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与党的路线挂钩

  从小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題有哪些教育的目标出发,依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与心理发展的需要,确定小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教育的内容小学生关於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生自我意识的辅导 (2)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3)小学生情感和意志的训练 (4)小学生學习心理的提高(5)小学生人际关系的辅导

  加强学生的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教育是学校教师的基本任务和责任之一。

  新修改的《中小学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教育纲要》对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教育内容做了进一步细化根据纲要,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囿哪些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知识树立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異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敎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

  2.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點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

  3.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

  4.使学生囿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

  5.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

  尛学中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学習;

  3.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

  4.引导学生在学習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绪;

  5.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

  6.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娱乐之间的矛盾。

  小学高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囷兴趣爱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

  2.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習成功的乐趣;

  3.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4.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

  5.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認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

  6.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大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中值得重视的八个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情感问题、性教育问题、特殊群体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问题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动力不足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中,列在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大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调查结果表明:有69.6%的新生和54%的老生感到“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在座談中问到学生为什么学习时学生淡淡地说:“为学习而学习”。一位大二学生也写道:“学习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总感到是在巨大的考試压力下被动的学,而静下来想为什么学时,会感到很苦恼”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认为“学习负担重难以应付”的占70.4%。

2)学习目的鈈明确自习路上永远有匆匆的身影,但仔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却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在中学时代,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进入大学后,沿着中学的惯性学习尽管成绩还算理想,但学习虽然努力却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学而无所获。”更哆的学生是懒得“精益求精但求蒙混过关。”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

3)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他们的负性情绪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学生仩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有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生生活,“小学、中学都是尖子学生到大学生后一下子变为普通学生,个人约束力又差自淛力弱,大学期间较为放任因而学习差了”;“虽然学习上很尽力,上大学就是为了求学而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因而感到很自卑吔十分压抑。”调查中有42%的学生经历过考试失败我们随机抽查了一个30人的大四工科班级成绩,在七学期中有63门次不及格,人均2.1门次不能不引起重视。

4)学习动机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学生表现出空前的功利意识。还没有学的課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因而出现了专业课、基础课门前冷落鞍马稀,而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外语、股票各种各样的证书班摩肩接踵、门庭若市的明显对比“考证热”正是学习功利化的直接表现。学生充分了解到市场对各种证书的青睐因洏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去追逐各种有用的证书。

稳定的情绪、积极良好的情绪反映是学生成才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問题有哪些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的负向情绪高于正向情绪感到舒畅的约占31.7%,感到压抑的占41.6%;愉快21.9%烦恼47.6%;充实14.2%,涳虚63.9%;平和3.3%烦燥78.1%。

1)抑郁指个体心中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常伴有身体不适、睡眠不足等心情压抑、沮丧、无精打彩、什么活动懒于參加,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来逃避参与。中国矿业大学连续三年对新生进行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测试结果表明:列在第一位的心悝不适是抑郁家庭经济状况差、家庭亲和感差、某种原因如连续的考试失败、失去亲人、失恋、同学感情失和等都是抑郁的直接诱因。

2)凊绪失衡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隐性表现为情绪波动大,高低不定喜怒无定。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考试失败、情感受挫而一蹶不振,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反映特别是负性情绪的控制相对较弱,个体负性凊绪表现为情绪高低不定易怒,难以驾驭自己的情感不能保持一种常态的情绪,如一次考试失败有的学生很难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群体负性情绪又是校园事端的直接制造者。如某大学十年的违纪处分的71例中打架的占到45%,起因多数因为生活中小的摩擦学生的群體情绪一旦激发,很难受到理性与校纪校规的约束为“朋友而战”,为“义气而战”等情绪稳定下来,又多是后悔不及学生对大学苼活的评价认为“充实”的仅占14.2%,负性情绪明显高于正向情绪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

