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中医院门口可以左转么北边路口是单行还是双行?

  老A聊北京交通:1-从曼哈顿不堵车说起(请看附图)
  到过米国纽约中心区曼哈顿的朋友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密集最大最发达的商业中心有一个奇迹就是“曼哈顿不堵车”你可以长时间的堵在曼哈顿外围等待着过隧道过高桥,而一旦进入高楼林立拥挤的曼哈顿却畅通无阻,曼哈顿几乎没有立交,车水马龙,条条大路旁都如王府井般行人如织,不能不使人疑惑如何就能不堵车呢?本人分析有关键的五点:
  1、路多:指行车道路多,3个附图都是采用GOOGLE地图相同的比例尺,附图1是曼哈顿区局部,附图2是王府井区局部,附图3是道路较多的望京局部,直观的对比就可以感觉到曼哈顿道路密集(期间白色路面及黄色路面基本都是四车道快车道(其中一或二道停车,二或三道单线行车))都是单线行车(途中箭头方向为行车方向),而相对于王府井,望京则快车道要少得多(基本上是黄色线为快车道)
  曼哈顿有100余STREETS(街,横向白色路面,街名以数字顺序排列)、 10几条AVANUE(大道,纵向黄色路面,大道名以数字顺序排列),小街区多通路,道路占城市约1/4(图中约200米内有2条STREET每条STREET为4车道加上人行道约20余米)
  曼哈顿的道路基本是以单行线设计为主,纵贯南北的马路以双数道路南行,单数道路北行为原则,例如1、3、5、7、9、11大道车辆一律北行,而2、4、6、8、10大道一律南行,而跨越东西的街道则是单数街道西行,双数街道东行。整个半岛的东西两端则各有两条封闭的快速路,方便穿越全区的车辆使用。
  2、多选:指从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有多重同样的选择路线,当A路线拥挤时可走B路线甚至C、D、E、F、G......路线选择方案,因为都是相同的纵横线,你可以走你行车范围内的任何一条横路(STREET)、任何一条纵路(AVANUE),根据道路拥堵情况来组成您的路线方案,从而使道路使用得到最大的效率:在整个市区均匀的分布了车辆,几乎所有的道路都被充分利用了。
  而相对于北京,你从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没有几个选择的路线,往往是多数人选择走环路(GPS导航从A点到B点都是同一个路线,多数人对北京复杂的交通(立交,行车线....)不是很熟悉,导致多数人选择环线或某条大家都爱选择的道路)或大家都爱选择的道路,交通分布极不均匀,道路使用效率低,导致王府井可能不堵车而四环堵车严重。
  3、单行:指单行线,如1条所述,曼哈顿纵横道路基本都为单行线,不要小看了单行线,单行线使相同宽度的道路扩大了同向行驶的行车线,因而使行车更多灵活而少堵车(但一二条行车线堵车时,有第三线可通过,而四车道线如果双向行驶则每向2道,一道再有出租公交停车则仅有一道通行,容易堵车及车行缓慢),而最重要的是单行线过十字路口通过速度至少是双行线的2倍(没有左转、右转、行人等待时间,红灯即停,绿灯即走)。
  4、守规:指遵守各项交通规则,路边没有散乱停车始终遵守规定保证通行行车线时刻畅通,行人或其他车辆只有在路口横过道路,且严格遵守交通指示灯,因而当路灯亮起,你会看到机动车加足马力直冲而过,因而路口通过速度大大提高,到过香港的内地人就会有感觉:如不注意红绿灯则身边会有车辆急速擦身而过,因为香港也有良好的交通意识,以至于司机可以在路口几乎不看人只看灯。即:道路不乱停车,行人不乱走,机动车可高速行驶提高通过效率。
  5、场多:指停车场多,多层停车场,地下停车场,路边停车位...满城都是,加上严格管理,人们自觉尊守,因而没有车辆乱停路边儿造成行车线行车不畅。也可使车随时方便就近停车而不用多行驶去找停车位(这也减少了车辆的行驶)。
  曼哈顿100多年前的规划在今天任然发挥着典范的作用,北京的交通首先就是先天的规划不好,假如能吸收上述曼哈顿的经验,使居住区,商业区等合理分割,从而在商业区密集设置道路,在居住区密集停车位,多建停车场且密布均匀,等措施可想交通状况会好一些,再者从曼哈顿无立交来看,大城市内部的立交对缓解交通压力没有多少用处:你只是把立交附近的交通疏通到了别的区域去更拥挤,有效地方法是多开辟行车线,均衡,单行......后在讨论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P民们还在支招。。。
  你以为真的要治堵啊,还不是为了方便收钱。

