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中医通过辩证调理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吗?

一、轻微椎间盘突出怎么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

  (1)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2)牵引治疗: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理疗和推拿、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4)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2-4周后可再用一个疗程。

  (5)髓核化学溶解法:利用胶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间盘内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害神经根,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或使突出的髓核变小从而缓解症状。但该方法有产生过敏反应的风险。

  2、经皮髓核切吸术/髓核激光气化术

  通过特殊器械在X线监视下进入椎间隙,将部分髓核绞碎吸出或激光气化,从而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达到缓解症状目的,适合于膨出或轻度突出的病人,不适合于合并侧隐窝狭窄或者已有明显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脱入椎管内者。

  (1)手术适应证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狭窄者。

  (2)手术方法经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

  近年来,显微椎间盘摘除、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等微创外科技术使手术损伤减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导致瘫痪吗

  1.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此类型如治疗不当,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导致瘫痪,造成截瘫的原因是突出的髓核压迫脊髓。因为腰2以下的椎管内走行的不是脊髓,而是马尾神经,一般腰椎间盘突出(中央型)压迫马尾神经才会引起下肢截瘫。马尾神经是腰2~腰5及骶神经、尾神经的终丝,这些神经负责传导下肢肌肉的运动,所以当这些神经受压时可引起截瘫。

  2.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这种类型的病人虽然只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数的10%,但发生截瘫的比例较高,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导致瘫痪,应引起注意。所以这种类型的病人最好及时手术,到发生截瘫再手术往往因神经受急性挤压损伤而致恢复困难。为避免截瘫的发生,患病后应及早到医院诊断治疗,现在多采用非手术疗法,如按摩、理疗等效果很好,多数患者可获满意疗效。若患病后胡乱投医,采用一些不正规的、粗暴的按摩手法,常常诱发截瘫,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另外,一经确诊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卧床休息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以上内容就是专家为大家所介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导致瘫痪,大家要注意一下,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导致瘫痪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在线专家,专家将为您作出详细解答。

三、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检查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

  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看了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方法有了更加明确的了解。腰椎X线平片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等都可以很好的帮助大家确诊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旦确诊患有此病,大家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并加强日常生活的护理,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急性发作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中患者最痛苦的阶段,由于椎间组织,神经根的水肿与无菌性炎症反应,剧烈的疼痛可使病人夜不能眠,病症的压力以此产生定的心理负担,会表现出烦躁,忧郁的情绪。家属要体贴病人,进行耐心护理,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严格卧床是急性发作期的重要内容,长时期的卧床会给病人带来不适,患者不可避免地要坐起及下地行走,这样对急性期的缓解极为不利,以此会拖延急性期的缓解病程,家属要严格管理好病人,以达到真正卧床的效果。

  长期卧床会给人体的生理代谢带来一定问题,使机体免疫功能与体质下降。居室要经常开窗换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青菜,水果,保证体内维生素摄入充足,多饮用开水,保持二使通畅,在身体能及的情况下,可在仰卧位进行展臂扩胸等活动,以增强血液循环勺心肌功能,保持正常的身体素质,并时常注意体温、血压及身体各方面情况的变化,避免由于卧床引发的其他疾病。

  急性炎症得到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将会明显减轻,此时腰部活动功能相应得到改善,为推拿减压治疗的最佳时期。经医生推拿治疗后最好配戴腰围进行保护,防止由于腰部的自然活动对治疗后椎间盘的影响,以确保椎拿后获得的效果。为稳定病情。在推拿治疗期间不要进行腰部的活动锻炼,与有意识的活动腰部视其疼痛情况,以免手法调整后的椎间盘再度发生变化而影响治疗效果。

  恢复期是解除突出织织对神经根的压迫后,椎间盘、关节、神经、肌肉、韧带组织的整体生理恢复过程。这段过渡时期的调养关系到愈后的恢复程度。科学合理地做好运动康复锻炼,与安排好日常生活工作,为恢复期调养的主要内容。

  一般进入恢复期后,肌肉、韧带的张力与弹性不足,椎间关节的稳定欠佳,受压后的神经组织受到一定损伤待以恢复,仍不能满足于日常工作与生活。停止治疗后应继续休息12个月。初进入恢复期,应避免腰腿过度及剧烈运动与搬拾重物。由于肌力不足不能适应较强的肌肉牵拉锻炼。可进行适应性腰腿自然活动锻炼。随着组织的恢复,肌力的加强,关节的稳定,可逐渐进行较强的腰腿运动功能与肌力训练。

  其实,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的很多患者,都存在外伤史,所以,在骨骼出现外伤时,一定要注意及时进行治疗,另外长期腰椎劳动的人群,要注意舒缓,避免长期的压力大而最终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发病。

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完全依赖治疗

治疗属于外来刺激,改善生活习惯才是真正治本之道

如果你见到一位老中医拿着ct、核磁看骨科片子,不要觉得稀奇;如果一位西医骨科大夫,会做小针刀,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在一个中西医“混合双打”的阶段,各种层出不穷的方法和理念,让突友们难以选择。

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依然是“老大难”问题,很多正值中年的朋友,甚至因为腰突久治不愈而出现了心理问题,这不在少数。我们在尝试很多方法依然无效之后,不要放弃信心,请听小芳一句话:你的自律所引发的自愈力,才是根治腰突的灵丹妙药!

