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腿断了片手术几个月后在床上隔几秒就抖是为什么,

【从我给一位老人让座位说开去】(原创)
共 24880 浏览 152 回帖&&
积分: 9796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5 小时
来源:西祠胡同
发帖人:开心妹馨儿
同感同感。
一直都想写点那种关于老年人坐公交车的文章,无耐没时间。
这一次看到LZ写的,深有同感。
当然,我没有怀孕。
但,女人嘛,每个月都会有几天腰酸背痛肚疼的。
就前几天,我下班,公交也是挤得不行。因为我是在差不多起点站坐的车,上车后很幸运的坐上了一位置。并且不是黄位。走了没几站,上来一群五六十岁的老年人,上车之后,响了好一阵的老年卡。。。然后坐黄位的人和很多年青人都起身让座了。有两可能看上去五十多点的太婆就站我边上,一直假咳嗽。咳嗽半天看我没反应。就又多大声的说啥子年纪大了,腿肝不方便。
当时,肚痛得冷汗直冒。我就没让,再加上,看那样子,精神得很。于是我依然没理会。
过了几站,我前面那坐上的人下车,其中一个顺势就坐了下去。也正是此时,上来一年纪大得走路都偏偏倒倒的真正老年人。可,没一个让座。车上的坐位几乎已是老年人的天下。我没有去看后面的坐位,我坐的是下车门靠右的单独坐位,前面全都是一些自以为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坐着。我此时已不得不让座。
下一站的时候,我就提前下车了。离家还远,于是只有打车回家。幸而,很快就打到了车。回家后,在QQ群上说起这事,看法各不一。说法各不一。
我之后就在想,不是说尊老爱幼么?那些五六十的人为嘛不让座给八九十的人?
年青人上班一天,累了。可还要为明明站得起身的自称老年人让座。
以后,请大家让座的时候看看人再让。从各方面打量。再结合自身情况。
积分: 9797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5 小时
来源:西祠胡同
发帖人:天地兰儿
杭州也是这情况。
其实他只要迟个十分钟坐车,就空得很了,非不。非要越挤的时候越来劲。
去年我住的地方远,天天早出晚归,车上站着都睡着了。
车子要经过三里亭的,那地方是杭州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那老头老太,就要赶那时候,往上挤,反正老年卡不要钱,有的直接往后门挤上来,司机火了,车也停了,不是搞得大家迟到,就是上车提一大堆鸡啊鸭啊,给让座不说,还得给鸡鸭让位,自己的脚都没地方放。
哎,那个郁闷。
积分: 9800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5 小时
来源:西祠胡同
发帖人:lura
同感!!!
前段时间一直是挤公交上班的,但是每天一到高峰期,出门的全是老人。我觉得大家应该互相体谅,好像是应该一样,非要挤在那个点出门。现在好多都是空调车, 车上空间本身就小,坐的站多的人,如果让你,后边她可能连站都不好站,如果不让你,好像心里又过意不去。我真不知道到底什么原因这些老人要苦苦相逼呢,非要赶着上班高峰出门。
积分: 9802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5 小时
积分: 9804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5 小时
有的老人很好.让他座位他还知道跟你客气客气说不用不用.大妈还有2站就下了.小伙子你坐吧~这种人就算他说客气话而已..我也愿意让.就算做一个小时的车也无所谓.有的了.跑你面前一站.张口就是句:小伙子.让开给我坐.我年龄大不能站..我这个人心太好.在加上车上人多..算了.我就让了..我只想说一句话:做人要上路子.做老人就更要上路子! 你说你年龄大.我在其他方面怎么没看出你年龄大的特点?你们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还多?应该比我们更有社会经验和待人之道.可是你看看你们一上了公交车.个个跟活闹鬼一样.上了吊车就跟鬼子进村一样.到处寻找下手目标.不满足你要求.就罗里罗嗦的.亏好中国不给随便携带枪支.不然你们不带一车的年轻人全部用AK47放倒啊.
来源:西祠胡同
发帖人:andyzhaojian0
积分: 9806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积分: 9808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不过毕竟这样的老人还是少数,如果有老人上来的话,如果他(她)们不做出什么很过分的举动的话,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让座的,但是我们也很累,所以还是烦请老人们最好不要在上下班高峰的时候和年轻人抢了,毕竟年轻人现在压力大,工作累,老人们错开个时间做的别的事情,好像也没什么损失吧。
来源:西祠胡同
发帖人: fred1015
积分: 9809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我亲眼看到一个男的 13路车上,看那年龄估计领老人卡没两天
上来就跟他老婆说 快找老人卡座位
当时听了就觉得很好笑
然后这个男的,走到一个橙色的座位(老弱病残) 拍了下坐着睡觉的女孩 “让下”
那女孩有点懵,站了起来,那男的就坐下去 理所当然
当然也无视他老婆 站在旁边。。这种人 我觉得好自私
不说别的 我觉得他让这女孩很没面子,人家在睡觉,没有看到,又不是不让
就算不让,也不能说她是不对的
让座,需要自己的道德心去履行 而不是被强迫
看了这一幕 我就对自己说 以后不轻易给老人让座了。
来源:西祠胡同
发帖人: yrwang4
积分: 9812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我也是孕妇,现在快6个月,肚子不显
今天我坐80路还给一个老太太让座呢
可她看都没看我一眼,感觉理所当然的样子……
来源:西祠胡同
发帖人: !钻石~~
我看到了——
高傲与高尚,自尊与自私的区别!
积分: 9813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我现在上公交都尽量坐最后面的椅子,这样让座的几率少点.
说实话,让吧,自己实在累的半死,不让吧,旁边总有双眼睛死死的盯着你,浑身不自在.
我以前怀孕时反应特别大,有次坐公交就受不了这种眼神让给了一老太,结果我站在她旁边呕吐的都蹲下去了,怀过孕的都知道,在晃动的车厢里一大堆人挤在一起,在那种浑浊的空气中,实在难受.老太视若无睹,好歹也是做过妈妈的人啊!我当时只有提前下了车打的回去.所以,自那以后我去医院体检都是打的去.也曾经下决心再不给老人让座,但实在又不忍心让老年人站在那里,只有尽量往后坐,可以把让座几率降到最小.但我碰到孕妇和小孩我是肯定让的.
来源:西祠胡同
发帖人: 孩子她妈爱漂亮
积分: 9816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觉得大家好像都是一肚子气。所以我和好些朋友真不爱做公车,宁可其他方面省点,出行都还是打车好些。
做公车对自己的道德和素质真是一个严格的考验,有一次没让座就让自己对自己有质疑了,所以还是逃避吧,逃避吧!
不过确实很痛恨上下班时间和高峰时间还来挤车的老年人。我不做公车,可是上班高峰的时候,因为停车的地方到公司得走一分钟,这么一段路,就常常有老年人出没,每次我都得小心翼翼的绕开,耽误时间啊。有时候差点碰上,还要叫我小心点。我就想问问:老年人退休了,是不是可以不要和上班的人去抢车、抢路了?把时间和我们错一错吧,谢了!
来源:西祠胡同
发帖人: nancy689
积分: 9817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刚好看到这个贴.我讲讲我昨天遇见的狗血事情。
昨天我和同事坐公交出去办点事,我们上车早坐在两个并排比较靠后的位置,没几站车上人也就越来越挤,一会上来一个老头一个老太,看着还是满硬朗的,上来也没人给他们让座,他们就往后挤,倒是还没挤到我们跟前,我们两看看,赶快把他们招呼过来,让了座,两人谢也没讲一句,也算了,我们也不在意这事,他们坐下,车里人多挤得的脚都不知往那放,我们两才站稳,老太忽然捅捅我,大声说:
麻烦你让让,你档到我看前面电视了.我当时真是无语啊,只好艰难的把身体纽成个极难受的姿势,给她让出观赏路线.
说实话我之前对老柔病残孕都还是很照顾的,总觉得,人家不容易,多担待担待就算了,可是这次之后我真是......
来源:西祠胡同
发帖人: dingo9900
积分: 9820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老人其实也过分的,有些老人十分客气的,
你给TA让座,还拼命推辞,除非你说你下站就到了才肯坐,坐下的时候还拼命说谢谢,所以遇到一些客气的老人,我就算是骗他们说我下站到了我也会让给他们;
但有些就不是了,
上次我看见一个老人上来,本来想让个坐,可TA看见了,一个箭步上来,一下就把我撞开了,我那时刚从座位上起来,还没站稳,车还在开,脚差点崴了,nnd,最恨这些人,把社会给予的照顾当特权,嘛人啊!
来源:西祠胡同
发帖人: FionaHuangya
积分: 9821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不能一棒子打死多有老人,但是好多老人真是太过分了!!!!!!!!!!!!!!!
上车的时候比谁都壮!!!!!!
我好多次被老太太挤的差点摔地上,上车后装什么老态啊!!!!!!
受不了!!!!!!!!!!!
来源:西祠胡同
发帖人: FionaHuangya
积分: 9824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怎么又是这种话题,看了就烦,
爱让就让,不爱让就算,你不让,还有人给你判刑不成???
总之一句话,
人都会老的,家里都有老人,我们的父母也都会老的,天地良心,现在做的,以后会报应的,自己做的事对的起自己良心就行。
来源:西祠胡同
发帖人: 幽幽谷底
双手支持!
后面的那句话,铿锵有力!
积分: 9826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好好和婆婆相处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老人吧!
