭。这种吃了以后不知道怎么样的药就能上市,这不就是不负责吗?现代科学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每种物体里含有什么物质给你分析的清清楚楚,为什么你会吃一个你都不知道里面含有什么物质的药?那些每天担忧食品安全的人,抵制毒牛奶,抵制地沟油,抵制食品添加剂的人,为什么你们会去吃一个吃了以后甚至都不知道会怎么样的药?这不是一种矛盾吗?另外再说说有效性。这都是老生常谈了。比如一个药在上市之前需要做双盲实验,来确定有效性,为了排除药的 “安慰剂” 效应。什么叫安慰剂效应呢?就是你吃完这个以后“感觉自己”好了很多。比如我奶奶晚年的时候有很严重的肝病,每天疼的下不了床,后来发现这个病很严重,已经没有必要再让老人承受这个痛苦去治疗了。回到了村子里,止疼药已经不太管用了,村里的赤脚医生给奶奶开了一个药,告诉奶奶这是治肝病的特效药,吃了保证好。我奶奶就吃,吃完了第二天果然好了很多,都能下地走了。我爸就问,这是什么药啊,真这么好使啊?赤脚医生说,“哪有能治你妈那病的药啊,我给她拿的是治胃疼的药。”这就是安慰剂,假如你需要的只是让病人更舒服,那安慰剂很管用。但假如你想要这个病人康复,需要的就是药效了。怎么判断一个药到底是安慰剂还是真的有药效呢?双盲实验。两组病人,包括医生和病人自己都不知道哪组是对照组,没人知道哪组吃的是药,哪组吃的是“糖豆”。大样本、多次进行双盲实验以后,每一次都能看到吃药的那组病人蹭蹭蹭的见好,才能叫通过双盲实验。才能确定这种药确实不是安慰剂,才能确定这个药临床上确实有效果。效果是什么?甚至都不用告诉你你吃了药,掺到饭里,掺到饮料里,依然见效。可是中药的上市从来不做双盲实验,这就让人很难信服,怎么证明中药确实有效?你说你吃了之后感觉确实好了,这真的没有用。药,到底管不管用,不是你说的算,也不是我说的算,是双盲实验说的算。另外,很多时候你病好了,甚至不需要安慰剂来作用,这又要提到一个更老的话题,自愈性疾病——就是不需要治疗自己就能好的疾病。人体的免疫力其实是很强大的,很多疾病完全不需要打针和吃药,利用自身的免疫力就能好。比如我家人就很不信服我说的上面所有的东西,哪怕他们什么道理都说不出来。今年大年初一,我早上起来发烧,怀疑是胃肠感冒(食物中毒),我妈拿来退烧药就给我吃,一看,中成药,我说算了吧,等等,明天要再不好我就吃药。然后开始睡觉喝水睡觉喝水睡觉喝水睡觉喝水… 一天过去,初二,变得活蹦乱跳。我再和我妈说“你看看,假如我昨天就直接吃了药,今天你是不是会觉得是这个药好使?其实不吃药也能好,这就是自愈性疾病。”的时候我妈明显就很信服了。在这儿也要推荐大家小病尽量别吃药,锻炼一下自己的免疫力,这不是什么歪理邪说。所以,综上,中药,成分不明确,毒副作用不明确,禁忌不明确。没效果的就不说了,有效果的,因为它没做过双盲实验,所以我们必须要怀疑可能是安慰剂效应,它也说不出药理分析,所以我们也不能排除是免疫力在起作用。即使即使,真的不是安慰剂和免疫力,就是有效,我们也可以把有效的成分提炼出来,做成药(抱歉我只能举出一个青蒿素)。实际上,你这么理解一下,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西药和中药的说法。西医就是现代医学,西药做的是提炼出中药英药美药南药意药法药中的有效成分,来做成现代的小药片,更高效,更安全的去治疗疾病。我的水平也就只允许我把整个问题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最后再说一句,我是一个不愿意冒什么风险的人,所以我基本不会去碰中成药和中药的。不过,其实你选择吃哪个,对我来说真的无所谓。啊最后补充一句吧,君子和而不同。 很多话剽窃自老罗语录——————————————————————————————————————————. 2:49 a.m.刚给别人写了一段儿东西,说我小时候被跳大神治好的事儿,补充在下面吧,不太想再针对这个话题辩论什么了,出不来什么结果,就像我的话题经验一样,「你选择,你喜欢」。另外,「可口可乐,好喝。」大概小学四五年纪的时候,有一次暑假,去我奶奶家玩。我奶奶家在辽宁的一个农村,叫程屯,真的叫程屯,四面环山,每家一个小院子。有天晚上吃完饭,天萌萌黑,我去三大爷家找我爸妈。三大爷家离我奶家大概二百米不到吧,一条土路直直的就到了,中间有条小溪,爸妈还有几个亲戚坐在小溪边儿聊天乘凉。走到半路上我就看地上有条小蛇,是小小小小小蛇,但是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蛇,我就被吓到了,站在那不敢动,高喊「蛇!蛇!」我爸妈他们就边说让我别动,边往这边儿跑。那条蛇挺奇怪的,别的蛇都是迂回着前进,那条蛇也迂回,但是不太往前走,看起来就像悬浮在地面上一样。后来我爸他们赶到了,那条蛇就跑到邻居家的马厩里不见了。他们去马厩里找,也没找到。结果我半夜回家开始上吐下泻,高烧不退,一直是三十九度多。