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儿童医院挂号免疫科专家

代表主任医师
代表副主任医师
代表主治医师
辅助生殖中心
妇女保健科
计划生育科
内分泌代谢科
心血管内科
儿童保健科
发育与行为儿科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新生儿内科
新生儿外科
小儿泌尿外科
预防保健科
生殖感染科
普外、整形外科
骨科、神经外科
耳鼻咽喉科
注:出诊时间如有变化,以当日挂号为准,或拨打医院电话确认:总机&:&&;咨询&:&当前位置: >
>山西省儿童医院&&发育与行为儿科
好评医生:
发育与行为儿科
科室名称:
发育与行为儿科
所属医院:
联系电话:
(门诊),3360701(医务科)
联系地址:
太原市新民北街12号
发育与行为儿科
副主任医师
儿童孤独症、少儿抽动障碍、儿...
儿童青少看智力、语言发育落后...
常见的儿童发育和行为疾病的诊...
常见的儿童发育和行为疾病的诊...
副主任医师
常见的儿童发育和行为疾病的诊...
儿童行为问题;生长发育落后;...
发育与行为儿科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兴的一门学科,是集儿童发育与行为、心理与教育学、医学与社会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属儿科学分支。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发育与行为儿科正式成立于1995年,经八年的艰苦努力,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省内唯一的对儿童心理、行为和发育性疾病进行综合防治的专业科室。科室坐诊专家5人,均为国内、省内知名专家。其中硕导2人。在职人员5人,其中拥有硕士学位3人。
  学科带头人王惠梅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归国留学人员,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儿童发育与行为专科。现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委员、儿保分会儿童发育与行为学组成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童发育与行为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委。&nbsp&nbsp发育与行为儿科对儿童青少年发育、行为和心理疾病的防治提供评估、诊断和干预三位一体的服务。
  发育与行为儿科诊疗范围:&nbsp①儿童发育性疾病:如智力发育障碍;儿童语言和言语障碍如语言发育落后、发音不清、口吃等;儿童孤独症;儿童学习困难。&nbsp&nbsp②儿童行为问题: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儿童遗尿、遗粪症;儿童抽动症;儿童、青少年神经性厌食、贪食症;儿童睡眠障碍如夜惊、夜游、失眠、梦魇等;其他常见行为如咬指甲,吃指头、过度依赖、退缩、发脾气。&nbsp&nbsp③儿童和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情绪障碍如焦虑、强迫行为和思维、抑郁、恐惧、癔病等。
  发育与行为儿科提供的特色专科/专病门诊和服务:&nbsp&nbsp特色专科/专病门诊包括儿童智力发育、语言和言语障碍、学习困难、多动注意缺陷、抽动障碍、功能性遗尿、遗传代谢性疾病咨询、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和治疗和心理测验、生物反馈治疗。特色服务包括家长学校、功能训练、高危新生儿随访、新生儿听力筛查、住院患儿的心理发育评估和社会心理干预等。
  心理测验包括婴幼儿发育评估、儿童和成人(0-70岁)智力测验、儿童和成人个性、人格测验、儿童气质、记忆力、注意力、行为评定、儿童和成人疾病和症状量表、儿童社会适应和生活能力评定、家庭功能和家庭教育评定、儿童社会活动评定、生活事件评定;青少年、成人创造力测验、成人职业倾向测验等心理测试和评估。&nbsp&nbsp发育与行为儿科诊治对象为0-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发育与行为儿科“五心”服务理念:爱心、耐心、细心、精心和责任心。&nbsp发育与行为儿科地址:山西省妇幼保健院&nbsp儿童医院门诊楼四层&nbsp咨询电话:3360142&nbsp&nbsp3360868&nbsp特色专科/专病门诊和服务介绍&nbsp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门诊&nbsp&nbsp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行为问题之一。患病率达3~5%。
  主要表现为:以多动不宁为主的行为障碍、注意缺陷、易分心、易激动、好冲动、坐立不安等。儿童多动症发病高峰在学龄期,因而严重地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和社会能力。儿童注意缺陷多动专科门诊,对就诊儿童进行全面的评估,确诊后进行心理咨询、药物治疗、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功能训练等综合干预,取得了明显效果。儿童多动症诊治关键应是早期确诊、早期治疗,这样可避免不良后果如学习困难、心理障碍、品行问题等的发生。学习困难一般指有适当学习机会的学龄儿童,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造成学习能力和效果低于同龄儿童。表现为记忆力、理解力不佳、阅读障碍、拼写障碍、计算技能的障碍等。主要根据个体情况辅以行为治疗、强化训练、生物反馈治疗及家庭学校咨询等措施,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和效果。
  儿童智力发育门诊&nbsp1.儿童智力发育和智力水平的测量和评估;&nbsp2.儿童智力发育落后、智力低下的诊断、治疗、咨询和康复训练;&nbsp&nbsp3.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咨询和训练。&nbsp高危儿早期干预门诊&nbsp&nbsp高危儿是指在围产期具有一些危险因素(如早产儿、过期产儿、足月小样儿、巨大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惊厥、母为高危孕妇、新生儿重症感染等)的儿童。
  高危儿早期干预门诊通过建立高危儿档案,定期对高危儿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价,进行早期适当的刺激和全方位的功能训练,对家长进行儿童体格发育、早期潜能开发、个性培养等全面的咨询和指导,从而达到减少残疾发生或减轻其程度以及充分挖掘儿童潜能的目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门诊&nbsp&nbsp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生率1~3%。听力障碍生后没有明显异常表现,只有通过听力筛查才能早期诊断。语言发育的敏感期从胎儿六个月到生后十二个月,如错过此时机,将失去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机。在生后三个月内进行听力筛查,六个月内确诊听力异常并给予早期治疗,如选配助听器,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争取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开发残余听力,以培养儿童语言发育和其他认知能力。不但使其“聋而不哑”,其语言发育达到和接近正常水平,而且可使其智商提高20分,大大地改善了交往水平和社会能力。因此,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非常重要和必要。
&nbsp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门诊
  1.儿童青少年心理测验:包括婴幼儿发育评估、智力测验、个性、人格测验、儿童气质、记忆力、注意力、行为评定、儿童疾病和症状量表、儿童社会适应和生活能力评定、家庭功能和家庭教育评定、儿童社会活动评定、生活事件评定等心理测试和评估。
  2.对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如:焦虑、强迫、抑郁、恐惧等进行诊治、咨询及健康指导。
  3.家庭咨询:对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各种困扰等进行咨询及指导&nbsp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专科门诊&nbsp&nbsp言语和语言障碍为儿童期较常见的发育问题,占专科门诊的20%。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言语发育延迟、发育性语言困难、发育性语音不清、后天获得性失语、口吃等。
  言语和语言障碍可通过病因治疗、语言运动器官训练、发音训练及心理治疗等综合干预,同时帮助处理情绪问题,矫正不良行为。&nbsp抽动障碍门诊&nbsp&nbsp抽动障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和自卑心理,影响其心理状态及社会交往。可通过药物治疗、行为治疗、生物电反馈治疗、心理咨询等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
  儿童遗尿门诊&nbsp&nbsp儿童功能性遗尿症是指儿童5岁以后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因。其主要危害不只在身体,而且引起心理伤害如产生自卑等心理障碍,影响其学习和社会交往。通过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心理咨询等综合疗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遗传代谢性疾病咨询门诊&nbsp遗传代谢性疾病是引起儿童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nbsp&nbsp许多可以通过筛查早期发现。给予饮食治疗、替代疗法等,使之智力赶上正常水平。咨询内容包括病因诊断、发育评估、治疗建议、预后评估以及优生咨询等。
  功能训练室/家长学校&nbsp&nbsp对智力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孤独症、学习困难、注意缺陷多动等儿童进行个别化的康复训练。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讲座和个别咨询。
  发育与行为儿科门诊专家介绍&nbsp&nbsp王惠梅,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山西省优秀专家,发育与行为儿科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保分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童发育与行为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委。曾留学于瑞士日内瓦大学。从事儿科临床、保健和科研工作21年,主攻儿童发育性疾病、行为心理和情绪障碍的诊治,如智力发育障碍;儿童语言问题如语言发育落后、发音不清、口吃;孤独症;学习困难、注意缺陷、多动;遗尿、遗粪症;抽动症;儿童和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情绪障碍如焦虑、强迫行为和思维、抑郁等心理性疾病的诊治和咨询,尤其在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方面有较高造诣。出诊时间:每周一、二、六上午。
  张佩瑛,主任医师,我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我院首批名优专家,技术顾问,原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从事儿童医疗、保健工作52年,专长于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咨询及疾病防治,尤其对铅中毒所致的发育和心理行为偏离的研究有很高造诣。完成了多项促进儿童健康的科研项目并获奖。出诊时间:每周六上午。
  呼延英,副主任医师,原儿保科主任、保健部副主任。从事儿童保健工作46年,曾在全国九所医科大学深造。研究方向为遗传优生专业,对遗传病、染色体病、单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病等引起的发育和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对表现聋哑呆傻的遗传病家系调查和优生咨询有一定研究,对残疾儿童进行评估和鉴定,并在惰性科研和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出诊时间:每周三下午。
  都萍,儿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优秀专家,保健部付主任。从事儿科保健及教学工作20余年,主要诊治儿童多动;学习困难;抽动障碍;语言障碍;情绪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孤独症;智力低下;儿童行为问题;生长发育落后;心理咨询;早期教育;家庭教育咨询与指导。出诊时间:每周二、四上午。旗下网站:
& 北京儿童医院神内专家
西安幼儿园给幼儿集体服药事件,仍在发酵。个中细节,骇人听闻:服药已持续了5年之久;园方5年来购病毒灵超过5万片;[]
郑州教育主管部门昨日透露,不允许园方私自给孩子喂药。西安“事件”为本地1354所幼儿园敲响警钟,目前暂未发现类似陕西事件,将针对此事在郑州开展检查。[]
今年将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2所,取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学校,严惩乱分班、乱补课等违规办学现象……[]
父母上班孩子没人带,上幼儿园前的宝宝应该去哪儿?也许不久后,2岁的小宝宝将有专门的“玩耍学校”。[]
婴幼儿早期教育行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且发展极为迅速。据国际知名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十几年内,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经济收入将以7%-8%的速度增长,市场前景为数百亿元。[]
扫描二维码关注亲贝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亲贝育儿问答官方微信刘湘源 日志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 - 手牵手博客站
- Powered by X-Space
以“解答疑难,探讨学术,展示风采,开创未来”为宗旨。建议:点击上方“日志”或“图片”,有大量精彩内容供参考!点击“留言”,可解答疑问,但稳妥解决问题仍需就诊。科室成员的“好大夫网站”(,,/,)及医院网站(http://www./fsmyk/index.shtml)有出诊时间、网络预约挂号(www.)、电话预约挂号[114(北京)/010-114(非北京)]、预约电话咨询(转3)及解答疑难!
