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罗尼被,活人身体虚弱能盖吗?

提到丧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有人问老人去世后办丧事流程,当然了,还有人问家中老人去世后办丧事,这到底是咋回事?实际上外地溺水死亡,丧事办理呢,下面小编就会给大家带来老人去世后办丧事流程,让大家少走弯路。

家人去世以后去找殡葬车,然后在人不行之前去买寿衣,殡葬的人来了以后会帮你的亲人穿衣服,在这之前你可以擦拭家人的遗体,穿好寿衣之后,将实体抬入纸棺中,送往殡仪馆寄存,在此说好火化日期,一般3天,按照时间来算午夜12点以前都算一天,之后算新的一天,安置好遗体以后,回家布置灵堂,一般殡葬的会告诉你准备的东西,2糕点3水果一般,长明灯,还有油灯,香,乌盆,金山银山,童男童女,男马女牛身上需要盖死者的衣服,纽扣领子算剪掉,丧乐盒,需要包灰,留着给死者当衣服兜里的,死者的被扔到雨搭上,枕头出殡那天找个老头烧掉,之后就等朋友亲属少来祭拜上香,家属需要还礼表示感谢,客人走了不能送,这是规矩都不会挑的,然后3天以后出殡尤长子或者长女在灵车前摔盆,车队有了以后,老头烧枕头用五谷给家里撒遍,火化告别以后,就是答谢亲友去吃饭,然后就是头七上旺,3七送花,5七送粮,七7送船,在之后就是百天周年了。(刘德洪周易网)

(一问):孝布的尺寸、黑纱的尺寸、孝牌的尺寸各是多少?佩戴时间多长?有何禁忌?

答:孝布的尺寸是用白布,长七尺,宽一尺二至一尺三寸五不等。孝子、孝女可将孝布直接系于腰间,孝女也可以对折后,缝成孝帽子带于头顶,女儿孝帽子右半边长,儿媳孝帽子左半边长。其中长子、长媳也可各用14尺白色孝布做成孝袍守孝均可。先人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的孝布不可带有红布条;先人的侄男外女等的孝布要带有红布条一块(有的地方也不带,如不带,孝布是长七尺,宽六寸至七寸不等);先人的孙子辈等的孝布要带有红布条一块;先人重孙子辈等的孝布要在红布条之上再加盖一块黄布条。黑纱的尺寸是长七寸,宽三寸五,男子系于左手臂,女子系于右手臂,同样孙子辈和重孙子辈要在黑纱上带有红布条和黄布条。孝牌是近年新型殡葬用品,孙子辈和重孙子辈分别是红色、黄色镶边,也都是男于左手臂、女于右手臂佩戴。孝布的佩戴时间是出殡后,即可摘下,烧七日、烧百日时仍需佩戴上,过百日后不用佩戴。黑纱和孝牌的佩戴时间是连续一百天,到先人烧百日时,摘下即可。禁忌的事项时,带孝人百日内不可去洞房、月房和洞房,如必须参加,需“除服”方可。更不能戴孝去别人家,如必须到别人家,也需“除服”方可。(刘德洪周易网)

(二问):“装老衣服”即寿衣、寿鞋、绊手丝、绊脚丝等何时给先人穿着?

答:最佳的穿戴时间,是在先人咽气之前,穿戴完毕为佳,这样才能确保先人衣物完整的西去。穿戴的顺序是先里后外,先下后上。绊手丝、绊脚丝是在给先人指路后,入殓前,缠在双手和双脚上即可。

(三问):“善单”即蒙尸布选用什么颜色?

答:“善单”分红黄两种颜色,长七尺,宽二尺四至二尺七不等。世寿60虚岁之前的先人用红布,世寿60虚岁之后,含世寿60虚岁的先人黄布。

(四问):“经被”即陀罗尼被和子孙被如何使用?

答:在先人遗体尸身上盖好“善单”之后,可加盖经被和子孙被,如果有特殊宗教信仰的,可不加盖经被。子孙被在土葬或火葬之前,要在四角各撕下一块留给子嗣后人。经被在土葬时不用取下,在火葬时要取下,不可焚化,然后直接包裹骨灰袋下葬即可。

(五问):给先人陪葬衣物及焚化衣物有何禁忌?

答:给先人陪葬的所有衣物,包括装老衣服等,均不能有兜,如果有兜,必须剪开兜底。所有的衣物不可带有任何动物皮毛,尤其是先人不能穿皮鞋,不能穿带皮毛的寿衣下葬。给先人焚化衣物的时候,要叠好后配以纸钱焚化,不可胡乱挑拨,焚化不尽。

六问):先人灵前贡菜有哪些?

答:主贡:上插三根缠有棉花绒筷子的半熟倒头饭一碗,馒头左右各五个,金丝供一个,背鸡血块的倒头生公鸡一只,荤菜二碗,素菜二碗,贡酒三杯,供茶三杯,筷子五双,干鲜果品单样单数,其中要注意的是,所有贡菜不可用牛肉和马肉。摆祭用的祭菜需格外另备,不在此中。

(七问):先人在咽气前后大小便失禁该如何办理?有何禁忌?