好几天也不见好,打针吃药都没能让烧退下来,整个人奄奄一息的感觉。农村嘛,亲戚他们联系到我突然发病之前的遭遇,就说这孩子肯定是遭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快请个人来给看看。但是农村其实是没有跳大神的说法的。程屯很小,大家都沾亲带故的,那个「神婆」,姑且叫他神婆吧,也是我家亲戚,论资排辈应该是姑奶级别的吧。平时我们也经常见到,我特别喜欢她,但之前不知道她有超能力。底下的事儿没有电视里播放的那么傻逼,又拿刀斩小鬼又贴符的。那天中午她过来,简单听了一下我的病情,就说让我躺好,让我妈拿来了一个煮熟的鸡蛋。然后她嘴里开始念叨我家死去亲人的名字,「程 XX(我爷爷)啊,是不是你回来稀罕孩子来了啊~~?」(稀罕在东北话里是喜欢的意思,回来稀罕孩子的意思大概是回来看看孩子怎么样,表达一下对孩子的喜爱)。念完以后把鸡蛋往炕上一立,倒了。东北的炕上一般会铺一层地板革,不知道你懂不懂什么叫地板革,巨光滑无比,加上炕是砖泥砌的,本身就凹凸不平,按常理鸡蛋是绝对没法立起来的。她又连续念叨了几个,重复立鸡蛋的动作,鸡蛋都没立起来。知道她念到了我三姑。我三姑好像叫程淑兰?很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家里反对她和一个青年在一块儿,喝农药自杀了。「淑兰儿啊淑兰儿啊,是不是你回来稀罕孩子来了啊?」然后立鸡蛋,然后鸡蛋就稳稳的立起来了!我还有我爸妈都震惊了。接着她开始对着那个鸡蛋说,「你看看你,你回来看孩子,把孩子的吓着了,这病了这么长时间,烧坏了怎么办。孩子也挺好的,差不多看看行了,走吧,别惦记了。」说完,那个鸡蛋就倒了…然后完事收工。大概是一点多来的吧,下午三点我就可以满院子乱跑了,丝毫不夸张。我至今没法解释这个事儿,但我情愿把它理解成心理作用,因为它没办法被解释。这个东西只能在它自洽的体系里被解释明白,并且可以解释的特别圆满,「孩子被鬼吓到了,这个鬼是它家亲戚,回来看看它怎么样,现在我和他聊了聊,他就走了,孩子病就好了」,但它不能被证伪,所以我们就应该去怀疑它。这就是为什么虽然跳大神确实在我身上起到了惊人的效果,但我不会因此去和别人说,「跳大神是有效的,你们不能全盘否定它,我就被它治好过。」补充一张图:听起来很有道理是不是?问题全部解决了是不是?这就是自洽。中医就是这么「治好病」的。再补充一张图:如果你愿意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接受这样的治疗,随便你。我不愿意。以上。
以前我在评论里面问了句:你是赞成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人?不知道还有没有印象。以前没有时间细说,现在说说自己的想法。首先,绝对的肯定和绝对的否定都算不上是科学严谨的说法,所以方舟子全盘否定中医,说中医是伪科学。我想生化博士说出这样的话,也许是为了写小说吧。其次,我相信中医里面有很好的东西。正如我很佩服中医的阴阳调和理论,因为我知道人体的体液内是有缓冲系统,来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至于是不是巧合,我就不知道了。最后,我再说说自己其他方面的看法。下面这幅图是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图,每一个箭头都代表信号转导过程。(图1)我们从中选取一个信号转导流程图(图2):如中间以AKT为主导的流程。(为方便讨论,我假设选取的流程里面的各个因子都是蛋白,而且作用单一,无外在影响)现在西医用药针对性比较强,基本是哪里出问题就医哪里。如果上图中AFX出问题了(如分泌下降),那就用药刺A激AFX,如果FXHR出问题(如分泌上升),就用药物B刺激FXHR,这样都能解决问题。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是最开始的PIP3出了问题,而影响了AKT,进而影响了AFX或者是FXHR出现问题。那么用药物刺激PIP3效果好呢,还是直接刺激AFX或者FXHR效果好?所以我不认为头痛一定要医头。现在回到最初的信号转导通路图,图1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以AKT为中枢的信号通路,如果AKT出问题,那么其原因可能是多种的,所导致的结果也可能是多样的。西医中,用检测手段查到AKT的水平不正常,从而利用药物调节,使之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正是西医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如果有人用药物组合的方式,解决了影响AKT不正常的上游的各种因素,让AKT恢复到正常水平,那也是一种治疗方法。所以我认为中医里说的“同药不同病,同病不同药”也是有道理的。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假设。人体内的信号转导通路也不会这么简单,信号之间的影响也不一定是那么直接。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不过百年,对自然界的认识,对细胞的认识都处于比较低的层次。所以因为基础差而解释不了中医的一些理论,然后直接说中医是伪科学,这是不对的。
