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最佳时机,点燃如何让孩子有目标,梦想的无限潜能


如果你没看过《放牛班的春天》,你真应该去看看印度电影《嗝嗝老师》。
这部根据布拉德·科恩的传记小说《叫我第一名》改编的电影,再一次唤醒我们的认知:一个好老师可以激发起孩子的无限潜能。
这部电影不仅适合老师观看,对家长也同样会有不少的启发。
1. 每个人都需要以最真实的状态被接纳和爱
电影的主角奈娜老师,因为患有妥瑞氏综合症,总是忍不住打嗝。这让她的成长经历十分曲折。
在学校里,小朋友们都嘲笑她,还学她的样子装狗叫;老师虽然知道她的特殊情况,却因为担心她影响孩子们上课,劝她的父母把她转到特殊学校。
小小的她,伤心失落地看着爸爸妈妈因为她争吵。
她多渴望有人可以接纳她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把她当作异类呀!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可汗校长。
她转入圣蒂克学校以后,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当台上的演出结束,礼堂里静悄悄的,只听见一个声音格外显眼。那就是小奈娜打嗝的声音。
这时,可汗校长走上台,她请小奈娜走上台去。
他温和地问她叫什么名字?生了什么病?并且请她告诉大家妥瑞氏综合症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最后还承诺:我们会像对待其他学生那样对待你!
在小奈娜的成长中,这是第一次,她因为打嗝被老师请到台前,不是被批评,而是接受爱与接纳。
这件事深深地改变了小奈娜。后来她以优秀的成绩读完了双学位,而且一直梦想着可以做一名像可汗校长那样的老师。
2. 孩子一切的问题都源于想要表现自己去赚取爱。
奈娜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自己的母校圣蒂克中学做老师。
可是,她没想到的是,自己接手的竟是最难管教的9F班。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班级。班级里的孩子们,都来自社会的底层。
他们原本属于一所公立学校,后来被合并到私立学校圣蒂克中学。
一开始,孩子们学习都很努力,想要通过努力赢得老师和周围同学的尊敬。
可是因为身份的差距,他们始终无法获得公平的对待。
结果,他们就开始放弃学习,处处跟老师同学作对。
奈娜跟爸爸的冲突,也是因为她感受不到从爸爸来的接纳。
爸爸一心想要治好奈娜的病,可是当他努力无果后,他选择了离开这个家。
后来,当他回归家庭以后,依然无法坦然接纳奈娜随时随地打嗝的毛病。
最尴尬的就是一家人出门就餐,每当服务员询问奈娜想吃什么时,她总是忍不住打嗝。
不想惹来旁人注意的爸爸,这时候总是抢着为奈娜点餐。
这让奈娜很不舒服。因为她希望爸爸可以完完全全地接纳她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为她感到尴尬甚至丢脸。
看到这里,让人不禁联想到电影《奇迹男孩》中,同样面对一个有明显缺陷的孩子,妈妈却给了她无条件的接纳。
3. 训练孩子的品格,从建立关系开始
奈娜接管9F班以后,孩子们想要给她来个下马威,用各种方式为难和捉弄她:
用嘻哈的方式嘲笑她的打嗝;改装粉笔;锯断她的椅子腿;制造爆炸事件……
但是奈娜一直相信这些孩子们是有希望的。她知道要改变他们,就要先从爱他们开始。
所以,当9F班的孩子被请进校长办公室,面临责罚、甚至要被解散时,奈娜老师一次次保护他们,向校长做出承诺。
奈娜老师不仅在学校里关心孩子们,在生活上,她也给孩子们很多的照顾。
她带他们去吃从来没吃过的美食;学校开家长会,家长们不能到场,她就逐一去家访了解情况。
孩子们终于被奈娜老师的诚意打动,放下戒备,相信她是真心爱他们的老师。
孩子的心灵是很敏感的,他们可以很容易捕捉到大人的反应,判断出大人是爱他们的,还是想要控制他们。
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案例,有的孩子日夜通宵上网成瘾,有的孩子叛逆不听话。
当去分析原因时,归根结底,总是会发现在亲子关系上有一些问题。
而当家长们愿意放下一心想要改变孩子的想法,开始无条件地爱孩子、接纳孩子的时候,渐渐地,随着亲子关系的建立,孩子的问题也就慢慢地解决了。
4.正确地赞赏孩子,帮助他们发现闪光点
习惯了破罐子破摔、自卑、没有价值感的这些孩子们,虽然感受到了老师的爱。
可是要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是奈娜老师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观察,奈娜老师发现这些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很特别的地方。
比如,有的孩子平时在街头赌钱,他总是能赢,因为他的计算能力惊人。
于是,她让孩子们坐成一圈。她逐一指出他们的优点:赌钱的孩子擅长数学,计算速度比计算器还快;补车胎的孩子擅长物理,因为需要很多的物理知识……
孩子们第一次发现,自己身上竟然有着这么多的潜能。
如果说接纳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尊和安全感,赞赏则会让他们发现自己。
在发现孩子们优点的同时,奈娜老师还跟孩子们一起放飞他们的恐惧——害怕自己没有价值、害怕失败、害怕被9A班看不起……
5.尊重孩子们的独特性,对他们因材施教
连9A班的老师都开始嘲笑奈娜了,因为她竟然把课堂搬到了操场上。
她用打篮球的例子,为孩子们讲解物理和数学的知识;扔鸡蛋给孩子们讲解抛物线。
她还带孩子做各种有趣的化学实验。
对于这些不习惯在教室里乖乖坐着,却爱动、擅长动手能力的孩子来说,这样活泼的教学方式真是再适合他们不过了。
这也难怪他们会自信地指点尖子班9A班的建模实验,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学会了把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
6.一个人的能力会把他带到很高的位置,但一个人的品格决定他在这个位置待多久
为了赶走9F班,在一次决定9F班去留的重要考试中,9A班的模范生把一份错误的考试卷悄悄交到9F班同学手中。
本想着这次9F班要彻底全军覆没了,没想到竟然每个人都通过了考试,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年级第一名竟然也出在9F班!
