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方舱是由哪个医院战略支援部队 医院的?

合肥方舱医院于2022年3月22日动工,基本一周时间,合肥方舱医院基本建成。共设2080张床位,采用模块化单元设计,计划每个单元设立26个床位,位置位于原滨湖会展中心。目前最新统计全国已有19个省建设方舱医院。共计33个,已有20个方舱医院已建成。

为什么各省都在建设方舱医院?

其实是国务院防疫综合组的最新指示: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感染者分类收治,各省份根据本地疫情防控形势,提前做好方舱医院建设,原则上各省要准备2一3家方舱医院。按床位的规模设置。并且每张床位安装电源插座,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24小时供应热水配置,可以说非常人性化。

那么如果患了疑似病例进去了“方舱医院隔离”怎么才能出来呢?同时也给出了出舱标准: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出舱,出舱证明是由方舱医院开具。感染者出舱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叫方舱医院?

“方舱”一词是源于美军的军事术语,意思是采用坚固材料组合形成可移动的整体。“方舱医院”原先是一种适用于野战环境可移动医疗医院,快速搭建功能齐全快速撤离的特点。移动献血站就有点类似,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不过国内控制疫情设计的“方舱医院”基本都是固定式的,基本都是一些大型场馆或空地改建而成。方舱医院主要作用也是针对确诊,疑似病历采用集中模块化管理(重症病历集中管理,轻症病历集中管理,疑似病历集中管理)起到防止病毒扩散遏制源头。同时可以让最专业的医护团队统一治疗管理,也大大加快了医疗治疗速度,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目前全国疫情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苗头,各位还请小心再小心!

关门大吉!武汉所有方舱医院休舱

3月10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至此,武汉投入运营的方舱医院已全部休舱。自2月5日收治首批患者以来,武汉方舱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2000多人,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舱。

31省区市累计治愈超6万人

3月1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578例;截至3月10日24时,累计治愈出院61475例。

湖北除武汉外确诊疑似新增均为零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统计,3月10日0—24时,湖北省新增确诊病例13例,其中武汉13例;新增疑似病例6例,其中武汉6例。

湖北疫情高风险市县降至12个

湖北10日再次更新市县疫情风险等级。经湖北省疾控中心组织专家评估,截至9日24时,全省低风险市县45个,中风险市县19个,高风险市县12个。与7日相比,全省新增8个低风险市区,5个高风险市区调至中风险。

国务院扶贫办:疫情没有造成大量的因病因疫返贫

在3月1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苏国霞介绍说,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保证贫困地区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就地就近治疗。因为我们有长期建立的保障制度,疫情没有造成大量因病返贫、因疫返贫情况的发生。

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医务人员轮休不影响奖金休假等正常待遇

要进一步落实好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各项措施,临时工作补助、一次性慰问补助、卫生防疫津贴等要及时发放,向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接诊、筛查、检测、转运、治疗等一线医务人员特别是救治重症患者的医务人员倾斜,不得按行政级别确定发放标准。医务人员轮休不影响工资、奖金、休假等正常待遇。做好医务人员饮食营养等保障。纠正不必要的填表报数,减轻医务人员负担。

湖北和武汉要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和正常医疗工作,在集中力量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做好急诊救治、住院分娩、肿瘤治疗、血液透析等紧急、持续性医疗服务保障。 

民政部:全国社会捐赠资金已达292.9亿元

关注新冠肺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介绍,截至3月8日24时,全国各级慈善组织、红十字会接收社会捐赠的资金约292.9亿元,捐赠物资约5.22亿件;全国各级慈善组织、红十字会接收社会累计拨付捐赠资金约239.78亿元,拨付捐赠物资约4.66亿件。

民政部: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可增发生活补助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表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城乡低保对象4317万,特困人员469万人。去年还实施了918万人次的临时救助,救助规模比较大。对这些人员,救助金要及时发放到位,此外,如孤儿基本生活费、残疾人两项补贴等,都要及时发放到位。

对一些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可以增发生活补助,比如湖北省从2月20日就明确对城市困难人员按照500元,农村按照300元,明确增发救助金,其他地方也都采取了一些措施。

民政部:对参加疫情防控的志愿者等开展关爱保障行动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携手同心助战疫关爱保障行动”的通知。通知称,此次关爱保障行动采用“专属保险+关爱补助”的方式。专属保险对象是投保前未患新冠肺炎或疑似病症,年龄介于18-70周岁,参加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湖北省养老机构工作者。

