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具体能改善的点是在哪几个?

一、什么情况说明患上了围绝经期综合症

  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多为月经周期不规则,持续时间长及月经量增加,或过早绝经。

  2、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阵发性潮热感,常表现为前胸首先发热,随之热涌向颈部及面部,热后出汗。每次发作持续几秒钟或几分钟,每日发作数次,甚至数十次不等,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

  3、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从绝经前期开始,妇女情绪变化较大,常易激动,烦躁易怒,焦虑不安,郁郁寡欢,无故悲伤啼哭。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也较常见。

  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使血胆固醇水平升高,各种脂蛋白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率下降,故出现心悸、头晕、头痛、耳鸣等。

  围绝经期过程中约25%的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常有肌肉痛、腰腿痛、颈背痛、夜间腿抽筋等症状,部分病人有身高降低、关节变形、驼背、脊柱弯曲等。

  6、泌尿生殖道症状

  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外阴瘙痒、阴道干涩疼痛、性交困难;子宫脱垂;膀胱、直肠膨出;排尿困难,尿急,压力性尿失禁,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

二、围绝经期综合症会导致的不良影响

  1.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

  精神神经症状:临床特征为围绝经期首次发病,多伴有性功能衰退,可有2种类型:

  (1)兴奋型:表现为情绪烦躁、易激动、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多言多语、大声哭闹等神经质样症状。

  (2)抑郁型:烦躁、焦虑、内心不安、甚至惊慌恐惧、记忆力减退、缺乏自信、行动迟缓,严重者对外界冷淡、丧失情绪反应,甚至发展成严重的抑郁性神经官能症。据统计绝经妇女中精神神经症状发生率为58%,其中抑郁78%、淡漠65%、激动72%,失眠52%。约有1/3有头痛、头部紧箍感、枕部和颈部疼痛向背部放射。也有人出现感觉异常,常见的有走路漂浮、登高眩晕、皮肤划痕、瘙痒及蚁走感,咽喉部异物梗阻(俗称梅核气)。

  2.泌尿生殖道症状

  (1)外阴及阴道萎缩:外阴及阴道萎缩时,外阴部的皮肤逐渐变薄,皮下脂肪减少,阴阜上的阴毛稀少,阴道上皮细胞随着雌激素的降低而渐渐萎缩,表皮细胞中含糖原的细胞消失,pH处于6.0~8.0,阴道弹性减低,长度缩短,皱褶变平,排液量减少,润滑作用缺乏,临床上发生一系列症状,如:外阴瘙痒、性交疼痛、老年性阴道炎等等,造成很大痛苦和不安,甚至影响家庭和睦。

  (2)膀胱及尿道的症状:当雌激素缺乏时,有些妇女可发生一系列由于膀胱及尿道黏膜萎缩所致症状,如萎缩性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口外翻、肉阜及张力性尿失禁。且由于膀胱容量随增龄而减少,生育年龄时约500ml,60岁时仅为250ml左右,因而尿液积聚稍超过容量即会引起不自主的膀胱收缩,并感尿意,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老年妇女虽有这些症状,但检查并无明显感染证据,培养也未见致病菌。但由于膀胱肌肉收缩力下降,也会引起排尿不畅,残余尿增加,且尿道黏膜薄而脆易损伤,故绝经后妇女也易发生反复发作的泌尿道感染,予雌激素后可改善症状。

  (3)子宫脱垂及阴道壁膨出:尤其是曾有过多次分娩史及会阴严重撕裂者,雌激素缺乏易于发生盆底肌肉与筋膜松弛,目前老年子宫脱垂病例颇为多见。可酌情采用子宫托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根据年龄、体质而定。

  (1)28.9%的患者有假性心绞痛,有时伴心悸、胸闷。症状发生常受精神因素影响,且易变多样:症状多、体征少,心功能良好,用扩血管药物不见改善。曾跟踪部分患者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呈阴性。一些学者描述围绝经期妇女出现的这样一组心血管症候群类似心血管疾病中的X综合征。