时间:日周六上午~28日周日上午地点:北京市海淀区美泉宫饭店主办: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承办:六家综合性大医院,包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含海淀院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西大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和天津市人民医院。名誉主席:栗占国
&伍沪生主席:刘湘源,张莉芸,苏茵,王宽婷,宋慧,李玲会务组:李常虹,刘蕊(孙琳),袁帧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定于-23日在重庆市召开“第二十次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本次年会将是国内风湿界及相关学科同仁进行学术交流的盛会。会议将邀请国内、国际知名风湿病及相关专业学者做专题报告, 同时邀请并热烈欢迎相关专业的医师及研究者参会及投稿(包括: 中医风湿专业、中西医结合风湿专业、综合内科专业、肾脏病专业、消化专业、呼吸专业、血液专业、皮肤病专业、神经病专业、儿科专业、骨科专业、检验专业及临床免疫学专业等),共同探讨风湿病及其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问题。会议涉及的内容广泛,交流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专题报告、大会交流、分组交流、电子壁报、与教授面对面(讨论风湿病诊治难点)。本次会议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证书。现将征文的具体内容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红斑狼疮;2、类风湿关节炎; 3、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关节病; 4、干燥综合症/IgG4综合征;5、硬皮病/纤维化综合症/间质肺;6、血管炎/白塞病; 7、皮肌炎/多肌炎/肌病;8、痛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9、抗风湿病相关药物; 10、少见病/其它综合征;11、风湿病基础研究;12、青年专场。二、征文要求:1. 凡未在全国性学术会议及全国性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综述,均可投稿;2. 摘要600-800字,应包括研究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结论四个部分,文责自负;3. 稿件请按“文题、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Email、正文”的顺序书写,在第一页的第一行标示所属上述专题的类别,并请以Word 格式保存;4. 本次大会采用网络投稿系统,只接收网上投稿,恕不接受电子邮件和纸质邮寄投稿。欢迎登陆大会网站 点“网上投稿”按钮进行网上论文投稿。第一次登陆系统的参会人员,请先填写个人信息注册系统用户后,再进行投稿。5. 截稿日期:日,录用与否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目前,全国各地有大量的疑难病患者不能确诊,在各医院来回奔波,却一筹莫展,以下介绍我们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1.找对医院:一定去综合性三甲大医院,而非专科医院和小医院。
2.找对专业:目前,临床学科分类很细,很少有大夫对各学科均很精通,因此,在就诊前,需要咨询有医学背景的人士,打听挂哪个或哪些科比较好。记住,风湿免疫科总是解决疑难病最多的科室。
3.找对大夫:很多大夫很有临床经验,但普通老百姓不知道,可通过咨询同一学科的大夫进行了解,或通过《好大夫在线》网站查询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同时参看该专家的简介和患者好评度,选择合适的大夫。其实,很多疑难病需要风湿免疫科大夫的帮助和指导。注意,不要偏听偏信,盲目找江湖郎中和大仙,耽误病情。
4.亲自就诊或住院:很多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委托他人就诊,这不利于诊断。医生需要查体,只有查体结合病史和检查才能诊断,当然,某些疑难病患者仅看门诊不够,因为中国的医生门诊看病时间较短,很难仔细推敲诊断,而住院后,经过各级大夫的查房及院内外专家会诊,有助于确诊。
5.没有条件住院的患者,可到医院的疑难病会诊中心预约多科会诊,根据所累及脏器邀请不同的资深专家教授,共同讨论,判断疾病诊断。
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刘湘源教授看风湿病比较权威,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狼疮、痛风、复发性流产、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的诊疗,他的号非常难挂,一位长期就诊的粉丝病友写出了自己的挂号体会,供未挂上号的各位病友参考:
1.挂号时间的选择:刘湘源主任周一上午和周二下午出普通专家门诊的号尤其难挂(14元 ),而周三上午特需挂号稍微好挂一些(300元),经济情况不错的病友可选择后者。
2.当天排队挂号或加号:一般早上五点多到北医三院门诊楼一层排队挂号,基本没问题。如果当天排队加号比较难,如果刘主任当天不出差或不开会,则会加号15个,需到就诊区护士站(周一和周二在门诊楼四层,周三上午在门诊楼八层)及早排队(有人早到后,用病历本排队),加前15个,刘主任助手比较多,外面排队加号的也多,一般是不让进去加号的。
3.网上预约挂号: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挂号网站(http://www./comm/index.html)预约挂号,需提前一周在该网上注册后,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入风湿免疫科,周一和周二的14元教授号就是刘主任的,没有就医卡也可以挂,到时早上带身份证来办就好,早上9:30分开始挂号,一定提前注册账号,确保手机号码正确,到时有短信验证,从9点28分开始就刷新界面,可以提前预演,随便挂个号熟悉流程,可以取消。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好大夫网站预约特需门诊加号,网址是: ,输入患者情况,数天后网站审核通过即可。
4.电话预约挂号:也是提前一周挂号,最好早上很早就打010-114排队,一直等到接通,可以先办个通话时长套餐,要不代价比较大,可能得电话排队几小时。
5.实在挂不上的策略:(1)去中央党校或海淀医院就诊:刘湘源教授每个月去中央党校(周五上午)和海淀医院(周四下午)各出半天门诊,具体出诊时间在《中国风湿病公众论坛》提前一个月公布;(2)通过咨询预约就诊:可以预约电话咨询( )或加入《中国风湿病公众论坛》微信平台(微信号为:liuxiangyuan2013-10)或好大夫网站(地址:)咨询。
6.注意:(1)最好提前准备好所有的化验单和检查单,在看病前不久再做个检查,有最新数据(找刘主任开化验单检查实在是浪费);(2)如果早上去医院排队的话,建议:①带个小板凳;②最好有两个人,开始可以一起排,7点开始挂号,一个人排队,一个人先带身份证去办就医卡,挂号和办卡不在一个窗口,有人排好久没有卡还得重排。(3)要是网上预约挂上号的病友不用去太早,医生是上午8:00上班,下午13:30上班,差不多时间来就好,迟了没事,到诊室前别忘了到分诊台分诊,号码不变,假设是3号,去诊室就算排到了20号,下一个还会叫到3号,但是千万别是上午的号,到下午才来。
1.刘湘源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担任《中国风湿病与免疫学杂志》和《实用痛风病学》副主编,任海淀医院风湿免疫科学科带头人。(总票数323票)
2. 科室蓬勃发展:(1)全年门诊量突破6万;(2)多次搬家后,住院条件改善,实际床位数扩到28张; (3)增加新员工:新入三位博士(李常虹、金银姬和柴静)和5位护士(成梦瑶、王海燕、张东梅、张敏丽和果子婷),是科室成立以来最多的1年;(4)正式获批为国家临床药理实验基地,可承接任何一期药物观察;(5)复旦大学关于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上,首获提名。(总票数320票)
3.宣传力度大,有成效:(1)《中国风湿病公众论坛》微信平台成立一年多,总用户数达20000个,以及时发布新进展、听课笔记及通俗实用的专业知识吸引了大批粉丝;(2)《良好医患关系沟通典范通信内容集萃》已征集稿件一百多封,在手牵手网站及公众微信平台上陆续发表,有助于更和谐的医患关系。(3)《好大夫网》上,患者对科室的总投票数位居全国第四位。(总票数317票)
4.举办活动,力促发展:(1)首次成功举办国际会议——第四届东方痛风论坛暨第四届全国疑难病培训会议,总参会人数近500人,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2)成功举办第四届风湿病高研班;(3)除举办每季度一次的普通患者教育会外,创新性开展三方电话连线患者教育会,突破场地和空间限制。(总票数316票)
5.完善行政、制度和文化建设: (1)医院新任命刘湘源和赵金霞分别为第三届行政正、副主任,王振青为科室护士长;(2)核心组颁布科室会和科研会管理规程、早交班小讲课管理规程、微信公众论坛管理规范及新入科医护人员基本合格要求;(3)核心组委任临床、科研和教学管理委员会委员长(分别为姚中强、赵金霞和邓晓莉)、副委员长和秘书长,及临床药物观察管理组组长(徐宁)、副组长和秘书长,并颁发证书,任期4年;(4)正式公布科室科歌。(总票数308票)
6.学术交流上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方针:邀请来我科演讲专家包括骨科王圣林教授、积水潭伍沪生教授、世纪坛医院赵绵松教授、协和医院费允云教授、首钢医院王宽婷教授、山西大医院张改莲教授、天津医院李玲教授、北医免疫学系韩文玲教授、北京垂杨柳医院谷现恩教授、309医院冯凯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白云静教授和北京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柯屾教授等。我科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国内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如姚中强副主任医师参加美国风湿病年会等。(总票数298票)