两部委发布通知:阶段性降低港口收费 推动物流业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3月6日,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交通运输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阶段性降低港口收费标准等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阶段性降低政府定价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

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将政府定价的货物港务费和港口设施保安费收费标准分别降低20%,预计港口企业为货主企业减轻负担3.8亿元; 取消非油轮货船强制应急响应服务及收费。同时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大收费优惠力度。

北京市中小微企业2月至6月社保单位缴费免征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北京市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工作的通知》,明确自今年2月起,本市阶段性减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其中,中小微企业2月至6月社保单位缴费全部免征。据悉,这一政策将惠及全部参保单位(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预计全年将减负500多亿元。

河南政府网开通政策专栏 助力复工复产

为方便企业和公众及时获取我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政策信息,统筹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河南政府网近日开通了《全力战“疫” 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专栏,集中展示全省各地各部门出台有关加强疫情防控、支持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打造河南“复工复产政策超市”。

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开复工率达58.15%

3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住房城乡建设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供给、安全、清洁、急需”四个保障,分区分级有序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复工复产。

截至3月8日,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建项目共19.25万个,已开复工11.19万个,开复工率达58.15%。

太原国家物流枢纽入园企业复工率达到90%

3月10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该委精准推动太原国家物流枢纽复工复产,截至3月5日,太原国家物流枢纽入园仓储物流企业复工率达到90%,园区日均吞吐量达到1.05万吨,同比增长35.8%,其中公路日均完成5161吨,铁路日均完成5339吨。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地毯式隐患大排查 织密复工复产“安全网”

近日,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地面工程集输处对近百个生产作业现场进行地毯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承包商返岗人员按照三证(身份证、健康证、操作证)进行建档建册,为复工复产扫清障碍。

隐患排除、疫情防控提升一级。3月初,青海油田油气勘探、重点工程、产能建设、油气井维护作业开始按计划陆续复工复产。青海油田着力在预防疫情域外输入、查风险、除隐患、防事故苗头上下功夫,对安全敏感部位和生产区域的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进行约谈。对安全隐患整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单位以及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深圳住建局:助力房企加快复工复产

3月11日,深圳市住房建设局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支持房地产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深圳仍然严格执行2016年以来的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政策,仍然有条不紊地推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此外,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工作也在加快推进,未来深圳将通过住房制度深化改革,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西藏自治区各级各部门积极推进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

近日,西藏自治区各地(市)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根据疫情防控具体情况,积极推进企业和建设项目复工复产。

重点项目开复工情况。2020年计划安排重点项目185个,计划完成投资1871.2亿元。据初步统计,截至3月1日,西藏重点项目已复工16项,其中交通1项,铁路1项,能源9项,水利2项,广电文化2项,产业1项。

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截至3月4日,西藏自治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4家,开复工75家,开复工率52.1%。

很多事情都从陌生变成了习惯

关注每天推送的疫情信息成了常态

居家办公、核酸检测成了常态

但也有很多变化,突破了我们的想象:

曾经的“小汤山”是中国感染防治的标签,

如今的“方舱医院”成为防治疫情的有效举措。

曾经新建医院项目、推进医院信息化

如今方舱医院能够在24小时内,

从硬件到业务上线,投入使用。

这背后,是疫情之下的中国速度,

  截至5月20日,全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方舱医院超过400家,锐捷有幸参与其中超百座方舱医院建设,覆盖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在内的23个直辖市或省份的73个地市。分散各地,却有着同样的选择,锐捷人用他们坚实的每一步,宣示着对于战胜疫情、对于勇担责任、对于突破困难的决心,没有变。

最冷的3月,最暖的人心

  还在飘着雪的长春市,随着吉林省疫情的急剧爆发,隔离管控也日渐升级,到处都人手紧缺。然而方舱建设刻不容缓,想要正常运转,网络是避不开的条件。锐捷参建吉林第一个投入使用的,且规模最大的长春会展中心方舱医院,这么多人,派谁进场成了新问题。

  没有推辞,没有迟疑,三位工程师主动请缨,接下任务,仅用了不到3个小时,就完成了现场网络系统的部署及联调联试,与接管医院内网业务接通,为患者搭建起流畅的无线网络。

长春会展中心方舱医院一线锐捷人

一方有难,跨越山海而来

   3月,山东青岛

  山东最大方舱——青岛莱西姜山方舱医院兴建在即,锐捷网络接到业务网络搭建、无线网络部署以及监控网络建设任务。项目覆盖区域范围广,所需设备数量多,仅无线AP就多达5000余台,还有上百台交换机等产品。

