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诊为缺血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坏死???

漳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如何确诊
来源:福州新闻网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以疼痛为主的疾病,如果患者没有正确诊断将很容易导致误诊的情况发生,不仅会错过治疗的佳时机,还会使患者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下面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确诊方法,希望大家可以认真阅读。
  一、观察患者体态特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检查先进行按压,做局部深压,检查患者哪里疼痛,确定是否符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疼痛症状。观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疼痛症状是否好转:比如在站立的时候,站立时间是否加长,髋关节功能是否好转,这些情况都在往好转的方面转化,说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情是好转,而不是加重了。
  二、观察患者所拍医学影像片:做功能检查试验为阳性,即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一确诊依据,检查试验有4字试验、伽咖s征、A11is征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非常有力的确诊依据是拍摄医学影像检查。比较常用的为X线平片、CT、核磁共振(MRI)。其中CT和核磁共振(MRI)成像比较细致精确,可以减少误诊的情况。患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医学影像片会有骨纹理细小或中断,股骨头囊肿、硬化、扁平或塌陷等情况出现。
  医师提醒:发现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检查多经过细心的观察再进行确诊,观察可从两方面入手,对患者体态特征观察和患者所拍医学影像片观察。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 Articles
Hot concern
指导单位尖端设备友情链接疾病导航
微信扫一扫 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福州鼓楼医院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地址:福州市五一北路123号(鼓楼交警旁) 医院总机:400-899-0333
福州鼓楼医院 闽ICP备号-2一个完善可靠、准确度高、可重复性好的分期体系,对确定股骨头坏死阶段、坏死范围、坏死部位和髋臼受累的情况十分必要,同时对不同坏死阶段的预后评估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尚未完全统一,患者一般有特殊的病史、病因,如激素使用史、酒精过造饮用史、髋部外伤史、骨质疏松、其他代谢性疾病等。…
有以下情况者,就有可能患有股骨头坏死症,需到医院确诊.…
股骨头坏死还可被称作骨缺血性坏死,其临床诊断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X线片改变、CT检查等.还应询问患者以往病史,即疼痛发生时间、性质、程度、部位等.有无外伤史、服用激素史、饮酒史等,并了解…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表现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健 李大昆 陈法兵 穆静 董扬 刁玉海 惠辉
【关键词】& 股骨头
  【摘要】&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方法& 利用螺旋CT对疑有股骨头坏死的78例患者进行扫描。结果& 50例患者中发现78个股骨头出现缺血坏死,坏死股骨头内表现为不规则形状骨密度增高影,骨小梁增粗变形,50个股骨头内出现囊变,35个股骨头碎裂变形,35个股骨头合并关节腔内积液。结论& CT在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病变以及确定范围等方面优于普通X线。CT在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计算机断层扫描
  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并非少见,近年来呈逐渐增多趋势。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如果病变发现较晚或治疗不当,最终可导致股骨头畸形和髋关节功能障碍。为了更好地在临床早期诊治本病,最大限度地保存关节功能,现总结5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表现及其相关鉴别诊断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0例患者,男41例,女9例;年龄22~60岁,平均41岁。有服用大量激素史9例,酗酒11例,有外伤史7例,原因不详23例。双侧28例,单侧22例。左髋33个,右髋45个。临床表现主要有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病史20天~10年。本组50例中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余24例有两位影像学专家经双盲法评阅CT片,并一致诊断为股骨头缺血坏死。
  1.2& 检查方法& 采用PHILIPS MX8000双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范围包括髋臼和股骨颈在内,准直宽度2.5mm,有效层厚3.2mm。螺距0.875,重建间隔3.2mm。
  2& 结果