7.与北京市和周边省市多家医院(包括山西大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首钢医院、海淀医院、306医院、武警二院、顺义医院和积水潭医院)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临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每周一次的联合疑难病例大查房,四位高级职称大夫到海淀医院出专家门诊。(总票数276票)
8.积极参加各项活动:(1)为百度网站撰写风湿专业词条10条,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白塞病、系统性硬化症和痛风等;(2)参加白天使网站10多堂公开课的录制活动;(3)积极参加每年一次的医院大型运动会,获得优秀组织奖;(4)参加每年一次的院文艺周展示活动。(总票数267票)
9.科室成员踊跃投稿第十八届全国风湿病年会,在年会上,刘湘源进行了会议主持,姚中强和孙琳分别进行了大会发言。(总票数266票)
10.赵金霞晋升为副主任医师、获得类风湿国际论坛优秀论文奖和2014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在国际SCI期刊上发表“中国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的多中心研究”,引起关注。(总票数229票)
其他未选中的项目也非常好,附在下面:
11.李常虹、金银姬和郑晓娟三名研究生顺利通过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其中,李常虹获得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在第16届亚太风湿病国际会议上进行了精彩大会发言,并获得最佳会议摘要奖;新招收3名优秀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李欣艺、张璐和武东),张颖健获得《中华风湿病杂志》优秀论文奖。
12.邓晓莉副教授通过院内首发基金答辩,副主编《痛风与晶体性关节炎》正式发行,参加了大内科教学比赛。
13.杨麟写作并发表多篇SCI论著;其他成员积极参与编写或编译教科书,如孙琳和武东完成《实用痛风病学》两个章节编写,邢瑞翻译和审定《凯利风湿病学第9版》。
14.刘蕊代表科室参加医院优秀疑难病例诊治奖比赛;翟佳羽参加了艾拉莫德治疗风湿病演讲比赛;翟佳羽和金银姬参加了“明日领袖,谁与争锋”比赛,获得优胜奖。
&& 近期,解放日报解放网进行了& “直面人生,做生活的强者”的关注强直公益活动,推出的解放网活动专题网页,有来自全国风湿病专家的寄语与鼓励!页面链接请见:
&& 专题页面右侧可以点进去观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梦想,鼓励患者参加投递梦想,将有机会选中圆梦。
1.综合优秀奖兼微信公众平台最佳工作者一等奖:李常虹(博士,助理研究员,科室科研管理委员会副委员长)
(1)座右铭或寄语: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2)理想: 争取做个好大夫。
(3)获奖感言: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肯定,其实我自己感觉这个奖项受之有愧。我们都知道,作为临床医院的临床科室,临床工作才是科室的基石,科研工作只是为科室声誉添砖加瓦的。只有临床工作做得好,才能更好的带动科研工作的开展,而科研工作永远不会成为科室的主流。所以结合我自己的情况,我感觉在临床工作方面,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有待进一步去提高。因此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还得努力、努力、再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工作,争取明年取得更好的成绩。谢谢!
2.最佳进步奖:刘蕊(财务总监,主治医师,硕士,临床管理委员会副委员长)
(1)座右铭: 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无愧我心。
(2)理想: 做个称职的自己。&(3)获奖感言: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有收获。
3.最佳研究生奖:杨麟(2013级科研博士)
(1)座右铭: 快乐科研,快乐生活。
(2)寄语: 科研和生活一样,充满坎坷和波折,只有敢于坚持,敢于放下的人才能享受科研享受生活。(3)获奖感言: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也不会得奖!明年请各位继续帮助我,谢谢!
4.最佳护士奖:夏云霞(护师)
(1)座右铭或寄语:跌倒了,爬起来再哭。这也算一种坚强。
(2)理想:做一名优秀的风湿科护士,为更多的风湿科病人减轻疾病痛苦尽一份力量。(3)获奖感言: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自己,为我们团队发展尽自己的微博之力!&
5.年度科室形象代言人:金银姬(博士,住院医师,科室教学管理委员会秘书长)。
(1)座右铭或寄语: 敢于尝试 ,敢于丢脸。
(2)理想: 成为好大夫,而不仅仅是优秀的大夫,我要把我学到的东西还给患者。(3)获奖感言:非常感谢大家!真的没想到自己能获得科室形象大使奖。主任和护士长给我的评价是勤奋和团结。我觉得我挺团结的,但勤奋还不够,不过,我会从今开始,努力勤奋地工作,为不丢科室的形象而努力!
6. 年度演讲比赛一等奖:赵金霞(博士,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科研管理委员会委员长)
(1)座右铭或寄语: 全心全意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2)理想: 做个好医生,健康快乐地活着。(3)获奖感言:感谢刘主任为我们提供一周一次的英文读书报告机会!让我们在不断学习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演讲和英文水平,希望这种传统一直保持下去。
&&& 二等奖:张警丰(住院医师,八年制博士,教学管理委员会副委员长)
(1)座右铭或寄语: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理想: 让更多的病人远离痛苦, 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人生。
&&& 三等奖:姚中强(博士,医学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科室临床管理委员会委员长)
&(1)座右铭或寄语: 你对世界笑,世界还你灿烂的笑容。
(2)理想: 和谐和平,开心健康。
7.微信公众平台最佳工作者二等奖:翟佳羽(博士,住院医师,科室医疗管理委员会秘书长)
(1)座右铭: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2)理想:当一名好医生。
&&& 三等奖:护士组(护士长王振青,护师)
(1)座右铭: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2)寄语:所求即所得
医生,请别随便评论其他医生的诊治!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现实中有这样一个小笑话:一个患者到一祖传诊所看牙,大夫给病人检查后指着病人口里原有的假牙说:“这谁做的牙啊,赶狗啃的了(意思做的太差了)!患者瞪大了眼睛无辜地说:“这是几年前你妈妈给我做的!”当前,同行诋毁同行的事情比比皆是,但作为一名医生,请别随便评论其他医生的诊治!
“你的手术在哪做的?一塌糊涂!”“这诊断不对呀,啥水平?”“这子宫不该切。该切的不切,不该切的给切了。”“我要是你,就找那位大夫算账去!巫医害人呀!”
类似的话不难听到。这是一位医生针对另外的医生、另外的医院说的话,是给一位到处求医、无助的病人说的话。但这样的话能帮助病人吗?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吗?能帮助他以前的医生、医院改进工作吗?当一名医生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造成的可能只有伤害:伤害了病人,伤害了同道。
试想,当病人得知“手术被做得一塌糊涂”、“不该切的给切了”时,是何种感受?这些话带来的伤害远远超过疾病本身造成的伤害。更何况,真实情况也许并不像这位医生所说;也许,此前医生的诊断也是对的,只是有些不足。面对有些问题,你的责任是纠正、弥补和解决,而不是指责、夸大和怂恿。这样做就不是袒护缺点、掩盖矛盾,而是真正体谅病人、爱护病人、解决问题。
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在病人就医的辗转中,每所医院、每位大夫都是其中一个环节,是调查、补充、完善。有的医院限于条件,有的医生限于经验,会出现缺陷和不足,甚至错误,都可以理解。所以,病人就医才会出现辗转的现象。病人是找您来看病的。您要做的是,重新详细进行过程回顾,复查检查,甚至看病理切片、影像检查结果,然后审慎决定处理方法。
在现实世界中,可能每个人都会遭到别人的评论。作为医生的您,在您去评论别人诊疗的时候,您可想过别人或许也正在评论您?
当前医患关系如此紧张,而您对同行的随便评论只能使得医患关系更加紧张。在这个如履薄冰的年代,医生们普遍没有安全感,既然患者不能理解医生,至少,医生自己要团结起来吧!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医生自由执业,您准备好了吗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医生是医疗活动的主体,也是医改的核心。今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部署<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0.5font-family:&Arial&,&sans-serif&;color:#14年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时明确了“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后,多地走上试水之路。目前已有北京 、黑龙江 、重庆和浙江等地出台多点执业针对性细则,或已送审相关细则并将面世。
近日,浙江省推出的正在征求意见的多点执业细则,其放开尺度相对较大,从中可以看出医生自由执业或是在不远的将来就要实行。自由执业的脚步越来越近,医生您准备好了吗?