知乎真是个好地方,看完这些,大开了眼界呀,呵呵,好,这个可以有。我也来聒噪两句。动物为自己治病源于本能,人是高级动物,肯定也有这种本能;动物会给同伴治病,人难道比一般动物还低级?当某个人把自己长期自疗的药物施用在同伴身上的时候,甭管效果怎么样,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第一个医生就诞生了。从自疗到他疗,这里就产生了质变,从药到医的质变,第一个中医就这样产生了。总的来说,华夏文明要早于西方文明。医学都经历了原始医学.古代经验医学.近代实验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过程。西方的古代医学也应该经历了和中医相同的前两个阶段,即原始医学和古代经验医学,而中医在后两个阶段几乎就没有了。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文化等各种社会自然因素,中医创始理论阴阳、五行等当中有不少糟粕,我们现在需要科学看待,批判继承。同理,西方医学也不能免俗,一开始就受限于四元素理论。近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快速超过了中国,西医西药进入中国后,由于各种原因,中医开始走下坡路。但是,至少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医的基础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延续至今。存在即合理,根据适者生存的法则,中医能够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自然有它的合理性,否则,它早就被其他的形式所替代,就不会流传至今了。上面是第一,其次,中医的核心理论中的经络等等不具有直观的可观测性,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一点上,西医和中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西医是完全建立在仪器诊断基础上的体系,具有可观测性。用西医的仪器手段不能对中医的所谓经络等等进行观测检验,但是这一点并不能作为否定中医的根据。要明白:近现代物理的最基础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是些神马理论,总之是说现代科学不是已经走到尽头了,而是永远滴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的......经络不可观测,为什么没有人去怀疑这些电磁仪器呢?难道这些电磁仪器已经发展到了极端,不可能再有突破了吗?我们当今的科技水平再过若干年还是会停留在今天的水平吗?大家想想,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实际上,大众是体会不到“革命”这两个字的沉甸甸的分量的(自己百度,不做展开叙述)。当初看不见的东西现在变成了具体可见,依靠的是仪器。这是先有仪器,后有看见。但是再想想电磁理论,刚刚出现电磁理论的时候,又看不见,又摸不着,谁会相信,今天,电磁理论已经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但是,它的发展却离不开仪器发明,依照当时的仪器设备,是无法演示和证实电磁理论的,后来经过漫长的时间采用仪器和实验加以证实......且慢,实际上,在今天,这些理论也已经又被改变和发展了(冰山一角:太空电磁动力)总之,科学是在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不可能的事,明天也许就实现了。实际上我想说的并不仅仅如此,问题在于,即使是利用现有的理论和各种仪器设备,不要说其他国家,就是中国,这么多年来,又有多少人,用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对中医进行实验呢?比如经络的观测和验证,可以说屈指可数,(德国、日本等国有)功利性的原因导致了几乎没人去展开实验和研究,最新进展貌似是96年的什么显影技术做的经络图......不管是对中医进行肯定或者是否定的实验,少之又少,哎,因为利益的驱使,谁也没心思去做这些啊。