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医学专业与中国医学史讲稿的关系

世界医学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75页免费64页免费35页免费15页免费130页2下载券 91页2下载券46页免费76页1下载券10页免费9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8页免费75页免费39页免费46页免费131页免费
世界医学史|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4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其他基础学科参见
其他專門醫學
主題與專題
醫學史,又稱醫療史或醫藥史,的一個分支,以疾病經驗及其對應手段為研究對象。二十世紀初期的醫學史,大多由醫生所撰寫,強調醫學技術的進步與突破。近期的醫學史,則強調病人的經驗,以及不同時代或對身體和疾病認知的差異。
印度醫學奠基於(又稱)之上。這部經典包括了《》(Charaka Samhita)和《》(Sushruta Samhita)兩個部分。《遮罗迦本集》認為,健康和疾病不是必然的,人类的努力可使生命延长。《妙闻本集》則將医学的目的定義为治疗病人的疾病、保护健康的人及延长生命。这两部古老的文献包括了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对疾病的发作及结果的预言)等細節。《妙闻本集》描述各种形式的手术,包括鼻成形术、毁坏的耳垂的修复、会阴膀胱切石手术、白内脏外科及一些其它的切除术和手术过程。
阿育吠陀包含医学的八个分支:、(包括解剖学)、、和等疾病与治疗、、和、、之术及之术。除此之外,阿育吠陀的学生也必須學習十门醫學技术:、操作技巧、、、、、、的分析与准备、的混合和的准备。
包含在的医学知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手术被知道最早在大约公元前2750年在埃及进行。的有时候被誉为的创始人及详细说明了治疗、疾病和解剖学的观察的的原作者。成书于大约公元前1600年的被看作是一些早期著作的集合。那是一本关于的课本,几乎完全缺乏了关于魔法的思想,详细地描述了检查、诊断和预后。
相反地,《埃及伯斯纸草文稿》(成书于大约公元前1550年)充满了咒语、驱赶造成疾病的恶魔的方法和其他的迷信。《埃及伯斯纸草文稿》可能是最早记录了肿瘤的文件,但是由于对于古代医学术语缺乏了解,它可能只是指简单的肿胀。
《》 对女人的投诉和问题有了概念。三十四宗个案详细地描述了治疗和诊断。(一些并不完整)
已知被称为“生命之屋”的医疗机构早在的古埃及被建立起来。 在时,一些工人享受的利益如医疗保险、退休金和病假。
已知最早的是公元前27世纪的古的Hesyre的“牙医和医生的长官”Hesyre。 同样,已知最早的女——Pessechet在时期的古实行医术。她的头衔是“女医生的女管理人”。除了作为管理人的角色,她也让在的医学院的接生员们毕业。
最古老的关于医学的文献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前半部的古巴比伦时期。最详尽的巴比伦医学文献却是在巴比伦国王Adad-apla-iddina(公元前1069年至1046年)统治时期的由博尔西帕城的医生Esagil-kin-apli所写的《诊断手册》。
随同当代古埃及医学,巴比伦人介绍了、预后、和药方的概念。此外,《诊断手册》介绍了治疗和病因学的方法及、和诊断、预后和治疗的合理性的使用。此文献包含了一份含有许多病症的名单并经常详述了试验上的观察和用来结合在病人身上所观察的病症与其诊断及预后的合理的规则。
《诊断手册》以一组合理的公理和假设为基础,其中包括了一些现代看法即通过视察病人的症状,我们可能确定病人的疾病、病因、病情的发展及复原的机会。病人的病症及疾病可通过一些医学上的方法如绷带、油和药丸来治疗。
