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宁腿综合症征可以熬夜 吗?


中文名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英文名称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
别名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低通气综合征
相关中医疾病
鼾眠
传染性
不会传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发病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紊乱疾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OSAHS的成人患病率为2%~4%,我国多家医院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OSAHS的患病率为3.5%~4.8%。
好发人群
OSAHS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或病变、上气道扩张肌肌力异常、呼吸中枢调节功能异常等有关。
病因总述
OSAHS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或病变、上气道扩张肌肌力异常、呼吸中枢调节功能异常等有关。
病因危险因素
若有以下情况发生OSAHS的风险增加:
1、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以上,即体重指数(BMI)≥28kg/m2。
2、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女性绝经期后患病者增多,70岁以后患病率趋于稳定。
3、有OSAHS家族史者发生OSAHS的几率增加2~4倍。
4、长期大量饮酒、吸烟,服用镇静、催眠或肌肉松弛类药物。
5、其他易引起OSAHS的相关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心功能不全、脑卒中、胃食管反流、神经肌肉疾病、糖尿病等。
症状总述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典型症状
1、夜间临床表现
(1)打鼾:是主要症状,鼾声不规则,高低不等,往往是鼾声→气流停止→喘气→鼾声交替出现。夜间或晨起可出现口干。
(2)呼吸暂停:75%的同室或同床睡眠者发现患者有呼吸暂停,常常担心呼吸不能恢复而推醒患者。一般气流中断的时间为数十秒,个别长达2分钟以上,多伴随大喘气、憋醒或响亮的鼾声而终止。严重者可出现发绀、昏迷。
(3)夜间憋醒:呼吸暂停后突然憋醒,坐起,感觉心慌、胸闷或心前区不适。深快呼吸后胸闷可迅速缓解,有时伴胸痛,有食管反流者可伴剧烈呛咳。
(4)多动不安:夜间睡眠多动与不宁,频繁翻身,四肢不自主运动甚至抽搐。
(5)睡眠行为异常:表现为恐惧、惊叫、呓语、夜游、幻听等。
(6)多汗:出汗较多,以颈部、上胸部明显,与气道阻塞后呼吸用力和呼吸暂停导致的高碳酸血症有关。
(7)夜尿增多:部分患者诉夜间小便次数增多,少数出现遗尿。以老年人和重症者表现最为突出。
2、白天临床表现
(1)嗜睡:是最常见的症状,轻者表现为日间学习或工作时困倦、瞌睡,严重时吃饭、与人谈话时即可入睡。
(2)晨起头痛:多见隐痛,不剧烈,可持续1~2小时,与血压升高、颅内压及脑血流变化有关。
(3)疲倦乏力:常感睡觉不解乏,醒后没有清醒感。白天疲倦乏力,工作效率下降。
(4)精神行为异常:注意力下降,精细操作能力下降,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症状严重时不能胜任工作,老年人可表现为痴呆。
(5)性格变化:烦躁、易激动、焦虑和多疑等,家庭和社会生活均受一定影响,由于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情感逐渐疏远,可以出现抑郁症。
(6)性功能减退:约有10%的男性患者可出现性欲减低甚至阳痿。
并发症
OSAHS患者由于反复发作的夜间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结构的破坏,可引起一系列靶器官功能受损,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2型糖尿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心理异常和情绪障碍等。此外,儿童患有OSAHS,可导致发育迟缓、智力降低。
预计检查
医生会先给患者做体格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做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X线检查、上气道CT、MRI、多导睡眠图、纤维鼻咽喉镜检查、上气道持续压力测定等,以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2、动脉血气分析
病情严重或并发症肺心病、呼吸衰竭者,可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此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帮助了解缺氧和酸碱失衡情况。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使用X线检查进行头颅定位测量,用于评价气道的形态特点。当并发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冠心病时,可进行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动脉段突出、心影增大。
2、上气道CT、MRI