看到很多姐妹都在说婆婆的不是。我们为什么要把精力花在讨论婆婆的是非上呢!婆婆爱怎样要他怎样去。只要不找茬。我们何苦计较。以前有一阵我很计较婆婆的习惯。可是想想老公对我和我的家人那么好。我不应该计较的。不想老公心里不舒服。公婆一辈子也不容易。她就是再怎么不好也为我们养育了一个好老公。因此看在老公的份上。我们也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公婆!我和婆婆也相处三年多了。从没红过脸。我的经验是如果我们和婆婆相处的不好!肯定是我们要求的太多!现在我说说我是怎么和婆婆相处的吧!
主要是;不计较。不埋怨。无所谓。
1.不计较公公婆婆的成就。每个人都想一生成就非凡,让子女过的更好。可是他们力量不同。房子她不给我们买。我们还不靠她呢!我们要自己争气。自己的房子自己住着还是很舒服的。
2。不计较婆婆的习惯与性格。她们老了,我们又能和她相处几年呢!她的性格和习惯是多少年养成的。我们不可能要求她为了我们而改变。我们如此年轻都不可能为谁而改变。何况一个老人呢!
3。关心公婆。经常打电话问候一下老人的身体。一年给老人置办几身衣服。对于我们来说也不太难吗?年轻人少花一点就出来了。想想你要是请个保姆。你对人家不关心。没好脸人家也不愿意给你干活呢!何况她作为母亲心里会怎样想!
4.孝敬公婆。每个人都有父母。都是父母含辛茹苦带大的。你对老人不好就会影响孩子。孩子幼小的心里会怎样想。如果你的孩子对你不好你会怎样?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
5.宽容的心对待老人。如果有很多事情她做的我们不满意。我们就好好沟通。宽容对待。不要计较。就算计较了又怎样。结果只是家人都不高兴。矛盾越来越深。想想我们和自己的父母也有一些小的矛盾。我们怎么不计较呢!婆婆也是妈。她再不好。她也为我们养育了一个好老公。就这点也值得我们感激。
6.如果她不喜欢打扫卫生,我们就要她看着孩子。我们来打扫。反正要有个人看孩子的。不然她收拾完了我们又看不上。如果她做饭不好吃我们就自己做。让她看孩子。反正要有一个人看孩子的。不然人家做好了我们又挑剔做的不好。如果她不愿意给我们带孩子。我们就自己带。自己带会更好。不然我们又会嫌弃人家带的不好。没向我们要求的方向发展。想想要是我们埋怨她,这个家里还安宁的了吗?翻过来在想想我们让她做着做那。做完了还嫌人家做的不好。要是有人这样对我们我们受的了吗?要是婆婆还可以就好好相处。要是不好相处,就分开住。也许有的人觉得我软弱。但我认为这是智慧。一个家庭是要靠一个女人来经营的。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家庭乱七八糟。只要我们做到了这几条。肯定不会跟婆婆有太大矛盾的。我的婆婆虽然不经常在一起。虽然在我坐月子的时候心里也有过不痛快。但是我们相处的还不错。我现在自己一个人带孩子。还要做家务做饭。140平米的房子收拾起来也够累。我也很希望她能过来帮我。可是他不愿意来,说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我不怪她。还告诉她有空来这逛逛。我不在乎。也无所谓公公婆婆的好与坏。只要他们身体健康不给我们添麻烦就知足了。我还会替我老公好好孝敬他们。因为老公为了我们这个家太不容易了。我要把家庭问题处理好。不让他烦心。老公也会越来越爱我啊!呵呵!
婆媳关系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只要你愿意,你就是胜利者。胜利者就会过的比较幸福。
(我接下来要探讨的——感恩话题)
积分: 9828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小强
  母亲节期间,一项针对“感恩”话题作的调查显示,84%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而作为感恩的方式,“给父母洗脚”和“给父母磕头”遭到了大多数孩子的反对。(昨日《南方都市报》)
  “感恩”更多的是一个基督教的概念,教徒所感之恩是创造万物的上帝之恩,不知何时起,“感恩”一词被用于中国社会各项良风美俗的推广活动中,其中又包括了感念父母之恩。事实上,中国传统语境中,“恩”通常用来形容非直系亲属的外人对自己所施予的关键性帮助,对父母之爱,我们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词“孝”来定义。或许是“感恩”这个词显得更时髦一点吧。
  但许多时髦的推广活动在具体形式上却没跟上时代步伐。不少活动中有帮父母洗脚、给他们下跪磕头的内容。这是两个典型的古典意象,在现代,一般是在父母行动不便时才去帮他们洗脚,若父母本身健康,生龙活虎,也要强行“施洗”,就会显得别扭。至于有事没事就下跪磕头,更有悖于现代人的习惯。
 现代人对父母的爱当然需要具体行动,但一定不是带表演性质的洗脚和磕头。
积分: 9829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怎可挟“道德”以令“感恩”
来源:中国网
感恩大棒/张兮兮
农民刘吉桂在年初雪灾中救助了京珠高速上一台出车祸的大巴内的44名乘客,央视《对话》栏目想邀请这些乘客到节目现场见恩人,却无人到场。栏目编导在手记中指责这些人不懂感恩。有网友称,这些受助者曾参加过湖南卫视的元宵晚会,还给刘吉桂敬过酒。 (南方都市报4月1日报道)
雪灾过后,灾区待兴,伤痛待息,我们在总结也在反思。在这种背景下,央视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冰雪灾害中坚守、帮助、顽强、感人的报道,应该说具有传递社会和谐大爱的积极本义。但因受助者“不给面子”不来接受访问,或曰不来现场直接面对镜头对帮人者当面感恩戴德的再次道谢,就扣上“不懂感恩”的帽子,颇有挟“道德”以令“感恩”的大棒心态和恼羞成怒。
难道,受助者不上央视接受访问就是不懂“感恩”?尽管这并非是央视的“官方”意思,也非《对话》栏目的内容和观点,但以央视《对话》栏目编导的身份公开发表受助者“不懂感恩”的言论,其实是央视作为国台的“大、高、傲”姿态的非典型折射,是一种强势者“顺我者昌”的思维逻辑。而另一个层面,单就具体到这个个体行为而言,更是当下道德焦虑所引致的道德讨伐和道德绑架现实的典型写照。
我们总是不断的见到各类不懂得感恩的新闻,各种对社会感恩缺失的慨叹,似乎整个中国整个社会罹患了某种病症,似乎很多人将一种叫“知恩图报”的美德忘得一干二净……而央视该名编导正是在这种语境下,以貌似社会责任者的心态发出呼声——拯救道德!然而,从新闻中我们却得知,这些受助者在今年的元宵节曾亲自去农民刘吉桂家里拜年,也曾抽出时间参加了湖南卫视的节目,当面表示感谢,他们做到了包括言语上和物质上的“感恩”。只是未答应央视的邀请而已。
央视编导在进行道德讨伐的时候,他忽略了那些受助者的民生现实。对于一档节目的策划,毫无疑问要考虑收视率和社会效果,而《对话》栏目将感恩过程搬到演播室搬到电视上向全国人民播出,其实是一种“秀”的本质,秀的是“恩重如山”和“知恩图报”。我们注意到节目录制时间是3月25日,一个星期二——这就意味着这一天并非休息日,对于那些冰天雪地里坐大客车回家过年的平民阶层而言,很多人要上班要赚钱要养家,难得会有空闲。而已经经历过一次湖南卫视的“秀”之后,现在又收到央视的邀请,受助者不得不考虑“你们央视做节目我们得去,明天凤凰卫视做节目呢?后天BBC做节目呢?我们是不是都要去?我们还要不要工作?要不要生活?”
面对民生坚硬的现实,一方面已经对刘吉桂表达过感谢的受助者拒绝了央视的“感恩秀”,而这种拒绝不是针对“恩人”,针对的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刘吉桂在《对话》节目中受助者没来也给予了包容式的理解——“不失望啊,因为他们工作忙”。而与这两种态度极其相反的是央视编导的道德胁持式的“不懂感恩”说,这里面究竟谁是谁非一目明了,该反思的且去反思,该找原因的也且去找原因吧。
积分: 9831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对话学生“给父母洗脚”:父母感动学生触动(图)
--------------------------------------------------------------------------------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当学生回忆起一个月前“给父母洗脚”的特殊“作业”时,感叹——
  房山区良乡镇电业中学初三年级240名学生今年曾接到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我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内容包括帮父母挤牙膏、洗脚、叠被……据介绍,这是该校实行德育教育的措施之一,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当一些学生回家帮父母洗了一次脚后发现:“原来爸爸妈妈这么容易被感动。”
  现在,距离做作业的那天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了,但当那些学生、家长以及老师回忆起来的时候,仍然感触良多。
  对话一
  初三(1)班学生周烨:
  刚听到作业时我爆笑
  记:听完老师给你们留这个作业你什么反应?
  周:爆笑。
  记:别人也都笑吗?
  周:不是,就我笑得特厉害,我就觉得特好玩。那天周六,我写着写着作业想起来了,就跟我妈说。我妈听完也开始笑,然后说:“那就洗呗。”
  记:后来你怎么给妈妈洗的脚?
  周:我洗得可认真了。就是先倒上水,用手试试水凉热,合适了就叫“刘xx(妈妈的名字),过来洗脚”。然后我就用手搓,还问她水温合适吗。洗完后的水也是我倒的。后来也给我爸洗了。
  记:你给妈妈洗脚洗了多长时间?
  周:挺长时间的,有半个小时吧。
  记:那水不凉了?
  周:没有,我不时地往里加热水。
  记:洗那么长时间没跟妈妈聊聊天?
  周:聊了。
  记:聊的什么?
  周:潘玮柏(台湾歌星)。
  周烨的母亲刘女士:
  孩子第一次给我们洗脚
  问:以前您的孩子给您洗过脚吗?
