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看胰腺癌最出名的肿瘤科医生是哪位 张文龙医生评价如何问问百度大神?

  郑女士上腹偶尔会隐隐疼痛,一开始以为只是消化不好,加上没有其他特别的症状,就没有太在意。然而,当疼痛感越来越明显,人也逐渐变得面黄消瘦后,郑女士终于决定到医院就诊,没想到查出胰腺占位伴转移。十分担忧自己病情的郑女士联系到香港临床肿瘤科张文龙医生,希望了解目前胰腺癌最新的治疗方案。

  在仔细阅读郑女士提供的病历材料后,张文龙医生表示,胰腺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考虑到目前郑女士的身体状况和肿瘤状况,可能暂时不适合外科手术治疗。在肿瘤不可切除的情况下,且存在转移病灶的情况下,全身性药物治疗是比较合适的选择。用药选择方面,目前有最新研究显示,将免疫疗法与化疗相结合有望形成协同效应,增加治疗反应率。

  郑女士希望进一步了解免疫疗法,张文龙医生解释,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它能够防止自身攻击身体的正常细胞。为此,它在免疫细胞上使用“检查点”蛋白,这些蛋白的作用类似于需要打开(或关闭)以启动免疫反应的开关。癌细胞有时会使用这些检查点来防止免疫系统攻击它们。针对这些检查点的药物在癌症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免疫疗法在多种癌症的治疗上也表现出一定的效果,尤其是检测出特定基因变化呈阳性的患者,效果更为突出。

  在张医生的安排下,郑女士在香港进行了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或错配修复(MMR)基因检测,幸运的是,检测结果是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根据最新的检查结果,张医生为郑女士设计了免疫疗法联合化疗的全身性药物治疗计划,并根据她的病情和个人体征计算用药剂量。郑女士在详细了解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后,同意开始治疗。

  治疗期间,郑女士偶尔会出现呕吐的症状,血项指标也有所浮动,但在张医生开出相应的药物进行调理后,症状逐渐缓解。另外,郑女士提到自己胃口不好,也担心如果营养摄取不足会影响后续治疗,便请张医生安排专门的营养师设计适合癌症病人的饮食套餐。在营养师的帮助下,郑女士的胃口逐渐好转,体重也有所上升。

  完成联合治疗后,郑女士进行了复查,结果显示肿瘤已经大大缩小。张医生建议继续使用免疫疗法单药进行维持治疗,同时联合使用胰腺癌常用口服药物。如今,郑女士仍在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监测发现肿瘤逐渐缩小,病情稳定。

  免疫疗法和化疗的联合为胰腺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香港临床肿瘤科张文龙医生也提醒患者,一旦诊断出胰腺癌,应当在详细检查后确认肿瘤类型、肿瘤位置、肿瘤数量、突变基因等情况,在具有治疗经验的临床肿瘤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切勿私下盲目尝试,以免出现严重副作用反应。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处理)

  香港临床肿瘤科张文龙医生介绍,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和种系(g)PALB2或sBRCA1/2突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近日,一项II期研究结果显示,PARP抑制剂olaparib治疗在转移性乳腺癌和基因突变与同源修复(HR)相关的患者中产生了超越种系BRCA1/2的反应。该药有望大大扩展除gBRCA1/2突变携带者之外可能从中获益的乳腺癌患者人群。

HR相关基因的种系突变的MBC(队列1)或这些基因或BRCA1/2的体细胞突变(队列2)。

  患者每天口服奥拉帕尼300mg,一天两次,直到进展。采用单臂、两阶段设计。主要终点是客观反应率(ORR);如果27名患者有4个或更多的反应,则每个队列内的零假设(≤5% 
ORR)将被拒绝。次要终点包括临床获益率和无进展生存期(PFS)。

  香港临床肿瘤科张文龙医生解释,具体来说,该研究发现,在11名存在种系PALB2突变的患者中,反应率为82%(均为部分反应),在16名存在体细胞BRCA1/2突变的患者中,部分反应率为50%。在17名种系或体性ATM或CHEK2突变的患者中,或在其他HR相关突变的患者中,没有看到任何反应。

  鉴于识别具有种系BRCA1/2突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罕见性,PARP抑制剂治疗有望扩展到同源重组DNA损伤修复途径中其他有害突变的患者。这项研究为支持这一策略提供了证据,用于以体细胞BRCA1/2或种系PALB2突变为特征的肿瘤。尽管如此,研究人员表示,鉴于那些具有其他基因突变的人的反应有限,将PARP抑制剂治疗应用于更广泛的HR缺失定义应该被谨慎对待,但也许对于这个更广泛的群体来说,联合治疗方法可能是有效的。

  Olaparib是一种首创、口服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已获批7个治疗适应症,其中4个是卵巢癌、2个是一线维持治疗卵巢癌。具体为:(1)一线维持治疗BRCAm晚期卵巢癌成人患者;(2)联合贝伐单抗一线维持治疗HRD阳性晚期卵巢癌成人患者;(3)维持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成人患者;(4)晚期gBRCAm卵巢癌成人患者;(5)治疗gBRCAm、HER2阴性(HER2-)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6)一线维持治疗gBRCAm转移性胰腺癌成人患者;(7)治疗接受新型激素疗法后病情进展的携带有害或疑似有害生殖系或体细胞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突变(HRRm)、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

  香港临床肿瘤科张文龙医生提醒各位患者:若想要尝试乳腺癌新疗法,应当在详细检查后确认肿瘤类型、肿瘤位置、肿瘤数量等情况,在具有治疗经验的临床肿瘤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切勿私下盲目尝试,以免出现严重副作用反应。

  英国皇家放射科学医学院院士

  英国伦敦大学放射治疗学文凭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处理)

香港养和医院始创于1922年,是目前香港最好的私立医院之一,以优质医护服务、先进医疗技术及专业服务水平中外驰名.本着"优质服务,卓越护理"的医疗服务理念,养和医院从最初只有28张病床的疗养院发展至现时约有500张病床及逾30个专科中心的国际性综合医院,致力为病人提供舒适、安全及现代化的环境,达到高质素的医疗及护理水平. 走近香港养和医院:深度解析香港看病优势科室 香港养和医院目前设有多个专科中心,包括:外科、内科、综合肿瘤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胰腺癌要不要告诉患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