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是中药槟榔一般用多少克?究竟是什么意思?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又称为榔玉、宾门、橄榄子、青仔、国马。槟榔原是重要药用植物之一。剖开煮水喝可驱蛔虫。除了入药外,亚洲有许多地区,例如:台湾、湖南、海南岛、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及印度,均有嚼食槟榔的风俗。请看下面介绍。
目录
槟榔吃了有什么好处
中草药中毒——槟榔
嚼槟榔对牙齿的危害
槟榔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槟榔的介绍
1槟榔吃了有什么好处  槟榔食疗作用: 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质重沉降。  具有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消肿、截疟的功效  主治虫积疳疾、食滞不消、脘腹胀痛、泻痢后重、大便秘结、疝气、脚气、水肿、疟疾。  功效主治  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  临床应用  1.治疗姜片虫病  治愈率自47.2-90%以上不等。一般服药后1-3小时即可排出虫体。最快者为15-40分钟。药物制备与用法大体与治疗绦虫病相同。除采用单味煎剂外,尚有配合乌梅、甘草使用的。如配合黑丑研末内服,其疗效优于单味煎剂。  2.治疗鞭虫病  槟榔切片或打碎,取100g,加水500ml浸渍12小时以上,再煎至100-200ml,分成2-3等份于清晨空腹时分次服下,以防呕吐。服药前1日先服硫酸镁20-30g,服药后经3小时不泻者可再服硫酸镁1次。也有主张服药前后不服泻剂的。服药1次无效者,5日后可再服1次。根据20例大便复查结果,其中转阴者占13例。另报告2例均治愈。  3.治疗蛲虫病  报告的少数病例(3例)均获治愈,而多数病例(71例儿童),治愈率仅占38%,且反应较多;更有报告24例儿童治疗结果无1例治愈。用法:成人用3-4两;儿童5-7岁用25-30克。水煎清晨空腹1次服,3日后再服1次。  4.治疗钩虫病  报告的疗效很不一致。有效率一般在55%或以上,最高的达91%,低的为32%。认为槟榔煎剂对于四氯乙烯无效病例更有卓效。用槟榔子制备煎剂才能奏效,用槟榔片则无效。但也有不少报告指出,无论槟榔子或片、煎剂,对于驱除钩虫均无效果或效果极差。槟榔用量一般为100-125g。槟榔煎液加糖调味可防止发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肝脏有实质病变,肝功能减退时不宜服用。  5.治疗蛔虫病  有效率为40-68%。大多数于服药后24小时内排虫。用法:以新鲜槟榔切片作煎剂,14岁以上用60-90g,10-13岁5Og,7-9岁 40g。煎液可1次服完,或分3次于半小时内服完。据观察,1次服的效果较分次服者为佳,但易引起呕吐。服药后数小时服用硫酸镁 1剂,可提高疗效。  6.治疗青光眼  用槟榔片制成 1∶1滴眼液,每5分钟滴1次,共6次;随盾30分钟1次,共3次;以后按病情每2小时滴1次。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每日滴2-3次,每次1-2滴,以防复发。对急慢性青光眼有缩瞳、降眼压作用。控制眼压效果较毛果芸香碱为优,而缩瞳作用比毛果芸香碱维持时间短。刺激性较毛果芸香碱稍大,一般点药后均有轻度疼痛和结膜充血,几分钟后可完全消失。2中草药中毒——槟榔  毒理  槟榔入汤剂内服,成人用量为6~15g,过量服用易发生中毒反应。槟榔主要成分为生物总碱,其中有槟榔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次碱、缩合鞣质、脂肪油、甘露糖、半乳糖、d—儿茶素和白色车菊甙原等。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类似,可兴奋m胆碱受体。过量槟榔碱可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等中毒反应,且可致口腔癌。  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为1.5~4小时。  (2)中毒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上腹疼痛,腹泻,眩晕,震颤,抽搐,心跳减慢,血压下降,瞳孔缩小,尿急,尿频,尿痛,呼吸困难,哮喘,最终可因心脏停搏、呼吸衰竭而死亡。  急救处理   治疗原则:洗胃、催吐、导泻,阿托品拮抗,对症治疗。  1人工催吐。  2.予1:4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后,予50%硫酸钠40 ml导泻。  3.予阿托品0.5 mg皮下或肌内注射,每15分钟1次,至瞳孔扩大、心跳增加、腹痛缓解止。  4.补液 予10%葡萄糖液1 500 ml、维生素c1.3g静脉滴注,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5.呼吸衰竭者 吸氧,气管插管加压呼吸,子呼吸中枢兴奋剂安钠咖(苯甲酸钠咖啡因);心力衰竭时给予强心剂毒毛花苷k。  6.震颤、抽搐、惊厥 予水合氯醛灌肠。  7.对症治疗(禁用吗啡、氨茶碱)。3嚼槟榔对牙齿的危害  1、由于石灰质和槟榔汁充满口腔中形成牙结石,又由于长期高血压营养食谱嚼食而咬耗牙质,甚至使牙齿预防保健或折断。  2、对口腔黏膜的影响:由于嚼食槟榔而造成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和白斑病,也就是口腔癌的前期病变,其临床症状为张口困难、疼痛、麻木感、口腔黏膜变白及溃疡。  3、对颞颚关节的影响:由于牙质咬耗以及颞颚关节面磨损形成咬合改变及颞颚关节疼痛和病变,使得开口闭口时会出现声音且关节疼痛,不仅痛苦不堪,且治疗也相当困难。  4、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由于槟榔纤维颇为粗硬,会刺伤牙龈或堵塞牙缝,造成牙间乳头的压迫而发炎,也由于用力嚼食,对牙周膜造成伤害,使得牙根周围发炎、浮肿、疼痛。另方面由于石灰质和槟榔残渣的堆积,牙结石越结越厚实,使得牙龈受损、红肿、化脓、牙根外露等而产生牙周病变,终至牙齿一颗颗脱落或不得不拔除。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槟榔汁垢污染黑唇缘齿颊,影响外观,且损害味觉神经与唾液分泌,妨碍消化机能,槟榔渣刺激胃壁,导致胃黏膜发炎甚至穿孔,影响营养吸收,造成营养不良。  减少槟榔牙的方法  主要是适当减少嚼槟榔,其次是对症治疗由嚼槟榔已形成的槟榔牙口腔问题,最后是三餐饭后都要刷牙,饭后的三分钟内开始,一次刷牙时间超过三分钟。  槟榔牙千万不要忽视了,它是口腔健康最大的威胁者。不能一拖再拖,要尽快到专业口腔机构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影响其他健康牙齿。4槟榔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近几年来爱嚼槟榔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常称它为植物口香糖。第一次吃的时候是会有头晕、脸红、胸闷的感觉的,感觉喉咙像堵了东西一样。很容易上瘾,且含致癌物质,所以提醒大家还是少吃为妙。槟榔不仅可以当做零食,还可以作为中药来治病。让我们来看看槟榔的种子、果皮的不同功效吧。  大腹子即槟榔,大腹皮是槟榔的果皮,二者一个种子,一个果皮,功效却大不同。  大腹子:是槟榔的成熟种子,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的功效,用于治疗多种肠道寄生虫病,还可用于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泻痢后重以及水肿等证。  大腹皮:是槟榔的果皮,具有下气宽中、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湿阻气滞、脘腹痞闷胀满、大便不爽等证。5槟榔的介绍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又称为榔玉、宾门、橄榄子、青仔、国马。  槟榔属棕榈科,常绿乔木,外形和椰子树一样无枝,婷婷玉立,但比椰树窈窕秀丽。槟榔的种子叫做槟榔子,它含有槟榔碱和鞣酸等,可供食用。它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医用作治疗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等证。其果皮叫做“大父皮”,能行气、利水、消肿。除果实外,树叶也可食用。