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药物会影响总吃药会降低免疫力吗吗?


2023-03-19 00:01
来源:
90后聊体育发布于:山西省
免疫力是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和内部异常细胞的一种能力,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然而,有些人在生活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长期服用一些常用药物,这些药物虽然可以缓解或治疗一些症状,但也可能对身体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免疫力下降。
本文将介绍四种不宜长期服用的常用药物,并分析其对身体免疫力的危害。
一、止疼药
止痛药是一类常用的药物,可以对各种疼痛产生缓解作用,如头痛、痛经、关节痛等。但是,如果长期或大量服用止痛药,尤其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会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数量。这样就会导致人体的抵抗力降低,而增加感染和发炎的风险。
另外,有些止痛药还会干扰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成分,可以吞噬和杀死入侵者。血小板则可以帮助血液凝固,防止出血过多。如果这两种细胞减少了,就会导致贫血、出血倾向、易感染等问题。
二、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种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然而,如果频繁或大量使用抗生素,就会干扰免疫系统正常的功能。
一方面,抗生素不仅会杀死有害的细菌,也会杀死有益的正常菌群。正常菌群是指人体内共生的一些微生物,如肠道、皮肤、口腔等部位的微生态平衡。
正常菌群能够帮助消化、合成营养素、调节代谢、防止致病菌定植等。当正常菌群被抗生素破坏时,就会导致微生态失衡,引发各种肠胃问题、皮肤病、过敏问题等。
另一方面,抗生素也会影响免疫系统对细菌感染的应答。当人体感染了细菌时,如果立即使用抗生素治疗,并没有给予免疫系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锻炼自身的防御能力。这样就会使得免疫系统缺乏刺激和训练。
三、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抗炎和抗过敏的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各种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如肾炎、肾病综合征、带状疱疹、哮喘等。
激素类药物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两大类。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分泌,从而减轻机体对异物或自身组织的过度反应。
然而,这也意味着机体对外界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或内在癌变细胞的防御能力也会降低。因此,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会增加感染各种传染性或机会性感染(如结核、艾滋等)以及恶性肿瘤(如淋巴癌等)的风险 。
除了影响免疫系统外,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还会导致其他方面的危害,例如:
破坏内分泌平衡,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骨质流失等代谢紊乱;抑制生长发育,导致儿童生长迟缓或青春期延迟;改变体型和外貌,导致满月脸、水牛背、紫纹皮肤等库欣综合征表现;影响精神状态,导致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或精神异常等心理问题等。
四、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是一类抑制机体异常免疫反应而降低组织损伤的化学或生物物质。然而,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也会对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以下几方面的危害:
1、增加感染风险。
由于免疫抑制剂能够抑制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参与机体防御反应的细胞,使其不能有效地清除外来的微生物或异物,从而增加了感染各种细菌、真菌、寄生虫或病毒等致病因子的可能性 。
例如,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等钙调神经酶抑制剂能够增加肺孢子虫肺部感染、巨细胞型包涵体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和淋巴结结核等并发发生率。
2、诱发恶性肿瘤
由于免疫抑制剂能够干扰机体对自身异常细胞或癌变细胞的监视和清除功能,使其有机会逃避免疫系统的杀伤而持续增殖,从而诱发恶性肿瘤 。
例如,雷帕霉素等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能够促进乳腺癌、结直肠癌和黑色素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的发展。
3、引起代谢紊乱
由于免疫抑制剂能够影响机体对血液中脂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代谢产物的调节功能,使其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尿酸或高血钾等异常状态 。
例如,他克莫司能够诱发新型2型(NODAT)或旧型2型(ODAT) 糖尿 病,并且与环孢素A相比具有更强的诱导作用。
从上文可知,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合长期服用,有些药物如果过度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损害身体的免疫力。因此,我们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几点:
遵循医嘱,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信息,并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案。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避免过度劳累或精神压力,并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同时,要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养成早睡早起、饮食营养等良好习惯。
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期监测血液、肝肾功能、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以及药物浓度和效果。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生反馈,并遵循医嘱调整药物或治疗方案。
其实,止疼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遵循医嘱正确服用,这些药物就会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而不是破坏人体的免疫力,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的加重,很多老年人可能会因为身体机能的退化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三高、慢性疼痛等疾病。出现这些慢性疾病后需要人们长期吃药控制,甚至有些疾病需要终生服药。但是,有很多老年人不愿意花费时间到医院就诊,便自己长期在药店买药控制病情。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因为有些药物并不能长期使用,如果不遵医嘱擅自长期使用可能会破坏身体免疫力,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前段时间就有一则新闻:60岁的王阿姨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10多年,多年自行购买甲氨喋呤、来氟米特等药物控制病情。可是近两年,王阿姨感觉自己身体大不如从前,经常会出现发烧感冒的症状。一开始她认为可能是年纪大了导致的,也就没太在意。可是谁知道就在前几日,王阿姨出现头晕、咳嗽、咳痰、胸闷且伴有咯血的症状,把王阿姨吓坏了,赶紧到医院检查病因,结果被确诊为肺结核和低血蛋白症。王阿姨非常不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自己患上了这些病,后来医生在询问王阿姨的过往病史中找到了答案。原来王阿姨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十多年间,一直自行服用药物,没有听从医嘱用药。而她长年服用的那两类药物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医生告诉王阿姨,就是因为她长期服用这两类药才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诱发了肺结核等疾病。一、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在人们的身体中,有一支强大的队伍默默守护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它就是免疫系统。人们的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脾脏、淋巴结、扁导体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血小板等,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是指抗体、免疫球蛋白等一些物质。