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交错上热下寒怎么调理

寒热错杂证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寒热错杂证
寒热错杂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呈现寒热交错的现象,称为寒热错杂。寒热错杂有上下寒热错杂和表里寒热错杂的不同。
寒热错杂证病因病机
阴阳不相顺接,即阴阳不相平衡,表里不相贯通,阳气不能外达四肢。发热则多系弛张热,呈寒热交作之状,当阴寒盛正气虚时则寒,正气来复,正邪相争而发热。
寒热错杂证辨证要点
口渴不饮,气上冲心,胸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呕吐或吐蛔,厥逆不利。
寒热错杂证治法
上热下寒者,治宜寒热并用,厥阴寒证则宜温里寒,厥阴热证则宜清下热,厥多热少治宜温阳。厥少热多自愈。
寒热错杂证方剂
寒热错杂证常用中药
乌梅肉、黄连、附子、花椒、细辛、黄柏、干姜、桂枝、人参、当归。
寒热错杂证常见证型
1、上下寒热错杂
患者身体上部与下部的寒热性质不同,称为上下寒热错杂。包括上寒下热和上热下寒两种情况。上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以膈为界,则胸为上,腹为下。而腹部本身上腹胃脘又为上,下腹膀胱、大小肠等又属下。
(1) 上寒下热
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寒,下部表现为热的证候。例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同时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此为寒在胃而热在膀胱之证候。此即中焦有寒,下焦有热,就其相对位置而言,中焦在下焦之上。所以属上寒下热的证型。
(2) 上热下寒
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例如患者胸中有热,肠中有寒,既见胸中烦热,咽痛口干的上热证,又见腹痛喜暖,大便稀溏的下寒证,就属上热下寒证。
2、表里寒热错杂
患者表里同病而寒热性质不同,称为表里寒热错杂。包括表寒里热和表热里寒两种情况。
(1) 表寒里热
患者表里同病,寒在表热在里的一种证候。常见于本有内热,又外感风寒,或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的病证。例如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气喘、烦躁、口渴,脉浮紧即是寒在表而热在里的证候。
(2) 表热里寒
患者表里同病,表有热里有寒的一种证候。常见于素有里寒而复感风热;或表热证未解,误下以致脾胃阳气损伤的病证。如平素脾胃虚寒,又感风热,临床上既能见到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瘤的表热证,又可见到大便溏泄,小便清长,四肢不温的里寒证。
寒热错杂的辨证,除了要辨别上下表里的部位之外,关键在于分清寒热的多少。寒多热少者,应以治寒为主,兼顾热证;热多寒少者,应以治热为主,兼顾寒证。
服药期间,忌生冷、滑物、臭食等。
正复邪祛—有向愈之机;阳复太过—发生痈脓、便血、喉痹等热证;阳亡阴竭—预后不良。
向宗暄 .《中医错杂病证论治》
:学苑出版社
,2014年1月
常克 .《中医病证治验条辨》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12月
百度百科与权威机构合作...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关于上热下寒的探讨【中医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45,163贴子:
关于上热下寒的探讨收藏
玩转微信营销-扫一扫添加越邦客服,扫码有奖哦!
《伤寒贯珠集》:“伤寒脉微而厥,寒邪中于阴也。”属阳虚寒厥,症见厥逆、恶寒、下利、脉微,治宜四逆汤或四逆加人参汤等方以回阳救逆。血虚寒厥,症见手足逆冷,脉细欲绝,则宜养血散寒为大法,用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方此皆厥阴自病之热证,并非伤寒传经之热邪。盖厥阴内藏相火,其消渴,火盛水亏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肝火乘心也;饥不欲食,食即吐蚘,风木克土,胃中空虚也;下之即利,土受木贼,不禁再利也。”
:“此皆厥阴自病之热证,并非伤寒传经之热邪。盖厥阴内藏相火,其消渴,火盛水亏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肝火乘心也;饥不欲食,食即吐蚘,风木克土,胃中空虚也;下之即利,土受木贼,不禁再利也。
厥阴 肝木之病
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   (1)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2)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病至厥阴,则肝木失调,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为热,心火不能下达为寒,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阳胜阴衰则热多寒少;阴胜阳衰则寒多热少,所以有厥逆胜复。病邪内陷,气血紊乱,阴阳不能顺接,所以有各种厥逆证。肝胃气逆或湿热下注或实热壅结或脾胃虚寒,所以有吐利。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是对第2、3条的解释。发于阳,是发于太阳伤寒,发于阴,是发于太阳中风。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是指太阳伤寒表实证,因为少阳和阳明病,是恶热,而不是恶寒。柴胡证有往来寒热,套用于发热恶寒者,不合适,因为它有恶热的时候。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从“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可以读出。“发于阳者,七日愈”,是说“七日”是表阳病行其经尽之期,那么“发于阴,六日愈”,与表阳病相对应的,只能是表阴病,所以,“六日”是表阴病行其经尽之期。第10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之“风家”,是指太阳中风患者,应该没有疑问,不会把太阳伤寒者叫作“风家”。那么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是说病发于阴者,六日一个周期过去了,虽然表解了,但是头目还不怎么清楚,那么到什么时候好呢?到第二个周期行其经尽的时候,就是十二日的时候。读到这里,就看出了,第7条中之六日愈,是指太阳中风六日愈。那么太阳中风者,是发于阴,至此,桂枝汤证是表阴证,就读出来了。弄明白桂枝汤证是厥阴证,这一点是有重要意义的。读厥阴病提纲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从厥阴证特点“表有邪、气上冲、胃气不足”可以得出,桂枝汤是厥阴方。从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和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两条中可知,桂枝汤证、桂枝加桂汤证之气上冲的病理原因是表部遭受寒邪,“针处被寒,核起而赤”,津液郁滞于表,变为表邪,加桂以增强发散表邪的作用。又从厥阴证“下之利不止”可知,桂枝汤证胃气偏寒(并表有邪闭),所以才有“气上冲”,其服法,“啜热稀粥”,也是为了温养胃气,以助药力(从厥阴病提纲证特点还可以看出,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五苓散等方,亦是厥阴方)。桂枝汤证寒进时则恶寒无汗,热进时则烦热汗出,也反映了其厥阴证寒热错杂的病机。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之“热入因作结胸”,说明“结胸”的病理是因下之而热陷于里,其人必表实而里不虚,外热陷入于里,里阳拒邪,故必作结胸。结胸证的治法是“下之则和”,也证明“结胸”其人里气不虚。太阴、少阴病若下之,理应是脏结,因太阴少阴本为虚寒,若误下之,则更彻其热,故必为脏结。厥阴病是表气强而里气弱,或表气实而里气虚,所以“下之利不止”(厥阴病提纲证),故“病发于阴”,是发于厥阴。结胸证的成因是表实而里不虚,若下之则里阳拒邪,因作结胸。痞证的成因是表强而里弱,若下之,里气不足,无力拒邪,故不作结胸而作痞。第150条“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太阳、少阳并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不可汗下。若反下之,表热入里,热与水结,成结胸;误下又伤其里阳,而下利不止,水浆不下,正虚邪实。下利者当温里,无奈上有热实结胸,不可温;结胸者当下之,无奈其人又里阳虚而下利不止,水浆不下,上实下虚,斯为难治。病情危重而无治法。读150条更应明白,病发于阳,是病发于太阳。病发于太阳,而少阳无病,若误下之,则有少阳、阳明之气共御之,虽作结胸,也不至于病至里阳受伤的下利不止之证。若太阳、少阳并病,独有阳明无病,下之则因阳明之气单薄,不抵攻下之药,里阳被药所伤致胃气虚弱,而下利不止。“139.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本有寒分,是有水饮停蓄,水结在心下,卧则喘满,故“不能卧,但欲起”。脉微弱者,是营阴不足,热多寒少,医反下之,若利止,必太阳之热与心下水饮互结而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利,是热与水不结而作协热利。读此条也可以看出,“病发于阳”,是发于太阳,“病发于阴”,是发于厥阴。虽然同为误下,而出现或成“结胸”、或成“痞”之不同,是因成“结胸”者其人表实而里不弱,成“痞”者其人表强而里弱,故虽然同为误下所致,但病体不同,所以致病结果不同。“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对此论不宜理解为体温不高而恶寒者是发于阴。因为《伤寒论》主要就是论述伤寒发热病,三阳病俱发热,三阴病也俱发热,如“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388.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此论少阴病发热恶寒者,四逆汤主之。“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此论太阴病发热恶寒者,里中丸主之。临床所见,三阴病也俱有发热恶寒。所以,无热恶寒者,当指触摸肌肤的感觉之阳证与阴证的不同,特别是桂枝汤证重证,汗出时,触摸肌表不觉热,其人却极怕冷。另,发于阴者,六日愈,亦当指表阴证,行其经尽时六日愈。太阴证与少阴证,不当有六日愈一说。太阴证“食不下,自利益甚”,少阴证“脉微细,但欲寐,自利而渴”,不温复其阳,没有六日愈的道理。
前面的看不太懂 总之说明了为什么太阳病发热而恶寒吧
好 下面 整理病例
当然我觉得这个还好懂一些 嘿嘿1口疮 厥阴病很常见 大家在治疗口疮时 不妨想想厥阴 别老就下寒苦之药
经典作品新视角的3D奇幻悬疑风冒险页游给你带来超一流的摸金体验!
