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5+3?

以这张图为例,我们分析一下DHCP这种最基本报文的结构和实现过程

5月19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8例、无症状感染者770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84例、解除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94例。

上海海关出台新一轮支持企业扩大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12项措施。为了帮助进出口企业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新一轮措施以及相关的办理流程,围绕大家关心的13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近日,不少上海市民在圈群中都收到一条提醒信息,该提醒称,现在不管到医院去配药,还是去超市买东西,都要做抗原测试,试剂盒要先囤起来。经上海辟谣平台调查,该提醒是对当下防疫措施的误读,医院、超市卖场等公共场所都有严格的防疫要求,不是只做抗原。同时,该提醒存在误导居民不按要求进行抗原自测的嫌疑。

5月19日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个人微博发布长文,回应为何不停从管控人员和社会面查出感染者等相关话题。

他表示,在疫情防控的初期,核酸检测从社会层面筛查出一定数量的感染者是正常的。当一个城市经过多轮反复核酸筛查,还不停地从社会层面筛查出感染者,提示社会层面的传播尚未切断。不是说经过3至4轮核酸筛查,就基本能够把社会层面的感染者筛查干净了吗,为何还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由传播速度快、隐匿性高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新冠疫情流行。

近期核酸检测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就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予以解读。“在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中,核酸检测是迅速发现传染源、锁定管控目标,进而采取隔离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有效手段,在历次成功处置聚集性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利器’作用。”

世卫组织18日发布关联英国猴痘病例的公报,称目前尚未确认这些病例的感染源,依据已知信息判断,感染似乎在英国发生,目前尚不清楚猴痘病毒在英国本土的传播程度,有可能发现更多病例。该机构建议英国继续强化公共卫生措施。

5月19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8例、无症状感染者770例,其中71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7例确诊病例和767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84例、解除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94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2月26日至5月19日,上海累计本土确诊57526例,治愈出院53561例,在院治疗3385例(其中重型195例,危重型59例),死亡580。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提示】关于上海海关新一轮保链稳链措施的 13个热点问答

上海海关出台新一轮支持企业扩大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12项措施。为了帮助进出口企业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新一轮措施以及相关的办理流程,下面围绕大家关心的13个问题进行解答。详见↓

·3. 收到查验通知后,我公司选择无陪同查验方式但想知道具体查验进程,怎么办?·

答:为让企业及时掌握通关信息,合理安排通关计划,我关微信公众号“沪关E服务”已上线通关全程可视化查询功能。对于海运货物,企业可进入公众号,点击“业务指南”中的“新一代查验状态”功能掌握货物查验进程;对于空运货物,企业可点击“空运进口普货查验状态”功能,一键查询“理货状态”、“预约查验状态”、“查验状态”等流程信息。

·4. 解封后,我公司下属工厂产能正在逐渐恢复,同时有大量货物需要进出口,目前海关在属地查检方面是否有便利化措施?·

答:我关针对属地查检业务制定了多项便利化措施,企业可直接向属地海关提出申请。一是应急开展远程视频查检,有效提高属地查检作业效率。二是试点开展生产嵌入式查检,即在生产过程中同步实施现场检查及抽样送检。三是对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设立“绿色通道”,对纳入范围的农食产品实施优先查检及“5+2”预约查检,减少企业等待时间。

·5. 我公司因疫情原因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及缴纳税款,由此产生的滞报金、滞纳金是否可以减免?如何申请?·

答:对于因疫情管控产生的滞报金、滞纳金,我关将分类分批受理企业申请,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免征或减征。进口货物收货人(包括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可向申报地海关申请滞报金减免。纳税义务人可通过中国电子口岸网站进入海关事务联系系统,应用“税款滞纳金减免申请”功能进行相关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如企业决定申请减免滞纳金,相关滞纳金无需提前缴纳。

·6. 我公司因操作疏忽,造成报关单申报错误并漏缴税款,该报关单目前已放行,可以“主动披露”吗?·

答:企业自查发现有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可以在海关发现前主动向海关披露相关行为并接受海关处理,经海关认定为“主动披露”的,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罚。