波斯的医学的学习与实施有一个长且成果丰硕的历史。波斯在东西方的交叉处的位置使它成为古希腊和印度医学发展的中心。许多贡献被加入到这个知识体中在伊朗被伊斯兰化之前及之后。
波斯的第一代医生在Jundishapur学院接受训练。医学医院有时候被声称已被发明。例如:腊泽斯成为第一位系统地使用在医学用途上使用酒精的医生。
《医学全书》是一本由腊泽斯编纂的最完整的书。在这本书里,腊泽斯记录了来自他自己经验的临床个案和提供了各种疾病非常有用的记录。
介绍了和的由腊泽斯编纂的《Kitab fi al-jadari wa-al-hasbah》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Mutazilite (一间)和是另一位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医学正典》有时候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著名的书。它曾经是的标准书本直到。
也发展了一个巨大的体系。许多传统的中国医学的哲学源自道教的医生对疾病做实际的观察,并反映了经典的中国人信仰,即人类的体验表达了起因的原则能影响所有程度的环境。这些起因的原则,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或神秘的,以宇宙的自然秩序的表达有因果关系。
《》記述了在公元前2696年至2598年間,与關於醫藥健康的談話,傳統上被認為是中醫學最早的系統專著。然而經考證其成書年代約在戰國時期,也受到當時的哲學思想所影響,可以說是提綱挈領的指導了中醫的理論。
在时,作为长沙太守的在公元2世纪末编纂了《》。的提倡者也在他的《》提起了。在唐朝时期,声称找到了的原著,并大量地扩充和修改了它。在公元11世纪(),因为朝廷的命令,《》再次被修订成接近今天的版本。這本經典是传统基础的重要代表作品。
我们大部分对于的的认识来自于《》。它包含了各种与健康有关的法律和仪式,例如隔离受到感染的病人、处理了尸体后需洗澡及将排泄物和粪便埋在远离营地的地方。尽管遵守这些条规确实为健康带来好处,但徒相信执行这些仪式和禁忌纯粹是为了完成的意愿,而没有隐藏的意图。Max Neuberger 在他的《医学的历史》说:“这些条规关注疾病的预防、流行病的抑制、性病和卖淫的抑制、皮肤的照顾、洗澡、食物、住所与衣服、劳工条规、性生活、人民的纪律等。这些条规中的许多条规例如:安息日的休息、行割礼(和的宗教仪式,在仪式里进行割活动)、关于食物的(禁止猪肉和血)、关于月经、临盆妇女和淋病患者的条规、患者的隔离和露营的保健,考虑到天气的情况,令人意外的合理。”(Neuburger的《医学的历史》,牛津大学出版社,1910年,第一卷,第38页)
自从在1991年在及的上发现了,人们已经认为医学的历史已经变得更加长。他大约46岁,在身上超过40处有纹身。大部分纹身所坐落的位置是在医学分析也显示他曾经有过的疾病或疼痛如的地方。他的死亡发生在公元前3300年,而他的尸体是所保存的最古老的,如今被保留在的博物馆中。希臘時代曾經有幾十年的時間法律允許醫生可以將奴隸或犯人活活解剖來做研究,但後來又禁止活人解剖。
因为和社会的发展,信仰系统被不同的自然系统所取代。希腊人自开始就发展了一个体液医学系统,治疗被认为是恢复体内体液的平衡。《古代医学》一部关于专题著作,由大约于公元前400年所编纂。类似的看法在和也得到支持。在,自从直到时期,医学的要旨是通过控制和来维护健康。解剖学的知识非常有限,只有很少外科或其他治疗。靠着和病人的良好关系,处理微小的病痛及安慰病人恶劣的情况,但在发生时,一开始发生在城市和动物的驯养,然后在全世界流行,的作用不大。
被看作是现代医学之父,而他的跟随者首先描述许多疾病及医学状况。他被赋予荣誉因为他首先描述了杵状膨大(手指与脚趾的末端扩大,指甲闪闪发亮且不正常弯曲的情形),是慢性化脓肺病、和发绀的心脏病的重要症状。因为这个原因,畸形的手指有时候被称为“的手指”。也是第一位在预后描述“希波克拉底的脸”的。在《》(戏剧)中在描述之死时著名地间接提到对“希波克拉底的脸”的描述。