某女 口疮多年 心下 否满 口中灼热,,,,便秘 痔疮 舌苔白腻 脉沉细生姜泄心汤。。加赤小豆 石炭 当归 石膏 7剂 痊愈
 李某,女,54岁。日初诊。  患“复发性口腔溃疡”2年余,近2月口疮屡发,旧疮未愈,新疮又起,口内灼痛,无有休止,影响进食。伴见心下痞满,大便不畅,痔痛便血。舌苔白腻中剥,脉沉细。辨六经属厥阴病,辨方证属生姜泻心汤加赤小豆、当归、生石膏、生地炭证。处方:炙甘草12克,黄芩10克,黄连3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干姜10克,赤小豆15克,当归15克,生石膏45克,生地炭12克,生姜15克,大枣4枚。7剂,水煎服。  日二诊:药后口疮即愈,大便如常,痔疾未发,胃脘也无不适。补诉有“慢性咽炎”病史,反复咽干、咽痛,时有干咳,求一处方。诊见苔白微黄,脉细。辨六经属少阳病,辨方证属小柴胡加石膏汤加桔梗、赤小豆、杏仁证。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桔梗10克,炙甘草6克,赤小豆15克,炒杏仁10克,生石膏4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7剂,水煎服。  体 会  关于厥阴病  对于厥阴病篇,历来是解读《伤寒论》的难点。有关厥阴病的争议,历代《伤寒论》注家始终没有停止过。多数注家以《内经》解《伤寒论》认为:厥者,尽也,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证的最后一经病。病至厥阴,阳气衰败至极,阴寒郁滞也至极,或可阳气败竭而死,或可阴尽阳生而愈。也有学者认为厥阴属表,非为尽阴。冯世纶传承老师胡希恕学术,独树一帜提出:《伤寒论》六经与《内经》六经完全不同,《伤寒论》六经当从八纲解读,不当从脏腑、经络解读。以八纲解六经,则厥阴属半表半里阴证,既非“最后一经病”,也与厥阴经、肝胆、心包等脏腑经络无关。而判定厥阴病的主提纲即为《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冯世纶在《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指出:“寒饮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郁而化热,因呈上虚下寒、上热下寒之证。”  关于生姜泻心汤方证  生姜泻心汤方证见于《伤寒论》太阳篇的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一般认为,本方主治太阳病变证之痞证,也有学者把本方证归属于少阳病。冯世纶通过对厥阴病的反复研究,认为生姜泻心汤方证,是半表半里阴证的上热下寒证,当属厥阴病。  《伤寒论》中,半夏、甘草、生姜三泻心汤同治心下痞证。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甘草泻心汤是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大缓急安中的炙甘草用量而成,用于
疗半夏泻心汤证中气较虚而急迫者;生姜泻心汤是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减少干姜用量,加用较大量温化寒饮的生姜而成,用于治疗半夏泻心汤证寒饮较重者。基于甘草泻心汤在《金匮要略》中治疗“狐惑”病变,冯世纶传承其老师经验,临证用治口腔溃疡,屡用屡效。冯世纶在《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即指出:“实践证明甘草泻心汤对于口腔溃疡确有明显疗效。”“临床还常遇久久不愈的顽固重证,以本方加生石膏,或加生地而多取捷效。”而在本案中,冯世纶明确指出,所用方为生姜泻心汤,较甘草泻心汤侧重于化饮。  对本案辨证论治的梳理  并非所有口疮病变都属厥阴病,但对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之口疮,临证确以厥阴病为多。本案上有口疮灼痛,上热无疑。中有心下痞满,下有大便不畅(非大便闭结),脉又见阴象,下寒中虚已显。上热下寒,虚实并见,既不在表之太阳、少阴,又非里之阳明、太阴,也不是半表半里之少阳,唯属半表半里阴证之厥阴最为恰合。方取生姜泻心汤加生石膏、生地炭,清上温下,补虚泻实。考虑到口疮并见痔血,故合用赤小豆当归散。药进7剂,诸症俱失,反证六经、方证辨识无误。二诊以小柴胡加石膏汤治疗咽部病变,也属冯世纶常用手法,因清窍病变以少阳病为多见。
乌梅丸临床应用 这个大概看看 吧 有个数1.胆道蛔虫病: 用本方:乌梅 9g,附片 6g,细辛 4g,干姜 5g,黄柏 6g,桂皮 6g,黄连 5g,椒目 3g,党 参 15g,苦楝皮 10g,当归 8g,水煎服。治疗胆道蛔虫病 42 例中,男 18 例,女 24 例; 年龄 15-35 岁;中医辨证为寒证者 24 例,热证者 6 例,寒热错杂者 12 例。结果:42 例 中腹痛 3 日内缓解者 14 例,5 日内缓解 26 例,10 日内缓解 2 例,全部病例均非手术疗法 治愈;服药后先后吐蛔、拉蛔 1-10 条者 26 例,11-20 条者 10 例,21-65 条者 6 例。全部 病例经本方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B 超复查胆道未见异常。 辽阳市第一医院治疗 158 例,其中以本方治疗 117 例。用自制乌梅丸:乌梅用黄酒浸泡一 夜去核,与原方其它药共研末后,放在米饭上蒸熟,连饭捣泥和蜜为丸。每丸重 6g,每 次服 1-2 丸,1 日 3 次。右肋下痛或压痛者配用灵太散(大黄、冰片、牙硝、礞石、硼砂、 射香、金铂、天竺黄、僵虫、胆星、朱砂等)。若驱虫效果差,症状消退后再投驱虫药。 结果:治愈 136 例,有效率为 86.08%,复发率为 7.6%,因无效转手术治疗 22 例。 山东淄博专区人民医院用本方治疗 44 例,每日 3 次,每次 1 丸,2-7 日为 1 疗程。反复 发作者改用蚘厥汤(焦山楂、槟榔各 24g,连翘、炒枳壳各 15g,木香、乌梅、黄连须、元 胡、牵牛子、川楝子各 9g,杭芍、香附各 30g。一般先注射西药止痛,然后服钡剂在 X 线下按摩(孕妇例外)。当蛔虫从胆总管退出后立即投服本丸。必要时也可插胃管输氧气或 给驱虫药。结果:除外科手术治疗 2 例、孕妇 2 例不用本方,5 例服本方 1 周改用蛔厥汤 外,余 35 例用本方获愈。 将本方煎出 400ml 药液备用。成人 200ml 分 4-5 次服/日,小儿 100-150Ml。配合针灸治疗 胆道蛔虫 48 例,疗程最短者 2 日,最长者 13 日(2 例)告愈。 2.蛔虫病: 以本方为基本方加减,热证盛则增加黄连量,加黄芩,减姜、椒; 寒证盛则增加姜、椒量,减黄连; 腹痛甚则增加花椒、甘草量,并酌加玄胡、吴萸、白芍等; 呕吐剧烈则增加半夏、乌梅、花椒剂量,酌加白蔻、水竹茹等; 发热口渴属实证者,酌加银花、连翘、石膏、知母、黄芩; 湿滞咳嗽、胸腹满闷则加杏仁、茯苓、苍术、苡仁、佩兰、茵陈、藿香之属; 宿食停滞可加柴胡、山楂、神曲、黄芩、厚朴、麦芽等品; 脾胃衰弱者加泡参、白术、山药、砂仁、茯苓等味; 若腹不痛或痛不甚,身体不太衰弱者则可加使君子、苦楝根皮、槟榔、木香等以增强驱虫 效力。治疗小儿蛔虫 24 例,一般服药 2-10 日,结果:24 例获痊愈,4 例有待进一步驱虫。 3.血吸虫病: 用本方合大柴胡汤加减:乌梅 30g,黄