  (2)15.2%的患者出现轻度高血压,特点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高,阵发性发作,血压升高时出现头昏、头痛、胸闷、心慌。一些病例用雌激素治疗后可下降。围绝经及绝经后妇女在复杂的生理性的机体内环境改变及因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中生存,不同的家庭因素、社会影响、个人的性格特点、精神因素,所表现的自主神经紊乱的症候群症状变化多样,可轻可重,甚至有人无明显不适,安然度过。也有10%~15%的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影响天常的工作和生活,需药物治疗。

  4.骨质疏松 妇女从围绝经期开始,骨质吸收速度大于骨质生成,促使骨质丢失而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大约出现在绝经后9~13年,约1/4的绝经后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病人常主诉腰背、四肢疼痛,出现驼背,严重者可致骨折,最常发生在椎体,其他如桡骨远端、股骨颈等都易发生骨折。

三、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

  (1)针刺法:肾俞、三阴交、神门、足三里。烦躁易怒者加太冲穴;精神疲乏者加关元穴;心悸失眠者加内关穴;头晕耳鸣者加风池、听会穴;五心烦热者加太溪穴;汗出者加合谷、复溜穴。

  (2)耳穴压丸法:取卵巢、肾上腺,交感、子宫、神门穴,将中药王不留行籽粘贴在0.5×0.5厘米

  功法:晨功(坐式)。清晨醒来时,端坐于床上,两足盘屈,两脚底相对中间隔一拳之距,两手交叉胸前,分别以双手抚按双乳,两目微开视鼻端,调息入静,意守丹田(脐下叁寸),舌舐上腭,叩齿叁十六通,令华池之水(口水),充满口中,以意念送华池之水循冲任二脉之途入下丹田,片刻以意领气,导丹田之气循带脉经络绕行1周、贯气人血海(胞中),复出会阴,稍顿,导气绕肛穿至骶,循背上行,沿督脉经络过颈上巅,于百会穴稍顿。此时复以意领气从巅入口,化为阴津(华池之水),如此为1周,行14周。功毕,以手抚摩双乳4分钟,接着以左手抚丹田(小腹),右手抚腰,分别向横向相反方向揉摩的次,换手再摩50次,之后右手食指揉按右足涌泉穴,左手食指揉按左脚涌泉穴各80圈。至此收功、起床。本功法简便易行,无任何副作用,且有一定疗效。

四、围绝经期需适当补充雌激素

  因为围绝经期主要是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使用激素替代之治疗,能够缓解围绝经期症状;延缓泌尿生殖道的退行性改变;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减少骨折;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减少早老性痴呆的发生;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减少结缔组织和上皮的萎缩。

  除此之外,可以通过饮食适当补充雌激素,但食物中的雌激素毕竟含量很低,故严重者一定要看医生。简要介绍几项饮食疗法。

  1、黄豆是天然植物性的雌性荷尔蒙,女人应该从年轻时就特别重视大豆类食物的补充,可以帮助女性荷尔蒙的调整。每天保证喝一杯浓豆浆,每周1~2次吃点儿家常豆腐。

  2、用当归、枸杞子、仙灵脾煎水,每天10克左右,当茶一样饮用,可以明显地改变雌激素减少带来的症状。

  3、多吃黄色食物,因为黄色食物可以健脾强胃,恢复精力,补充元气,进而缓解女性荷尔蒙分泌衰弱的症状。可以常吃的黄色食物有:黄豆、南瓜、夏橘、柠檬、香蕉、柿子等。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通常是指头部遭受外伤之后,如钝器击伤、撞伤等,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到蛛网膜下腔所致。这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脑外伤,起病急,病情重,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呕吐,可伴一过性意识障碍,严重者后期还可出现继发性颅脑损害、脑积水、神经功能障碍等。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短暂意识丧失