可以对上气道进行二维和三维的观察、测量,更好地了解上气道的形态结构特点,明确上气道解剖结构有无异常。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PSG检查结果,一般不难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单纯鼾症、上气道阻力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和睡眠周期性腿动、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
诊断依据
1、出现以下任何1项及以上症状
(1)白天嗜睡、醒后精力未恢复、疲劳或失眠。
(2)夜间因憋气、喘息或窒息而醒。
(3)习惯性打鼾、呼吸中断。
(4)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心房颤动、2型糖尿病、情绪障碍、认知障碍。
2、PSG或PM监测
AHI(平均每小时睡眠中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5次/h,以阻塞型事件为主。
3、无上述症状,PSG或PM(初筛便携式诊断仪)监测
AHI≥15次/h,以阻塞型事件为主。
符合条件1和2或者只符合条件3可以诊断成人OSAHS。
鉴别诊断
1、单纯鼾症
本病在患者夜间睡眠时有不同程度的打鼾,但它几乎没有呼吸气流阻塞发作,没有睡眠破裂或日间功能受损。
2、上气道阻力综合征
夜间可出现不同程度鼾症,虽上气道阻力增高,但没有呼吸气流阻塞发作,白天有嗜睡或疲劳等症状,试验性无创通气治疗有效可支持该诊断。
3、不宁腿综合征和睡眠周期性腿动
不宁腿综合征患者日间犯困,晚间强烈需求腿动,常伴异样不适感,安静或卧位时严重,活动时缓解,夜间入睡前加重,PSG监测有典型的周期性腿动,应和睡眠呼吸事件相关的腿动鉴别。通过详细向患者及同室睡眠者询问患者睡眠病史,结合查体和PSG监测结果可以鉴别。
4、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与OSAHS相似,睡眠中反复发生呼吸暂停,然而发生呼吸暂停时无呼吸运动。
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是消除睡眠低氧和睡眠结构紊乱、改善临床症状、防止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医生会根据病因、病情程度、阻塞平面和全身情况的不同,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
一般治疗
1、采用侧卧位睡眠,适当抬高床头。
2、控制饮食和体重,避免过度劳累。
3、戒烟酒、避免服用镇静剂。
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可以使用,药物治疗主要用于对因治疗。如针对慢性鼻-鼻窦炎可使用鼻喷激素进行治疗,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等。
相关药品
甲状腺素
治疗周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周期一般>120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呼吸暂停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治疗干预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AHI越大,患者死亡率越高。同时,呼吸暂停时间对患者预后也有很大影响,呼吸暂停时间越长,对患者身体危害越大。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死亡率。
危害性
1、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2、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能会出现脑卒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3、因夜间睡眠不好,常影响到患者日间生活,还会使患者性格改变,出现烦躁、易激动、焦虑等,严重者可出现抑郁症。
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
治愈性
经过及时、合理、规范的治疗,可以实现临床治愈,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日常总述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正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戒烟、合理膳食、适度运动,促进疾病恢复。定期到医院就诊,让医生了解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1、患者由于睡眠结构的紊乱,可能会出现消极、沮丧、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此时患者应该积极向医生询问相关疾病的知识,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树立治疗的信心,相信通过治疗可以改善自己的状况,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长期的休息不足,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易怒、性格反常等,会影响患者与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因此患者可能有内疚、罪恶感、无助感等负面情绪。此时患者的家属应多陪伴和鼓励患者,同时向患者的朋友、同事等人解释其中的原因,缓和双方的关系,进而可让患者表达自己的歉意,以此来缓解心中不良情绪。
生活管理
1、睡觉时尽量取侧卧位,减轻呼吸暂停症状,改善睡眠。
2、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慢跑、骑车等,以增强肺活量,特别是肥胖患者,还可通过锻炼进行减肥。
3、患者白天可能嗜睡、乏力,应避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有潜在危险的工作,以免发生意外。
