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大腿两侧冰冷,怎么灸?

通过大家的反馈和医家医书留下的大量艾灸案例,我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确能续命,只要坚持艾灸能补充元阳,补充人体生命能量,最大减少疾病,尽享其自然寿命。

保命之法,艾灸第一。艾灸不仅能治疗常见疾病,最擅长根除现代医学棘手的慢性病,终身病而且是养生抗衰老的最佳方法。今天收集了很多艾灸的续命密码,分享给大家,希望对艾友们有帮助哟

1、针与灸有什么区别?

答:针只能通经脉,不能补元阳。灸在补元阳的同时也能通经脉。针刺疗法虽有“补泻、迎随”的道理,但一般只可以治疗“不盛不虚”的症状;而灸法则不问虚实寒热,都可以使用灸法。

2、为什么针、药无法治愈的病症灸能治愈?

答:是因为针刺是通过调动元气来通经脉的,如果患者元气足,以针通经脉,疗效立竿见影;如果患者元气虚,无足够元气可调,自然疗效不佳。而元气虚弱的人、一般胃功能吸收极差,是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药物的,故而称针药所不及,只有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祛除寒邪,通调经脉。

答:艾叶纯阳之性,能回垂危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等,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4、艾灸的纯阳是什么?

答:阳气是生命的根本。 阳气的是否充足与人体的衰老和疾病甚至死亡的发生,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把阳气算作一百,那么人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一百到零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从生到死,从健康到疾病,就是阳气的消耗过程。阳气强壮固密,营卫调和,就可以防御外邪之侵袭;脾阳健壮,就可运化精微,营养全身;肾阳充足,能够推动整个机体气血的循环运行,滋养五脏,强壮身体,使人之寿命延长。

5、为什么艾火能壮阳气呢?

答: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灸火连续燃烧,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能使阳气通达五脏六腑。

答:灸之要,气至而有效。灸感是在做艾灸时患者自我所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

第一种是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比如灸足三里时热气会向下传感到小腿。

第二种是正邪相搏:多表现为酸、麻、胀、痛、痒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最常见的是风气大的患者发痒,湿气大的患者局部出水气。

第三种为开门驱邪:多表现为风、寒、凉、冷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甚至一些患者明显感觉有一股气从脚尖跑出去。

第四种是丹田气足,奇经八脉畅通:比如丹田整天暖洋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等等。灸感个体差异非常大,不是每个人或者每次都有。

答:重灸,其实就是时间长,聚热效果要好在那些重点穴位上。

8、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暂时有疾病加重的反应?

答: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答:艾味无毒。艾烟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有几十种。

10、艾灸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答:艾灸最大的特点是既能使亢进的功能得到抑制,也能使衰退的功能得到兴奋而趋向正常生理的平衡状态。艾灸对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神经、血管都有调整作用,能使胆固醇降低,血沉沉降速率减慢。得病的可以治病,没病的可以保健养生,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1、我的今年得了肩周炎,疼的不得了,请问灸那几个穴位?

答:灸大椎、肩井、天宗、肩髃、肩臑、曲池;风盛者加外关、风池;寒盛者加合谷。治愈率达92%。

2、脸抽动灸那些穴好?

答:翳风、颊车、地仓、阳白、合谷、足三里、内庭

3、从腰部到整个下半身都痛,灸哪些穴位管用?

答:肝俞、胃俞、肾俞、次髎、期门、关元、三阴交、太溪、太冲

4、鼻子经常性出血选哪些穴位?

答:上星、迎香、合谷、少商、内庭、三阴交、复溜

5、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答:西医把抑郁症归为神经科疾病,但中医认为抑郁症的根本在脾胃不和,因为肝主怒,心主喜,脾胃主思虑、肺主忧愁、肾主惊恐,而抑郁症正是思虑过重的一种表现,脾胃又主生血和运化,所以得抑郁症的人一般都精神萎靡、气血双虚、面色枯黄,欲治抑郁症,先调理脾胃。

6、介绍一下水肿的病因,该怎么艾灸?