12g,柴胡 15g,白芍、川楝子、大黄各 13g,党 参 10g,干姜 8.5g,黄柏、附片、细辛、桂枝、雄黄(冲服)各 5g,当归、花椒各 3g。2 日 1 剂。另炼蜜为丸,每丸重 10g,每次 1 丸,1 日 2 次。若舌红口渴喜冷饮,肢厥较轻, 大便秘结者,姜、辛、桂、附应斟酌用之。急性期多服汤剂,一般服至 20 日;若服丸药, 须加重剂量服至 26 日;慢性期、晚期患者多服丸药 25-50 日。治疗血吸虫病 319 例,结 果;总治愈率为 75.9%,有效率为 92.4%。 4.慢性泄泻: 用本方水煎 2 次,浓缩为 200ml,清晨 6-7 小时、晚上 8-9 小时各保留灌肠 1 次(100ml)。 15 日为 1 疗程。治疗慢性腹泄 47 例中,男 33 例,女 14 例;年龄 24-67 岁;病程 2-201年;其中 39 例为慢性结肠炎(乙状结肠镜检)。结果:47 例中,症状全部消失,镜检正常 者为痊愈,共 36 例;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成形,但仍每日 2-3 次者为好转,共 8 例;无 效 3 例;有效率为 97.8%。 以本丸为基本方改汤剂服用。 泄泻重者, 当归炒用或不用, 腹痛甚者加沉香 5g, 元胡 15g; 上焦热明显则黄连、黄柏各用 8g; 便内夹脓血加地榆 15g; 腹胀甚加防风 12g,羌活 10g; 肢冷甚则细辛、川椒用至 7g,桂枝 10g; 胆原性泄泻加鸡内金 10g。治疗慢性泄泻 50 例,结果:20 例获痊愈,13 例显效,14 例有 效,3 例无效;总有效率为 94%。 5.细菌性痢疾: 用本方加味:乌梅 15g,黄连 5g,黄柏 10g,滑石 30g,当归 10g,炮姜 3g,附子 1g,肉 桂 1g,细辛 1g,川椒 1g,党参 5g,水煎温服,1 日 1-2 剂。治疗菌痢 60 例,男 31 例, 女 29 例;年龄 2-76 岁。结果:痊愈 53 例,好转 3 例,无效 4 例。 6.胆囊炎 应用本方:乌梅 20g,花椒、干姜各 8g,党参 15g,黄连 6g,桂枝 10g,黄柏 10g,当归 10g,细辛 4g。胆囊炎急性发作加金钱草 40g,去党参; 病程长者加鸡内金 10g。 每日 1 剂, 水煎服, 2-3 次服, 分 每次服药后饮普通米醋 10-30ml。 治疗胆囊炎 40 例,结果:痊愈 12 例,显效 15 例,有效 12 例,无效 1 例,总有效率为 97.5%。 7.溃疡病: 用本方治疗溃疡病 65 例,其中胃溃疡 14 例,十二指肠溃疡 42 例,复合性溃疡病 9 例。 结果:治愈 53 例(X 线检查 15 例有龛影者 13 例消失),显效 7 例,进步 2 例,不变 2 例, 恶化 1 例。本方主要对寒热互结型疗效好,止痛作用迅速。吴茱萸汤临床应用 应用本方加减治疗神经官能症:吴茱萸、党参、生姜、大枣。 肝血不充者加当归、阿胶;气滞郁结者加柴胡、香附。日 1 剂水煎服。 治疗神经官能症 100 例,病程半个月至 1 个月者 42 例,1 个月至 1 年者 49 例,1-5 年者 6 例,5-10 年者 2 例,10 年以上者 1 例。有明显精
神刺激者 93 例,原因不明者 7 例。结 果:临床治愈 51 例,显效 20 例,有效 18 例,无效 11 例;总有效率为 89%。疗程最短 者 9 日,最长者 84 日,平均疗程 21 日。11 例无效患者中,有 9 例病程在 7 年以上。 又用本方随证加减,治疗神经官能症 32 例。其症多伴有干呕、吐涎沫、手足逆冷、胸满 烦躁等肝胃虚寒之症状。结果:痊愈 28 例,无效 4 例。一般服药 3 剂后,始见效果。当归四逆汤临床应用21.虚人感冒: 用本方加减:当归、白芍、桂枝、细辛、木通、防风、紫菀、生姜、大枣、甘草。日 1 剂水煎服。治疗虚人感冒 42 例,结果:全部治愈。 2.老年慢性头痛: 用本方加减:当归 9g,桂枝 9g,赤芍 9g,细辛 3-6g,甘草 6g,通草 6g,大枣 1 枚。 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川芎、生地、白术; 肝肾阴虚如以肝阳偏亢为主者则加天麻、钩藤、白蒺藜、蔓荆子; 若以肾阴虚为主者则加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 痰湿郁甚者加半夏、天麻、白术、茯苓; 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川芎、莪术; 疼痛甚者加蜈蚣、地龙、全蝎。日 1 剂水煎服。治疗老年慢性头痛 76 例,其中男 28 例, 女 48 例;年龄最低 60 岁,最高 83 岁,平均 65 岁;病程 8 年以上 15 例,5 年以上 28 例, 2 年以上 18 例,6 个月以上 15 例。结果:基本治愈 24 例,显效 29 例,有效 16 例,无效 7 例,总有效率为 90.8%。 3.肩周炎: 用本方去通草、大枣,加葛根 30g,鲜姜 3 片。日 1 剂水煎服。 同时配用十香暖脐膏(附子、干姜、吴萸、丁香、肉桂等),松香散(松香、姜黄各 10g, 冰片 3g)外贴痛处。治疗肩周炎 33 例,结果:痊愈 17 例,显效 6 例,有效 10 例)。 又用本方加减: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鸡血藤、甘草、大枣。日 1 剂水煎服, 12 剂为 1 疗程,一般服 l-3 个疗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32 例,男 24 例,女 8 例;年龄最 小 42 岁,最大 65 岁;病程最短 3 个月,最长 2 年。结果:痊愈 30 例(无疼痛,功能恢 复正常),有效 1 例(疼痛轻微,功能恢复稍差),无效 1 例。 4.肥大性脊椎炎: 用本方加狗脊、伸筋草、杜仲、牛膝。日 1 剂水煎服。治疗肥大性脊椎炎 24 例。临床上 除局部症状外,常见冷痛、活动受限等“寒痹”征象。结果:显效 12 例,有效 11 例,无效 1 例。 5.坐骨神经痛: 用本方加减:白芍 15-30g,当归、桂枝、乳香、没药、制川乌各 10-15g,威灵仙 10-13g, 细辛 3-5g,甘草 5-10g。日 1 剂水煎服。随证加减。并用小活络丹,每次 5 丸,日 2 次服。 治疗坐骨神经痛 62 例。结果:痊愈 55 例,基本痊愈 3 例,显效 3 例,无效 1 例。 又用本方去通草,加牛膝 15g,威灵
仙、鸡血藤各 30g,制川草乌、乳香、没药各 10g, 痛剧者酌加田三七末(冲服)6g。治疗坐骨神经痛 20 例。结果:痊愈 18 例,好转 2 例。 6.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本方加地龙、牛膝、丹参、制乳没、桃仁、红花等。日 1 剂水煎服。每治疗寒瘀型血栓 闭塞性脉管炎 33 例。结果:临床治愈 22 例,好转 10 例,无效 1 例。 又用本方去细辛、甘草,加川椒、丹参、益母草、王不留行、川郁金、公英、银花、元参、 川附子、鹿角胶、鸡血藤、潞党参、黄芪、川牛膝。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0 例。结果: 痊愈 9 例,1 例中途停药,情况不、明。又用本方去大枣,加川牛膝 10g,丹参 15g,赤 芍 12g,生黄芪 12-30g 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5 例。结果:治愈 13 例,显著好转 1 例,进步 1 例。 7.冻疮:3用本方加减:当归 20g,桂枝 15g,芍药 20g,细辛 5g,炙甘草 5g,木通 10g,生姜 10g, 大枣 5 枚。诸药加水 500ml,煮沸(文火)后 5 分钟离火,用蒸气熏冻疮部位,待药液降 至适当温度,将冻伤部位浸入带入药渣的药液内浸泡 15-20 分钟,日 2 次,1 剂药可连续 用 4 次。治疗Ⅰ度-Ⅱ度手足冻疮的学龄儿童 100 余例。结果:经 2-4 次熏洗症状明显减 轻,6-8 次后,患处肿消,痛止,色退而愈,无不效者。 8.霉菌性肠炎: 用本方加薤白为基本方,热毒盛者加黄连、黄柏、银花; 气滞者加槟榔、枳壳; 阴虚者加生地、麦冬、玄参; 食积者加山楂、鸡内金。治疗霉菌性肠炎 21 例,结果:痊愈 19 例,无效 2 例。
