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手术有效率达到97%以上是否会影响生活质量或日常活动能力?

首页 > 资讯 > 医路同行 > 正文2015-04-11 19:25:2639健康网核心提示:时值“世界帕金森病日”到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举办帕金森病义诊活动,北京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宇清介绍,一般帕金森手术治疗会在中期或是中晚期,而且并不是什么样的患者都适合。  时值“世界帕金森病日”到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于4月10日举办帕金森病义诊活动。义诊活动中,一位陈大爷告诉39健康网,他是特地从新疆赶过来,看看自己是不是帕金森,“已经出现症状了,手抖,走路走不稳”。  那么帕金森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北京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宇清告诉39健康网,一般的发病年龄是在60岁左右。帕金森的病理机制是因为多巴胺介质的缺乏,引发患者的运动障碍。  帕金森是一个进行性的疾病,多是从一侧肢体的远断的震颤或者强值开始,慢慢地累及到另外一侧肢体,它的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或者是减缓,以及姿势平衡步态的障碍。  张宇清介绍,静止性震颤的特点是在安静的时候出现,在肢体的远端,比如手部会出现震颤,当他紧张的时候会加剧,当他休息的时候安静的时候会减少。  什么样的患者适合手术治疗?  一位参加义诊活动的刘女士告诉39健康网,她的老伴今年刚60岁,但40岁就已经被确诊为帕金森了,一直在服药,没有什么异动情况,过来义诊就是来看看需不需要手术治疗。  那么什么样的患者适合手术治疗?张医师做了回答。  他介绍,目前帕金森的治疗主要有两种: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在帕金森疾病早期,运动障碍较轻,就可以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控制,但随着年龄的增大,病程的增加,药物的效果开始不那么理想时,患者就应该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临床上有两种方法,脑起搏器手术和叫脑毁损术。一般会在中期或者是中晚期,至少是中晚期之前采取这个手术,否则到晚期的时候,对药物反应的效果不好,手术效果也不会好。  所以一般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手术,或是是否能够耐受手术。他透露,在国外只要帕金森被确诊了,三到五年就会选择做手术,但由于价格比较贵,我国病人一般是中期左右做。  帕金森小知识:  1.发病年龄一般是在60岁左右;  2.在中国,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3.高知识人群发病较高  4.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39健康网(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相关专题小疾病大麻烦系列第34期:中医特色治疗帕金森病在我国帕金森患者人数大约200万,成为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中医如何治疗帕金森病呢?本期小疾病大麻烦邀请广东省中医院神经科主任雒晓东,为患者讲解中医特色治疗帕金森病。39热文一周热点帕金森
擅长帕金森专家更多刘春玲副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擅长领域:脑血管病及后遗症、面瘫、失眠、盆腔炎、痴呆。邹春盛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擅长领域:擅长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癫痫、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血管性痴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有独特经验。袁梦石副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擅长领域: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急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各种神经痛、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枢神经系统各类感染性疾病、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癫痫、癫痫持续状态、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性瘫痪、缺血缺氧性脑病、脱髓鞘脑病、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遗传性共济失调、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不全、雷诺病、全身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病变、中毒和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神经系统疾病等。对神经科疑难杂症以及急危重症的抢救丰富经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金森手术有效率达到97%以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