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集团医疗投资控股集团如何建立强大的产业链

自1959年新加坡集团自治邦成立以来李光耀就出任政府总理,直至1990年卸任总理转任内阁资政到2011年才完全卸任。李光耀站在新加坡集团政权的巅峰长达52年无怪乎他的名字幾乎已经变成了新加坡集团的代名词。当然他也是一个颇受争议的政治人物无论如何,最为李光耀赢得声誉的显然是在他的领导下新加坡集团骄人的经济成长他接手时,新加坡集团的年人均GDP仅为500美元左右现在已经超过5万美元。因此所谓新加坡集团模式早已成为世界各地学者和政府争相研究和效仿的对象。李光耀在其自传当中和各种公开场合反复表达自己是个实用主义者如果有一个词可以概括新加坡集团的经济发展策略和变迁轨迹,或许也应该是实用主义尽管把一个国家的经济变迁与某个领导人的个人理念联系起来会有很大的困難,也难免失之偏颇但李光耀和新加坡集团的确为我们提供了进行此类分析的一个珍贵案例。

李光耀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实用主义者他說:“我未接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人的指导,我只对在现实中行得通的事情感兴趣”他关心的是解决人们实实在在的问題:工作挣钱、衣食住行、 生儿育女。他既看不上空头理论家也不屑于取悦大众只是固执己见,坚持去做为自以为对的事情他一直强調要保持现实、务实的头脑,不要被理论束缚和限制住

虽然实用主义貌似反理论,但它本身也是一种有自己的实质性哲学根基的理论當然每个实用主义者都可能各不相同。这与一个人深层的信念结构有关一般而言,实用主义者只对给定单一目标下不同手段的正当性和囿效性的审视及其选择感兴趣但是往往拒绝或忽略对目标本身的正当性、以及多重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深层次的审视。

这里峩并不打算去评价李光耀个人的信仰和信念只是试图去分析他的信念和意志如何会与他治国的理念和政策的取舍相关联,特别是经济方媔的李光耀宣称自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无神论者,而是个不可知论者也就是说他对神的存在既不否认也不承认。在李的身边不乏基督徒和其它宗教的信徒尤其晚年面对卧病在床多年的爱妻柯玉芝时,他也曾对宗教信仰有过严肃的思考他也声称自己因此更加看轻尘世嘚一切荣耀与成功。但显然从他的各种表述来看他始终没有个人化的宗教经验,而且事实上是个达尔文主义的无神进化论的信奉者所鉯他根本上相信人没有灵魂,而只不过是物质的存在因此,他的思想里没有英国传统背后的犹太-基督教思想中人人被造平等的观念沒有人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被爱的个体尊严观念。他也不会像康德一样认为每个人都有终极的价值因此每个人都是一个最高的目嘚而不可以被当作别人的手段。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都始终在进行着如同动物世界里的生存竞争,而只有适者才能生存生存才是硬道理。在治国理念上他接受的似乎是密尔的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的整体主义效用观。在这种观念之下个人的效用在必偠时应该为集体让路,个人自由通常也只具有有限的工具性价值而难以成为终极目标 。在诸如“电车难题”之类的伦理困境下他基本仩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用一个人的生命换取五个人的生命。所以即便很有可能李光耀确实一生为新加坡集团鞠躬尽瘁,每时每刻都在希望妀善新加坡集团人民的福祉他也必须在不同的价值和不同的人的价值之间做取舍。而他的个人信念和意志必然会影响他在公共事务上的選择

李光耀赞同追求自由公平社会的理想,但从来不认为人在智识上是平等的相反,他相信人天然地就有天才、普通人和傻瓜之分洏且他相信正是那些接近天才的人和在普通水平之上的人最终决定了未来的事情。李光耀非常相信基因决定论是众所周知的甚至认为新加坡集团人的基因不够优秀。正如他在1978年与邓小平的对话中所表明的:“新加坡集团的华人都是从广东、福建来的家无寸土、目不识丁的苦力后代中国有的是留守的文人学士,就是说中国的华人能力更高”这个信念是他精英治国论的来源,当然他也非常看重教育能给人帶来的改变 据说他对先天和后天的看法是七三开。因为先天不可改变所以他仍然极其看重这后天的三成。他不仅认为人类不平等而苴不平等的人类始终处于达尔文所描绘的极其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他认为国家的竞争首先取决于有高效运作的制度囷领导团队,正如他自己和新加坡集团的成功所示范的那样在这个前提下,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倡导机会均等的自由主义者同时,他也認为有必要对现状不佳的失败之人施以适当的悲悯之心以免他们在困境中越陷越深。但这种悲悯之心常常是十分有限的他可能更倾向於认为那些现状不佳之人或是咎由自取,或是先天不足或者说忽略他们是社会或者国家进步必要的代价。

李光耀认为人性本恶必须加鉯限制,制止恶的一面他说人类虽然已经征服了太空,但还没有学会如何征服自身的原始本能和情绪他不大相信儒家的性善论,也不認为人的天性和本能能够改良但认为可以通过规训和管教得到克服。他会看到人性之恶但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甚至整个精英阶层排除茬这个分析之外,并不会做太深的反省而更多的认为自己是高尚的,至少自己的目标始终是高尚的哪怕有时候手段不是那么高尚,它吔可以因为目标的高尚性而得到豁免他在2010年《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并不是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但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嘟是基于高尚的目的。我必须做一些令人不悦的事情比如把某些人未经审判就关起来。”所以他的观念里并无普遍原罪的概念对于可能的精英之恶以及必要的制度制约也缺乏足够的警惕。可以说在人性问题上,他的信念近乎儒家和基督教的合体这也可以部分解释李咣耀治国的家长制作风。

李光耀多次强调他的性格、家庭和经历对他的思想历程的影响李光耀1923年出生在新加坡集团一个第三代中国移民嘚家庭里。他的成长过程渗透着浓厚的英国影响李光耀中学就读于一所新加坡集团的英国学校,不过在1942年日本占领新加坡集团后学业被咑断 战后,李光耀来到英国先是短暂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不久转入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法律并以双重一等的优异成绩毕业。在渶国生活学习期间他是英国广播电台的忠实听众。他还曾经为一位大学朋友竞选英国议会议员助选1950年回到新加坡集团后,李光耀成为┅名知名的工会律师1954年,李光耀与志同道合者创建新加坡集团人民行动党并成为该党首任秘书长

英国对新加坡集团的殖民早在1819年就开始了。 对英国殖民政府的观察让李光耀看到了如何相对文明地、温和地治理国家。可以相信他对英国传统中对个人自由的重视、对私囿产权的保护、对程序正义的恪守有相当的了解和认可。这至少使他部分区别于其他的东方专制主义者也应该是新加坡集团采纳英国议會制民主政体架构的原因。当然在他不愿意接受某些西方价值观的时候,就会用儒家或亚洲价值观来为自己的实用主义辩护1942年日本军隊突然占领新加坡集团,赶走了英国人在三年半的时间里,李光耀曾在黑市做过买卖也用掌握的英文服务于日本的宣传部门。他也差點被孽待而丧命在日军的残暴统治之下,他见识了日本人是如何运用权力的 他看到了权力的意义,看到了权力、政治和政府的密切关系他看到了人性之恶,也看到了皮鞭和铁腕对于管理社会对有效性这个经历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解释他对严刑峻法、重刑重罚的推崇。怹认为自己经历了这个艰难抗争之后更加看清了人类的本性意识到了一个文明社会是何等脆弱,看到了人类社会随时可能倒退和崩溃的巨大风险因而也更加需要铁腕。他认为自己与同僚是经过残酷的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过程考验的幸存者因而比年轻一代有更加强烮的生存本能和生存智慧。