将疾病分类成急性、慢性、地方性及流行性并使用了术语例如恶化、复发、消退、病情急转、突发、巅峰和康复。另一个希波克拉底的主要贡献可以在症状学、物理的发现、外科治疗和胸积脓症的预后的描述中找到。是第一位备有文件证明的,而他的发现仍然正确。
进行了许多大胆创新的手术,包括脑和眼的手术,在那之后的大约两千年没有人尝试进行过脑和眼的手术。后来在的,在的文章成为的课程的支柱,然而他们在的发展停滞不前。然而在16世纪30年代,的家和安德烈亚斯·维塞利亚斯进行了一项将许多用书写的文章翻译成的计划。维塞利亚斯最著名的作品——《人体结构》极大地受到的文章的影响。和的作品尤其是包含了他们两人的学说的《医学正典》被翻译成。《医学正典》维持为最具权威的书直到16世纪。
人发明了许多外科器械,包括第一个特别给的器械,而且在外科上使用了钳子、、烧灼剂、剪刀、缝针、探针和扩张器。人也是的先驱者。
的逐步发展的和的混合物。在早期的,随着的灭亡,标准的知识主要基于仅存的保存在修道院或其它地方的和的文章。关于疾病的治疗和起源的概念并不是完全是世俗的,而也基于的看法。因素例如命运、罪恶和星的影响被认为和物理因素相当。
欧利修巴斯是最伟大的编纂者。一些他和其他的的作品被翻译成,甚至到了和,被翻译成和。最后一位伟大的的是居住在14世纪早期的的Actuarius。
显然不是的七大范畴之一,因此被看成是手工艺甚于。然而,、和分别是12世纪的第一所的。 Rogerius Salernitanus的《的实施》,为现代手册奠定了基础。现代的发展开始于16世纪的描述了部构造和其他的维塞利亚斯。他对它的功能缺乏概念,并认为它主要被放置在脑室。
伊斯兰教的文明着重在因为对的各领域(包括、、、、、和制药的科学(Pharmaceutical Sciences))有着重大的贡献。进一步发展了人和人的医学的实施。胡纳因伊本伊沙克和他的助理将的作品翻译成。此作品尤其是所坚持的合理和系统的方法为伊斯兰教的医学设置了模板。伊斯兰教医学迅速传遍整个。设置了最早的。在时期受到的影响而建立了。
在他所编纂的De Gradibus展示了数学在医学上的应用,尤其是在。这包括了上的发展去测定药物的强度和一个能让医生预先知道病人的病的最重要的那几天的系统。腊泽斯辑录了许多依据他自己经验的临床个案和提供了很有用的关于许多疾病的记录。他的《医学全书》介绍了和,并在欧洲非常有影响力。在他的《对于盖伦的疑惑》中,腊泽斯是第一个运用方法证明的体液理论和的的错误。
被看成是现代之父。他编纂了《医学的方法》(:???? ??????? ??? ??? ?? ???????)。那是一本30卷的。和人的都有教授这本书直到17世纪。他用了许多外科器械,包括那些特别给女人的器械、肠线、钳子、结扎线、外科针、、刮匙、牵引器、外科匙、探针、外科钩、扩张器、锯和石膏。
被认为是现代之父和历史上其中一个最伟大的和学者。他编纂的《医学正典》(1020年,:??????? ?? ???,亦作《回回藥方》)和《治疗之书》(11世纪,:??????)维持了作为和的标准课本直到17世纪。阿维森纳的贡献包括在研究中介绍了系统的实验和测量、通过接触传染的传染病的发现、隔离的介绍以限制通过接触传染的疾病的传播、试验中的药物和临床实验的介绍、首次关于和的介绍、从胸膜炎中区分出纵隔、结核能通过接触传染的特性、通过和传播的疾病、首次对疾病的详细描述、、性反常、神经病、用来治疗和从中区分出。从中区分出对于制药的科学的发展非常重要。
尽管没有确切的记录表明什么时候植物开始被使用在用途,在的发现的壁画描述了药草的使用,按照放射性碳定年法,这可追溯到公元前13,000至25,000年。随着时间的过去,经过反复的试验,早期的部落群体对药草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大英百科全書
Griffith, F. Ll. The Petrie Papyri: Hieratic Papyri from Kahun and Gurob
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3.