体格检查、脑脊液检查、X线检查、CT扫描、脑血管造影、脑电图检查

若患者头部受伤后出现耳、口、鼻有血或清亮液体流出、两瞳孔不对称或变形、肢体无法动弹,伴或不伴感觉异常、抽搐、尿失禁,或出现幻觉等精神症状时,提示出现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应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无症状,或轻度头痛,轻度脖子僵硬。

中等至重度头痛,颈项强直或脑神经麻痹,比如合并有脖子僵硬,眼球不能够旋转,或者出现面瘫的情况等。

嗜睡或混乱,轻度局灶神经功能损害,比如意识障碍,或者出现肢体的麻木无力,不能正常说话等。

昏迷,中等至重度偏瘫。

深昏迷,去脑强直,濒死状态。

中国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为2.0/10万人/年。但是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暂无权威文献报道。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后28天内总病死率为41.7%,发病24小时、48小时和7天的病死率分别为37%、60%和75%。但是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暂无权威文献报道。

好发于工地工人、从事高空作业等高危职业人群以及发生意外致头部外伤的人群。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由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引起,可能是直接受到钝器的打击,如重物砸伤、拳击、棒击等,也可能是头部受到猛烈碰撞,如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

外力打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外伤后的病理生理改变之一,尤其多见于脑挫裂伤患者,多是因受到外伤,导致脑组织出现运动性或者静止性损伤,或者因受到外伤后造成的颅内占位效应,使得脑组织出现移位情况,这样就对大脑皮层血管起到牵拉作用,使血管出现断裂情况,一般主要为蛛网膜下腔脑皮层的小血管,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混入脑脊液,导致显著性的脑膜刺激症状的发生。与此同时,血管在血性脑脊液的刺激作用下很容易导致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频繁活动在工地、或从事高空作业等高危职业的人群,患该病的风险较大。

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的症状,同时伴有面色苍白、瞳孔改变、出冷汗、血压下降、脉弱、呼吸浅慢等自主神经和脑干功能紊乱的表现。脑损伤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精神异常、偏瘫症状,甚至出现远期脑积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爆裂样局限性或全头部剧痛,常伴有呕吐。

常于发病后数小时出现脖子僵硬,3-4周后消失,有时是唯一临床表现。

1、可出现短暂意识丧失、脑神经瘫痪、轻偏瘫、感觉障碍、眩晕、共济失调、癫痫发作等,具体可表现为眼睛不能动、不能说话、四肢无法动弹、走路不稳、抽搐等。

2、少数患者急性期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欣快、谵妄、幻觉等,2-3周后自行消失。

患者伤后立即出现头痛、呕吐,伴有脖子僵硬,部分患者可出现偏瘫、感觉障碍、精神症状等,一般持续数日、数周,少数持续时间较长。

再出血是致命并发症。2周内再发率占一半以上,1个月内再出血危险性最大,2个月后远期再发率为15%-30%。

脑血管痉挛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早发性出现于出血后,历时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缓解;迟发性发生于出血后4-15天,7-10天为高峰期,2-4周逐渐减少。

急性脑积水于发病后1周内发生,发生率约为20%,与脑室及蛛网膜下隙中积血量有关。

5%-10%患者可发生抽搐,5%-30%患者可发生低钠血症和血容量减少。

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脑脊液检查、颅脑X线检查、颅脑CT扫描、颅脑MRI、脑血管造影(DSA)、脑电图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伤后伤情趋于稳定、颅压增高得到缓解后,可慎重做腰椎穿刺。若受伤早期有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水肿或颅压增高有可能发生脑疝时,禁做腰椎穿刺,以免促使脑疝形成或加重脑疝。

1、头面部及全身体表伤痕检查

头部、面部、颈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体表,常在伤后有不同程度及范围的损伤,如局部肿胀、青紫、皮下淤血并伴有压痛。检查有无头皮损伤或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以及耳鼻有无出血等。