答:水肿分阳水和阴水两种,阳水是指发病迅速,起初面部微肿,继而遍及全身,皮肤光亮,胸中烦闷;阴水是指水肿渐起,开始足面微肿,继而头、面、腹部也肿,小便不利,大便糖稀,喜暖畏寒,时消时肿;阳水发病快,从面部开始;阴水发病慢一些,从足面开始,遍布全身。

灸水道、水分、气海、三焦俞、膀胱俞、足三里、三阴交,阳水加肺俞、合谷;阴水再加脾俞、胃俞。

7、颈椎病灸哪里效果好?

答:大椎、天柱、风池、大抒、肩髃、肩井、后溪

8、小孩晚上睡觉盗汗,能灸吗?

答:灸大椎、身柱、合谷、足三里

9、尾椎骨疼了几个月,现在不能坐,怎么办?

答:灸肾俞、命门、次髎、长强、会阳、环跳、委中。灸次髎时一定要出现循经感传,热量要传导至脚心。

10、春天我的眼皮常常跳动的很厉害,是怎么回事?

答:眼皮由脾胃所主,春天主肝木,肝木克脾土,肝气虚,疏泄不畅,会被脾土反克,脾土不受克制,才会发生眼皮跳动,主要是肝气虚的表现,也有可能是肝脾两虚,应该从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入手艾灸。穴位是:肝俞、脾俞、肾俞、期门、中脘、关元、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可以分成两组,隔日轮流施灸。

11、年龄大了,老眼昏花,艾灸有效果吗?

答:眼睛老花,我的艾灸经验是灸:印堂、太阳、四白、肝俞、肾俞、曲池、太冲。年龄大的人要坚持灸3个月以上,效果比较明显,视物模糊有很大改善。

1、感冒、鼻塞、流清涕,灸哪里?

答:风池、外关、风门、大抒、曲池。大椎是解决风热感冒的特要穴。

2、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该怎么艾灸?

答:可以灸天突、缺盆、尺泽、合谷、内庭、关冲、涌泉

答: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是:1、思虑过度、心血亏损;2、房劳过度,伤及肾脏,以致阴虚火旺,心肾不相交;3、还有情志抑郁,肝火上扰,神志不宁;4、饮食不节,导致脾胃不和。

艾灸治疗失眠:神门、心俞、肾俞、百会、足三里、太溪;肝气郁结加阳陵泉、太冲;肝肾阴虚加三阴交;水饮痰浊加丰隆、中脘;肾阳虚加命门、关元、气海;肝脾不和加肝俞、脾俞;心脾两虚加脾俞、三阴交。

4、高血压10多年了,应该怎么灸?

答:大椎、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太冲、涌泉、风池和合谷。

5、过敏性鼻炎什么学位?

答:风池、肺俞、印堂、迎香、合谷、足三里。

6、乳腺增生艾灸效果如何?选那些穴位?

答:艾灸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明显,一般4-5次就会有明显效果。小增生肿块的消得快,大的慢一点,大的先变软,再变小,再就消除了,治愈率100%。

穴位选:膻中、食窦、天池、乳根、鹰窗、足三里

7、月经不调怎么艾灸?

答:归来、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命门、关元、中极和阴陵泉,每次选3-4个穴位,分组轮流施灸。

答:能。灸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调内而养外,标本兼治,通过调节内分泌等系统调动先天后天之元气,使人体的阴阳气血充足而上达头面,具有醒脑提神、滋养五官发肤的功效,能够有效的淡化、分解面部表皮的黑色素沉淀,消除面部水肿、眼袋、黑眼圈、色斑等等,有效的改善面部倦容,令爱美的广大女性,五官、肌肤色泽红润,富有弹性、无皱纹、无斑点、精神饱满,神采奕奕。而且,在美容的同时,可以通过内分泌等系统起到减肥,根除妇科疾病的作用。

答:中医认为“上眼皮为脾所主,下眼皮为胃所主”,所以眼袋和胃气虚有直接关系,灸胃俞、中脘、梁门、足三里、四白、关元。

3、眼睛经常血红血红的,很干涩,灸哪里?

答:肝俞、阳白、合谷、光明、太溪。

4、我想减肥,不知道灸法管用不?