第三,接上面一条,用社会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资本主义,那是危险得很;用资本主义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那也是毛病多多。用西医的理论来看中医,自然会发觉无数的问题,譬如有人质疑的脾胃、寒热等等,那是因为中医的很多名词和术语跟西医中的解剖学等等的名词不是完全对应的。第四,上面已经叙述过,西医是建立在仪器诊断基础上的,中医更多的是经验学,这一点中医处于劣势,所谓的高手在民间就是这个意思,以前的中医大多是父业子承,师徒口口相传,甚至有不同的派别,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中医的衰落,而西医没有这个问题。但是也造成了西医没有诊断仪器和报告单就无法下手,而且各科分得很清楚,中医几乎是靠个人看全科。遇到书上没有的疑难杂症,西医就束手无策,理论上解决不了;而中医基本能从理论上解决,当然能不能治愈看水平了。下面就说到了重点:水平。第五,无论中西医,对于具体的某个医生来说,都存在着水平的高低。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病人跑了许多医院,看了无数医生,吃了不少药物,依然没有治好毛病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是却没有人拿这个来质疑西医,原因正是在于医生的个人技术水平有高有低,中西医皆如此,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我认为,中医的最大问题在于目前中医生整体水平极其低下(先说业务水平,再说道德水准),这才是中医的致命伤!套用游戏中的等级数字来打个比方:张仲景那会儿的医术等级定为100的话,那现在一半以上中医的水平只能定为不到20,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中医整体水平下降原因很多,我也不想细细阐述:传承方式有问题;中医本身入门易,学好难,没有个十年二十年很难学到什么(快餐社会,谁有那耐性啊?);经验学的东西居多,靠个人悟性......话说,我岳父就是中医,但是我基本就没找他看过病,无他,医术不精。总之,中医本身有一些糟粕的东西,现在大多数中医的水平极其低下,这些都造成了人民对中医的不信任和失望。尽管如此,我个人还是认为,中医本身还是有许多的东西非常有价值的,不能随意全盘否定。第六,关于道德水平,中西医同理,这是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绝大部分社会问题的核心所在。纵观当今社会,问题太多了,教师又怎么了,法官又怎么了,公务员又怎么了......给贴上标签,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回头一看,整个社会没剩下几个好人。看似荒谬,其实不然。当今中国的许多问题,其实不是出在某些行业,或者某类人身上,而是出在整个社会的人群上。全体人民的整体道德素质大滑坡,以前常说的“大多数人还是好人”,这句话现在要倒过来说了,悲哀!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变坏了,所以现在这个社会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大多数人分布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第七,有人用以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来质疑中医,还有人用人体有自愈功能和心里暗示来质疑中医的效果,显然这个同样也可以用来质疑西医西药,这个没有说服力。这一点上,我同意双盲的方法。第八,中药也有毒副作用,所以古人说:是药三分毒,但是今人却给忘了,大家都以为中药没有副作用;不少中药,特别是滋补药的功效被人为地夸大了,这说白了其实也是人的道德水准问题,混淆视听,想多捞钱,其实,滋补药根本就没有吹得那么神。第九,只是推测,不作为重点,人心不足,为了多赚钱,现在的 中药质量根本没保证......第十,中医不能否定,但是可以否定现在的绝大多数中医医生。中医应该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最后,忘了说,其实外科手术不能算是西医的专利。得,我确实抛砖了。
只能活有些疑难杂症范畴内的东西,西医(我在医院接触到的)并没有好办法解决。举例的话,我时不时发作的“神经性皮炎”。。。病理中说的大概就是,存在过敏原,以及紧张因素导致。所开药物除了西替利嗪类抗过敏药物,就是激素类药膏。属于发作时,能抑制至消除当前症状的药物。然而病人都想的是如何不再发作...