答:先人在咽气前后大小便失禁,务必要清理干净,因为这是导致犯呼的最常见表现。在仙门里,出现这种情况,是说明先人的灵魂已经被呼气煞神带入到畜生道、魔道的表现。在清理干净之后,要在先人的寿枕上,缠上九色丝线,方可有望化解。然后,马上去找信得过的师傅详细查看后具体化解为佳。

(八问):先人尸身遗体不全该如何办理?有何禁忌?

答:先人生前缺胳膊少腿或手指、脚趾、脏器不全,在下葬时尽量将这些缺失的身体器官,或身体器官的骨灰一同下葬为佳,如果找不到缺失的身体器官,那么要找信得过的仙门师傅,通过先人的生辰和死祭,计算好所缺失的身体器官的骨重,然后用相应数量的莲藕包裹上红布,一同下葬方可。

(九问):先人尸身遗体有血迹该如何办理?有何禁忌?

答:先人尸身遗体上有血迹,必须要用白酒或医用酒精方可擦拭干净,用水是很难清洗掉的。先人的尸身遗体万不能带有血迹,不然其直系血亲、配偶家人等定出血光之灾。

(十问):先人尸身遗体出现“面目狰狞”、“死不瞑目”、“双手攥拳”、“双脚歪曲”该如何办理?有何禁忌?

答:出现这种情况时,多数都是先人有未了心愿,不肯离去之兆。更是犯呼的另一种常见表现。在这个时候,务必要找信得过的师傅,查清原因后,妥善处理,确保先人遗体尸身平静、无恙。如若处理的不好,仓促下葬,活人定出横灾。

(十一问):葬礼纸活、花圈等如何摆放?

答:各类纸活直接摆放在灵前两侧即可。花圈的摆放是由内向外,由亲至疏,距离灵前最近的是死者最亲的亲人献的花圈,其余按照亲疏远近顺序,依次摆放即可。花圈之间的摆放不可留有空隙,紧凑不限。

(十二问):在家操办葬礼时,停尸板、垫棺木、灵棚的高度各是多少,有何禁忌?

答:在家操办葬礼时,停尸板和垫棺木的高度均不可以超过活人床铺和炕铺的高度,灵棚的高度不可以超过房门的高度。棺材的大头要正冲门外摆放,不可大头朝里。

(十三问):在家操办葬礼时,出殡时有何禁忌?

答:在出殡之前,就要开始拆灵棚,灵棚一拆完,马上起灵,不可停留。抬棺材的必须是已婚有子嗣男性,且属相不与死者犯冲。棺材抬上灵车后,不能停留等待,马上出发。待灵车从家中走干净之后,马上将停尸板和垫棺木拉去十字路口处或报庙处焚化即可。

(十四问):在家操办葬礼时,“报庙”、“摆祭”、“送盘缠”有何禁忌?

答:“报庙”和“送盘缠”时是要慢去快回,即去的时候要走的慢一些,尤其是“送盘缠”的时候要缓缓前行,“报庙”和“送盘缠”返回的时候,所有人不能回头,要加快步伐才可。“摆祭”要分清“家祭”和“外祭”,不可混淆。

(十五问):白发送黑发的葬礼、遗孀怀孕的葬礼、先人孕期去世的葬礼有何禁忌?

答:白发送黑发的葬礼,白发人要用棍棒敲打黑发人的棺木三下,寓意已经原谅其没有赡养的不孝之罪,这样黑发人方可安心西去;遗孀怀孕的葬礼,在出殡时,遗孀是不可以送殡的,要用9尺红布,系在遗孀腰间,绑在房门上方可,不然胎星冲撞孝星,必出灾星;先人孕期去世的葬礼,多数母体若怀男胎会自然分娩或流产,有的足月份的男胎还有可能会生还,这就是常说的棺材子,多数母体若怀孕女胎会胎死腹中,如若母体死后流产下来的胎儿也已死亡,必须用九尺红布包裹好,用麻绳系于胎儿腰间,陪同母体一同火化或下葬,不可分离。

(十六问):新人结婚未出100天,家中有先人去世,参加葬礼时有何禁忌?

答:新人结婚未出100天,若逢家中先人去世,所带孝布,要用白布和红布双层等量缝制,白布向外,红布向内,佩戴即可。

(十七问):先人去世未出三年,后嗣子女可以操办婚礼吗?

答:女儿的婚期不受先人三年孝期影响。儿子的婚期可于先人百日内操办,不犯禁忌,如若百天以内操办不了,那么必须要过了三年孝期之后才可操办。

答:葬礼的丧宴菜品,必须是单数,如若是超过60虚岁的葬礼丧宴,含60虚岁的葬礼丧宴,且先人的配偶也已去世满三年,那么丧宴菜品可双数,属喜丧。

(十九问):先人客死家外他乡,操办葬礼时有何禁忌?