公立医院行政垄断导致医患矛盾频发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0.5font-family:&Arial&,&sans-serif&;color:#99年施行的《执业医师法》确立了我国医师的注册制度,此举将医生与公立医院便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医生只有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才能获取执业资格,无法自由选择自身工作的方式,只能在一家医疗机构注册,越雷池半步,即属非法行医。
另外,政府行政部门还通过七个具体工具来实现对包括医生在内的医疗资源进行行政化垄断:准入、规划、编制、评级、科研、定价、医保。
这些行政化手段,把人捆死,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不利于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目前,公立医院的行政垄断和依靠公立医院混财政饭碗的医疗人员已经导致医患矛盾频发,医患水火不容。根本原因就是行政单位和行政医务人员的身份,包括一些专家,把精力用在了搞关系、升级别上,患者则交给了不负责任的广告宣传和一知半解的医生。出了问题,以医疗科学存在的不确定性为理由,为自己开脱;或是用治安暴力来“安抚”患者家属对事实真相的要求;更有甚者,用篡改病历,买通医疗事故鉴定人员,瞒天过海。
医生自由执业是大势所趋
解放医生,把竞争机制引入医生个体,让医生成为医院的亮点,成为医院吸引患者最强由力的广告,让医生成为患者选择医院的理由,实现患者对医生的评价机制是大势所趋。
医生是医疗活动的主体,也是医改的核心。没有医生的积极参与,医改很难成功。由于医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医疗服务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怎样充分发挥医生的主观能动性,医生自由执业是最终的发展方向,现在各国也基本上都采取这种方式,即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师,可以自由选择个体、合伙或者受聘于医院的行医方式。
就经济学意义讲,医师自由执业等于建立一个人力资源自由流动,从而竞争充分的医生人力资源市场,使得医生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也使医院在参与充分竞争的同时只能依靠自身的竞争力获得医生人力资源,而不能靠行政权力束缚医生。在自由执业状态下,医生和医疗机构之间是一种契约式合作关系。医生可以到医院接诊获得分成,也可以开诊所,介绍需要住院或检查的病人到医院去。私人自由执业另一个重要的动力是多劳多得。现行体制中,医院就业医生因为看病人多少其收入不变化不大,医生无动力去超越更高的目标。亚利桑那凤凰城骨科协会负责人大卫&#8226;奥特医生表示,私人执业更有利于鼓励医生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获得更多报酬。
因此,医生自由执业,是医改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从体制中解放医生,让他们自由流动参与充分竞争,才能真正让市场为医生定价,让好医生为医院带来高价值,从而改变医院靠药品供养的畸形现状,最终从根本上改变医患关系。
自由执业的脚步越来越近
为了解决医生资源流动不畅的问题,在今年上半年国务院从宏观政策层面释放推动医师多点执业的信号后,多地相继出现试水动作。
北京市从今年<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0.5font-family:&Arial&,&sans-serif&;color:#月<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0.5font-family:&Arial&,&sans-serif&;color:#日起已开始实行《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
(试行)》,要求北京多点执业的医师“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此前,“由已注册执业地点的医疗机构出具的同意申请人在其他医疗机构执业的证明”一条被删除。这被看做北京的医生到其他医疗机构行医可以不再经原工作单位的同意。
此外,重庆亦开始试水多点执业。根据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 《重庆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重庆市已开始允许符合条件的医师多点执业,意味着具备优良医疗技能的专家也可到小诊所坐堂,当地市民不需要到大医院也可享受到较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浙江省卫计委于<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0.5font-family:&Arial&,&sans-serif&;color:#月<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0.5font-family:&Arial&,&sans-serif&;color:#日在其官网上发布了 《浙江省医师多点执业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浙江省多点执业的拟定思路是,将探索副主任医师(含)以上职称、重点或紧缺专业医技人员的自由执业,即符合条件的医师可在浙江省任何一所医疗机构执业,且无需办理医师多点执业手续。
但在当前的体制下,多点执业有很大的弊端,即医生所在医疗机构不愿意自己医院的医生去其他医院多点执业。医院作为服务行业,人才与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医院不愿无偿把优质资源送给其它医院,很多医院都明确表示不支持医师多点执业,部分医院甚至以取消包括五险一金在内的福利津贴等作为威胁,以防止在院医师多点执业。多点执业有待过渡到自由执业,从以上地区的多点执业政策也可以看出,医生自由执业的终极目标正在悄悄走来。
自由执业来了,您准备好了吗?
改革,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理性设计。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类知识的有限性,改革总是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许多人在面对改革时,或许会油然而生“抵触”之情。但医生自由执业是大势所趋,人们无力改变。古人云,愚者黯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要做智者,就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医生要真正自由执业,要真正流动起来,去编制化的现实就无法回避。编制意味着稳定,意味着优于编制外的福利待遇,然而,在编制堡垒的固封下,缺少了公平与合理的竞争,久而久之,人容易安逸,容易固步自封。失去编制,意味着将失去“铁饭碗”,意味需要面临残酷的竞争。自然界始终公平地遵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变化的环境中,或许医生也必须选择改变,改变自己来适应外界的千变万化。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就说,不要担心没有俸禄,不要担心没有职位,应该担心有没有可以得到俸禄和职位的本事。君子不器,方可以不变应万变。“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术不近仙者不可为医”是对医者的道德标准和专业素质至高境界的要求。 如果医生真的能做到德艺双馨,不忘初心,定能于无处不在的医改变化面前,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赢得社会高水平回馈的同时去享受患者的尊重与爱戴。自由执业时代即将来临,医德和医技在即将到来的时代或许将成为医生您真正的“铁饭碗”。
总策划:刘湘源总指挥:王振青,刘蕊时间:日,周四,下午6:00~8:30地点:北医三院药剂楼6层多功能厅主持:赵金霞,金银姬,王振青评委:三院院办仰东平主任,山西大医院张莉芸教授,首钢医院王宽婷教授,积水潭医院宋慧教授,天津市人民医院李玲教授,顺义人民医院刘晓敏教授,北医三院刘湘源教授,武警二院刘建春主任,306医院裘辉主任,首都儿研所李建国主任,海淀医院张舸主任。参评人员:刘蕊,徐宁,张警丰,孙琳,翟佳羽,金银姬,李常虹,武东,杨麟,刑瑞,两位护士候选人。主要内容:(1)科室年度10大新闻评选,(2)科室年度形象大使评选;(3)医疗、科研和教学年度工作总结;(4)评选科室综合优秀奖、最佳进步奖、最佳研究生奖、优秀护士奖、年度最佳演讲奖、微信公众论坛工作最佳奖和鼓励奖。欢迎广大的院内外医护人员参加!
