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考勤管理怎么解决人力成本、时间成本问题?

  根据《审计法》及相关法规,龙岗区审计局对2019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审计中,区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审计委员会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围绕“双区驱动”重大战略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立足先行示范,落实审计全覆盖,构建审计监督合力,注重揭示体制机制障碍和各类风险隐患,促进龙岗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发挥审计的监督和保障作用。审计结果表明,各部门、各街道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区人大批准的财政预算,全区经济平稳运行,各项事业长足进步,2019年度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总支出分别完成年度预算的104%和103.93%,减税降费87.50亿元,盘活资金7.27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64亿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领域保障有力。优化预算编制,压减一般性支出9.6亿元。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教育发展、卫生医疗、水污染治理分别完成支出93.66亿元、37.43亿元、95.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18%、18.51%、55.70%。

  ——财政改革持续深化,国资监管稳步推进。建立严格的预算编审模式,推动各部门落实支出责任。完善国有企业资源性资产租赁综合监管制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40.47%。

  ——审计查出问题有效整改,制度机制逐步健全。对上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各单位认真组织整改,促进增收节支3.78亿元,上缴结余资金6,026.76万元,追缴非税收入及收回多付资金1,306.49万元,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20项。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主要审计了2019年区本级预算执行、政府投资管理和区本级财政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区财政局提供的预算、预算调整方案及决算报表显示,2019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19.28亿元,总支出419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2.58亿元,支出163.86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7亿元,支出1.67亿元。审计结果表明,在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区财政局、发展改革局等部门加强预算和投资计划管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进一步提高。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预算管理不规范

  一是预算编制不准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122.83亿元列入相应功能科目下的其他类科目,占年初预算的30.09%,影响功能科目反映政府支出活动的准确性。预算统筹不到位。2019年上半年属于国土基金开支范围内的项目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共计27.25亿元,导致下半年一般公共预算不足,需要动用政府调节资金14.51亿元弥补医院、学校类建设项目的资金缺口;同时造成国土基金执行率偏低,年末结余达48.56亿元。

  审计要求区财政局牵头各部门细化预算编制,建立资金统筹调配机制,科学安排预算。

  (二)政府投资计划管理不严格

  一是年初计划不细化。年初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安排的财政资金中,154.97亿元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占比65.11%,影响投资计划刚性约束。二是调整计划不严谨。政府投资项目调整计划于2019年6月经区人大批准,对732个项目进行了调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有320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低于80%,92个项目的执行率为0;80个项目超调整计划安排资金,金额合计7.94亿元。

  审计要求区发展改革局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和预算草案的衔接,进一步提高计划的可操作性;严格审核各项目单位申报的调整计划,科学安排项目,加强对建设单位项目申报和计划执行的管理。

  (三)专项资金管理不完善

  一是资金管理缺乏统筹。不同专项资金对同一事项重复扶持,如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与区就业专项资金均设立了创业孵化基地扶持条款,3家产业园在已获得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扶持196.50万元的情况下,又获得区就业专项资金扶持75万元。二是信息共享亟需加强。如1家产业园在2016年被原区经促局认定为创新产业园,并获得扶持资金200万元,2018年原区文产办又将该园区认定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拨付扶持资金300万元前,该办向原区经促局征求意见但未收到回复,导致重复扶持。三是项目后续跟踪管理不到位。接受专项资金扶持后,12家企业1年内注销、35家企业1年内将注册地迁出龙岗,涉及资金1,827.93万元。

  审计责成区文促中心(原文产办)追回多扶持资金;要求区财政局出台区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和资金的后续监管,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扎实

  一是评价指标不科学。存在缺乏硬性指标、内容不具体、与目标关联度不高等问题,如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将“道路环卫清扫”项目绩效目标,笼统设置为“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工作质量和水平,推进道路清扫保洁常态化、标准化、精细化作业”,缺乏量化指标,绩效运行监控内容不具体。二是监控覆盖面不够全面。全区57个一级预算单位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共1,590个,但只有55个预算单位提交了67个项目的绩效运行监控情况,远未达到全面覆盖当年全区重大政策和项目的要求。三是未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区财政局仅完成了6个重点项目、2个预算部门的绩效评价,评价报告在报送区人大后,未向社会公开。

  审计要求区财政局督促各部门加快构建科学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加强绩效运行监控工作,全面覆盖重大政策和项目,严格按要求公开绩效评价结果。

  二、部门预算审计情况

  对全区57个一级预算单位实行大数据审计全覆盖,重点审计了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创新局等部门和平湖、园山等街道办。审计结果表明,各单位加强预算管理工作,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不到位

  一是“六项费用”支出控制不严。11个单位存在超预算支出、培训费用超标准、无公函接待等问题,涉及金额609.42万元,如区应急管理局公务用车费用超预算支出28.56万元、区中医院团队培训费用总额超标25.10万元。二是部分租赁物业未及时投入使用。5个单位的10处租入物业,合计1.12万平方米,因装修工程推进缓慢,物业租入后至正式投入使用,耗时短则9个月,长则近3年,期间累计产生租金支出1,375.15万元,导致租金损失浪费。

  审计指出问题后,4个单位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有关物业已投入使用。审计责成相关单位加强租赁物业的管理,加快项目装修工程进度,减少财政资金损失;要求相关部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不得超预算、超标准支出。

  (二)预算执行不规范

  一是结余结转资金未及时清理上缴。10个单位以前年度结余结转资金未及时上缴财政,涉及金额5,019.10万元。部分预算项目执行率偏低。24个部门116个预算项目执行率低于30%,涉及预算金额4.03亿元,其中56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为0。三是非税收入执收不力。全区有2,545笔共7,191.52万元非税收入未及时收缴,其中123笔1,010.09万元的欠款单位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社区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四是公务卡结算管理不规范。11个部门及下属单位存在未使用公务卡结算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支出的现象,涉及金额285.85万元。

  审计指出问题后,3个街道办已将历年结余2,025.21万元上缴财政。审计要求区财政局定期开展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工作,对连续多年预算执行率较低的项目进行重点审核,提高预算收支安排的科学性、准确性,督促各部门加大非税收入执收力度;要求各责任部门及时清理上缴存量资金,加快项目执行进度,加强公务卡结算管理。

  (三)内部控制不严格

  一是费用支出审核把关不严,多计或多付费用。原区环保水务局多计水库、河道和排水管网管养项目费用 281.59万元,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超合同约定多付消杀除臭费用265.30万元,龙城街道办多付微信公众号运营服务、保安服务和宣传培训等费用22.70万元。二是采购管理不规范。3个单位的货物采购、检验服务等4个项目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涉及金额3,755.61万元;2个单位的自行采购存在拆分项目规避内部集中采购、供应商之间存在关联关系问题,涉及金额2,532.11万元。三是合同签订不及时。2017年至2019年,30个单位672个采购项目未按规定时限签订合同,影响政府采购效率。

  审计指出问题后,区水务局、龙城街道办已追回多付费用。审计责成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严格合同管理,禁止超限额付款;要求相关单位规范采购行为,完善内部采购管理制度,加强合同履约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不足

  一是公配物业未及时移交。2017年至今,10个城市更新项目配建的公配物业已达到可移交状态,但一直未移交政府,涉及面积1.98万平方米。二是“智慧城区”相关项目资产闲置较多。2015年至2017年,数字教育、智慧警务等项目共购置5.13万台移动终端,因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至2020年2月已有1.36万台设备完全闲置,涉及金额2,897.41万元。三是机构改革相关资产管理不到位。4个单位未及时对机构改革划转或接收的资产进行账务处理,涉及资产价值2.16亿元。

  审计指出问题后,区水务局已完成划转资产账务核销。审计要求区财政局督促城市更新项目用地单位尽快完成移交,牵头制定完善公配物业移交机制;要求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后续智慧城区建设过程中,应按照“以需定供”的原则,综合考虑购置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循环再利用方案,科学安排项目;要求相关单位尽快完成资产账务和实物处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落实方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区审计局快速响应,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疫情防控资金、捐赠款物及复工复产政策落实情况审计,督促边审边改,推动政策落实和解决问题。截至2020年6月底,财政投入疫情防控资金4.34亿元,收到捐赠资金3,008.30万元,捐赠物资117.51万件。审计结果表明,各部门、各街道履职尽责,社会各方面全力支持,款物管理、分配和使用总体比较规范,疫情防控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审计期间,推动整改问题10个,涉及资金金额3,139.89万元、捐赠物资1.03万件,督促15个单位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使用、物资采购分配、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等方面规章制度共28项。对审计发现的应急物资设备补贴工作推进缓慢、租金减免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各有关单位正在积极整改。