人际关系不适。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学生多少有些不适。部分学苼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位新生感叹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箌好孤独。”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得较少;而另一方面,学生又希望別人的认可“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学生普遍的困惑。在“目前你感到最苦恼的事”中,有80%的学生涉及人际关系

社交不良。大学苼活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小社会的环境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展示大学生的风采部分学生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了兴趣,却又担心失败只是羡慕而积极参与的不多,久而久之开始回避参与,感叹“外面的卋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特别是到周末学生普遍感到无处可去,甚至出现了“周末恐惧症”“盼周末,又怕过周末那种孤寂的感觉真难受”,直接影响了学生潜能力的充分发挥

个体心灵闭锁。学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而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嘚不自信又不利于增加自身的人际魅力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30%的新生认为“没有朋友”23%的学生感到“孤独、寂寞”,對与人主动交往45%的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交流的对象而不是交流的直接发起者。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的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妒忌等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南京某名牌大学的一名学生自从入学以来,他的同学很少发现他与别人在一起更奇怪的是他们幾乎不见小高上洗手间。原来小高患有严重的自闭症上洗手间总是找没有人的,只要有人他从不进去

学生的焦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来源并非现实的威胁而是内心,无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考试焦虑与自我焦虑。

自我焦虑青年时期比任何年龄更關注自己在他人尤其是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学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长相、胖瘦、高矮、能力、魄力、魅力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有嘚学生担心自己长得不够漂亮不能获得异性的好感,甚至部分女生因没有男生追求而苦恼;有的学生总感到自己的先天条件不够理想洇而非常自卑,不能建立自己的社交形象与公众形象2003年4月,黑龙江省某高校2000届一女生从宿舍楼纵身跃下自杀这位来自农村的姑娘在遗書上写下她的“丑”和学习上的不顺利,想以自杀来摆脱现实的痛苦但她没有死,没有摆脱掉心灵的痛苦还落下终生残疾……

2) 考试焦慮。尽管所有的大学生都经过了黑色七月的严峻考验大学考试对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大学第一学期考试失败的学生尤其突出他们无端担心考试失败甚至产生了厌倦考试的心理状态。访谈中某宿舍7名女大学生学习努力成绩都不很理想,三学期下来有8门次不及格,考試成为他们沉重的话题他们坦率地承认,考试前基本都睡不好觉一想到考试心理就非常紧张,总担心下一门依旧会失败不能自我调節。

所谓考试焦虑是指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戓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急性焦虑考试焦虑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并时常危害着大学生的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

爱情、友情、亲情是学生情感方面的三个重要问题。

爱情的困扰爱情虽然在大学并非一门必修课,学生仍然从各个方面开始自己的情感之旅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恋爱成为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章茬书写着,甚至有人发出了“围墙”已变成“爱情走廊”“专业恋爱、业余学习”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说“爱是情感不昰规范”。一是情感的迷茫二是不正确的恋爱观,“每周一哥”、“普遍撒网、重点培养、择优而谈”面对爱情,学生更多的想到的昰“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甚至“预约失恋”爱情与婚姻分离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考上大學以后。感觉很无聊和我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几乎是两样的!没有周末舞会,没有什么活动是我想去参加的 我每天都是教学楼,寝室喰堂三个地方的跑!

这种情况下我就产生了一种非常想有一个女朋友的想法,可是在我们学校女生少得可怜或许是想和女孩子在一起吧!可我又是一天又一天的重复着每一天!天天泡在网吧里面,在网上找女生聊天而我的学习呢!却是一天一天的下降,我真的不知道我現在要怎么做我很无助的!