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若有休克体征需要急诊及时处理。

脑膜刺激征阳性,以颈强直最明显。反射检查Kernig征、Brudzinski征均呈阳性。

脑脊液检查:只有在无条件做CT检查且病情允许时才实施。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常见均匀一致的血性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含量增加,糖和氯化物多正常。最初脑脊液中红、白细胞数比例与外周血一致(700∶1),数天后因无菌性炎性反应,细胞数可增加。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颅骨平片检查仍有其重要价值,不仅能了解有无骨折,且对分析致伤机理和判断伤情亦有其特殊意义。

颅脑CT是确诊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方法。CT检查可见蛛网膜下隙高密度出血征象,多位于大脑外侧裂、前纵裂池、后纵裂池鞍上池和环池等。大量出血脑室、脑池可呈“铸型”样改变。CT检查安全、敏感,可早期诊断,并提供出血部位的线索,显示出血量、血液分布、脑室大小,对病情进行动态观察。

颅脑MRI一般不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多为患病后数天CT敏感度降低时其效果可达最大化。

4、脑血管造影(DSA)

DSA是排除动脉瘤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金标准,也可进一步用于评估治疗。

外伤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是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的关键,仅依靠临床表现不能确诊。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可根据脑脊液检查、X线检查、CT扫描结果等明确诊断,并排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出血、动脉瘤破裂致颅内出血等疾病。

首先患者有明显的头部外伤史,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依据,包括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癫痫、脑膜刺激征阳性及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若症状不典型、头颅CT阴性仍疑诊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则应尽早行腰椎穿刺检查,均匀血性脑脊液亦可确诊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称为脑震荡,常表现为短暂性昏迷、逆行性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其临床表现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相似而程度较轻。

虽然迟发性颅内出血和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两者都有明确的头部外伤病史,且同样引起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但是迟发性颅内出血头部CT、磁共振及腰椎穿刺学检查均会提示颅内存在病变,因颅内其它部位出血,流到蛛网膜下腔而被临床误诊成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通过CT检查以明确诊断。

高血压性脑出血也可出现血性脑脊液,但此时应有明显局灶性体征如偏瘫、失语等。原发性脑室出血与重症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上难以鉴别,小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因无明显的肢体瘫痪临床上也易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混淆,但CT和血管造影检查可以鉴别。

细菌性、真菌性、结核性和病毒性脑膜炎等均可有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故应注意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化学性脑膜炎时,脑脊液白细胞增多,易与感染混淆,但后者发热在先。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黄变和淋巴细胞增多时易与结核性脑膜炎混淆,但后者脑脊液中糖、氯降低,头部CT正常。

约1.5%的脑肿瘤可发生瘤卒中。形成瘤内或瘤旁血肿合并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癌瘤颅内转移、脑膜癌病也可见血性脑脊液。但根据详细的病史、脑脊液检出瘤或(和)癌细胞及头部CT可以鉴别。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则是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及时止血并清除血肿,应尽量减少脑出血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防治血管痉挛和再出血。通常采取综合治疗。

根据患者所受外伤大小、昏迷史、格拉斯哥GCS评分、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及头颅CT检查结果,对就诊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并作出相应处理。

1、首先保证患者头部稍抬高,卧床休息,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一般生命体征。

2、如有头部明显外伤应及时采取处理。如出现头痛、呕吐加剧,意识改变,肢体无力或其他症状,及时对症处理。

3、若出现颅高压严重增高,需尽快进行降颅压如快速输入甘露醇及速尿。

4、对有手术指征患者,应积极完善术前准备,积极手术。

5、对生命垂危患者积极进行基本生命支持,为进一步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1、一般处理患者应住院治疗及监护,绝对卧床4-6周,头部抬高,病房保持安静、舒适和暗光。

3、避免一切可引起血压及颅内压增高的诱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嚏、情绪激动等。烦躁不安者适当给予止痛镇静药如强痛定、安定和苯巴比妥(鲁米那)等,可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4、静脉补液应予等渗晶体液以防低钠血症和低血容量。