& & 为了帮助广大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湘源教授,携手中国初级保健基金会恩情家园项目和辉瑞公司,开展大型的电话患教会,希望能解决患者心中对疾病的疑问。&
& &时间:日19点整& &方式:采用电话拨入方式,愿意参会患者可在11月21日前将您的姓名、手机(或座机)号码及疾病名称发送给(宿女士)。会议前会有基金会恩情家园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和您联系确认,会议时等待400********号码拨入您预留电话,接听即可参加。& 获益: 权威专家指点迷津,规范诊疗,更方便获取疾病相关信息;学习疾病和康复知识; 辅以心灵康复关怀指导,增强抗病信心。
学系领导主要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的主任担任,设主任一名,副主任六名,秘书一名。此外,各临床学院及教学医院推荐1-2名风湿免疫学专家作为学系委员。
&主& 任:& 栗占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 张卓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苏& 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湘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黄慈波&&&& (北京医院),王国春(中日友好医院),宋& 慧&(北京积水潭医院)
&秘& 书:& 贾& 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委& 员:& 伍沪生(北京积水潭医院),赵绵松(北京世纪坛医院),韩淑玲(北京首钢医院),吴凤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王庆文(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周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贾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邓晓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高明(北京医院),卢昕(中日友好医院),郝燕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金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满斯亮(北京积水潭医院),张学武(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王宽婷(北京首钢医院),王玉华(北京世纪坛医院),蔡月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李胜南(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主要通过“白天使网站”来收看。具体使用说明如下:医生们均可登录“白天使”网站(百度搜索白天使网,或者输入登录),点击导航进入医学公开课专区进行分科室查看单个视频,或者进入医学会议专区查看会议预告、直播会议及录播会议视频,或者在白天使网首页拉滚动条到最下面从视频按照科室分类那里查找。
&&& 第四届东方痛风论坛属于录播会议,网址是/index.php/introduce/intro/192
&&& 第四届全国风湿病(疑难重症专题)培训班,网址是/index.php/introduce/intro/189
&&&&&&&更多使用说明请见网站使用帮助:/page/help
&&&&&&&此外,可以在手机,ipad各大应用市场以及白天使在线网站下载医学公开课APP进行分类观看。
& & & 良好医患关系沟通典范通信第九十四封 & && & 尊敬的刘主任:& & 您好!& & 一直想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一方面是想对有同样疾病的患者有所帮助和借鉴,另一方面也想感谢一下所有帮助过我的医生们,也许你们不记得我,但是你们的工作使我及我的家庭得到了诺大的帮助!之前也在某些媒体上发表过自己的简单经历,主要是想帮助别人,但可能渠道不对,并没有人联系我,产后一年半去您那里复诊,您告诉我征文的这个好消息,我这次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的经历详细地记录下来,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 & 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日是我第一次怀孕25周做B超大排畸的日子,我和老公一大早就兴冲冲地来到北大医院排队,人很多,终于轮到我了,我自己进到B超室,刚开始没多久,医生就说没有找到脐带血流,找了好半天也还是没找到,且孩子比正常月份小,说让我出去等等,找更好的大夫过来帮我看看,我从B超室出来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了,趴在老公怀里就哭了,我当时感觉肯定有问题了,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到中午别的孕妇都照完了,我和老公再一次进了B超室,又来了两三个医生,最终的结果就是脐带血流消失并有返流,建议引产,孩子宫内窘迫,随时会胎死宫内。我们当时很懵,不知怎么会这样,还问了医生很多问题……
&&&&& & &第二天我就住院了,心情差到极点,每天都哭,因为不知道病因,中间还去看中医,也没看出什么。在医院就等着胎死宫内做引产,这是一种什么心情……果不其然,没几天就像医生说的结果,做了引产。其实,现在回想怀孕过程中还是有症状的,我的手掌上起了很多红色皮疹,又痛又痒,高出皮面,且疼得越来越严重,到最后引产之前那几天,连洗手搓香皂都用不上力气了,家人都以为是怀孕反应,其实那时病情应该是在不断地发展了,如果在最初刚发现皮疹就去就医(当然还要去对科室),也许还有挽回的可能。手上的症状在引产后就迅速缓解了。我这次引产后没有马上出院,医生们让我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在这里要感谢北大的医生,是他们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帮我找到病因(因为我也见过有的病友第一次大月份引产没找原因,第二次又重蹈覆辙才找到原因,这对女人来说太痛苦了)。有些检查北大做不了,又让老公拿着血样送到协和医院。过了两天医生说结果出来了,狼疮抗凝物异常,还有一些别的免疫指标有问题,让我出院后马上去风湿免疫科就诊,我的慢慢求医路就这样开始了……
&&&&& & &我回家修养了一阵子就上班了,心情也很差,但忙碌的工作让我心情慢慢平静了,生活也走上了正轨,有空我就上网查查这个病,因为我对这个病毫无了解。从网上了解到这个狼疮抗凝物异常会导致妊娠期出现血栓,使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最终不得不终止妊娠,如果想顺利度过妊娠期,就必须每天往肚皮上打针,才有可能妊娠成功,当时都不敢想像怀孕每天往肚皮上打针是什么感觉,挺不能接受的,更何况从网上了解到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成功,如果不成功下一次妊娠还要再换一种别的药来打,天哪!这是一种什么病啊!我当时悲观极了,我到底还能不能怀孕了!?心里一直像有一块大石头一样压着,从没轻松过。
也不能总从网上查啊,还是到医院听听医生怎么说吧。2010年5月我来到了协和,费了很大劲儿挂了个号,结果进去把我的经历简单说了一下,医生问有没有近期化验结果,我说没有,不一会医生给我开了一堆化验单,抽了得有七八管血吧,我都没数清,应该是有生以来一次性抽的最多的血,不过现在我都习惯了。大约一周时间结果出来了:ANA 1:1280,SSA阳性,狼疮抗凝物阳性,免疫球蛋白G高,抗β2糖蛋白-1高,与出院时的结果差不多。我这一次到协和唐福林教授门口加了个号,感谢唐教授在那次就诊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说这样的病例在协和很多,大多数都能顺利妊娠,只要控制得好都没问题。并给出了治疗方案,每天服用纷乐和阿司匹林,坚持半年再复查,从那天起就开始每天吃药,中途也见过各种医生,有对这个病很悲观的,说就别要孩子了,太危险,也有给予我很大鼓励和信心的。在这期间我发现了好大夫网,这个网站是医患沟通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也是在这个平台上认识了给予我很多帮助的医生们,比如协和妇产科的刘海元医生、301医院风湿科的王焱焱、还有就是北医三院的刘湘源主任了。他们每个人对病人都很热情,有问必答,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信心对一个病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遇见北医三院的刘主任后,其敬业精神超出我的想像,白天要看病,还有教学任务,晚上还利用休息时间在网站给病人答疑解惑,我想想都觉得很辛苦,而您却坚持了那么多年!&& & & &转眼半年过去了,去医院复查,结果还是不错的,除了SSA和ANA外,其他均正常了,抗SSA抗体是一种可能会使胎儿心脏出现缺陷的抗体,对胎儿应该是致命的,但发生概率不是很高,这种抗体一旦存在于体内,在我看来可能通过吃药是很难转阴的,如果怀孕赶上了,影响到胎儿应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当时我不知道,觉得还是转阴为好,继续吃药,结果又半年过去了,化验结果还是与之前一样,依然除了抗SSA和ANA外,其他都正常,带着结果我又找到了唐主任,唐主任看到结果,认为已经控制得很好了,建议尽快怀孕,因为这种病今后还会有向前发展的可能,如果等到向前发展了就更难怀孕了。有了唐主任的这翻话,我兴奋了很久,终于可以真正开始我的再次怀孕计划了!也就在这个时期,我通过好大夫网站认识了您。从计划怀孕到现在有您的保驾护航让我安心了很多。开始对您不太了解,只是看评论挺不错的,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网上咨询您孕期相关的用药安全,但您每次及时详尽的回答让我对您慢慢地产生信赖感,于是决定只要一怀孕就去您那里就诊。& & & 孕前我的用药是纷乐和拜阿司匹林,2012年5月发现怀孕后,我先到您医院查了一个免疫全套指标,发现原来阴性的抗心磷脂抗体也变阳了,很担心,马上去您那里就诊,让您帮我确定孕期治疗方案。这也是第一次看到您,我是加的号,找您看病的人很多,其中也看到好几个孕妇,您都耐心给他们解答问题,看到她们在您那里整个就医过程都很愉悦,让我更加有了信心。看到我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我后面还有近20个号,可想而知您得看到几点才能下班。我把我的病史大概和您说了一下,您迅速帮我确定了治疗方案,每天两片纷乐,75mg阿司匹林,并立刻开始每天打0.6个单位的低分子肝素。孕两个半月时,手指端又开始疼痛了,这个症状让我心里很害怕,于是马上上网咨询您,您的意思是可以加两片激素,说有可能是血管病变。孕三个半月时我又做了一次免疫检查,有几个项目不正常,很担心,您说不用担心,孕期只要坚持用药就可以。您这么说我就踏实了很多。加了激素后手上的症状没有向前发展。您还给我介绍了您科室的郑博士,说郑博士是专门研究妊娠合并风湿免疫疾病的,让我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问她,郑大夫在整个孕期到产后也给了我很大帮助,像哺乳期的用药问题都是问她。进入2013年,我也进入了生产倒计时,这时候的心情已经平稳了许多,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看一些育儿的书籍。产前半个月,由于我的特殊病情,协和产科让我入院做了一个全面的检查,以帮助医生了解我的现状。春节前我家的宝贝女儿出生了,顺产五斤七两,母乳喂养,除了激素外,我把其他药慢慢地停掉,怕影响宝宝,一切都很顺利。2013年底复查的时候,由于一直没吃药,抗体又出来了,那时候还在母乳,协和的赵岩医生让我还是每天两片纷乐和75mg阿司匹林,看来这个药是要一直吃下去了,主要是预防血栓,稳定免疫系统。母乳直到最近一次查免疫指标,补体在下降,以前都没有过,我又开始担心了,是不是病情又发展了,于是又马上找到了您,您看了我的化验单,问我最近是不是心情不好,我说带孩子累,还母乳呢,您马上跟我说赶快断掉吧,晚上要休息好才对这个病有好处,调整纷乐到每天加到四片。一个月以后再复查。一直没有下决心断母乳,您这一句话我第二天就开始断了,母乳喂到快一岁八个月也算不错了,还是自己身体重要。&&&&& 写到这终于把自己近五年的经历叙述下来,从最初的悲观到现在已经能平静地接受了,往后的日子就是好好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很好地控制病情,希望不要向前发展。现在每次去风湿科看病,都能看见年轻的女患者,聊天过程中有些很悲观,我就给他们讲我的经历,和她们讲我女儿现在都一岁多了,非常健康活泼,她们都很羡慕我,不要怕,配合医生好好治疗,你也是可以的!希望以后我能给更多的病友传递正能量,战胜疾病,加油!