个人认为在没有百分之百了解人体之前,经验的医学还是很有重要的价值的
前两天刚好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大致是: 中药每天50都没什么效果,西药100不到全好了。某些情况下西药的疗效和针对性都更强。
很多东西,前面的强人都说过了,我也不会说得比他们更好。我就以我“中成药从业者”的身份说一说我的观点(这个身份即将到期,对于所学略觉羞愧)我就不说中医西医,中药西药,也不说科学伪科学,单纯说说中成药吧。我们假设,国家药典收录的中成药都是有效的吧。既然有效,那就肯定有“有效成份”,这里的有效成份不拘于化学成份,你真要说灵气什么的,你能自圆其说,我就承认(这个标准够宽了吧)。因为这个“有效成份”,所以很多中草药是由季节性的,还有区域性的,这个想必都不会否认。好了,该正经说说中成药了,中成药是工业化生产的“药物”。工业化,那不同时间生产的批次就多了,区域也是如此,为了统一同一种中成药的标准,国家药典出现了。那,国家药典是以什么形式来规范各地厂家产的同一种中成药内容物是“相同”(相近)的。【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在这些里,我们看到的可不是“辩证”啊?完全不是中医那套啊!都是定性/定量检验化学物质什么的——想想那句话吧,中医(中药)是不能用西方科学来解释的。这样的中成药肯定也不是纯粹的中药,中医中药粉们,这中成药可真吃不得呀,他们不是你想象中的中药啊!表被坑了。另外,多说一句,中成药不能吃了,中草药吧,那买来的中草药您是怎么辨别是否在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时机采的药?当下吸收各种肥料生长的药材是否依然能吸收天地精华“治病救人”?——还可以治病救人吗?至于非中药粉,不用多废口舌了吧。不好意思,我们企业生产的药品我没吃过,(有理智情况下)也不会去吃 。
我也想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没有双盲,没有试验,没有循证医学,甚至我自己没有定论。可折叠。我高考一志愿未能录取调剂到三流中医药大学七年制,刚上大学就充斥在一片中西医之争与科学非科学的争论里。在我的脑袋还一片混沌之时,我周围的同级学生就在或忽悠或自动的情况下变成了中医的脑残粉,那几句大家都知道的话被各个教授,各个学姐,学长们重复的忽悠来,忽悠去,以前从未接触过这个行业的一群价值观还没成行的人立马变成了粉,到处继续宣(hu)讲(you)。七年过去了,我都不能回想当时我的挣扎与绝望,我无法理解人们的狂热,又无力脱离大家而存在,即不够特立独行,又不能随波逐流,多年后,当我看到那些脑残粉变成半吊子住院医生的时候,多么想问问他们,你们知不知道当年那些不负责任的忽悠对我这个学妹产生的影响,so,我对任何学姐学长类的大神都不感冒。我当时听了很多大神级的教授的的讲座,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副院长讲伤寒论,开头说,有人说中医不科学,中医怎么就不科学了,(这里还说了一句俏皮话,)我就觉得中医很科学。下面接着就是热烈的掌声,我在一片掌声中哭的稀里哗啦,我觉得我要崩溃了,找不到我想要问题的答案,找不到信仰的理由,从此我再也没有听讲座,我发誓我要自己去弄清楚中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从大一到大四,我风雨无阻,学习伤寒论,内经,以及那些奇奇怪怪的知识,每个假期跟师学习,硬着头皮挣扎,端正态度,爱中医,最终,我只能说我失败了,用中医的话说那可真是悟性不够,没有学中医的脑子。我对中医的认识有以下几点:1.疗效是有的,但这种所谓的个体化治疗完全没有成为一种体系,脱离不了经验医学,谈不上科学,但不妨碍中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2.中医止步于现在的阶段,只会倒退,不会进步,学院派没有认真做学问的人了,这种偏见与我在一个三流大学有关。3.中医就是一个让人无法否认又无法认证的存在,它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医学手段,但绝对不可能成为主流。当然,中医粉会说,你才学了几年,不学个10年20年不能说自己学了中医。学院派的培养基本就是这样,到大五临床就进医院了,然后不管以前是粉还是黑都变成了打杂,实习,写病历的机器,如果这时候有人再提中西医的对比这种问题,就会遭到鄙视了,但不可否认仍有一批人在默默的学习中医,真的很佩服。不过我已经深深被中医伤透了心,开始对现代医学产生了热情,大部分中医药的学生都是我这样的。大家以为结束了?no,no,no,没有,我高估了现代医学的手段,生活本就是这个扑朔迷离,年轻的人哪,就是武断,以为你所看到的就是这个世界的全部,以为人类进化了这么多年已经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生活还在继续,有太多的问题要去探索,现代医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是在太多太多,我自以为的那些高大上的现代治疗手段也不过如此,现在我的观点是:多一条腿走路也不错。第一次在知乎回答问题,没有数据,没有对比,真真不是知乎的风格,所以,果断匿吧。