5、入院后应尽早进行心电监护,注意有无心律失常等。

6、对于有明显头部外伤者,予以及时清创,若需缝合应在伤后6小时内进行。清创缝合时需要检查创口,由浅至深,逐层彻底清除异物。

7、昏迷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留置导尿管,注意营养支持,防止并发症。

8、注意心理调节和治疗,消除患者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顾虑和恐惧心理。

可用20%甘露醇、呋塞米、白蛋白等药物。甘露醇可以快速降颅压,使用时需监测肾功能情况。呋塞米为利尿剂,大量应用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休克、低钾血症、肌肉酸痛、心律失常等。

6-氨基己酸,肾功能障碍者慎用,不良反应应特别注意有无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其他的止血药物如止血芳酸(氨甲苯酸)、止血环酸(氨甲环酸)、立止血、安络血等。止血治疗尚有争议,适当应用。

3、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针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给予补充维生素等治疗。谷维素可改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维生素B有助保护神经组织细胞。

烦躁、焦虑、失眠者可酌情给予地西泮。地西泮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等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昏、乏力等,大剂量使用可出现共济失调、震颤。孕妇、妊娠期妇女、新生儿禁用或慎用。

给予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以解除脑血管痉挛,减轻因缺血、缺氧带来的脑组织损害,同时减少脑神经细胞内Ca2+蓄积,降低氧自由基生成从而减少脑组织损伤。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血压下降、肝炎、皮肤刺痛、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严重肝功能损害、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急性期、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头痛严重者酌情给予止痛剂治疗。尼美舒利可用于镇痛治疗,其不良反应主要有胃灼热、恶心、胃痛等,但症状轻微、短暂,如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尼美舒利也可能造成头晕、嗜睡、消化道溃疡、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有出血病症史、上消化道疾病、接受抗凝治疗者慎用,妊娠期、哺乳期不建议使用。12岁以下儿童禁用。

恶心呕吐较重者,可服用小剂量氯丙嗪、甲氧氯普胺等,并静脉应用脱水药。氯丙嗪可用于镇吐治疗,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口干、乏力、嗜睡、便秘、心悸等不良反应,妊娠期、哺乳期、骨髓功能抑制、肝功能损伤、严重心血管疾患、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尿潴留者慎用。甲氧氯普胺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不良反应可有倦怠、嗜睡、头晕等,对普鲁卡因或普鲁卡因胺过敏者禁用。甘露醇可用于降低颅内压,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有水和电解质紊乱。

8、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目前常用的药物为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本药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稳定细胞膜的离子通道,改善血脑屏障.增加损伤区血循环,减轻脑水肿的作用。伤后用药愈早愈好。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较大,长期应用有药物依赖性,且有骨质疏松甚至骨折的可能,慎用。

甘露醇、呋塞米、白蛋白、尼卡地平、拉贝洛尔、6-氨基己酸、止血芳酸、止血环酸、立止血、安络血、强痛定、安定和苯巴比妥、谷维素、维生素B、地西泮、尼莫地平、尼美舒利、氯丙嗪、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

1、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无需开颅手术治疗。

2、对于严重局部脑组织坏死伴有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的患者,经各种药物治疗无效、症状进行性加重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去除病因、及时止血、预防再出血及血管痉挛、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应在发病后24-72小时进行。

对于伴发热的患者可以进行亚低温疗法。主要包括全身降温和局部降温。头部局部降温通常难以使脑温降至亚低温水平,通过体温散热使中心体温和脑温降至所需温度,通常为32℃-35℃。根据病情需要维持2-14天。

2、缓解迟发性血管痉挛

对于迟发性血管痉挛,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可减轻血管痉挛引起的临床症状。

可通过腰椎穿刺放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放出血液及分解产物,降低迟发性血管痉挛、正常颅压脑积水的发生率。但需注意诱发脑疝、颅内感染、再出血的危险。

