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拉肚子跟幽门螺杆菌有关系吗旋杆菌感染属于慢性细菌性腹泻吗?

每年幽门螺杆菌频上热搜,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的“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阅读量达2.3亿。中国内地演员胡兵也因感染幽门螺杆菌呼吁网民重视。而今年10月,江苏一名14岁少年得胃病竟因妈妈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而被家庭内部传染,让幽门螺杆菌再次进入大众的视线。究竟幽门螺杆菌是什么?是否会致癌?是否会在家庭传播?会否传染给孩子?我们日常该如何防止感染幽门螺杆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什么东东?幽门螺杆菌是螺旋状、微需氧、末端钝圆弯曲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人体胃内环境属于强酸环境(PH0.8~1.5)。但在大气中不能生长。人类是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唯一明确的传染源。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我国是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40-90%,超50%,平均59%.按2021年5月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14.43亿人口,估算感染人数超7亿。而全球范围内Hp感染率约为50%。绝大部分成人HP感染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获得,感染后难以自发清除而终生感染。2020年公开数据,我国儿童HP感染率在大部分地区为30-40%。幽门螺杆菌可在室温下存活长达6天。我国的共用餐具习惯,大家通吃一碗菜,很少使用公筷,相互夹菜,且美食小吃遍布大街小巷,餐具难以彻底消毒。故感染率高。幽门螺杆菌怎样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主要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共用器具传播、医源性污染传播传播。口口传播:共用同一食物器皿、咀嚼食物喂食、情侣接吻;饮食受污染的肉、牛奶、蔬菜、水。粪口传播:饮食被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饮用井水等未经处理的水。共用器具传播:共用牙刷、水杯等容器和未经有效消毒的牙科设备。医源性污染传播:与HP感染者污染的器具接触;使用未彻底消毒设备。子女Hp感染与父母有密切关系,呈现家庭聚集现象。夫妻一方Hp阳性,另一方阳性率达78.94%,存在明显家族聚集性。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Hp的主要途径,主要由父母尤其是母亲传播。Hp从口腔进入人体后特异定植于胃型上皮,定植后机体难以自发清除,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一个家庭里有一个感染了hp,因共用餐具等习惯,其他家庭成员被感染几率很高。感染后会有什么症状?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将近100%会伴有慢性活动性胃炎。因个体差异,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表现不尽相同,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才发现。有部分人会出现上腹部不适、胀满、隐痛,时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烧心、口臭等不适。这些症状可随时出现。不管幽门螺杆菌胃炎有无症状,都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约5%-10%发生消化不良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约1%发生胃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瘤约95%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的胃溃疡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约63.4%的胃癌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一些胃外症状如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冠心病、结肠肿瘤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幽门螺杆菌会致癌吗?那么有人就会问幽门螺杆菌会不会容易致癌?答案是:会。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公布致癌物清单,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第Ⅰ类(肯定的)致癌物清单中。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发布的第15份致癌物报告,幽门螺杆菌导致的慢性感染被列为明确人类致癌物。系列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会显著增加胃癌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就是导致胃癌的一大关键因素。2020年中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占全球的44%和49%,约80%胃癌患者发现时即处于进展期乃至晚期。我国胃癌发生是HP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根除HP是预防胃癌的一级预防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是胃癌的唯一因素。但,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即,感染幽门螺杆菌不一定得胃癌,但必须警惕发生胃癌的风险!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我国胃癌发生风险,有效预防胃癌。因此要重视检测的重要性。如何检测?我们可以到医院进行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或者胃镜检查。呼气试验最为简单和准确,空腹吹两口气,40分钟就可以检测出胃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检前须停用PPI至少2周,停用抗菌药物、铋剂和某些具抗菌作用的中药至少4周。14岁以下不作常规检测。是否一感染幽门螺杆菌就需要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使慢性胃炎发生率下降73%,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和降低溃疡并发症,预防溃疡复发,年复发率降至﹤5%;使约80%早期胃MALT淋巴瘤获得缓解;预防或延缓、减轻胃癌发生,胃癌发生风险降低39%。幽门螺杆菌胃炎作为一种全球性感染性疾病,家庭内所有没有抗衡因素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成年者均应根除治疗。但应看到,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50%,主动筛查所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并进行治疗并不现实。现阶段仍需遵从根除Hp指征,以便主动对获益较大的个体进行Hp检测和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获益和风险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对于感染者应进行个体评估和处理。到消化内科专科,给予四联疗法,2周。治愈后4周复查。如何防止幽门螺杆菌感染?1良好生活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认真洗手,避免“病从口入”。2保持口腔健康:幽门螺杆菌可在牙垢和龋齿上生长繁殖,致口腔异味,难清洁。.提倡每餐后刷牙和餐后漱口;.定期更换牙刷,3个月一次;.定期消毒杯洗具;.不共用洗漱用具。3坚持公筷公勺:.在家庭或在外就餐,都提倡采用分餐制、公筷制.家庭成员提倡分餐制.餐具定期高温消毒碗柜消毒,或至少煮沸10分钟.避免导致母婴传播的嘴对嘴不良喂食习惯。4改善饮食习惯:.避免喝生水、吃生的食物,尽量吃经煮熟的熟食;.喝开水,不饮未经处理的水;.蔬菜瓜果要洗净削皮,生吃瓜果蔬菜时洗净、去皮。.杜绝吃生肉。吃三四成熟牛排,或吃火锅时肉没烫熟会增加感染机会。5忌熏、腌、霉变食物:.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如咸鱼腊肉,多吃新鲜食品;.避免过于粗糙、浓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长期饮酒,戒烟;.食物应多样化,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不食用过烫、辛辣食物,保护胃黏膜,增加抵抗力。6保持良好状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减轻压力。.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增加免疫力。7重视定期体检:已有家庭成员明确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其他成员阳性率非常高,因此应及早防治。.感染者需积极治疗。.建议45岁以上的市民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胃溃疡、息肉等问题,及时治疗。若检查无异常,可间隔2-3年行动态检查。幽门螺杆菌,小细菌,大危害,从口入,广传播。不慌不怕,良好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可防可控。来源:普通内科/消化内科蔡敏编辑:宣传教育科胡靖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常拉肚子跟幽门螺杆菌有关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