谈《伤寒论·厥阴病篇》之腹诊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赵业勤 杨爱华关键词 伤寒论 厥阴病 腹诊 《伤寒论》一书内容宏丰, 义理蕴深。本文 拟就该书厥阴病篇中有关腹诊的内容作一初步 探讨, 以就正于同道。 1 厥阴病的病机特点与腹诊内容 《伤寒论·厥阴病篇》全篇 56 条, 论及腹 诊方面的内容达 39 条。 如心中疼热、 蛔厥腹痛、 少腹满、 腹濡、 心下满而烦等等。 厥阴病腹诊 的论述贯穿了厥热胜复这一条主线, 而手足逆 冷不失为厥阴病的主要标志。 厥阴病的病机与 腹诊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11  厥热胜复: 论中 326 条 ( 本文引用《伤寒 论》条文编码, 均依李培生主编《伤寒论讲 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年。 下同) : , “厥阴之为病, 消渴, 气上冲心, 心中疼热, 饥 而不欲食, 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335 条云: ” “伤寒, 一二日至四五日, 厥者必发热, 前热者 后必厥, 厥深者热亦深, 厥微者热亦微。 ”成无 己说: “邪传厥阴, 则热深也。 ”厥阴为阴之尽, 风木之气极易生阳助火, 消烁阴津, 津虚火旺, 脏燥无液, 求救于水, 则为气上冲心, 心中疼 热; 火生于木, 肝气通于心, 肝火易扰心火, 使 厥热更显复杂危笃; 木喜攻土, 胃虚求食, 而 邪热复不能消谷, 则饥不欲食, 或食入即吐; 厥 深热深, 胃家重伤, 而邪热下注, 则下之利不 止, 若厥热不除者, 必便脓血。 此时腹诊以胀 痛为急, 热利以绞痛、 掣痛为主, 利后痛减。 112 上热下寒: 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 与少阳 为表里之属, 邪至其经, 从阴化寒, 从阳化热, 故其为病, 阴阳错杂, 寒热混淆。邪热上逆, 上 热则撞心, 热灼于上, 则心中疼热, 下寒则饥 不欲食, 为阴寒在胃。若勉强进食, 亦不能纳,食必与蛔俱出。此因下部虚寒, 蛔闻食臭而出。 359 条云: “伤寒本自寒下, 医复吐下之, 寒格, 更逆吐下。 若食入口即吐,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 汤主之。 ”食入口即吐, 是因阴寒格阳, 拒食不 纳, 上热误下, 上热未必即去, 而下寒必更加 甚, 吐逆不止。 若汤水不得入口, 胃热气逆为 病机矛盾的主要方面; 若寒格甚, 兼以腹痛下 利清谷等, 则辛热开格为要务。 此时的腹诊特 点是热搏于上, 心下热痛, 拒按, 腹皮拘急; 冷 甚于下, 肠寒下利清谷, 腹皮濡软, 喜按喜温。 113 里寒外热: 370 条云: “下利清谷, 里寒外 热, 汗出而厥者, 通脉四逆汤主之。 ”厥阴病里 寒则下利清谷, 腹部冷痛, 得温则舒, 汗出而 厥。此外热是假热, 乃真阳外竭之表现。372 条 云: “下利腹胀满, 身体疼痛者, 先温其里, 乃 攻其表。 ”下利腹胀满, 为脾阳衰微, 不能运化 水谷。 此类腹胀满的特点是, 胀
满时减, 复如 故, 即胀满有减轻之时, 属虚证, 故喜按。 而 实证胀满则无有减轻之时, 胀满盛实则大便秘 结, 兼有腹痛拒按。 若通过治疗, 厥阴寒去则 胀满自消, 清便自调。 2 厥阴病腹诊部位 211 虚里: 位于左乳下三寸, 心尖搏动处, 按 之应手而动, 动而有节, 和缓从容, 一呼一吸 时间内是 4 5 动, 则为宗气满于胸中, 说明阴 ~ 阳平衡, 寒热和调。 厥阴病上热下寒, 寒热错 杂,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此时腹诊浅按即得, 厥热逆甚, 其动应衣。 如某些心肌炎的中后期 有此症状, 多为宗气外泄, 邪热扰心。 212  胸膈: 338 条云: “伤寒, 脉微而厥, 至七 八日, 肤冷, 其人躁无暂安时者, 此为脏厥, 非 蛔厥也。 蛔厥者, 其人当吐蛔, 今病者静, 而 复时烦者, 此为脏寒, 蛔上入其膈, 故烦, 须 ·185·臾复止, 得食而呕, 又烦者, 蛔闻食臭出, 其 人常自吐蛔。 ”厥阴病在胸膈时常为蛔窜上逆, 出现突发性、 钻顶样疼痛, 痛时苦不欲生, 痛 后好如常人。 伴有呕吐黄苦水或吐蛔, 为胃肠 虚寒, 腹诊时, 膈内柔软, 可有深按痛。 若病 延时日, 膈中拒痛痞塞甚, 则为胆火横窜, 伏 邪盘踞, 湿热蕴膈。355 条云: “病人手足厥冷, 脉乍紧者, 邪结在胸中, 心下满而烦, 饥不能 食者, 病在胸中, 当须吐之, 宜瓜蒂散。 ”由于 痰涎阻塞, 胸中阳气不布, 上腹按之胀闷不适, 为有形邪踞, 可吐可下, 一鼓荡平。 213 胁肋: 两胁为肝之分野, 肝病须按两胁。 339 条云: “伤寒热少厥微, 指头寒, 默默不欲 食, 烦躁。数日, 小便利, 色白者, 此热除也。 欲得食, 其病为愈; 若厥而呕, 胸胁烦满者, 其 后必便血。 ”厥阴病, 阳热内郁, 厥热俱显, 发 热寒颤, 胸胁满痛加剧, 呕吐频作, 严重时可 伴有便血, 如胆道感染继发胆道出血, 为热厥 俱深, 病情重笃。 214 心下: 心下指脘腹部, 厥阴病位若在心下, 可见厥而心下悸, 如 356 条云: “伤寒, 厥而心 下悸, 宜先治水” 后治其厥。 否则水渍入胃, , 易发利下之病。 这里心下悸指心下 ( 胃) 惕惕 然跳动, 腹诊时以手按脘有饱满感, 重按濡软, 无明显按痛, 病人自觉脘腹部鼓动不安。 论中 还述及“心下满” ( 355 条) , “胃中寒冷” ( 380 条) 等, 均指胃脘部自觉胀满, 腹诊时按之疼 痛, 推之漉漉作响, 摇晃时有振水声等症。 多 属痰涎壅阻不化, 中焦运化不畅所致, 如胃炎、 幽门梗阻等病。 215 腹中: 厥阴病在腹中, 论中记载颇详, 如 腹部按之柔软的“腹濡”( 347 条) , 腹中冷痛之 “其人内有久寒”( 352 条) , 腹内寒盛拘急疼痛 之“内拘急”( 353 条) , 因阳虚阴寒内盛致“腹 中痛, 若转气下趋少腹者” 之自利证 ( 358 条) , 因误汗而中阳虚乏, 中焦之气失其健运之 “汗 出必胀 满” ( 364 条) , 因脾阳衰微不能化物之 “下利腹胀满” ( 372 条) , 以及“伤寒, 哕而腹 满” ( 381 条) 等。虚寒证腹诊时喜温喜按, 胀 满时盛时减, 下利胀满则剧。 若邪实内结, 胃 气不降, 腹部疼痛拒按, 时可触及肠中累累燥 ·186·屎。 厥阴病于腹中部之腹诊, 还应注意手法轻 柔, 先按健部, 后及病所, 体会局部寒热, 有 无结块, 有无动气筑筑, 肠中转气声等。 216 小腹: 含少腹。 