  把北京的诸多大院的围墙都拆了,把所有的市区非主干道全部变成单行道,北京的交通就顺畅了!

  关于第一条 北京有先天规划劣势 所以北京老城区根本不适于发展公路交通 我倒是支持三环内不通私车 大力发展地铁轻轨及公交出租

  所谓的治堵也是治标不治本,垃圾政策只会造成行路难愈演愈烈,弱智的管理者造就了弱智的国家权力机关。治堵最终只会变成富人的资本,穷人的地地狱,敛财的机会。所谓的措施对于公共交通的发展根本不理不问,因为定策者自己也是富人,是统治者!悲哀!

  很多单位应该打开围墙,让写字楼之间的空地成为交通支线,增加通行能力。

  看了这么多人说堵车,终于有人说到点子上了。城市规划才是堵车问题产生的根本,而道路是重中之重。北京的路网密度太小了。专业点说,就是北京的城市尺度太大。马路动辄50多米宽,就好比人不能只有动脉血管。还必须要有很多毛细血管才能保证养料到达身体的每个部位。
多说点,还是跟政治有关,当年梁思成就很有预见性的提出,把老城区保护起来,选址建新的行政区和工业区,并采用最有效率的block式的方格网的城市规划形态。可是,这种正确的意见被某领导人视为是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幻想。于是我们学习苏联,学习莫斯科那种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呵呵,莫斯科也是目前堵车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目前所有的专家都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涉及到政治。说真的,这不能怪我们中国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专家学者。他们只有提意见的权利却没有决策权。有人说现在说晚了,现在才说有什么用。
   当然有用,至少要让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目前中小城市都和北京一样,疯狂建设动辄50米的大马路。很多小城市都开始堵车了。这绝不是什么人口密度的原因,谁敢说纽约曼哈顿的人口密度比唐山低?为什么唐山堵车那么严重(CCTV说的,没有贬低唐山的意思)。我们认清根源所在,或许不能改变北京的现状,但是可以避免更多的城市像北京一样。这才是关键所在!!!

  精品帖,非常有见地!受教受教~~激动,如此高质量的帖子一定要mark!!