是继腰穿后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创伤相对较小,可长时间带管,与反复腰穿相比较,腰大池引流可以更快地清除出血,缓解脑血管痉挛,快速改善患者的症状,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非常重要。

严重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因挣扎躁动、四肢强直、高热、抽搐而致病情加重,对伤后早期就出现中枢性高热、频繁去脑强直、间脑发作或癫痫持续发作者,宜行冬眠降温和巴比妥治疗。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与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并发症及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关。一般情况下基于营养神经等对症药物治疗后,3-4天后复查颅脑CT就会发现原发部位的血液已经沉积在小脑幕缘周围,并开始吸收。

部分患者会出现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相关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总体预后较差,治愈性与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并发症及是否得到适当治疗有关,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可以控制病情。

一般难以根治,预后较差,经规范化治疗后可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颅脑外伤后,不少患者可遗留一些神经方面或精神方面的障碍,统称为脑外伤后遗症。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于颅脑外伤后,症状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脑外伤的程度有时有一定关系,一般以血管舒缩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神经衰弱及癔症样症状为多见。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减少脑力活动。如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加重、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及时就医。

(1)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者症状较重,需卧床休息,患者可能会对治疗丧失治疗信心,出现抑郁、悲观的心理。

(2)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易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可出现焦虑、抑郁、沮丧等负性情绪。

(3)患者由于对专业病理知识的缺乏,而产生恐惧感、紧张感。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患者平时可参加文艺活动,如听音乐、下棋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1、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要遵医嘱用药,镇静、镇痛药物应酌情使用,不可滥用。

2、地西泮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昏、乏力等,大剂量使用可出现共济失调、震颤。孕妇、妊娠期妇女、新生儿禁用或慎用。

3、尼莫地平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血压下降、肝炎、皮肤刺痛、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严重肝功能损害、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急性期、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4、尼美舒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灼热、恶心、胃痛等,但症状轻微、短暂,如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尼美舒利也可能造成头晕、嗜睡、消化道溃疡、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有出血病症史、上消化道疾病、接受抗凝治疗者慎用,妊娠期、哺乳期不建议使用。12岁以下儿童禁用。

5、氯丙嗪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口干、乏力、嗜睡、便秘、心悸等不良反应,妊娠期、哺乳期、骨髓功能抑制、肝功能损伤、严重心血管疾患、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尿潴留者慎用。

6、甲氧氯普胺的不良反应可有倦怠、嗜睡、头晕等,对普鲁卡因或普鲁卡因胺过敏者禁用。

7、甘露醇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有水和电解质紊乱。

8、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有药物依赖性,且有骨质疏松甚至骨折的可能,慎用。

一般无需手术。若有外科手术治疗,则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术后早期应及时预防肺部及其他部位感染,辅助翻身、拍背协助排痰。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炎症、肺不张等。

3、膀胱冲洗,局部消毒,防治泌尿系统感染。

4、做好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与护理工作。

5、晚期则需保证营养供给。

6、防止褥疮,进行功能训练等。

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不同,考虑卧床休息一到两周。保持安静和良好舒适的环境。

减少脑力和体力劳动,也应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等。避免过度疲劳和头部剧烈活动。

保持精神愉快、心理健康,应适当节制学会控制情绪,可以出去散步、听音乐、打太极拳等。

闲暇时间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但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保持大便畅通,用力排便可因腹压急剧升高导致脑出血。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意识障碍、头痛加重、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患者的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精神情绪有无明显变化,及时观察及记录患者症状发作的特点、伴随症状、持续的时间、有无先兆、有无诱发因素及相关治疗情况,为医生提供诊治依据,若病情反复发作,或有进一步恶化时应及时就医。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家应遵医嘱用药,出院后定期至当地医院复诊颅脑CT扫描,具体随访时间根据医生针对不同患者情况而制定。