槟榔树(Areca catechu)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在我国海南栽种槟榔已有500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琼中、屯昌、定安、陵水、崖县 等地。 在万宁、陵水、三亚一带,吃槟榔已成了重要的习俗。槟榔切片后沾上佐料,细咀慢嚼,吐完绿水,又生丹津,吃后脸红耳赤,正如苏东坡即兴写的“两颊红潮曾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的诗句。逢年过节以及求婚、定亲和办喜事,槟榔更是不可缺少。  一般采收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1~12月采收青果加工成榔干。以采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茎部带宿萼,剖开内有未成熟瘦长形种子的青果加工成榔干品质为佳。第二时期,3~6月采收熟果加工榔玉。以采收圆形或卵形橙黄或鲜红熟果,剖开内有饱满种子的成熟果实加工成榔玉为佳品。  种子含总生物碱,主要为槟榔碱,及少量的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高槟榔碱等,均与鞣酸结合形式存在。还含鞣质约15%,内有右旋儿茶精,左旋表儿茶精,原矢车菊素 A-1,B-1和B-2以及称为槟榔鞣质A、B的两个系列化合物,这两个系列均系原矢车菊素的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五聚体。又含脂肪约14%,基中主要脂肪酸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少量的今苯二甲酸双酯等。还含氨基酸,主要有脯氨酸占15%以上,以及色氨酸,蛋氨酸,酷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等。另含甘露糖,半乳糖,蔗糖,槟榔红色素及皂甙等。  槟榔原是重要药用植物之一。剖开煮水喝可驱蛔虫。除了入药外,亚洲有许多地区,例如:台湾、湖南、海南岛、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及印度,均有嚼食槟榔的风俗。  目前来说,槟榔的价格走动加快,价格平稳,统个市价11.5-12.5元。
2018-04-12 06:12
来源:
南方都市报
药用槟榔。
食用槟榔。
关注南都i健康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本报上周有关“槟榔致癌”的报道出街后,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一些湖南在粤务工的人士直言“湖南嚼槟榔特别特别普遍”,而有药企界人士则直言“湖南口腔癌高发”。
在某医学专业网站,早已拥有10万+阅读量的《他们被割掉舌头,切去牙床,用生命告诉世人这个事实》一文下面,不少读者还在现身说法,以证实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但与此同时,有槟榔生产企业给到南都记者的回应,则指WH O的致癌认定,未针对国内熟制槟榔。
那么,槟榔究竟是怎样一种物质?有槟榔企业称之为“南药”,那么“食用”与“药用”是一回事么?南都记者为此开展了调查。
槟榔企业称WHO报告未针对国内熟制槟榔
在南都披露某医学自媒体“槟榔致癌说”后,近一周来互联网上对槟榔的讨论也是议论纷纷。据南都记者观察,支持“致癌说”的部分媒体和自媒体文章指出,槟榔已被WH O定性为一级致癌物,“有咀嚼习惯的人应尽早戒”;但反对者则认为,槟榔致癌说“站不住脚”,而且是“谣言”。
在此前自媒体文章中,南都记者发现该文章中引用了口味王槟榔在湖南卫视元宵晚会中的一个植入片段,对此,南都记者向口味王槟榔的母公司湖南口味王集团方面(下文简称口味王)进行采访。
对于文章内容,口味王槟榔在向南都记者的回应中认为,自媒体中所提的世卫组织(WH O )报告,主要是针对东南亚、南亚一带国家的槟榔鲜果及其食用方法做出了检测报告,“并没有对国内熟制槟榔进行过检测”。同时,对方表示,前述WH O报告中只提及致癌物的确定性,并没有提及致癌含量、数量的影响,“其他媒体也没有相关实际数据的报道”。
另外,针对致癌物质槟榔碱,口味王方面引据一高校研究报告称,通过加工制作后的槟榔,槟榔碱减少了43.6%,同时对方还提醒,建议消费者每日吃槟榔在“三包以内”。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槟榔产业还处于快速发展期,年均增速超过30%。离成熟期至少还有十年时间,整个产业规模在200亿元左右。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这个行业至少将达到千亿级的市场容量。