&&&&&&&&&&&&&&&&&&&&&&&&&&& 沿途风景 &&&& && &回复& &沿途风景:&& & 您好!& & 很高兴你能来信分享自己五年来的求医经历!你的来信从一个患者的角度,详细描述了孕产妇抗磷脂综合征的表现、治疗用药和就诊注意事项等,这必定能够帮助到很多类似疾病的病友。&
& & 从就医过程看,为成功怀孕生育,你确实去过不少的大医院,看过不少的大夫,还借助了现代信息科技发展平台,咨询了不少的大夫,感受到了来自不少大夫的恩情,可喜的是,你最终成功分娩,生育一个活泼可爱的宝宝,一路走来,真是来之不易啊!&
& & 近年来,因复发性流产需做试管婴儿来北医三院就诊,并请我科会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多数患者的情况与你相似,我们已有很多治疗成功的案例,你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典范。所谓复发性流产,就是指一对夫妇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流产。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不算高,仅为0. 4%~1. 0%,占所有妊娠丢失的15%~20%,但给每位孕妇带来心理和身体的伤害。严格按照定义来看,你仅有一次胎死宫内病史,还不算复发性流产,幸运的是,医生们很负责任,好好进行了检查,确定了病因,避免了重蹈覆辙。要检查出复发性流产的病因,需做很多检查,因为本身原因是复杂的,包括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内分泌异常(黄体功能不全和子宫内膜反应不全)、生殖道异常(子宫畸形和子宫颈机能不全)、全身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和糖尿病)、感染因素(弓形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及免疫因素(血型抗原不相容、封闭抗体缺乏、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及抗磷脂综合症)等,其中,国内报道,56%的患者与免疫因素有关,来风湿免疫科就诊的患者主要是因抗磷脂综合症而反复流产。
&&&&&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非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上以动脉和/或静脉血栓形成、病态妊娠和血小板减少等为主要特点,血清中存在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等)的疾病。该病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其它自身免疫病,但也可单独出现(原发抗磷脂综合征),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和感染等因素有关。多见于年轻人,男女发病比例为1:9,女性中位年龄为30岁。&
& & & & 本病多见于年轻育龄女性,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正如你一样,平时没什么表现,而是在发生病态妊娠后进一步检查才发现的。所谓的病态妊娠,包括死胎、严重子痫、先兆子痫、严重胎盘功能不全、新生儿早产和自发性流产等。造成病态妊娠的根本原因是胎盘血管的血栓导致胎盘功能不全,因此通过脐带超声就可以发现。典型的抗磷脂综合征流产常发生于妊娠10周以后,但也可发生得更早,这与抗心磷脂抗体的滴度无关。抗磷脂综合征孕妇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可发生先兆子痫,亦可伴发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即HELLP综合征。&&&&&& &对于有自发性流产、胎停育等表现的患者,需由产科医生检查评估,若排除母亲解剖、激素异常及双亲染色体异常等原因,或胚胎组织活检表现为血管内栓塞形成,应进行易栓症相关检查。诊断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主要自身抗体包括:(1)IgG、IgA&和IgM型的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1,这在一般大医院能检查。(2)IgG、IgA&和IgM型的抗凝血素抗体(aPT)和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aPS)等:国内还不能检查,因此,即使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1抗阴性,如果没有检查其他自身抗体,也不能100%排除抗磷脂综合征;(3)狼疮抗凝物(LA):才用蛇毒试验(dRVV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白陶土凝集时间(KCT)及葡萄球菌聚集试验(SCT)等检测。
如何选择这些项目更有效地诊断抗磷脂抗体综合症?有人建议首选IgG-抗心磷脂抗体&和LA两种抗体,也有人建议首诊患者选择“狼疮抗凝物(dRVVT和APTT)+IgG-抗心磷脂抗体(&40GPL)或IgM-抗心磷脂抗体(&40MPL)+ IgG-抗β2糖蛋白1”,之后根据具体病例具体分析。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国际共识指南则认为,首诊患者怀疑抗磷脂综合征时,选择IgG/IgM-抗心磷脂抗体+IgG/IgM-抗β2糖蛋白1更好。凝血酶(AT-Ⅲ)、蛋白C(PC)、蛋白S(PS)和纤溶酶原等生理性抗凝物也参与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这些物质的缺乏或功能缺陷活性降低时,也可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大夫经常开“易栓组合”化验。检查抗核抗体、抗可溶性核抗原(ENA)抗体和其他自身抗体有助于判断是否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抗磷脂综合征需要符合下述至少1条临床标准和至少1条实验室标准即可确诊。临床标准:1.血管栓塞:至少有一次经影像学、超声多普勒或组织学证实的任何脏器或器官的动脉、静脉或小血管血栓形成发作;2.怀孕异常:(1)至少1次不能解释的孕10周或10周以上的胎儿死亡,或&(2)至少1次因先兆子痫、子痫或严重胎盘功能不全导致孕34周或34周以上的早产(新生儿形态正常),或&(3)3次或3次以上的孕10周前自发流产。实验室标准:1.抗心磷脂抗体:2次中高滴度的IgG或/和IgM型抗体阳性(间隔至少12周);2.狼疮抗凝物:2次阳性(间隔至少12周);3.抗β2GPI抗体:2次高滴度IgM或IgG型抗体阳性(间隔至少12周)。当然,这里要再次强调,目前国内外实验室并不能检测所有的抗磷脂抗体,现可检测的抗磷脂抗体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抗磷脂抗体综合症的诊断,对有确切血栓病史或生理抗凝物缺乏或活性低下的患者也按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处理。&
& & 抗磷脂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防止血栓和流产再发生。一般不需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除非继发于狼疮或伴严重血小板减少(&50x109/L)或溶血性贫血等情况。抗核抗体和抗ENA抗体阳性者,即便暂时未出现其他风湿免疫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也应警惕。你除了抗磷脂抗体(LA、β2GP1)阳性外,ANA高滴度阳性,SSA阳性,补体降低,且孕期出现了皮疹,是要警惕合并狼疮可能,但也许诊断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更好。 & 抗凝治疗主要应用于抗磷脂抗体阳性伴血栓,或抗体阳性又有反复流产史的孕妇。对无症状的抗体阳性患者不宜行抗凝治疗。常用抗凝药物包括:(1)肝素及低分子量肝素:可安全应用于孕期,用普通肝素,则监测APTT,使其剂量控制在健康对照的1.5-2.0倍为宜,肝素过量引起出血,可用鱼精蛋白中和(1 mg鱼精蛋白可中和100U肝素),缓慢滴注;而低分子肝素比较安全,不需特殊监测,主要看有无漱牙是否出血不止,阴道有无流血,如果出现,则可适当延长注射时间间隔。(2)华法林:本药孕妇禁忌,适合于哺乳期和非孕期,它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而发挥疗效,使用期间应监测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最好为2.0-3.0),华法令过量可用维生素K拮抗治疗。本药半衰期是33 h,一般服12-24 h才能起作用,从小剂逐渐增加,初期给2.5-5mg/d,维持量因人而异,一般&7.5-10 mg/d,平均4-6mg/d。(3)抗血小板药:抗血小板药物能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功能,防止和抑制血栓形成。可以选用:①阿司匹林:抑制血栓素产生,用法50-300 mg/d;②双嘧达莫(潘生丁):抑制Ca2+活性,增高血小板内cAMP的浓度,可与阿司匹林合用,用法25~50 mg,每日3次;③噻氯匹定:通过ADP受体抑制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连接,用法0.25g,每日1~2次。④氯吡格雷:可以抗血栓形成和纤维溶解,用法75 mg/d,每日1次。(4)羟氯喹:可以减少抗磷脂抗体的生成,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近期有研究提示它可以保护患者不发生血栓。用法0.2-0.4g/d。&
& & 对于拟妊娠的抗磷脂抗体综合症患者,怀孕前应该检查D-二聚体、抗磷脂抗体水平(ACL、β2-GPI和狼疮抗凝物)、血常规、原发病活动(狼疮活动指标如双链DNA抗体,补体等)、出凝血时间、病毒抗体(TORCH)、血糖、甲状腺素、血小板聚集率和性激素水平等。积极控制原发病,使用治疗药物如阿司匹林、羟基氯喹、激素或(和)低分子肝素等,使抗体水平最大程度降低,当然,有些抗体如ANA、SSA等是难以转阴的,正如你的情况一样。阿司匹林50-150mg,羟基氯喹0.2g-0.4g/d。有狼疮活动需使用强的松治疗。对既往有妊娠10周后流产或有血栓史病史者,在妊娠前或发现妊娠后便需使用低分子肝素,整个孕期必须定期产检及风湿免疫科随诊评估病情,定期检测凝血功能、D2聚体、血小板聚集率、血常规等,观察出血等临床表现,根据情况调整用药及剂量。由于产后3个月内发生血栓的风险极大,故产后应该继续抗凝治疗6-12周;如果可能,在产后2-3周内可以把肝素改为华法令,并继续治疗原发疾病。&
& & 有部分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对血小板&50x109/L的轻度血小板减少而不合并血栓的患者,可以观察;对有血栓而血小板&100x109/L患者要谨慎抗凝治疗;血小板&5x109/L禁止抗凝,可以用泼尼松1-2mg&#8226;kg-1&#8226;d-1,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注射,400mg/kg.d,待血小板上升后抗凝治疗。极个别患者发生恶性抗磷脂抗体综合症,多发血栓形成、多脏器衰竭为主要表现,病情凶险危急,此时一般主张抗凝并同时使用较大剂量激素,必要时联合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其他治疗如抗CD20抗体也可以使用。&
& & 总之,要战胜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密切配合,有的甚至需要多个科室、多家医院和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
& & 最后,祝贺你成为了幸福的妈妈!祝你及家人国庆节快乐!&
& & 朱桂华( yeah-), 刘湘源(liu-)
董小明来自甘肃天水铁路沿线的偏远村庄,他与妻子邵秀玲以种地为生,育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大女儿和二女儿先后因患红斑狼疮不幸夭折后,2012年,三女儿媛媛也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前两个女儿治病已经负债累累的夫妻俩决定,哪怕倾家荡产也要为媛媛治病。
去年,媛媛的病情稍有好转,但今年5月,媛媛又突然开始发起高烧,这一烧就是4个多月。时隔两年,夫妻俩又带着三女儿媛媛踏上了北京的寻医之路。邵秀玲说:“这次说什么也要尽力给孩子治,要是再失去一个孩子我们也没法活了。”
(小标题)高烧不退 病情暂不能确诊 还需检查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北医三院的风湿科病房时,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媛媛,她并没有一般14岁花季女孩该有的活力和生气,代替这些的只有惨白的脸色和因长期服用激素而浮肿的身体。连续的高烧透支了媛媛所有的体力,就连坐着额头都会不断地渗出汗珠,下地走路更是疲惫不堪。
邵秀玲告诉记者,2012年8月30日,媛媛在兰州市附二医院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肝炎。当年9月11日进京求医,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已经基本恢复的媛媛回到了老家。此时,已休学一学期的媛媛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学校。
可是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今年五月的一天,媛媛突然又开始发起高烧,这一烧就是4个多月。半个月前,在兰州当地医院的建议下,一家三口来到北京求医。起初他们三口住在80元/天的地下室里,在一周前才排队住进病房。
住院后,等待他们的除了每天高昂的医药费和住院费,还有就是查不出高烧原因的煎熬。负责媛媛病情的杨医生告诉记者,媛媛本来就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但四个月以来连续高烧不退的原因至今没有查清,也不能确定是否与红斑狼疮有关,还需留院做进一步检查。但这& 一项项检查要是做下来,对于这对夫妻来说又是一笔巨款。
