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焦虑、抑郁、恐惧、害怕这是怎么才能克服?

灾难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绝对不是暂时的。正如这次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的灾民后代有什么影响,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是国外的一项研究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那就是灾难不仅可以影响经历者,对下一代也有重大影响。

恐惧症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女性恐惧症也就是一种害怕女性的疾病,患有女性恐惧症的人会对女性表现出反感和害怕的情绪,看到女人就会发抖、害怕,想躲她们远远的。造成女性恐惧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理原因,也包括心理原因。

巨物恐惧症就是非常害怕巨大的东西,患者的表现有心跳加速,全身紧绷,有窒息感,呕吐、吓哭甚至晕倒。而明知道自己害怕还是忍不住去看,这也是一种常见特征。巨物恐惧症是心理疾病。并没有特别好的方法治疗,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自己害怕的东西。

电梯恐惧症就是害怕乘坐电梯,因为电梯事故频发而给人带来心理阴影。出现了电梯恐惧症需要引起重视,及时找心理医生进行治疗缓解。最常用的就是心理疗法,如系统脱敏法,安全有效,但是疗程长效果慢;另一种心理疗法是满灌法,它是目前治疗幽闭恐惧症最好的心理疗法。

人在情况明朗的社交环境中,最容易做出正确决定,而电话中很多情况不明,可控制因素变少,人往往采取保守的态度。而电话的另一方,就是一个情况不明的“未知”。因此作为主动期望用电话联系的一方,就会对未知的人际环境产生顾虑和猜测,这种潜在的忧虑更让人犹豫不决,多打电话初夏恐惧心理,这就是电话恐惧症。

触发生物在面对危险时的应激行为,以使生物个体少受损伤,从而在危险环境中生存下来[1]。从进化上来看,这二者似乎同源,在各生物的大脑内,处理恐惧与焦虑的通路和机制有很大的重合[2]。但随着生物的进化,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

在神经认知研究中,已经发现某些脑部区域直接调制焦虑和恐惧,但这并不是说,这两种情绪/反应在脑部是单源的。相反的是,他们更像是脑部综合性的生理状态。是很多脑部区域相互联系和协调的结果:

恐惧通常有明确的诱因刺激,而焦虑则通常没有明确的单一刺激。焦虑更多的显示出情绪参与调制的特征[3]。因此,当人脑的情绪调制区域(前额叶等)受到损伤时候,其个体的焦虑反应会异于常态。除去此类神经损伤导致的焦虑,我们大部分人的焦虑情绪属于正常范畴。

焦虑由潜在性的、环境的和推测性的威胁触发[4-6]。由于这一层的复杂性,焦虑有更加复杂的调制机制,目前还不为我们所透彻了解。但是有一点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确认:人脑中处理特征情绪(奖赏、愉悦)的机制同时也参与处理负面特征情绪(焦虑、恐惧、厌恶)。这不仅体现在脑某些区域同时参与两种调制[7, 8],还体现在一些神经元同时对两种情绪反应[9, 10]:

所以,焦虑/恐惧 跟奖赏性体验/高兴,在基本生成结构上就不具有可分性。当一个人具有更多的成就感,更多的快乐,TA也能跟深刻的体验焦虑/紧张/恐惧/压力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是互相促进的一体两面。永远快乐/放松或者永远悲伤/焦虑,对一个正常的人都是不可能做到的,情绪上的Sensitive 和 Vulnerable具有相通性。在这个意义上,“焦虑”不能算作一种负面情绪,甚至于,在正常的范畴内,情绪没有正面和负面的区别。而每个人即使不了解这一点,在生活中也是默默依此操作:“人即使什么都不做也绝不稍微积极一点,即使认为自己孤寂也决不放弃独处”。

因此,现有的所谓治疗焦虑的药物,通过阻塞焦虑神经通道作用,不可避免的会使人对其他情绪的体验也受到阻塞。“焦虑治疗”这一类药物,可能是药物里面最没有效果也最没有价值的[11]。对于正常范畴的焦虑,并不值得恐惧,我们与其想要去规避它,不如去接受它,就像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接受快乐和情绪上的奖赏一样。目前经过验证的“能够应对焦虑”的做法之一是 Mindfulness Training