 //.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3.
:2个隐藏分类:官方交流QQ群:
查询对象:
查询依据:
&&&&查询关键词:&
& && && && && && && && && && && && &
您可能感兴趣的...
《古医书研究》序言:中医药学古典著作,是中医药学的发展基础,是我国古代医药学家以当时各门自然科学和先进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整理总结。它长期以来,在指导我国古代临床医疗实践和中医药学发展上,产生过极大影响,直到今天,它仍然在发挥着积极作用。它的医学思想,还在放射着无限光芒;它的医疗方法,还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徐灵胎医学全书》徐灵胎(),原名大椿,曾名大业,晚号洄溪老人。徐氏学识广博,尤精岐黄。医理精深,经验丰富,见解卓群,生平著述颇丰,对《内经》、《难经》、《伤寒》、本草及临床都有深入研究和颇多体会,堪为国医大家。根据《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编委会有关名医全书著作遴选规定,经调查考辨,有8部著作符合规定,包…《名老中医之路》?是的,不用怀疑您的眼睛!岳美中、施今墨、蒲辅周……一个个如雷贯耳的中医泰斗,他们的治学之道、学术成就、医德医风曾经启迪、诱掖了多少中医后学。今天,本书载着广大读者的关爱和厚望又与您见面了,相信她带给您的不仅仅是惊喜……  《名老中医之路》编者的话:我们认为,著名中医学者和名老中医多年积累的治学…黄元御,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生。于1705年,卒于1758年,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家,曾任清室太医被誉为[一代医宗]。《黄元御医学全书》本书收录了黄氏存世医书十种,即、、、、、、、、、<长沙药解…《医经精义.医易通说.医学见能.本草问答》内容提要:《医经精义》二卷。原名《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是唐宗海医学思想的代表作。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等20余类,予以撮要和注释。书中除引中医理…拙著《汉英中医药大词典》和《中医英语翻译技巧》出版之后,学术界一些朋友建议我编写一本实践性强且易于普及的中医英语词汇手册,以适应中医人员学习中医英语和进行中医翻译的需要。因工作学习繁忙,一直拖到今年秋天方才动笔。本书精选中医名词术语1000条,逐一进行翻译并举例,以阐明其用法。对一些重要…本书系紧密配合中医药类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教材《新编医古文》的学习辅导用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教材阅读文选五十篇,本书按照直译的要求全部予以今译。二、教材五十五组阅读实践,本书都作了答案。三、教材所选录七百多条中医名词术语,本书如数加以解释,并标记应试不同级别者所应掌握的内容。四、教材…《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中医药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了生命科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中医学解决这些问题所具有的优势和局限,并规划了中医现代化的目标、主要领域及主要研究内容,面对WHO对新世纪医学提出的两大主题——亚健康与难治病,中医学发挥学科优势特色,为人类的健康与长寿做有益的工作。本书出版必将对…
医学图书分类
电子图书总排行版
-->中国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
【浏览量】
<font color="#ff&次
【作者】傅维康
【出版社】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日
【上架日期】日
【开 本】
【页 数】605
【ISBN】7-
【内容简介】
&&&&&&《中国医学史》教材建设是中医高等教育事业基本建设之一,也是培养高质量的中医人才的关键。自中医学院创办三十年来,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并审定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对系统整理中医学理论和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中医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原有的中医教材在分科方面基本上沿用了宋代以来的学科门类,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自发倾向和不合理性,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中医学科的改革分化势在必行,而建国以来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又为学科的分化提供了可能。