我公司是一家从事进口食品贸易的企业,之前航运、快递等物流渠道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导致我司进口肉类、水产品、乳制品等商品的随附正本纸质卫生证书暂时未邮寄到上海,影响通关审核怎么办?·

答:考虑到前期部分国际快递业务暂停对企业的影响,我关调整进口肉类、水产品、乳制品等产品卫生证书的审核要求。企业可凭卫生证书扫描件或电子证书先办理通关手续,无须现场提供纸质证书原件。海关严格按规定对证书信息进行审核,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请广大进口食品企业将纸质卫生证书原件留档备查。

·8. 我公司在加紧开展疫苗研发和临床试验,涉及科研用试剂进口和试验疫苗出口,目前航班和物流还不稳定,好不容易订到了航班,希望能够快速通关。·

答:我关已开辟新冠疫苗试剂等特殊物品审批快速通道,对外公布移动办公电话,“5+2”全天候做好生物医药企业特殊物品审批咨询工作,并指导现场海关加快作业,确保快速通关。

我公司是一家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也是上海市复工复产“白名单”企业,光刻胶是我司重要生产原料,需要持续不断大量从国外进口,由于保质期短,进口频次高,我司担心存在断料风险,请问海关对于光刻胶是否有通关便利化措施?·

答:为进一步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复工复产,我关对光刻胶等重点物资连续推出多项通关便利化措施:一是与机场驻场单位和企业密切配合,建立“光刻胶保通保畅服务联络群”,优先提供理货、分拨、预约等作业。二是鼓励进口企业选择无陪同查验,各查验点联系方式和无陪同查验预约流程已对外公开。三是对复工复产“白名单”内的光刻胶进口使用企业开展评估,对符合要求的企业采取临时性检验监管措施,对其进口光刻胶免予抽样送检,提高货物通关效率。

·10. 我司进口的很多芯片需要在工厂专业条件下才能开拆,请问什么是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口岸和属地查验协同模式?企业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口岸和属地查验协同模式是指货物被布控查验的情况下,先在口岸进行外形检查,确定无异常后,可提离至企业工厂实施开箱检查作业,查验完成即可投入生产使用,进一步降低货物在普通环节下开拆带来的质损风险。

申请该模式需符合以下条件:1. 企业应属于高新技术生产或加工型企业及其专属配套的进出口贸易或物流企业;2. 企业的信用等级非海关失信企业;3. 企业进口的货物应为真空包装、防光包装、恒温储存等在普通环节下拆箱查验会影响性能品质的高新技术货物。

我们是一家注册在合肥的企业,通常在属地海关办理进出口申报业务,货物通过上海港进出,流程上往往需要多个海关衔接配合,请问海关在加强跨关区协同、保障长三角通关稳定畅通方面有什么做法?·

答:4月30日,在海关总署指导下,我关已和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海关共同发布《关于保障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的联合通告》,主要做法有:一是建立长三角五关保通保畅协调工作机制,对涉及跨关区的通关疑难问题,实现海关内部快速响应和协同处置;二是搭建长三角关企信息互通平台,联合发布相关支持政策、通知公告、业务指引等内容;三是在五关各业务现场设立咨询热线及专窗,企业如在通关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及时向现场海关反映,我们将全力帮助解决。

·12. 我司是上海市的重点外贸“白名单”企业,听说长三角海关建立了“白名单”互认机制,对“白名单”企业给予通关便利,请问相关互认机制和通关便利具体是什么?·

答:我关已会同长三角各兄弟海关建立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白名单”五关互认机制,对于纳入到地方政府确定的复工复产、重点外贸“白名单”中的企业,由五地海关共同给予通关便利,包括在业务现场开设“绿色通道”、指导企业采取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方式优化申报流程,优先安排查验作业等,确保“白名单”企业从快从简办理通关手续。

·13. 我公司有一批货物原计划通过陆路运输运往洋山港出口,但陆路跨省运力不足,怎么办?·

答:企业可以将陆路运输改为水路运输,通过联动接卸模式来解决陆路运力不足的问题。联动接卸,是指将长三角区域内的相关港口作为洋山港的货物接卸地和延伸地,出口货物在当地港口办理报关手续后,经专用驳船运至洋山港搭载远洋货轮离境,如遇查验的,由上海海关在洋山岛完成;进口货物可在洋山港办理进口放行手续,也经专用驳船转运至当地港口直接提离。目前联动接卸模式已经推广至江苏太仓港、安徽芜湖港、浙江独山港和安吉港。