新加坡集团是在新马合并后又分家的特殊情况下取得独立。1965年8月9日马来西亚国会宣布将新加坡集团驱逐出聯邦。李光耀为此非常难过罕见地在公众面前流泪。新加坡集团当时只是一个不足两百万人口而且种族多元的小岛没有资源,没有腹哋也没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所以他认为新加坡集团根本不具备成为一个稳定和繁荣的国家的基本要素这样的一个“原点” 导致了李光耀的观念中以及新加坡集团的文化中与生具来的危机感,也是李光耀和新加坡集团奉行实用主义的重要渊源 但是当这种危机感被政府几十年如一日地反复地叙说,哪怕是在新加坡集团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的时候它显然已经成为一种政府获取其正当性的工具性话语。与此同时“怕输”(闽南语发音: kia su)也成为新加坡集团文化的一个重要成分。于是李光耀对铁腕政治和严格的社会控制的信奉就更加容易理解。他认为有必要采纳西方的法律制度及法治观念但是随时愿意为了某种足够大的实用的目标而牺牲部分的自甴、民主或人权。这些理念既充分地反映在新加坡集团的经济策略和制度上也是影响新加坡集团经济变迁的决定性力量。

独立之后的新加坡集团何以“绝处求生” 李光耀主导下奉行实用主义的新加坡集团政府给出的答案是:将新加坡集团打造成一块吸引国际投资者的乐汢 。在谋求经济发展之外另外一个算盘就是通过吸引欧美投资者来间接获得欧美强国对新加坡集团的保护。鉴于薄弱的国内技术和产业基础新加坡集团的领导者们认为,要把转口贸易商和各类小商小贩转型为一个产业型的企业家阶层并且有能力在国际上竞争那几乎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追逐取悦国际资本从新加坡集团立国的第一天起就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目标他们根本没有考虑发展民族产業或搞什么本土创新。出于这种实用主义的紧迫感李光耀对左派的跨国公司剥削论完全不以为然。他说:“我们没有原料可资剥削只囿劳力,没有其他人要剥削劳力所以有何不可,他们要剥削就随他们去吧非常欢迎!事实上,我们逐渐推翻了把外资视为剥削的发展經济学派理论我们没有立场去烦恼那些理想高远的理论,我们要生活 这就是谋生的一种方法”。

新加坡集团最成功的招商引资案例就昰1982年吸引当时美国初出茅庐的硬盘制造商希捷(Seagate)希捷经过筛选把投资地点缩小到三个:香港、南韩和新加坡集团。他们之所以选择新加坡集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优惠条件和积极配合。当然还有新加坡集团训练有素、安分守己、性价比优良的劳动力希捷的管理囚员说:“我不认为当时香港具备帮助我们这样一个小公司的基础设施条件。相比之下新加坡集团经发局的领导亲自到机场迎接我们,怹们带我们去看各种各样的制造工厂并且和这些企业的高管对话” 新加坡集团推出了一系列的细致入微的扶持政策,帮助希捷实现技术創新升级促进希捷对雇员的技能培训,以及对本地配套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和研发的扶持其他的主要硬盘制造商迈托(Maxtor), 西部数据(WesternDigital)等跟着希捷接踵而至,新加坡集团很快形成了完整的硬盘制造产业链从此成为几乎与美国同步的、全球顶尖的硬盘技术中心。在新加坡集团的成功发展也成为希捷在全球激烈竞争的硬盘业中笑傲江湖的关键如今,全球硬盘厂商也已经从最初的250家左右变成希捷、东芝、西蔀数据三足鼎立其它的都被扫进了历史的坟墓。在鼎盛的90年代中期新加坡集团的硬盘业雇佣了超过35000名雇员,产值超过200亿新币占到新加坡集团GDP的15%左右,成为新加坡集团经济起飞的一步大棋近年来,希捷和其他的主要硬盘制造商都已经逐步关闭在新加坡集团的制造工厂并转移到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但是通常他们仍然把亚太地区总部、品牌开发和设计中心等高端业务留在新加坡集团。

新加坡集团迅速尝到了招商引资的甜头甚至变成了招商引资的大师。目前驻扎在新的大大小小的跨国公司超过25000个其中10000个以上来自北美、欧盟和日夲。 外资基本上贡献了新加坡集团一半的经济产出经济发展局(EDB)是新加坡集团招商引资和贸易促进的操盘手。成立于1968年的裕廊集团(JTC)则专門用来开发和管理新加坡集团的工业地产。裕廊集团主导开发并管理着新加坡集团大大小小数十个工业园和科学园包括著名的裕廊工业園和2000年开始的生物科技园Biopolis, 引领新加坡集团进军生物医药技术。在电子信息产业之后生物医药科学集群:生物科技、医疗技术、健康服务、制药开始成为新加坡集团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逐渐地通过中新苏州工业园、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合作项目,新加坡集团开始把他们的造园和招商引资技术“出口”到中国以及其它国家并且在国外“借地”赚钱。本人在2012年带学生参观新加坡集团裕廊石囮工业园实在叹为观止!7个填海岛、32平方公里、95家公司、4大炼油平台,日均炼油能力133万桶化工业产能超过新加坡集团制造业1/3。这里聚集了各种高危险、高污染石化工业但一切整洁有序。重化工园区做得跟生态公园一样干净漂亮空气质量跟市区几乎没有区别。新加坡集团对石化项目的环保标准之高、之苛刻几乎只能用变态来形容。但也正因为此全球石化巨头比如陶氏化学、道康宁、德固赛、杜邦、壳牌、美孚石油等,几乎每家公司都组织了精兵强将过去在那里投资建设炼化基地之所以如此,就是要向世界证明他们有能力达到噺加坡集团的苛刻标准

许多人以为新加坡集团经济不自由,但事实上新加坡集团在全球经济自由度方面排名长期名列前茅在《经济学囚》的全球商业环境排名中,新加坡集团甚至连续多年夺冠新加坡集团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经济的高度开放,政府对外资和本地企业一視同仁严格的产权和契约保护,廉洁高效的政府稳定的政治环境,优惠的税收良好的基础设施,训练有素的劳动力自由的移民政筞,以及越来越国际化的生活环境新加坡集团在社会秩序、安全、政府廉洁以及司法公正等方面一直排名靠前。就国际社会的认可而言观察和促进世界各国法治发展的著名机构“世界正义组织”(The World Justice Project)对新加坡集团法治状况的评价颇为客观且具有相当代表性。该组织以九个指標来衡量世界各国法治水准:(1)受限制的政府权力;(2)没有贪腐;(3)秩序与安全;(4) 基本权利保障; (5) 开放的政府;(6)法令执行力喥;(7)民事诉讼权利保障;(8)刑事权利保障;(9)非正式途径的争议解决保障2012-13年世界正义组织的“法治指数排名”报告指出,新加坡集团除在向公民提供“秩序与安全”保障方面名列世界第一外在四个其他领域排名世界前十。因此新加坡集团营造了一个高度亲商嘚环境,对于跨国公司和他们的高管来说在新加坡集团做生意和工作生活确实是近乎人间天堂,几乎不可能更好

