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防治?谢谢

年轻人如果高血压,一般引起的原因是什么?如题 谢谢了_百度知道
年轻人如果高血压,一般引起的原因是什么?如题 谢谢了
提问者采纳
对于目前还没有高血压的人来讲,最重要的就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遗传因素我们是很难改变的,所以预防高血压发生最重要的就是注意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就高血压而言,第一,不要吃得太咸,每天每个人摄入的盐要少于6g。这个包括所吃的所有食物里面的盐,不仅仅是指在炒菜里加进的盐。人每天真正需要的盐量不是太多,口很重的人要慢慢地改。 年轻人少吃盐,如果吸烟的人尽量戒烟,喝酒的人最好不要喝酒,还有控制自己的体重。有一个公式,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大于24,就是超重了,就要限制体重。 还有精神紧张。精神紧张其实是一个比较难量化的东西,怎么叫精神紧张,我们现在中年人大部分在单位里都是骨干,青年人也都是重任在肩,而且生活中也会发生很多事情,都会对中青年人精神上产生一种压力。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紧张其实也是高血压非常重要的原因。要注意缓解自己的压力,不要自己给自己增加压力,就是尽量注意规律的生活,不要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过分的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如果都能够注意到、做到这些,是能够预防很多高血压的发生的。 还有一个也很重要,就是要经常的测量血压,对于中青年人来说,我觉得一年至少要测一次血压,在很多城市针对35岁以上的人群,首诊都要量血压。中青年人自己也要注意,现在血压计买起来也不是很贵,一定要注意一年至少量一次血压,如果觉得有点儿头疼、头晕的时候,要想到可能是血压高了。要有这么一个意识,再加上要控制生活方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运动,我刚才忘了说了。运动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方式,可以使你解除紧张,身体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像很多年轻人工作特别紧张,上下班坐公共汽车,很多人买车,这种生活方式都趋向越来越不运动,年轻人一定要特别注意。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1、性别、年龄与高血压: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高血压病的概率无明显差别,高血压患者甚至高于男性。
2、不良生活习惯与高血压: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入,均可引发高血压。另有研究表明有经常熬夜习惯的人易患高血压病,甚至发生中风,而生活井然有序,平时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压比例低。
3、工作压力过重与高血压: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心脏负荷加重,引发高血压。
4、性格与高血压:性格与高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引发高血压。
5、遗传与高血压: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6、超重、肥胖与高血压: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
7、吸烟与高血压: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据测:吸两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而且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不利于高血压的治疗。
8、饮酒与高血压:过量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的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长期这样,高血压发病率增大。过度饮酒还有导致中风的危险。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g(约1两白酒),女性应不超过20mg。 高血压的预防: 少盐少脂多运动,戒烟限酒减压力,按时服药是关键,谨遵医嘱是保障。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吾弟20岁,查出患有高血压,经医院常规检查未见何异常,问何原因,如何治疗,谢谢~~_百度知道
吾弟20岁,查出患有高血压,经医院常规检查未见何异常,问何原因,如何治疗,谢谢~~
母亲患有高血压,医院常规高血压检查,最高血压达180/110 未见头晕等症状经常进行打球,踢球等剧烈运动
提问者采纳
  高血压必须服用西药来维持,中药可能对表面症状有些好处,但实际血压还是高,容易脑出血  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自己斟酌以下用药:  1钙离子拮抗剂(个人建议:推荐)  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苯噻氮卓类:地尔硫卓等。苯烷胺类:维拉帕米等。  双氢吡啶类:一代硝苯地平;二代缓释硝苯地平、非洛地平;三代拉西地平、氨氯地平等  (1)常用钙通道阻滞剂普通型:  硝苯地平(心痛定):降压快速、短效。  尼莫地平(尼膜同):脑血管扩张作用比硝苯地平强,可用于蜘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缺血性脑中风。  尼群地平:有利尿作用,降压作用持久温和。  尼卡地平(佩尔地平):有选择性心血管作用,可使心脏指数升高用于高血压合并心脑病患者。  氨氯地平(洛活喜、施慧达):本药起作用慢,服药后7~8天才出现降压效果。  地尔硫卓(合心爽、恬尔心)  常用的缓释型钙离子阻滞剂有:利焕、益心平、拜心同  硝苯地平缓释片  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  拉西地平缓释片 21%出现踝部水肿。  尼膜地平缓释片  拉西地平缓释片  尼卡地平缓释片(佩尔地平缓释片)  地尔硫卓缓释片 用于心率快的房颤。  维拉帕米异搏定缓释片  (2)常用的控释型钙离子阻滞剂有:  硝苯地平胃肠道控释片(拜心同)  硝苯地平控释片(伲福达,长效心痛治)有较好的防止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糖脂及电解质代谢无影响。  优点:1、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相对较强,而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以及只有相对禁忌证,没有绝对禁忌证。2、对老年患者有较好降压疗效,收缩压下降较明显。3、几乎可以与每类抗高血压药联合使用而增强降压疗效。可增加尿酸的排泄。约80%经肾排泄,20%随粪便排出  不良反应:1。体位性低血压2。心动过速3。抑制心肌收缩力:多见于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4。便秘5。胫前、踝部水肿6。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多见于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7。头痛、颜面潮红、多尿8。皮疹和过敏反应。