答:如若先人客死家外他乡,在操办葬礼时,必须要请师傅进行专门的喊魂仪式,要让先人的魂魄回归家乡故土后,先人才能顺利的去阴司报道。客死家外他乡的先人尸身遗体是不可以停灵在家中屋内的,只能停灵在房门外。不然骨血倒流,霉运压顶。

(二十问):先人下葬日、七日、百日、周年日有何禁忌?

答:先人下葬日、七日、百日、周年日若逢农历占七日和八绝日(八绝日即农历立春、夏、秋、冬节气的前一天和后一天)必须错开祭拜,且祭拜日只可提前,不可延后。(刘德洪周易网)

因每个地方风俗不同,具体的做法也不一样。但是流程大同小异,你可以结合当地的风俗进行增减。

流程:一是去找殡葬车;二是给亡者擦拭遗体并穿寿衣寿衣;三是小殓。咽气后,如果死者上边没有长辈就将尸体停放在堂屋正中,否则只能停放在偏房,叫“小殓”。;四是报丧,丧家给至亲好友送信,请来“探丧”,瞻谒遗容。 五是请"阴阳先生"来验视死者,看看丧葬忌讳。

停灵天数均为单数,停灵天数根据主家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三天、五天、七天。

详细过程:1,家属来人或打电话请与殡仪服务中心联系,确定丧事的时间,选定殡仪馆,预定殡仪车、告别室等事宜。

2, 给亡者最佳的穿戴时间,是在先人咽气之前,穿戴完毕为佳,这样才能确保先人衣物完整的西去。穿戴的顺序是先里后外,先下后上。绊手丝、绊脚丝是在给先人指路后,入殓前,缠在双手和双脚上即可。

给装老衣服,不能有兜,如果有兜,必须剪开兜底。所有的衣物不可带有任何动物皮毛,尤其是先人不能穿皮鞋,不能穿带皮毛的寿衣下葬。给先人焚化衣物的时候,要叠好后配以纸钱焚化,不可胡乱挑拨,焚化不尽。

3,搭丧棚、设灵堂,上贡品:上插三根缠有棉花绒筷子的半熟倒头饭一碗,馒头左右各五个,金丝供一个,背鸡血块的倒头生公鸡一只,荤菜二碗,素菜二碗,贡酒三杯,供茶三杯,筷子五双,干鲜果品单样单数,其中要注意的是,所有贡菜不可用牛肉和马肉。摆祭用的祭菜需格外另备,不在此中。

4,朋友亲属来祭拜上香,家属需要还礼表示感谢,客人走了不能送,这是规矩都不会挑的。

5,出殡时有长子或者长女在灵车前摔盆,车队有了以后,老头烧枕头用五谷给家里撒遍,火化告别以后,就是答谢亲友去吃饭。

备注:在出殡之前,就要开始拆灵棚,灵棚一拆完,马上起灵,不可停留。抬棺材的必须是已婚有子嗣男性,且属相不与死者犯冲。棺材抬上灵车后,不能停留等待,马上出发。待灵车从家中走干净之后,马上将停尸板和垫棺木拉去十字路口处或报庙处焚化即可。

先人下葬日、七日、百日、周年日若逢农历占七日和八绝日(八绝日即农历立春、夏、秋、冬节气的前一天和后一天)必须错开祭拜,且祭拜日只可提前,不可延后。

每年清明前后是传统的祭奠时节。其他时间如春节、鬼节以及死者生日、逝世周年等等都可以祭奠。现在殡葬部门开始实施网上祭奠计划,更方便祭奠亲人。

在武汉老人去世了办后事过程是怎么样的,有那些费用

我外婆去年去世的情况,供你参考,有些事情不是亲自跑的,就说不了很清楚。

事情比较多,最好能在近亲中分工一下。通知亲属。买花圈(小的50,大的80,每家分别买,不在的亲属有的要先代买),可以请卖花圈的搭棚子设灵堂(450)。卖花圈那里通常会给你推荐丧葬一条龙服务,如果求方便,可以找一条龙,但是建议你自己买骨灰盒,我们当时亲戚有殡仪馆的熟人就没有找一条龙,但我奶奶办的时候就找的一条龙。买鞭到楼下放。设灵堂的人会帮忙做遗照,我们当时没有合适的登记照,他们很快从合影中ps了一张出来。去居委会办丧葬火化联系证和死亡证明。办的时候要带上去世的人的身份证和经办人的身份证。买好寿衣给老人穿上。第二天,所有的直系亲属去烧香。买骨灰盒和丧葬用品(汉口有一条路专门买丧葬用品的),去一趟殡仪馆。丧葬用品中包括给前来吊唁的亲戚发的小回礼,通常是毛巾什么的。可以买几样,然后由女眷装一装,或者就买装好的成包的。死亡证通常是要注销身份证以后才能办,但是要注意,老人的银行卡如要取钱就先不能注销。第三天早晨,请车子来抬灵,运花圈去殡仪馆。依每家的需要,可以举办一个小小的告别式或从简。因为我外公已经有一个墓,所以火化之后就直接送骨灰盒去墓地合墓,请墓地的人在墓碑上加字,三天后换新碑。如果加照片就要等三个月(最小的600多)。这三天,通常办丧事的家人在外面吃饭。