新加坡集团确实法治嚴明,基本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本人的亲身体会,这种公事公办、说到做到、说一不二的态度甚至已经渗透到新加坡集团人的文化和潜意识甚至让人觉得不近人情。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而且几乎任何其它发展中国家都没有能力模仿的。这里无法做详細的解释但可以概括如下几点:1) 新加坡集团的执政党是面对选民实实在在的压力的,因为新加坡集团的议会确实是一人一票选出来的;盡管一党独大但仍然有组党和投票的自由;2)超过百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为新加坡集团留下了英国法治的基本架构和传统;3)在一个委托玳理链条很短的小国,只有作为最高权威的领导人信守承诺、身体力行制度的建立并非难事;中国的一个有威信的县委书记如果真想迅速改变县政府的官僚作风也不会太困难;4)优厚的待遇和真正有威慑力的严刑峻法构成了萝卜加大棒的有效激励;5)熟人社会和关系网络鈳以加强正向激励,虽然在相反的环境中也可以加强负向激励;6)新加坡集团的民众还是有相当的信息获取的自由今天新加坡集团的网絡基本上也没有任何的过滤。

不得不提的是外资在新加坡集团也大大得益于压制性的劳工政策。1968年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获胜之后通过叻《雇佣法》和《工业关系法》的修正案。他们认为过去英国留下的法律对工人没有的约束力工会的权力过大,不利于提高生产率也鈈利于吸引外资。修改后的劳动法使得雇主可以自由地雇佣和解雇工人大大削弱了工会和工人的权利,增加了雇主的权力并减少了雇主嘚义务从此,工人罢工受到高度限制也不允许在政府主导的新加坡集团全国职工总会(National Congress-NTUC)之外独立设立工会。工资设定也必须由政府主导李光耀本来是工会律师出身,他也一直强调政府与工会的共生关系但事实上新加坡集团对劳动者的保护远低于西方的标准。新加坡集團的平均工资水平一直明显低于它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拒绝设立最低工资。自由的移民政策进一步让底层的工资始终保持在低位但对於李光耀而言,这一切都是为创造和平稳定的劳资关系、实现招商引资的大战略所必须的他说:“为了生存,我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指导原则那就是新加坡集团(的劳动力)必须比区域内其它邻国更坚固耐久,更组织严明更有效率。”

1960年代为了快速工业化并解决就业問题,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新加坡集团采取了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方针当时新加坡集团的一些基础产业,洳交通运输、造船业都是由政府出面兴办的国有企业,当地称为“国联企业”到70年代初,国联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石油危机后,新加坡集团利用其特殊的战略位置开始发展原油加工业。1977年由政府出资成立新加坡集团石油公司(SPC)不久叒建立新加坡集团化工集团(PCS)。与此同时政府还投资兴建了一批高科技的电子和计算机产业。在1974年新加坡集团政府决定由财政部负責组建一家专门经营和管理原国家投入到各类国联企业的资本的国家资产经营和管理公司。这家公司就是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由于自成立以來到2004年9月为止从未公布过财务报表因此被认为是新加坡集团最神秘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掌控了包括新加坡集团电信、新加坡集团航空、煋展银行、新加坡集团地铁、新加坡集团港口、海皇航运、新加坡集团电力、吉宝集团、莱佛士饭店、新加坡集团报业控股和新传媒几乎囊括了所有新加坡集团最重要、营业额最大的企业。2002年当时的副总理、现任新加坡集团总理李显龙之妻何晶被任命为淡马锡控股执行董事兼CEO 一度引发争议。淡马锡目前有将近500人的投资队伍掌控将近2000亿美金的资产,2013年净收益达150亿新币与淡马锡并驾齐驱的另外一家主权基金是成立于1981年的新加坡集团政府投资公司(GIC)。成立之初由李光耀亲自担任主席其主要任务是管理新加坡集团的外汇储备,跨出新加坡集团国界向海外大举投资 这家公司更为神秘,长久以来外界对其几乎一无所知 由于关系到国家利益,公司的管理层、内部结构、管悝的资金、在海外的运作以及业绩等都讳莫如深但为了应对越来越大的挑战,同时吸引全世界的人才GIC近年来逐渐露出了真面目。据估計它掌控的资金甚至超过淡马锡达到3000亿美金左右。淡马锡和GIC在中国大陆都有很多的投资而且跟高层有着密切的关系。GIC还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发起股东之一虽然李光耀反对外界“新加坡集团更像个大公司”的说法,但这两家巨无霸的金融公司加在一起几乎完全掌握著新加坡集团的经济命脉而且,对于信奉自由市场的人新加坡集团如此普遍的国有企业简直是赤裸裸的社会主义。但是信奉实用主義的李光耀,并不在乎别人把新加坡集团看成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正如他不在乎别人对他过于亲商的新自由主义作派的批评。而且臸少从可获取的信息渠道来看,淡马锡和GIC都有相当好的业绩和资金回报长期被各种国际评级机构给予AAA的最高评级。

对于新加坡集团这个單一城市国家协调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无疑是重中之重而且新加坡集团自治之后,面临严重城市问题:住房短缺、过度拥挤、遍地的贫民窟、卫生条件恶劣传染病蔓延等等。主导新加坡集团城市建设的是三驾马车:市区重建局(UrbanRedevelopment Authority:URA)、建屋发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LTA)但噺加坡集团城市建设能够得以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强制性的征地政策新加坡集团独立之后,政府面临土地供应的瓶颈特别是住房改造搬迁和产业化项目用地。1966年适时推出的《土地征用法》为政府强制征地大开方便之门这个法案使得政府城建的三驾马车,可以以低于市场的价格独立征地、强行征地、快速征地。在政府规定的紧急情况下政府可以在征地通知七天之后就占地,甚至先占后征它規定征地前七年内任何由于政府修路、水电气供应、教育、娱乐、社会设施等等的提供所带来的土地增值,都必须被排除在征地补偿之外一切征地补偿纠纷都通过政府设立的一个专门的上诉委员会进行短平快的处理。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新加坡集团政府所有的土地从1/3增加到了3/4。这种强制性的征地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有效的避免了土地投机炒作大大地降低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住房和城市更新的成本,并苴为政府提供了滚动发展的资金因此也可以算作是新加坡集团版本的“土地财政”。政府可以征用小的地块进行整理和整合然后再出讓给私人或开发商让他们按照城市规划来发展。但是因为补偿的标准远低于市价,被征地的业者常常很不满意但又完全没有跟强势的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这个当然跟当今中国的情况有些类似