  刘:没有。我们的孩子和父母关系不错,但是从来没有给我们洗过脚。因为作为家长我们很体谅孩子,知道他们学习很忙,而且家里用热水很方便,所以根本没想到要让孩子来给我们洗脚。
  问:那天老师留这个作业,您的孩子做了吗?
  刘:做了呀,她洗得挺认真的。那天她回来后说要完成一项作业,要给我洗脚,我就答应了。那次孩子洗得很认真,给我洗完了还要给她爸洗,她爸不好意思,孩子坚持要给他洗。看得出孩子还是很乐于完成这个作业的。
  问:孩子给您洗脚,您当时是什么感受?
  刘:洗完之后我们很感动,她对我说:“洗个脚你们就感动了,那我以后经常给你们洗。”我没想到一件小事给孩子这么多心理感受,我想有了第一次,下一次再让她为我们做些事情她会很情愿。
  对话二
  初三年级组长张亚茹老师:
  给家长和学生搭一座情感的桥
  问:你感觉这个作业对教育学生真起作用吗?
  答:现在的孩子很少把注意力集中在父母的身上。可是通过这次作业,有的孩子写道:“给妈妈洗脚的时候,我看到她的脸上已经出现了皱纹。”说明他们开始关注家长,我们希望他们能从作业开始,可以帮父母做更多的事情。
  对话三
  良乡镇电业中学德育主任田明:
  德育教育要渗透到每一节课中
  问:初三正是学业最紧张的时候,为什么却将一些时间用在德育教育上?
  答:德育与智育是相辅相成的,德育不行,智育就不行,智育不行必然教学也上不去。所以从去年10月底开始,要求初中德育课都是必修课,还要求各学科老师将德育内容渗透在每一节课中。
  问:那我们现在对老师在德育方面有无要求?
  答:现在我们的情况是独生子女老师带独生子女学生。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的思想观念与年长的老师有很大差异。这种模式下的班级如何开展教育,是一个新课题。
  信报记者杜丁 实习记者刘娜微
  摄影王巍
积分: 9833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我给爸妈洗洗脚”(图)
--------------------------------------------------------------------------------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郭开盈同学(站立者)说到为父母洗脚,忍不住流泪了……
  张志峰摄
  本报记者 张志峰
  “当孩子温暖的手在我们略显粗糙的脚上抚摸时,心中真是百感交集&……”这是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2003级一位学生家长给学院写的一封信中的话。近日,类似内容的信件接连不断地从四面八方飘向华中科大……
 父母为我操碎心,我为父母做什么?
  华中科大能源学院2003级共有400多名学生。今年寒假,年级辅导员顾馨江给大家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给父母洗脚。顾老师说:“这样做是希望学生们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良好的修养;学到先进的技术,也具备健康的人格。”
  为什么会布置这样的“作业”呢?顾老师先从自己说起:
  2001年,我快要大学毕业走向社会了。回想一下,猛然意识到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太多了,可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呢?一则公益广告启发了我。那年腊月廿六,我回到苏州家中,晚上提出给父母洗脚。他们都觉得不好意思。我坚持要洗,最终完成了心愿。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一些学生只顾学习,不做家务,不懂得也不会关心他人。一些学生甚至和父母有代沟,不愿和父母沟通。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为父母洗脚,可以促进他们在付出中全面发展。洗脚只是一种形式,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关爱才是最重要的。
  2月份开学后,全院300多个同学完成了“作业”。这件事在华中科技大学掀起不小的波澜。许多师生认为,通过这一行动,可以使两代人更好地沟通感情、交流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操。
 学生的身心健康离不开心与心的交流
  来自郑州的夏琰同学讲述了给母亲洗脚的故事:
上高中时,老师曾让大家回去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那时大家都不好意思说。我也是拖了好多天。当我鼓足了勇气对父母说出“我爱你”之后,心里聚积了许久的感情似乎一下子迸发出来,有说不出的舒畅。顾老师布置这个“作业”,放假回家很长时间了,我都没有做。返校前两天,我觉得该为父母做点什么了,以把心里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像说“我爱你”一样。2月3日晚上,我给妈妈打了洗脚水,要给她洗脚。洗脚的时候,妈妈一直在微笑着看我……不知为什么,我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本来准备了很多话要说,却一句也说不出来了……
  武汉的张平一回家就提出给父母洗脚;爸妈再三推辞……张平还是把洗脚水送到父亲跟前,爸爸终于同意了。张平给爸爸搓脚时发现爸爸头上添了些白发,好像一下子老了许多。张平说:“爸妈都下岗了,还在为我的学费奔波。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争取每周末回家陪陪他们。”
许多同学都说,给父母洗脚看上去是形式,但它是表达亲情的形式,做与不做绝不一样。
  对此,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王仪谈了自己的看法:中国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含蓄,两代人之间往往缺乏心与心的交流。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理起伏较大,遇到问题时,如果缺乏真诚的诉求对象,郁积心间,就容易走极端。而真诚的、善意的交流会起到“心理按摩”的作用。
 洗的是一双脚,温暖的却是两代人的心
  这些学子给父母洗的是一双脚,温暖的却是两代人的心。这从许多家长的来信中就可以感受得到。
  张平的父亲在信中说:孩子给我们洗脚,我们感到欣慰。下岗的无奈、一年的劳累、生活的艰辛……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了。
  湖北的一位家长来信也十分感人:孩子要给洗脚,我没同意。我们家在农村,条件差。孩子说宿舍里只有她一人来自农村,我问:你自卑吗?孩子说:不,我感到自豪,因为你们这样的条件还坚持供我上大学。我听了,忍不住偷偷流泪……
  华中科技大学校报主编刘继文说,洗脚看似一件小事,但对同学们应该有所启发和激励。试想,一个大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对我们的国家、社会和他人能有爱心吗?将来能甘于奉献吗?曾在高校做过班主任的王仪博士说,其实,学生们心灵的“晴雨表”更需要关注和调适。现代通讯方式发达了,人和人的距离反而远了;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尤其重要。
  《人民日报》 (日 第五版)
积分: 9835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6 小时
21岁男生向母亲索要留学费遭拒指其没有母性
来源:青年时报,吴海婕 西法
昨天上午,西湖区人民法院,母子俩对簿公堂:21岁的儿子想要出国留学,向生母讨要留学费和生活费,直到他完成学业能独立生活为止。
儿子:母亲未尽抚养义务
坐在原告席上的儿子姓骆,样貌清秀。父母在他4个月大时离异,法院将其判给父亲,因父亲没有固定收入,小骆一直跟随祖父母生活。
去年2月,小骆大学退学,计划今年4月赴日本留学。留学时间5-6年,预计费用25万元。为此,小骆要求母亲负担他留学所需的9万元的学费,生活费每月2000元直至他能够独立生活,另外,补足之前落下没给的生活费3000元。
小骆认为母亲爱钱如命,人情淡薄,没有尽到抚养自己的责任,“每个月只给30元钱的生活费,十几年来只付了1000多元,够什么用?2002年经过法院调解才被迫把生活费提高到每月250元,2005年再上法院调解,才把生活费再调到600元。”
“全靠爷爷奶奶的那点退休金养我,做母亲的没有尽到抚养义务。”小骆一肚子怨气。
小骆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子女在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情况下,父母应该尽到抚养义务,这包括未完成学业的子女。
母亲:我问心无愧
小骆的母亲姓裘,今年51岁了,昨天庭审,她晚来了十几分钟,看了一眼儿子,慢慢地走到儿子对面的被告席上坐下,缓缓拿出答辩状,戴上眼镜,断断续续地念了起来:
当年离婚我竭尽所能争取儿子的抚养权,斗不过男方家人,没办法才让出抚养权,他们(小骆父亲家人)不让我见儿子,我只好偷偷去学校见他。
作为母亲我已经尽心尽责地抚养儿子,我问心无愧,按照法院要求,每个月的抚养费我都拿出了,另外,儿子也会来我们单位吃饭,我给儿子找家教补功课等等。
现在,儿子已经是超过18岁的成年人了,身体没有残疾,完全有独立生活能力了,做母亲的无需再抚养儿子了,没有经济能力,为何要出国?儿子读书不好,国内大学都被退学了,去国外怎能读得好。
儿子:你没有母性,没有人性
裘妈妈刚说完,小骆生气地指着母亲,直呼母亲的姓名骂道:“裘某某,你念的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是不是你自己写的?这些都是放屁的话,你从没有尽心尽责地抚养过我,你没有母性。”
听到这些,裘妈妈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小骆又质问母亲:“你每个月工资多少?”
裘妈妈不太想说,在法官坚持下,回答说:“2000多,我赚再多和你没关系,我还得赡养老人。”
“你们也听到了,她说她赚多少和我没关系。”小骆很生气,接着问:“你是不是有两处房产?”