一九八四年,我们发动全院师生对中医基础学科的分化问题,作了认真的讨论研究,首先提出了中医学导论、中医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诊法学、中医辨证学、中医防治学总论、中医学术史等新的中医基础学科,请有关专家作了论证和审定,旋即组织我院专业教师着手编写中医基础学科系列教材,并得到了卫生部中医司领导的支持和肯定。经过两年余的努力,现在这套系列教材终于问世了。这套教材计有十门:《中医学导论》主要介绍中医学科的性质,特征、学科体系、中医学的古代哲学基础等,《中医脏象学,主要论述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中医病因病机学》,主要讨论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变化的一般机理;《中医辨证学》主要介绍中医辨证的理论和方法,《中医诊法学》,主要论述中医诊察疾病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中医防治学总论》主要阐述中医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方法,《中药学》主要介绍中药的理论和应用知识,《中医方剂学》主要讨论方剂的组成原则、成分、功用和适应范围;《中国医学史》主要阐述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史实:《中医学术史》从纵横两个方面论述中医学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我们编写这套教材的基本宗旨是,按学科的性质和研究范围,将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分化、综合;内容方面力求综合历代中医学术之精华,反映观代研究成果,并汲取全国统编教材的成功经验,保持和发扬中医药学特色,以满足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应该指出,对中医基础学科的改革分化工作,仅仅是我们所作的初步尝试,缺少现成的借鉴,加之水平有限,纰谬之处在所难免。热忱祈望广大读者对这套教材提出宝贵意见,使之逐步臻于完善。
&&&&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医疗活动(远古~公元前21世纪)1
  第一节原始人的疾病5
    一、口腔疾病5
    二、外伤疾病5
    三、孕产疾病6
    四、小儿疾病6
  第二节原始医疗的起源7
    一、内服药的起源7
    二、外治法的起源9
    三、原始的医疗工具10
  第三节最早的卫生保健12
    一、火的利用及其意义12
    二、穴巢、半穴居与干栏建筑14
    三、树叶、兽皮与麻丝织物15
    四、舞蹈与健身16
  第四节传说中的医学人物17
第二章夏~春秋时期的医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20
  第一节巫、巫医23
    一、巫23
    二、巫医24
  第二节医药卫生在甲骨文中的反映26
    一、对人体部位的认识26
    二、对疾病的认识26
    三、医治疾病的方法27
    四、对卫生习惯的记载28
  第三节古籍中的医药卫生记载28
    一、《诗经》28
    二、《山海经》29
    三、《礼记》31
    四、《周礼》31
  第四节病因学说的萌芽33
    一、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33
    二、七情与疾病的关系34
    三、环境、饮食与疾病的关系34
  第五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35
    一、早期的诊断方法35
    二、早期的临床治疗35
    三、早期的饮食疗法36
  第六节酒的发明和汤剂的产生36
    一、百药之长-酒36
    二、汤剂产生的条件及其意义37
    三、伊尹与汤液38
  第七节主要医学人物39
    一、医爰39
    二、医和40
第三章战国~东汉的医学(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42
  第一节著名医药帛书和简牍45
    一、马王堆医药帛书45
    二、秦简和汉简50
  第二节医学基础理论的确立53
    一、《黄帝内经》53
    二、《难经》73
    三、《神农本草经》76
    四、《伤寒杂病论》 80
  第三节养生88
  第四节著名医家92
    一、扁鹊92
    二、淳于意94
    三、张仲景95
    四、华佗97
    五、郭玉98
  第五节中外医药交流99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的医学(公元220年~581年)101
  第一节脉学的总结106
    一、《脉经》的产生106
    二、《脉经》的流传、影响和评价109
  第二节针灸理论的系统化110
    一、《针灸甲乙经》的问世110