中医上,一直认为大病重病的调养,重在改变生活习惯,其实西医也有很多类似的观点但是,很多人会说:根本坚持不下去!说的对,所以很多人治不好腰突。

激发人体自愈力要远胜于吃药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朋友而言,毫不夸张的说,你的自律程度,决定你康复的程度!有了自律,就提升认知能力,而腰椎间盘突出,恰恰就是一个需要自我不断认识的疾病。

因为,你的病因、病根,只有自己清楚;你的腰疼、腿疼、腿麻,什么时间,什么情况容易出现,只有自己清楚;你平时的用腰习惯、坐姿、久坐久站,都有没有改善,只有自己清楚;这些基本因素,自己能改善多少,只有自己清楚。

当一个人做好了自律,它就会逐步演化为自愈力,让我们的腰椎重新拥有好环境。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上称为“痹症。中医有言“三分治,七分养”,指的是: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只占百分之三十,身体的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就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

按照常理,最了解自己身体的,应该是自己。可是现在我们习惯了吃药、打针,慢慢忽视了激发自愈力,忽视了人体自身的调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发自愈力,从这4个动作开始

腰背肌锻炼,是治疗、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拥有一付好的腰背肌,可以大大降低腰突发生的概率。有腰突的朋友,现在可以摸一摸自己的背部,是肌肉多,还是“肥肉”多?

这也是为什么就算做完腰椎手术,也要继续保持腰背肌锻炼的原因。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4个腰椎康复锻炼动作,大家一起来练习把!

我们来举个例子,以前的船,需要配备牢固的桅杆,桅杆本身不仅要结实,固定桅杆的缆绳也必须坚固。其实,人体的腰椎就相当于桅杆,腰背肌就是缆绳,缆绳不结实,桅杆就不牢固。

这也是为什么就算做完腰椎手术,也要继续保持腰背肌锻炼的原因。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4个腰椎康复锻炼动作,大家一起来练习把!

动作分解:采取俯卧姿势,将有症状一侧的腿部,逐步抬高,同时对侧手臂也一起抬高。

作用:这个动作在做的过程中,会感觉到腰背部产生一股压力,这股压力可以帮助我们活动腰部,稳固腰椎序列,同时短暂促使髓核“回纳”;在腿部抬起的过程中,臀部肌肉也得到放松,坐骨神经也舒缓了;30次为一组。

动作分解:采取仰卧姿势,将患侧腿部弯曲,用另一侧手臂将其摆动、下压;在这个过程中,腿部有症状的朋友可能会出现疼痛,以自己能承受最大限度为宜。

作用:这个动作既可以转动我们的腰部,又可以针对大腿部位进行锻炼,很多朋腿部症状就是从臀部、大腿开始的,通过锻炼摆胯,可以减轻大腿周围的疼痛、麻木症状,也可以促进大腿血液循环。

动作分解:采取侧躺姿势,患侧腿部朝上;慢慢抬起患侧腿部,尽量抬高到自己最大限度,然后坚持2秒。

作用:这个动作可以有效促进腿部血液循环,也可以舒缓坐骨神经,它的原理就像腰突睡姿里的一种,在双腿之间,放置枕头一样;30次为一组。

动作分解:采取俯卧姿势,双手背后,尽量挺起上半身。

作用:腰突的康复锻炼里,有很多后仰的的动作,这些后仰动作基本原理就是,尽量凉腰椎恢复正常形态,保持和恢复腰椎生理曲度;与此同时,还能锻炼腰背肌;最主要的是,坚持这个动作,可以有效防止腰突的复发。

而这种后仰挺身,属于稍微有些难度的,但是效果却非常不错,建议大家多联系。

后记:人体具有不可思议的自愈能力,没有任何一个名医可以与生命体的自愈能力相媲美。自愈力,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必不可少的因素;想激发自愈力,又离不开我们的自律。

老倪祖三贴温馨提示:腰椎间盘突出并没有这么可怕,若出现腰椎疼痛等症状,千万不要疏忽大意,应当及时确诊及时治疗,平时生活时对身体的保健保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怎么看腰椎间盘突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