隔三天以后是复三,要去墓园烧纸钱。

如果老人是武汉市的职工,一般单位的抚恤金(好像有两三万块钱吧,可能各个单位有些不同)就足够办后事了。

  中国人向来重视生命,所以一般人都把死和生看得同样重要。

  旧时,有钱的丧家办丧事,为竭力表现“哀荣”,是十分讲究排场的。在一般人眼里,某家的丧事办得热闹不热闹,就是够不够哀荣的标准;出殡的行列越长,乐队越多,就越显得哀荣。于是,有些丧家雇了乐队、铜锣铙钹队,甚至雇人做“代孝子”,跟在花车或灵车后面..。其实,哀荣这句话是不通的,倒是“生荣死哀”的说法较切近人情。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旧俗已几乎绝迹。遗体的火化和捐赠给医院,已渐成风气,事实上,不论对生者或死者来说,火葬是最清洁、神圣、省事而又省钱的方式。

  将遗体捐赠给医学机构作解剖研究之用,是近几年观念上可喜的进步。有的死者甚至预留遗嘱或遗言,将眼角膜或肾脏捐给需要移植的病人。无论如何,生命是庄严神圣的,它的价值是无可代替的,临到最后一刻还能发挥它的效用,这才是真正的光荣!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如果你的家人或亲友有不幸的消息传来时,最主要的是应力持镇静,因为人死不能复生,固然悲伤是情理中的事,但在悲伤之中,如能保持一分冷静,必定有助于即将进行的丧礼。

  试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就通常可能发生的事例而言,不外下列三种:

  一、意外事件突然发生:如心脏病突发,脑血管栓塞急救无效,遭遇车祸,飞机失事或自杀等。

  二、久病难治,医师束手无策,已嘱办理后事。

  三、原非重病,在医治过程中,由于疏忽或其他原因,导致严重并发症,急救无效。

  上述情况的第二种,因为大家心理上甚至于实质上已有准备,一旦不幸到来,就可按步就班办事,至于第一、三两种,因系突然发生,可能令人有措手不及之感,当时直系亲属固然是悲痛莫名,即一般亲友也众说纷纭,乱成一团,如果此时没有一个人冷静地出面来拿定主张,则日后的丧事可能办得毫无秩序,杂乱无章,贻人话柄。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一向认为办丧事是极严肃而重要的一件人生大事,办得妥妥贴贴将使死者“含笑于九泉之下”,办得不好则可能被人讥为“死不瞑目”,而“遗恨终身”。

  不幸既已发生,急也无用,倒是推出可靠、能干的人料理后事要紧,应邀主办丧事的人,非亲即友,首先得了解丧家的经济情况以及他们对丧事的意见。办丧事要记住一个重要原则:贵在严肃有序。

  一般来说,丧事可依以下顺序逐步进行:

  一、先将死者送往殡仪馆——一经医生鉴定并宣告死亡,无论在医院、家中或其他场所,应即以电话通知殡仪馆派专车将遗体运往冰库。遗体启程时,宜由亲友陪伴死者妻(夫)儿(女)一同前往,注意其家属中如有年迈或多病的,最好劝阻不必前往,以免悲恸过度,发生意外,到达殡仪馆后,照例登记,并即移入冰库。

  二、即时约人同办丧事——最好约几位稍有经验的亲友帮忙,分管总务、财务(收支款项)、布置、招待及其他杂务。

  三、与殡仪馆洽谈有关治丧事宜——通常殡仪馆的人员会问下列诸事:开吊时间、丧礼采取何种仪式(是否是宗教仪式)、家祭还是公祭等。

  四、灵堂的布置:灵堂布置以庄严肃穆为原则,正后方墙壁上扎“花牌”,有全花、半花两种,大致以深绿色为底,扎上黄色花朵图案。花牌的正前方置灵桌,灵桌后方正中央置四周扎有黄色鲜花的24 时遗像(用黑边镜框)一座,灵桌上通常置备鲜花(黄白菊花为主)、供果、供菜,中间放灵位,两

旁置大香烛一对,另有香炉等,如有致送素花篮的可置放灵桌两旁,以八字形排开较宜。孝家挽联(死者之夫或妻及子女等挽联)挂在遗像两旁正后方的花牌上,其他各界人士致送的挽联挽幛则可分别挂在灵堂两旁墙壁上。花圈、花篮安放于入门两侧。灵堂内左右置长桌,放香烟茶水,并置座椅若干,均备吊唁者休息之用。灵堂门外小间左右或灵堂外两侧空地上置长桌,一边为收礼处,一边为签名处。关于灵桌上大蜡烛的颜色问题,一般均用纯白色,若丧家因死者高寿已逾七十或八十,而且子孙满堂,认为是福寿全归,希望点大红蜡烛的,当然,这种做法并无限制,不过灵堂内空气悲伤严肃,死者家属尚在痛哭流涕以表哀思,而点红烛,气氛上极不调和,丧事究非喜事,似以避免为宜。