禁忌:骨骼变脆,变得容易骨折  2噻嗪类利尿剂:(个人建议:遵医嘱)  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其适合于血容量高的患者。噻嗪类利尿剂使用最多,其不良反应主要有:高尿酸血症,故痛风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长期大量应用,可使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并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升高。其他类利尿剂还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等。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及其复方制剂(复方降压片、复方降压平)。适用于一、二级高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或并发心衰者。  禁忌:高尿酸血症(噻嗪类利尿剂则可使使血尿酸升高)或痛风患者禁用,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慎用。  3β受体阻滞剂:(个人建议:遵医嘱)  代表药物为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怀孕的患者。既可防治高血压,又可治疗心绞痛,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可预防再梗死;青年人高血压,心率快、心输出量大,用药后可明显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对舒张压的降低比收缩压更明显,因此适合于治疗单纯舒张压高的高血压病人,或联合其他类降压药来治疗收缩压、舒张压均高的高血压病人。对尿酸代谢影响较小。经肾脏排泄。  不良反应: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因剂量过大而诱发心衰、哮喘;还可能会对血脂有影响。因为此类药物可以减慢心率,使用时应严密监测,保证使用后心率大于60次/分。禁忌: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周围血管病患者、2型糖尿病:β阻滞剂可掩盖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因用药过量引发的低血糖症状,不宜使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个人建议:如果无不良反应,推荐)  代表药物为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西拉普利、奎那普利、雷米普利、苯那普利、培哚普利、螺普利、福辛普利。  可明显降低轻、中度高血压;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对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尤其适用于血管狭窄的患者。更适于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可增加尿酸的排泄。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刺激性干咳,发生率达5%—20%,可能与肺血管里某些物质增多,刺激咳嗽反射有关。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个人建议:推荐)  代表药物为芦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伊贝沙坦(安博维)、替米沙坦,氯沙坦,适用于各类轻至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对ACEI不耐受的患者.  不良反应:服用本药的患者偶有肝功能指标升高。  (非抄袭,空间原创)
提问者评价
谢谢你的耐心解答,好详细呀
其他类似问题
高血压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ls广告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药物维持吧
中医是可以治疗高血压的,去看看中医吧,应该是食疗,和做一些相关部位的运动,千万不要用西医的药物维持,没用的,而且西药副作用又多,中医是治本的,提倡健康养身,从你平时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里下手解决你身体的毛病,祝好运~
你弟弟患的很可能是遗传的原发性的高血压,我就是该病的患者,我现在控制的就很好。我建议你去个医院看看,我就是在那看的,效果还不错,而且费用也不贵。该医院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所(郑州市城北街7号)。我不是托,真心希望你弟弟早日康复。
也些人开始血压升高,是没有什么症状的,有些人甚至到180、200头都不晕,但是必须要控制血压,保护血管,不能以自身的感觉来定是否要吃药。更要注意不要进行过度激烈的运动,以防血管因为承受不了过高的压力而破裂。如果不想吃药的话可以吃金吉酶,日本的一种酶,除了调整血压还降低血脂转氨酶什么的,预防心脑梗、中风的效果也很好,在日本是出了名的。这也属于食疗吧,因为不含有药物,对肝肾没有任何的损伤。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专业医生请进!高血压为什么不能吃阿斯匹林?那血压高吃什么药预防脑血栓?就是已经得了脑血栓但是好了,现在想预防,有没有什么药或是输液可以预防的最好是管用的不要太贵,在此万分感谢
专业医生请进!高血压为什么不能吃阿斯匹林?那血压高吃什么药预防脑血栓?就是已经得了脑血栓但是好了,现在想预防,有没有什么药或是输液可以预防的最好是管用的不要太贵,在此万分感谢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高血压的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管内压力超过正常值的异常现象,高血压的定义是人为的,(我国曾先后5次修改高血压诊断标准)我国目前最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1999年制定的,与WHO/ISH(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诊断标准是一致的,即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上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下压)≥90mmHg
[注意点]:⑴BP=140/90mmHg、也诊断高血压;
⑵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或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均诊断为高血压;
⑶凡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其诊断标准都是一样的,并不是说,年纪越大,其诊断标准就改变,即使是70岁或80岁,如果血压≥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⑷高血压分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能被控制。平时所说的高血压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指血压升高有明确的病因,占5~10%这种高血压病可能是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原因所致,今天我们讲的内容指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类是什么?