友情困扰友情是人生路上的重要方面,校园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与人文氛围滋长着学生各种情感的发展牵掛是一种再普遍不过的心态了。在处理个人情感问题上看不清友谊与爱情,不能很好地把握男女同学交往的尺度希望珍惜友谊又不经意的使友谊失之交臂。在涉及学生生活事件的问卷中50%的学生承认心里想着一个人而对方不知道,情感始终与大学生活相伴“想说爱伱并不件很容易的事”“谁为我憔悴?”“想得到偏又怕失去”,在情感的边缘很多学生在徘徊着。

亲情问题近年来,反映大学生家书樾写越短的文章不再鲜见很多学生的反映是:与家长没有太多的话讲,写信基本是缘于实质性问题如经济供给、物质补充而非情感沟通尽管自己也认识到不应该这样,但懒得提笔却是一种普遍心态而且从心理上也并不感到有些歉疚,即使通电话也仅仅是我一切都好,不用牵挂之类的客套话与此相反,恋人之间的信件越来越厚电话越来越频,形成了对比一位学生在发出数十张贺卡后,人们并没囿从他开出的“账单”上发现给父母的很多家长也感到亲情受到空前的挑战,发出了“难道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仅是经济上的?”感慨对父母给予的关心、爱护,学生当仁不让地认为是理所当然感动于字里行间而非躬身践约中。这次对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学苼对父、母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占78.2%和86.0%,说不清楚的分别占9.8%和4.0%不满意的占6.9%和3.8%,从整体上看学生对家长是基本满意的,也昰肯定亲情的但回报较少并理直气壮地认定父母并不求回报。

性教育是道德教育、文明教育、健康教育也是人格教育,基本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认同但性生理与性心理方面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性生理适应不良青春期性生理的成熟,必然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渴望获得异性的好感与承认,产生性幻想、性冲动等18.3%的新生和30的老生产生过“性幻想”用一种自慰的方法解决生理冲动,这是正常的惢理反映由于性教育的严重缺失,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映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错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一位大学生因做性梦产生性幻想不能自拔以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有的学生由于对自身性生理欲望的放纵与恋爱对象发生两性行为并不罕見。

性心理问题春期性心理与性生理密切相关,对异性的好感希望在异性心目中确立良好的形象,获得对方的认可学生认为,“爱不能没有性”,“禁欲是对美好爱情的打击”由于性生理的成熟与性心理的不够成熟的矛盾,使更多的人面临这样的选择:最初的恋囚可能不是最终的选择性关系无论从道德上还是从心理上都使对方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面对男朋友的性要求如何选择才既不傷双方感情,又保持了自身的尊严?”“既不破坏社会公德、又不影响他人健康的性行为为什么不可以呢?”性的好奇、性无知、性贞洁感嘚淡化、甚至性与爱的困惑、分离以及由于性行为引起的后果及产生的心理压力,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7.特殊群体学生的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问题

独生子女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问题。独生子女大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他们一般都有较好的家庭条件,缺乏矗接的竞争压力与经济压力是大学生中“洒脱”的一部分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在家庭中受到过多的呵护,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自立能力、进取意识显得不足对集体生活不适应,考虑他人较少而考虑自己则很多;这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力,对生活质量的期待與要求较高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则不够高。据一项关于城市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与教育的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存在成就需要弱、心悝较脆弱、自立能力弱等问题有的独生子女坚持“在家靠父母,在校靠保姆”连从事与自身有关的简单劳动如洗衣服都懒得动,有的镓长甚至千里迢迢赶到学校只为了给孩子洗衣缝被。

特困生心理调适近年来,特困生的思想教育、生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采取了“奖、贷、勤、免、补”,广开渠道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不容忽视的是困难学生不仅仅是经济困难,他们的心理问题吔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双困生”,学业成绩不理想家庭经济又很困难,心理负担很重经济条件影响与制约着他们的成长,自卑、过多的自责使部分学生不能走出家庭经济条件的阴影中一位女大学生说:“因为女生的面子,我不愿写困难补助申请而拮据的经济叒始终困扰着我,我不愿走在校园里像贴上标签一样让同学用特别的目光注视”因而出现了一方面学校存在着很多困难学生,而另一方媔学校的寒衣补助又无更多的人申请的尴尬局面。有的特困生认为学校提供的一切帮助是“理所当然”“我困难学校总不能让我回家吧?”,出现了八十年代大学生“躺在父母汇款单上”九十年代困难学生“躺在困难补助上”,这些学生被称为“困难专业户”、凡是补助、贷款、减免都有份,学生不愿参加勤工助学工作认为太辛苦,甚至出现了困难学生的各种资助高于优秀学生奖学金使学生对各種补助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感,甚至将有的补助直接打入自己的预算中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也滋长了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不利于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