(1)进食时应坐起,水、茶等稀薄液体最易导致误吸,可采用软食、糊状或冻状的黏稠食物,将食物做成“中药丸”大小,并将食物置于舌根部以利于吞咽。

(2)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应注意训练中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营造一个清洁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外界的不良刺激,调节室内温度冬季18℃-22℃,夏季22℃-24℃,湿度50%-60%,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夜间室内光线不宜太强,保留地灯为宜,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枕头高度适中,床单干燥整洁,大小便致床单及衣物污染后及时更换。

(2)睡前避免饮茶、酒及含咖啡因的饮品,忌烟;在睡前2小时内不能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晚饭后不可大量饮水,以减少夜尿;避免过度用脑;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但是睡前不可进行大强度的运动;每晚睡前洗个温水澡,喝杯热牛奶或热水泡脚15分钟以上;睡前不看刺激性小说或电视,不去想烦心的事情,更不去接触或议论会引起兴奋的话题,可以看轻松的杂志,倾听舒缓的音乐,以放松思想,调节心境,促进入睡。

(3)生活要有规律,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尽量减少白天打盹或午睡。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

(1)运动障碍的患者要防止跌倒,确保安全。床边要有护栏;走廊、厕所要装扶手;地面要保持平整干燥,防湿、防滑,去除门槛或其他障碍物;呼叫器应置于床头患者随手可及处;穿着防滑的软橡胶底鞋;行走时不要在其身旁擦过或在其面前穿过,同时避免突然呼唤患者,以免分散其注意力;步态不稳者,选用三角手杖等合适的辅助工具,并有人陪伴,防止受伤。

(2)正确变换体位,正确的体位可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可以减轻患肢的痉挛、水肿,预防挛缩畸形和疼痛的发生,增加舒适感。

(3)加强肢体被动运动,有利于促进肢体肌张力的转变,增进肌力和关节活动度,有可能防止其萎缩变性。

(4)安排好日常训练,可以加速康复的进程。日常训练可在医务人员指导、家庭成员协助下进行。

(1)避免诱因:注意可能诱发或加重头痛的因素,如情绪紧张、月经来潮、进食高脂肪食品,如奶酪、巧克力、香蕉、酒等食物;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光线柔和。软化大便,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能用力过猛,禁用高位大量灌肠,避免咳嗽、喷嚏。

(2)选择减轻头痛的方法:缓慢深呼吸、听轻音乐,冷、热敷以及理疗、按摩、指压止痛法等。

(3)心理支持:长期反复发作的头痛,患者可能出现焦虑、紧张心理,尽量减少头部运动,不要激动、大喊大叫,解除思想顾虑,保持身心放松,积极配合治疗。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发作前驱症状,先兆期、头痛期、缓解期的特点,记录头痛发作的部位、头痛的性质、伴随症状、持续的时间、有无先兆、有无诱发因素及治疗情况,为医生提供诊治依据。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适宜清淡饮食,控制热量、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病情。

1、饮食规律,定时进餐,建议患者早、中、晚每天进食3餐,两餐之间尽量不吃零食,晚餐不宜过饱。

2、注意营养丰富均衡,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齐全,比例合适,搭配适当。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少食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含糖高的食物也应少吃。

3、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不要“狼吞虎咽”,应彻底咀嚼食物,使磨碎的食物能和唾液、胃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吸收。

4、饭前洗手,餐具不与其他人混用,餐具及时消毒。

5、进餐时要放松,避免有压力,特别是在进食时切勿生气,避免紧张、焦虑、忧郁,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可以促进胃的调节和保护机能,对稳定病情、促进康复也有重要意义。

6、食物的选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不应过度刺激胃肠道。

1、忌食生冷、寒凉的食物。

2、忌食油腻食物,因其难以消化,会给胃肠道增加负担。

3、戒烟忌酒,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否则可能会使病情加重,不利于康复。

4、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芥末等。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不应过度刺激胃肠道。