“看来我还得回家再去管亲朋好友们借一圈。”董小明无奈地说。他们一家已经因为为前两个女儿治病欠了亲朋好友的债累计近8万块,这些亲戚大多以种地为生,没有过多的存款,没有催着还债他们就已经很感谢了。
邵秀玲在今年9月开学前为媛媛买了新书包,当时媛媛喜欢的不得了,背上对着镜子照了又照,眼神里充满了对上学的渴望。但这个学期媛媛却一天也没能去上学,因为恰逢开学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
“那新书包到现在还放在家里,媛媛再也没背过。”邵秀玲说到这里开始哽咽,原本非常平静的媛媛也开始低着头不出声地偷偷抹眼泪。
(小标题)两度失去爱女 不想再失去媛媛
&&&& 提到大女儿和二女儿,邵秀玲的眼泪就开始止不住地流。
出生于1998年的二女儿在一岁多时,有一天突然开始高烧不退、咳嗽不止,随后被医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那时正临近2000年春节,别人家都忙着置办年货,而他们一家人却在医院度过。
昏迷一周多的女儿在2000年大年初四的早晨突然睁开了双眼,不停地对着爸爸妈妈笑,董小明夫妇看着女儿的笑容,心里一阵高兴。可是不一会儿女儿的笑容就停止了,又昏迷了过去,而这一次闭上的双眼却再也没有睁开。
后来,这个家庭的日子相安无事地过了8年,董小明夫妇以为自己痛失二女儿后老天会格外照顾他们,可是2008年4月的一天,12岁的大女儿也开始高烧不退。夫妇俩将大女儿送到当地一家中医院,连续输了几天液也不见好,随后将大女儿送到了兰大附一院,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住院28天,花去1万多元钱的积蓄,这对于以种地为生的董小明夫妇俩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再加上随后进行的数次化疗,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陷入了绝境。由于没有更多的钱给大女儿看病,只能把孩子接到家里进行中药保守疗法。
邵秀玲谈起大女儿,除了悲伤就是夸赞,她说大女儿很懂事,中药都是自己抓、自己熬。但病魔并没有放过这个懂事的孩子,2011年底的一天,大女儿因各脏器衰竭、肺部严重感染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在离开前还紧紧拉着父亲的手说:“爸爸我爱你,爱妈妈,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小标题)理想当医生 挽救更多生命
&&& 媛媛告诉记者,她特别想早点回到学校上学,想好好学习,想考上大学,长大后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因为我失去了两个姐姐,我想挽救更多的生命,想治好世界上的各种疑难杂症。”媛媛虚弱地说。此时,邵秀玲用已经哭红的双眼看着女儿,嘴角泛起了一丝微笑。
媛媛目前的情况并没有生命危险,但治疗该病还需做很多项检查,其中一项检查高达一万多元。而且每天的医药费很高,光小小一颗激素类药物就高达10元。粗略算下来,这样的天文数字让现在一点经济来源都没有、负债累累的董小明夫妇想都不敢想。无奈之下,董小明才给《法制晚报》打来电话,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帮他们一把。
&&&& 文/记者 苏妮 任一陆
尊敬的各位同仁、同道:
在这金秋时节,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山西大医院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风湿病(疑难重症专题)培训班”如期举行,我们相聚北京,共襄盛会!在此,我谨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及山西大医院风湿免疫科全体医护人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及同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为会议召开辛苦准备和组织的各界朋友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全国风湿病培训班于2011年7月首次在北京召开,每年一届,迄今已召开三届,“打造精品,服务临床”是我们培训班一直秉持的办会理念,此次会议我们邀请了国内风湿届享有盛名的资深教授解读多种难治性疾病的诊治进展。同时,我们还有跌宕起伏的疑难病例与大家共享。在会议中,我们还为大家提供与风湿界老前辈——施桂英教授、董怡教授和顾越英教授交流对话的平台,大家可以就医学实践中的体会和困惑求教于她们。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成立八年,回首过去,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科室平均每年的门诊量平稳递增20%-30%,今年将突破6万人次,在北京列第3-4位,全国列前20位。近4年,我们诊治了大量疑难病例,在手牵手网上已公布疑难病例达249例,我们与全国同行一起讨论和分享。我们创办的微信公众平台——中国风湿病公众论坛 (微信号:liuxiangyuan2013-10),建立10个月,加入总人数达14000人,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同行和所有就诊过的患者,影响力空前。
风湿免疫科是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首批开诊科室之一,在山西省最年轻的名医张莉芸主任带领下,科室发展迅速。科室整体力量雄厚,有一批技术精湛的医护队伍。在省内开展了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三氧治疗在风湿病中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各种疑难、危重及少见风湿病的诊疗水平。
我们衷心祝愿全体参会人员能在这场“学术盛宴”中有所收获!最后,对所有不辞辛劳、乐于奉献、支持帮助和积极参与我们培训班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表示感谢!预祝本届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希望各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能够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刘湘源& 张莉芸
2014年8月29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和同道: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和台湾高雄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东方痛风论坛今天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积极筹备本次会议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及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然而,作为一种新生的常见病,在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面,我们尚缺乏深入的认识,在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尚存在许多盲区和误区,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
东方痛风论坛于2011年8月首次在青岛召开,每年一届,迄今已召开三届,论坛凝集了当今国内外各学科痛风领域顶尖专家的智慧。人类的科技创新,往往在思想碰撞中产生;重大的科技进步,常常在交流与沟通中实现。本届东方痛风论坛荣幸的邀请到美国、德国、日本、台湾及大陆痛风顶尖专家做大会特邀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痛风的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病因学及治疗学等各个方面,内容精彩纷呈,将充分展示当今国内外痛风领域最新进展。本次会议特别设置了四个热点讨论内容,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中迸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沟通中提升学术水平。
最后,预祝大家与会期间心情愉悦,预祝大会圆满成功!预祝各位中秋快乐,谢谢!& & & & & & & &&
第四届东方痛风论坛大会主席& 李长贵
第四届东方痛风论坛执行主席& 刘湘源、伍沪生、宋慧
&&&&&&&&&&&&&&&&&&&&&&&&&&&&&&&&&&&&&&&&
&研究题目: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validation of its performance in a multi-centre cohort"
发表杂志: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heumatology
杂志出版国:意大利
影响因子:3.34
属性:双月刊
附摘要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摘要:Abstract&OBJECTIVES:To develop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ERA) based on a large cohort of early inflammatory arthritis patients an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criteria. &METHODS:The study population comprised a cohort of early inflammatory arthritis patients with symptom duration less than one year.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ERA were developed by incorporating the most sensitive or specific variables. Performance of the ERA criteria, 1987 ACR and 2010 ACR/EULAR criteria were evaluated.&RESULTS:&A total of 803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By the end of the one year follow-up, 514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RA, 251 with other rheumatic diseases, and 38 patients with 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 The ERA criteria are as follows: 1) morning stiffness ≥30 2) arthritis of 3 3) arth 4) positive RF; 5) positive anti-CCP antibody. Rheumatoid arthritis is defined by the presence of 3 or more of the criteria. The sensitivity (84.4%) of the ERA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1987 ACR criteria (58.0%). In a validation cohort of early inflammatory arthritis patients,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s (AUC) showed a better performance for the ERA criteria (0.906, 95%CI 0.866 to 0.945) than the 1987 ACR criteria (0.786, 95%CI 0.725 to 0.848) and the 2010 ACR/EULAR criteria (0.745, 95%CI 0.677 to 0.814).&CONCLUSIONS:A set of ERA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good performance for early RA. It is applicable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附全文:
健康时报记者 田茹
驻北医三院特约记者
姚永玲刘湘源教授将所有患者的来信扫描成电子版,存在了自己的电脑里,没事的时候总会翻出来看看。健康时报记者牛宏超 摄
&& &阅读提要&&&
■“这不是我的点子,其实是一位患者的功劳。”刘湘源说。老张患有一种少见的风湿病,好了一段时间又复发了,治疗过程很有代表性,刘湘源教授让他把自己的诊疗心得写出来,供医生积累经验,没想到在患者中传阅后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医生的一句话可燃起病人生活的希望,也可能毁了一个病人的未来。与患者的往来中,他发现,微笑的力量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得多。此后至今,刘教授和他们科室的医生出诊时,总是从微笑开始,能加号的尽量不拒绝,“大家都不容易,只要是来了,我就不能让病人失望而回。”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刘教授带领科室人员开通了“中国风湿病公众论坛”微信公众号,短短八个月,用户数已突破一万,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风湿免疫专业微信平台。刘湘源教授每天打开微信就能为上万名风湿病患者提供服务,“想想就觉得值!”