  五、讣闻的刊发:为向亲友们报告死者逝世及吊丧时间地点,可口头通知,也可发小闻或登报纸讣闻。

  六、收礼处、签名处应注意事项:普通丧事各方送礼大致不外花圈、花篮、挽联、挽幛、奠仪(礼金)等五种,应置备礼簿及谢帖,一方面登记收礼项目及数量,一方面写谢帖交送礼者作为证明之用。礼簿记载得清楚,可作为将来回报的参考。在签名处这一边,通常是招呼来吊唁者签名,并随手送上一朵纸花供佩戴用。

  七、放骨灰用的盒子:骨灰盒有多种式样,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购。

  八、死者的化妆及穿衣等项:这些问题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会替你安排,倒不用费太大的心思,通常理发、修容、化妆都做得令人满意,至于穿衣,可根据丧家的要求办理。旧时,寿衣流行所谓“五领七腰”,五领是指穿五件衣服有五件领子,七腰是指穿各种裤子。这种习俗,现在城市是很少了。

  九、出殡的注意事项:参加“送殡”的人数要有约略的估计,不论亲友多少,要准备必要的车辆,以供送殡者乘坐。如果是中午时刻出殡,还需准备点心和饮料。

  报丧条,是人死的当天,通报死讯的纸条,也称报条,报丧条通常只通报家族、至亲及死者生前极为熟悉的好友,多用分送方式,但也有登报启事的。如今利用电话通知,非常方便。

  说明:长辈的丧事,用白色纸,幼辈的丧事,用古铜色纸,上角贴红签,书写亲友的姓名地址。

家中老人去世后办丧事有哪些程序

2、找好场地、神父,选择丧葬方式

6、送至坟地或者海边下葬

殡仪流程:设灵、入殓、大殓、出殡、下葬。根据地区不同,有的地区两天,有的地区七天。部分地区没有头七的习俗,一般在入殓后两天可以去别人家。

1、香港人一般选择于殡仪馆举行丧礼,但亦有部份人士选择从殓房直接出殡。由于香港人日常生活繁忙,故香港的殡仪程序一般较其他地区为简,通常亦会把殡仪筹备工作交由殡仪业人士处理。殡仪顺序为:

(1)设灵:又称守夜,于先人出殡前一晚进行,同时进行宗教仪

(2)入殓:把先人遗体安放入棺木

(3)大殓:包括瞻仰遗容、封棺、辞灵等,同时进行宗教仪式

(4)出殡:灵柩前往下葬

(5)下葬:通常为土葬或火葬,同时进行宗教仪式

不穿颜色鲜艳衣服,不戴显眼金饰手饰。不要说多谢,只要有心人,很多人对丧礼都有所顾忌,如亡者并非亲属或深交,非必要也不会出席。对亡者家属来说,会很感激专诚来吊唁的有心人。

怎么给老人办理丧事?请高手说明一下程序!

中国地大物博,在丧葬风俗方面,有较强的地域差异,你最好能说明一下你所在的地区我们能依据你当地的风俗给你最好的建议;

不过总体说来,不管哪个地区,大致程序都差不多,只是在一些细节方面略有差异,希望我说的能给你一些帮助:

首先:要准备好寿衣,避免亲人去世之后再去慌张购买,至于款式或面料,依据当地的风俗办理(当地丧葬用品店所销售的款式肯定为当地大体款式);

其次:准备好原始相片准备制作遗像,避免届时制作遗像的困难;

第三:将亲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等准备好,去世之后需要办理死亡证明、销户证明需要这些手续;

第四:提前将一些以亲人名义办理的如水电、宽带等户头过户,避免去世后办理比较麻烦;

第五:召开家庭会议,提前准备办理丧葬所需要的费用,商量出大致准备办一场什么规模的丧事,花多少钱等等,最好提前有个预算,避免事发后费用超支等情况;

第六:联系正规的殡葬公司或者联系殡仪馆,如果有时间,最好进行比较,包括价格、服务方面的比较,进行预约服务,确保丧葬有条不紊的进行;

第七;事先商量好骨灰的安置情况,是购买墓地还是暂时寄存

大致就是这几类,最关键的是让所有家属都有一个心理准备,避免失亲之后的那种混乱。在联系殡葬公司的时候,最好联系正规的公司,现在的非法殡葬公司太多了,收费项目众多,唯利是图,让人看不明白,欺骗家属。

回答者:中国殡葬权威,转载请说明!