其效果虽然被证明具有“显著性”,但是前后绝对差异并不算大:

跟其他一切心理干预策略一样,正念训练也受到其各种因素对其有益性的挑战,比如被试/参与者不可避免的被心理暗示,即使被试/参与者什么也不做,仅仅用同样的时间来放松(注意力转移)也会有一样的效果 又及被试/参与者着力解决自己的工作生活问题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所以很难说这是一种真正有效的方法,它可能仅仅是满足了我们“在遇到困境时候,需要去做些什么去解决困难”的强迫症。面对焦虑时,我们可能恰恰需要的是 置之不理

你是否有像她一样的经历?

她的第一句话是:“您好,请问怎么区分植物神经紊乱和焦虑恐怖?这需要做什么检查定性?“之后就是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

某女士,39岁,小时候亲戚过世受惊吓当即发高烧,自那以后再也不敢去这样的地方,后来长期失眠伤心加上疲劳过度,心里难受的感觉生命快到尽头,到当地医院看过的医生说是劳累过度引起,心跳非常快,一个星期的吊水也没好,后来经常吊水吃药也没好,各种检查也做了,都没有问题。二十多岁时的她一直以为这是心脏病,所以用的都是治疗心脏病的药,经常在一个人的时候出现惊恐发作,惊恐、心慌、气短、心跳加速,濒死感,非常痛苦。

这位女士到底是不是心脏病呢?为什么一直好不了呢?

其实她的病不是心脏病,而是一种叫“植物神经紊乱”的非器质性疾病,是躯体形式障碍的一种,常出现的症状有:

心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头痛、恐惧害怕、胸前疼痛、濒死感、心跳快,同时还伴有手抖、多汗、四肢麻木、乏力肠胃不适等。最突出的表现还是“怕死”。

女士经常会感到担心和不安,生怕不能除根治好,害怕以后受打击再复发。

女士年纪轻轻为何会患这种病呢?

植物神经紊乱发病原因常与这几个因素有关:

相较之下,与第二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有婚姻恋爱关系不和;亲戚朋友去世;新型冠状肺炎的担忧;突然的惊吓等,这些心理因素随都可能引起担惊受怕,做决定时总想“万一……怎么办?”这无疑是治疗的一块绊脚石。

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选择相信医生,放下心里的恐惧和害怕,坚定治疗的决定,遵从专业医生的方案,坚定执行即可。

植物神经紊乱和焦虑恐惧如何区分?

植物神经紊乱是一种精神情志异常随躯体化症状的非器质性疾病,在多疾病上都有所涉及,如被迫害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神经衰弱,惊恐发作等,当情绪出现紧张,恐惧,害怕,焦虑,烦躁,不安等表现的时候,躯体化症状变得逐渐明显,而躯体化症状常被称为植物神经紊乱,而情志异常分为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她们往往是分不开的,所以不同的大夫诊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回答,但发病原理是一致的。

焦虑恐怖只是单纯精神心理异常的表现,若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表现,行为举动也有所不同,伴随这些表现常常被周围亲戚朋友疏远,逐渐变得自卑,失落,压抑,将大把时间和心思都放在身上,变得敏感,多疑,爱胡思乱想。同时,情绪难以控制,因不顺心而使事情变得复杂。

相比焦虑恐惧而言,植物神经紊乱更加复杂,惊恐发作,焦虑症,忧郁症等,均只是植物神经紊乱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表现。

焦虑恐惧与植物神经紊乱通过什么检查定性?

无论何种检查,均只针对于器质性疾病来讲,所有非器质性疾病都需通过医生的经验和分析来诊断,如果说检查对非器质性疾病的作用,那就是排除器质性病变,若无器质性病因存在,找专业医生分析诊断即可。

这位女士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其实她的情况并不严重,只不过症状在她的神经系统紊乱导致敏感多疑之后,身体上的各种症状被放大才表现得“如此严重”,一般通过中药治疗一段时间之后都可以恢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害怕焦虑而焦虑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