  审计要求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国资局以及相关街道办及时拨付资金,加快政策落地。

  (二)水污染治理政策落实方面

  主要对龙岗区2019年至2020年度水污染治理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区水务局持续推进40条黑臭水体整治,全区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已建成排水管网存在系统性问题。已移交运营的59个管网项目中,54个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错漏接现象,其中24个项目(区建筑工务署负责实施13个,区水务局负责实施5个,街道办负责实施6个)系统性错接较为严重,无法实现雨污分流。部分管网项目还存在管道渗漏、破裂等质量缺陷问题。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设计不到位、未严格按图实施以及验收把关不严。上述问题的整改由区水务局牵头分析原因、厘清责任,在2020年提质增效工程统筹解决,费用估算7.30亿元。

  审计要求区水务局牵头各相关部门深入排查问题,及时整改,厘清责任后进行责任追究,并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法律追偿。

  2.部分大型公共项目建设未充分考虑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设施。2016年以来开工的5个占地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学校、医院新建及扩建项目未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水资源未加以利用。上述做法与省政府2016年发布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不符。

  审计要求区海绵办(区水务局)加强对项目建设内容的审查,对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项目进行完善或调整。

  (三)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方面

  主要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就业等相关政策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人力资源局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地生效。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部分招拍挂产业项目周边道路配套建设滞后。抽查发现,9个在建招拍挂产业项目进度不同程度受周边道路建设滞后影响。主要原因是道路建设立项与用地出让缺乏协同机制,且道路建设受铁路公路规划调整、征地拆迁、林地审批等因素影响进度缓慢。如坪地街道1个项目的用地2012年7月已出让,目前周边誉埔路、桃岭路仍未立项,影响产业项目建设;南湾街道1个项目的用地2012年7月出让,目前项目已竣工,但受周边李朗路影响尚未投产。

  审计要求各相关部门研究建立产业用地出让和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的同步机制,加强源头管理。

  2.政策出台滞后导致部分产业用房未及时投入使用。由于2019年11月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才出台《深圳市龙岗区创新型产业用房入驻配置及租金价格标准》,区产服集团自2018年5月起陆续接管的1.53万平方米创新型产业用房一直闲置到政策出台,未能及时发挥作用。

  审计要求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产服集团加快推进租赁工作,及时发挥创新型产业用房促进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3.创业孵化基地对初创企业的支撑作用未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初创企业入驻数量较少、部分园区给予的优惠措施未落实等。全区23个基地可入驻企业1,934家,已入驻1,266家,其中初创企业196家,占比较低。个别基地设定的租金折扣优惠政策门槛过高,入驻企业未能享受。

  审计要求区人力资源局完善现有政策与实际需求的匹配程度,为初创企业提供精准支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

  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对区治水提质项目、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保障房建设等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各建设单位不断规范工程管理活动,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工程招标及合同管理不合规。一是招标控制价虚高。2019年龙岗区龙岗河流域、观澜河流域、深圳河流域消除黑臭及河流水质保障工程项目的前期费招标控制价测算不准确,该工程一阶段的设计费、可研费和增补阶段设计费均未执行收费标准,导致合同价超标计费合计8,985.08万元。二是施工合同与招标文件主要条款不一致。原区环保水务局负责的炳坑水库防汛道路工程,合同金额3,728.16万元,施工合同背离招标文件主要条款,提高了预付款比例和竣工验收支付款比例,同时降低了工程质保金比例;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负责的中心城灯光夜景项目工程,合同金额9,400万元,施工合同相较招标文件,删除了材料设备品牌约定并增加了优质工程奖励条款。上述行为违反了招投标相关法律规定,发包人和其他投标人的权益存在受损风险。

  审计将施工合同与招标文件主要条款不一致问题移送主管部门处理;责成区水务局加强招标控制价管理,准确测算各项费用,并严格按照收费标准进行结算;要求区水务局、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严格按招标文件签订合同。

  (二)项目管理不够严格。一是项目实施内容部分重叠。如2018年5月,区水务局与1家企业签订了全区城中村排水管网运营合同,合同包含了1,503公里城中村排水管网的测量复核和内窥检测工作,合同期3年。2020年1月,区水务局委托另外1家企业实施的龙岗区排水系统提质增效排查与评估合同又包含了上述内容,涉及合同金额3,098.59万元。二是投资控制不规范。个别项目未及时编制概算和预算,龙岗区保障性住房2016年EPC项目(包括4个地块)于2016年10月份完成总承包招标,其中学校地块工程已于2018年8月完工,其余地块工程仍在施工,但直至2019年7月才取得项目总概算批复,至2020年6月仍未完成预算编制。

  审计责成区水务局强化项目立项管理,对项目实施必要性进行再论证,停止执行合同重叠部分的工作内容,避免相同内容重复实施;要求区住房建设局督促承包单位及造价咨询单位及时完成工程预算编制及审核,降低投资风险。

  (三)红花岭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合同存在漏洞。2019年12月,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公开招标红花岭填埋场膜浓缩液处理服务项目,中标单价283.34元/吨,保底付费量为240吨/天,合同期为自2020年4月起一年,可续签两年,费用目前暂未结算。经统计,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无法处理的浓缩液仅135.17吨/天,远小于合同约定的保底付费量,且红花岭填埋场已于2019年9月封场,后续年度浓缩液产生量将会逐年降低,合同保底支付量确定存在明显漏洞。

  审计责成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对红花岭垃圾填埋场运营维护进行系统分析,科学测算保底支付量,对合同内容进行整改,有效节约财政资金。

  (四)污水处理BO项目运营管理不到位。一是未纳入环保部门监督范围。由于全区所有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均无法办理规划选址、用地审批、环评等手续,已建成的9个BO项目无法进行环保验收,自运营以来一直未被纳入环保部门监督范围。二是出水量校准把关不严。污水处理量是计算运营单位污水处理费的基本依据, BO项目的污水处理量由运营单位的自有流量计进行计量,并由运营单位直接委托第三方校准。现场抽查丁山河河口BO项目发现,相同时间内,该厂自有流量计显示的出水量比第三方的流量检测仪器显示的出水量多5.73%,区水务局履行监管职责不到位。

  审计指出问题后,市生态环境局已要求对全市分散性污水处理厂进行常规性水质监督,第三方已对丁山河河口BO项目流量计重新进行校准并铅封。审计责成区水务局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严把出水计量关。

  五、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延伸审计了5家区属企业。审计结果表明,区属企业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内部管理,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企业部分投资项目亏损严重。区投控集团、城投集团、产服集团历年来控股或参股的14家公司,累计亏损2.58亿元,其中区投控集团1.83亿元、区城投集团4,316.58万元、区产服集团3,221.11万元,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不善、项目前期调研不足、项目推进缓慢等。如2017年区城投集团出资8,400万元入股1家企业,占股40%。该企业未按要求进度投入运营,项目延迟17个月直至2019年5月才开始运营,同时企业营业收入不足以弥补高额的运营成本,收不抵支,截至2019年底,累计亏损4,316.58万元。

  审计要求区国资局严格审核区属国企对外投资项目,加强对控股参股公司的业绩考核工作;各相关企业加强经营管理,严格控制国有资本投资风险。

  (二)部分二级企业风险管控不足。一是区保安服务公司经营模式存在较大风险。该公司对直属分公司仅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对其具体经营业务、人员招聘、考核考勤、薪酬发放等事项并未进行实质性管理,不利于企业发展,同时存在劳动纠纷、信访维稳等风险。另外,该公司还存在未足额缴纳个人所得税、收入核算不实等问题。二是深圳市优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收费管理不完善。劳务派遣管理收费随意性大,未明确收费范围和对象,缺乏具体的业务指导流程。

  审计要求区投控集团加强对辖属公司的业务监管力度,规范区保安服务公司经营模式和深圳市优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收费管理,提高辖属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

  (三)“僵尸企业”清理工作推进滞后。省政府于2016年出台“僵尸企业”清理工作指导意见,区国资局直到2019年4月才印发《龙岗区属国有休眠企业和长期亏损企业出清重组工作方案》,督促区属国企推进清理“僵尸企业”。截至2019年底,仅完成10家企业的出清工作,完成率只有31.25%,仍有22家企业未完成出清工作。