校长和老师们对这个结果瞠目结舌,得知他们“作弊”后,校长决定解散9F班。
偶然间,模范生说出了真相,原来是一场诬陷事件。
最终真相大白!9F班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模范生和9A班老师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即使他们是全校最好的班级、最优秀的老师和学生,在品格这一环,却没能过关。
幸好,大家都知错能改。
模范生惭愧地交回了奖章,老师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狭隘。
影片的最后,9F班和9A班打破了隔离,孩子们开始坐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课。
奈娜老师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后来成为了这所学校的校长,一直到退休。
助力每位教师,
成为一个懂孩子、懂教育、懂教育技术的建造者教师。
学习如何从故事中挖掘出宝藏,
如何组织一堂生动的品格课,
如何通过观察,建造孩子。
训练营课程大纲
第一课 教育的首要目标
第二课 我们的儿童立场
第三课 品格教师的角色定位
第四课 成为合格的品格教师
第五课 品格故事挖宝
第六课 品格主题教育课程的实施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所以无条件的爱这个东西应该怎么样去培养呢?你要学会做第1件最重要的是不要交换,这个很重要。什么叫不要交换?很多父母喜欢跟孩子交换,说:“这学期成绩考的好,爸爸给你买个自行车。”结果到期末拿过来一看,倒数第二,爸爸说:“就这个成绩还想买自行车?不买了!”你看就这一刻,当你说取消这件事,没有自行车,没有奖励的那一刻,孩子立刻能够感觉到你爱的是谁?你爱的是成绩,你爱的根本不是我。孩子心心念念的这一个学期就希望能够得到那辆自行车,或者孩子心心念念的想跟你去旅游,想跟你干嘛,那些奖励的那种场景都幻想好了,因为成绩没考好,所以取消,没有了。这个伤害是很大的,孩子立刻能够感知到,你并不爱我,你只是借助我去获得一个好的成绩,为了什么?为了你的面子。因为对孩子来讲,面子并不重要,但是对你们来讲面子很重要,所以最后得出的结论,孩子说你不爱我。当一个父母总是用这种交换的手法来鼓励孩子的时候,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认为做所有这一切对的事儿没有意义。没有快乐,没有幸福,成绩考得好,考了第1名,没有感受到来自学习知识本身的快乐和自己自尊水平的提高,而是有没有奖励?如果没有奖励,第1名都没意思。我们逐渐的让孩子把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忽略掉,反而去追求那些不重要的东西。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求知,了解这个世界,获得自己学习的能力,知道自己很厉害,这是重要的东西,但是我们的父母认为这个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自行车,旅游,给你买双球鞋,给你用10分钟iPad。我们父母能够用到一切可以调动的千奇百怪的手段,跟孩子交换一点一点的行为,最后孩子完全混淆,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哪个是美好的,哪个并不那么美好。我有一次在一个风景区见到一个小胖墩在那玩,他的妈妈在那边叫他过来照相,小胖墩说我可以跟你照相,但是你待会让我玩15分钟iPad。连跟妈妈照相这么一件事儿,都要变成玩15分钟iPad交换一下。妈妈说:“滚蛋,不让你照相,我也不让你玩iPad。”怎么变成这样的呢?孩子有他天然的逻辑,孩子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逻辑不用教。有心理学家专门做过测试,说小孩真的特喜欢吃冰淇淋吗?小孩真的不喜欢吃芹菜吗?我们从小都这样,不喜欢吃芹菜,我们喜欢吃冰淇淋,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大量的家庭都是把在这个吃完才准吃冰淇淋,听到这个逻辑了吗?这一套东西是恶心的,你得使劲把它吃,吃完以后有冰淇淋等着你,孩子自己就会判断什么是好东西,肯定冰淇淋是好东西,要不然怎么等那么久?所以孩子天然一判断我喜欢吃冰淇淋。心理学家做测试,怎么测试呢?找了几个孩子来,给那孩子规定说必须把冰淇淋吃完才准吃芹菜。就这么规定。后来几个孩子抢着吃芹菜,为什么不让我吃芹菜?我也想吃芹菜,你看孩子的逻辑,他的逻辑当中会认为后来的,被用来做奖励的东西一定是一个好东西。这个很简单。我妈妈是个小学校长,算是很懂教育的人了,她算小学校长里边很负责任的校长,但她依然是公立体系下的校长。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第1天,我记得很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让孩子有目标,梦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