免疫系统是身体中对抗细菌最有效的系统,免疫系统如果发现异物、细菌、微生物侵入身体就会自动识别和清除。而且,免疫系统还能辨别自身体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对其进行清除。这样就能保证人的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当人们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时,就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免疫系统被破坏以后会导致血小板凝血因子大幅度降低,造成伤口修复能力差。其次,会影响肠胃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导致患者肠胃不适,上吐下泻。而且,还会出现反复感冒的症状,且每次感冒持续时间较长,导致虚弱无力、食欲下降。那么究竟免疫力下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吃哪些药物会导致人们免疫力下降呢?二、哪些药物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免疫力是衡量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人体中强大的免疫力会帮助人们保持健康的体魄,远离疾病。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却因为缺乏锻炼、过度劳累、饮食不均衡等问题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甚至还有一些人长期不遵医嘱乱用药,而对身体免疫力造成很大的损害。那么究竟哪些药不适合长期服用呢?1.镇痛类药物大多数人为了缓解疼痛就会选择镇痛类药物布洛芬是众人皆知的一种镇痛类的药物,当感到腰痛、牙痛、肚子痛、头痛的时候大家都会首先想到止疼药。止疼药确实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但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很多,长期服用有可能会破坏人体免疫细胞,导致免疫力下降。这类药物在关键时刻确实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使用方式,谨遵医嘱用药,不能乱用滥用,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毕竟镇痛类药物都是短期内起效,并不能找到病根对其进行根除。经常出现牙痛、肚子痛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查清病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2.糖皮激素类抗炎药炎症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很多部位,使身体局部出现红肿、胀痛等症状。这是由于细菌、病毒等侵犯人体后而引起的一系应激反应。很多人们大多都自己在药店购买消炎药,而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是消炎药中最为常见的一类。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长时间使用糖皮激素类药物会破坏人体免疫力。淋巴细胞是人体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细胞,而长期服用糖皮激素会导致体内淋巴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如果患者因为长期服用此类消炎药导致免疫力下降也不必过于担心,但是这种症状是可逆的,自行停药3-4个月后免疫力会有明显的恢复。抗生素主要是指能够干扰其他细胞发育的化学物质,当细菌侵入身体的时候,服用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发育,从而杀死细菌,抗生素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的针对细菌而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虽然不会对人体的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但是会杀死对身体有益的细菌,比如益生菌。不过服用大量抗生素会杀死益生菌,导致人体的分泌系统失衡,进而导致免疫力下降。但是这种伤害是可逆转的,停药之后,人体的自愈功能会帮助人体进行恢复,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生活中,人们应该如何提高免疫力呢?三、人们应该如何提高免疫力?首先,要保持心情舒畅。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在实验中发现:笑可以增强人们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降低应激激素水平,并且还能促进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能够有效缓解疲劳等不适症状,大大提高了人体的免疫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人们的寿命。美国科学家在长期的追踪走访实验中发现,那些自身性格压抑、情绪紧张的人群自身免疫情况都比普通人差很多,而且越是焦虑紧张,免疫力就下降的越厉害。所以保持心情舒畅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可以通过唱歌、跳舞、跑步、瑜伽、与人沟通等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情,使身心都保持一个愉悦的状态,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其次,营养均衡的饮食对提高免疫力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身体健康离不开各类营养元素的帮助,而很多微量元素只能从食物中获取。合理膳食可以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从食物中摄取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而这些营养元素会促进免疫活性物质的分泌,帮助提高免疫力。在生活中要重视自己的饮食问题,要做到荤素搭配,多吃新鲜水果,经常食用奶类、豆类食品,以补充各种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免疫力。另外,生活中坚持锻炼也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据调查显示,长期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但是运动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长久的坚持。根据科学调查显示,运动量与上呼吸道感染呈J型曲线。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是提高免疫力的最有效的方式,而不锻炼和过度锻炼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所以如果想要通过锻炼提高免疫力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注意方式方法,科学锻炼。除此之外,良好的睡眠也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免疫力。很多人都知道通过锻炼和饮食可以提高免疫力,却忽略了充足的睡眠带来的好处。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人的睡眠质量与身体免疫力有些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良好的睡眠会大大提高体内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数目,而这两种细胞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力军,它们数目的高低决定了人体抵抗细菌和病毒的能力。免疫力是机体对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可以帮助身体抵抗外界的侵害。但是很多人却因为不遵医嘱、擅自用药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导致身体出现疾病。当身体长期出现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确定检查,确定病因。大家在生活中也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出现乱用药而造成免疫力低下的情况。张小姚.提高“免疫力”与“药物治疗”——试卷讲评课中学生自主互助指导策略浅谈[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5(06):39.DOI:10.13617/j.cnki.sxnedu.2015.06.031.可用作药物或保健品的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活性的寡糖. 北京市,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8-01-01.我是认真科普的李博士,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享健康知识,守护您的健康。如果对于文章,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也欢迎您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吃药会降低免疫力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