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所有的褪黑素都不是安眠药是吗?

问题描述:(女,33岁)老是心神不宁,夜晚睡不着觉,很晚人都是清醒的。朋友让我去医院开褪黑素。褪黑素是安眠药吗?

  • 指导意见:褪黑素不是安眠药,但有安眠的效果。褪黑素也能催眠,而且还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所以说失眠的患者也可以服用褪黑素。但安眠药主要是针对失眠症状,如果长期失眠,或者是失眠期间有多梦的现象,则考虑口服安眠药。这两种药物要区分开,不能乱吃。

  • 指导意见:褪黑素和安眠药的功效有些相似,但是这两种药物时有区别的,也不是同一种。褪黑素主要是人体脑部松果体分泌激素,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而且还可以让人尽快的进入深度睡眠。但是安眠药一般用于失眠多梦、无法安然入睡,所以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选择药物。

  • 指导意见:褪黑素不属于安眠药,更不能当做安眠药来使用。褪黑素的分泌时间白天和夜间是有规律性的,晚上,光线减弱,褪黑素的分泌水平就会增强,在凌晨时最高。进行褪黑素的补充,可以起到调节体内褪黑素水平的平衡改善身体的技能状态、延缓衰老、加深睡眠的作用。

  • 指导意见:褪黑素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但是不是安眠药。用量一定要少,一般0.1-0.3毫克。褪黑素对睡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睡眠、减少入睡时间和缩短睡前觉醒时间,可以有效的调整时差功能。褪黑素是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一,可以使皮肤变白的功效。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昨夜的你睡得还好吗?

我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受去年疫情影响,整体入睡时间又推迟了2~3小时。

数据显示,有59.5%的人在23点以后入睡,其中近17%的人熬夜到凌晨。与之对应的是,人们对睡眠相关问题的搜索量也增长了 43%。

失眠,似乎已经是当代人心照不宣的群体问题。规律的睡眠,也成了不少人想要的奢侈品。

今年睡眠日的主题是“规律睡眠,健康未来”,我们就借这个机会聊聊关于睡觉那些事。

工作日的深夜,已经成了不少年轻人最后拥有的空闲。而睡眠的时间,就在熬夜的快乐中一点点被牺牲了。不规律的睡眠,似乎成了常态。

除此以外,入睡难也成了让不少年轻人头疼的问题。

看一眼手机 2:30 不到6小时了,快睡……

看一眼手机 3:15 就剩5小时了,快睡……

看一眼手机 4:40 只有4小时了,快睡……

看一眼手机 5:50 最后2小时了,快睡……

看一眼手机 8:00 天亮了

辗转难眠的苦,你我多少都品尝过。时间一点点流逝,躺在床上想努力睡觉的你,越是焦急、越是睡不着。

如果只是某几天的失眠,可能是因为睡前的不良行为导致。比如喝了咖啡或浓茶,刺激性的电影或游戏,或者思考白日里某一件令人放不下的事,都会导致当晚睡眠出现障碍,后续重新回到正常的睡眠状况,就问题不大。

当你睡得少而睡眠质量又很差,白天的困倦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且发生比较频繁,比如每周在3次以上,那基本就可以判断为失眠了。 

如果失眠的状况持续超过3个月以上,就属于慢性失眠。

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分类,失眠症是睡眠障碍的一种,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尽快进行治疗。

知乎上,有许多关于失眠的提问:“长期失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每天失眠到凌晨四五点该怎么办?”“失眠的时候,如何才能快速入睡?”

那国人的睡眠现状究竟如何,每晚的睡眠是否足够呢?

根据《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称,2013年的人均入睡时间在10点左右,但2019年却推迟到了23:55,人均睡眠时长仅6.92小时。

对于需要长时间睡眠的人来说,只睡6个多小时,真的有点不太够。

美国睡眠方面的科学家曾做过一组对比实验,在为期14天的实验中,将受试者分成:4小时、6小时和8小时三个不同睡眠小组,并分别完成精神运动警觉任务(the 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 PVT),并得到了如下结论:

8小时睡眠的受试者几乎没有出现任何注意力分散,或认知能力下降的现象;

4小时与6小时组的受试者,实验结果逐日下降,4小时组的受试者情况最糟;

实验进行到第6天,6小时组中25%的人在电脑前进入了梦乡,在研究的尾声,他们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是第一天的5倍;

在有关记忆的测试中,6小时组成员的表现在两周中也持续下降;