答:肥胖和脾胃不和有直接关系,灸胃俞、天枢、中脘、关元、梁丘、足三里就可以。

5、减肥应该灸哪些穴位?

答:取穴:中脘、神阙、天枢、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每次艾灸一个小时,腰围和大腿很快就可以减下来。

6、艾灸可以治疗狐臭吗?灸哪些穴位?

答:艾灸治疗狐臭的经验穴位:肩井、渊液、大包、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

答:灸关元是最佳补肾法。

2、手脚经常出汗怎么办?

答:手脚出汗是心燥热的一种表现,可灸内关、合谷、三阴交、太溪

3、手足一年四季发冷,冬天和冰块一样,怎么艾灸?

答:心俞、胃俞、肾俞、次髎、关元、内关、合谷、后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4、我经常大腿两侧冰冷,怎么灸?

答:灸肾俞、次髎、关元、阴陵泉、委中、三阴交、涌泉、

5、长期体质虚弱者怎么才能脱胎换骨?

答:坚持灸关元,中脘,足三里。

答:自汗、盗汗实际都属于阳虚证,而绝大多数中医却都认为盗汗属于阴虚。盗汗出现在夜间,夜间虽然是阳气潜藏之时,然而夜间却是阴盛之候,阴(邪)盛可以逼阳于外,阳浮外亡,故汗出,曰盗汗。灸关元。

7、问秋老虎又来了,灸法能不能将夏天的郁闷之气宣泄出去呢?

答:可以,我用的方法是灸大椎。先灸百会,再灸大椎。最佳的方法就是少食寒凉、以灸泻热。用艾灸的方法,选则阳穴灸之(先灸百会,再灸大椎),便达到以火泻热的效果。在施灸的过程中,会适量或大量的出汗,这样闷热之气会随汗液得以宣泄,而且积蓄一冬的毒气也得以散发,灸完之后,再喝一些温薄荷叶水,顿时人就会感觉到清爽无比,闷热之气一扫而光。所以夏天艾灸,泻热清凉是养生避暑的最佳方法。

8、艾灸在天气炎热时,要注意什么?

答:中医讲“冬病夏治”,就是说冬天爱犯的毛病在夏天艾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夏天阳气都浮跃在外,身体内部就会空虚,所以,夏天要多吃好消化的食物,才不致生病。胃“喜甘温恶苦寒”,夏天一定要注意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

9、问体质热的人是不是不能灸?

答: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经过经络的传导,来调整身体的寒热虚实。 热症施灸,《类经》说“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起窗,如揭起被,皆谓之发”,艾火施灸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宣通,从而达到“火郁发之”的散热退热祛邪外出的目的,所称“火有拔山之力,开门驱邪之功”。所以,大家不必害怕,我们身体的功能很神奇,正气内生,寒热之邪自然出矣。所以热性之人可灸!比如,我对于扁桃体发炎,咽喉疼痛牙痛的患者,灸大椎,大部分患者会感觉咽喉有湿润感,症状减轻。

答:认为火证和阴虚不能灸这是个天大的误区。

许多人把中医辨证论治的阳虚,阴虚,燥热和艾灸的纯阳混为一谈了。灸是用火调动人体的气机,调整人体已经出现不平衡的各系统功能,灸是补纯阳的。元气足,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自会调和。

1、不知道穴位能灸吗?

答:能,那里不舒服灸那里。中医把这种方法叫阿是穴或天应穴。局部疼痛点必定是那里气血经脉不通造成的,灸局部可以直接通经脉,调气血,驱病邪。

不需要被众多复杂的穴位所困扰,只要记牢最重要的四个穴位,关元,中脘,左右足三里,然后哪里不舒服灸那里。就可以了。四穴养生法能够增强人体防御和免疫功能,对内分泌,生殖,消化,血液循环,神经系统都有很好的促进和调整作用。患者可以自己在家简简单单,舒舒服服,根除疾病,延年益寿,减肥美容。

1、问艾灸后出现口干舌燥怎么办?

答: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或者小米米汤。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

2、灸后口干眼涩起疙瘩,是不是灸的上火了?