    二、《针灸甲乙经》和《内经》的关系111
  第三节药物学的进步112
    一、《吴普本草》113
    二、《本草经集注》115
    三、《名医别录》117
    四、《雷公炮炙论》120
  第四节炼丹和服石122
    一、炼丹术的起源122
    二、有关炼丹的文献123
    三、炼丹的意义和影响125
    四、寒食散126
  第五节重要医论与方书127
    一、《肘后救卒方》127
    二、《刘涓子鬼遗方》130
    三、《中藏经》131
    四、《褚氏遗书》 132
    五、《小品方》133
    六、《集验方》135
  第六节养生136
  第七节秦承祖创办医学教育141
  第八节著名医家141
    一、王叔和141
    二、皇甫谧143
    三、葛洪144
    四、陶弘景146
    五、徐氏八世147
    六、姚僧垣151
  第九节中外医药交流153
第五章隋唐五代的医学(公元581年~960年)158
  第一节《内经》的整理和注释161
    一、《黄帝内经太素》162
    二、《补注黄帝内经素问》163
  第二节三部医学巨著166
    一、《诸病源候论》166
    二、《千金方》170
    三、《外台秘要》176
  第三节国家医学机构和管理178
    一、国家医学院-太医署178
    二、国家药典-《新修本草》181
  第四节民间的本草学著作184
    一、《本草拾遗》184
    二、《蜀本草》 185
    三、《海药本草》185
    四、《食疗本草》186
    五、《食性本草》187
  第五节临证各科187
    一、内科187
    二、外科188
    三、伤科189
    四、妇产科189
    五、儿科191
    六、五官科192
    七、针灸192
    八、按摩193
  第六节养生194
  第七节著名医家197
    一、巢元方197
    二、孙思邈198
    三、王焘200
    四、陈藏器200
    五、王冰201
    六、李珣202
    七、盂诜203
    八、鉴真204
  第八节少数民族医学205
    一、藏医205
    二、蒙医206
    三、靺鞨族医学207
    四、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医学208
  第九节中外医药交流209
    一、中朝医药交流209
    二、中日医药交流210
    三、中印医药交流210
    四、中越医药交流211
    五、中国与阿拉伯诸国的医药交流212
第六章宋金元的医学(公元960年~1368年)215
  第一节政府对医药发展的措施218
    一、医政机构和管理制度218
    二、发展医学教育220
    三、创立校正医书局222
    四、医籍的编辑和刊行222
    五、建立国家药局226
  第二节民间医学著作227
    一、药物学227
    二、方剂学230
    三、营养学232
  第三节古典医籍的整理和研究232
    一、对《伤寒论》的研究和注释232
    二、对《内经》的整理和研究235
    三、对《难经》的整理和注释236
  第四节医学理论的发展和I临证各科的成就236
    一、基础理论的重要进展236
    二、临证各科的成就242
    三、法医学261
  第五节养生264
  第六节金元医家的学术主张269
    一、金元四家学说的特点269
    二、金元四家的作用与地位280
  第七节著名医家281
    一、钱乙281
    二、唐慎微283
    三、许叔微281
    四、王执中 285
    五、陈自明286
    六、张元素287
    七、王好古288
    八、危亦林289
    九、滑寿290
    十、齐德之291
  第八节中外医药交流292
    一、中朝医药交流292
    二、中日医药交流294
    三、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医药交流295
第七章明代的医学(公元1368年~1644年)299
  第一节药物学的发展305
    一、综合性本草305
    二、食疗本草315
    三、地方性本草317
    四、注疏性本草319
  第二节方剂学及药物炮炙的成就320
    一、方剂学320
    二、药物炮炙323
  第三节“戾气”学说及其对温病学发展之意义324
    一、明以前温病论述之梗概324
    二、吴有性与“戾气”学说325
    三、“戾气”学说的意义和影响328
  第四节临证医学的新成就329
    一、诊断学330
    二、内科331
    三、外科与伤科338
    四、妇产科341
    五、儿科342
    六、五官与口齿科344
    七、针灸345
    八、按摩353
  第五节养生354
  第六节卫生和预防358
    一、人痘接种术的历史和意义358
    二、职业病的防治360
  第七节古典医籍的整理和研究361
    一、对《内经》的研究和注释362
    二、对《难经》的研究和注释364
    三、对《伤寒论》的阐发365
    四、《神农本草经》的辑复366
  第八节医学道德的继承和发展366
  第九节病案格式的建立369