裘妈妈道:“这些都和你没有关系,是你外公外婆的房子。”儿子突然提高声音说:“看看,你没有母性,没有人性。”
小骆说,母亲完全有能力负担自己提出的这笔费用,大学退学是因为自己不喜欢原来软件技术专业,对日语专业感兴趣,才主动退学的。“我的日语成绩非常好,在一次考试中,我的成绩是全省第一名,全国第四名。”
“出国留学是我的理想,想读书,母亲却不支持我。”
母亲:留学之路太艰难
庭后,裘妈妈告诉记者:在国内读大学,我支持他,虽然他成年了,每月也照给600元的生活费,其他方面也有资助他,给他买笔记本电脑什么的。
我不支持他出国,根据他本人的情况,国内大学没有毕业,去日本读书非常艰难,他得在日本先读一个复习班性质的学校,必须参加一个考试才能进入大学,他选择这条路太狭窄,不会自己留条后路,这样会很辛苦。
我主张他在国内读完大学再出去,比较合适,比较理性。想要从事日语方向的工作,不一定非要出国留学,在国内照样能学好日语,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母子俩矛盾由来已久
裘妈妈说,以前她一直考虑到孩子还小,自己的婚姻破裂给儿子造成伤害,儿子也是受害者,出于愧疚,对儿子她很耐心。
可这次儿子在法庭上的表现,彻底伤透了裘妈妈的心,“我没料到儿子会把我告上法庭,更没想到儿子居然这么不懂事,没良心,太伤心了。”裘妈妈伤心地捂着胸口说,这些积怨不是一天两天了,母子关系向来不好。
“没有沟通、没有来往就没有感情了,和他们争争吵吵,反反复复,数不清了,对儿子的冷漠、没良心,我已经麻木了,法庭上他说了这么多难听的话,我已对他失去信心了,这个矛盾已无法调解,我已死心了。”
裘妈妈沉默了会儿,顿了半天,又说:“我对他的付出,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只要他过得好就可以,我就高兴。”
我的感言:
这也算是天下奇闻了,子告母没有母性,只缘没钱供他,我要说的是这个21岁年轻仔,你的母亲可“告”你,没有感恩之心!感恩之情!你很失败!!纵然你以后有万贯家财,你的后代也如出一辙!
积分: 9860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7 小时
女孩退学照顾瘫痪父亲 其父拒绝治疗曾服药自杀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13岁女孩退学照顾瘫痪父亲撑起半个家
  父亲瘫痪在床,家里为给父亲治病已把房子都卖了,全家生活的重担落在了母亲身上。年仅13岁的小女孩看到家中的现状,毅然离开了自己热爱的校园,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撑起半个家……
  飞来横祸:三口之家陷入困境
  昨日,记者来到东乡县黎圩镇黎阳村十组13岁小女孩王萍萍的家中。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矮房中,狭小的空间只能放下两张床。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父亲王长其则躺在庆上,女儿王萍萍正在帮他按摩双脚,瘦小的脸蛋上已渗出汗珠。
  王萍萍命运的改变源于父亲王长其的一场意外。日,王长其在给一户人家盖房时,不慎从二楼摔下,导致下身瘫痪。为了给丈夫治病,家中已经花光所有积蓄。
  照顾父亲:萍萍唯一要做的事
  萍萍的母亲陈美兰是福建人,而王长其的父母已过世,没有任何亲人可以帮忙,陈美兰只能自己在家照顾丈夫,全家没有任何生活来源。当时在读小学四年级的萍萍为照顾父亲放弃了学业。
  每天,懂事的王萍萍定时给父亲喂饭、喂药、端屎倒尿、洗衣服、晒被子……白天,除了上厕所,她都守在父亲身边。
  萍萍说:“最难熬的是夜里,总担心父亲会翻下床。”萍萍担心自己睡熟而无法照顾父亲,所以专门设置了闹钟,每隔1个小时闹钟响后,她便起床查看父亲的情况。
  服药自杀:父亲不想拖累家人
  邻居告诉记者,2008年2月,王长其瘫痪后近一年,看着家里为给他治病花光了所有的钱还欠了债,他坚决拒绝继续治疗。妻子把家中的房子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准备带他去更好的医院治疗,谁知王长其却骂妻子与女儿,要她们滚到福建去,还让人把妻女送上车,并把卖房子的1万多元钱给了母女俩。
  无奈的母女坐上了车,车到福建刚停下,她们就打电话给邻居,让对方去看丈夫怎么样了?原来,王长其早就有了自杀的念头,为了不拖累母女俩,在两人走后他就吞下了药片。得知这个消息,母女俩立即返回。经抢救,王长其醒了过来,看到母女俩时,一家三口抱头痛哭。
心存感恩: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身处困境的母女一直念叨着帮助过她们的好心人。邻居经常给她们家送菜,过年过节也会送东西来;村里给他们家办了低保,逢年过节还会送钱送物;镇上给陈美兰联系了一份缝纫工作,并把缝纫机摆到王家,让陈美兰在家就能挣钱,并争取让王萍萍早日返校上学。
  萍萍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家人平安,也祝福所有的好人都一生平安。
  走出父亲的房间,萍萍悄悄向记者吐露了她的心声:
“我想读书,我想念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文/图 何江华 记者舒晓燕
我的感言:
一个坚强的女孩,她的孝心超越了许多成年人!从她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平淡中的孝道,我感受到了——患难中的感恩!
积分: 9861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7 小时
14岁女孩拾荒供妹上学 称只要活着就不会让家垮
 来源:大河网 
  8年前,父亲打工时被砸高位截瘫,从此卧床不起;5年前,母亲带着不满3岁的妹妹改嫁,从此,9岁的汝州农村女孩陈亚丹挑起了照顾父亲的重担。然而,去年9月改嫁的母亲被人杀害,年仅7岁的妹妹又辗转被人送回了家中。
  ▲▲14岁女孩撑起一个家
  4月8日晚7时许,汝州市小屯镇大陈村的一间破旧平房前,一位七八岁的小女孩儿朝黑黢黢的村头眺望。小女孩儿身后,是一张低矮的木床,床上躺着一个骨瘦如柴的男人,床头挂着吊瓶,被子下一根导尿管通向便桶。
  20分钟后,夜幕中,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个瘦弱的女孩儿出现在门前,她身穿红棉袄,提着装有空饮料瓶的编织袋,汗水浸湿的刘海紧紧贴在额头。
  拾荒归来的女孩儿,就是卧病在床的陈朝宾的大女儿、14岁的陈亚丹,小女孩是其二女儿陈亚锋。“我们原本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可2002年的一次意外,却将一切都改变了。”采访中,刚一提及往事,病床上的陈朝宾便忍不住落泪,“还好,我有个好女儿亚丹”。
  ▲▲父亲瘫痪后母亲走了
  陈朝宾介绍,2002年,他和妻子到山西省临汾市蒲县黑龙关镇的一个小铁矿打工。
  临近2003年春节的一天中午,正在挖矿石的陈朝宾,被一块从顶上掉下来的铁矿石砸中腰部。他的脊椎被砸断了,但矿主在花去了2万多元医疗费后再无音讯。
  当年春节过后,花光了全部积蓄、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的陈朝宾被妻子拉回了汝州老家。陈朝宾说,在他瘫痪后的2年里,家里没有吃过一次肉,平时都是到地里挖野菜吃。
  看着瘫痪在床的丈夫和怀中一双未成年的女儿,妻子绝望了。2005年8月的一天上午,她把大女儿陈亚丹紧紧地揽在怀里,流着泪说:“孩子,妈妈要带着妹妹出去打工了,你在家要照顾好爸爸……”
  几个月后,小亚丹从大人口中隐隐约约知道了妈妈的下落——妈妈又找了个男的。
  ▲▲9岁时便成家里顶梁柱
  妈妈走了,还带走了妹妹,年仅9岁的小亚丹,就这样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从学校到家里,从家里到学校,从此,小亚丹的“两点一线”式生活开始了。
  每天放学后,陈亚丹必须早早回家,烧火做饭;她要学着给父亲喂药、洗衣服、晒褥子、端屎倒尿;她要在一些好心邻居手把手的教导下,给庄稼施肥、除草……做完了这一切,她才能坐在灯下写作业。
  陈亚丹说,最难熬的是夜里,她担心熟睡时无法照顾父亲。于是,她设置了闹钟,每隔1个小时闹钟一响,她便起床查看父亲的情况。“有时,我梦见妈妈带着妹妹又回到了家里,妹妹在屋里跑着、跳着、笑着,梦见爸爸又重新站了起来。”说到这里,小亚丹泪流满面。
  ▲▲边上学边捡废品挣钱
  亚丹小学毕业考入离家两公里左右的汝州市一所中学。要住校了,病床上的父亲咋办?新的考验又摆在了她的面前。“初中3年的时间里,小亚丹常奔波在学校和家之间:放学了借同学的自行车往家赶,晚上八九点再赶回学校。同学们都在学校食堂吃饭,可因为交不起伙食费,她每天只在中午吃一个菜夹馍。”说起女儿,陈朝宾一脸愧疚。
  截瘫后陈朝宾经常出现膀胱炎、便秘甚至高烧等症状。到村诊所请医生没有钱,总是先赊账,为了还账,小亚丹得去拾废品卖钱。学校附近、村边地头,凡是有垃圾的地方,也是小亚丹课间活动和放学后去得最多的地方。“老师、同学们都没有笑话我,一些好心的同学喝完饮料后就主动把瓶子送给我,我就放心大胆捡废品了。”说到这里,小亚丹开心地笑了,“多的时候,我一个月捡废品能有将近50元的收入呢。”
  ▲▲自己辍学供妹妹上学
  在小亚丹坚持下,5年时间一晃过去了。
  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这对苦命的父女——2009年9月,改嫁的妈妈被其男友杀害,年仅7岁的妹妹被送了回来。为了照顾爸爸和妹妹,正在读职高的亚丹只好放弃学业。
  而辍学后,小亚丹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把妹妹送到学校。很多邻居问她:“亚丹啊,你自己都没钱上学,哪来钱给妹妹上学啊?”小亚丹说:“只要活着,我就不会让家垮掉,哪怕是乞讨,我也会好好侍奉父亲、供妹妹上学。”
  陈朝宾觉得亏欠女儿的太多,他曾想服药自杀,可小亚丹跪在他面前哭着说:“爸爸,我和妹妹只有你这么一个亲人了。有你在,我们才能活下去,要是你也不要我们了,以后我们该怎么办?”