  短时间内需要集齐所有产品类别和型号,还要赶在启用时间前完成部署,协调发货和运输成了眼下最大的问题。

  锐捷青岛抗疫指挥办兵分多路,调设备、查路线、询管控、定专车、找解法,轮班连轴转。

  一天一夜,设备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顺利分批次运抵建设现场。

设备分批运输抵达青岛莱西姜山方舱医院工地

每间隔离房间都部署锐捷墙面无线AP

隔得住人,隔不住的“接力赛“

   4月,山西太原

  在太原市晋阳湖国际会议中心方舱医院建设大门口,管控严格,设备运输车辆与保障人员无法全部进入场地。

  为了抢时间,锐捷积极争取到一线支持,没能进场的,就在栏杆外人肉接力,在管控方同意、监管下,第一时间将到场的设备送进去,快速进场才能快速完成任务。

  这场防控与时间的赛跑,锐捷人也在用尽全力,争取每一分每一秒。

抢时间保运输,通过围栏交接、核对设备,确保无误

  驻守一线的这位技术工程师,已经跟随一线施工团队轮轴转了9天。他一个人辗转了六安方舱医院和4处应急隔离点,保障信息化搭建和技术调试,累了也只能在座位上小憩。

  平凡的英雄,可能就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但是一颗赤诚的钢铁之心,能够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和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聚在一起,发光发热。

六安方舱医院、隔离点信息化建设中的工程师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远不止这些人,也远不止这些地方,每一座方舱建设过程中,都有动人的故事。

  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方舱医院,近200台交换机安装与部署,锐捷工程师一台台设备拆装、上架、安装、布线、连通、理线,每一步娴熟紧凑的动作,都在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

  在宁波奥体方舱医院,100余台云桌面支撑业务同时上线,蓝色的电脑屏幕同时出现登陆窗口的那一刻,工程师开始准备奔赴下一个战场,一个保障点,一场攻坚战!

  在山东临沂市,锐捷同时支持三区九县12家方舱医院信息化建设,时间短,任务重。参建各方不怕困难,不讲条件,锐捷人不打折扣,不辱使命,兑现了信息化保障不掉队的承诺。

锐捷人讨论建设方案,联系发货和运输,

只求满足快速建设的需求;

锐捷人守候在高速路口,接力设备运输,

与时间赛跑保障最后几公里;

锐捷人在设备上架、调试之后,

一遍遍地巡场检查、优化,

用脚丈量出几座方舱医院;

危机中的行动力 锐捷的创新力

  在完善的方案和保障背后,还有许多默默奉献的锐捷人。

  方舱建设,快是第一要求,一般要求48小时内完成整体建设。对于床位规模大的方舱来说,信息化与基础设施建设几乎同步进行。

  锐捷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初期,参与了全国一百余座小汤山医院建设,积累了大量抗疫一线信息化建设防控经验。如今,参建方舱,更是快中有序。锐捷全国40余个办事处成立抗疫团队,提供专车运输,优先保障方舱建设。

  同时,锐捷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精进方案,在行动力上不断突破自己。

  锐捷率先推出完整方舱医院建设方案,采用极简以太全光网部署模式,利用一机双网极简光交换机,同时承建业务内网与监控指挥外网,两张网物理隔离,一体化高效施工;采用云桌面替代传统PC,实现数百台桌面终端,一小时内满载内网业务系统,配备齐全外设,业务全上线,远程运维管理,减少管理人员进现场感染风险;采用RG-WIS云网平台,实现网络设备全生命周期云管理服务,让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云网平台查看设备运行状态,远程调试、运维,在方舱高密度的收治空间内,为降低感染风险、安全运维助力。

  不仅在满足业务“快速搭建、安全运维的速度”中,锐捷产品技术的创新力发挥了作用,在方舱人性关怀中,也凸显了锐捷“温度”。

  为了改善隔离人员生活条件,针对收治人员的无线网络服务成为了关键点。锐捷无线Wi-Fi方案在方舱医院大放光彩,无论是支撑移动医护业务信号0丢失、数据传输0卡顿,还是服务隔离人员徜徉互联网资源,甚至千人、万人同屏共舞的跳操需求,锐捷Wi-Fi都做到了业务/需求全覆盖。

  近期,国家卫健委提出,提前规划准备永久性方舱医院,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启用。锐捷也誓将“招之即来,使命必达”,让大家见证共克时艰的锐捷力量和企业担当 。我们相信,团结一心能够战胜疫情,对创新的坚持,能够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略支援部队 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