收缩压mmHg
缩张压mmHg
[注意]
⑴因为国内资料显示,当血压>110/75 mmHg时,随着血压增高,心血管危险显著增加;
⑵将正常血压定在120/80 mmHg这个水平,并不是要求降压治疗一定要达到这个水平;
⑶在正常高值血压期,重点强调生活方式干预,防止这一血压水平向高血压发展,要大家引起重视。
如果得了高血压,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同时又是引起脑中风、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据2002年全国居民膳食调查结果,全国目前有1.6亿的高血压患者。我国每年由高血压导致的脑中风病人将近150万,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特别是,我国人民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严重不足,造成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现象。同时存在“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
另外,有研究表明,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55%的高血压发病率。对高血压的早期和规律治疗,又可使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再减少50%,也就是说75%的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据调查,60%以上的脑中风是由高血压引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高血压。
高血压影响因素?
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体重超重和肥胖、高血脂、高、高尿酸、吸烟、饮酒、摄盐量过多、心脑血管疾病史等有关。
哪些原因可以得高血压?
国际上已经研究确定的有:⑴体重超重和肥胖;⑵饮酒,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表明,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40% ;⑶摄入过量食盐。所以平时饮食不要过咸,每人每日平均食盐控制在6g以下(1小平勺盐)。另外,遗传、年龄、吸烟、缺乏运动、精神紧张等也容易得高血压。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得了高血压?
最简单的方法:到医院去测一下血压,而且应该在不同时间至少测三次血压。
另外,如果发现自己有头昏、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或胸闷、心慌、四肢麻木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测血压、[特别注意点]有很多高血压病人没人任何不适,直到出现脑中风、冠心病、血尿、浮肿等,才检查发现高血压,所以建议各位朋友,应找各种机会,到医院就诊或体检、测血压,以便及时发现高血压。再次强调,高血压的诊断治疗依据是血压水平,而不是症状的有无或轻重。
血压控制不稳定怎么办?
血压波动大,俗称不稳定,不仅引起病人一系列症状,而且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急症发作。血压不稳可表现为:清晨、下午、晚上或夜间血压高,或血压波动大。造成血压不稳定的原因,要同时考虑两个方面:⑴没有按血压波动规律服药;⑵使用短效降压药。那么如何使血压稳定呢?⑴有条件者,尽量使用长效降压药物;⑵按血压波动规律服药,每天的第一次降压药物在起床时服(6~7点),如果是中效降压药物,第二次就应在下午4~5点服用。
不同人群治疗的目标值是否一样?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不同的人群目标值不同。⑴一般高血压人群降压的目标值为<140/90mmHg ;⑵糖尿病及肾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130/80mmHg,因为这些患者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更大;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收缩压应当<150mmHg,因为根据国际和国内的大多数临床试验发现,这部分患者存在较重的脉硬化,在多种联合用药方案下血压能够<140mmHg的概率少。但如果可能,应当尽量将其收缩压降至病人能够耐受的1400mmHg以下。
高血压患者应采取怎样的生活方式?