答:不是。是灸把你体内本来淤积的燥热之气被灸宣泄出来了。再灸,这些燥火就没有了。灸火不伤人,喝水既可。晚上小米粥最养人。

3、问什么情况下不能灸?

(3)局部红肿热痛慎灸

(4)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5)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6) 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4、问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怎么调节施灸温度?

答: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也可以隔一会用自己的小指肚测试局部温度。小孩可以观察面部表情。

5、艾灸有没有季节的限制?

答:没有。任何季节都可以灸。四时皆可扶阳。虽然春天树木发芽时人体的老毛病容易复发,此时人体阳气生发,灸时效果比较好,以及冬病夏治,三伏天灸时效果比较好,等等,都是相对而言。如果有什么毛病,早灸早好,根本没有必要等到特定的节气再灸。

6、灸时可以配合食疗吗?

答:可以。艾灸在使用一周之内,大部分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大大改善。体质虚弱的可以吃一些高质量的饮食。火气大的喝小米米汤。

7、不论寒热虚实都能灸吗?

答:《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8、问灸时饮食注意什么?

答:灸时如果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面色苍白等症状,称为晕灸。应该立刻停止灸,开窗通风。

答:施灸一般没有不适。少数人会出现疲劳,口干,全身不适,一般不用处理,继续施灸多能消失。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委员

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发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

主诉:腰下部至大腿外侧冰冷样感觉1年余。自感其冷如冰,然触之皮温如常,做相关检查亦无异常发现,一直不能缓解,患者深为其苦。

曾就诊外院某医,服药(具体不详)一段时间略有好转但未消失,近来又发作明显。

现症见:腰下部至大腿外侧冰冷样感觉,畏寒,平素疲劳欲寐,心烦,眼干涩。常自觉无饥饿感,纳可。舌尖稍红,苔白厚,脉沉细。既往糜烂性胃炎史。

中医四诊合参,此当属厥阴病,寒热错杂之证。

乌梅60g,熟附子30g,细辛12g,

肉桂10g(后下),炒黄连6g,炒黄柏15g,

当归10g,花椒10g,干姜15g,党参15g,8剂。

二诊()诸症明显好转。

腰下部大腿外侧冰冷样感觉已消失。精神好转,心烦减轻,已有饥饿感,肛周瘙痒,仍眼干涩,足跟痛。

因患者足跟疼痛,考虑肾主骨,前方加牛膝15g以补肝肾,强筋骨。同时配合白术120g煎水外洗,7剂。

三诊()患者诉足跟痛明显减轻,但现口干明显,睡眠差,烘热虚汗出。辨证仍属厥阴病,但虚热明显,乃转属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真武汤证。

处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真武汤加减:柴胡15g ,肉桂10g(后下),干姜10g,黄芩5g,煅牡蛎30g,煅龙骨30g,炙甘草10g,天花粉15g,炒黄连5g,五味子5g,熟附子30g,白术20g,茯苓30g,14剂。未再复诊。

按:患者初诊时,腰下部大腿外侧冰冷样感觉,畏寒,疲劳、欲寐,自觉无饥饿感,苔白厚,脉沉细,此为里虚寒,病位在中下二焦;同时伴舌尖红,心烦,眼干涩,此为虚热在上,病位在上中二焦。

综合四诊,当属厥阴病,证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证,正如《论》厥阴篇所言:厥阴之为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

方拟乌梅丸加减治疗,方证相对,故二诊时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冰冷感消失,且其余诸症亦明显好转。六经定位准确,随证处方精准,故患者长达一年之多的病情困扰,短短半月余便消失而愈。

二诊、三诊时,患者虚热明显,虽仍属厥阴病,但已转属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真武汤证,故随证改方,此中细节,不可不知。

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委。

师承“国医大师”李振华、禤国维、“古中医流派”李可等著名老中医。学术上主张回归中医传统,用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坚持纯中医道路。致力于中医经典《论》的临床应用研究。

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如发热、咳喘、胃肠病、心悸、痹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红斑狼疮、血管炎等各科疑难杂症。

出版个人专著《<论>六经辨证新探》,影响甚大。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3部,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8项。摘自 欧阳卫权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腿着凉了艾灸哪个部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