  审计要求区国资局跟踪督促区属国企按时完成出清工作。

  六、重点资金和项目绩效审计情况

  (一)区公立医院人力成本审计调查情况

  2016年至2018年,区财政局、卫生健康局等单位完善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方式,公立医院医疗事业收入和服务量逐年增长,较好地保障了公立医院的平稳运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人员薪酬管控缺位。一是绩效分配方案违背分配原则。各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方案未体现重点向一线骨干倾斜原则,存在行政领导岗位计奖基数和系数过高、院长绩效总额超规定比例等问题。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规定,公立医院院长工资总额不得超过本院人员平均工资的200%。经统计,2016年至2018年,全区各公立医院院长工资总额为本院人员平均工资的289%至508%。二是工资标准不统一。区卫生健康局未对区属公立医院各类人员工资制定统一标准,各医院发放项目名目各异。

  审计要求区卫生健康局会同区人力资源局、财政局完善公立医院薪酬核定机制,规范工资薪酬体系和工资结构;要求各医院根据深圳市《全面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重新制定绩效分配方案,区卫生健康局对方案进行严格审核。

  2.人力资源缺乏有效管理。一是外聘人员管控不严。区卫生健康局未对各医院劳务派遣人员进行管控,导致外聘人员人力成本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2016年至2018年,各医院直接招聘劳务派遣人员合计1,650人,仅2018年劳务派遣人力成本就达1.15亿元。二是行政后勤人员比例偏高。截至2018年底,全区各医院共有行政后勤人员2,602人,占医院全体人员的21.78%,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3.5个百分点,最高为33.43%。

  审计要求区卫生健康局加强对各医院劳务派遣人员的审核管理,控制行政后勤人员比例,降低人力成本。

  3.财政投入机制有待完善。一是人力成本与医疗收入不匹配,收不抵支情况较为普遍。2018年,区属12家公立医院的人力成本为32.38亿元,而医疗收入为30.30亿元,其中9家呈倒挂现象。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依靠财政投入。2016年至2018年,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总投资20.09亿元,其中财政投资17.96亿元,占比高达89.40%。

  审计要求区卫生健康局会同区财政局科学界定财政投入边界,完善公立医院财政保障机制,促进各医院持续改善运营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二)清扫保洁及垃圾处理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调查情况

  2017年至2019年,龙岗区用于清扫清运、垃圾处理等方面的支出合计29.71亿元,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提升全区市容环境水平。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清扫清运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2018年3月出台了《龙岗区清扫清运及公厕管理服务合同履约监管办法》,该办法未明确扣款减免程序,该局也未对文件执行情况开展检查,区、街两级联动监督约束机制缺失,各街道办各自为政。抽查发现,平湖、龙岗、宝龙、南湾4个街道办存在未按要求运用考核结果开展扣款工作、未经审批减免扣款、未按规定调整扣款标准等问题,涉及金额2,219.43万元。

  审计责成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及时修订完善监管办法,明确减免扣款的审批程序,落实监管责任;要求各街道办严格按要求开展考核工作,防范廉政风险。

  2.履职不力造成损失浪费。一是未按要求执行绿地保洁计费模式。2017年至2019年,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未执行上级要求的绿地保洁面积宽度超出3米部分按20%折算的计费模式,签订的清扫保洁合同多计绿地保洁面积439.08万平方米,涉及多计费用1,317.23万元。二是审核不严造成多付费用。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未严格把关,重复支付渗滤液处理费76.77万元、多付垃圾处理费104.58万元。园山街道清扫保洁项目中标企业的投标文件报价前后不一致,按规定资格初审不合格,无法进入评分环节。但由于评审专家的失误,导致该企业以每年1,998.34万元的高价中标。区政府采购中心、街道办审核把关不严,合同价每年虚高148.53万元,合同期限3年,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园山街道办多付清扫保洁费用331.39万元。

  审计已将专家评审失误问题移送区财政局进行处理。审计指出问题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已追回多付渗滤液处理费76.77万元,园山街道办已扣回清扫保洁费80万元。审计责成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园山街道办追回多付费用,加强费用支出审核把关;要求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严格按上级要求规定签订绿地保洁合同,避免浪费财政资金;要求区政府采购中心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把好招标采购关。

  3.外包服务单位监管不力。一是运营单位违法分包中标业务。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将坪西垃圾填埋场运营项目委托给1家企业,合同总额3,226.74万元,合同期8个月,其中消杀除臭业务金额为1,615.91万元。该企业将其中的消杀除臭业务以打包价1,200万元违法分包给第三方。二是街道外包服务内容存在重合。宝龙街道办、龙岗街道办的社区公园管养范围,与街道清扫保洁范围部分交叉重复。如宝龙街道办按全面积10.9万平方米支付10个公园的管养费,未剔除已纳入清扫保洁范围的公园人行道面积5.04万平方米,造成多计管养费30.94万元。

  审计已将上述分包问题移送区财政局。审计责成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牵头各街道办对公园管养面积进行全面自查,防止服务范围交叉重复,避免财政资金损失浪费;责成宝龙街道办、龙岗街道办根据合同执行情况据实追回多付管养费。

  (三)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情况

  2016年至2018年,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共支出4.69亿元,各部门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不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创新创业项目方面。一是配套扶持项目缺乏评审机制。区科技创新局对获得省、市扶持的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未结合实际情况,不加甄别和评审直接给予配套扶持,部分扶持团队项目效益不佳。2016年至2018年,20个研发生产型团队获得配套扶持1.59亿元,截至2019年底相关团队纳税总额仅为4.64万元,其中8个团队存在销售收入与预期目标差距大、项目中止或暂停、团队失联等问题,涉及扶持资金4,538.21万元。二是项目审核把关不严。3家企业在市科创委、区科技创新局设立的多个补贴项目中,重复申报补贴同笔费用,套取扶持资金合计571.58万元。三是补贴方式不合理。场地费用实行“据实补贴”,未合理分摊,部分企业在场地租赁和装修支出上不考虑实际需求和投入成本,存在租赁面积超出实际需求、租金价格偏高、场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等问题,造成财政资金浪费。四是项目引进后跟踪监管不到位。1个创新创业团队将获得资金补贴的厂房及设备转租或调拨至区外关联企业,影响扶持效果,涉及扶持资金311.11万元。

  审计指出问题后,区科技创新局已追回重复扶持资金571.58万元,相关企业已将设备运回继续为团队项目服务。审计要求区人才工作局、科技创新局及时完善政策,加强对扶持项目的后续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卫生柔性人才引进方面。一是未按规定开展论证。抽查发现,3个单位未按规定组织专家对引进项目进行论证,涉及14个项目,部分引进项目效果不佳。如区疾控中心引进的1名高端中长期在职人才,至协议期满,约定的人才培养、卫生公共突发事件调查处理等多项业务均未达到目标。二是部分项目重复引才。区中医院先后引进同一家医院两个人才团队,项目内容均为皮肤科诊疗、科研、教学等;区耳鼻咽喉医院同一时间引进同一所大学的两个人才团队,学术研究方向均为过敏反应及免疫病领域。上述引进团队提交的考核材料中部分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重复使用,造成资源浪费,涉及扶持资金1,076万元。

  审计要求各相关单位科学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严格审查引进项目,防止浪费财政资金和医疗资源。

  3.卫生柔性人才管理方面。一是超范围使用柔性引才经费。4个单位在项目经费中列支人才引进前的费用、本院职工进修培训费等,涉及金额326.98万元。二是部分项目目标任务未完成。5个单位引进的25个项目存在业务目标和科研目标未达标、业务完成量和服务天数不足等问题,影响引才效果。如区人民医院13个项目中有11个项目未实现业务量增长目标,区中医院8个项目中有6个未完成科研目标。三是追偿问责机制不健全。区卫生健康局未及时组织项目中期考核,也未统一明确协议的追偿问责条款。部分项目在未完成的情况下已支付全部款项,后续追偿难度较大,资金存在损失风险。如2017年10月区妇幼保健院引进的1个团队,2019年7月提前终止,在实际工作时间和业务目标均未达协议约定10%的情况下,已支付205.35万元(占协议金额36.67%),协议未明确追偿机制。

  审计责成区卫生健康局全面清查全区柔性引才项目,针对超范围使用经费的问题进行整改;各柔性引才用人单位应强化管理考核,严格按考核情况支付费用;区卫生健康局及时完善相应政策,增加异常情况处理方案,建立健全目标考核、项目退出、追偿问责机制。