人在外地死亡丧事如何办理

【在异地去世人员的丧葬办理】:

根据有关规定,在异地去世人员,原则上遗体应当在当地殡仪馆火化,禁止运往外地。因特殊原因确需运回原籍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经当地民政部门批准;

(2)必须在当地殡仪馆进行防腐、消毒等处理;

(3)必须由当地卫检部门出据的《移运证》;

(4)必须由当地殡仪馆承办遗体运送业务。运送到安葬地殡仪馆。

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

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

死者家属持死亡证明书到驻地派出所注销户口。(外地人可以先火化)

(1)打电话或派人前往殡仪馆或殡葬服务站联系火化,登记死者姓名、住址、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遗体所在地、死者户口所在地;

(2)登记家属姓名、住址、电话、与死者关系等;

(3)预定服务项目,服务时间。

按预定时间,家属持死亡证明在指定地点等候灵车接运遗体。

(1)遗体运送到殡仪馆;(2)遗体整容;(3)遗体告别;

(4)遗体火化,选购骨灰盒、领取火化证明;(5)领取骨灰。

按选定方式安放骨灰,并领取骨灰存放证。此后,家属持此证明来公墓祭扫。

丧葬,指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它是举行丧事,让死者有归宿,生者有悼念等相关事宜的仪式。是人类特有的感情。丧葬以祭祀、缅怀等感情为基础,民间丧葬形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形式(土葬、火葬、水葬等)。

各地兴起、承续、发展、积累而成的丧葬文化和习俗。丧葬既成文化,与传统的孝道祭祖、死者为大、思想感情有关,目的是前传后教而约定俗成。

也就是说,对死者毫无感情,就不可能产生丧葬。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不断进步,殡葬制度的改革,长期形成的丧葬形式也在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答案:老人过世怎么办丧事

这位知友,请阅读以下内容!

相关解答一:在农村,老人去世该如何办丧事?

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百度没用。找家里的长辈问问。

相关解答二:市里老人去世丧事怎么办?

各地均有丧葬一条龙服务的。找他们即可提供全程服务。

相关解答三:老人过世后如果在我家办理丧事好还是不好?

你好亲,要是自己家的老人去世了

那也是预示着你们将有新生命降临

相关解答四:家中老人去世后办丧事有哪些程序

2、找好场地、神父,选择丧葬方式

6、送至坟地或者海边下葬

相关解答五:老人去世后如何办丧事,五期都干什么?

一、先将死亡证明开好,将死者安置在殡仪馆。二、和亲戚,特别是老一辈主事的商量死者需要放几天,这要视远方又没有亲戚,回不回来奔丧而定,找专业人士主持日常事务,三、家中供上灵牌,遗像,黑纱,(火葬那天要用)四、购置墓地,每天早晚到殡仪馆上供。家中门口点上长明灯,不要锁门。在门口合适的地方准备放花圈的位置。五、联系好饭馆,事后谢席用。六、确定好四位抬尸朋友。买好火化当禒的纸钱和供品,三份,(殡仪馆一份,火葬场一份,墓地一份)7、联系交通工具,准备柴油一小桶,(便于烧衣物)

相关解答六:家里老人去世办理丧事一般几天

我提倡 “厚养薄葬” 的新风尚。

老人在世的时候,尽可能孝顺,能够快乐的度过舒适的晚年,比什么都好。

坚决反对、鄙视那些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的卑劣行径!

老人的丧事,尽可能从简,不铺张浪费,不讲究排场,破除陈规陋习。

丧事过后,应该迅速从哀痛中解脱出来,尽快恢复正常学习、正常工作、正常生活。

相关解答七:长熟是怎么办丧事?老人去世后还需要火化

常熟历来“好冶游,崇鬼神”,旧时宫观坛庙遍及城乡,如今一株株古老的银杏仍见证着屡兴屡废的沧桑。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仪式威仪都深深烙上了民族个性。道士,是中国土地上最普遍的神职人员,哪怕他们深处宫观或杂处民间。常熟也是如此,千百年来,道教根植于此,与人们生活密切相系,哪怕在最仇视宗教的“文革年代”,全县仍有道士一千两百多名。

【民俗】记一次常熟民间丧事道场

去年11月,我随朋友在海虞镇经历了一场“五七道场”,斋主家延请了23位道士,法事从早上8点开始,到深夜0点结束,这样的规模在常熟已经算是“大道场”。道场需要有严密的组织,主要有三条线。一条线是例行科仪,分上下场,上场行科,下场司乐。上场道士有:高功法师、都讲法师、监斋法师、侍经法师、侍香法师、侍灯法师、词忏法师和知罄、表白等。下场道士有:司笛、司鼓、司锣、司钹和长尖手、喇叭手、琴弦手等。道士职务安排的名单均由班首一一开列法事单示于坛场,按职各就各位、职责分明,需步调一致,行动统一。另一条线是诵经,大坛奉行法事,诵经则在天师堂中进行,从早到晚,经声不绝。另一条线是有关法事的文书写作,大字门对、疏头、榜文、赦文、牒文、檄文、简戒、符命以及一切大小文书都必须工工整整的书写好,以备法事之用。