槟榔确为“南药”,但目前较少使用
据南都记者了解,在槟榔遭遇“致癌”质疑后,互联网文章《“吃槟榔易患口腔癌”的说法并无科学依据》认为,相关致癌报道,“导致槟榔这个千年来用于治疗疾患的南药一夜之间变成让人"致癌的恶魔"。”
那么其所声称的“南药”这一观点是否有依据?对此,南都记者查阅南药典籍《广东药品志》第一卷发现,槟榔确实作为南药进行记载,并指出广东湛江等粤西地区是广泛种植地,药理作用主要为“驱虫”。对此,有专家也认为,目前槟榔用于驱虫已少之又少。
暨南大学药学院中药药理教研室主任聂红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槟榔不是常用药,在目前的中药配伍中极少用到。目前广东的药店也很少卖槟榔。
“实际上,药用槟榔(包括中药饮品和中成药)在医院内已经甚少使用,原因在于这类药品主要针对部分寄生虫病,但随着寄生虫发病率下降以及部分广谱寄生虫药推出,药用槟榔类产品已甚少在医院使用。”广州某三甲医院药剂科负责人也如是向南都记者表示。
那么,槟榔中药饮片(即药用槟榔)在药店终端销售情况如何?南都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内大参林、金康药房、同仁堂及采芝林等药店了解到,除采芝林和同仁堂外,其他药店均无药用槟榔出售。
在越秀区一家采芝林分店内,南都记者以“为小朋友驱虫”的名义,向店内执业药师提出购买100克药用槟榔,执业药师虽然为南都记者进行执药,但他最后只是向南都记者出售20克,并表示“够用”了。同时他建议“最好还是吃宝塔糖驱虫”,至于用法上,该药师表示,一般筛选3克左右煲水饮用,“但不要吃渣”。
而在越秀区一家同仁堂药房中,该药房药师则表示,槟榔单味入药情况较为少见,一般都是与其他中药材进行配伍入药。
南都记者查阅2017版国家基本医保目录中了解到,药用槟榔中成药有“槟榔四消片”和“木香槟榔丸”,但槟榔的中药饮片并未纳入报销范围,另外南都记者从广东省第三方药品交易平台了解到,目前槟榔类中成药在去年均未进入招标范围。
“食用”与“药用”是两回事
针对市场上贩卖的食用槟榔产品,记者对一些槟榔产品进行了抽样调查。
记者在走访广州士多的货架上挑选了“口味王”、“青果庄园”、“老湘潭”等品牌槟榔产品。观察发现,三种槟榔品牌的包装上均有标注“过量嚼食槟榔,有害口腔健康”的温馨提示字样。其中“口味王”包装纸上的提示字体相比其他字体大一号,标语提示较为明显。而“青果庄园”、“老湘潭”两款槟榔包装纸上的提示字样则与其它字体无异,并无突出字样,标语较难发现。不过南都记者也发现,上述槟榔产品并未有相关致癌的警示标语。
据南都记者观察和体验,药用槟榔与食用槟榔在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别,药用槟榔为坚硬的扁平片状,条纹较为清晰,细闻之下只有一股饮片香味,并无其他添加香料的味道,口中咀嚼时,槟榔片呈木渣状,味道只有中药味,事后出现轻微晕厥现象。
而食品槟榔则是呈深褐色立体半椭圆状,槟榔核中位置塞满了食用香料,细闻之下主 要 有 一 股 香料味道,而拿在手中时,手上会沾上部分表皮添加香料味道,口中咀嚼时,槟榔呈条状残渣,味道则是有薄荷等食用香料口感,事后喉咙有发胀感和晕厥感。
食用槟榔与槟榔入药,在学界看来也是“两回事”。
“其实,目前市面上食用槟榔"治病"近乎闻所未闻,而且在制成过程中加入了部分添加剂(包括生石灰等),市民摄入后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上述广州某三甲医院药剂科负责人如是指出。
另外,南都记者还注意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曾在公开场合总结,指出药用槟榔须经炮制、加工、提取、除杂等步骤,提升其解毒作用,而且在入药槟榔使用疗程约为3到5天;而食用槟榔,他认为石灰水浸泡,再加强碱性、刺激性很强的香精、香料等,这些辅料有致癌物质,且易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多种不良因素综合到一起可能使口腔癌发病率上升”。
采写:南都记者贝贝 马建忠 黄芳芳 实习生 龙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槟榔一般用多少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