  以上审计事项共涉及资金614.43亿元,出具审计报告25份、审计整改函3份,并相应出具3份移送处理书。此外,区审计局努力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抽调审计力量103人次,完成交办配合事项24件,选派审计人员参与巡察、异地交叉审计等工作。

  本报告反映的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具体情况已通过单项审计报告反映。下一步,区审计局将继续督促有关单位认真整改,全面整改情况将在今年年底前向区委审计委员会、区人大常委会作出专题汇报。

  七、人大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对龙岗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龙岗区2018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报告》和龙岗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龙岗区2018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区政府高度重视,逐条逐项梳理和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关于2018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

  1.关于“抓好未经法定程序批准项目问题的整改”建议的落实情况

  区发展改革局从2019年下半年起,已停止安排计划外项目资金;编制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时,将全年建设项目及所需资金全部纳入草案中安排,对确需新增的,严格按程序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

  2.关于“强化重点领域审计监督”建议的落实情况

  区审计局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2019至2020审计年度,对治水提质项目、清扫保洁及垃圾处理专项资金、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等11项重点专项资金和项目开展了审计。2020至2021审计年度,将重点关注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教育改革等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将财政决算纳入全口径预决算审计范围,对区政务信息系统项目、区安全生产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区属国有企业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审计。

  3.关于“从严从实抓好审计整改”建议的落实情况

  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落实主导责任,对照责任清单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工作。区督查室将审计整改纳入督查督办事项。2019年以来,各分管区领导共召开了10次专项工作会议,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提高重大事项整改效果。各部门认真落实整改主体责任,逐条逐项推进整改,同时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区审计局落实整改督促责任,制定分工方案,持续跟踪检查工作进度,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4.关于“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建议的落实情况

  区委组织部会同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对15名同志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评议,将审计结果作为衡量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区审计局2019年以来向主管部门移送问题线索17起,抄送审计报告24份,向社会公开审计报告72份;向党委政府报送审计专题信息15条,为宏观决策服务。

  5.关于“开展财经业务培训”建议的落实情况

  区审计局先后组织6批业务骨干到区水务局、应急管理局等9个单位宣讲审计及财经法规,对12个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开展了2期“以审代训”培训,每期培训期限为3个月,拓宽了内审人员教育培养和实践锻炼渠道,提升了内审人员专业水平,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基础防线作用。

  (二)关于2018年度审计整改报告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

  1.关于“落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建议的落实情况

  各部门认真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主体,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对近年整改工作报告反映的未整改到位36个问题,区审计局组织开展整改“回头看”,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加快推进整改,共收回或节约国有资金4.80亿元,有效盘活利用土地36.59万平方米、物业4.33万平方米。

  2.关于“举一反三,提高审计整改成效”建议的落实情况

  各部门着力从根源解决问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21项,如区卫生健康局制定了医疗装备相关管理规定,区物管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政府物业及场地清理工作。区审计局两次牵头开展审计发现问题自查自纠工作,涉及单位18个,对39个问题进行了跟踪检查,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

  3.关于“严格审计整改标准”建议的落实情况

  区审计局建立审计项目分类审议制度,对重大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在初稿和终稿阶段两次进行集体审议。设立审理部门,前移审理关口,严把审计结论及处理意见环节质量关。审计组明确细化整改意见,统一整改尺度,为被审计单位做好有关问题的整改提供准绳。

  4.关于“强化审计整改追责问责”建议的落实情况

  针对审计发现的相关问题,各责任单位加大问责力度,共计追责问责42人次。区审计局以绩效考核评分为抓手,对存在审计整改不到位、报送整改情况不及时、整改情况未按规定公开等情况的11个单位进行绩效扣分,压实整改责任,切实提高整改效果。

  从本年度的审计情况看,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预算绩效理念有待加强。部分单位和部门“先谋事、后排钱”理念尚未牢固树立,仍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思想,资金沉淀闲置、损失浪费等问题仍有发生。二是制度机制不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国资国企监管、公立医院人员薪酬等方面的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一些政策配套措施不到位、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不健全等,导致政策落实效果未完全达到预期、资金资源效益有待提高。三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清扫保洁、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等方面,由于职能部门、项目单位等相关主体责任不落实、考核监督不到位导致有的问题屡审屡犯。为此,审计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资金绩效。一是切实提高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坚决压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完善预算安排与存量资金盘活统筹衔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清理盘活各类沉淀资金资产,统筹用于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等领域,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三是强化绩效意识,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二)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力和执行力。一是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清扫清运合同履约监管等制度机制,尽快消除政策落实中不衔接、不配套的矛盾,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工作衔接,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加强医疗卫生、科技创新、城市管理、污染治理等重点资金和项目监管,优化公立医院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压实管理责任,明确追责问责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使用及国资国企运营监管机制。

  (三)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和权力运行制约。一是全面建立、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二是全面梳理内部控制风险点,针对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对权力集中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合理配置权责,细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关键控制节点和风险评估要求。三是建立健全各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积极构建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提升内部治理水平,促进依法行政。

  (四)进一步加大审计整改工作力度。一是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落实被审计单位的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审计机关的跟踪督促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改合力。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健全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部门与审计机关的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整改共抓机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屡审屡犯问题。三是做好审计整改报告工作,推动建立健全审计整改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审计整改成果。

C、结构设计、人员配备、规划与变动、授权     D、结构设计、人员配备、计划与总结、授权

       A、自主管理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数量分析方法 B、行政方法、自主管理方法、教育方法、数量分析方法

       C、行政方法、经济方法、自主管理方法、数量分析方法 D、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数量分析方法

C、制度化、程序化、数量化、规范化     D、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人性化

C、人际关系、咨询、决策

ABC    4、经济方法是以人们的物质利益的需要为基础,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各种物质利益手段来执行管理职能,经济方法的特点是(      )

C、有利于激发自我实现意识,为职业发展做规划

D、能够及时对下级给予指导和提出改进意见.确定新的奋斗目标

E、能够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

A、可以确保心中有数,能够及时地制定工作计划    B、能够及时进行成本核算,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

C、放手让下级做事,可以培养人才,调动人的积极性

D、能够准确地考核员工的绩效,客观分析员工绩效与效果之间的差距

E、能够及时对下级给予指导和提出改进意见.确定新的奋斗目标

第二章:管理理论和原理

A、企业的经营有六种基本活动    B、管理活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

C、成功的管理应遵循14项原则   D、正式组织内部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E、人的需要激发人的行为动机

E、理想的行政组织是最合理的管理手段

A 4.正式组织的目标与非正式组织的目标总是呈一定的角度关系,非正式组织对正

    D.传统意义上的邮政网、电信网等都会导致一定数量虚拟组织的产生。

C 12.组织中的层次愈少愈好,命令路线越短越好。一般说来,从最高领导层到基层以多少个层次(级)为宜(  )

C 24.按照要求,多少张病床以上的医院实行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病室护士长三级负责制(    )

B 26.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以前,在组织结构的高层,管理幅度一般为多少人(    )

D 27.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以前,在组织结构的低层管理幅度一般为多少人(    )

D 28.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为应用,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的理论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

    A.在院长领导下,实施护理副院长一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一病室护士长垂直

    C.在医疗副院长领导下,实施护理部主任一科护士长一病区护士长半垂直管理

A、护理部主任有责任营造一个支持护理专业发展的工作环境

B、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都负有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

C、护士长有责任将上级管理部门的目标转化为本护理单元的工作目标

D、科护士长的主要责任是评价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

C、护理人员绩效水平接近时应用排序法有一定难度D、目标管理是一种有效评价护士绩效的方法

C、自主型职业锚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约束  D、护理人员的职业锚是在学校专业教育中形成的

E、学习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和运转程序

       C、上下级关系好,工作任务结构不明确、领导者职权强 D、上下级关系差,工作任务结构明确,领导者职权强

      A、上下级关系好,工作任务结构不明确、领导者职权弱  B、上下级关系差,工作任务结构明确,领导者职权强

      C、上下级关系差,工作任务结构明确,领导者职权弱  D.上下级关系差,工作任务结构不明确,领导者职权弱

 B  26、护士长根据工作任务的难度选择适当的工作任务授权给某位护士,是遵循了授权的哪项原则(    )

 D  27、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组织创建以病人为中心的新服务理念,属于下列哪项创新内容(    )

 B  28、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特长合理安排岗位以发挥他们的最大工作潜能,反映了护士长的哪项领导效能(    )

E、整体测评和局部测评相结合原则

D、促进产生新概念  E、领导者积极参加团队活动

第七章:护理管理中的激励

      C、只有当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后,才会有向高层次发展的需要D、当高层次需要发展后,低层次需要就不再存在

