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高度近视做手术的要求怎么选择近视手术?

  浙江大学眼科教授 杨亚波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视手术也在不断改进,现在越来越多的近视朋友选择通过手术摆脱近视,并获得清晰稳定的视力。  但是还是有很多近视的人不太了解近视手术具体的方式,存在无从选择的情况。  今天,我简单科普一下目前常用的几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做出科学选择。微创全飞秒手术  这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激光手术,无瓣、无声、无味,手术过程短,手术时间双眼仅需5分钟,没有激光打磨噪音,也没有激光引起的烧焦味,全程无痛感。  因为不需要掀开角膜,所以不用担心眼外伤引起角膜瓣移位或脱落的风险,角膜更稳定,角膜神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干眼反应轻,术后视力预测性好。  矫正范围:在角膜形态良好且厚度允许的范围内,可全矫近视50~1000度,散光50~500度。  缺点:对医生来说,手术切口微小,对医生技术要求高,经验丰富的医生切口可以小到2毫米,且要求医生术中操作轻柔、熟练、到位。医生经验不同,术后视力恢复快慢差距较大。  从技术上来说,全飞秒没有节省角膜的模式,对术前患者的度数和角膜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患者在术中须主动配合注视40秒,所以术前需要一定的固视训练。半飞秒手术  也称飞秒全激光手术,安全、无痛,术中先通过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再通过准分子激光打磨角膜基质层,再复位角膜瓣。  手术过程无痛,可以闻到一股焦味,术后角膜瓣会自动愈合。  优点:集飞秒激光的术中安全可控和准分子激光的个性化设计于一身,矫正范围更广,是全飞秒激光的重要补充。有些患者不适合全飞秒手术,但是可以做半飞秒手术,如远视、老视、一定范围内的薄角膜、高度数、高散光等患者。  半飞秒可以做更多的个体化方案,包括Q值优化、非球面切削模式、节省角膜组织方案、角膜地形图引导个体化、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老视治疗LBV等。  近年来,飞秒老视矫正技术越来越成熟,能帮助越来越多的老花眼患者获得满意的效果,提高工作和生活品质。  缺点:相比无瓣的全飞秒手术,半飞秒手术需要制作角膜瓣,因此有角膜瓣移位的风险。也就是说,术后万一角膜切口处受到较大力量的撞击(当然这种可能性也是非常小),角膜瓣有裂开的风险,一旦发生则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另外,半飞秒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也相对全飞秒偏高。ICL晶体植入术  该手术是在眼内植入一枚精细超薄的镜片,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眼内无任何不良反应,适合于1000度以上的超高度近视,或角膜太薄不适合激光手术的低中度近视。  原则上,只要不存在眼内空间异常,特别是前房深度的限制和角膜内皮的异常,都适合ICL晶体植入。  整个手术仅需5~10分钟,无需住院。手术切口小,仅为2~3毫米,晶体柔软可折叠,不改变眼组织的结构和形状,术后恢复很快,次日就可以正常工作。  由于是做“加法”,一旦有问题可以把镜片随时取出来,也就是说这一手术具有较强的可逆性。对于1200~2000度甚至以上的近视者,他们不太适合做近视激光手术,可以选择ICL晶体矫正近视和散光。但毕竟是内眼手术,手术风险相对于近视激光手术偏高,且还需要一系列的术前检查才能判断能否适合。其他近视手术  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手术,如传统LASIK手术,术后同样可以获得清晰的视力,但因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板层刀制作角膜瓣,可能会有痛感和短暂失明。  并且,存在一定的游离瓣风险及术后外伤角膜瓣容易移位等风险,现在选择这种方式的患者也越来越少了。杨亚波教授简介  杨亚波,浙江大学眼科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屈光手术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眼科研究所博士后,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会员,中华医学会眼视光分会委员,美国视光研究学会(ARVO)会员,全飞秒全国技术协作组专家,中国ICL植入术培训导师。  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致力于屈光专业,是国内最早开展屈光手术(包括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和高度近视ICL植入术)矫正近视、散光、远视及老视的知名专家。完成各类屈光手术十多万余例。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SCI
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省部级科研研究多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度近视做手术的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