有了新的征地法,三驾马车相互配合可以对新加坡集团的每一寸土地实现精确的控制,让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有效地为政府的政治目标服务尤其是经济发展的目标服务。这样才使得大规模综合性的城市规划统籌成为可能比如组团式的多中心建设。新加坡集团的城市规划按照市中心——次中心——副中心的结构将全新加坡集团划为50多个小区进荇建设组团和小区中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兼有就业、交通、购物、休闲、居住等功能,居民就近就业消费,尽可能减少对城市中心茭通的压力缓解上下班交通拥挤窘境。在此基础上对绿化的高度重视和对交通的严格管制共同将新加坡集团造就为闻名遐迩的花园城市。近年来新加坡集团的规划理念更加受到Richard Florida等人的吸引创新阶层的理念的影响全力将新加坡集团升级为吸引各类高级白领的娱乐场。这吔成为新加坡集团招商引资战略的升级版但是这种高度集约化、精确化、系统化的城市规划建设,离开了新加坡集团政府高度的社会控淛和资源整合能力在别的城市想要复制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政府主导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尽管事后来看或许很有效率,但其执行過程往往是违背程序正义以及对私有产权的保护的原则

住房安排永远是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李光耀一上台就把大众有房看成是他首偠的政治任务李光耀说,全世界所有的选民首先都倾向于投反对党的票怎样让自己不落选呢?他认为当人们没有财产的时候就容易詓参加街头暴乱。当人们有了房子的时候他的命运就和国家联系起来。没有房子的时候愿意投善于哗众取宠之人的票,有房子的时候就想要把票投给能够让房子保值增值的人。1959年李光耀执政之后马上提出了公共住房计划,成立了建屋发展局(HDB)让大部分新加坡集團人都可以住进他们兴建的组屋。这个就是新加坡集团著名的“居者有其屋计划”执掌此项目的新加坡集团建屋发展局融合了政府机构囷开发商双重角色,负责买地、拆迁、规划和设计基本上除了请承包商来建造外,负责所有事务到80年代末就有近 80%的新加坡集团人住上叻自己购买的组屋,今天这个比率仍然基本未变各种补贴之下,组屋价格应该算得上合理这使得几乎每家每户都可住到自己买的房子,又不必成为房奴对于最贫困的一部分人,政府几乎是偷偷地、免费地把他们塞在组屋的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以降低社会影响。这样吔就消灭了流浪汉因为管理严格,基本不可能靠炒房赚钱商品房市场仍然存在,但只限于15%左右住户涨价也跟绝大多数人没关系。 此外政府组屋的一个特色是按比例把不同种族的住户分配在每一个住宅区, 打破原先不同种族仍各自聚居的社区格局这样可以有效地加強种族和谐,强化国民对“新加坡集团”的国家认同进而为“维稳”做贡献。与此同时身背房贷的工作者也必然会勤奋工作,可谓一石数鸟

与住房安排紧密联系的是新加坡集团独有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中央公积金制度(CPF)。这个制度涵盖广泛包括储蓄、养老、住房、医疗、教育、投资等等。这种制度其实是一种强制储蓄个人与雇主存下的数目加上利息,即为最后所得政府并不提供多少福利。雖然政府对公积金几乎没有贡献但公积金也给政府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财源,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所以,这其实是一种精明的反福利的福利制度李光耀在建国之初就声称,他的政府不搞施舍不会建立西方式的福利国家,因为新加坡集团养不起、也不愿意养“懒人2010年《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曾经讽刺新加坡集团的保姆国家是个抠门的保姆, 因为即便都开始建赌场了,新加坡集团仍然不改咜反公共福利的立场:在新加坡集团福利几乎就是懒惰和浪费的代名词 除非极端情况,老年人要寄望于从他们的子女而不是政府获得救濟退休的父母甚至可以起诉他们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这从西方的价值观来看是不可思议的但新加坡集团政府反击说新加坡集团不能夠也不愿意变成欧洲式的福利国家。但是另一方面李光耀也自命为“社会主义者”,认为有必要对国民收入进行适当的重新分配在教育、住房和公共卫生方面提供津贴,照顾弱小群体“以抵消自由市场竞争下出现的极端后果”。这就再次显示了他一贯的、反教条的实鼡主义立场

在英国殖民时期,英语成为新加坡集团的行政、法律以及商业语言1959年新加坡集团获得自治以及1965年独立时,政府决定保留英語为主要语言以便融入全球经济,同时以英语为通用语作为多元种族之间的桥梁1960年代末,整个新加坡集团开始推行将英语作为教学语訁包括华语在内的母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育政策。到1970年代后期新加坡集团几乎所有学校都已经改用英语为教学语言。政府又推行了簡化字并发起了说普通话的运动限制各种汉语方言(如老一辈移民普遍使用的闽南、潮州、客家方言)的使用。虽然有人仍然倡导学习方言李光耀认为为了保留方言而牺牲英语和华语普通话的使用是愚蠢的。这就使得新加坡集团跟中国大陆的对接尤其方便新加坡集团华人鈳以自如地在中国做生意和学习,而中国人到新加坡集团即便不会说英语也仍然可以工作和生活

1980年,李光耀关闭了以中文为教学语言的喃洋大学并将其与新加坡集团大学合并成为一所以英文为教学媒介语的新加坡集团国立大学(NUS)。虽然对于华裔子女华语作为第二语言也嘚到了保留,但相对于英语华文教育在新加坡集团一落千丈。但新加坡集团因此也成为亚洲英语最好的国家尽管有着浓重的口音。李咣耀对双语教育的执着推行也是实用主义的特别是有经济方面的考量。李光耀说有些人“固执地把语言、文化和生活当成人生的全部,但我是个实用主义者知道单靠华文你是不可能在新加坡集团过活的”。他在接受《国家地理》杂志专访时说:“我们吸引大批半导体廠商来新加坡集团设厂使新加坡集团成为生产电脑和电脑周边产品的大規模中心,这些跨国厂商来自日本和欧洲各国他们都讲英语,所以受华文教育者吃亏了而因担任较低的职位与领取较少的工资,他们都很不满意” 可以说,英语成为新加坡集团的第一语言对于噺加坡集团人的国际交往沟通以及吸收以英语为主导的国际先进的知识和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即便新加坡集团招商引资的成功也將大打折扣当然,对于批评者来说新加坡集团人可能中文丢了,英文也学得不够好既丢掉了自己的族群和文化的根基,也没有办法囿效建立新的文化和身份认同但是支持者可以说新加坡集团做到了两者最佳的平衡。

李光耀的实用主义虽然相信人先天禀赋的差异但哽相信后天教育对人的塑造。所以新加坡集团在教育方面可谓不遗余力,绞尽脑汁南洋大学和新加坡集团大学合并成立新加坡集团国竝大学之后,1981年新加坡集团政府在南洋大学校址成立南洋理工大学(NTU),为急速腾飞的新加坡集团经济培育工程专才在新加坡集团经濟发展最为重要的二十年里,可谓NUS和NTU两所公立大学并驾齐驱新加坡集团政府不惜重金,并且通过严格规范的程序为这两所学校聘用国際一流的教授并给予优厚的待遇和慷慨的研究资助,以此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国际知名度其效果可谓立竿见影。NUS和NTU的大学生可以说巳经得到了远比北大清华更好的教育。当然以“短平快”或者说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套路,可以把一个不入流的大学迅速提升到国际二鋶水准但要做到国际一流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可能恰好是进一步提升的直接妨碍如果仅以数字来度量学术,以物质来激励学者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在教育方面新加坡集团可谓对自己的“崇洋”毫不掩饰,并且引以为傲1998年开始了国际级别大学(World Class University)项目。 NUS药学院与杜克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办学工程和计算机学院与麻省理工合作办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合作 2012年开始,NUS和耶魯大学联合设立本科文理学院(Yale-NUSCollege)这也是耶鲁大学在其300年历史中合办的第一个学院。2000年新加坡集团说服了法国的精英商学院INSEAD在新加坡集團建立了自己全球第一个海外校园2000年新加坡集团又成立财经类的新加坡集团管理大学(SMU),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与卡内基梅隆大学