7点多法师、道士进门,布置坛场。中厅布置有神坛、坛架、外坛,神坛安奉诸神纸马,陈列香烛果品,坛架为纸扎而成,上有“三清宫”三字,安置“当今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龙牌,外坛置灵官纸马,以为召将监坛之所。厢房布置天师堂,悬挂张天师神像,为启师、诵经之所。另有一房曰“会堂”,安奉逝者先容,陈列酒菜一席。墙门、大门贴上大字门对,墙外张大榜。布置完备,众道士喝粥吃早饭。

8点多鸣放鞭炮,焚香点烛,锣鼓齐鸣,道场开始。众道士身穿道衣,朗诵《课诵》,讽诵《灵官诰》,谈唱《十七光》,拜宣《玉皇忏》。

10点左右,法师头戴方巾,簪五鹤冠,奉行“扫荡”科仪,扫荡者,是谓清净坛场,以迎真格圣。

11点半左右,众道士吃午饭。

13点左右奉行“发缄”科仪,发缄,又叫发符、发文书。符者,契也,是法师召诸将帅齐集法坛,请三界符官遣送公文至有关府司。

14点半左右“放赦”,众道士与斋主等,肃整衣冠,一路丝竹悠悠,前往本社大王庙,需经过三座桥。

15点半左右“沐浴”,给亡灵准备好换洗衣物、澡盆、毛巾、苇席等物,灌炼身形。

16点左右“度桥”,以三张八仙桌叠成“品”字形,用土布拉成“桥面”,上置纸扎“桥亭”一座,西端放纸扎“逍遥亭”一座,孝孙执灯,孝子捧亡人灵位缓缓过桥。

16点半左右“寄库”,寄库就是烧纸房子,一切纸扎用品,都是纸扎艺人提前一天来到斋主家中开始扎制。纸房子高约五米,占地约五十平方,人可钻入,各种家具一应俱全,让人叹为观止。搭纸房子时,先搭二楼,用铅丝将一堵堵纸墙勾连起来,里面放好各种家具,再以同样方法搭一楼,再将二楼平移到一楼之上,房子搭好后,道士领斋主绕纸房子三圈,然后进纸房子里嚎啕大哭,再脱掉身上孝服扔到纸房子外,然后出来,将纸房子烧掉。

17点行“五方茭廓科”、“斋王”等科仪,开通五方,......余下全文>>

相关解答八:老人去世办丧事送人情怎么写

人是那么的明白生活的真谛,但为何却又那么碌碌无为的过着糟糕的日子呢?也许人类只是时间的歌颂者,不是时间的扞卫者。若要成为时间的扞卫者,就请人类脚踏实地的去耕耘今天