340 条云:“病者手足厥冷, 言我不结胸, 小腹满, 按之痛者, 此冷结在膀 胱关元也。 厥阴病下焦阳虚, 寒邪聚结于小腹, ” 小腹按痛, 胀大, 腹皮缺乏弹力, 有轻度紧急 感。 “热利下重者” ( 371 条) , 邪滞下焦, ** 坠重, 大便粘液, 兼有赤白, 为热迫大肠, 秽 浊郁滞不通, 《内经》谓之 “肠遉” 。 3 厥证之腹诊 “凡厥者, 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便为厥” 厥 。 阴病厥者, 手足逆冷是病在外部的主要症状, 其 腹中病变有寒、 热、 虚、 实之分。 311 热厥之腹诊: 热深邪伏, 阳不外达, 腹皮 灼热、 紧急、 干燥, 腹中按痛明显, 拒按, 用 两手护之, 痛楚作皱眉状, 深按腹里, 可触及 累累串珠样燥粪 ( 如单纯性肠梗阻、 疼痛性休 克) , 或可触及胁下肿块 ( 如胆囊积脓, 或化脓 性、梗阻性胆管炎, 中毒性休克) , 或腹如板块 样, 剧烈疼痛, 手不可近, 肠鸣音消失 ( 如胃 穿孔、中毒性休克) , 或腹痛如刀割样, 呈带状 样疼痛, 连及后背, 腹胀大如鼓 ( 如坏死性胰 腺炎、中毒性休克) 。邪热郁伏愈深, 四肢厥逆 愈甚, 腹证属危急; 热郁较轻, 则逆冷亦轻, 腹 证属轻缓。 312 寒厥之腹诊: 寒邪凝敛, 不温四肢, 腹皮 拘挛急迫, 隐痛不已, 手足厥冷 ( 如急性肠炎 失水) ; 或腹皮寒冷, 摸之手凉彻骨, 脐周拘急 痛, 直至少腹。 按之腹部弦急, 闻及漉漉声 ( 如慢性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 或于脐旁少腹 按之有块应手, 里急不舒, 连及外阴, 局部有 痉挛痛, 此属冷结关元, 为寒疝症瘕。 若小腹 隐痛, 月经不调, 经量如注, 挟有血块, 色黯, 多为血虚寒厥, 如子宫肌瘤等。 313 水厥之腹诊: 胃中停水, 阳不外达, 心下 悸动, 胃脘胀满, 按之有抗力, 小腹按之窒塞 而板硬, 腹内漉漉有声, 呕吐水液后脘腹得舒, 短气背寒肢冷, 小便不利, 多为幽门梗阻等症。
2厥阴头疼陈某, 男, 37 岁。头痛反复发作 5 年 余, 每因劳累、 心绪不佳或外感风寒而加剧。 西 医诊断为神经衰弱、 神经性头痛。 诊见: 头痛 时作, 目眩, 耳鸣, 颜面时有烘热, 心烦, 心 悸易惊, 失眠, 昼夜多汗, 腰背疼痛怕冷, 小 腹遇寒亦痛, 夜尿频数, 大便溏薄。舌质红、苔 薄白, 脉沉细。 证属厥阴头痛, 心肝失调, 寒 热互见。拟乌梅丸加减, 处方: 乌梅 15g, 花椒、 黄连、干姜、制附片、川芎各 6g, 细辛 3g, 黄 柏、藁本各 9g, 红参 5g, 肉桂 2g, 吴茱萸 415g。 每日 1 剂, 水煎温服。服药 7 剂, 头痛减轻, 耳 鸣已止, 夜寐转佳, 汗出已微, 腰背疼痛发凉 均有好转。上方去藁本, 续服 7 剂, 头痛已瘥, 诸症消失, 嘱服乌梅丸成方, 以资巩固。 以乌 梅丸为主治疗厥阴头痛临床屡试屡效。 处方用 药时, 笔者喜加吴茱萸一味, 因吴茱萸入厥阴 肝经, 能开郁散结, 下气降逆, 与黄连合用即 成左金丸, 可加强调肝和胃的作用, 提高乌梅 丸治疗头痛的疗效。 川芎易当归, 另加藁本, 取 其香窜上行之力, 通络止痛。痛缓则藁本去之, 以防香燥耗阴。
某某女60岁衡阳人日首诊病史简介:患者系本院退休职工,打从去年咳嗽数月不愈找我服用中药数剂治愈尔后便成了我"铁杆中医病人"的一份子。前些天,因为过食辛辣食物尔后涌现右侧牙龈发炎,肿痛鲜明,大便干结数日未解。自己熟知医药,故自行服用"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片"尔后展现全身寒战畏冷,牙龈肿痛未见改进,右侧颜面显著肿胀如馒头,启齿受限。再次前来诊治。望诊:患者面色少华,右侧颜面肿胀如馒头(虽肿但红肿不甚),启齿不利,舌淡红,苔薄白。问:肿胀部位发热吗?口干口苦吗?--回复:有略微的发热的觉得,口干不苦。切诊:触之颜面部分无显著热感,无硬结。脉细。解决:乌梅丸主之。乌梅30桂枝10细辛6花椒10附片10干姜6黄连10黄柏10党参15当归15赤小豆30 2剂。水煎服。处方完结,我对师弟张柏盛言之:应当吃了这两剂药颜面肿胀会消之大半。答曰:这个病的诊断其实不庞杂,西医即使一个部分的炎症传染。那么中医算是一个什么病呢?能够斟酌按外科"痈肿"论治。通例方式是"消、托、补"三法。大家都知晓,痈肿多是热毒壅盛,气滞血瘀。我们对待任何一个疾病的时候都要视察一下患病的人,而不是只盯着人生的"病"。这个病人体格是虚的,有两点能够佐证,一者是从去年的那次咳嗽久治不愈,最终我开温阳化饮之苓甘五味姜辛汤取效,末尾以小建中汤、肾气丸收功能够看出,患者的体格是虚的,况且是虚寒的,即使这一年来中止的服用中药尔后体格有所改观,但阳虚的布局还是不曾转变,患者常年以来畏风,气象转凉即一定立刻加衣,不然即感冒、咳嗽等;其二,此次发病,涌现部分红肿之"炎症",服寒凉之"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片","炎症"不只不减,反展现"颜面肿胀如馒头""寒战"等症。立足于患者阳虚的体格来诊治这个疾病就一切迎刃而解了---卧病的人的体格是虚(寒)的,人得的这个病是实(热)的,因而即使一个本虚标实,虚实混杂之证。治疗立足于阳虚之本,清热解毒为辅。而在仲景的书中,能起到寒温并用,攻补兼施,以补为主攻为辅的方剂非乌梅丸莫属…肝为风木之藏,体阴而用阳,内寄相火,邪入厥阴,则疏泄反常。这里乌梅之用,其酸入肝,益肝阴、补肝体,生津液、止烦渴,主病之谓君也。本案病名为"牙痈",以"厥阴病"论治,五藏之"肝",有事关大局的作用,作者对此只字不提,仅举乌梅丸之神秘,令读者浮于病之表层,终不得其要也。肝之用阳,即疏泄也,君以乌梅,肝阴得补,肝体得复,则疏泄正常,土无克贼之害也。此乃厥阴病用乌梅之要义也。吕刚过食辛辣,肝热犯胃,则牙痈肿痛;寒凉伤中,寒战不热,正不敌邪,则成土虚木贼之势。色脉为虚,是为本也。劣等本虚标实,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已了然可见。病在厥阴,治以乌梅丸;藏邪还腑,病出少阳,更弦柴胡桂枝干姜汤,此为水到渠成之言!其舍近求远,绕远而言,莫不玄乎?藏邪还腑,病出少阳"指厥阴肝藏,病在五藏,病位较深(阴);腑是指少阳胆腑,病在六腑,病位较浅(阳)。此乃治之妥当后,浩气来复,邪气撤离,病势由重转轻、由里出表,预后优良的体现。批复一刻钟前乌梅丸治厥阴寒热错杂证,但凡属于此病机,任何病都可治疗.此方温肝阳,治疗肝阳虚及慢性疲惫归纳症,此说在《中医临症一得集》有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治邪入少阳,饮结阳郁的方子。此病人体格偏于阳虚,阳虚则气化不如,易于生留痰停饮。此人去年的外感病用温阳化饮的苓甘五味姜辛汤取效,即可推之。今次之病也牵连到了她的阳虚体责问题,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故用补为主功为辅的乌梅丸收效。其人生病部位在少阳地面,故以柴胡桂枝干姜汤透达疏解已收尾。柴胡黄芩枢转少阳,清泻余热,桂枝干姜甘草,辛甘之味,用其透达郁阳,宣化停饮。牡蛎,瓜蒌根以软坚开结。
马××,男,二十七岁,门诊号9546。
