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器注意事项会导致烫伤吗

家长疏忽致1岁幼童被烫伤

杭州日报7月22日报道,浙大儿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近日收治了一个被烫伤的幼儿,不到2岁,腰部背部都是水泡,肚子、胸前的表皮更是破损严重,孩子哭得撕心裂肺。

孩子被诊断为深II度烫伤,经清创包扎后住进了烧伤科病房。由于孩子烫伤面积比较大、程度比较重,很可能会留下大面积的疤痕。

罪魁祸首是泡面,家长疏忽导致伤害发生

家人用滚烫的开水泡泡面,没注意到活泼好动的幼儿无意间来到桌子前方,小小个头的他一伸手就把泡面打翻了,滚烫的泡面和热汤一下全部倒在孩子身上。

一到两岁的幼儿会自己走路,并喜欢练习蹦跳,因为头比较重,平衡能力很差,容易跌倒。

幼儿的皮肤很薄,一旦烫伤,对孩子的伤害会很大。

幼儿会拿起任何可以拿到的东西,因此,家长要把任何热的东西远离孩子。

错误处理烧烫伤,加重伤害

“家人发现孩子被烫伤后,顿时手忙脚乱,脱衣服的脱衣服,拿酱油的拿酱油,拿牙膏的拿牙膏,都往宝宝身上抹,没想到宝宝身上的表皮,就像被开水烫过的西红柿皮一样,一摸就起来了、露出红红的肉。”

网传接诊医生提供的信息,“儿童发生烫伤以后现场处理非常重要。被泡面烫伤的孩子的家人是拉扯着给孩子脱去衣物的,这么操作,在烫伤比较严重、衣服和皮肤黏连在一起的情况下,很容易加重皮肤的损害。此外,酱油、牙膏这类物品,其实对烫伤没有任何疗效,还会影响医生对创面的判断或导致创面感染。

将与皮肤粘连的衣服脱除,会增大创伤面积,撕裂烧烫伤后形成的水泡增加感染风险,加重伤情。

往伤口上涂抹香油酱油牙膏等各种物体,对于烫伤并没有治疗效果,这些生活物品都没有经过灭菌处理,反倒会增加孩子的痛苦,引发伤口感染,同时影响医生对于烫伤严重程度的判断。

用冰给烧烫伤的部位降温,温度过低会导致伤处二次伤害,加重伤害。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不要用

烧烫伤等意外伤害是我国儿童的第一位死亡原因。

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采取积极防护措施,伤害是可以预防的。

一旦烫伤,疤痕将影响人一生,因此重在预防发生烧烫伤。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提醒各位家长,烫伤是 0-5 岁儿童最容易发生在家里的意外伤害之一。

0-5 岁的幼儿,心中对周围事物好奇的种子逐渐萌芽,电饭煲冒出的白烟,红彤彤的火焰……他们都想去亲密接触,特别是夏季,穿衣少、皮肤外露,使得这些自我保护能力差的孩子极易发生严重的烧烫伤。

数据显示:在城市,超过 90%的烫伤是由于开水、热水、热汤和其他热液所致;同时,节日里燃放烟花爆竹也是幼儿烧烫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烧烫的巨大伤痛,漫长的康复期,高额的治疗费用,以及可能留下终生的疤痕和残疾,这些原本可以预防的伤害却成了孩子童年的痛苦回忆!

避免发生烧烫伤对于家有幼儿的家庭,通过消除危险因素来营造安全的环境、改变成人行为习惯和加强儿童安全教育等入手

预防玩火或烟头导致的烧烫伤

孩子会用口和手去发现新奇的东西。家长应把点火用具,如打火机,火柴放在孩子不易取到之处,并教导孩子不玩火。

请不要在家中抽烟,烟头容易发生烫伤和引发火灾,也会导致二手烟、三手烟健康问题。

预防热的液体或食物导致的烫伤

在大人抱孩子时,不要同时去拿热的杯子等,不能同时做二件事。

在厨房做饭时,建议关上门,不要让幼儿进入。

任何热的食物,不要放在低矮的桌子上,以及桌子的边缘。尽量不用桌布,以防孩子拉扯桌布导致盛放热液的容器被打翻。

把家中暖瓶,饮水器和电饭煲等热容器放在高处,使孩子不易碰到。

10岁以上的孩子逐渐为危险有了认知,可以了解蒸汽的危险,教导他有关从微波炉中取食品的方法。

预防火灾导致的烧伤:煤气不用时关掉总开关,以防孩子模仿大人行为进行点火,家中最好装有烟雾警报器。明确家庭每间房间的逃生路线,并定期练习,跟大龄儿童讨论火灾预防的措施

预防洗澡热水导致烫伤:给孩子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并总是用手先试试或用水温卡测水温,使水温保持在 38 度左右。

预防取暖器、热水袋和电热毯等导致的烫伤:冬天使用电取暖器,注意远离孩子,或加装围栏;热水袋、暖手煲等也要时刻注意其温度不过高。

预防电击导致的烧伤:家里的电插板,电源线等要远离孩子。婴幼儿会啃咬电线而被电击。

预防化学品烧伤:把家用强力清洁剂,如除污剂,碱水,浓硫酸等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以免被孩子误食或泼洒到脸上或其他暴露的皮肤上,导致化学性烧伤。

时时处处从儿童的角度来考虑安全,将孩子交给有能力的成人看护,才能预防伤害的发生。

正确现场急救,减轻伤害程度

当孩子被热水、热的物体等烫伤,家长要这么做:

要立即脱离热源,立即用冷水(可用凉水、自来水,不要用冰水)冲,至少10分钟或直至没有疼痛的感觉

把烫伤的部位直接放在冷水中浸泡几分钟,帮助降温

然后用干燥没有粘性的无菌或干净纱布敷料或布覆盖在烫伤的部位

带着幼儿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如果要去医院进一步处理,伤口只推荐用凉水冲或泡进行降温,以及用干净的纱布敷料或布盖在烫伤部位进行保护。

如果发生火灾,烧烫伤面积非常大,或者不确定如何处理,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小心除去与皮肤没有粘连的衣服和首饰,立即用冷水给烧烫伤区域降温至少10分钟。降温后,用干燥、没有粘性的无菌或洁净敷料(纱布、毛巾等)覆盖。对于大面积烧烫伤的人员,冷水给烫伤区域降温后要及时用一块干的毯子包裹。

如果烧烫伤部位只是红肿没有产生水泡,可以在冲泡凉水后自行观察。

其他很多民间偏方和祖传经验,往往会带来二次伤害,加重伤情,未经医护等专业人士确认,请勿盲目使用。

和浦安全教育 关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和浦安全教育,作为和浦公益的生命与安全的长期教育项目,我们持续关注公众安全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的普及推广和课程研发。

同样是发生烫伤,儿童往往比成人更严重,主要是因为:

儿童往往行动能力很强,但是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安全认知和反应能力,没有预判和躲避危险的能力

儿童体表面积小,相对成人来说,都是一碗泡面造成的烫伤部位更靠近头部,烫伤的相对面积更大。

儿童免疫抵抗力低,容易感染,烫伤后更容易发生脱水等。

守护美好童年,预防烧烫伤等意外伤害的发生,重在增强家长的伤害防范意识和提升正确处理伤害的能力。

如果您有场地可以支持,

如果您愿意学习并传播安全知识,

和浦安全教育 守护生命安全

科学严谨 通俗易懂 终身学习 持续陪伴

公益普及 授证培训 专题分享 家校课程

和浦安全教育 | 守护生命安全

我们是和浦公益·生命与安全教育项目组

以公众安全教育和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主题为出发点,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安全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

和浦安全教育,守护生命安全

我们的目的是减少儿童身体和心理伤害,同时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希望意外伤害可减少,突发意外有人救,孩子们从幼年开始了解与掌握认知自我、社交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即上海黄浦区和浦社区公益服务中心,

是2017年在区民政局注册的非营利机构。

关注少儿成长,促进乡村教育公平,

致力于为青少年、家长和教师的终身成长,

涉及青少年安全教育、营地教育与素质教育,

以及偏远地区的教育支持和师训。

少儿情感与社会能力发展

先用凉水把伤处冲洗干净,然后把伤处放入凉水浸泡半小时.一般来说,浸泡时间越早,水温越低(不能低于5℃,以免冻伤),效果越好.但伤处已经起泡并破了的,不可浸泡,以防感染。 用淡盐水轻轻涂于灼伤处,可以消炎。 在受伤处,擦上酱油或蜂蜜、猪油、狗油、生姜汁,均能收效

最佳答案  由于天气寒冷,很多人都会选择窝在家里不出去,即使是出去也会穿的厚厚的,认为这样才能够不被冻到,不会生病,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很多时候并不是穿的越多越好,那么冬季养生的误区有...

  由于天气寒冷,很多人都会选择窝在家里不出去,即使是出去也会穿的厚厚的,认为这样才能够不被冻到,不会生病,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很多时候并不是穿的越多越好,那么冬季养生的误区有哪些,下面360常识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门窗紧闭,认为这样温暖,不容易感冒,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门窗紧闭会使空气不流通,而空气中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尘,在这样的空气中,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应该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

  在冬天,看大街上的人,包的严严实实的,还戴上口罩,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抵御寒冷,但是也会使人的抵抗力变差,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所以让要想尽最大可能摆脱感冒的困扰,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才好,这样才能够更加健康的度过冬季。

  很多人在冬天穿的一层又一层,其实,衣服是起到隔离寒冷的作用,它缓冲了外面冷空气和体表热空气之间的对流,使人体的热量得以保存,但是衣服穿的过后,就会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所以,冬季穿衣适宜就好了。

  冬季饮食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无扰乎阳”的原则,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

  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冬季作息时间应“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而迟起可养人体阴气。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严寒,求其温暖。睡觉时不要贪暖而蒙头睡。被窝里的空气不流通,氧气会越来越少,时间一长,空气变得混浊不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睡觉,就会感到胸闷、恶心或从睡梦中惊醒、出虚汗,第二天会感到疲劳。

  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寒冷时,裸露在外的面部、手部表面血管收缩,温度较低,尤其是刚从室外归来时。此时突然用热水盥洗,热量不能及时被血液吸收,很容易被烫伤,最终会因受烫伤皮肤血液循环变差而诱发冻疮。

  偏瘫、截瘫、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和老人易发生烫伤,他们的肢体皮肤感觉迟钝,不知闪避,因此他们在睡觉时用热水袋、电热毯要控制好温度,家人要多留心观察他们的取暖情况。

  电炉、油汀等取暖器表面金属部位在使用时温度很高,老人和幼童行动迟缓,手脚接触时容易烫伤,家人还须多加照看,注意安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取暖器注意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