注意保护头部,尽量避免外力打击。

1、在运动时做好防护,正确穿戴运动防护装备。在骑山地自行车、公路赛车、摩托车、电动车时,最好戴上头盔。

2、开车或乘车时,系好安全带。

3、保证居住安全,即房屋质量要符合安全的要求,装修质量也符合标准,不会突然掉落东西砸伤。

4、保护好儿童,尤其是关好家里的门窗,安装护栏,防止儿童摔落。

5、经常运动,可以加强肌肉力量,能更好地保持平衡。

6、40岁以上的人定期体检是非常必要的保健措施,一般每年检查1次为宜。

1、头颅有明显破裂伤或骨折。

2、出现耳、口、鼻有血或清亮液体流出。

3、两瞳孔不对称或变形。

4、意识障碍、肢体无法动弹伴或不伴感觉异常。

以上情况均需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1、头部遭受外力打击。

2、打击后后出现头痛、剧烈恶心、呕吐。

3、伴有一过性意识障碍、烦躁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或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可于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5、就诊前建议家属给患者穿宽松衣物,便于医生查体。

1、您曾经受过外伤吗?

2、您当时有出现昏迷或者神志不清吗?多长时间后清醒过来的?

3、您现在有头痛、头晕、疲劳、乏力、畏光、耳鸣、心悸、恶心、呕吐、厌食、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维能力差等相关症状吗?

4、您在来医院之前吃过什么药?做过什么治疗吗?

5、您是否患有其他慢性疾病?有正在服用的药物吗?

6、您有对什么药物食物过敏的吗?

7、您平时喝酒、抽烟吗?饮食有什么偏好吗?

8、您的父母、兄弟姐妹患过何种疾病?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脑出血吗?

2、我现在的这些症状是因为当时的外伤吗?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损伤大脑或神经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需要住院吗?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有什么后遗症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这段时间是不是不能活动?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2016年下半年辽宁省临床助理医师儿科学之新生儿与新生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不需外科手术治疗的情况是

A.胃十二指肠瘢痕性幽门梗阻B.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腹腔污染严重C.溃疡恶变D.36岁的男性病人,因十二指肠溃疡引起严重腹痛E.复合溃疡,经正规内科治疗无效

2、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有

A.血便及黏液样便B.大便频繁C.下腹胀痛D.纳差、恶心、呕吐E.以上都是

3、DNA变性时其结构变化正确的是

A.磷酸二酯键断裂B.N-C糖苷键断裂C.戊糖内C-C键断裂D.碱基内C-C键断裂E.对应碱基间氢键断裂

A.促进对资料的主观解释B.建立的关系不是因果性的C.导致非系统性观察D.研究结果不一定能推广E.记录资料不能主观

5、张先生,50岁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而住院治疗,住院病情不稳定,20h后死亡,其主要死亡原因可能是____

A.心源性休克B.心室壁瘤C.发热D.心律失常E.心力衰竭

6、新生儿出生后的首要处理是____

A.清理呼吸道B.刺激呼吸C.断脐D.处理脐带E.无哭声则注射呼吸兴奋剂

7、在炎症中,下列不属于血道扩散的是

A.微生物沿淋巴管蔓延至淋巴结B.微生物的毒性产物被吸收入血C.微生物入血,但未产生毒素D.微生物入血,并繁殖、产生毒素E.化脓性细菌入血,并繁殖,产生多发性小脓肿

8、利他、升华、幽默等心理防御机制属于

A.自恋性防御机制B.不成熟防御机制C.神经症性防御机制D.成熟防御机制E.正常人防御机制

9、下面哪一个不是左半球的优势功能

A.分析B.综合C.抽象D.计算E.形象思维

10、关于肠扭转的病因哪项是错误的

A.肠系膜过长B.肠系膜根部附着过窄C.肠段内重量突然增加D.肠管动力异常E.肠系膜过短

11、宫颈癌的病因不包括

A.雌激素分泌过多B.宫颈糜烂C.HPV感染D.多个性伙伴E.过早性生活

12、下列主诉中不属于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是

A.胸痛B.大便次数增加C.皮肤瘙痒D.排尿困难E.身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治脑神经功能紊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