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最热闹的步行街在哪里商业街来去茶源怎么走?

芜湖当地并不产茶叶,但芜湖的茶叶市场很大,应该说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芜湖茶市的茶叶主要来至周边地区,安徽的黄山,祁门,盛产绿茶红茶举世闻名,经县,宣城,宁国,石台等地都盛产茶叶,主要以绿茶为主,这些地区山地海拔高,四季分明,茶叶品种优良

想在淘宝上买点铁观音送人,哪家比较好?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花茶七大茶类之一。其创制年代,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制茶学》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年)创制发明了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即绿茶改制乌龙茶)。目前我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四大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铁观音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其树性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适宜制种铁观音。如果你是要在淘宝上买的话,建议你去雅韵阁茶业买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市区坐落在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春秋时设邑,因鸠鸟繁多而得名“鸠兹”,距今已有2500余年;繁昌“人字洞”的发现,把人类的活动上朔到了200-250万年前。芜湖是安徽省的经济、文化、交通、政治次中心,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芜湖是一个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古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相继获得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等殊荣。
  外文名称: Wuhu
  别名: 江城,鸠兹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4市辖区,4县
  政府驻地: 芜湖市政务文化中心
  电话区号: 0553
  地理位置: 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
  面积: 5988平方公里
  方言: 江淮官话,吴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鸠兹广场,步行街,方特,凤凰美食街,滨江公园等
  机场: 芜湖湾里机场
  火车站: 芜湖站等
  市树: 香樟、垂柳
  市花: 月季、菊花
  中心坐标: 东经119度21分、北纬31度20分

  城市精神:开放、诚信、务实、创新
  城市名片:皖江明珠,创新之城
  市区面积:1064.7平方公里
  市区人口:123.8万
  民族:汉,回、满、壮、蒙古、苗、朝鲜等24个民族
  国家级非遗:芜湖铁画锻造技艺
  曲艺民歌: 芜湖梨簧戏、芜湖滩簧戏、南陵目连戏、繁昌民歌、无为鱼灯、无为庐剧
  特产:铁画、三刀三画、傻子瓜子、弋江贡篮、无为剔墨纱灯
  小吃:四鱼、大闸蟹、腐乳、五香螺蛳、弋江羊肉、广善酥、无为板鸭、陡沟酥糖、严桥五香花生米
  特色市场:芜湖长江市场园、芜湖旅游商品经济园区、芜湖商品交易博览城、芜湖汽车部件工业园
  特色街道:芜湖中山路步行街、芜湖凤凰美食街、芜湖新时代商业街、芜湖银湖波尔卡大街
  客运车站:芜湖汽车客运南站(马饮客运站)、芜湖长途汽车站、飞马客运站、巨勇客运站、北京路客运站
  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芜湖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
  报纸:《芜湖日报》、《大江晚报》、《金周刊·芜湖广播电视》
  电视台:新闻、生活、徽商、娱乐、教育
  广播电台:新闻综合、交通经济、音乐故事
  5星:芜湖侨鸿皇冠假日酒店、 芜湖新百金鹰国际酒店、芜湖三正半山酒店、沃尔特大酒店、奥顿(芜湖)酒店、芜湖升辉西方财富大酒店(准5星)、芜湖碧桂园玛丽蒂姆酒店(准5星)、百瑞中央城大饭店(准5星)、芜湖汉爵阳明大酒店二期(准5星)
  4星:芜湖海螺国际大酒店、芜湖铁山宾馆、芜湖国信大酒店、芜湖华侨国际大酒店、南陵龙云新世纪大酒店、鲁班国际酒店、江心洲商务酒店、芜湖花园湖景西格国际酒店(准4星)、德龙国际大酒店(准4星) 
  3星:花园酒店、芜湖汉爵阳明大酒店、芜湖汉爵广场大酒店、芜湖新物资大厦宾馆、芜湖马仁山庄、恒港假日大酒店、芜湖明远宾馆、鑫海洋大酒店、芜湖方特假日酒店、精英国际大酒店、芜湖东湖国际大酒店、 芜湖速8酒店(准3星)、芜湖都市风连锁商务酒店(准3星)、芜湖现代联华大酒店(准3星)、芜湖乐语快捷宾馆(准3星)、芜湖金环宾馆(准3星)、芜湖宝隆源酒店(准3星)