  第十节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370
    一、医事制度370
    二、对庸医造成医疗事故之惩罚371
    三、医学教育和分科372
  第十一节著名医家373
    一、王履373
    二、楼英373
    三、戴思恭374
    四、虞抟375
    五、江瓘376
    六、汪机377
    七、薛己377
    八、万全378
    九、徐春雨379
    十、李梃380
    十一、高武382
    十二、杨继洲382
    十三、方有执383
    十四、王肯堂384
    十五、武之望385
    十六、陈实功385
    十七、张介宾386
    十八、赵献可387
    十九、缪希雍388
    二十、李中梓389
    二十一、陈司成389
    二十二、李时珍390
    二十三、吴有性390
  第十二节中外医药交流390
    一、中朝医药交流390
    二、中日医药交流391
    三、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医药交流394
第八章清代的医学(公元1644年~1911年)397
  第一节医事制度、医学教育与分科400
    一、医事制度400
    二、医学教育400
    三、医学分科403
  第二节药物学、方剂学403
    一、药物学403
    二、方剂学407
  第三节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409
    一、温病学说的形成409
    二、温病学说的主要内容410
    三、温病学说的贡献411
  第四节临床医学的发展412
    一、诊断学412
    二、内科415
    三、外科与伤科417
    四、妇产科418
    五、儿科419
    六、耳鼻咽喉科421
    七、眼科422
    八、针灸与推拿423
    九、外治法的新进展424
  第五节养生426
  第六节疫病防治和禁烟运动427
    一、疫病的防治427
    二、禁烟运动428
  第七节古医籍的考证、研究和医学书刊的出版429
    一、古医籍的考证和研究429
    二、医案和医话433
    三、医学类书、丛书和入门书436
    四、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440
  第八节太平天国的医药卫生442
    一、组织机构442
    二、制度与规定443
  第九节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影响444
    一、明末清初西方医学的传入445
    二、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446
    三、西医传入对中国医学的影响452
  第十节中西医汇通派454
    一、明末清初的汇通思想454
    二、近代史上中西汇通口号的提出455
    三、近代中西医汇通的主要内容及其代表著作455
  第十一节著名医家457
    一、喻昌457
    二、傅山458
    三、张志聪459
    四、汪昂459
    五、张璐460
    六、尤怡461
    七、柯琴461
    八、程国彭461
    九、叶桂462
    十、薛雪463
    十一、徐大椿464
    十二、王维德465
    十三、赵学敏465
    十四、陈复正467
    十五、陈修园467
    十六、高秉钧468
    十七、吴谦468
    十八、沈金鳌469
    十九、吴瑭469
    二十、王清任470
    二十一、费伯雄471
    二十二、吴尚先472
    二十三、王士雄473
    二十四、唐宗海475
    二十五、朱沛文475
  第十二节中外医药交流476
    一、中日医药交流477
    二、中朝医药交流478
    三、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医药交流478
    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医学交流480
第九章民国时期的医学(公元1912年~1949年)483
  第一节医事制度与医药设施485
    一、医政机构485
    二、检疫防疫与保健487
    三、医院、诊所及医药管理489
    四、医药工业489
    五、有关中医的医政措施490
  第二节医学教育493
    一、北洋政府统治时期494
    二、国民党统治时期496
  第三节医药学的发展499
    一、现代基础医学的发展499
    二、临床中医学500
    三、法医学502
    四、药物学与方剂学504
    五、医学理论的研究和医籍的刊行507
  第四节医学团体与医学刊物512
    一、西医学术团体及刊物512
    二、中医学术团体及刊物514
    三、研究中西医学的学术团体及刊物516
  第五节维护中医和废止中医的斗争517
    一、中医药界的首次抗争活动517
    二、江苏中医界反抗北洋政府《管理医士规则》518
    三、反对“废止中医案”的斗争519
    四、三十年代中医药界的三次抗争活动521