4、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同时保持温湿度适宜。如有上呼吸道感染时,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阻塞上呼吸道,加重病情。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宜清淡饮食,需要多吃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猕猴桃等。
2、患者在术后1~2天需要流质饮食(各种粥类、牛奶),情况逐渐改善后可改为半流质食物,如若无其他不适,3天后可以正常饮食。
饮食禁忌
1、戒烟忌酒,吸烟可以引起咽喉炎、咽喉黏膜增厚,使上气道阻力增加,进而使症状加重。饮酒可加重打鼾、夜间呼吸紊乱及低氧血症,尤其是晚餐饮酒,可使舌肌、腭咽肌活动减弱,睡眠时加重舌根后坠,增加上气道狭窄和萎陷度,使鼾声增大,呼吸暂停次数增加。
2、少吃高脂肪、高糖的饮食,如蛋糕、油条等,因为高糖、高脂肪饮食可使患者体重增加,同时也会使颈部脂肪过度堆积,加重病情。
其他注意
预防措施
1、肥胖对本病的发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颈部肥胖和咽喉脂肪过度沉积,因此肥胖者应控制体重,注意饮食调整、积极锻炼身体。
2、对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心功能不全等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及控制。
3、对于有上呼吸道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应积极进行矫正。
4、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镇静、催眠或肌肉松弛类药物。
5、有OSAHS家族史的人,最好定期到医院进行PSG检查。
6、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及过度疲劳。
相关疫苗
门诊指征
1、家属发现夜间睡觉经常打鼾,鼾声大且不规则。
2、睡眠结构紊乱,反复发作,伴有呼吸停顿。
3、夜间经常憋醒,感觉心慌、胸闷,伴有小便次数增多。
4、晨起头痛、口干、疲倦乏力。
5、白天昏昏欲睡,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
6、心情烦躁、抑郁、性情多变,性功能低下。
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须于耳鼻喉科、呼吸内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做鼻咽镜检查,检查当天需空腹,避免在检查过程中产生恶心、呕吐的症状。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这些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2、您家族里是否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
3、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4、您既往有过气道阻塞或狭窄相关疾病吗?如果有,是否采取了治疗措施?
5、您还有其他基础疾病吗?是如何治疗的呢?
6、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7、您的职业是什么?工作环境怎么样?
8、您平时有吸烟的习惯吗?每天大概吸多少支?
9、您的睡眠习惯怎么样?会按时睡觉吗?是否经常熬夜?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这些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平时我应该注意什么?
8、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我需要回医院复诊?
睡眠疾病竟有近100种!专家:治失眠要先找...
你知道吗?失眠、打鼾、嗜睡、梦游、不宁腿……凡此种种,都是睡眠疾病,而像这样的睡眠疾病竟然有近100种!在中国患睡眠障碍的人群高达38.2%,其中,失眠就是最常见的睡眠疾病。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举行的“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上,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斌表示,失眠仅仅是一种症状,是“冰山一角”,它可能反映出其它的躯体疾病或精神心理疾病,所以我们需要找出病因再针对性治疗,不应该只是治疗失眠的症状,即要治疗失眠先找对“病根”才是关键。
睡眠少于6小时患病风险增大
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让人们的睡眠 质量越来越差,失眠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如果在街头随机调查“过去一年你有失眠吗?”会得到什么结果?张斌主任告诉我们,此前,广东地区曾有关于失眠调查数据显示,有失眠症状的人群约占比50%,急性失眠(即持续时间少于3个月)约占比10%-15%,而达到慢性失眠(即持续3个月以上)约占比8%-10%。
张斌主任透露,从一天的接诊量来看,失眠患者占比约60%,这些患者中出现失眠的原因和病种十分复杂,入睡不好、时间很短、经常醒来等都是失眠症状,精神因素、心理因素、疾病因素也都可能导致失眠,我们先要区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失眠,针对病因治疗。
既然大多数人都有过失眠症状,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就医?张斌主任告诉我们以下两种情况建议就医。
1、失眠症状给你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觉得疲困,乏力,甚至工作、学习、社交都受到了影响。