【监管】哄抬价格、擅自将订单委托加工制作,这2起典型案例被曝光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期查处了2起典型案例,涉嫌哄抬价格、擅自将订单委托加工制作等违法行为。提醒告诫相关经营者合理制定商品价格,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餐饮服务的食品经营者应严格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得将订单委托其他食品经营者加工制作。详见↓

5月10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李某在经营过程中涉嫌哄抬蔬菜和生猪肉产品的价格。

经查,李某主要从事餐饮服务和热食类食品的制售业务。自2022年4月20日至5月9日期间,李某通过外卖平台对外高价销售青菜、西红柿等蔬菜及生猪肉产品。其中,后腿精肉平均进销差价率为129.33%,大排片平均进销差价率为144.62%,西红柿平均进销差价率为99.79%,青菜平均进销差价率为84.84%。期间,当事人销售蔬菜和生猪肉产品对应实际销售收入共计元,违法所得35419.69元。李某疫情期间销售蔬菜及生猪肉产品的进销差价率远高于同时期周边市场同类商品进销差价率,涉嫌哄抬价格,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及《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并因违法经营额较大,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市场监管部门已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提醒告诫:相关经营者应当更好落实主体责任,合理制定商品价格,主动开展自查自纠,从源头上防止价格违法行为的发生。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维护价格秩序不停歇,动态调整优化监管措施,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行动和举措,从严从快从重查处价格违法问题。

近日,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巡查中发现,上海邺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涉嫌擅自将订单委托其他食品经营者加工制作。

执法人员对当事人位于洛川东路的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经查,当事人未在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公示的经营场所从事餐饮服务,而是在外卖平台接单后,将订单委托给一家饮食店进行加工制作。截至案发,当事人在外卖平台接到订单共计303单,均于上述饮食店经营场所加工制作后,由当事人安排骑手到店取货后配送。当事人擅自将订单委托其他食品经营者加工制作的行为,涉嫌违反《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四)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工制作餐饮食品,应当在自己的加工操作区内加工食品,不得将订单委托其他食品经营者加工制作”的规定,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已依法予以立案调查。提醒告诫:网络非法外之地。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餐饮服务的食品经营者,应严格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在核定的加工操作区内加工制作食品,不得将订单委托其他食品经营者加工制作。

上海就医、购物还要现场抗原测试?试剂盒要囤起来?解读↗

在圈群中都收到一条提醒信息

上述提醒内容是否属实?

是对目前防疫措施的一种误读!

那么如今去各大医院、超市

到底要不要现场做抗原?

调查显示,本市医院首认核酸检测报告,如果无法提供符合要求的核酸检测报告,支持就诊者和陪护者进行现场抗原测试

现场抗原测试,允许就诊者和陪护者使用自己携带的全新试剂盒;如没有携带,部分医院提供现场检测服务,但收费各不相同。

5月19日,记者致电部分医院

并查看相关公众号,整理如下:

门急诊均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如无法提供,需当场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即可就诊。

市民可以自带抗原检测试剂盒,也可在医院以14元的价格购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门诊、急诊接线人员表示,入院就诊不需要现场进行抗原自测,但必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并出示绿色随申码

若相关人员无法提供48小时内阴性核酸报告,急诊提供核酸快筛服务

热线电话始终未接通,但该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表示,进入门诊患者及陪同人员(限1人)均需提供48小时内有效阴性核酸检测报告、接受体温检测,随申码核验

如无法提供符合要求的核酸检测报告,需在缴纳一定检测费用后,进行当场抗原检测,居民亦可选择自带抗原进行检测

要求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若无法提供相关报告,医院热线接线员建议就诊者于前往医院前,向居委领取抗原检测试剂盒,在医院进行现场自测,结果为阴性即可就诊。

