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糖尿病人植物神经病变怎样治疗可引起什么?

  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里面并不包含胃痛。诊断糖尿病一般也不需要有消化道症状。所以这个问题并不带有普遍性。所谓的胃痛其实是一个非常不特异的症状,几乎所有疾病都可以出现胃痛的症状。假如从糖尿病的病变发展过程以及临床经验来分析的话,糖尿病病人出现胃痛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引起的胃轻瘫。长期的高血糖对神经系统是一个慢性的损伤,尤其是植物神经,最常见的糖尿病消化系统症状就是胃轻瘫和便秘。都是因为内脏神经损伤之后,胃肠动力不足导致的。

  二、除了糖尿病胃轻瘫以外,治疗糖尿病的有些药物也可以出现胃肠道反应,比如最常用的二甲双胍,很多病人服药之后会有胃胀的感觉。其他有些降糖药也有不良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都可以随着服药时间延长而耐受,除非很严重,一般不建议停药。

  三、有些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也会以腹痛、恶心为主要表现,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些糖尿病病人第一次住院就是因为酮症酸中毒,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因为接诊医生经验不足,直接输葡萄糖导致病情加重的也有过。

  四、糖尿病如果病程较长,出现并发症,可以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尿毒症。急性心肌梗死很多病人会有腹痛、恶心呕吐表现,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不少会和胃痛混淆。尿毒症病人因为不爱吃饭,腹胀腹痛就诊才发现也不在少数。

自主神经也称植物神经,由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也称副交感神经)组成的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病变会引起全身内脏活动的紊乱:

当人们从躺着或蹲着的体位站起来的时候,由于重力和惯性的原因,人体的血大部分处于较低位置,大脑缺血,这时交感神经马上兴奋使血管收缩,血液就能充分地供应大脑。如果交感神经功能差,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管形态,大脑会因供血不足使人感到眩晕、眼花、心动过速、晕厥或意识丧失,收缩压下降≥3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20mmHg。这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较晚期的一种表现,愈后较差。

人在静息状态下心率是慢的,是由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互相作用平衡的结果,此时迷走神经的兴奋性高于交感神经,当人在运动或增加体力负荷时,交感神经的兴奋高于迷走神经,使心率加快以适应机体的需要。

当控制心脏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有病变时,往往迷走神经的病变程度大于交感神经,显得交感神经在静息状态下过度兴奋,使心率过快,但是当增加心脏负荷时交感神经又不能及时地使心率加快,适应机体的需要。

植物神经可以使食道保持一定张力,当植物神经病变后食道的张力低下,食道扩张,蠕动减慢,病人感到吞咽困难,胸骨后不适,有烧灼感。

胃要保持一定的张力,还要不断地有规律地蠕动,使食物进行初期消化,胃和十二指肠连接处的幽门有规律地扩张、收缩,,配合向十二指肠蠕动食物,这些动作的协调都是由胃肠的植物神经控制的。当胃肠神经出现病变,胃的张力减弱,收缩功能障碍,幽门张力增加,造成病人进餐后腹部胀满、有时出现恶心、呕吐。

胆囊的张力的维持和收缩也是需要植物神经控制的,当食物,尤其是含脂肪的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胆囊就会收缩,将胆汁排到十二指肠内消化食物。植物神经的病变使胆囊张力低下,胆囊扩张,收缩力很低,进食后胆囊不能有效地收缩把胆汁排到十二指肠内消化食物,胆汁不能排空最容易引起胆囊炎、胆石症。

小肠是消化吸收食物的,大肠(也称结肠)是吸收稀排泄废物的水分,使稀排泄物成为较稠的大便排泄出去。支配肠道的植物神经使肠道有规律的蠕动是保证食物的消化吸收、废物的排泄。当肠道植物神经有病变时,肠道的蠕动异常,蠕动太快会腹泻,蠕动太慢会便秘,糖尿病肠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病人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同时伴有相应的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的症状。

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当气温达30oC左右时开始出汗,出汗的生理作用是降体温。当运动时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多,也需要以出汗的方式排热降体温。这些也都是植物神经调节的。当控制出汗的植物神经有病变时,出汗降温会异常。

有人躯干下半部(肚脐以下)及双下肢或肢体远端汗少或不出汗,而上身、胸前、背部、头颈部出汗过度。下肢寒冷上肢多汗。严重时可因体温调节功能丧失致体温升高、中暑或虚脱。 有人在静息状态下气温不到30℃时即发生不同程度的出汗,严重者全身冒冷汗、盗汗。

味觉性出汗:当咀嚼食物时面部立即出汗;糖尿病性少汗:在静息状态下气温超过30℃时仍不出汗,可表现为对称性或局限性;限局性多汗症:表现为机体某部位出汗增多,常见的部位有手掌、跖部、前额、胸部。

肾脏排出的尿首先储存在膀胱里,当尿储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刺激膀胱上的感觉神经,产生尿意,在排尿的过程中有些肌肉要扩张,有些肌肉要收缩,这些肌肉在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的控制下,非常协调地运动,才能顺利地排尿。当糖尿病发生各种神经病变后,膀胱的张力下降,收缩无力,当排尿的运动不协调时,不会排尿造成尿潴留。尿潴留时细菌最容易从尿道口进入尿道、膀胱、输尿管和肾脏,使泌尿系感染,糖尿病病人患泌尿系感染是很难控制的。尿潴留时只好用导尿管排尿,常常要留置导尿管,这种措施不仅要损伤尿道,而且更容易造成泌尿系感染,所以说“导尿没有好下场”。在这种情况下导尿不行,不导不行,治疗矛盾,骑虎难下。有些人神经不能控制膀胱括约肌,括约肌收缩不良,长期尿失禁。

当大脑产生性冲动时会使骶髓植物神经兴奋,阴茎勃起。由于骶髓植物神经病变会导致阳萎。但这里不大肆渲染此病,因为从阳萎的病人来说,大多数不是骶髓植物神经病变造成的,也不是雄性激素少了,而是精神因素所致,属于假性阳萎,经过性知识的教育,有了科学的认识,适当的休息,夫妻共同鼓励,爱抚,有节制地进行性生活,阳萎会治好的。

男性由于膀胱括约肌松弛,使射精返回膀胱,造成不育。

瞳孔的大小是随着光的强弱刺激而变化的,它的变化也是由植物神经控制的,由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瞳孔对光反射会减弱或消失,有时一侧或两侧呈不等的痉挛性缩小,不能正常地调节进光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人植物神经病变怎样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