2、睡眠时间短,医学上有“客观短睡眠时间”,即一天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或经常有睡得少的感觉,这个时候就建议要去看医生,也有研究显示,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未来得躯体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精神心理疾病的几率大幅度上升。
打呼噜人群中 90%患有“睡眠窒息”
许多人认为打呼噜是常事儿,不会把它与疾病联系起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生李涛平告诉我们,在打呼噜人群中90%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睡眠窒息”)。广东省局部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广东地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率高达20%,年龄分布呈“哑铃型”,儿童和40岁以上人群属于高发人群。
李涛平主任提醒我们,劳累和饮酒会加重病症,严重还会引发中风、心梗等致命疾病,如果长期打鼾,且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率失常、疝气、胃食道反流、痔疮等建议去医院进行诊断,如果出现中重度以上睡眠呼吸暂停或合并了其它并发症可能需要使用睡眠呼吸机。
“不宁腿”易被忽视
张斌主任表示,从临床上看,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失眠、打鼾、不宁腿,其中,不宁腿综合征容易被忽视,但患病比例并不低,“不宁腿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为,白天好好的,一到晚上就浑身不舒服,特别是在入睡前腿不舒服,在活动后可以缓解,越是要休息越容易发作,这种睡眠障碍在绝经后的妇女中发病率特别高。
专家支招:如何睡个好觉
我们经常说,熬夜、失眠生物钟会被打乱,从而引发身体的多种疾病,甚至影响容颜、导致早衰,那么我们如何能提高睡眠质量?如何睡个好觉?李涛平主任告诉我们,首先要作息规律、规律睡眠;睡前两小时不要看手机;身心疾病都要及时治疗;睡前不要有过度兴奋的行为,尽量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喝咖啡或茶饮等。
首页>>新闻>> 健康
最近,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雪芹刚刚完成了一项抑郁症睡眠节律的研究,研究过程中,需要收集健康睡眠者作为对照人群。她原本预计招募健康睡眠人群会比较容易,结果却惊讶地发现,招募来的自感睡眠健康的人,进行了客观睡眠监测后,只有50%符合要求。“虽然睡眠监测参数达不到健康的标准可能与监测仪器佩戴影响睡眠有一定关系,但是自我评估睡眠健康者,可能睡眠并不健康。”王雪芹说。
事实上,从睡眠医学角度看,很多职业的从业者可能都属于睡眠不健康群体,“医生、护士、媒体人、军人、乘务人员等,因为要经常上夜班,睡眠节律会受到影响。”
昼夜节律与健康睡眠
什么叫昼夜节律呢?王雪芹医生说,就如中国一句古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的就是人类作息昼夜节律的特征。睡眠的诸多方面是与昼夜节律密切相关的,例如:睡眠起始时间,起床时间,睡眠结构,睡眠偏好(清晨型-早睡早起,夜晚型-晚睡晚起,中间型-介于两者之间类型等)。睡眠的这种昼夜节律特征是由生物钟调节的。生物钟是一种自持振荡机制,由输入部分、时钟系统、输出部分三部分组成。输入部分由授时因子构成。授时因子是协调生物体内的昼夜节律与外部24小时步调一致的物质。中央生物钟最主要的授时因子就是光线。白天,光线通过视网膜进入大脑时,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也就是生物钟的中枢,接受到光线后,就会发出信号,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促进食欲素分泌,人就会保持清醒。而在夜晚,没有光线进入大脑时,输出部分就会促进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人就会想要睡眠。
对于很多外周器官的生物钟来说,最主要的授时因子是规律的饮食。在白天阳光的刺激下,视交叉上核不仅会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同时,还会刺激下丘脑食欲素的释放。食欲素也是中央时钟系统的输出部分。食欲素的作用是维持觉醒状态,因此,在剥夺睡眠时,为了保持长时间的觉醒状态,机体会增加食欲素的分泌,增加摄食行为。很多熬夜的人会变得肥胖,可能就是与食欲素的分泌增多有关。食欲素不仅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还调节着摄食行为、能量代谢、胰岛素分泌、胃酸分泌等生理功能,同时它还与调节学习认知和其他机体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因此,饮食不规律,没有固定的进食时间,也会影响人体的昼夜节律。
“食欲素分泌增加,某些症状就会出现,比如食欲、体重增加,与昼夜节律被打乱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睡美容觉,是有科学依据的。睡眠时,食欲素停止分泌,因此良好的睡眠对健康体重保持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食欲素还参与大脑认知功能活动,所以熬夜不仅容易发胖,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功能下降的现象。睡眠节律一旦遭到改变或破坏,人们经常感到脑功能的下降。”王雪芹说。
90后,睡眠质量堪忧的一代
