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有什么区别?

应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主要的差别在于( )。

操作性条件反射与应答性条件反射有很多共同点,其主要差别在于强化手段不同。参见教材P256。
本题知识点:行为矫正的相关理论,
【答疑编号,点击提问】

 自考365网小编精心为广大自考学员整理的相关历年及答案解析,想了解相关自考试题请持续关注自考365网校。
  让自考更有氛围,想加入自考365交流群请添加小编微信zbzikao365

C004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在自己的研究和观察中发现,无论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还是华生的S-R理论都不能解释人类****得的所有行为,它们都只能解释其中的一部分,解释那些经历了类似于从“非条件刺激——非条件反射”到“条件刺激——条件反射”过程的反射行为。但是,人类的行为并不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得的,有很多行为,例如吹口哨、走路,就不是通过这种方式****得的,它们也不具备巴甫洛夫所谓的条件反射的种种条件。首先,没有任何一种刺激物可以算得上是人们吹口哨的“非条件刺激物”,吹口哨并不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其次,人们吹口哨或走路并不是因为某种刺激的出现,有时候根本是自发的动作。因此,斯金纳认为,人类****得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由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过程建立起来的,服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对一定刺激的应答反应,因此,他把这类行为称为“应答性条件反射”;而另一类****得的行为最初出现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刺激出现,也许有刺激(但不明显),也许纯粹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这一类行为称作“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应答性条件反射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两点:1、刺激在反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所有的应答性条件反射都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S-R。S在行为的形成中扮演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在条件反射的训练过程中,条件刺激总是伴随着非条件刺激而出现。例如,要想让狗对铃声形成条件反射(一听见铃声就分泌唾液),就必须在每次出现铃声之后紧接着向食桶中倾倒食物,这样持续多次,狗才会形成对铃声的条件反射,一听见铃声就分泌唾液。另外,条件反射的分化、消退也都取决于铃声和食物以何种方式结合,如果只给铃声不给食物,条件反射很快就会消退,以后即使再有铃声,狗也会认为是在欺骗它,不会再分泌唾液了;同样,如果出现高频铃声的时候给狗食物,不出现高频铃声的时候不给狗食物,狗就学会了区分高频和低频铃声,只是当出现高频铃声的时候才分泌唾液。巴甫洛夫认为,非条件刺激物必须紧接着条件刺激物出现,而不能在反射行为做出之后才出现,在反射行为之后出现的非条件刺激物根本不起任何作用。然而,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形成过程中,刺激几乎不起任何作用,操作性条件反射也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述,但不是S-R(刺激——反应),而是“反应——强化”,在行为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反应前出现何种刺激,而是反应后得到何种强化。2、强化在反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应答性条件反射中,人们重视的是反应前的刺激而不是反应后的结果,没有人关心反应以后会得到何种结果,因此“强化”在这类反射行为中没有任何意义;但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中,强化才是最重要的。斯金纳认为,如果人们在无意中作出某种行为之后得到了奖赏,人们以后就会多作出这类行为;如果人们无意中作出的某种行为导致了惩罚,则以后会回避这种行为,会尽可能少做这种行为。是行为的后果而不是行为前的刺激导致决定了行为的保持或消退。3、行为塑造在斯金纳看来,人和动物并没有两样,在人的各种行为中,哪些行为会得以保持,哪些行为最终会消失,都取决于这些行为的后果,取决于人们做出这些行为之后是受到了奖励还是惩罚。因此,培养人们的行为****惯只需要不断的应用奖励和惩罚来进行控制就足够了。在行为塑造过程中,实验者首先观察被试的全部行为反应,然后对其中的部分行为反应进行奖励,忽视其中那些实验者不希望保留的行

C004操作性条件反射 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的运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