注:医院不提供收费抗原检测服务

就诊人员需扫描绿色场所码并验证通过,并在医院门口安排抗原检测进行进一步筛查,但不收费。

门诊接线人员表示,除扫描场所码外,就诊人员需提供24小时内有效的“疫测达”等抗原筛查记录,或在门诊门口处当场进行抗原检测,不收费。

急诊要求更为严格,就诊人员在抗原检测的基础上,还需进行核酸检测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

门诊咨询人员表示,就诊者在进医院大门时,需出示随申码绿码;之后,部分科室有特别的就诊要求。例如,口腔科、呼吸科等特殊科室要求就诊者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以采样时间为准,抗原检测结果并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报告

各大医院的就诊要求不同

建议患者提前通过医院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号了解相关要求

超市卖场:需提供核酸报告

据了解,超市卖场的准入门槛要求更高,大部分要求消费者持48小时或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随身码绿码社区发放的居民出入证超市卖场发放的购物邀请函才能进入。

目前,超市卖场基本实现“场所码”和“数字哨兵”全覆盖,入场前“扫”场所码,已成为规定动作。通过“场所码”,可直接查看消费者的核酸报告、随申码等信息。如无相关凭证,超市卖场不提供现场抗原检测服务,也不接受自行抗原检测,消费者无法入内。

环球港华润万家超市表示,目前入店消费要提供48小时或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随身码绿码社区发放的居民出入证超市卖场发放的购物邀请函扫码测体温;这样,既能确保消费者均来自防范区,也有助于控制客流,错峰消费。

家乐福相关人员表示,全市各家乐福门店入场要求基本一致,消费者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社区出入证“扫”场所码测体温后,方能入内消费。

永辉超市表示,截至5月19日,全市已有14家门店恢复线下营业,位于徐汇、浦东、松江、青浦、金山等区。消费者入内,需凭借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社区出入证

大润发表示,截至5月18日,全市已有18家门店恢复线下营业,涉及浦东、宝山、闵行、奉贤、松江、金山、嘉定等区。消费者入门店前,需现场测体温、出示社区出入证,并通过“数字哨兵”审核48小时内阴性核酸报告随申码绿码等。此外,不同门店会根据各区不同的防疫举措,微调相关要求。例如,南汇店支持相关街镇最近一次核酸阴性报告松江店支持消费者凭借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报告入内。但卖场方面明确,如果不能提供符合要求的核酸报告或抗原报告,消费者不能入内,也不提供现场检测服务

勿为省钱随意“囤”抗原试剂盒

需要提醒广大市民的是,社区发放的抗原试剂盒后,大家应当根据要求进行检测,不应抱着“以后可能要用”的心态不进行自测,“囤攒”抗原试剂盒

目前,大部分社区在发放抗原试剂盒后,都对居民有对应的自测要求,居民需按时、如实上传自测结果

为何不停从管控人员和社会面查出感染者?吴尊友详解

5月19日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个人微博发布长文,回应为何不停从管控人员和社会面查出感染者等相关话题。全文如下:

当一个城市发生新冠疫情后,大家都期盼着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的单日新增感染者人数比前一天有所下降,最好是连续多日下降,看到疫情朝着控制的方向发展。这波由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新冠疫情却很怪异,即使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封控、管控、频繁核酸筛查、居家办公等综合防控措施,在一段时间内,每天仍然有一定数量的新增感染者从管控的人员中发现,一定数量的新增感染者从社会层面发现。人们不禁要问,封控区和管控区的人员不是都已经隔离管理了吗,为何还不停地查出新的新冠感染者呢?全市范围内不是也已经连续一段时间开展了多轮全员核酸检测,怎么还不停地发现社会层面新的新冠感染者呢?