 听完女儿的话,陈朝宾泪如雨下。
我的感言:
希望爱心和好运能够眷顾这个不幸的家庭!我将真心的祝福送给他们!
生活的历练是你永远的财富。坚强些吧,孩子们,风雨过后就会阳光灿烂。
积分: 9864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7 小时
六旬河南老教授带着九旬父亲全国讲孝道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三秦都市报4月10日讯 据《郑州晚报》报道,“我带着父亲,决心以孔子周游列国的精神,宣传我们中华民族的孝道。”这是中州大学退休教授、知名书法家、河南省政协委员许挺一直以来最大的心愿。今年66岁的他不仅自己孝敬老父亲十几年如一日,还在大学课堂上,在各单位免费讲公益孝道课。
昨日11时,许挺带着92岁的父亲,奔波7省免费宣讲孝道和诚信后回到郑州。
  今年66岁的许挺教授,几年前从中州大学退休,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学校以宣传孝道而著名,退休后,更是把给周围的人讲孝道当成“主业”,为了使自己提倡的孝道影响更远,3月12日上午,许挺教授辞别妻子,带着自己92岁的父亲,从郑州出发,开始周游各省讲孝道。
  据介绍,上个月开始,他带着父亲,由侄儿开车,从河南出发,历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七省,行程8000公里。“我在好多所大学给学生们讲孝道,在很多公园带着父亲,给当地市民讲孝道。以前我上班时,父亲想出门我却没有时间,现在我有时间了,我带着他出去,不但我要讲孝道,我还要让更多的人一起讲孝道。”
  谈到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宣传孝道,许挺讲起了多年前的一个故事
。“大概是1974年左右,我在一家小餐馆吃饭时,遇到乞讨而没有得到钱的一位可怜老太太,当时她满眼都是乞求的目光,她说,她的几个孩了都不养她,把她赶出了家门,&只要孩子们都能过好,我就心满意足了&,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不孝行为,竟毫不责怪,母爱的伟大与儿女的不孝,当时我心口就像被重物击伤,我当即把不值几分钱的啤酒瓶给她,老人家几乎给我下跪。当时,我又把自己身上仅有的3元钱,都给了老人,那时我一个月工资也只有30多块钱。”随后,他暗暗许愿: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不要再有这样的遭遇。“我觉得尽孝是自己最大的乐趣。”
  在大学当教授时,许挺就曾到过多个大中小学校、社区和企业讲课。2003年,许挺把自己搜集的古今中外孝敬老人的故事汇集成《孝敬的故事》一书,并出版发行。
(来源:三秦都市报)
我的感言:
谨向这位富有爱心的教授致以深深的敬意!你的义举——【六旬河南老教授带着九旬父亲全国讲孝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上边介绍的那个小故事也挺感人的!那位可怜老太太此生可谓无怨无悔!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儿子毫无情义可言,竟然将生母驱赶出门流浪乞讨!她竟然毫无怨言,试问,谁之悲哀?我们在谴责那个不孝子的同时,还应该想到——为人子女,你永远亏欠父母的,好好孝顺和感恩他们吧,不一定要向那位校长一样洗脚感恩,各有各的爱心,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感恩!千万莫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
积分: 9866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8 小时
10岁残疾男孩独自照顾患病父母(组图)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浩浩在给爸爸喂饭。
浩浩残疾的双手,仍坚持写作业。
  一个身有残疾的十岁男孩,面对瘫痪在床的父亲和患有精神病的母亲,用自己幼小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这到底是一个个怎样不幸的家庭,又是一个怎样坚强的男孩?3月6日,记者来到了十岁男孩所在的临沭县临沭镇琅西村。
  《红灯记》里有这样一段唱词: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十岁——对于多数孩子来说,还在父母怀里撒娇。可临沭县临沭镇琅西村身有残疾的男孩浩浩,却已照料双双患病卧卧床不起的父母两年多了……
  不幸一个接一个 出生满四月严重烧伤 母亲受刺激精神失常
  3月6日,记者来到浩浩家。乍看之下,眼前的浩浩吓人一跳,面部眼睛以下的部位以及左耳朵严重烧伤,下嘴唇外翻,说话时会有口水流出。左手五个手指几乎全没有了,右手也有不同程度的烧伤,一双手非常粗糙。环顾浩浩的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堂屋里放着一张床,是用几块破烂木板搭成的,床上的被子,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浩浩的父亲鞠振龙向记者讲述了这个家庭的不幸遭遇,他早年就查出患有肝病,一直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只能靠打点零工维持生计。经人介绍,他与邻村的一个姑娘组建了家庭。2000年,浩浩的降生给家里带来很多欢声笑语,“儿子出生时非常漂亮可爱,像极了他妈妈!”鞠振龙指着儿子一百天的照片说。
  可是一次意外改变了这一切。在孩子四个月时,浩浩的奶奶抱着孙子做饭,发现家里没水了,便把浩浩放在厨房的柴草上,到邻居家去舀水,灶口里燃烧的木柴掉落在地上,点燃了堆积的柴草,等家人发现时,小浩浩已经严重烧伤。经医院抢救后,孩子的命是保住了,可已经面目全非。看着昔日儿子的照片,浩浩的母亲精神受到重创。从此,变得疯言疯语,精神失常。
  更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浩浩的爷爷奶奶也相继去世,遭到严重打击的鞠振龙病情恶化,后又被查出患有肝肾病综合症,怕寒怕风,卧床不起。
  照顾父母担子重 洗衣做饭端屎端尿 10岁男孩啥活都干
  39岁的鞠振龙哽咽着说,自他病情加重后,家庭重担就全部压在了年仅十岁的浩浩身上,做饭、洗衣、端屎端尿,还要照看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十岁的浩浩用幼小的身躯支撑着这个家。
  每天早上,浩浩7点就起床,倒脏水、生炉子,服侍父母穿衣、吃饭,7点30分才能去三四里以外的高湖完小上学,中午再返回家里做饭、伺候父母吃饭。冬天为了给父亲取暖,浩浩就出去捡树叶、木头、玉米秸。
  “今年白菜贵,六七毛钱一斤,萝卜便宜,一块钱可以买五六斤,为了省点钱我们很少吃白菜。”很难想象这样一笔家庭经济账,竟然出自一个十岁孩子的口中。午饭时间到了,浩浩拿出当地政府送来的鸡蛋,到灶台上炒了一小盘鸡蛋。记者注意到,这盘鸡蛋里没有葱花,也没有盐。浩浩解释说,父亲的病不能吃盐和刺激的东西,两年来一直如此。接着浩浩就开始给父母喂饭,一口一口很是耐心。
  浩浩的伯伯鞠振民告诉记者,自鞠振龙病情加重以后,就经常突然昏迷,今年大年初一到现在,已经进出医院四五次了,每次都是几千块钱的花销,不但自己的积蓄全部用到了弟弟身上,而且还欠下了六七万元的外债。“大人还好说,看看可怜又懂事的浩浩,我有时候真不知道怎么办啊!”鞠振龙无助地诉说。
  记者手记:让我们来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
  这是一个坚强的男孩。两年来,这个年仅十岁的残疾小男孩用自己的一颗孝心,一份真爱,锲而不舍地侍奉爸爸妈妈两位卧床不起的病人,谱就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之歌,这份真情令人感动,这份真爱人间少有。
  这是一个无助的男孩。一个年仅十岁的男孩,本应在父母的怀中享受天伦之乐,本应在学校中快乐学习,本应在放学后尽情玩耍,度过人生中美好的童年。然而,这个男孩是孤独的,连同学都不和他玩耍,根本不知道幸福是什么。
 一个坚强和无助的孩童,一个苦涩而有梦的孩童。当记者结束采访,离开小浩浩的家时。当看到他一直站在村口挥手又挥手,“谢谢”再“谢谢”时。记者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那份感情无以言表。
  采访已多日,而“我想把烧伤治好,我想继续上学。”这句话久久在记者脑海中萦绕。在我们这个和谐的社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帮助这个坚强的小男孩呢?让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去帮帮这个无助的小孩子,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孤独。
  如果您对于这个坚强男孩抱有同情心,想对小浩浩奉献一份爱心,请与记者联系:。
  懂事孩子生活孤单 同学不愿和他玩耍 最期盼把烧伤治好
  在学校里,令浩浩最伤心的就是没有同学愿意和他同桌,一起做游戏。浩浩说,因为脸上的伤疤,同学们都害怕他,躲避他。因为面容难看,有些调皮的孩子甚至经常欺负他,浩浩指着衣服上被划破的口子说:“我只是希望他们不要再划破我的衣服了,这些都是好心人送给我的。”记者看到,他的衣服后面有两道豁开的口子。
  在浩浩家的墙上,贴着一张关于《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报纸,可照片已经没了,浩浩说,是自己剪下来贴到笔记本里了,家里的电视坏了,也不知道什么是同学们经常说的“动画片”,只是在去商店买盐的时候,才注意到电视里播放的这部动画片,觉得很有意思。
  当记者询问浩浩有什么愿望时,一直躲在床角摆弄文具盒的他,眼睛里泛起了光,“我想把脸上的烧伤治好,把右手伸直,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据浩浩的伯伯鞠振民介绍,浩浩的右手又到了需要做手术的时候了,可现在家里再也拿不出钱来了。
  浩浩家的不幸遭遇在社会上传开后,他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临沭镇党委专门安排镇领导对其进行结对帮扶,并给予钱物救助。当地一些好心人也来到浩浩家,送件衣服,送点食物,力所能及地进行帮助。(文/记者杜国文 通讯员高奎 郇恒高)
我的感言:
这则新闻在我撰写【赋诗盛赞:江西好青年曾庆香,见义勇为舍身救人,用生命诠释时代精神】之时,第一次看到!