  曼哈顿不堵的原因:
  1. 曼哈顿有很多条地铁。
  2. 曼哈顿停车一小时至少10美刀,23刀/小时的也见过。
  3. 曼哈顿也堵车,时代广场哪儿常堵。

  我想楼主不是学建筑学的就是城市规划的吧。我也举个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道路密度的重要性,比如北方的大连,先是沙俄学习巴黎做的放射形道路规划,而后日本人占领大连,在此基础上,学习西方,采用了方格网的路网规划,道路与道路之间的距离大概150-200米,(街与街之间的部分叫做街廓)。这个尺度在后来的学术上被证明是最合适的城市街廓尺度。49年以后,我党占领了大连,在日本人的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大马路的建设。到了今天,相信在大连的司机都有一种特别明显的感觉,凡是后来建设的部分,堵车十分严重。而只要到了中山区附近(日俄设计师做的规划),车速会大幅提高。公交车都可以跑到60-70迈。我没有夸张。(不相信的可以去大连的凤鸣街和高尔基路上看看)。尽管我不喜欢日本,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承认日本的规划还是比较有预见性的。150-200米也是十分适合人行走的,因为人的视线就是200米左右,也就是说你在这个路口可以望见下个路口,让你觉得走起来有希望,所以心理上不会很累。反过来说如果你走一条路一眼望不到头,你还有信心走下去吗?
反观北京,北京的街道与街道间的距离大概多少呢?相信大家有数,通常在500米甚至1000米,也就是说,如果你要过马路,要绕很远,所以为什么大家感觉在北京走路很累,到哪都远。同时,如果你开车在路上堵了,根本没有机会走其他的路,只能等,因为你离路口太远。试想如果有很多条路,大家发现这条堵了可以迅速的转到别的路走。而现在显然不可能,所以很多社会主义康庄大道都变成了伟大的社会主义“糠状”停车场。
所以我也提出一点拙见,不一定对,就是当纸上谈兵,其实北京应该参考下伦敦,估计看过英超的人知道,伦敦各个区都有自己的球队,这些地方与其说是区,不如说是卫星城市。撒切尔当政时期兴建了伦敦新的金融区,成功地将城市的CBD转移到新区,同时在新区兴建配套服务设施。--注意任何一个城区必须要同时具备商业,居住等多种配套服务设施。否则就会像现在这样,居住区白天是死城(都上班了),办公区晚上是死城(都回家了)--,现在改造北京老城区成本太大了,我们不能再拆了,看看我们的胡同和四合院还有多少。所以只能把首都的部分职能从三环适当向周边迁移,让居住区在中间,老城区和新的行政金融区在两侧,尽可能缩短百姓上班的距离。同时新开发用地,政府必须出钱先修路,最好是block。注意路网的密度,不要重蹈覆辙。
   不过说再多也没用,现在的体制下,以上基本不可能实现,中央集权下必然是一堆部委围着中南海,就好比建设部在哪,所以众多建筑设计院全在哪,去车公庄看看就知道了。谁愿意往五环外迁?呵呵。
   还记得当年90多岁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80年代回到北京,看着鳞次栉比的四合院和胡同,当着众多外国助手的面,情不自禁地说:我是一个中国人。

  哥混曼哈顿的时候,这里大部分人还穿开档裤.这种问题哥就不发表意见了.

  相信作者不是说曼哈顿不堵车,而是说没像北京这么严重。

西安人都注册了,荣耀西安网。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为了优化大雁塔区域路网通行条件,充分利用道路资源,提高通行效率,迎接2019“西安年、最中国”活动,曲江新区管委会委托长安大学专业团队,专题立项,开展大雁塔北广场交通提升改造规划与建设工作专题研究,提出科学、可行的交通组织综合治理方案。

  长安大学初步方案提出后,西安交警、曲江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长安大学专家多次现场调研,召开大雁塔北广场交通提升改造专题研讨会,就区域路口交通组织优化,信号灯配时调优,公交出行、绿色出行保障,公交站点、人行过街天桥衔接和周边交通分析等问题深入研究、讨论。通过专题论证、仿真测试等手段模拟交通情况,由长安大学三次修改完善,目前《大雁塔北广场交通提升改造规划与建设方案》已基本成型,现将大雁塔北广场小寨东路至西影路段单行改双行方案予以公示,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大雁塔北广场位于小寨东路-西影路南侧,是曲江旅游核心区的北大门,西安市对外旅游的重要窗口,因衔接雁塔北路、小寨东路、西影路等交通主干道,人流、车流南来北往,成为了交通聚集与过往的重要节点。本次改造涉及小寨东路-西影路慈恩西路口至红星路口段,全长1050m,涉及6个路口。

  1、大雁塔北广场小寨东路-西影路段由原有单行变为双行。

  2、雁塔北路、乐游路、红星街保持双向通行不变;慈恩西路、慈恩路、芙蓉东路、芙蓉西路保持单向通行不变。

  3、根据交通组织及车流量变化对西影路与乐游路丁字口采取禁止左转措施,实行右进右出;对西影路与红星路丁字西口采取禁止左转措施,左转车辆前行至西影路与西延路十字掉头通行。

  4、围绕小寨东路-西影路段单改双后整体道路的渠化设计、公交、停车、慢行、控制等相关交通设施的设置、区域机动车流交通组织与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

  三、交通改造方案内容


  1、本次征求意见、建议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14日。

  2、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通过以下方式提出意见:

  A、西安交警订阅号后直接留言;

  B、曲江管委会联系电话:029-(工作时间);

  C、西安交警联系电话:029-、029-(工作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院门口可以左转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