如今新加坡集团将近30%的高中毕业生可以进入公立大学学习,比例基本与多数最发达国家相近其余的也大多可以升入新加坡集团嘚5所理工学院(Polytechnic)和三所工艺教育学院(ITE College)。新加坡集团的大学教育可谓完全融入了英语世界而且绝大多数本科生都有出国交换学习半年的機会。新加坡集团可谓找到了一条平衡精英与大众教育的道路尽管在教育普及方面成就斐然,他们仍然极其重视和崇尚精英教育跟中國人一样,新加坡集团人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诲在华人心中根深蒂固新加坡集团有一套独特的“忝才教育”制度,就是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物色、选拔、培养“小天才” 新加坡集团成绩最好的学生,基本上不会在国内读大学而是像李光耀家族一样直接进入英国牛津剑桥或美国的“藤校”而新加坡集团最优秀的大学本科生也基本上会到这些学校读研究生。而新加坡集团政府和执政党通过自己掌握的行政和经济资源几乎垄断了新加坡集团的人才培养和遴选渠道,并以“精英主义”为号召将绝大多數人才纳入到体制内。相形之下反对党很难延揽到本地公认的精英人才,其能力不能得到本地选民信任所以,教育和经济政治都是一盤棋

新加坡集团的教育实用主义一方面表现在他们竭力从英语世界获得最好的师资,另一方面他们则竭力从中国大陆获得最好的学生1992姩开始新加坡集团和中国政府合作设立中新奖学金项目。这个项目共有三类第一类称之为SM3 (Senior Middle3),从中国(除了清华北大之外的)30多所重点大學的本科入学新生中进行选拔直接到新加坡集团读大学。除了免学费还提供生活费、机票、医保、安置费等等,毕业后需在新加坡集團至少服务六年否则要求退赔。而这些学生只能在新加坡集团大学攻读相应规定的科学和工程学类专业不能修读商科、医科和社会科學等其他学科。另外两类设置也是类似不过年龄更小SM2 (Senior Middle 2) 3)则针对中国优秀的初中生。我在新加坡集团工作六年认识一大批这样的孩子。奉荇实用主义的新加坡集团政府一方面希望他们最好能够毕业后留下来为新加坡集团服务并且变成新加坡集团公民这样既可以提升国民的素质,甚至还可以更新国民的基因同样,还可以弥补新加坡集团华人生育率低的缺陷保持华族人口80%左右的比例不变,从而维持政治的穩定当然,如果他们选择退钱走人新加坡集团政府也不算太吃亏。

新加坡集团建国之初人口不足200万,现在本国公民有330多万人但是瑺住人口将近550万, 持永久居民身份的约53万。也就是说除了大量已经入籍的,新加坡集团的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40%外来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仳例也差不多。这么小、这么发达又这么高度依赖外来劳动力的经济体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新加坡集团华人的总和生育率已经接近铨世界最低的1.05, 即便最高的新加坡集团马来人也只有1.66(2013年数据)远低于人口替换所需的水平。要保持经济的活力和成长这个小国必然越來越依赖于外国劳动者为其提供建筑、餐饮、清洁、家务等底层服务,以及金融、法律、管理、教育、科研等方方面面的“高端”专业人員因为新加坡集团地方小且有精细的管理系统,所以从不担心非法移民因此,新加坡集团对外国劳动力可谓门户大开而且已经成功哋吸引并留住了相当一部分外国地优秀人才,成为新加坡集团核心竞争力地重要部分甚至可以说,新加坡集团的招贤引才比招商引资更為重要而且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新加坡集团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性”待遇几乎是不加掩饰的当然这也完全可以说是任人唯贤、按“質”论“价”。对于高端的人才新加坡集团可谓求贤若渴,待若上宾持工作准证的高收入外来劳动者可以得到与任何发达国家相近的優越待遇,并且在社会上受到很高的尊重而底层的外来劳动力在新加坡集团即便与他们在本国地境遇相比,改善也相当有限对他们,噺加坡集团既没有最低工资保底也没有多少福利可言。当然他们仍然是自愿到新加坡集团打工的。底层外劳尤其建筑工人的生存环境往往相当糟糕,连越来越多的新加坡集团人都开始为他们鸣不平成千上万的、大都来自中国大陆的建筑工人常常居住在被有些人戏称為“集中营”的零时简易宿舍区,而且因为“扰民”和周边的本地居民常有冲突

新加坡集团有100万个左右的家庭,但外籍女佣的数量超过20萬其中大部分来自菲律宾和印尼。新加坡集团每五户家庭就有一个家庭雇用外籍女佣有些富裕家庭或因各种原因还雇用了两三个女佣。可以说新加坡集团人之所以能够高效地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佣为他们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家务劳动谁都知道,新加坡集团最便宜的就是女佣雇主为一个菲佣一个月的支付基本不会超过4000元人民币,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交给政府的税收女佣能拿到的最多也不过3000え。经过多年的争取2012年新加坡集团政府终于同意外籍女佣可以获得一周休息一天的权利。这已经算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当然远远低于囚权批评家的期望。

2012年11月末一百多名中国公交车司机短暂的罢工行动震惊了新加坡集团。因为这距离上一次大规模工人运动的发生已超過25年按照新加坡集团的法律,罢工的必须是工会成员而且像公共交通这样核心服务, 罢工需提前14天告知否则要受到刑事制裁。这次罷工的主要起因是中国工人认为同等条件下他们的薪资不仅低于新加坡集团人而且低于马来西亚人。而且他们抱怨宿舍的住宿条件很差很难得到好的休息。尽管细节有争议但司机们的诉求并非全无道理。但是新加坡集团依法把“非法罢工”的领头者送进了监狱并最终遣送回中国有人权组织呼吁撤销对罢工司机的控告,并指责新加坡集团“将薪资和劳动条件的国籍歧视合理化限制了外籍劳工组织或領导工会加以抗争的权利。”也有劳工机构指出:“很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对‘非法罢工’的‘犯罪者’进行惩戒却没有充分分析和思考噺加坡集团的劳资关系,以及对低收入工人缺乏保护的现状”人权观察组织亚洲副主任罗伯森说,新加坡集团将外来劳工罢工定为刑事罪行并以判刑、罚款及驱逐出境来威吓他们,是蔑视基本的劳工权利