  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的芜湖,因“湖沼一片,鸠鸟繁多”,春秋时得名“鸠兹”,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自古即被称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它是全国中等“明星” 芜湖长江大桥[1]城市之一。
  芜湖,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已是繁华的市镇,宋代兴商建市,元明时期“十里长街、百货咸集、市声若潮”,明代时期芜湖港开辟,清代时期形成巨大的米业市场,为“四大米市”之首。
  芜湖,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在历史上是著名的港口城市,是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的代表,也是安徽实行融入长三角战略的重要立足点。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浦东开发以来,芜湖作为安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制造业上,芜湖创出了奇瑞汽车、海螺水泥、海螺型材这样的拳头品牌,打响了芜湖制造的头一炮。作为安徽交通枢纽,华东沿海城市通往内地的要道。境内的芜湖港,是长江溯流而上的最后一个深水良港。长江北(西)岸的裕溪口港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内河煤港,是安徽两淮和晋、豫、鲁 诸省煤炭转运的集散站,长江南(东)岸的朱家桥码头,可停靠万吨远洋货轮。
  此外,芜湖长江大桥是二十世纪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长江上已建公铁两用大桥中规模、科技含量均领先的桥梁。其建成完善了中国铁路、公路的路网布局,沟通了南北交通,进一步完善了华东第二通道功能,加强了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联系,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生活圈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市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沿江开放城市、国家级对外籍轮开放的外贸码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个国家级称号,并建立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近年来,芜湖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以方特欢乐世界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与此同时,芜湖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以“建博会”、“茶博会”、“旅博会”三会为代表的会展经济,正推动江城芜湖向商埠重镇发展。

  芜湖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山峦叠嶂,湖泊纵横,襟江带河,风光秀丽。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
  芜湖是一座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半城山半城水,山体面积占总面积的20.5%, 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4.4%。境内有各类湖泊1000多个,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
  芜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
  芜湖空气质量较好,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报告,芜湖空气质量位居109个重点城市第10位,是一个适宜人居的生态之城。芜湖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7家4A级景区。[2]

  区名 镜湖区 弋江区 鸠江区 三山区
  政府驻地 北京东路 利民西路 天门山西路 龙湖大道
  行政中心 北京路街道办事处 利民路街道办事处 官陡街道办事处 三山街道办事处
  办事处 北京路街道、赭麓街道、
  镜湖街道、吉和街道、
  赭山街道、弋矶山街道、
  汀棠街道、天门山街道、
  北门街道、东门街道、
  荆山街道、方村街道 马塘街道、
  南瑞党工委 四褐山街道、
  清水街道 保定街道、
  下辖乡镇 无 无 沈巷镇 峨桥镇

  县名 芜湖县 繁昌县 南陵县 无为县
  政府驻地 芜湖南路 龙华路 籍山路 二坝路
  行政中心 湾沚镇 繁阳镇 籍山镇 无城镇
  下辖乡镇 湾沚镇、
  峨山镇 烟墩镇、家发镇、
  三里镇、工山镇 襄安镇、二坝镇、汤沟镇、
  陡沟镇、石涧镇、严桥镇、
  开城镇、蜀山镇、牛埠镇、
  刘渡镇、姚沟镇、泥汊镇、
  白茆镇、高沟镇、福渡镇、
  泉塘镇、红庙镇、赫店镇、
  鹤毛乡、十里墩乡、
  注:龙山街道、万春街道由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芜湖市最早的故址名鸠兹,在今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左传》:“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此处记叙的衡山是当涂县东北面的横山。而鸠兹城址则位于水阳江南岸一带侵蚀残丘向北延伸的尽头。由此往西地势低平,多为湖塘沼泽地区,因湖沼草丛,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在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得名芜湖。此段水阳江当时称为中江,西连长江,东通太湖,为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水道。鸠兹是控制中江的一个渡口,位置相当重要。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鸠兹已设县,易名芜湖,此乃早期的芜湖城。
  芜湖设县以后经两汉时期的发展,到三国时因战争频繁,芜湖地位日显重要。吴国地处江东,以长江为天险与曹魏对峙。但其主要城镇距长江较远,为了适应军事上的需要,黄武二年(223)孙权将芜湖县治由鸠兹西迁到青弋江口不远的今城东南隅的鸡毛山一带的高地上(古鸠兹旧治再未复用),成为今日芜湖市最老的城区。东晋时期,芜湖已成为临江重镇。公元324年,大将王敦在鸡毛山屯兵筑城驻守,故有“王敦城”之称。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省芜湖入襄垣县,芜湖县级行政建置被撤销。隋唐时期,芜湖皆为当涂县属镇。五代十国时南唐升元(937-943)年间复置芜湖县。从此芜湖作为县一级行政建置直至1949年。
  两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为促使农业的发展,大兴筑圩,大片湖沼变成良田。在芜湖地区修筑了政和圩、行春圩、陶辛圩和万春圩等。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城区也迅速扩大,芜湖成为当时沿江的一座名城。约在十一世纪初,芜湖筑城垣即宋城。今北门外高城板,东门外鼓楼岗等皆为宋城遗址。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金兵不断南侵,芜湖城遭兵焚毁成废墟。淳熙七年(1180)又筑城,但已不如以前繁荣。元初芜湖县城又行恢复,人口曾达五万人左右,但在元末又遭兵火毁坏。明代芜湖的经济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各地商人和工匠纷至经营各业,以染浆业和炼钢业尤为发达,南北货物汇集。明万历三年(1575)芜湖再次筑城,大部分与宋城重合。清代200多年间(1876年以前),芜湖商业同手工业不断发展,成为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沿青弋江到江口形成商业中心地带,号称“十里长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芜湖因交通位置和经济条件重要而成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据点之一。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列为通商口岸之一。次年英国在范罗山建立了领事行署,划定沿江滩地为租界。接着美、俄、法、日等帝国主义相继侵入,又于1902年将南起陶沟,北至弋矶山,东至普潼山,西至长江岸边的46.5公顷土地划为公共租界。从此大量洋货涌进芜湖市场,既严重摧残了传统的民族工业,又刺激了商业的畸形发展,同时大量粮食、农副产品及矿产原料被廉价掠夺运走。他们在租界内修马路,建码头、仓库、堆栈、楼房,开办教堂、医院、学校等,使芜湖市区由青弋江两岸一带向西北沿长江右岸发展,扩大了市区范围。
  开埠通商以后,由于地理、经济条件和李鸿章为代表的官僚买办采取政治手段等,使米商云集芜湖开设米号,米市中心遂由镇江迁来芜湖,并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每年“经芜湖输出之米粮数五六百万石至一千万石”,有“堆则如山,销则如江”之说。同时官僚买办资本及民族资本开办了“裕中纱厂”、“明远电厂”、“益新面粉厂”等新式工厂及其它一些小工厂,后因帝国主义侵略、压榨加剧等原因大都被迫停办、倒闭。由于经济的畸形发展,老城区与外国租界之间的大片空地辟为新的街道,使市区进一步扩大。人口由1745年的1万多人增加到1915年的10万多人。1949年4月芜湖市获得解放。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芜湖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的畸形发展的消费性城市,改造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城市。[3]