在王雪芹医生看来,年轻人经常出现昼夜节律失调的问题,尤其是目前处于社会、家庭“顶梁柱”的90后人群,较多人的睡眠时间都在凌晨1点以后,这可能与电子产品的应用有一定关系。“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产品都会发射蓝光,而我们的视网膜中有蓝光的光感受器,通过感受蓝光的强度,向中央生物钟传递信号,以调节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从而调节睡眠。”
王雪芹医生进一步解释说,中午是一天中阳光最强的时候,这时的蓝光也最强烈。日光中的蓝光会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人就会觉得清醒;而到了夜晚,蓝光减少,就会促使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启动睡眠。然而,如果在夜晚玩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就会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从而影响入睡时间。
王雪芹医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医学研究发现,睡前看蓝光屏幕2-5小时,可以降低褪黑素的合成与分泌,阻碍褪黑素水平的升高,使睡眠时间推后,睡眠变浅。虽然手机运营商在不断改进技术,为手机添加了夜间模式,或改为橘色的光线,但是并没有科学研究证实其对睡眠没有影响。“所以消除蓝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最好的方式使睡前戒掉电子设备,关掉较强的照明灯光,提高公众的睡眠卫生观念。”王雪芹医生说。
王雪芹医生认为,年轻人经常晚睡的现象也与代偿心理有关。“90后处于工作、生活的压力中。白天辛苦之后,觉得晚上的时间是自己的,希望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放松身心,补偿自己。作为网络原生代的90后,网络是他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平台,很多90后入睡前都会在床上刷微信朋友圈,或是网购、看剧,延迟睡眠时间,加之前面提到的手机等电子设备屏幕发出的蓝光又会对睡眠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年轻人会在不知不觉中熬夜到很晚,并且发现入睡变得困难,睡眠变浅,睡眠质量变差。”
对于经常需要加班人群的睡眠不规律问题,王雪芹医生也表示忧虑。在她看来,经常熬夜,将睡眠无限制地往后推移,将生物钟人为地打乱,这些外在行为很可能对基因产生修饰作用。长此以往,会使褪黑素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褪黑素对情绪有着调节作用,睡眠症状与抑郁障碍密切相关。王雪芹医生发现,很多来睡眠医学科就诊的患者,原本以为自己只是有睡眠问题,经过检查却发现是抑郁障碍。
睡眠症状不但与抑郁障碍关系密切,还有一种睡眠障碍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常见,叫做“睡眠时相延迟综合症”,也与抑郁障碍有关。
王雪芹医生解释说,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又叫睡眠时相延迟型昼夜节律睡眠障碍,是指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患者的主睡眠时间段出现了后移,通常超过两个小时,是一种延迟的睡眠起始和觉醒时间的模式。患者不能在期望的或者是常规可接受的较早时间入睡或者是觉醒。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的患者有明显的入睡困难,但是一旦入睡,睡眠的质和量以及睡眠结果都没有明显的异常。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主要表现就是不能按照社会环境的要求就寝或者是起床。入睡晚,起床晚是这种疾病的一个主要临床特征。
睡眠障碍并非原发疾病,需要明确诊断,科学治疗
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睡眠,避免陷入误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主编了一本对睡眠、睡眠—觉醒障碍、睡眠相关障碍进行评估的工具书《睡眠与睡眠障碍相关量表》,大众可以借助这本工具书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身睡眠问题,必要时及时到睡眠医学科就诊。
王雪芹医生介绍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专家的微信公众号“失眠工作坊”中,提供了许多治疗睡眠障碍,改善睡眠质量的认知行为疗法,包括正念呼吸,身体扫描法等,并且配有音频或录像,可以辅助大众进行自我练习。此外,中医针刺疗法、八段锦、太极拳等方法也证明对失眠障碍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泡脚,打坐,冥想,听舒缓音乐,香薰可能对睡眠也有帮助。另外,还应注意营造温馨的睡眠环境,避免卧室光线过强。
不过,王雪芹医生也指出,大众普遍认为的睡前饮酒对睡眠有帮助的认知是错误的。酒精虽然可以缩短入睡时间,但是同时会使睡眠不连续,睡眠变浅,损害睡眠质量。而且长期饮用,容易产生依赖。
“睡眠医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科学,需要精神、心理和行为医学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协作,明确诊断,科学治疗。”王雪芹医生说,“有时,睡眠—觉醒障碍并非原发疾病,例如不宁腿综合征,可能是贫血、糖尿病、肾功能异常等原因造成的。改善睡眠症状,需要明确病因,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
作者:编辑: 齐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睡眠不宁腿综合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