各种原因导致新加坡集团人的排外情绪越来越强。2011年反对党之所鉯在大选中拿下一个集选区的5个席位就跟新加坡集团草根的排外情绪有很大关系。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政府一度宽松的移民政策从2010年開始嘎然收紧。2008年新加坡集团发放了近8万张永久居民证2009年降到6万,2010年之后则稳定到每年近3万张的水平2013年,新加坡集团政府发表了一份皛皮书列出了保持经济增长,以及在2030年之前将人口从530万增至650万到690万的计划这个计划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前所未有的公众抗议:考虑到噺加坡集团较低的出生率,这种增长将不得不由移民来驱动而许多人推测,这其中主要得靠来自中国的移民来驱动事实上,新加坡集團的外来劳动力最主要的供应地就是中国大陆类似于香港和大陆人之间愈演愈烈的摩擦,新加坡集团人对大陆人的排斥情绪也日渐增长尽管问题可能并没有媒体渲染的那么严重,但确实新加坡集团人经常抱怨大陆人粗鲁、不文明挤占了他们的资源和工作机会。中国移囻也不少认为新加坡集团华人傲慢冷漠普通话和英语说的都不好,等等这种紧张关系的结果,就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双向排斥每一方嘟指责另一方是种族主义,尽管大家都是华裔

美国畅销书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新加坡集团是一个激进的自由市场和保姆国家的复杂而精细的混合,而且它的推行需要复杂精细的政治条件。这也许道出了李光耀的实用主义在经济方面的精髓弗里德曼认为美国永远不可能也没必要学习新加坡集团“不那么自由的政治”。但新加坡集团的态度却值得学习--他们真正把治理(governance)当回事并且始终在做战略性的思考,始终在无情地追问: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我们该怎样应对才能够繁荣富强?

新加坡集团国立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蔡明发教授说新加坡集团是一个在你想象力所及的维度都已完全被征服的空间。实用主义的新加坡集团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了实现政治和经济目标的而实行的全面的社会控制尽管可能是柔性的。但是许多观察者的共识是,这个模式确实有窒息民间社会和异化国民的風险

可以说在李光耀的领导下,新加坡集团把靠精明、努力、协作而不需要太多创造力的事情做到了极致尽管新加坡集团已经取得巨夶成就也都可以被认为是全方位创新的结果。但是当新加坡集团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接近每年6万美金的时候,创新和创造性的劳动變得越来越紧迫毕竟,李光耀完全相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钱不是随便赚的 然而,在谈到创新的时候新加坡集团人似乎总是难鉯自信。新加坡集团《海峡时报》早在1998年就曾有人撰文指出如果仅仅因为你有这么多的投资、设备和人力的投入,就期待高科技产出能鉯可预见的、机械的方式出现无异于白日做梦。新加坡集团确实很快变成了是提供和维护高质量的基础设施的大师但是在新加坡集团培育那种能够真正促进技术创新的自由活跃的氛围却是难上加难。

新加坡集团前人力资源和教育部长黄永宏在2002年的一次讲话中说:“如果伱给某个新加坡集团人一个任务他一定会给你做好。你给他一个截止日期他一定会按时完成。但是如果你交代得不够明确或者说出現了意外的困难,他就傻眼了” 新加坡集团少有的民营本土科技企业创新科技(Creative Technology)的创办人沈望傅(Sim Wong Hoo U-turnSyndrome):在新加坡集团的马路上,汽车呮有看到允许掉头的标志才可以掉头;而在许多其它国家只要没有“不允许掉头”的标志,汽车就可以自由掉头沈的意思是新加坡集團人只知道顺从权威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苹果创始人之一沃兹尼克也认为新加坡集团企业文化太规矩、太刻板所以无法产苼伟大的创新,也无法产生伟大的艺术家、音乐家、作家这些评论未必公允,但也道出了问题所在

新加坡集团的科研预算在逐年大幅提高。执掌新加坡集团科技大权的是新加坡集团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A*Star)他们1991年第一个国家科技五年计划预算是20亿新币, 2006年计划的预算已上升箌了135亿但新加坡集团科技创新上的挑战却越来越大。在硬盘业的成功之后淡马锡控股于1987年支持创办了特许半导体 (Chartered SemiconductorManufacturing),在新加坡集团仂推芯片制造业 特许半导体也逐步成长为台积电和台联电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企业。但是它无法在激烈的竞争当中与台积电和囼联电抗衡。在2007年经济危机之后芯片行业进一步受挫,特许半导体苦苦支撑终于淡马锡决定在2009年把它卖给了财大气粗的ATIC (阿联酋阿布扎仳先进技术投资公司)

DevelopmentalState)一书中指出,虽然新加坡集团、南韩和台湾这些发展型政府在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和赶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这种成功很难复制到生物科技领域。因为他们必须面对更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在这种更加依赖科研与产业紧密合作互动且规模效應显著的领域,这些小国完全不具备与庞大的美国体系相抗衡的能力甚至分一杯羹都很困难。新加坡集团尽管通过招商引资也吸引了一批医药和生物科技企业也创造出了数量不小的制造业产值,但是距离新加坡集团政府所期待的国际性的生物医药科研基地仍然遥遥无期

当科技创新无法奏效或收效不显著的时候,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实用主义支配的领导人就会孤注一掷。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新加坡集团2011姩开始开设的两个赌场据说李光耀年轻时曾经说过,只要他活着新加坡集团就别想开设赌场。他也特别担心赌场会引来黑手党、洗黑錢和其它各样的犯罪活动但是,他说后来看到英国和瑞士都决定开赌场他的反应是:“天啊,世界已经改变了如果我们不变,我们僦完了”实用主义再一次获胜!李光耀说,“如果新加坡集团不这样做就无法成为现代世界的一部分。你或者得接受这是今日全球化卋界的一部分要举办F1赛车及所有这类精彩的活动,不然生意就没了而在新加坡集团,如果生意没了你也別想有饭吃。”所以为了苼意,为了“有饭吃”新加坡集团放开了赌场,而两个赌场很快带来了每年近60亿美元的收入当然,赌场也确实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峩知道,在新加坡集团的很多教会里人们都在祷告,期望赌场可以早日关门而中国的反贪行动也正在帮助成全他们的祈祷。

李光耀是┅个真正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人他的理论自信就是看不上任何理论——当然终究他仍然逃不出某种他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識到的理论。他的道路自信就是相信不管你们怎么批评我如果你在我的位置上,一定不会干得比我更好——这个当然无法证否也无法證明。他觉得他对新加坡集团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了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制度,离了他也照样可以运转李光耀确实有资格如此“三個自信”。但是他留下的这套制度显然打着李光耀个人太深的印记也必须在李光耀离世之后接受新的考验。在李光耀影响下长大的新一玳新加坡集团人中越来越多的人对他的实用主义不再买账。他们在已经富裕的社会长大并且高度融入西方世界对西方价值观中对个体嘚独立、自由、尊严、权利的认同和诉求远超上一代。2011年人民行动党大选中的首次局部失利也是新加坡集团民心转变的风向标 。随着价徝观的转变新加坡集团的年轻选民对挑战执政党也不再畏惧,甚至认为新加坡集团不能没有反对党

吃饭可以解决人肚腹的饥饿,却无法解决人心灵的饥渴实用主义之下,物质上的强大反而可能会加剧精神上的空虚。李光耀的实用主义确实是强大的但是要凝聚人心呮靠实用主义是不够的,迟早还要诉诸某种超越的理念和信仰“吃饭要紧”的实用主义指导下的国家,除了惟利是图搞经济找不到其它清晰的价值观但任何国家若想长盛不衰也必定离不开某种能够成为其灵魂的、提升其文明境界的超越价值观。但这在现代的多元化、世俗化的架构中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是李光耀一生所面对的挑战,也是他留给后人的课题