    五、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反中医政策和中医药界的抗争活动524
  第六节革命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526
    一、卫生工作宗旨526
    二、医疗卫生的组织机构及其工作情况526
    三、预防为主和群众性卫生运动529
    四、重视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用中西医两法治病530
    五、医务人员的来源531
    六、药物及医疗器械的来源532
    七、医学书刊和医学团体534
  第七节国际援华医疗活动534
  第八节著名医家538
    一、张锡纯538
    二、何廉臣539
    三、丁泽周540
    四、曹家达541
    五、张寿颐542
    六、裘庆元544
    七、丁福保545
    八、恽树钰547
    九、伍连德549
    十、余岩549
    十一、曹炳章550
    十二、谢观552
大事年表555
【您可能感兴趣的...】
&&&&脊椎手疗法是医学界的一大突破,当前在医疗先进的国家非常风行。本书由国际交流医科大学校长、台湾医学博士苟亚博及其得意门生黄国松博士编著。书中系统地、全面地介绍了各种整脊的手技、手法并配有照片及图片。本书适于医学界的医生、学生、教师阅读。&&&&&&&&&&&这是一本祖传秘方集。作者披露了中国民间千百年秘而不宣的神奇医术、绝妙武功和诡秘魔法的修炼方法,指导读者医治癌症、蛊毒、瘟疫、性病、蛇伤、狂犬伤、跌打损伤、破伤风等绝症;教人短期掌握武术界视为珍宝的轻功、软功、硬功、气功、点穴功等绝技功法;还介绍如何破解令人恐怖的瘴气、鸡鬼、哑泉、迷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巨著&,是中国文化的元典,对中国各门学科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与中医学的关系尤为密切。&&&&<>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科学论著,而且还是一…&&&&&&&&&&是刻悉本《内经》,凡先贤名论与经旨翼赞者,收采无遗,间有千虑一失,匪敢臆说妄评,咸以经文正其偶误,具眼者必能鉴也。方书充栋,非繁而不决,即简而多漏者也。是刻洗尽浮辞,独存精要,约而实该,使学者一览无余,更不必他求矣。《脉诀》即旧刻《四言赋》,今改而删补者居十之七,俾初机便于诵习,然限于字句,有未…&&&&&&&&&&《医学衷中参西录》本书为作者一生的临床经验总结,对辨证论治、选药立方,注重实践,讲求疗效,并有不少独创见解。因此,在医界流传较广,很受欢迎;几年来,全国各地读者不断采信要求再版。鉴于原书多系先经过去各地医学志报发表然后编集而成,因此,编辑体例不一,内容重复较多,且某些立论不无偏见,文字错讹亦复不…&&&&&&&&&&&&编辑推荐:《新版医古文导读》是针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统编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医古文》而编写的辅导读物。作者在数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全部文选作了准确的语译,对重点词语作了详实的注释,对语法现象作了重点分析,并附练习答案。本书为中医类院校本科生,中医专业人员及自…&&&&&&&&&&《简明中医学》第一部分中医基本知识第二部分常用中草药简介第三部分常见证候、疾病的治疗附一肿瘤方选附二扣毒急救&&&&&&&&&&&&《医宗金鉴》刊行于1742年(清乾隆7年),全书共90卷。本分册《外科心法要诀》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卷次为61-76卷。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先述十二经络,次叙痈疽的诊断及治疗原则;第二部分专论外科方剂;第三部分分述各种外伤科疾患,内容比较全面扼要,对学习中医外科有参考价值…&&&&
客户服务中心邮箱,
客户服务热线:
Copyright@金字塔医学在线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1.本网站收录的图书、资料不提供复制、粘贴、下载,只提供免费在线阅读。2.各位著作权人您好!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著作权,若您不希望您的作品被本网站收录,并提供给读者免费在线阅读,请发邮件(邮箱:)或打电话(电话:;上午8:00-11:30下午2:00-5:00)通知我们,我们收到您的通知后,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各位读者您好!因本网站程序设计原因,著作权人对本网站收录的作品还不能够进行自主完全控制,所以本网站当前不卖电子书,不提供付费方式的电子书下载、打印等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医学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