受访专家:
刘湘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擅长: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硬皮病、多肌炎/皮肌炎、成人斯蒂尔病、血管炎、骨关节炎、白塞病等常见病及疑难病例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和周三上午(本院),周二下午(本院),周五上午(中央党校分院)。&&&&
八十封,三百四十页,二十三万余字,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湘源教授近五年来一直在万余名风湿病患者中传阅着这沓科普励志信。
为什么会有这八十封来信?信里都写着什么内容?患者为什么会争相传阅?
直到今年5月,刘湘源请来医生、患者、记者们给这珍贵的80封信打分评判,答案才被公诸于众。&&&&&
一封患者来信引起的蝴蝶效应
“这不是我的点子,其实是一位患者的功劳。”揭开这80封信的神秘面纱前,刘湘源先卖了个关子。&&&&
这一想法最早源于患者老张的电子邮件。老张是北京一家科研机构的退休老教授,因患有一种少见的风湿病——RS3PE综合征(缓和的血清阴性的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曾在北医三院风湿病科接受治疗,治疗后康复很好。
大约是3年前,老张去美国探望女儿时,突发发热和关节痛,这让美国医生不知所措。随后,老张通过电子邮件咨询刘湘源教授,刘教授根据他的表现,初步判断是疾病复发,建议激素加量。&&&
几天后,老张的病情得到控制。但不久之后,又出现前列腺问题,刘教授又推荐他进行了治疗,疗效很好,病情得到控制,刘湘源教授希望他能总结一下他的病情演变过程及治疗心得,以便让临床医生得到一手材料,为今后类似的患者诊治积累经验。&&&
老张很快完成了刘教授布置给他的作业,且非常详细,征得老张同意后,这封信最早便在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的病房里传阅开来。
没想到的是,这封信引起的反响远超过刘湘源教授的预期,不少患者都说“早看到这封信就不会走这么多弯路了”,“我和他一样,他治好了,我肯定也能,我更有信心了”,“这比专业书籍好理解,省了医生挨个给我们解释”……患者们还把信传给其它医院的病友。
刘湘源发现,已经被治好的患者其实就是最好的“医患沟通宣传员”,他们将自己成功的治病经验分享给病友,这比医生短短几分钟的解释更重要。
在这之后,刘教授决定要继续更广泛地征集医患沟通的来回信。这一最初无意中的行为,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得到了众多患者的支持和好评,一封又一封信件,短的四五百字,长的两三千字,有的甚至多达四五千字,以患者最真实的表露、医生最详细的答复,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这里面,有跟随刘湘源教授就诊十多年的患者,也有慕名而来初次见面的患者;有十多岁患有红斑狼疮的姑娘,也有六十多岁患抗磷脂综合征的老人;有曾是医务人员现在却成为患者频频就医的护士,也有年轻女性却迫切渴望当上妈妈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和一般的感谢信不同,刘教授希望患者来信,不仅仅是表达对医生的感谢之情,更要有患者就诊经历,对病情、用药详细的描述,以及就诊治疗中出现的问题等等,而医生的回复,不仅是回答患者病情相关问题,还需要结合最新治疗进展,予以分析。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能通过这样的信件沟通,让更多的患者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风湿免疫疾病,让每一位读者,无论患病与否,都能感受到患者就诊过程的艰辛、患病之后的无助;也都能通过医生的答复,学习到克服疾病的良方、治疗过程的心态。
刘湘源从中挑选了80封最有代表性的来信和医生解答整理到了一起,供患者们传阅。
患者来信激发了医生的微笑
每一封信都凝聚着对医生的感恩、患病的痛苦、就医的曲折,也深刻感染着刘湘源教授和他们的同事们。&&&
在与患者的往来中,他发现,微笑的力量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得多。
信中有这样一位患者,19岁的姑娘,出现手指对称性疼痛和晨僵,被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这位年轻的姑娘以为就像得一场感冒一样,终归会恢复健康,在病情好转后,就停止了用药。就这样过了12年 ,虽偶尔也有疼痛不适,但都能忍过去。就在她成家立业准备生小宝宝时,RA复发了!三十岁的年纪,当妈妈的渴望,这才决定好好看病。
在一家三甲医院,从早上等到中午12点才轮到她,医生只跟她说了两句:一是当地医院的化验单不行,重新化验,二是怀孕不可能,最少先吃一年的药,然后再看情况定。满满的希望破裂,她当时哭着离开诊室。&&&
最后辗转到刘湘源教授门诊,一个微笑,一句“准备怀孕吧”,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并给她做了详细的诊疗计划。这次她依旧是含着眼泪离开诊室,不同的是,这次的泪水充满甜味。如今,她已是一位幸福的妈妈。&&&
这名患者的经历,让刘教授更深刻领悟到,医生的一句话可以燃起病人生活的希望,也可能毁了一个病人的未来。
&&& 刘教授也曾与其他大夫交流过,很多大夫均有过当患者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当自己转换为患者后,是多么地渴望医生能给自己多说几句,多解释几句,多来看自己几眼,让自己感到温暖,同时疾病得到快速控制。
在传阅患者的来信中,也让医生深刻体会到医生的微笑和耐心对患者是极为重要。
每个人在别人心目中总会有最初的第一印象,决定性的七秒钟就是最初接触的那一刻,可以让认识你的人马上做出反应。而刘教授和他们科室的医生给患者的良好感受,就是从微笑开始的。
刘教授的门诊号是20个,可每次加号能加到60个,面对大家的请求,刘教授基本每次都会微笑地答应。 刘教授说:“大家都不容易,只要是来了,我就不能让病人失望而回。我不喝水,不上厕所也得让病人看上病。” &&&
每天为万余名风湿病患者服务,“想想就觉得值!”
除了信件来往外,刘湘源教授也开始借助新媒体博客、微博等与更多的患者交流,现在刘教授开通了微信公众服务号,毫不夸张地说,刘湘源教授真的是除了吃饭睡觉就在工作和患者交流。
很多患者是通过博客、网站了解到刘湘源大夫及相关的疾病知识,不断地更新疾病专题和新趋势,让更多身处黑暗中的患者看到希望和光明,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彼此有了重新认识。一千多篇科普文章及咨询,就这样一步步积累下来。&&&
而随着微信人群越来越多,刘教授再次带领科室人员开通了“中国风湿病公众论坛”微信公众号,短短八个月,用户数已突破一万,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风湿免疫专业微信平台。不仅为广大风湿病患者提供及时的医学指导,还为同行提供最新的风湿病知识和咨询,深受粉丝们的欢迎。
当然,一个人做这么大的平台是不可能的,管理和实施就非常重要了。刘教授说,为建立这样一个平台,他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并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工作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制作材料发布,每位成员负责一个月;另一部分是患者咨询回复,固定一位年资较高的医生负责,每天回复两次。而刘教授每天也会浏览和监督,看有何病情复杂而难以回复的问题,一旦发现,就亲自回复。
现在,刘湘源教授把这个微信平台的信息印制成一张张精美的小卡片,每位来就诊的患者,都会拿到这样一种卡片,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或者在“添加朋友”列中,选择
“添加微信公众账号”,输入“中国风湿病公众论坛”,开启“接收消息”,就加入了这样一个微信平台。&&&
刘湘源教授每天打开微信就能为上万名风湿病患者提供服务,“想想就觉得值!”
在最初开展征集活动时,也有反对和质疑声。刘湘源教授的师兄,看他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不无担心地说,“湘源,你这搞偏了吧,我们还是得把精力放在研究上啊,多发几篇SCI论文多好! ”
而科室的很多同志最初也不理解,甚至反对,觉得我们平时已经很忙了,哪有时间上网弄这些,因为一篇医生回信,一两千字的内容,要查文献,要讨论,常常是三四个小时才完稿。
但就是这一路的坚持,不仅让患者收获知识、去除病痛,也让刘湘源教授及科室其他医生,对患者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情,更深入地领悟到了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院长Toy
Cosgrove 的一句话,“对患者没有同情心,技术再顶端也只是一位技术工匠,而不是一位好医生。”
刘湘源最后笑着补充道,“师兄现在转而支持我了,论文我们科室也照样发的不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省儿童医院挂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