它深深的感动了我,不仅仅是他对父亲的那份殷殷孝心,而是他的那份坚忍不拔的意志,它已超越许多成年人,并且是健康四肢健全的成年人。
我曾将这则新闻打印出来给我的学生看,让他们感受——什么是孝道?什么是坚强?
我一直都想写一首拙诗赞扬他,就像类似【赋诗颂扬:江苏十二岁少年(邵帅)捐骨髓救母亲】一样,但是始终都没有写得出像样的东西,也只好作罢!现在把它从收藏夹中“复制”出来,放在这里,给大家赏读!
身残志坚,好样的!浩浩,我们向你学习!
积分: 9868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8 小时
不知怎的,我忽然想起了一首经典的粤语歌曲——
《念亲恩》
(曾由已逝世多年的陈百强倾情演唱),这也是我很喜欢听的一首粤语歌曲。
现将《念亲恩》的歌词转载如下:
长夜空虚使我怀旧事
明月朗相对念母亲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
怀念怎不悲莫禁
长夜空虚使我怀旧事
遥路远碧海示我心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
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亲恩应该报 应该识取孝道
唯独我离别无法慰亲旁
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长夜空虚使我怀旧事
明月朗相对念母亲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
怀念怎不悲莫禁
长夜空虚使我怀旧事
遥路远碧海示我心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
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亲恩应该报 应该识取孝道
唯独我离别无法慰亲旁
轻弹曲韵梦中送
长夜空虚枕冷夜半泣
遥路远碧海示我心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
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积分: 9870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8 小时
积分: 9871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8 小时
来看几张图片
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
积分: 9874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8 小时
残疾女大学生捐千元奖学金报答母校(图)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李岚文
闫思帆到母校捐款
如今在永城职业学院上大二的残疾女大学生闫思帆10年前因一场车祸身受重伤。为了保住思帆的生命和左臂,家人四处筹钱,辗转多家医院为她治疗。思帆当时所在的荥阳市第一小学的领导得知此事,号召全体师生为她捐款1.5万多元,使手术顺利进行。今年2月26日,拿到第一笔奖学金后,闫思帆留下学费,将剩下的1000元钱全部捐给母校,以报答救命之恩。
十年前母校为她募捐
2月26日是荥阳市第一小学开学的第一天,下午2时许,一对母女匆匆赶到学校,恳求校领导收下1000元捐款和一封迟到的感谢信,说是要感谢该校师生昔日的救命之恩。
这对母女是十年前荥阳市第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闫龙(现改名为闫思帆)和她的母亲。原来,1999年8月份,放暑假的闫龙跟随母亲到宁夏打工。途中,她们乘坐的大客车与一辆油罐车相撞,闫龙的左臂从肩部被撞掉。后在110民警的帮助下,闫龙的左臂才从车座下面的夹缝中被找到。由于受到严重挤压,闫龙左臂的大多数神经已坏死。为保住闫龙的生命和左臂,家人带她四处求医,在上海先后做了7次手术,但严重的神经萎缩仍然导致闫龙左手残疾,并危及她的生命。
当时,闫龙家里已是债台高筑,举债无门。此事传到荥阳市第一小学后,时任校长的袁晓辉立即号召全体师生为闫龙捐款。一天的时间,大家就捐款1.5万多元,使闫龙的第八次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现如今她捐千元奖学金
十年后的今天,闫龙已改名为闫思帆,是永城职业学院的大二学生,中共预备党员。闫思帆刚刚当选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并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听说这笔奖学金有5000元,我当时激动得直蹦,立即打电话给妈妈,让她分享我的快乐。”闫思帆说,母亲接到电话后,高兴得哭了。
思帆的母亲赵乙蓉说,她没有工作,一直靠打零工独自供女儿上学,母女俩的生活十分拮据,平时连肉都不敢吃。女儿残疾的左手连杯水都端不动,但在上大学后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挣自己的生活费。由于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女儿深受师生们的好评。去年,学校推荐女儿参加“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评选。结果,思帆的事迹打动了评委,顺利当选。
“思帆说要用这笔钱给我买个豆浆机,给她姥姥、姥爷买羽绒服,我当时就表示反对,因为她下学期4000多元的学费还没着落,我提醒她不要乱用每一分钱。女儿很懂事,说想把扣除学费后剩下的1000元,捐给母校,以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赵乙蓉说。
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后,思帆本想给家人尽点孝心,后在母亲的支持下,毅然地把剩下的1000元捐给母校,以表达自己珍藏了十年的谢意。
“俺这不是捐款,是还债!”赵乙蓉说,捐款是拿出多余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她家的经济条件十分差,还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这次是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还债。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从现在开始,我要用自己挣来的钱偿还十年前欠母校的‘爱心债’!”昨天下午2时30分的捐款仪式上,闫思帆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得知左手残疾的思帆在过年不舍得吃肉的情况下还拿出千元奖学金捐给母校,师生们深受感动。
这笔钱学校用来助困
接到思帆的捐款,荥阳市第一小学的领导决定,用这笔钱设立一个“励志基金会”,以资助学校里的贫困学生。荥阳市教育体育局的有关领导表示,1000元的捐款表面上看不多,但其中折射出的是闫思帆知恩图报的纯朴品德。他们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颗善心,对需要帮助的人及时伸出友爱之手。同时也希望受到过别人帮助、得到过别人关爱的同学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积分: 9876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8 小时
14岁女孩5年间捡破烂 照顾瘫痪父亲和7岁妹妹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核心提示:
河南省汝州市小屯镇大陈村14岁女孩陈亚丹从9岁开始便靠捡破烂照顾截瘫的父亲。05年,她的妈妈因为不堪家庭重负带着妹妹改嫁。但去年却被第二任丈夫杀害,妹妹被人送回来。为了照顾家庭,亚丹彻底放弃了学业,专门照顾父亲和妹妹。
亚丹给父亲喂饭。
中新网汝州3月19日电 河南省汝州市小屯镇大陈村女孩叫陈亚丹,今年刚刚14岁,在其他孩子还在享受父母的关爱、无忧无虑的童年的时候,她却已经辍学在家,照顾瘫痪的父亲和年仅8岁的妹妹。
2002年,父亲在小铁矿打工意外被砸伤造成下身截瘫,老板拒付药费,将父亲甩在医院,母亲不堪生活重负,带着小妹改嫁,后被续任丈夫杀害。一个本应在学校学习的14岁花季女孩,从9岁开始,就靠捡破烂养活截瘫父亲,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小煤矿“淘金”遭厄运 下身被砸瘫
2002年,陈亚丹的父亲陈朝宾和妻子合计着出去打工。经人介绍,他成了山西蒲县的一名矿工。腊月14,他和往常一样干活,突然被塌方掉下的一块重约80斤的粘土砸中腰部,脊椎被砸断了。
随后他被老板送到了临汾一家私人医院做了脊椎手术。7天拆线后,老板声称回家拿钱,就再也没有了踪影。后来在去探望他的20多位亲朋好友的努力和指责下,老板被迫回到医院,但仅仅掏出300元钱扔在那里,就匆匆逃离。
陈朝宾凄惨地度过了2003年春节。农历正月12,陈朝宾在家人的陪同下回到了汝州, 在汝州市骨伤科医院住了20天回到了家里。
母亲改嫁 九岁小亚丹五年捡破烂养活父亲
2005年冬,由于不堪家庭的重负,妻子借遍亲戚朋友,在自己的宅子里盖了一间房子,将陈朝宾父女搬进去后,就带着小女儿改嫁了。从此,照顾父亲的重担落在了年仅9岁的小亚丹身上。
陈亚丹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父亲。每天从学校回来,给父亲喂饭、喂药、洗衣服、晒被子,端屎倒尿。陈亚丹说,最难熬的是夜里,因为她不但思念妈妈和妹妹,还担心自己睡熟而无法照顾父亲,所以她专门设置了闹钟,每隔1个小时便起床查看父亲的情况。
父亲截瘫后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经常出现导尿管发炎、便秘。为给父亲医治,她拾起了破烂,酒瓶、饮料瓶、饮料罐、破纸箱,这也成了家里唯一的收入。在学校,她的床下经常堆放着饮料瓶、饮料罐,一些好心的同学喝完饮料后还主动把瓶子送给她。
2009年9月,命运再次作弄了小亚丹。改嫁的母亲被第二任丈夫杀害,年仅7岁的妹妹陈亚峰没人管又被送回来了,这让本已难堪其负的家庭再次雪上加霜。为了照顾家庭,正在读职高的小亚丹毅然放弃了学业,回家专门照顾父亲和妹妹。妹妹陈亚峰今年7岁,上小学二年级,很懂事,每天写完作业就和姐姐一起去捡破烂补贴家用。
以后出嫁要带着父亲与妹妹