患者右侧睾丸肿痛二月余,治疗后肿痛逐渐消退。某日夜间,右侧睾丸突然收引回缩至少腹。少腹拘挛疼痛不已,牵引腰部,痛不能伸,痛剧之时,连及脐腹,直至四肢挛急难以屈伸。颜面发青,冷汗淋漓。其亲友略知医理,认为此证系肾精亏损所致,拟滋阴补肾之剂,服后未见缓解,遂送中医学院附设门诊部就诊。刻诊患者面色发青,腹痛呻吟,愁容不展,两目无神,白睛发蓝,唇、舌、指甲均含青色。舌苔白腻,手足冰冷,脉来沉细弦紧。已两日水米不进。此系肝肾阳虚,厥阴阴寒太盛,阳不足以温熙筋脉。《内经》云“肝是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经脉失养,故拘挛收引,致使睾丸回缩而痛,即所谓“寒则收引”之意。法当温扶肝肾之阳,温经散寒,经脉之挛急自能舒缓。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味。
当归15克 桂枝12克 杭芍9克 细辛6克
通草6克 大枣5枚 干姜12克 吴萸6克
川椒5克(炒黄) 乌梅4枚 附片60克
上方服一剂后,疼痛缓解。再剂,则阴囊松缓,睾丸回复。面目、唇舌青色俱退。手足回温,诸痛皆愈。唯阳神尚虚,照原方去川椒,加砂仁9克,连服二剂,精神、饮食均恢复正常。
4泄泻   董某,男,62岁,1993年5月初诊。患者因腹泻2年余,屡治不效。诊见:面色晦黯,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每天5~6次,伴有腹胀隐痛, 时热时冷感,食少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证乃久病缠绵,脾气虚弱, 运化失权,兼寒热夹杂,治以温中补虚,收涩止泻,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 g,干姜、黄柏各10 g,炮附子、黄连、细辛、桂枝各3 g,党参、神曲各30 g.每天1剂,水煎服。7剂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成形。30剂后大便基本复常。   按:本例泄泻,时间近2年余,西医未有明确诊断。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肝硬化、肠肿瘤多见便溏,腹胀隐痛,夹有不消化食物,且病程较长,反复不愈,与本例近似。久泄不止,致脾土虚衰,中阳不温,运化失职。方中乌梅、干姜温中收涩;少佐附子、细辛、桂枝辛温之品,增强温脏之力;黄柏、黄连苦寒坚下,又能缓和方中诸药之温燥;党参、神曲补气健脾,和胃止泻。诸药对症,故能获效。   2 咳嗽   曹某, 女,61岁,1991年初诊。患者系结肠癌术后肺转移化疗后,咳嗽痰少,色白质粘,咯出不爽,口干,时伴有胸闷不舒,气短便溏,食少腹胀,面色少华,舌淡红、苔少,脉濡。证属病久体弱,脾土亏虚,土不生金,宣肃失常。治以温中补虚,敛肺止咳。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 g,干姜、黄柏、黄芩、椒目、紫苏叶、天竺黄各10 g,炮附子、细辛、桂枝各3 g,党参、黄芪各 30 g.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2周咳嗽减轻,去紫苏叶、天竺黄,再进2周,咳嗽平。   按:肺部转移性肿瘤形成慢性咳嗽,多见干咳,痰少难咯,久咳易累及脾脏,形成寒热错杂症。虽病位在肺,治宜兼顾肺、脾。方中乌梅味酸,敛肺止咳;黄柏、黄芩燥湿化痰;天竺黄、紫苏叶止咳平喘;附子、干姜、椒目、细辛、桂枝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且桂枝能温通上下,和血宽中;党参、黄芪补肺脾之气,扶助正气以祛邪。   3 胃脘痛   金某,男,68岁,1997年初诊。患者为胰腺癌术后,胃脘隐痛,食欲减退,食后饱胀,偶泛涎水,面色萎黄,形瘦,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弦细。胃镜示:慢性胃炎。证属中焦虚损,阻碍气机,气滞不 通,不通则痛。治当温中补虚,理气健脾。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干姜、白术、椒目、炒黄柏各10 g,炒黄连、陈皮各6 g,细辛、制附子各3 g,党参、八月札各30 g.水煎服,每天1剂。7剂后胃痛好转,仍嗳气,加乌药6 g.再服3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按: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 可见脘腹胀痛、饮食不馨、嗳气、食后饱胀、便溏、面色萎黄、 消瘦等脾胃中虚症。同时兼有气机阻滞等症。乌梅丸中乌梅酸以开胃;干姜、白术、椒目、细辛、制附子、陈皮温煦中焦;黄连、黄柏炒制可减其苦寒伤胃;党参、乌药、八月 札健脾补气,理气止痛,且八月札有抗癌之功,药症相合,故能奏效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治疗胆道蛔虫
《伤寒论》中述:“蛔厥者,其人当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柯琴曾对其治蛔作用概括为“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这说明乌梅丸治疗蛔虫症的历史由来以久。目前多报道用其治疗胆道蛔虫症。“蛔得苦则下”,但胆汁为至苦之物,为何蛔虫会钻入胆道内呢?主要是因为脏腑虚寒,胆道功能减退,故蛔虫入胆,继而引起发热(感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在这一过程存在着寒热虚实夹杂的矛盾。而乌梅丸寒温互用、攻补兼施恰好针对病机,故疗效明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丸可以使蛔虫麻醉,失去附壁能力,同时又能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增加,促进胆汁分泌,不仅有利于蛔虫的排出,而且可减少和防止胆道感染,减少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的核心,从而减少胆石症的发生[1]。
慢性久痢,邪气未尽,正气已虚,如一味扶正收涩恐有敛邪之弊,而专事清化则恐伤其正气,唯扶正祛邪才是正道。而乌梅丸温清敛补,攻补兼施,于久痢虚实夹杂之证最是合拍。是谓“调其寒热,扶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自止。”关于其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等的报道较多,效果显著[2]。并有应用其治疗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者,亦有较好疗效。
仲景之乌梅丸,方后注云“亦主久痢”,对于暴痢下注,历代医家多有避讳,是恐乌梅之酸收敛邪。然《千金要方》中乌梅丸(由黄连、乌梅组成)却用以治疗暴痢、新痢,且“服之无不瘥”。说明对乌梅酸收敛邪的认识并不确切。近代名医朱良春先生亦认为,梅占春先,得生发之气最早,味虽至酸,然与兜涩之品不可同日而语。且痢疾杆菌在酸性环境中不易繁殖,故用之有效而无碍,不必拘泥于前人酸收之说。久痢、暴痢患者如因下利不止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甚至虚脱等表现时,辨证为厥阴下利、寒热虚实错杂,应用乌梅丸治疗是非常对症的。
治疗胃脘痛