C  6、以下条目中,不属于归于因理论中人们解释成功失败时的主要原因的是(    )

C 4.下列那项不是控制的基本原则(  )

    C.正式组织控制、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D.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A.影响整个工作运行过程的重要操作与事项

  B.能在重大损失出现之前显示出差异的事项

  C.选择若干能反映组织主要绩效水平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均衡的控制点

BDE 3.控制的理论基础是(  )

  A.使组织对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保证目标的实现

  B.力求使组织的活动有所前进,有所创新,以达到新的高度

  C.使复杂的组织活动能够协调一致、有序地运作,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D.进行实时纠正,避免和减少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

  E.提供修改计划的依据,补充与完善初期的计划与目标

A.建立组织和部门目标   B.听取小组成员对其目标的建议

A.“适用性质量”阶段一“符合性质量”阶段一“满意性质量”阶段一“卓越性质量”阶段

B.“符合性质量”阶段一“适用性质量”阶段一“满意性质量”阶段一“卓越性质量”阶段

C.“符合性质量”阶段一“适用性质量”阶段一“卓越性质量”阶段一“满意性质量”阶段

D.“适用性质量”阶段一“符合性质量”阶段一“卓越性质量”阶段一“满意性质量”阶段

  C.应与现实相适应,基于现实又低于现实D.简明扼要,繁简相宜

  B.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C.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D.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B.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C.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D.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BCDE 7.《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的标准分级为(  )

  E.《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A.紧急情况下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B.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A.疑似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医患双方应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

  B.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

  C.需要检验,应由双方共同指定、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D.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E.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

  A。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B.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行为的违法性

  D.紧急情况下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

  E.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精选8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篇1

  新会计制度的制定和颁发对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一个机会,对于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但是由于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相关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原因,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的一些问题很容易对企业的运行造成影响,本文对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新会计制度;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我国企业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中得到了不断的增长,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不能适用于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针对这样的情况,国家在2007年的时候制定并实施了相关的《新会计准则》,使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一、新会计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和颁发,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起到了较大的影响,其中集中表现在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管理理念上。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当中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而具体准则需要根据基本准则来进行制定,其主要作用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和反映,其中对会计信息质量、资产使用情况、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基于此,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对财务管理进行相应的监督,并且对财务管理体系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财务管理的目的更加明确,就能够使企业有效的规避相应的财务管理风险。另外,新会计制度是根据目前我国的国情和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来进行制定的,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企业的发展情况完美的契合了财务管理模式,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资金的利用情况更加明确,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将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当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首先是对财务管理缺少相应的重视

  目前很多企业的整体实力在逐步提升,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不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应的企业管理人员就会将重点放在企业运行和业务能力上,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就会相应的降低。财务管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目前的资金利用状况和主要问题,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并且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相应的体现和调整。但是由于对财务管理的不重视,企业无法根据实际现状来对其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竞争力就会随着财务管理水平的而降低而下降。

  (二)财务管理理念无法得到更新,缺少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在新会计制度的影响下,各个企业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新会计制度,来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相关的调整,以此来应对市场的变化,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财务管理部门面对新会计制度的办法和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调整,没能够及时的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而传统的财务管理知识和经验又不能被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这样的问题在短时期内并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三)缺少完善的财务预算体系

  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的财务预算体系并不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不够明确,并且不能真实的对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另外,也不能有效的根据相关信息来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这样就会对企业的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在财务预算当中,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情况,但是目前企业中各个部门的独立性仍旧较高,彼此之间没有相互的配合和信息之间的沟通,这样就很容易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出现较大的问题。

  三、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发展的相关措施

  (一)首先增加财务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目前企业中大部分的财务部门是独立存在的,其职能较小,并且与其它部门之间没有较多的联系,这就使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报表信息的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增强财务管理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联系,另外在进行实际财务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管理,使新会计制度能够渗透在每一个部门当中,并且提高工作人员对新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从根本改变自身的理念和态度,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推动企业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另外,通过建立预算体系来强化预算所涉及的各部门的权责利关系,打通财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独立性壁垒,调动各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协调的积极性,以增加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新会计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内容较为复杂,其中的主要内容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有着较大的出入,需要根据新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首先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应该对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进行调整,提高自身对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认识程度。对于企业来说,也需要根据新会计制度中的主要内容,来对财务人员的管理理念和业务操作能力进行相应的培训。由于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测评,以此来做做到人尽其才。

  (三)建立企业数据化管理平台

  新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传统的会计信息管理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因此,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建立经营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企业经营数据的记录、收集、整理、分析的水平和层次。从技术层面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内容完整,以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和预测,从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明确企业发展方向。

  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需要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在对资金流向的管理当中,需要提高企业内部资金流动的透明度,并且从各个方面加强资金流动的管理,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开支,从根本上摆脱传统财务模式所带来的限制,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1]刁一飞.试论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J].消费导刊,6-126

  [2]杨超然,王恬甜.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分析[J].江苏商论,4-185

  [3]张奇.新会计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析[J].进出口经理人,3-103

  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篇2

  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

  1.加强管理和控制成本核算及预算核算

  对比旧的会计制度,新的会计制度更为严密和谨慎,我们都知道,旧会计制度在计量会计要素和确认会计要素的过程中,遵循了谨慎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但是却没有将谨慎性原则贯彻到底。因此,新的会计制度重点执行谨慎性原则,加强了管理和控制成本核算及预算核算。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更重视成本管理,并且明确规定了成本核算的范围、程序、对象以及成本的管理、控制、分析的目标。总结而言,新制度进一步强化了预算约束与管理,将医院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维护预算的完整性、严肃性,杜绝随意调整项目支出等问题,促进医院经济的规范运营。

  2.逐渐完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我们都知道,旧会计制度并没有将固定资产折旧纳入会计范围内,这是不科学的,因此新的会计制度提出了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把医院购买的部分物品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假如是科教专项资金或者财政补助购买的部分,则纳入冲减待冲基金。实施新会计制度,有利于医院核算更为准确和真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疗改革。

  3.逐渐完善药品收支核算体系

  根据就会计制度的不足和缺陷,新会计制度将医院药品收支规定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把药品收入当做医疗收支科目进行核算。为了促进医药分制改革,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将药品收入的比重缩小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医疗价格和药品价格,同时还能规范医院药品收支行为,有利于促进医院合理财务的管理。

  4.对资产进行明确的分类,提高了资产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

  我们都知道,在医院中,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并没有设置有关医院投资活动的科目,而是用“对外投资”科目来表示,但是这个科目并不能明确说明经济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新的会计制度把对外投资分为两类,分别是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票据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促使医院的投资发展需求与实际经济活动相符。另外,新制度将长期投资科目分成两类,分别是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资产形式,为营运资金管理和资产结构的优化奠定了基础。另外,新制度中债券收入和股权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利于提高获利能力。此外,新制度明确区分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能够将医院的权益变化和投资变化反映出来。

  5.真实以及全面的反映出医院的资产价值

  以往的医院的固定资产并没有提取折旧,而是根据购建价值和相应的比率进行修购基金提取,在计入当期费用的过程中增加了净资产,原来的制度规定下,并没有限制提取的修购基金,购建价值通常小于提取数,最终导致虚增相关费用后果,最后引起医院净资产和资产的虚假,致使财务成果失真。针对以往的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新修订的制度结合了企业会计相关准则和国际惯例,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提取,确保固定资产的报废之前的过程中均获得科学合理的计量和确认,将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或者消耗反映出来。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点,第一点是加强管理和控制成本核算及预算核算,第二点是逐渐完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确保医院核算更为准确和真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疗改革。第三点是逐渐完善药品收支核算体系,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将药品收入的比重缩小了,降低了医疗价格和药品价格,规范了医院药品收支行为,有利于促进医院合理财务的管理。第四点是对资产进行明确的分类,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资产形式,为营运资金管理和资产结构的优化奠定了基础,提高了资产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第五点是真实以及全面的反映出医院的资产价值,新修订的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提取,将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或者消耗反映出来。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不仅能够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还能规范医院会计制度,对于医院的经济运行有很大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篇3