看着女儿从小就承受着这个年龄不应该承受的磨难,陈朝宾感觉自己亏欠女儿的太多太多。他不想拖累女儿,曾经服药自杀但是被及时劝止。陈亚丹说她希望父亲一直活下去,她们姐妹俩已经没有了母亲,不想再失去父亲,希望妹妹将来有个好前程,即使自己以后出嫁了,也要带着瘫痪的父亲与年幼的妹妹,如果没有人答应这个要求,她就一直照顾父亲和妹妹。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贾亲亲 桂焱炜)
积分: 9878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78 小时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一、 地震摧不垮国人意志,悲伤更聚民族的力量。
危难更显党与民情怀,悲伤伤不及中华脊梁
二、 地动山移摧垮了家园,子弟兵永是钢铁长城。
一方有难八方齐支援,塌垮家园将会更美好。
三、 国企改制似地震,不是天灾是人祸。
违规违法人心泪,官商结盟利搏弈。
四、 畸形改革瞎决策,累及万户家破碎。
煎熬求生因弱势,官官相护诉无门。
五、 强势利益代言人,贪污腐败撑伞人。
损党毁国伤贫民,民盼反腐惩贪官。
六、腐败可摧毁民众信念,邪恶创伤将永难愈合。
发帖: 151 篇
在线时长: 88 小时
让座不是问题,就怕遇到让座时对方说下站就到,不去坐,这时候要不要坐回去还真麻烦。我有遇到几次这种情况了,挺尴尬的。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让心带上简单的行囊,在天涯海角飘荡,就这样带着我的微笑,继续我的就这样。
积分: 10080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82 小时
引用73楼的发言:
让座不是问题,就怕遇到让座时对方说下站就到,不去坐,这时候要不要坐回去还真麻烦。我有遇到几次这种情况了,挺尴尬的。
你表示了你的心意,他不做那是他的事,你找坐回原位!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积分: 10084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82 小时
慈孝故事----
父母教我们孝顺老人
我的父母亲孝敬老人在当地是出了名的,他们是我们姐弟三人学习的榜样。父亲叫刘锐,是国家干部,在屯留县先后担任过县委办公室干事、团县委副书记、县农委副主任、县人大办公室主任,他伏案笔耕四十余年,多次荣获全县先进工作者、先进党务工作者等荣誉,退休后还担任县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因工作出色,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关工委表彰。父亲在岗时是德才兼备的佼佼者,退休后是老有所为的奉献者。母亲叫鲁焕娥,农民出身,心地善良,勤劳诚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孝顺我爷爷的故事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
八十年代初,我的父亲从长治师范一毕业就挑起了工作和家庭两幅重担。开始当小学教师,工资只有29.5元。后来因工作积极,有写作能力,被抽调到公社、县教办、县委办公室等地写材料。他的工作很辛苦,经常开夜车,但比这更辛苦的是家庭的拖累。我家原在的王墓岭村,深山大沟,祖祖辈辈生活贫困。爷爷七岁开始放羊,常年与羊为伴。奶奶常年生病卧床,却又看不起病。生活得困顿没有改变爷爷的供书决心。父亲在爷爷奶奶坚韧顽强的支撑下,努力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师范。我的父亲跳出农门后,深感父母为自己受苦受罪太多,心中涌动着强烈的报恩之心。善良的父亲把孝顺父母当做一生最大的事情。无论工作多忙,他每周都要抽空骑自行车回距离上班地四十多里的家里,探望父母。回到家中,挽起袖子就干活,挑水做饭、请医买药、种地上工,忙得不可开交。他微薄的工资根本就交不起农村一家六口人的口粮款,只好跟爷爷再开些荒地。老人们三天两头的生病,父亲总是日夜伺候,从不言苦。我家兄妹三人,从小身体不好,父亲照顾我们,几乎都成了半个医生。为了让我们兄妹三人到县城学校上学,父亲费尽周折在县城落户,并建起几间简易平房,这样父亲就开始了县城和老家两头跑的奔忙生活。时间一长,刚过不惑之年的父亲就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高血压,气管炎,两次住院治疗还留下了后遗症。1983年,多病的奶奶去世了,父亲把孤身在老家的爷爷接到了城里赡养。
过了两年,爷爷的身体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渐渐强健起来,就有了再找一个老伴的心思。孝顺孝顺,“顺”字占了一半。父母设身处地的为爷爷着想,为了让爷爷顺心,父亲拿出仅有的五十元钱给了爷爷,让他在老家附近打听有没有适合的老太太。过了一段时间,爷爷心愿一直未遂,情绪十分低落。为了完成爷爷的心愿,父母亲决心为爷爷办成这件事,他们开始四处打听。就这样,给爷爷找老伴的事慢慢的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件事。大家纷纷议论这件新奇事,说什么的都有,有的称赞父母孝顺懂事,有的埋怨父母自找麻烦,还有的人热心地为父母提供信息,更多的人想看看热闹。
离我老家十里有个村叫姚家岭。一天,该村有个叫姚福录的孤寡老人主动找上门来,感动地说:“咱只听说老人给孩子们找媳妇,从没听过儿女给老人找老伴。我虽然一辈子也找不上个老伴,但这个稀罕事我想管管。我村就有个守寡多年的老婆儿,她做梦都想有个温馨的家和孝顺的儿女。我愿帮你们这对孝顺的儿女这个忙。”父母亲热情地请这个老人吃饭,还特意给他买了一条大光牌香烟,一斤大叶茶,求他帮忙。过了二十多天,这个老人带来了喜讯,同村的那个没儿没女的老太太想和我家人见个面。
为了表示诚意,我的父亲骑着自行车把这位老太太接到城里来。老人见我的父母诚心诚意,非常感动,她和爷爷说:“俺苦了一辈子,现在都土埋脖子了,还能碰上这样的好人家,就看在你有这么孝顺的孩子份上,咱们就碰成一家人吧。”父母借钱帮老太太还了债,购置了生活必需品,把她接到家里,照顾得无微不至。
为了让俩老人晚年幸福,我的父母在爷爷古稀之年帮他喜结连理。两个孤独老人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此后十年,我家又成为七口人,仍然靠父亲一人微薄的工资养老养小,供儿女读书,维持生计。全家人虽然吃稀饭,穿破衣,但从不让俩老人受委屈,特别是在爷爷患了老年高血压、痴呆症的时候,出去就忘了回家的路,父母总能及时地把他找到,有时用平板车拉回家,有时干脆两人轮流把爷爷背回去,感动得路人都掉眼泪。爷爷晚上睡不着觉,父母就陪着他说一晚上话;爷爷不想吃家里的饭,爸爸就带他去饭店吃点新鲜东西;父亲有空就给爷爷理发、洗澡、按摩,逗他开心,把心思全部放到了爷爷身上。爷爷的老年痴呆症越发厉害,有时会无缘故地发脾气,父亲怕他血压升高出毛病,总是陪着笑脸安慰他,给他讲个笑话,陪他玩游戏,有时还跪在地上让爷爷打几下消消气。当时我们还小,不知道什么叫老年痴呆症,看到爷爷经常无理取闹很生气,父亲马上教育我们要谅解爷爷。父亲还经常给我们讲孝敬老人的道理,讲爷爷幼年吃苦、青年当民兵打日寇、一生勤劳俭朴的事迹,讲爷爷含辛茹苦地养育自己的故事。这些话语直到今天还刻在我们的心里。非常庆幸地是在爷爷晚年的生活里,爷爷后来的老伴,我们的后奶奶,是一位受过苦难,知足常乐而又通情达理的好人,她到了我家后总觉得掉进了福堆儿里,一点也不见外,每天忙里忙外,在精心照顾爷爷的同时,还把我们姐弟三人当成宝贝一样悉心照看。
爷爷在八十岁那年留下我的后奶奶,含笑撒手人寰。这时社会上又有人说,父亲养老尽孝够出格了,自己的双亲都去世了,后妈在家也享了几年福,肯定不可能再养活她了。但父亲不忍心后奶奶再受孤独之苦,在送走爷爷后的家庭会上,父亲动情地说,只要后奶奶愿意留下,全家人都会把她当成亲人,养老送终,不让老人再受孤苦。我的后奶奶感动地一边哭一边说,我没想到受了一辈子,晚年还能享几年福,更没想到你们会为我养老送终,我享福了也知足了。
随着改革的春风吹拂,我家的生活条件也在慢慢改善,后奶奶在我们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变得红光满面,精神抖擞,晚年生活过得十分幸福。过了四年,我们那慈祥的后奶奶,对我们有照顾之恩的老人突发脑溢血,经过月余抢救无效溘然长逝,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思念。后奶奶去世后,全家人披麻戴孝,为她进行了隆重的葬礼。后奶奶和爷爷,还有我的亲奶奶三人葬在了一起,父亲还为他们立了纪念碑。
如今,我们姐弟三人全部长大成人。
在父母的熏陶下,孝顺老人的思想如刀刻一样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现在父母老了,曾经强壮的身体变得孱弱,有些事情变得依赖儿女。“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家的传家宝,我们将会继续把这笔精神财富继承下去,把忠孝传家的美德传承下去。
积分: 10170
发帖: 696 篇
在线时长: 386 小时
感人的孝心(原创)
(来源:人民网强国社区——情感时空)
[ 兰青之声 ] 于 10:31:53 上帖
丈夫一知道母亲病重的消息,便不顾夜深和疲劳,立马乘车赶向他曾经给母亲买药的药店。妹妹家居住在这家药店不远处,妻子把他给母亲买药的事在电话里向妹妹说了一下。妹妹知道母亲的详细病情,就赶快找到他,对他说:“母亲都吃不下饭了,你买药有什么用,她患的是脑充血,大小便失禁,反应迟钝。”他只好空着手回家了,可他的心里却充满了痛苦。
丈夫回到家里,已是深夜12点了,但他仍没有丝毫睡意,叹息声不断。妻子问他,给母亲买药的事怎么样了,他说选了近一千元的药,但没有买成。接着他把妹妹告诉他的话向妻子述说了一遍。
这晚,丈夫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向妻子倾吐着自己心中的苦闷,他说的话句句跟母亲和父亲将面临怎样境况息息相关,震撼人心。他说:“母亲要是这就离开人世的话,那父亲以后日子可怎么过啊,他俩在一起好歹有个伴,父亲也习惯了母亲的唠叨,母亲这一走,明摆着的,这不是要父亲的命吗?”他的这些话也让妻子心里十分酸楚,她感到老人们的生活真有很多无奈和苦涩,她不敢想象父亲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成什么样,只感觉倘若果真如此,这对父亲真是太残酷了。就有这样一个例子,邻居家老奶奶因病不在人世了,老爷爷很孤寂,再加上他很感念有老奶奶的日子,听说他们是情投意合结的连理。结果,老奶奶离开人世没两个月,老爷爷就相继去逝了。