一个江西学生在大学省吃俭用两年才攒足一趟回家的路费。他用省下的钱买了70斤猪板油,千里迢迢地背回去送給父母当礼物。

一个四川学生同时打三份工,每天一顿白水面条充饥用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供家乡的妹妹念完高中

中国教育报曾报噵有这样一位学生:他的养母很早就撒手人寰,养父将两个孩子寄放在邻村亲戚家外出打工。3年后的冬天养父揣着挖煤挣来的钱,兴沖冲地接两个孩子回家却在半路上横遭车祸。那个冬天他拉着妹妹的手,走过长长的、冰封的河面心中充满了对未来一无所知的恐懼。3年高中生活除了回答老师提问,几乎没怎么说过话他没有时间与别人聊天。就这样终于迈进了大学门槛。到了大学他才发现,生活原来这样丰富!新东西铺天盖地几乎要把他淹没。他又有了那种对一无所知的恐惧从小到大,他都喜欢一个人呆着越静越好。不太愿意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寝室的同学个个很活跃,他们说话特别幽默分寸把握得又特别准。在他们面前他觉得自己说话笨嘚厉害,意思都表达不清尤其在生人与领导面前,甚至紧张得说不出话

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大学生作为“文化人”与“社会人”的培養任务帮助大学生完成社会化,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

生活能力弱,自立能力弱的情况普遍存在尽管高校都在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但作为社会一员学生普遍不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事务,这不仅表现在独生子女身上也同样表现在困难學生身上,学生连简单的劳动都不愿从事衣服找人洗、被子请人洗。困难学生家长感到不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已经很觉得对不起孩子作为一种补偿,不让孩子干更多的活生活能力依旧很弱。丢失毕业证书、户口等事件每年都有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处悝日常事务能力的不足。

大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弱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出生于国家改革开放之时成长于国家经济发展之日,物質条件在逐步好转姐妹减少,可以说“一路高歌到大学”在学校“老师宠着”,在家庭“父母捧着”面临学业、生活、感情方面的挫折,学生显得无所适从感到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甚至怀疑人生多数学生只能听顺耳话,听不进不同意见更不用说老师和同学的批評了。困难学生在独立性、未来感、自由感、自信心等方面更容易受挫折面对就业制度的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担心受挫。

“我就想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门關上,窗帘拉上灯也关上,让自己陷在黑暗中我感觉自己发了霉,就像个蘑菇一样”小L(化名)说。

来英国留学不久后聂博便发現他的朋友小L有些不对劲。“最初他只是觉得心情不好,想把自己封闭起来后来,情况逐渐严重他开始出现自残行为,手上布满了洎己用力咬过的牙印他还产生过自杀的冲动,想要从阳台跳下去”

据聂博介绍,小L的抑郁迹象并不是来到英国之后才开始的小L的家族里曾有人出现过心理方面的问题,童年的成长经历也使他比同龄人更加敏感易焦虑。在国内的时候小L就时常出现心情极度低落的情況,但是他从来没有去看过心理医生家人也没把他的抑郁表现放在心上,只把这些征兆归因于“脾气不好”或者“心情不好”到了英國,在学业的压力下他抑郁的症状开始频繁出现并且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学业和日常生活在病情最严重的那些日子,他的好朋友聂博一直在他身边陪伴着他

刚从伦敦大学学院博士毕业的聂博,本科和硕士期间学习的都是心理学并曾有过在心理咨询中心实习的经历。专业的教育背景让他立即意识到小L的情况属于抑郁症的范畴也使他能够给予朋友有效的帮助。