  一、不断完善医院成本管理体系

  在实施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建议将医疗工作中消耗的各种费用添加至成本核算重要内容,针对医疗工作,开展全面成本核算,同时将各项责任成本有效进行分摊处理,合理分解至不同的核算对象身上。医院在制作财务报表时,应保证报表能够对医院各项医疗经营业务中的各种成本项目进行全面反映,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应避免对药品收入以及医疗收入做分开处理,而应该将两者合并起来,设置“医疗收入”会计科目。针对药品支出以及医疗支出,同样做合并处理,设置“医疗支出”会计科目,这属于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改革的重要一步。

  二、促进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的有效结合

  成本核算管理能够针对事前预算发挥有效的监督控制功能,尽早挖掘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有效方案解决相关问题,达到减少医院经营成本的目的。医院必须要针对各项成本实施事后核算以及控制,同时,促进事后核算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的有效结合。其次,医院在开展成本管理的同时,应加强预算管理,有规律开展核查工作,按照实际支出状况对预算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促进预算方案的完善和优化。医院必须要严格遵循国家财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发布的新医院会计制度以及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科学开展医院成本管理,综合分析医院实际经营状况,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成本管理规范,为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必须要充分重视会计、财务人员的素质问题,会计工作人员不但要掌握丰富的财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会计专业技能,能够针对各种专业软件进行熟练应用,拥有较好的操作能力,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财务会计处理程序以及方法,还必须要熟悉各种会计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可以严格根据各种制度要求进行规范的会计核算管理。医院必须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此外,不断完善财会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以及奖惩激励制度,提高其业务技能,使财会人员均能具备良好的竞争意识,建立正确的法制观念。针对那些个人能力欠佳,无法胜任财务会计岗位工作的人员,建议及时进行撤换处理。

  四、加强医院信息系统中成本核算软件的研发

  由于现阶段部分医院还未能开发出一套科学的成本核算软件,无法为各项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因此,医院必须要加大对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和软件的研究开发力度,加大财力、物力、人力投入,研发出一套与医院实际工作状况相适应的成本核算软件。医院的成本核算软件必须要与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实物管理库以及不同收费点、会计核算系统等进行有效联网,实现及时对账,尽可能保证成本核算相关数据能够得到有效收集、存贮、传输以及汇总。医院成本核算软件应该要能够实现成本相关数据的共享,可以实现成本核算的自动化处理并自动生成报表,具备完善成本计划的作用,拥有成本控制、分析评价等管理功能,以便促进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效率的提高。

  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篇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制度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于医院的特殊性,医院的成本核算受到各界的重视,这就要求医院在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背景下,制定出科学、可靠、系统的成本核算体系。本文对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和意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以及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为有关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财务;会计制度;成本核算

  财务部门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部门,对企业未来的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医院的特殊性,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对医院成本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医院必须要加大对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力度,对财务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完善成本核算组织体系,保证医院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一、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和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深化改革,医院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与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创新成本核算、竞争、效益方面的意识。第一,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建立成本核算机制,不仅能够适应市场的环境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竞争环境,还能最大限度的获得较小的能耗,实现效益最大化。第二,由于医院的经济收入渠道主要来源于药品收入、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收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医院的健康发展有限制作用。而医院开展成本核算,能够为政府扶持和制定医疗服务定价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进而促进医院的医疗保险费用的改革方式日益完善,有效减少医疗、人力资源和管理成本,提升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效率,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公益效益,有利于医院的蓬勃发展。第三,成本核算工作在整个医院管理工作占有重要地位,成本核算能够准确剖析某一时期医院各科室的盈亏项目的具体情况,为医院调整不合理的收入结构和制定财务预算,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依据,充分了解医院当前的成本管理现状,及时发现存在的成本管理管理缺陷,进而实现严格控制医院成本、降低能耗和患者看诊的经济压力。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的流程

  成本核算是指医院严格按照分摊方法和遵循规范化、细致化、精确化的原则将医院的各项医疗环节、管理活动所产生的费用进行整合和分析,计算得出的医院运营成本,最终成为医院科学决策的依据。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可分为总成本、科室成本、医疗服务成本以及病种成本,整个成本核算过程需要经过各科室的协助并进行分摊,最终由临床科室接收各科室转移的成本,其分摊步骤如下:首先:一级分摊,行政科室分摊管理费用至辅助、临床、技术科室中,然后将计入各科室的费用纳入整个核算体系,无法直接计入的费用再进行分摊。其次,二级分摊。根据对照参数和各种价格将辅助科室的内部成本分摊至临床、技术科室。最后,三级分摊,临床科室接收技术科室分摊的内部成本。这种核算流程便于获取医院的成本信息和各科室的具体的成本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财务工作的效率。

  (二)收入类别和成本类别

  1.收入类别。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将传统的药品收入和医疗收入结合为医疗收入,以医疗收入为基础,二次划分为二级明细科目,即药事服务费和材料收入,由于材料收入所占比重较大,可将其作为独立的二级明细科目,便于财物人员对材料和整个医院收入的管控。医疗收入中药事服务重点在服务,与纯粹的药品收入有所区别,单独管控也具有一定意义。总之,对医院的收入进行精细的分类,保证了数据进行的完整和准确,为医院的整个成本核算提供系统的、完善的数据研究。2.成本类别。财政专项支出、药品支出、医疗支出以及其他支出是医院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划分的四类成本。医院精细的划分主要是为了将医疗服务的收入补偿给药品支出,但现实情况难以将以和药品消耗的成本进行明确的划分。

  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具体应用

  (一)扎实的做好各项相关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进行核算工作前,利用新财务会计制度,做好各项相关的准备工作,为后续的成本核算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第一,明确划分执行成本核算过程的单位,对各科室的职工采取编码策略,并细致划分各个核算单元,按照医院的规定明确核算工作的具体内容。第二,不断创新成本核算理念,定期组织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专业培训活动,提高财务从业人员核算的专业能力,加强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并对现有工作流程的弊端进行改进,充分发挥财务从业人员的价值。第三,强化管理、清查核算资产,医院的所有资产(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需要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资产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将成本核算按照单元进行分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第四,由于医院具有特殊性质,再加上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成本核算方法,医院人资部门将员工考勤制度落实到位,制定科学的考勤报表,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库,为后期的人员绩效考核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并对财务人员和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体系

  只有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体系,才能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朝着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成本核算组织体系的构建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必要趋势,完善的成本核算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建立成本核算领导组,领导小组属于医院成本核算组织的领导核心,组长:院长;副组长分管副院长;小组成员:各科室具体负责人员组成;成本核算领导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按照规定的核算制度,制定成本核算的具体实行方法。第二,建立成本核算工作组,组长:财务部门领导;副组长;财务部门负责人员;小组成员;各工作项目的会计从业人员组成,主要工作职责是对医院管理、卫生医疗、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行具体核算工作,准确编制各类成本报表,为成本核算领导组进行正确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第三,建立信息技术小组,由医院信息部门的人员构成,主要负责医院的技术工作,通过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保证医院核算的精确、高效和有序。对成本核算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找出并解决系统内部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隐患。

  (三)明确成本核算项目、费用要素以及核算原则

  根据的相关规章制度,将成本核算项目划分为:卫生材料费用、人员经费以及其他费用,费用要素包括折旧费、工资津贴、各项福利待遇、社保费、绩效津贴、日常检修费等,在进行成本核算期间,成本核算人员严格遵循分期核算原则、合法原则、可靠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等,全方位的把握核算内容,确保无任何遗漏,提升医院核算工作的高质高效。此外,成本核算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领域广泛,医院领导应加大成本核算的管理制度,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成本核算工作质量的高低,对促进医院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及医院内部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升医院医疗设备使用率和资金的利用率以及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1]吕明.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5,(52):61-62.

  [2]谢其鑫,赵璇,丁方然,程薇.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核算中应用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12):.

  [3]韦健,王晓飞,蔡晓锋.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04):48-49.

  [4]潘宏霞.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和实践[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1):165-166.

  [5]董音茵.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13-14.

  [6]梁宁海.浅谈信息系统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6,(24):140-141.

  [7]唐亚明.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J].财经界(学术版),2017,(04):89-90.

  [8]柯江,严宁.医院财务管理中全面成本核算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202.