  朝代 建置名称 建置时间 治所 级别 隶属
  西周 鸠兹邑 前570年 水阳江南岸 邑 吴国
  东周 鸠兹邑 前472年,前355年 水阳江南岸 邑 越国,楚国
  秦 鸠兹邑 前221年 水阳江南岸 邑 鄣郡
  西汉 芜湖县 前109年 鸠兹镇 县 扬州丹阳郡
  东汉 芜湖县 25年 鸠兹镇 县 扬州丹阳郡
  吴 芜湖县 223年 鸡毛山 县 扬州丹阳郡
  西晋 芜湖县 281年 鸡毛山 县 扬州丹阳郡
  东晋 芜湖县 329年,363年 鸡毛山 县 豫州丹阳郡,宣城郡
  南朝 襄垣县 432年,462年 不详 县 扬州淮南郡,宣城郡
  隋 当涂县 589年 姑熟镇 县 宣州
  唐 当涂县 627年,758年,761年,787年 姑熟镇 县 江南道宣州,江南东道升州,江南西道宣州,江南东道宣州
  吴 当涂县 902年 姑熟镇 县 宣州
  南唐 芜湖县 937年 鸡毛山 县 江宁府
  北宋 芜湖县 975年,977年 鸡毛山 县 江南路宣州,江南路太平州,江南东路太平州
  南宋 芜湖县 1127年 鸡毛山 县 江南东路太平州
  元 芜湖县 1277年,1335年 鸡毛山 县 江浙行省太平路,江浙行省太平府
  明 芜湖县 1368年,1420年 鸡毛山 县 中书省太平府,南直隶布政使司太平府
  南明 芜湖县 1645年 鸡毛山 县 南直隶布政使司太平府
  清 芜湖县 1645年,1667年 鸡毛山 县 江南省太平府,安徽省太平府
  太平天国 芜湖县 1857年 鸡毛山 县 安徽省太平郡
  中华民国 芜湖县,芜湖道 1912年,1914年 鸡毛山 县 安徽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芜湖市 1949年,1983年 市区 省辖市,地区,地级市 皖南行署芜当专区,安徽省芜湖专区,安徽省芜湖地区,安徽省
  芜湖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十分丰厚。繁昌县“人字洞”,是古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至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引起世界瞩目。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和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南宋以后,特别是到了元朝,芜湖已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市镇,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浆染等手工业已闻名遐迩,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就有“织造尚淞江(上海),浆染尚芜湖”之说,形成号称“芜湖巨店”的大型浆染工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芜湖最热闹的步行街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