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往往病程中出现胃脘疼痛、痛引胁背、气上撞心、胸腹满闷、恶心呕吐、饥而不欲食、食入即吐、暖气或吐清水、周身乍寒乍热、四肢厥冷、脉弦紧、舌红苔白或薄黄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上述一组症状,具有寒热虚实俱存的特点,只要抓住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在临床上患者既有气促、烦躁、口苦、痰黄、舌苔厚腻、脉滑等实热症状,又常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喘甚、汗出、手足厥冷、脉沉、舌胖边有齿印等虚寒症状,故有学者认为其病机特点为寒热错杂、本虚标实,在治疗上选用乌梅丸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有人应用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临床症状改善,激素撤减成功率增加[3]。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也为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提供了证据。方中乌梅、人参具有抗过敏作用,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桂枝、细辛、川椒有松驰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附子、人参、干姜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作用,可对抗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造成的副作用,从而利于激素的撤减;黄连、黄柏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消除气道的炎症,减少渗出,使气道保持畅通[4]。
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说:“头痛一切属三阳经也,而阴经亦有头痛乎?太阴少阴二经,皆上止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则无头痛之症,唯厥阴之脉,循喉咙后,上入颃颡,连目眦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亦有头痛。”乌梅丸为厥阴病之正方,著名医家叶心清就曾用乌梅丸治疗一位因萎缩性鼻炎而引起剧烈头痛的患者,2 剂即愈。血管神经性头痛、鼻渊头痛、偏头痛患者辨证属于厥阴头痛者应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常可取得较好效果。虚寒偏重者,重用参、附、桂;属于血虚者,重用归、参。根据病情或轻苦寒而重辛温,或轻辛温而重苦寒,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法则,才可得心应手。
除上述疾病外,乌梅丸临还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只要掌握厥阴病寒热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当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症状时,皆可运用乌梅丸方进行加减治疗。在临床中随症灵活化裁应用,才可充分发挥该方的作用。
乱了些 很难找 总结一下而已
乌梅丸;治疗应用  乌梅丸为《伤寒论》厥阴篇中的一首方剂,由乌梅、黄连、干姜、细辛、附子、桂枝、黄柏、人参、当归、花椒组成。后世多改丸为汤剂。笔者根据乌梅丸“酸甘辛苦复法”的组方特点,灵活运用于临床,有一定体会,现介绍如下。1 谨守病机,善用原方  乌梅丸为治疗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厥阴病主方,本方与其它寒热并用方剂的最大区别是“重用酸以平肝”、“寒热刚柔同用”。吴鞠通曾对乌梅丸进行探讨:“酸甘化阴,辛苦通降,辛甘为阳,酸苦为阴”,“为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之全剂”。笔者在临床上,通过调整药量大小、药物的刚柔比例,达到切合病机,而获良效。  例1:久泻案。彭某,男,22岁,学生。腹痛、腹胀、腹泻反复发作10余年,经西医检查诊断“慢性肠炎”,多方治疗效果不佳,放暑假由其父带来求治。现症:腹痛不著,脘腹痞胀,肠鸣泄泻,每日3~4次,泻下溏薄便夹粘液而不爽,食纳不佳,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腹部柔软,脐左下侧有轻压痛,口干不欲多饮,舌边红、苔白微腻,脉弦。此肝气犯脾胃,上热下寒,治宜泄肝和胃理脾,温清并用。处方:乌梅10g,桂枝5g,椒目6g,附子6g,干姜3g,黄连、黄柏各3g,当归5g,细辛3g,党参10g,水煎,日2次服。  服上方6剂,肠鸣腹泻大减,大便成形,日2~3次,未见粘液,食纳好转,继以原方附子改10g。服上方6剂已基本痊愈,每日大便1~2次,已成形,腹无痛楚,食纳增,体重增加2kg,面色转润,口和,舌淡,脉沉,现时仍感有便意,腹部似有不耐寒冷之感,此脾虚寒尚未全复,继以抑肝温脾法:继以原方加白术10g,服10剂而痊愈。  按:本例腹痛、腹胀、腹泻10年余。根据其痛、胀,泻下溏薄,便夹粘液,舌边红、苔白腻,脉弦等,辨证为肝气犯胃,脾虚不运,肝气亢而上热,脾气虚而下寒。由于寒热错杂,必须温清并用,以乌梅丸抑肝和胃理脾,并调整其上热下寒。乌梅酸以平肝,抑肝气之亢逆,黄连、黄柏苦寒清胃和胃,使胃气下降。用当归者,补气血,和阴气。久病本为脾虚,故以党参补之。用细辛者,通其阳气。患者面色萎黄,病程较久,为脾气虚、脾阳不振,故在原方中加重温阳药用量。  2 病症差异,加减原方  在临床上病机符合寒热错杂者,可异病同治,应用乌梅丸。笔者对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症,常以乌梅丸随症施用。但是必须贵在加减,根据兼夹不同而灵活增损。如腹泻与肢厥两症并现,阳衰于下,故重用姜、桂、附、辛,而去连、柏;仅呕吐一症,气逆于中,故重用黄连、黄柏,去细辛,并且轻用附、姜以平之。  例2:胆囊术后胁下痛案。秦某,男,73岁,离休干部。10年前因胆囊炎、胆石症在某医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未能缓解,又行第2次手术(原因不详)。两次手术后,患者右胁下仍感疼痛,继续抗菌治疗。10年来,反复发作,每年至少4~5次,每次均用三联以上抗生素治疗,10余天方能缓解,中药叠经疏肝利胆化瘀等法治疗,症状时作时休。现症:右胁下隐隐胀痛,脘腹胀满,嗳气频作,口干口苦,大便尚正常,小便微黄,寒热不明显,形体矮胖,面色红赤,右上腹见手术疤痕愈合良好,下肢不肿,苔薄黄糙腻、舌质红,脉弦滑。就诊时已应用先锋霉素Ⅵ、丁胺卡那霉素等输液10天,观前医处方大柴胡汤加活血化瘀方,症状未见改善。