  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篇5

  [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医院基本建设项目蓬勃发生,如何结合各医院的实际,设计基建会计以及财务管理处理流程和制度,为医院的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是文章研究和探索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建设发展;基建会计;财务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日趋重视。政府对全民医疗条件的投入呈大规模增长的趋势。新医院制度下,基建核算要求并入财务大账,如何科学、规范地进行基建会计核算,有效地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效能和成本控制目标,将会是今后医院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基建核算并入医院财务大账的原则

  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医院在进行基本建设项目时,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核算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同时,基建账的相关数据并入医院财“大账”。医院财务至少每月记录基建账套中的相关科目发生额。

  2基建核算并入医院财务大账的作用

  改变了以往基建核算自成体系的状况,财务人员改被动支付为主动参与监督管理,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监督共同着力,有效控制和减少项目的成本,提高基本建设投资的效益,及时调整决策,防止投资损失。基建会计核算内容正逐渐成为医院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医院应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基建会计并入财务大账的具体操作办法和工作流程,结合基建会计的专业优势和医院财务的资金调节和统筹管理功能,为医院各项基本建设保驾护航。

  3基建核算并入医院财务大账的实务操作

  按新会计制度规定,在2011年6月30日或2011年12月31日将基建账套中的科目余额分析调整并入新账。基建账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等科目余额,在医院会计账中“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的“基建工程”科目中填列。基建账套中“交付使用资产”科目余额转入医院会计账“固定资产”科目。如有“基建投资借款”,将科目余额记录在医院财务账中的“长期借款”科目中。如有财政拨款,财务大账除按新制度规定追溯调整“固定资产”余额中财政补助和会计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为“待冲基金”外,确认“在建工程”支出时,同时贷记“待冲基金”,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时抵减“医疗业务成本”或“管理费用”等科目。完成基建会计账套与财务大账的衔接后,日常核算中,基建仍然按照独立账套处理基本建设支出:按具体建设项目设立明细在建工程科目,下设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等科目,同时建立往来单位明细账。由于医院的事业差额补助事业单位性质,基建虽然有独立基建账户便于单独核算和管理,但资金来源主要为医院业务收入和财政拨款。

  在实务操作中,财务大账可考虑并入各在建工程项目余额,同时核实基建账户资金余额。财务账中可考虑设立“预拨基建工程款”,体现拨付基建资金。基建可考虑按月度编制资金平衡表,资金来源体现月度医院财务和财政拨款,资金占用体现在各在建工程资金月度使用情况,银行利息收入、预留质保金、履约保证金等费用单独列明,“预拨基建工程款”科目余额体现基建账户余额,“在建工程”科目余额反映各基本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这样,医院财务大账既能总体把握基建资金使用情况,按预算的工期和资金投入监督工程进度,又解决了医院自身业务纷杂,无法兼顾基建日常支出核算的弊端,同时基建独立账套的在建工程核算明细也可以满足日常管理需要。专门的基建会计人员切实参与工程运作当中,及时了解工程现场情况和预算调整,按进度、保质量、厉行节约、杜绝浪费。资金支付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经办人员、工程监理人员、项目负责人、医院负责人逐一签字,严把资金使用关,在全体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将有限的医院基本建设资金统筹使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4基建核算并入医院财务大账须注意的要点

  基建核算并入医院财务大账初期,应注意清理预付、应收、应付款项,并将其在医院财务大账中一一反映。日常账务处理时,根据基建月度汇总报表,同步“在建工程”当期发生额,核对项目余额。第一,资金来源中,属于医院拨付的,增加“应付基建工程款”,减少医院银行账户余额,支付工程款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应付基建工程款”。属于财政拨付的,如属于财政直接支付的,支付工程款时,借记“财政项目补助支出”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的同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待冲基金”。待该工程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按照财政资金所占投资比例,在应计提的折旧额中予以冲减;如属于财政授权支付的,收到拨付资金时,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记“财政补助收入”;拨付基建使用时,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基建支付工程款时,增加“在建工程”科目发生额,减少“应付基建工程款”。同时借记“财政项目补助支出”,贷记“待冲基金”。

  以2014年11月为例,基建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分别支付××大楼、全科培训基地、急诊楼工程款774000元、2339000元、4885000元,以单位拨款方式支付医院东宿舍楼、东院零活、××大楼、西院、西院污水处理手续费等。基建单独记账核算后,报送汇总报表用于财务并账,财务处理如下:借:在建工程―医院东宿舍楼200000在建工程―东院零活800000在建工程―××大楼在建工程―××大楼774000在建工程―全科医生培训基地2339000在建工程―急诊楼4885000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医疗卫生(××大楼、全科培训基地、急诊楼)7998000在建工程―西院在建工程―西院污水处理317000付手续费150贷: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医疗卫生7998000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大楼774000―全科培训基地2339000―急诊楼4885000其他应付款―质保金―烟台冰科公司―济南同方嘉禾公司103616预付账款―预付基建工程款第二,为基本建设项目按规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时,资金打入医院银行账户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借款”。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资金直接打入基建账户时,借记“应付基建工程款”,贷记“长期借款”,待基建月度汇总在建工程发生额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应付基建工程款”。应注意的是,长期借款在工程建设期间发生的利息应计入“在建工程”,工程交付使用后,计入“管理费用”。

  综上所述,根据实行新本文作者医院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的制度要求,结合本单位财务的实际操作情况,阐述了自己的心得体会,结合实际不断探索财务工作和医院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希望能为医院财务实务处理提供参考,同时得到业界专家和同行的指导和帮助。

  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篇6

  2014年1月1日,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实施,新制度较旧制度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明晰了核算目标、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广泛运用“双分录”、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提折旧和摊销、将基建账并入大账等等,这些改革都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财政预算公开的进一步深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财政透明度良好做法守则―原则宣言》中指出,“优良政府管理对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和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财政透明度又是优良政府管理的一个关键方面。”随着法制治国和反腐倡廉的推进,财政预算必然完全公开。现行的财政预算公开的程度与国际标准、公民的期望存在着很多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行政单位不愿公开财务报表。2014年1月1日,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单位的预决算管理、收支余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作出改进,有效的改善了这一状况。

  一、明晰会计核算目标、引入权责发生制、广泛运用“双分录”核算

  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侧重于反映单位预算收支信息,但对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信息反映不足,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明晰了核算目标,要兼顾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求,既反映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也反映财务状况,使得行政单位会计信息全面而真实。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双基础模式,对收入和支出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对资产、负债、净资产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完全使用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无法真实的反映单位的财政收支结余、无法真实的反映单位的资产负债、无法真实的核算当期费用支出。例如,对于长期项目的资金跨年度拨付时,其中应付未付的资金就形成年终结余,但实际上,这些资金是项目必须资金,并非结余资金,如不加以划分,会造成下一年度预算资金增加的假象,影响预算的准确性;而拖欠的各项应付未付款项,不进行记录,形成了单位的“隐形债务”,无法反映单位运营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同时针对非货币性费用不在当期反映,像固定资产不逐年计提折旧,待使用期限满后,一次性列支当期费用,没有真实、准确的对当期发生的耗费支出记录,也会造成收支的不合理性。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进行“双分录”核算法,既按收付实现制基础核算收支,也全面核算资产、负债,有效的解决了收付实现制在核算资产负债方面存在的问题,准确核算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非货币性资产和部分负债。

  二、规范暂付、暂存款,完善资产、负债的核算

  在资产管理方面,在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理念下,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中心是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疏忽于资产管理内容,很多应入账的资产未入账,尤其是一些无形资产、低值易耗品等等,同时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考虑固定资产实际的使用价值,造成财务报表资产金额庞大,其实际可以使用的资产有限。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范了资产内容,对“暂付款”重新分类,增设“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待处理财产损溢”、“受托代理资产”等科目,全面核算单位的资产。同时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提折旧和摊销,冲减相关净资产,在不影响准确反映预算支出的同时,真实的反映资金的消耗水平和资产的真实价值。

  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只执行基本建设投资会计制度,基建账数据完全流离于单位会计“大账”之外。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在按照基建会计核算规定单独建账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定期并入单位会计大账中的“在建工程”。

  在负债管理方面,在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很多单位都将“暂存款”作为负债核算的万金油,将一些无法说清或不愿说清的负债性往来统统挤在 “暂存款”中,成为了藏污纳垢的死角。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根据负债的对象、性质、原因和偿还时间的长短重新进行了划分,并且对“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采用双分录核算,除了反映款项的实际收支,也要反映负债的发生和偿还情况,时刻提醒领导层负债风险。

  同时,基于资产、负债核算的规范和双分录的使用,净资产的核算更加精细化,增加“资产基金”和“待偿债净资产”,用于核算非货币性子很惨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和因发生因付账款、长期应付款而相应冲减的净资产金额,从结余和固定资产中区分出来。