从管控人员中筛查出感染者。在疫情防控期间,受管控的人员范围和数量每天都在变化,有的解除,有的新加入。在管控的人员中,如果连续多次检测没有发现新的感染者,管控措施就可以解除。但是,每天出现新增加的社会层面感染者时,又立马新增加了新的封控区和管控区,又增添了新的受管控的人员。每天报告新增加的受管控的人员中查出的感染者,一般都是从新增加的管控人员中发现的。当大家看到每日新增的绝大多数感染者是从受管控的人员中查出的,心理就踏实了,他们不会造成社会层面的传播,不会对大家构成威胁。

从社会层面筛查出感染者。不停地从社会层面筛查出新冠感染者,这是大家最担心的。当疫情发生后,开展较大规模的核酸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一是摸清疫情规模,二是把已经感染的人筛查出来,切断传播。在疫情防控的初期,核酸检测从社会层面筛查出一定数量的感染者是正常的。当一个城市经过多轮反复核酸筛查,还不停地从社会层面筛查出感染者,提示社会层面的传播尚未切断。不是说经过3至4轮核酸筛查,就基本能够把社会层面的感染者筛查干净了吗,为何还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由传播速度快、隐匿性高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新冠疫情流行。

反复从社会层面筛查出感染者,主要由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一是感染者处在检测的“窗口期”,即他/她刚刚感染新冠病毒,在核酸采样时,还没有开始向体外排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即假阴性,并留在了社会上,由他/她造成的传播,就形成了新的社会层面感染者。

二是漏检,虽然防控要求筛查的区域是全员核酸筛查,但因种种原因,有部分人就是没有能够参加核酸检测,虽然安全码软件的“弹窗”功能(仅限于智能手机使用者)可以协助督促大家都做检测,如果他/她不去公共场所,“弹窗”对其也没有多大影响。

三是采样质量问题,感染者去做核酸检测采样时,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咽拭子没有能涂抹到鼻咽部位的周边,未能采到符合要求的标本,出现假“阴性”。

四是间歇性排毒,有些感染者不是持续地向体外排出病毒,而是间歇性排出病毒,感染者在做核酸采样的那个时点刚好不排毒。

隐匿性传播。关于隐匿性传播,有广义的概念,也有特指的概念。当某地疫情发生后,防疫系统尚未觉察到,在发现首例病例时,疫情已经“隐匿”传播了一段时间,这就属于广义概念的社会隐匿性传播。社会隐匿性传播的狭义概念,通常是指某个感染者,其传播链不清楚,找不到传染给他/她的上家。广义概念的隐匿性传播,需要通过加强疫情监测系统的灵敏性,能够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监测到。而狭义的社会隐匿性传播,是大家更关心的,需要具体分析。

一听到社会层面存在隐匿性传播,大家就非常担心,以为社会上还有很多隐匿的感染者没有被发现出来,即使开展了多轮核酸筛查,还持续出现社会层面隐匿性传播。

出现隐匿性传播,一般有两种可能。

一是排毒时间相对比较短的无症状感染者引发的。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其排毒时间相对比较短,大约为3-5天。当无症状感染者,甲某,把病毒传染给健康人,乙某,在乙某被诊断新冠感染后,回头再找到感染者甲某时,甲某已经康复不再排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显示乙某为没有源头的隐匿性感染。

二是间接接触造成的感染。尽管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仅相当于人与人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千分之一,如果不注意手卫生,间接接触造成的感染,也往往成为没有源头的隐匿性感染。

对于上述几种情景,可以通过高频率的多轮区域核酸检测手段,把社会层面的感染者,包括社会层面的隐匿性传播,挤压干净。对于连续多次都没有筛查出阳性的区域,核酸检测的频率可以放宽,比如一周一次;对于近期,比如三轮筛查,任何一轮中出现过阳性的区域,可以增加核酸筛查频率,一般要求每轮核酸筛查的间隔时间,要短于病毒传播的代间隔,奥密克戎毒株传播的代间隔平均为3天,即核酸筛查可以隔日检测或每日检测。

为何要开展多轮核酸检测?卫健委回应→

近期核酸检测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就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予以解读。

1. 疫情发生的地区,为什么要开展多轮核酸检测?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应对奥密克戎病毒变异株流行新阶段。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更快、潜伏期更短、隐匿性更强的特点,我们必须以快制快,及时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才能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在发生聚集性疫情时,特别是风险来源不明的情况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划定区域人口的核酸检测。在人群筛查结束后,根据感染者检出数量及其分布等情况,研判疫情防控风险,再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轮的核酸检测。只有尽快做到“应检尽检”,对感染者和密接“应转尽转”,及时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尽早控制疫情,才能减少核酸检测轮次;如不能做到“应检尽检”和“应转尽转”,将不得不通过更多轮次核酸检测来找出感染者。