良由湿热蕴结,肝失疏泄,肝阴受损,肝胃不和所致,抑肝和胃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g,白芍15g,生甘草4g,黄连3g,黄柏3g,花椒5g,干姜2g,姜半夏10g,陈皮6g,竹茹10g,川楝子10g,炒延胡索10g,赭石20g,水煎,日3次服。  服上方6剂,疼痛大减,嗳气已除,苔渐净、舌红,脉小弦,前方既效,原方增损:乌梅10g,赤芍、白芍各10g,生甘草4g,黄连2g,黄柏3g,姜半夏10g,陈皮6g,竹茹10g,木瓜10g。服上方5剂,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偏干(2日1次),口中和,食纳不佳,六腑以通为用,上方加生大黄3g。服上方6剂,大便日行1次,质偏薄,自觉无痛苦而食养善后。  按:本例特点为火盛于上,气逆于中,故方用黄连、黄柏、川楝子、竹茹重在清降肝热,清火于上,降逆于中;而去桂枝、附子、细辛刚性温下之品,加入姜半夏合干姜、黄连,有辛开苦降之意,赭石为重镇气逆要药。症见嗳气频频、脘腹胀满,说明湿热较甚,当去参、归。症见舌苔糙、舌质红,说明因疏泄太过,损伤肝阴,故前医用大柴胡汤效差,乃用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治本,要点仍在酸以平肝。三诊时大便偏干,加生大黄少许,以通为用,同时健胃。  3 久病疑似,化裁原方  临床有许多疑难杂症,寒热错杂,虚实并见,审机立法,选方用药一时很难定夺。乌梅丸方寒热虚实药物并投,总以“酸以平肝”为要领。笔者在临床上对于久病或者辨证似是而非,虚实寒热均见,常以厥阴肝为纲辨识,用乌梅丸意化裁,扩大乌梅丸使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  例3:便血案。王某某,男,48岁,农民。患者以大便解鲜血反复发作15年入院,入院时体检脾肿大、重度贫血,住本院外科行脾脏切除术,术后3天大便又解鲜血,请痔科会诊,认为有混合痔,再转痔科手术治疗,术后大便仍解鲜血,前后3次请院外血液科、消化科专家会诊,进行各种检查,包括肠镜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现症: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语声有力,出汗多,胃纳可,小便正常,大便解鲜血特点是:自觉**部有收缩坠胀之感即有便意,便解鲜血,每次量约15~30ml不等,有时纯鲜血,有时血后大便出,大便成形,质不硬不薄,便后无脓液。大便解鲜血时间,每晚8时为甚。苔薄舌红,脉细小弦滑。辨证为久病,虚实寒热互见,仿乌梅丸意化裁。处方:乌梅30g,白芍20g,甘草5g,黄连2g,黄柏10g,炮姜2g,肉桂1g,蜈蚣1条,3剂,水煎,日服3次。另:白及20g,地榆炭30g,大黄炭10g,10剂,水煎灌肠。  服药2剂后即**收缩坠胀感明显减轻,晚间出血明显减少,3剂后基本不出血,汗止,精神振,已见效,嘱继续灌肠,原方5剂再服。药后未见便血,病者出院,继续服原方加当归5g,以及带灌肠药各10剂。追访2月未见复发。  按:本案为2次手术病例,且病程时间较长,诊断不明确,中医属血证(近血)范畴,但治疗效果不佳。辨证从厥阴肝经论治,重用乌梅为君,酸以平肝,配白芍、甘草为臣,有缓急之用,黄连清肠道湿热以止血,党参扶正,炮姜、肉桂意在反佐,仍含乌梅丸刚柔并用之意,且炮姜、肉桂亦有止血之功。重用黄柏着力于清下焦湿热,蜈蚣平肝熄风。综观全方,既按乌梅丸方意配伍,又不照搬原方,每味药各司其属,因而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可见活用经方,关键是思其意而化裁,有创意而不离法度。
乌梅丸验案一则
作者:顾正标
-------------------------------------------------------------------------------- 关键词:腹痛 腹泻 乌梅丸
刘××,男,54岁。日初诊。自述于1998年4月中旬开始,患间断腹痛、腹泻,严重时每日泻7~8次,泻下物夹有大量粘液,有时混杂少量脓血。当时服用黄连素、香连丸、氟哌酸等,症状可缓解或消失。至1998年10月初,由于一次食物中毒后,导致腹痛、腹泻反复发作,症状进行性加重,服上述药物收效甚微。遂到某市级医院诊治,经结肠镜等专科检查后,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给服阿托品、SASP及卡那霉素等治疗,症状有好转。但连续服药近1年,未能治愈,故求治于笔者。患者形体消瘦,表情痛苦,左侧腹痛明显,伴里急后重感,大便每日10余次,不成形,夹杂有粘液和少量脓血,排便后腹痛缓解,听诊肠鸣音亢进,左腹部可触摸到痉挛性包块。乙状结肠镜检查:左侧降结肠部位见粘膜充血、水肿,间有5个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致、深浅不等的溃疡,表面有血性渗出物。平素常感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口干口苦,常发口腔溃疡。舌质淡红、苔灰黑厚腻,脉弦细。中医辨证:脾肾阳虚,胃肠湿热。治法:温肾暖脾,清利胃肠湿热。方用乌梅丸加味:乌梅、炮附子、炒当归、地榆炭、炒黄柏、木香各15g,淡干姜、炒川连、细辛各10g,桂枝、花椒各5g,党参、生米仁各30g,三七粉6g(分3次冲服)。7剂。
二诊(5月15日):腹痛明显缓解,里急后重感消失,大便次数减少至每日5~6次,粘液及脓血减少。食欲改善。但左腹部仍可摸到痉挛性包块。舌质淡红、苔微灰腻,脉弦细。方药有效。守上方加入三棱、莪术各15g,台乌药10g。14剂。
三诊(5月30日):腹痛消失,腹泻每日3~4次,少许粘液,无脓血。左腹部痉挛性包块偶然出现。现感睡眠不佳。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弦细。病势已衰减大半,守前二诊方,加入炒枣仁30g,14剂。
四诊(6月13日);大便软,日2~3次,无粘液脓血,左腹部包块消失,睡眠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病情明显好转、稳定。宜守三诊方,14剂。
五诊(6月28日):大便成形,日1~2次,粪常规检查正常,隐血阴性。自觉精神爽朗,体重增加,身体已康复。令患者复查结肠镜,因其不愿而作罢。为巩固疗效,嘱其再服中成药乌梅丸2周。
随访半年余,未见复发。
按:《伤寒论》第338条云:“……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厥之病机为上热下寒,故用乌梅丸清上温下以治之。笔者所治病例属“久利”,即慢性腹泻,其病机亦为上热下寒。上热表现为口干口苦、常发口腔溃疡,下寒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痛泄泻。故用乌梅丸治之,方证合拍,药病相应,因而有效。
好了 乌梅丸 总结差不多了
我有空会收集所有关于寒热交杂之病的医案和文章 让这病不再成为疑惑 还是觉得经验出真知 关研究医理不实践没用 看着医案好像自己也治过了一样 呵呵 继续加油
有识之士可以告诉我 阴阳两虚 和虚阳外浮的区别么 占时认为乌梅丸和虚阳上俘是一回事
阴衰无以固阳 阳气外浮与外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热下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