首先,中药真的是很苦啊!!其次,西药我起码想知道的话我能知道里面大概有什么化学物质,但是中药。。。我不知道。。。
先回答标题中的提问:1.因为对于从小就开始学习科学知识的我们来说,中医理论听起来就像是骗人的,和算命、星象、风水、宗教等等理论感觉都差不多。而中药的味道和外观等等都不是那么招人喜欢的。现在所说的西药,就是基于现代医学理论开发出的药物。现代医学致力于研究药物中的每一个成分对疾病的作用和对人体的影响,也确实做到了明确药理作用,经过了近百年的不断进步,西药给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明白、高效。医生和病人都能知道自己使用的药物会产生的效果和造成的影响,即使是用错了药物导致了某些后果,也能够很明白的追溯原因和责任。反过来中药或者说传统医药,能治病吗?有能治好的病。怎么样治好的?中医说了你也听不懂啊!那么大一堆药物是怎么把病治好的?哪个药的哪个成分把病治好的?这么一堆药吃了会不会对身体产生其他什么影响的?不知道啊,或许有高明的中医知道,但是说了你也听不懂啊。于是治好了就是名医神药,治不好要么是这个病本来就治不好,要么就是时间还没到,接着吃药吧,说不定哪天就好了。这在一直学习科学,习惯于逻辑思维推理的我们来说不就是骗人的吗?即使是普通的其他产品的消费者都需要知情权,何况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药品。而且用错了药,没有人知道,产生了后果也没办法追溯责任,整个过程都是不明不白的,根本也不会有一个能听明白的解释。所以有那么多人对中医中药抵触也不奇怪了。而且有一个现象是周围的很多人仍然对这个说不明白的中医中药深信不疑,举出了很多看似理直气壮实则逻辑混乱的理由,让本来就对中医中药抵触的人更加对中医中药深恶痛绝。2.刚刚把个人认为的西药的优势和中药的劣势都说了一些,再说说西药的劣势和中药的优势。西药的劣势比较主要的有:.明明白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有人说也不是反应了西药的优势吗?不是的,说明书上那些副作用和少数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极少数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让许多的人都神经紧张,忐忑不安。无知很可怕,比无知多那么一点知识的人才更可怕。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对生理状态产生严重的影响,这大概算是药理学说明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以外的不可预测的不良反应了。中药则基本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很明显的优势啊。个人认为中药另外一个主要的优势在于:中药材中的很多东西本来就是食物或者不作为常规食物但是本身也是容易获取和能够直接食用的。在心理上就很容易接受,有点吃大杂烩的感觉,而且很接地气对么?很多药材我都认识啊,平时也吃的,即使吃不好也不至于吃坏了。反过来西药的说明书一打开,那个分子式直接秒杀大多数人了吧?即使能认出这个分子式或者某些基团,那又怎么样?还是不明白啊,再看看说明书,那么吓人啊!而且还挺贵,不是么?再说说中医理论在现代医学理论面前是否不堪一击的问题。套用武侠小说中的常用段子,好像打在一团棉花里的感觉,这是高手啊!怎么就不堪一击了?现代科学要证明某一事物对或错必须要用大家都接受的方法进行实验,然后得出结论。这个,你想用现代医学的分析方法去评价中医的理论,显然是很难的,因为标准不同啊。自己也算是医疗卫生行业工作的,但是当年做医学生的时候由于专业特殊,中医西医都学了,当然整体是西医的培养模式毕业的。个人喜好也好,工作也好,西医简明高效。在对整个人群的疾病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方面,目前西医是处于绝对领先水平的。原因很多,个人感觉最重要的是——规范。无论预防也好,诊疗也好,跟踪随访也好都是有规范可循的,这对于整个人群的健康保障来说是及其重要的。事实也证明了,很有效。但是因此就反对中医了吗?不,至少目前绝不会。因为西医有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病和无法治疗的绝症。这个时候中医治疗就是患者的希望,当然不是唯一希望,还有求神拜佛之类的方法。但是明显中医更加靠谱一些,而且确实有许多人确实治愈了。可能有人说,或许这些人的病本来就会好的,但是曾经西医是把他们推出去了,没有治好他们。无论中医西医,作为医者,希望患者健康的心情是不会改变的,即使面对西医确诊的绝症,中医同样无法治愈的情况,那也是给了患者一个希望,再微小的希望也是好的。所以,只要现代医学无法治愈人类所有的疾病,我就希望中医能够传承下去,当然能够进步能够让人们明白就更加好了。