在我们印发的第三版区域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中,对核酸筛查的策略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各地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判、细化,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2. 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为什么要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导致一些早期的感染者不易被发现。前期多地发生的奥密克戎聚集性疫情被发现时,已经在社区内隐匿传播了一段时间,给防控工作带来了困难。

在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中,核酸检测是迅速发现传染源、锁定管控目标,进而采取隔离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有效手段,在历次成功处置聚集性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利器”作用。尤其在今年以来有效应对吉林、上海、北京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过程中,核酸检测的作用更加突显。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核酸检测为中心扩大预防策略,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应对疫情。

在尚未发生疫情,但输入风险较高的地区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有利于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灵敏性,织密疫情监测网,更早发现潜在风险,更好落实“四早”要求;同时,有利于为“应检尽检”“愿检尽检”人群提供更为便利快捷的核酸检测服务。因此,各地可结合本地疫情防控需要,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

3. 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的意义是什么?布设这么多检测点是否成本过高?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按照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的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尤其是在省会城市和人口千万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目的是方便人们就近就便进行核酸采样,以便“早发现”,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的灵敏性。

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和地区已经陆续探索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比如深圳、杭州、大连、合肥以及江西省、湖北省多个城市。这些城市根据本地实际,合理布局核酸采样点,组织市民最短48小时、最长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总的来看运行稳定,取得了较好成效。尤其是一些地方通过多地联合采购核酸检测试剂等耗材,进一步压低检测成本,降低检测价格,促进了常态化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另据了解,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进一步指导各地降低核酸检测的成本和价格。

4. 常态化核酸检测是否是强制性的?

常态化核酸检测是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需求决定的,并非要求所有城市均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主要是集中在输入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和人口千万级城市;也并非要求所有人群均48小时检测一次,具体检测频次由当地根据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和防控需要,因时因势确定。

5. 在组织大规模核酸检测时,如何避免人群聚集带来的传播风险?

为指导各地组织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避免人群聚集,我们已经先后印发了三版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需要注意的方面主要有四点:

一是做好工作预案和组织管理。明确组织架构,理顺全链条工作流程。对辖区内各个街道、社区、小区的实际人口情况做到本底清晰,准确掌握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现状。一旦启动,要加强多部门协调统筹,建立扁平化工作机制,必要时集中办公,做好采、送、检、报等全流程的组织衔接。

二是优化采样点设置布局。综合人口数量、地理交通、核酸检测机构分布等情况,参考人设置一个采样点、600-800人设置一个采样台的标准,来确定采样点的设置。原则上以小区为单位设置采样点,现在这个季节优先考虑室外采样点;也可以选择体育馆、展览馆、学校操场等通风良好的场地。

三是加强采样现场的组织管理。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规划好进出路线,保证人员单向流动,并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通过提前分时段预约、通知及采样等,减少人员在短时间内聚集,缩短排队时间。现场要配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加强秩序维护,指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交叉感染。对于老年人、孕妇、残障等群体应设置绿色通道独立采样,增强人性化关怀。

四是社会公众予以积极配合。参加核酸检测的公众,要落实好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等措施,自觉服从工作人员的组织管理。在采样过程中,手不要触碰采样台等任何物体,采样结束后尽快离开,减少现场逗留和交谈。

6. 如何确保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核酸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严格检测资质准入。加强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对每一家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进行准入监管,强化技术人员资格考核,不断健全准入登记,确保进入的机构、人员符合资质要求。目前,全国具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的实验室约1.3万家,取得核酸检测资格的技术人员15.3万人。

二是严格检测质量控制。在常态化开展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工作的同时,我们组织国家临检中心每月对实验室进行室间质量评价。目前已累计对超过3.8万家次实验室进行了评价,合格率为99.4%。同时,在大规模核酸筛查中,对每一家承担检测任务的实验室派驻质量监督员,全程监督指导其检测工作,确保检测质量。

三是不断优化技术规范。先后制定两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操作规程,对技术人员、标本单采、标本混采、标本管理、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等全流程作出具体规定。创新开展了5合1、10合1、20合1混采检测技术,先后更新了三版人群核酸筛查组织实施指南。