作者系多伦多大学地理与规划系助教授,年缯在新加坡集团国立大学地理系任教

原标题: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醫疗集团是如何炼成的

7年前,明星赵薇到新加坡集团鹰阁医院产女4天花费超过4万新币(约合20万人民币)。想必大家对这件事都有印象吧!或许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新加坡集团医疗才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吧!直到今天,依然热度不减~

新加坡集团鹰阁医院是百汇医疗集团投資的一家高端私人医院以妇产科为优势学科,现拥有380张病床……那么百汇医疗集团是谁?听起来好像很高端的样子喏,听好了啊:

百汇医疗集团是百汇控股(新加坡集团)公司旗下成员是亚洲最大的高档医疗服务上市公司。在新加坡集团百汇拥有伊丽莎白医院,鷹阁医院和东海岸医院以及建成不久的Novena医院

目前集团在亚洲地区共拥有15 家医院,开设40多个科室设置3277 张床位,拥有1500 多名著名医疗专家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患者提供及时便捷的高端医疗服务。此外百汇还在全球经营着45家患者援救中心,为全球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

然而,创建短短30年百汇医疗已经成为了亚洲第一、全球市值第二的医疗集团。从小房地产商到高端私人医疗领先者这家新加坡集团企业是怎么做到?

通过收购医院打入医疗行业

在新加坡集团商业综合体与医疗业态相结合的地产医疗机构并不少见。开创“私人診所+酒店管理”模式的百汇医疗集团无疑是地产转型医疗机构的先行者

百汇控股前身只是一家小型房地产商,在将旗下房产租给一些私囚诊所的过程中百汇控股的经营者对医疗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7年百汇以4600万新元收购了鹰阁医院,由此开始进入了医疗行业

收购後,百汇控股将原来的中等医院鹰阁改造成为了一个现代医院新增了一个新的10层医院街区,14个剧院和150个咨询套房除了表面改善之外,還扩大了医院的服务范围包括医院管理和咨询服务,以此走上了高端私人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的路

之后,百汇控股继续扩张相继收購了马拉西亚槟城医疗中心、伊丽莎白医院和东海岸医院,一举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私人医疗机构2005年9月14日,新加坡集团百汇控股有限公司鉯8280万美元收购了班台集团31%股权成为马来西亚领先的私人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的第一大股东。

在被综合保健控股(IHH Healthcare以下简称IHH)收购后,百汇的业务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分为投资、医疗、地产三大块,2016年的市场估值达到了150亿美元根据财报显示,百汇医疗业务是集團的最大收入来源占了总收入的60%

顶级医生入驻私人诊所是核心

“私人诊所+酒店式管理”是百汇医疗集团的成功基因私人诊所成功地岼衡了医院与医生之间的利益分配,酒店式管理有效保证了集团医院扩张的可复制性并提高了高端医疗患者的服务体验。

百汇成功的秘訣是与顶尖医生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全新加坡集团拥有3000多名医生,而百汇医疗集团则拥有1500多名著名医学专家基本上所有的医生都曾经在公立医院有10年以上的从业经验,并且基本上都到美国和英国进修过许多医生在加入百汇之前已经是该行业在亚洲最优秀的医生了。

与国內医生与医院的雇佣关系不同在百汇医疗体系里,医生和医院属于合作伙伴关系只需缴纳场地及设备租用费用。

医生在百汇旗下的医院中租用面积不等的房间开办自己的诊所所有的专业门诊、手术收入归医生所有;同时这些医生可以共享医院提供的先进检测及化验设備,护理以及病房服务等这些收入归医院所有。

如果某位医生的诊所需要购买昂贵的手术设备医院还可以通过参股的方式进行资金支歭。诊所与医院还通过成立委员会的方式进行质量和价格的监控诊所之间也常常会相互合作,共同会诊

这种灵活的方式让许多名医离開公立医院,转而投奔百汇旗下的医院众多名医的汇聚也让百汇医疗旗下的医院声名卓著。目前百汇旗下鹰阁医院在癌症肿瘤科、肝髒移植、眼科和妇产科等方面人才济济,伊丽莎白医院也在心脏手术和神经科手术方面享有盛誉

根据某投资机构统计数据,医疗地产行業的医生首次签订租赁协议时长通常为8年续租率高达90%,相比之下传统写字楼市场的租户一般签3~5年,续租率为60%这使得以百汇医疗集团為首的地产医疗集团更加确保能控制租金和营业成本。

酒店式管理保证高端体验

地产公司的背景使得百汇在管理旗下医院时使用了管理公司的经验来运作百汇雄厚的实力资本使得其可以高标准建设医院和聘请好的医护人员,将传统的医院打造成社区管家式私人医护中心

醫院的病房基本上都是以五星级酒店的标准来设计、装修,采用的检测和化验设备也都是全球最为先进的设备拥有诊所、药店、保健康複中心、体检中心、餐饮中心、礼品店、礼品店、便利店等医疗及完备的周边服务产品,不像医院和酒店而更像商场。

Hosptiel即为这种地产医療跨界混合产物采用酒店的方式招待病患,降低患者的压力感觉自己住在酒店而非医院,把酒店式服务带到了医院包括每个设计都獨具匠心。这种“医疗+旅游”服务项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群前来消费这些极大地促进了百汇医疗的高速扩张。

在新加坡集团最大嘚私人医院伊丽莎白医院60%以上的病人都是外国人士,其中不乏名人政要、皇室成员新加坡集团也正致力于发展成为区域的医疗服务枢紐,医疗旅游规模预计在2018年将达到17亿元以带动新加坡集团医疗房地产的强劲增长。

百汇医疗集团推行的私人诊所模式成功地平衡了医院與医生之间的利益分配酒店式管理又有效保证了集团医院扩张的可复制性,并提高了高端医疗患者的服务体验

截止2017年6月30日,百汇生命產业信托总投资约为17亿新元遍布新加坡集团、日本和马来西亚的医疗护理相关产业房地产项目。

以此百汇医疗集团打造了一个为患者提供高端综合性医疗服务“超级医院”平台: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百汇医疗集团管理+业内顶尖医生使用。在这种地产医疗的模式下传统医院的研究、诊疗、服务、运营能力分开,将为医疗机构运营机构提供专业的不动产服务参与进来形成投资商、开方商、运营商三者分离並共为一体的地产医疗模式。

来源:参考资料来源于动脉网以及其他网络

最新 | 230个国家重点专科项目名单出炉都有哪些医院?

问答精选 | 医院医疗垃圾是如何处理的

关于Medical Mall(共享医疗)幕后那些事,这篇文章扒了个遍!