丈夫说着说着,话题转换到回老家的事上了,他要回老家看望母亲。妻子也很想跟丈夫一同回老家,一、可以看看母亲;二、顺便办一下第二代身份证的事,一举两得,回一趟家再好不过。女儿也很挂念奶奶,听到奶奶病重,她的眼里时不时充满难过的泪水。女儿说:“如果你们这次不让我回老家,如果我奶奶有什么三长两短,我就以短发悼念我奶奶。”女儿小时候由爷爷奶奶喂养,跟爷他爷爷奶奶的感情深厚。丈夫和妻子按大家的情况商量,那就全家人回一次家,但还是没有完全决定。孩子正在上学,他们又担心请一个多星期的假,拉下孩子的课程。要是真回家,妻子也还要请长假。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似乎还要等待时间。第二天,妻子照样去上班了,女儿也继续去上了,当她们下午回家后,发现丈夫已经买好了飞机票,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往家赶。妻子知道他的爱母心切,尽管她也想回家,但她对丈夫的行动也能够理解,对母亲来说,时间真就是生命。次日,他就到了老家。他回到老家,就马不停蹄和兄弟姐妹们齐心送快七十岁的母亲到县医院,因为母亲的头部充血,给母亲做了脑部抽血手术。手术很成功,手术后的母亲比手术前有了明显的变化,她能正常吃饭了,大小便能自理了,头脑也清醒了,是这次手术挽救了母亲的性命。
要说丈夫有钱,他也没有很多钱,可他有的是孝心,他的孝心的力量是巨大的,有精诚石开的情形。他用孝心挽救了母亲的性命,让母亲重返人间,同时,也给父亲的生活增添了无限光明。大小便失禁,不吃不喝,可想而知,如果不做手术,很可能母亲就这样离开人世了。他在家细心照顾了二十多天母亲,现在母亲已出院安全回到了家。母亲渡过了难关,不再有危险了,他的心里又记挂着他的事业和孩子,孩子还小,需要人照顾,他要尽父亲的责任和义务。此时,他又踏上了远离家乡的列车,想着此时的他,心里肯定多了份安宁和舒适。
就老人们而言,很容易出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形,这位丈夫赶时间回老家和兄弟姐妹送病危的母亲到医院,母亲经过手术起死回生了,这是他们最好的孝心。有了这次行动,这位丈夫从此驱走了永久的心灵愧疚,起码,他尽力了,就不再因孝尽母亲不到位而自责了。好多人就是这样,父母们健在的时候,因种种原因没能够好好尽孝心,老人们不在人世了,却又苦尝愧疚的滋味。
人人都有父母,爱人的父母对自己没有养育之恩,跟自己没有很深感情,少尽一份孝心有情可愿,倘若爱人适当孝尽父母,却处处受自己的阻止,这种情况,情理何在,良心何在。所以,有时候在爱人孝尽父母方面,能做到“理解”二字也算不错了。
发帖: 7 篇
在线时长: 14 小时
发帖: 2 篇
在线时长: 109 小时
有人认为老人上车不能往他(她)跟前凑,更不能抓其靠背的扶手,那你叫老人往哪站?真是畜牲不如!
积分: 10867
发帖: 699 篇
在线时长: 391 小时
【这份孝心真感人】
——读者热议谭艳背着父亲来安吉安家
安吉新闻网
--------------------------------------------------------------------------------
  父母在,不远行,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为了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亲,26岁的谭艳却带着父亲来到了竹乡,对于这个刚刚涉世的女孩来说,其中的压力是别人很难体会得到的。昨天
,《清华硕士“背”着父亲竹乡安家》的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很多网友纷纷向我们表达了自己的感动之情。
  网友“木木”:
看了这篇报道,感到自己很不孝。我今年刚刚大学本科毕业,虽然好坏总算找到了一份工作,可却还没有摆脱“啃老族”的角色,每月工资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要伸手向爸爸妈妈要钱。我们家的家境本来就不是很好,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不让爸爸妈妈操心,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也能多陪陪他们,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网友“yu”:
谭艳的孝心感天动地,或许是因为安稳的工作性质使谭艳来到了安吉,希望有关部门为像她这样的外地人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所有的外地人都知道,安吉的自然环境绝佳,社会环境也很好,只要是人才,到了这里就会有施展才华之地,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才来到安吉,为安吉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网友“白开水
”:“背”着父亲工作,有点像洪战飞“背”着妹妹上学,每次看到这种事情总是能让我感动。现在社会这么发达,人的压力这么大,谭艳这个小姑娘能有这样的孝心真的很难得。都说“情商”是决定一个人成败与否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看这个小姑娘很有前途。
  网友“小白”:
无需煽情,无声的亲情更能震憾心灵,真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现在的小孩子生活条件和上学条件比起以前来,已经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动辄要吃麦当劳,肯德基,要大人给他们买电脑,买手机,可很多小孩子却一点都不懂得去感恩,只知索取,不懂回报。谭艳“背”着父亲来安吉工作,相信无论如何,父女俩都会照顾好对方。这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因为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更加真实,是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的生动例子。
积分: 10868
发帖: 699 篇
在线时长: 391 小时
孝子为照顾病母58岁未娶 每天换洗10几次尿布
海峡都市报   
老洪一天要帮母亲换洗十来次尿布
抱着母亲出来晒太阳
“不少老华侨回来,一听他的事,都说可以上二十四孝了!”晋江蔡先生所说的这个孝子,家住晋江龙湖溪前村,叫做洪祖龙,今年58岁。
蔡先生和老洪隔了好几个村子,他是怎么知道老洪的?“呵呵,你去问一下,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事,为了照顾他母亲,听说他连老婆都没娶成”。
30年前,老洪家境贫寒,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不拖累年迈的父母亲,他拒绝了一拨拨的媒人。8年前,正当老洪想用打工赚来的钱找个伴时,母亲却突然中风,从此卧床不起,老洪自此每天都侍奉在母亲左右,终身大事一直拖到现在还没办成。
老洪的家,就在晋江龙湖镇溪前村,一层的石头老房。
昨天下午,他家的屋前小亭里,挂满了草席和几件破旧衣裳。不远处,老洪像抱个婴儿一样,正抱着84岁的母亲王乌闲晒太阳。屋里,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一个炉灶,几个碗,两张简易床。
8年前王阿婆中风后,这个家就变得更加清贫了。原本靠帮人挑石子为生的老洪,再也脱不开身了,一直呆在家里照看母亲,每天要帮她洗十来次尿布。
老洪照看起老母亲,就像在照看两三岁的婴儿,吃饭得抱在怀里,一口一口地喂;吃鱼时,得先在嘴里嚼一嚼,没刺了再送到她嘴里。有时半夜三更,老人家咿咿呀呀喊痛,就是心脏病要犯了,老王也得忍着起床看看。
“以前,家务活都是我妈做的,我这双粗手,还真没干过‘女人活’。8年来,洗衣做饭,帮她擦身,端屎端尿……有时真难过了,也想一走了之。可是我不能啊,那是我的母亲,生我、养我的人,我放不下。”
“祖龙真是一个大孝子,8年啊,不是8小时。”
施秀筐是老洪的堂姐,她说,为了照顾王阿婆,老洪错过了很多姻缘,至今没有家室。
“砸锅卖铁,娶个老婆也是可以的,但父母得欠下一屁股债,他们已经够苦了,这不是更拖累他们吗?”30多年前,老洪还是小伙子时,一家人都在务农,连个房子都是租来的,他坚持要等自己赚够了钱再成家。
王阿婆当然急了,一再托人帮儿子物色对象,还拉来三姑六婆“煽风”,可都被老洪一一拒绝了。二十晃三十,三十晃四十,四十晃五十,这中间,老洪不知回绝了多少个媒婆。
10年前,打工赚到一些钱后,老洪建起了一层新房。他开始盘算着要找个伴,一来自己年纪大了,确实很想有个家,二来也可了却母亲未了的心愿,给她找个孝顺的儿媳。谁料,偏偏就在这会儿,王阿婆中风了。
“母啊,我是祖龙啊。”8年来,老洪经常会这样轻轻地唤着母亲,可王阿婆却总是默默地看着儿子,她已经不能再开口说话了,“她好像连我都不认得了”。
“娶老婆,要是不孝顺,我宁愿不娶。”老洪说,十几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成了他最最重要的亲人,如今靠着一个月300块钱的低保,无牵无挂地照顾着母亲,他心里已经很满足了。
古二十四孝之
东汉时的江革,少年丧父,奉母极孝。战乱中,他背着母亲逃难,后来数次路遇抢匪,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见他如此之孝,贼人均不忍杀他。
后来,江革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无钱买鞋,只能赤脚出入,而他母亲却生活无忧,得到了很好的照料。后来,江革被推举为孝廉,又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李毓秀
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
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
———黄遵宪
子孝父心宽。
———陈元靓
下次自动登录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中东味十足
24小时热帖榜
下次自动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断了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