四是重点加强第三方检测机构监管。制定并落实《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定期公布验收合格的机构名单;对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甚至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实验室,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依规处理,决不姑息。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继续加大核酸检测质量监管力度,综合运用好“飞行检查”、定期抽检、公布合格实验室名单等多种方式,持续提高核酸检测质量,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欧美多国出现罕见疾病!病例基本为男性,世卫组织警告可能发现更多病例

英国卫生安全局当地时间18日发表公报说,该国再增两例人感染猴痘病例(下称猴痘病例),目前已累计9例确诊。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8日确认美国出现今年以来本国首例猴痘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当晚表示,英国有可能出现更多猴痘病例。

英国卫生安全局当天说,新增的两例猴痘病例分别来自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在5月6日至15日,英国已确诊7例猴痘病例。该国最近发现的病例没有去过猴痘流行的国家旅行,可能是通过社区传播感染。

英国卫生安全局首席医疗顾问苏珊·霍普金斯说,这一情况是“罕见和不寻常的”,“这些最新病例以及欧洲各国的病例报告证实了我们最初的担忧,即猴痘可能会社区传播”。

伦敦公共卫生教授吉米称,此次猴痘是一次“极不寻常”的传播。他说:“在过去数十年间,从非洲流传出来的猴痘病例其实非常少。”

世卫组织18日发布关联英国猴痘病例的公报,称目前尚未确认这些病例的感染源,依据已知信息判断,感染似乎在英国发生,目前尚不清楚猴痘病毒在英国本土的传播程度,有可能发现更多病例。该机构建议英国继续强化公共卫生措施。

报告发现猴痘确诊或疑似病例

据媒体报道,葡萄牙、西班牙和美国近期也相继报告发现猴痘确诊或疑似病例。此外,瑞典和意大利也均已发现首例病例。截至18日,葡萄牙已报告5例猴痘确诊病例,另有15例疑似病例;西班牙报告超过20例疑似病例。这些感染者全部为男性。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8日确认,美国马萨诸塞州出现1例猴痘病例,这名感染猴痘的成年男子近期曾赴加拿大旅行。美国媒体报道称,这是2022年美国确诊的首例猴痘病例。

美疾控中心表示,该机构正与马萨诸塞州公共卫生部门共同调查这一病例。美疾控中心敦促美国医疗机构密切关注疑似猴痘引起的皮疹患者,无论他们有无相关旅行史,或者是否属于感染猴痘的高风险人群。

西班牙马德里大区卫生官员:

未来数日该大区将出现更多猴痘病例

当地时间5月19日,西班牙马德里大区卫生当局报告称,截至当天,马德里大区已确诊7例猴痘病例,另有22例疑似猴痘感染病例待研究确认。

西班牙马德里大区公共卫生部副部长萨帕特罗表示,未来数日内该大区必将出现更多猴痘感染病例。目前该大区所有猴痘感染病例或疑似病例状况良好,所有病例症状均较轻且已得到监管,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猴痘的传播与新冠病毒传播有关。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虽不易发生人际传播,但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也可能感染。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

据世卫组织介绍,猴痘的潜伏期大概为5至21天,感染者在被感染的前五天可能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淋巴肿大、肌肉疼痛和强烈气喘等症状。随后感染者可能出现皮疹,皮疹会从面部逐步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尤其是四肢,最后会结痂脱落。

世卫组织指出,猴痘病毒有西非进化枝和刚果盆地(中非)进化枝。据记载,该病毒西非分支的病死率约为1%,其刚果盆地分支的病死率可能达10%。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猴痘可能导致并发症、新生儿先天性猴痘或死产。虽然曾有疫苗和特定疗法获批用于治疗猴痘,但并未广泛应用。

刚果(金)1970年发现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感染者系一名9岁男孩。

英国国民保健制度网站显示,猴痘主要由西非或中非部分地区的野生动物传播,在英国感染风险非常低。该机构建议,在西非和中非旅行时,可通过用肥皂洗手、食用彻底烹饪熟的肉等方法降低猴痘感染风险。

专家称,猴痘病毒不会像新冠病毒一样引发大规模人群感染,请大家不必过分恐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5-3=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