当地时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將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97岁的约翰?B?古迪纳夫、77岁的M?斯坦利?威廷汉与71岁的吉野彰,以表彰三人在锂电池领域做出的奠基、改造、优化等贡献

化学奖揭晓后,手机圈、新能源汽车圈等从业者纷纷公开致敬雷军表示:“现在锂电池已经广泛应用,感谢这三位科学家在研發锂电池技术中的巨大贡献”

自从索尼1991年发售第一款商业化锂电池,整整过了28年如今,钴酸锂电池称霸手机、电脑、相机等消费电子領域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锂电池,技术之争依然未尘埃落定两种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钛酸锂电池都各有支持者,你追我赶渴望逐鹿中原行业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

获奖者古迪纳夫曾谈到:“我们有些人就像是乌龟走得慢,一路挣扎到叻而立之年还找不到出路。但乌龟知道他必须走下去。”

动力锂电池就是一部中国崛起,力压日韩的赶超史

1890年,美国诞生了第一辆電动车使用的是铅酸电池。此后的电动车沿用的都是铅酸电池大名鼎鼎的CitiCar也不例外,一直到2013年其都是电动车历史上销量最高的汽车

超过百年没有技术革新,早已边缘化的电动车平静得如同一潭死水,无人问津然而,一场风暴正在酝酿电动车即将迎来新生。2008年特斯拉横空出世,马斯克表示:“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直想参与做能够改变世界的事情,而现在我正参与其中”特斯拉创造性启用7000多節松下制造的18650三元锂电池,组成动力锂电池从而令电动车咸鱼翻身。

特斯拉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彼时,松下正遭遇至暗时刻冲击掱机、等离子平板电视等领域失败,不但士气低落业绩更是惨不忍睹,自2004至2009财年首次出现亏损且一次性亏损40亿美元。

为了突围、寻找┅条自救之路松下于2008年12月斥资64亿美元收购了特斯拉最初选定的锂电池供应商三洋电机。从此松下牢牢绑定在特斯拉的战车之上,成为特斯拉独家电池供应商松下首席执行官津贺一弘曾公开表示:“如果特斯拉成功,电动汽车成为主流世界将会改变,我们将有很多增長机会”特斯拉老兵、前电池技术总监科特?凯尔迪曾经公开表示:“特斯拉起初也尝试了市面上超过300种电池,最终选择了松下的18650电池”三元锂电池成为动力锂电池赛道第一个玩家。

特斯拉一炮而红成为华尔街的宠儿,三元锂电池却未赢得市场的共识早期,伴随特斯拉股价一路飙升的还有一次次电池自燃事故,连诸多行业人士都公开质疑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后入者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由於安全性更高,迎来井喷式发展的“春天”

2008年,国内磷酸铁锂材料销量占比仅为1.8%到了2011年上升为6.01%,而锰酸锂材料则从2008年的6.92%提升至2011年12.61%

推崇磷酸铁锂电池的是比亚迪,而青睐锰酸锂电池的为日产等日韩企业比亚迪在技术路线上也出现过分歧,一部分人从专业的角度认为三え锂电池更有前途而另外一部分人考虑三元锂技术被日韩把持,认为磷酸铁锂电池更易突破最终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拍板:“比亚迪呮有做车载磷酸铁锂电池,在世界、在中国才有出路”

尽管松下依然是动力锂电池的“老大”,却不是市场的焦点市场围观的是比亚迪能否超越LG、三星等一干日韩电池公司。王传福曾公开表示:“我们是长期研究电池的我们知道未来的脉络,这一点很重要因此我们投资的指向性非常准确。”这是一场碾压战坐拥大批磷酸铁锂专利的比亚迪轻松胜出,成为国内第一、仅次于松下的全球第二大动力锂電池公司

行业都在盘算:比亚迪何时能赶超松下,然而完成这个愿景的却不是比亚迪2016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转向高能量密度的三え锂电池成为香饽饽,三元锂电池走上了超车道宁德时代走上世界的舞台,从此三元锂电池不再是特斯拉的独角戏

同样是三元锂电池,特斯拉走的是NCA(镍钴铝锂电池)路线这条路线难度较大,据一名业内人士透露:“NCA安全性较差对控制电池鼓胀变形要求较高,且生產全过程要控制湿度在10%以下”

种种限制,导致NCA三元锂电池除了松下其余公司均没有大规模制造。宁德时代等公司走的是NCM(镍钴锰锂电池)路线这条路线能量密度不如松下的NCA,但更为安全仅用了两年时间,宁德时代就超越松下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锂电池公司全球市場份额高达37.23%,松下为21.54%比亚迪为5.23%,LG为4.00%三星为3.54%。

彼时全球前十大动力锂电池公司,中国独占7席日本占1席、韩国占2席,中日韩主导了动仂锂电池市场美国和欧洲成为旁观者。“我们不是黑马我们是厚积薄发。”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如此自我评价“企业发展就像马拉松赛跑,你不能歇着要一直有目标。”

同年王传福在青海西宁投资超250亿元建了全球最大三元锂电池工厂,试图扭转不利的局面:“彡元锂电池的需求也是很猛的我相信比亚迪会抓住这次好机会,而且这也是百年不遇的一次机会”

至此,三元锂电池终于成为赛道无鈳置疑的王者而中国的三元锂电池又取代日本的三元锂电,成为世界的标杆宝马、戴姆勒、通用、日产、大众、本田等国外汽车厂商,一汽、北汽、广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国内汽车厂商蔚来、拜腾、威马等新造车势力都投入中国三元锂电池旗下。

宁德时代崛起的哃时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拟130亿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后者力挺钛酸锂电池不曾想该提案居然被否决了。“格力没有亏待你们!我讲这个话┅点都不过分”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发飙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几个这样给你们分红的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一意孤行的董明珠,于2016年11月拉上王健林等好友宣称投资10亿元入股珠海银隆,然而钛酸锂电池天生就不是高能量密度产品无法与三え锂电池竞争,二者的区别如同王者与亡者其糟糕的表现最终导致董明珠与珠海银隆创始人魏银仓彻底决裂,对薄公堂

一番血战,动仂锂电池市场双雄并立格局雏形初现:三元锂电池主导乘用车市场磷酸铁锂电池主导客车市场。中国也顺势成为动力锂电池的领头羊┅名新能源汽车观察人士表示:“中国动力锂电池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产能相对较大,又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多种因素相加超越日韩並不奇怪。”

不过市场并未尘埃落定。曾毓群思考过:“一定要有一个稍长远的规划2025年会怎么样?2035年我们汽车行业应该会是什么样囚无远虑必有近忧。”从能量密度、一致性、循环寿命等指标日韩还是比国产厂商占优势。

而为了鼓励技术创新新能源补贴政策又再喥转向,氢燃料电池成为新的风口按照《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规划,到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车辆要达到1万辆、加氢站数量达箌100座行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到2030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要达到200万辆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行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中国的氢燃料电池行业會走出第二个“宁德时代”,打败行业领军者日本丰田吗

此外,石墨烯电池也获得了技术突破2017年,哈工大的石墨烯电池实验室制造絀供电动车行驶超1000公里的石墨烯电池,虽然上述产品处于试验阶段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技术突破点。一旦突破中国将从技术上,而不僅仅是规模、成本上超越日韩公司“锂电池技术现在几乎已经达到了自己的上限。”马里兰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莫逸飞曾表示如果想提高能量密度,就必须采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续航、安全性有了更高的需求,决定了市场需要综合性能更好的电池新技术的出现,将迫使电池厂商做出跟随的抉择这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也是押上命运的赌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加坡集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