小时候觉得中药的味道很神秘,煎中药是那么一种散发着古老气息的事情,从纱布中过滤的中药仿佛充满了魔力,得了病的人,喝下去,就恢复了元气。
自从有点科学文化知识,我觉得中药是那么的不靠谱,就那些味简单的排列组合就能治病了,就延续那么多年,中医医生永远心里不清楚中药到底会不会把病治好,最近了解到,中药中重金属含量那么多,喝下去还不得残留很多,曾经一中医给我开金箔安神,真是异想天开,幸亏我没遵医嘱。
也许我们会怀念中医的那种氛围,会怀念老中医仙风道骨的气韵,可是,是该理性的时候了,中医不应该活跃在主流医学体系,因为它不科学。真理有时是很残酷的,无情的,可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不得不相信。
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我觉得是过于迷信科学了。
1)不是所有有效的东西我们都能给出详细的现代科学分析:比如说科比投篮很准,是的你可以分析他说投篮角度,和姿势准确,但他自己进球的时候没有去想那么多,凭经验和感觉他就是进球了,谁也不能否认。
2)不是所有有明确科学机制的东西我们都可以避免其不利的一面,抗生素科学研究表面过用会产生耐药性,可是临床滥用抗生素的情况还常见吗?有人得了肿瘤,现代放化疗及外科手术那么发达,为什么会有人死于放疗化疗或者手术呢?正是各种西药在无数科学实验下让人们看到了带来的毒副作用,所以有人会选用经过几千年检验的中药。
3)滥用中医药给病人带来的伤害不能归结为中医药本身的问题,正如滥用西药我们不能说西药本身有问题一样。链霉素最早因为滥用或者没研究清楚,给大量患者带来听力减退甚至耳聋的例子知道吧,但我们就不能断定说这个药就一无是处了。中药的关木桶在中药很早的典籍里都明确指出有毒,所以在这种经验的指导之下并没有出现太多医疗事故,然而由于现代没有中医学知识背景的人滥用龙胆泻肝丸"清肝泻火,治疗高血压和抑郁症",导致了你所说的医疗事故,现在不也改正了吗?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需要有经验或者教训的积累才能变得更好。大清早起来并没打算要纠正谁谁谁的世界观,田吉顺医生说得好,说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中医药从古至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检验绝对有他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希望大家都有一种宽容的胸怀,而不是摆出一副"你要上当受骗你去吧,反正我是没办法拦着你"的态度来表明自己选择的高明。由于自身学识浅薄,见识浅短,所以平常都只能仰望知乎大牛们发言,希望知乎还是能保持一贯实事求是的认真态度与作风。
人类在认知上的造化,究其根本都是不可自证的,所以无论是挺中医还是挺西医,都不能绝对化。我尤其反感那些机械维物主义的调调,那是一种无知的自大。
中医拥趸一枚。虽然,中医的理论,确实让人非常生疑。我也最近不能够完全接受,但是,有时候你必须要承认,有些地方他说得很有道理。人类的科学是怎样发展的呢?你看我们从小学习的时候,比如学物理,比如学经济,都是先假设一个非常单纯的环境,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然后我们做实验,然后我们做分析,然后我们得到经典理论。我们得到那些理论的时候,我们以为他已经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了,后来我们才发现他只不过是适用于最单纯的情况,最特例的类型,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于是我们越走越远,世界变得越来越大。我觉得中医用了归纳推理的方法,不完全归纳推理。比如,瑞雪兆丰年。蚂蚁搬家,蜻蜓低飞,要下雨。这些话有道理吗?有的。能够表示所有的情况吗?不能。但这些就因此而变得完全没有价值了吗?不是的。这就是我眼中中医与中药的价值。虽然没有非常科学的逻辑,无法涵盖所有的情况,但是,数千年来中国人都靠中药治病,那是不可以抹杀的功绩。比如,速效救心丸,有效果吗?能救命吗?中药来的!中西医各有所长,结合用来,更能威力大增, Why no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支气管炎的西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