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溶血性黄疸好治吗症是什么?

2019-06-11 23:56
来源:
母婴放大镜
新生儿溶血病是母体和婴儿血型不合,婴儿受到母体同组免疫抗体进而发病,也就母体接受过异种抗原的刺激,产生了免疫抗体,母体血液中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中,参与循环,胎儿对此抗体具有免疫敏感性,进而发病。
我国内地报道的母婴ABO血型不合率为20%, ABO HDN 发病率为2%-5%,其中北方地区的母婴ABO血型不合率为27.61%, ABO HDN 发病率为4%.
新生儿中 ABO 溶血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母亲血型为 O 型,胎儿血型为 A 型或 B 型(爸爸血型为A或B)。
其次为Rh(D)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病,在 Rh溶血病发病率中以母亲为 Rh(D)阴性的患儿Rh(D)阳性由抗 D引起的最为多见。
ABO 溶血病多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发病症状较轻,但换血率却比较高,在发病时伴有黄疸等并发症,因此,对新生儿 ABO 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就极为重要,否则就会造成新生儿贫血、心衰,甚至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从而留下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在新生儿出生前,所有的孕妇应进行ABO和Rh(D)血型的测定及筛查血清中是否存在异常的免疫抗体。筛选出Rh(D)阴性的母亲非常重要,因为孕期注射抗D丙种球蛋白可以预防他们发生Rh(D)致敏。
Rh阴性血型的母亲生产时,应当抽取脐带血进行抗体测试及新生儿ABO血型、 Rh(D)血型测定。对于O型或者Rh阳性血型的母亲,也建议进行脐带血的婴儿血型和直接抗体检测。
早诊断、早治疗能够防止新生儿发生黄疸疾病,减少换血的可能性。对于新生儿 ABO 溶血症的早期诊断,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是新生儿在出生 36 h 内发生黄疸;
二是母亲和胎儿的血型不合,母亲发生原因不明的流产、死胎、死产或前胎新生儿黄疸或确诊为 ABO 溶血病;
三是严密监测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的变化,若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急速上升,要作为重点监护的对象,对血清胆红素及血红蛋白的动态变化密切的检测,将母亲和新生儿的血标本送实验室做血型抗体三项试验,尽早根据试验结果做出诊断,便于患儿能够及时得到治疗
早治疗,国内新生儿ABO 溶血病的换血率较高,因此若患儿的胆红素接近光疗治疗水平值,要及时治疗,减少患儿换血的概率。对于胆红素增长速度过快,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需要换血进行治疗。若患儿明显伴有贫血的情况,则要根据患儿的病情,酌情决定输血。
参考文献:李薇, 陈自励. 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义[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1, 26(6):383-385.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bo溶血性黄疸好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