  三、精细化管理收入、支出,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和结构

  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单位收支的核算过于简单。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收入和支出虽然总分类科目保持不变,但对明细分类核算进行了全面改进,将“财政拨款收入”分设为“基本支出拨款”和“项目支出拨款”等二级科目,将“基本支出拨款”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等三级科目,同时还要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经费支出,首先按资金性质分为财政拨款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设置相应的二级科目;其次将财政拨款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将其他资金支出也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设置相应的三级科目;再次将基本支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将项目支出按具体项目分类,设置相应的四级科目。有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财政拨款的行政单位,还应当按照财政拨款的种类分别进行明细核算,使行政单位收入和支出的核算更加规范。

  改进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取消了原制度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在收入支出表中增加了反映单位结转结余调整变动的项目。增加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专门反映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财政拨款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的报表。

  财政预算公开是构建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应有之义,是无法回避的课题。虽然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存在会计信息的不准确并不是无法完全预算公开的罪魁,却也是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的阻碍,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执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在一定意义上消除了行政单位领导人公开预算的顾虑,也确保了预算信息公开阅读者明晰预算内容,同时也真正提高了行政单位财政资金利用效率,是对行政单位经济管理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篇7

  一、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基本属性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属于公共性质,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因为不参与市场的竞争,且纳税人资金的使用情况往往是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日常性工作完成,这样一来则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问题受到影响。尤其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面临的挑战更多,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的模式则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往往会导致会计核算不准确。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还存在诸多缺陷,其一是缺乏先进的会计制度改革观念。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在运行中存在诸多缺陷,加强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了时代所赋予的要求,但是在改革中其成效较小,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观念比较落后,部分会计人员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缺乏责任感,且会计人员综合素养比较差,导致会计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其二是从会计人员角度分析,因为会计人员的素养比较低,甚至出现了老龄化现象,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这样则会导致核算不准确,财务数据疏漏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新预算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1.新预算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工作产生影响

  毋庸置疑,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主要是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新时期需要构建全新的会计制度,并且要将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演变为非盈利性质的会计工作,如此才能为社会提供帮助。另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积极引入财务管理的责权发生制管理方式,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且也与国际接轨。当然,值得注意的一点则是需要依照我国的国情,还要将引入的国外经验与我国会计元素进行融合,从而更好的适应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

  2.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预算会计产生影响

  在新预算会计制度推行之后,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成为了主要内容,且主要是将部门的收入以及支出的情况进行真实反映,且包括了预算资金。此外,在部门预算改革之后还需要将其中所涉及到的预算收支情况归纳到部门预算之中,从而实现对部门预算会计科目的重新整理。另外,还将部门之中各项支出的技术的编制方式去除,严格按照预算年度的主要因素实现对每一个科目、每一笔款项的预算。

  3.政府采购制度对会计工作产生影响

  众所周知,在我国行政事业之中采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关系到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采购不仅需要财政预算资金的支出,甚至还需要其它方面的资金支出。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因为所有的支出款项都有财政部门统一管理,这样一来则会导致预算单位的资金会朝着财政部门进行流动。另外在政府采购中,对于已经列入到采购计划中物品项目,均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集中采购,且这种采购往往需要通过国库进行集中支付。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政府采购的力度越来越大,其采购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会产生影响。

  三、新预算会计制度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发展对策

  正如上文所言,在新预算会计制度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且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面对这种发展趋势需要制定相关的对策,如此才能真正保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有序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积极引入权责发生制,所谓的权责发生制主要是指将企业的收入严格按照现金收入以及未来现金收入的债务情况加以计算,从某个角度分析,这种计算模式是非常科学的,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第二,要加强对预算报表的创新变革。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当前事业单位制度会将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进行整合,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利用率降的比较低。在此发展背景下,加强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报表的改进,并且积极将权责发生制引入其中,根据实际的情况增加现金流量表,从根本上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真实有效。第三,要加强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管理,因为在预算会计制度的应用中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存在非常多的缺陷,所以需要加强管理,构建会计集中核算体系,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知识能力,保证财务清晰度,提高预算会计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预算会计制度已经成为了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体系中不容或缺的组成部分,也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带来了发展要求,在这一发展背景下,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对新预算会计制度的认识与了解,保证预算会计改革能够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序发展,实现会计工作与国际会计的相互接轨。当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加强分析,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措施,真正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创新发展,实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有效性与真实性。

  [1]郑芳.论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2015,04:80-81.

  [2]张国栋.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251.

  [3]沈丽欣.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56-57.

  [4]韩晓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经贸实践,2015,13:141.

  [5]汪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9:63-64.

  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篇8

  固定资产属于如房产、机械、工具等的非货币资产,供企业生产、租赁或经营管理所使用’其单位价格必须大于等于一千元、使用时间必须在一年以上,且没有造成损坏。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对于计划持有或使用超过一年的非货币资产,在单位价值上可稍降低标准。医院分工精确,部门数量不小,因此其有诸多种类、数量且价格范围宽泛的固定资产。随着全民医保等政策的推行,医疗事业不断进步扩展,其固定资产也不断增加,俨然成为医院管理的关键环节。

  一、旧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明细账是会计账目的重要一项,仔细记载有助于了.解医院的账目支出、收支等内容,而医院对此所做的工作欠缺很多,或是设有明细账,?却无及时的更新,或是根本缺失此项内容。与此同时,医院各部门融合力度明显不足,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明显不够,管理、使用、职权、限制等都不具体,又缺乏沟通,因此常常无法深入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影响对资金的管理使用。除此之外,在设备的采购环节也问题百出:或购置金额远在预算之上,造成资金周转困难;或因赶时间等原因不走正规程序直接使用,造成账目无法对号入座;或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缺少发票等相关手续,造成账目与资金有所出入;或是各科室无纪律缺手续的将设备串换使用,造成部分设备不知所踪……类似情况数不胜数,究其原因,皆是由于'相关人员缺少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能严肃对待而造成不小损失。

  (二)固定资产核算不合理

  传统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核算基本全通过借贷两项来填写,对固定资产的增减也是将包括“修购基金”、“银行存款”等几项内容反复使用。以上缺少细化项目的使用方式,使医院的固定资产基本没有浮动,管理核算并不合理,账目数据早已失去真实性。正常情况下,医院的固定资产是被不断使用的,难免会有消磨和破损,如果财务上始终维持原有的金额,无疑是对资产的虚增,循环往复必是难以填满的深坑,不加制止,终会有无法收场的周面。

  二、新制度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资产管理专业化

  目前大部分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多采用较为分散的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我们从经验中总结,所谓办对事要找对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应率先做好相关人的工作,明确具体负责机构,使资产管理专业化。在落实明确负责机构时,可参考团队力量的优势,将具有与此相关特长经验的人聚集在一起创建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走专业化、全面化的管理之路。

  (二)提升报表信息质量

  会计南细账是账目的细分,会计报表是账目的整体,医院在做好细节的同时也要注重整体,通过合理提升会计报表的信息质量,从而使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更上一层。会计报表有严格的填写要求,应认真仔细对待,尤其避免信息失真状况的出现。医院应对新制度做到心中有数,并将新制度中的相关内容适时、正确的运用于会计核算当中,通过规范化的会计操作和高质量的报表信息,提升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三)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已为人们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对于医院而言合理利用网络是有助于其发展的途径。计算机网络资源丰富、沟通畅通,强大的硬件条件可以将医院的管理分门别类,对购置、使用、折旧资产均可系统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有利于医院对成本精细化的控制和对固定资产动态的及时了解,它既是管理者的得力助手,也是配合政府或自身工作的合理方式。

  (四)强化监管意识

  会计制度的成功只有制度是不够的,同时也离不开相关人员的监管意识。相关人员应摆正使用与管理、资金与资产的天平,尽量不偏不倚。通过对之前工作的总结,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能合理对待、强化监管意识;多加记录,做到有账可依,并做到来源、使用、去向三个明确。

  (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与资产管理专业化紧密相联的是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如果说资产管理专业化是上层建筑,那么相关制度便是地基。只有地基打得牢固,上层建筑才坚不可摧。对于管理工作来说,其制度应科学且健全,可包括日常管理制度、相关责任制度和奖罚明确制度三个部分。日常管理制度是基础,责任制度是超越,奖罚制度是激励,三项合一,所求披靡。

  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健全,也有了较多新型元素注入其中,医院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都面临全新的挑战。新制度的一项重要要求是资产折旧,要求医院一方面应对除图书之外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另一方面要将在用的所有固定资产重新计提折旧。医学还在不断的完善与进步之中,医院应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包括会计工作,以更合理规范化的服务为更多人提供便利。

【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强考勤管理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