相关解答九:贵州老人去世办丧事媳妇该怎么做

听从长辈和管事的安排,按照当地民风民俗尽一个媳妇的义务

相关解答十:老人去世办丧事唱戏的戏词有哪些。就唱戏的词语哪个人唱的

给钱多就唱《一路平安》,给钱少就唱《常回家看看》~~

回族人去世后办的丧事与经过

回民实行土葬,丧事不拖延,不铺张,故有速葬、薄葬的特点。把死亡叫“无常”,称死人为亡人。不看风水,不论男女,不论贫富尊卑,以入土为安,三日内埋人。讲清静肃穆,不动用乐器,不放鞭炮,不放火纸,不唱孝歌,不用烟酒回族人在临终前,一般都注意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请阿訇给病人念“讨白”,祈祷真主饶恕病人的罪过,要求病人忏悔和反省自己。二是要“口话”,即平时接触的邻里乡亲、朋友与病人如果发生过口角、矛盾,甚至结下仇恨的,这时要主动向病人说“色俩目”要“口话”,讲明原情,消除误会与隔阂,互相原谅,愉快地了结往事。三是病危时,要求周围肃静,不乱哭乱喊,嬉笑吵闹,要屏除各种噪音,甚至停止行走。除了病人的亲骨肉和守候在病人身旁的阿訇或在群众中德高望重并懂得伊斯兰教教规的人以外,其他人均不能人室,直到病人逝世。回族在人逝世后,一般都称“无常”,有些地方称“归真”或“毛提”了。“无常”是回族穆斯林的汉语专用语,即逝世的意思。“毛提”是阿拉伯语,也即逝世之意。“归真”是回族群众对笃信宗教和宗教职业人员以及宗教上层人士的称法。回族无论怎么称呼逝世,但都忌说“死”这个词。为什么呢?这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因为伊斯兰教把死当做一个人最后的必然归宿,并把他理解为肉体的消失和精神的升华,是人生的复命归真,而不是生命的归结。所以,久而久之,在回族人当中形成了一种习惯,忌说“死了”。回族人逝世后的葬礼,东自长江三角洲,西至帕米尔高原,南起海南岛的天涯海角,北达黑龙江畔,大同小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几项程序:(一)停尸回族人停止呼吸后,在身旁守候的阿訇或亲人,要给亡人瞑其眼,合其口,顺其手足,理其发须,还要整好尸体。人逝世后不能停在睡觉的床上,有条件的要安排在通风凉爽的客堂大厅,如住房紧张或家境贫寒,可在客房地上铺上门板或停尸床,将尸体置于上面,但不能停在伙房。停尸必须使亡人头北脚南仰卧,面稍向于西。在尸体上要覆盖一洁净的白布单。与此同时,要派人分头通知本坊教长及亲戚朋友、邻里乡亲(这一过程叫“报丧”)。并在直系亲属中,推选出几位有组织能力和处理丧事经验的人,管好迎来送往、丧事费用等事。(二)奔丧回族也叫探埋体(尸体)。这一程序相当于汉族向遗体告别。亲朋乡邻净身之后来丧主家,直接到埋体房痛哭,诉说对亡人的思念等,孝子回应,然后搀扶来客出来喝茶,这个过程是向丧主和亲属表示悲痛、是对亡人的怀念、向亡人告别。然后劝说丧主家不要过于悲哀,讲述人生客观规律。回族人反对丧家拍胸抓发、跺脚喊叫的怨恨之哭。回族人在奔丧在过程中,忌向亡人行鞠躬礼,忌丧家妇女、小孩跪在地上回礼。同时,如是夫妻一方殁了只许在净身前善面哭泣,净身以后不许再看面容。埋体在家停放时间不超过三天。(三)备殓回族俗称缝“克番”。回族的克番有两个特点,一是从颜色上看,无论是哪个地区,都是白色的,不用有色的布料。二是从选料质量看,不分贫富贵贱,一律是白棉布、白市布、白漂布等,不用绫罗绸缎和其他高级面料。回民给亡人备克番,男亡人用的殓服有三件:一是大殓,回族俗称“大卧单”,长短要略长于身,上下各余出六七寸。一般来说,长约七尺,宽约四尺五寸。二是小殓,回族俗称“小卧单”,也叫“二单”,长短要合身,但上下两头留余地,宽约四尺五寸。三是衬衣,回族叫“格米素”或护心斗娃,长自肩至踝骨,宽约一尺二寸左右。肩上要开缝,再加帽子一个,长共约九尺。女亡人的殓服,比男的多两件。除了同男子用的三件以外,另加裹胸和包头各一件。裹胸长三尺左右,宽一尺左右。包头也叫盖头,长三尺左右,用以裹发,并用布带束着(四)净身也叫“着水”或称洗“埋宜台”。净身无论在清真寺还是在丧主家,都要准备好浴床(一般是洗干净的门板)、汤瓶、毛巾等。孝子必须在黎明时去水井担水,途中担水人累了,可以由另一人替换,但水桶不许落地,担回来的水要放在凳子上或高处。净身一般由三人承担,即一人专门灌水,一人帮助冲洗,一人带上手套,双手轻轻洗涤。手套一般要准备两副,洗上身时用一副,洗下身时用一副,洗时不许汤瓶落地。回族给亡人净身,男女有别,男不洗女,女不洗男。但无论洗男洗女,其程序都是一样的,洗法和活人平时洗大净一样。亡人净身后,将其移到准备好的克番布上,按照有关习俗规定,先右后左,层层包裹。 (五)殡礼回族称站“折纳则”,是回族丧葬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凡参加殡礼的人必须洗大净。殡礼的领导者,一般都是由本坊清真寺里的阿訇担任。 殡礼有的在丧主住宅院里举行,有的在院外选一块平坦、干净的地方进行。从宗教意义来说,是生者代死者向真主安拉作最后一次礼拜,但系一种意向性的礼拜。(六)下葬回族人的坟墓全都是南北方向,均呈长方形的一个坑, 在下葬的过程中,阿訇亡人念经,其他送葬者跪听祈祷。回族在陆地一律实行土葬,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在远渡海洋时,可实行水葬。中国古代不少回族到圣地麦加朝觐,途中若逝世了,则在尸体上缠一块石头或铁棒,葬入水中,以免尸体浮在水面上。(七)纪念亡人回族把纪念亡人叫干“尔埋力”,主要是纪念已故的亲属、朋友、教主等。纪念亡人一般根据亡人无常时间的长短来采取不同规模和方式。从下葬日算起,分“三个日子”、“七个日子”、“月斋”、“四十”、“百日”、“周年“等。到时要“捞油香”,请阿訇宰牲畜、“念经”。(读《古兰经》)在举办丧事的整个过程中, 丧主请阿訇为亡人宰(不能用“杀”字)牲畜,一般是羊或牛,为亡人“捞油香”(一种食品)。丧事场地不能抽烟。坐席(吃饭)时若“油香”没有吃完,则必须带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人盖陀罗尼被的感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