实验结束后,4小时组受试者的精神受损程度与被连续剥夺24小时睡眠的受试者差不多,其认知能力的下降等同于醉酒者。

长期睡眠不足对精神和大脑的危害显而易见。每天只睡3~4小时会造成睡眠剥夺,进而引发疲倦及一堆因过度疲劳所带来的症状。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一项实验:一周的睡眠缺乏,会导致受试者体内有七百多种基因功能发生了改变,严重的还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人的正常睡眠模式遭到持续的破坏,将会对身体各项机能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当发现睡眠不足对身体伤害巨大后,吉尼斯官方也决定不再收录关于睡眠剥夺时长的世界纪录,避免类似的挑战对人体健康带来的严重危险。

但也有一小部分励志鸡汤宣扬的人物,每天只需睡3~4小时,第二天依旧精力充沛。

例如何炅曾在综艺节目上自曝称“三个小时对我来说是足够的”、“睡三个小时和睡四个小时、六个小时是一样的。”

我们将这种睡眠时间比常人少得多的人称之为“短睡者”,并将这一现象称为“短睡现象”。

“短睡者”具有某些特定基因突变的个体,其睡眠时间显著减少且不影响第二天的认知功能,真正实现了高效而有益的睡眠,属于真正的天选之子。

至于火箭少女的孟美岐“有两个月的时间每天只睡半个小时”,张柏芝“拍戏时连续3个月没有睡觉,把剧组所有人都熬倒了”、“连续睡了16天没有醒过来”,这种全凭一口仙气吊着的做法就不那么科学。

人们睡眠所需的时间是一个生物需求,而不是个人偏好。

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很多,被大众熟知的主要是安定类药物,以及患者会自行购买的褪黑素类保健品。

对于安定类药物,大部分人是抱着慎之又慎的态度去服用的,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甚至医生已经给出了“谨遵医嘱不会上瘾”的保证都不会打消其顾虑。

其实,安定类药物没有那么可怕,只要遵循医嘱,短期服用,一般可以控制成瘾性。

反而,对于褪黑素类药物,大部分人的态度则是放心宽容,认为可以随便吃,反正“它是体内的自然成分,不会有什么危害”,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褪黑素的长期或大量服用同样会造成依赖性,且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会影响我们的内分泌系统,造成内分泌的紊乱,抑制我们的生育能力,所以一定要遵医嘱。

不管是哪一类治疗失眠的药物,都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应用,切不可随意使用。

其实,治疗失眠,尤其是慢性失眠症,首选的方法并不是药物治疗,而是认知行为治疗(CBT-I)。

最新的欧洲指南、澳大利亚睡眠协会(ASA)、中国失眠症相关指南统一建议:认知行为治疗是失眠的一线治疗方案。

认知行为治疗是针对造成失眠的不良行为和信念来进行干预,比如:纠正你对睡眠和失眠的错误认知。

每个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不要纠结8小时睡眠,短期的失眠没有这么可怕,而且是可以科学的方法调适过来的,让你在睡前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排除恐惧心理。

建立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和睡眠习惯。减少或戒除咖啡、尼古丁等兴奋性物质的摄入,增加规律有氧运动、练习放松等。

利用“睡眠限制”和“刺激控制”的方法设定并优化睡眠时段、做好时间管理、控制不良情绪等。比如只在有睡意的时候才躺上床,如果15-20分钟还未入睡(期间不要反复看表),就果断离开卧室,做点其他事,等到有睡意时再回到床上等。

通过行为训练,切断「床=不睡觉」的旧反射,建立「床=睡觉」的新反射,同时消除难以入睡带来的挫折感。

利用冥想、正念、渐进式肌肉放松、呼吸技巧等有效的放松技巧来减少肌肉紧张,促进睡眠,也是认知行为治疗的一部分。

对于有慢性失眠障碍,以及有失眠相关症状,例如入睡困难和夜间多醒的人群,曼朗医疗(Mindfront)也为大家准备了团体治疗项目,该团体正是采用了上文提到的——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将在今年上线。

褪黑素在一些国家作为促进睡眠的保健品出售,但在多数国家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开具处方的情况下购买。褪黑素有促进睡眠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目前还有争议。褪黑素毕竟是一种激素,对体内有多种影响,尤其是青少年不宜服用。个人建议,偶尔在少数情况下可以服用,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没有比褪黑素更好的睡眠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