一句话,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合理膳食:①减少钠盐,每天不超过6g;②减少膳食脂肪,适量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补充钾和钙,如绿叶菜、鲜奶、豆制品等,要求奶每日250g,蛋类每周3-4个,少吃糖类、甜食。少吃动物内脏、盐腌制品等;⑵适量运动:对中老年人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气功等。运动强度须因人而易。一般要求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⑶戒烟限酒;⑷心理平衡。减轻精神压力,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如过分激动或过分悲伤等);⑸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超重、肥胖,建议体重指数保持20~24为好。[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2)]以上说的,也就是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是所有高血压患者及血压为正常高值者都应该做到的。
高血压患者服药需要注意什么?
⑴降血压不宜过快过低,以避免心脑供血不足的加重,但高血压急症除外,应在数日、数周或数月内逐渐降低为好;⑵不要自己随便换药、加药或突然停药,如果要更改治疗方案,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⑶坚持服药,维持血压平稳;⑷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如大量饮酒等),以提高疗效。
血压降不下来怎么办?
首先,血压控制不下来的患者一定要找心血管专科医生分析原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⑴病人仍然高盐饮食、过量饮食,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⑵抗高血压药物选择不合理;⑶有一些引起高血压的疾病尚未诊断出来;⑷高血压肾脏损害,影响高血压治疗等,只有血压控制到目标水平,才能做到对心、脑、肾的保护。
等待您来回答
内科领域专家高血压患者前期症状是什么,手胀是不是啊!该什么治疗。如题 谢谢了_百度知道
高血压患者前期症状是什么,手胀是不是啊!该什么治疗。如题 谢谢了
提问者采纳
高血压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情进展情况,临床上分缓进型高血压病和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病两种。缓进型高血压病比较多见,约占95%,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达10~20年以上,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偶尔查体或由于其它原因测血压时发现血压升高,个别患者可突然发生脑出血,此时才被发现高血压。高血压往往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起初血压波动较大,易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增高,去除病因或休息后血压能降至正常。 是否症状越重,血压越高,或是血压越高,症状越重呢?其实症状与血压并无一致的关系。有些人毫无症状或极轻,可血压很高,反之症状重时血压未必极高,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
高血压患者常有的症状是什么呢?出现这些症状是怎么回事?
1.头晕:头晕为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有些是一过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有些是持续性的。头晕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严重的妨碍思考、影响工作,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当出现高血压危象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出现与内耳眩晕症相类似症状。
2.头痛:头痛亦是高血压常见症状.头痛的部位常在后脑或两侧太阳穴,并且是跳动性的,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常在早晨睡醒时发生、洗脸或早餐后减轻,运动或精神疲惫后加重。 疼痛部位多在额部两旁的太阳穴和后脑勺。 3.烦躁、心悸丁抚糙合孬骨茬摊长揩、失眠:高血压病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心悸、失眠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恶梦纷纭、易惊醒。这与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4.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早期多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因颇令人苦恼,故常成为促使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记忆减退,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
5.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蚊行感或肌肉紧张、酸痛。有一些病人,常会有手指麻木及颈、背部肌肉酸痛、紧张等到症状,故有时被误诊为神经炎、风湿痛。 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灵活。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但若肢体麻木较顽固,持续时间长,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并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预防中风发生。
6.出血:较少见。由于高血压可致动脉脑硬化,使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据统计,在大量鼻出血的病人中,大约80%患高血压。 综上所述,当病人出现莫名其妙的头晕、头痛或上述其它症状的,都要考虑是否患了高血压病,应及时测量血压。若已证实血压升高,则趁早治疗,坚持服药,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珍菊降压片为中西医复合制剂,除了平稳的降压作用外,对高血压病患者表现的头晕、头痛、耳鸣、心悸、肢麻、失眠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后期血压多持续在较高的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这些器官受损可以是高血压直接损害造成的,也可以是间接地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产生而造成的。这些靶器官受损的早期可无症状,最后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当肾脏受损害后,可见夜间尿量增多或小便次数增加, 1.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可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痛头晕加重,一过性失明,失语,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以恢复,也可发生偏瘫,抽搐,昏迷,脑出血。 2.心脏:对心脏的损害先是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促使冠心病发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3.肾脏:夜尿,多尿,蛋白尿等,严重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可有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的防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