  发现50例股骨头受累,单侧股骨头受累22例,占44.0%;双侧股骨头受累28例,占56.0%。CT表现:(1)股骨头内不规则分布的斑点状、条形或斑片状骨密度增高影(78/78)占100%;(2)股骨头内骨小梁不同程度增粗,融合变形,即星芒状变形(78/78)占100%;(3)股骨头内分布囊状低密度影,大小不等(50/78)占64.1%;(4)股骨头碎裂、变形(35/78)占44.9%;(5)股骨头骨性关节面皮质中断(35/78)占44.9%;(6)其他改变中关节腔积液(39/78)占50.0%;髋臼缘增生硬化(25/78)占32.1%;关节腔内游离体(8/78)占10.3%;股骨颈受累(4/78)占5.1%。
  3& 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男,23岁,因耻骨骨折做CT检查,两侧髋关节正常。股骨头外形规整,骨皮质连续,股骨头内骨小梁走行自然,分布均匀,呈星芒状结构。见图1。
  病例2,患者,女,27岁,大剂量使用激素史,CT示右侧股骨头内折线样骨密度增高影(1期)。左侧股骨头线样骨密增高影及外侧部片状骨密度减低影(2期)。见图2。
  病例3,患者,男,41岁,有酗酒史,CT示左侧股骨头内线样高密度影(1期)。右侧股骨头内囊变、斑片样高密度影,股骨头塌陷呈阶段状合并骨性关节炎(4期)。见图3。
  病例4,患者,男,30岁,有左股骨骨折病史,CT示股骨头内星芒状结构消失,见多发囊变和条片状骨密度增高影,股骨头外形尚无明显改变(2期)。见图4。
  病例5,患者,女,48岁,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CT示两侧髋臼浅小,股骨头内多发囊变,以上部受力面下为明显,另见髋臼前后唇骨质增生。见图5。
  4& 讨论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其主要诱因为外伤、酗酒和大量使用激素[1]。长期饮酒,骨内脂肪含量增加,骨髓腔内压力与脂肪细胞数量增高,致造血组织和血管床因脂肪栓而减少,使血流不畅致血供障碍。用激素后会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和脂肪细胞超常增生,骨细胞死亡[2]。病理过程分三期:(1)坏死期。坏死早期,髓腔内坏死的脂肪细胞仍保持正常的脂肪结构,纤维肉芽组织自股骨头基底部或股骨颈开始,沿骨小梁间隙向死骨渗透。(2)修复期。股骨头基底部或股骨颈开始,沿骨小梁间隙向死骨渗透并于坏死骨小梁表面形成新生骨,当纤维肉芽组织达到并吸收骨皮质时,重力作用使股骨头内形成以病变边缘部为主的多条微骨折线,随病程进展,一方面皮质骨继续吸收,另一方面,病变周围微骨折线所在处纤维肉芽组织大量增生,吸收松质骨继续吸收的同时并在外围成骨。(3)愈合期。病变边缘部的大量纤维肉芽组织缓慢向所包绕的死骨区进展。
  一般认为在股骨头的坏死阶段X线和CT常不能显示,X线和CT所显示的是修复阶段的改变。根据本组病例分析的观察并结合本病变的病程演变,笔者认为CT可以直观地显示股骨头坏死阶段后期的形态、大小及范围。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骨小梁结构和钙质含量无明显变化,此时CT无明显异常变化。在股骨头坏死的后期,由于未吸收骨骨小梁上新骨沉积致骨小梁增粗,死骨被压缩,邻近正常骨失用性疏松等原因,可致坏死骨骨密度增加,具有高密度分辨率的CT就很容易显示密度增高的坏死骨。
  根据本组病例分析,结合本病的病程分析,并结合本病的病程演变与转归,笔者将本病的CT的表现分为四期。1期,股骨头星芒状变形,骨小梁增粗,紊乱,分支融合成簇,主要有三种走行:(1)沿正常股骨头星芒状结构,自股骨头中心向周围延伸。(2)与正常股骨头星芒状结构交叉走行;(3)伴行于股骨头边缘皮质下或表现皮质下增厚[3]。2期,股骨头出现小范围坏死,局限囊变及疏松区,继之股骨头坏死以持重区明显,中央多呈楔形或周围新月状骨密度增高坏死,囊变边缘硬化,但股骨头完整,无骨折。3期,股骨头有软骨下骨折变形呈新月征(股骨头皮质下长带状或新月形低密度区)和双边征(股骨头边缘的双皮质线影),内有囊样透亮区,且有股骨头变形,碎裂,塌陷征,关节面不规则,股骨头可有轻中度变形,可有碎骨片落入关节腔。4期,股骨头进一步坏死,明显变形,碎裂,关节间隙狭窄,伴关节呈典型的骨关节炎改变。1期反映股骨头坏死阶段的后期,2、3期即修复期,4期即愈合期。1~3期可行手术治疗,防止股骨头进一步破坏,4期需行全髋关节置换。CT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可早于X线但晚于MRI。
  5& 鉴别诊断
  5.1& 退行性骨关节病& 早期,CT显示近股骨头顶部层面上出现关节前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且不规则,髋臼前后唇骨性关节面下出现囊变。随病程进展,髋臼前后唇、股骨头和髋臼窝边缘均出现骨质增生。全髋关节间隙变窄或因股骨头半脱位致使前后及内侧间隙增宽。后者多显示于股骨头中下层面上。前上部骨性关节面下及邻近骨质硬化加重。关节面其他部位亦可有轻度不规则硬化,股骨头肥大,股骨头和髋臼囊变增多。
  5.2& 髋臼发育不良& 因发育障碍而髋臼窝变浅,髋臼对股骨头覆盖率下降。股骨头失去与髋臼的正常对应关系,致使两者之间应力发生改变,出现早发性或退行性骨关节病。约2/3髋臼发育不良所伴发的关节退变多局限于髋关节前上部,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不规则和关节面下囊变。髋臼前唇和上部边缘骨刺形成。股骨头略向前方移位。关节退变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5.3& 髋关节结核& 单侧,关节间隙变窄,髋臼及股骨头软骨及软骨下均可见骨质破坏及增生,髋臼缘及股骨颈骨质被侵蚀破坏,邻近骨骼显示萎缩及明显骨质稀疏,若破坏严重愈合后可表现为骨性强直。
  5.4& 类风湿性关节炎& 常双侧关节间隙狭窄,股骨头边缘呈不则规的骨质破坏,滑膜增厚。
  【参考文献】
  1& 谢海柱,王滨,孙西河,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评价.实用放射学杂志,):480-482.
  2& 陈兴山.郑筱祥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的新进展.实用放射学杂志,):546-548.
  3& 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作者单位: 232001 安徽淮南,淮南新康医院CT室
  (编辑:乔& 晓)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