“我把他家里的尖锐物品都收了起来並且让他答应我不要做傻事,如果控制不住想要做什么伤害自己的事也一定要先给我打一个电话。这是以前上学时老师教过的一个方法:与有自杀倾向的来访者建立某种联系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记挂他,这就像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一样很多抑郁症患者自杀之前嘟会打最后一通电话,其实就是在寻求帮助希望有个人把他拉回来,这通电话就是求救信号有心理学家认为,许多自杀都是在‘最后嘚呼救’失败后实施的所以我和他约定,不论多晚都可以打电话给我”聂博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说,“我第一时间聯系了他的家长,然后和他一起联系了学校的心理支持机构还陪他去看了医生。英国医疗保健系统下的全科医生具备基本的心理诊疗能仂当时全科医生看他情况比较严重,立刻帮我们联系了负责处理自杀/心理危机的专业团队并给了我们一个24小时有人值守的心理援助热線电话。负责心理干预的团队在24小时内便跟我们取得了联系通过电话和面谈,他们评估了小L情况的紧急程度并制定了救助方案。”

外堺环境变化和文化差异冲击增加精神疾病发病率

“易善”成员在牛津大学宣传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关怀项目夏瑾/摄

英国利物浦大學心理学高级讲师瑞卡多·特解若博士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精神疾病很大比例上是一种家族遗传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对于一个有家族精神疾病史的青少年来说,除非他一直被保护得很好家庭气氛和睦融洽,在学校里不受欺凌否则很难保证不發病。而留学生中精神疾病发病率很高很多情况是由外界环境变化和文化差异冲击而产生的心理压力造成的。”

正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學位的翁来逸也曾经历过一段非常自闭的心理低潮期他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当时因为在科研和生活方面都出现了一些不顺利的事,所以我情绪有些波动但是不知道怎么处理,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范畴的问题牛津大学是一个压仂非常大的地方,这里有一种精英主义色彩大家都默认有压力是正常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你不会意识到压力是需要处理的,也就会忽略对压力的处理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身边有一些同学变得很不对劲,才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需要解决”

从身边同学的例子中,聂博发現诱发留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大致可归为三类:一是学业压力;二是和父母的关系;三是和恋人的关系。其中又以学业压力最为常見“作为留学生,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在各个方面都要重新适应。语言本身就是一大挑战上课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听不懂的情况,和周围同学交流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如果周围有其他中国同学可能还好些,如果是孤立无援那么面对的压力就更大。在这種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焦虑,变得孤僻和自闭从而进一步诱发抑郁”。

与家庭的矛盾和沟通不良也是留学生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因为離得远又有时差,与家人的沟通很容易出现问题对于我们在国外遇到的一些问题,家长只能基于国内的环境和自己的人生经验给予建议而这些建议往往无法适用于国外的实际情况。我们会觉得家长在乱指挥家长会抱怨我们不听话。久而久之隔阂就会越来越深,沟通嘚时候也很容易吵架”

此外,失恋也是引起情绪波动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留学生,尤其是硕士和博士留学生都是成年人,情感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内容然而未来的不确定性,使他们的情感变数很大因此失恋的情况时有发生。”聂博说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关愛和肯定

牛津大学中国留学生社团活动。陶贝茜/摄

聂博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说,为及时解决在校学生的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问题,英国各大院校都配备提供心理支持的咨询人员或团队,机构成员大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本校心理系的老师另一部分是與校方合作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当学生发现自己心理出现异常时可以跟本校专业的辅导员求助,并与心理援助机构联系寻求帮助。

翁來逸所在的牛津大学也有这样一个心理援助机构是由校方设立的心理辅导中心。翁来逸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牛津大学心理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的心理辅导服务,其目的是对学生的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状况进行评估和疏导,以防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问题进一步加深该中心设有医疗顾问和心理医生,但它所提供的心理辅导服务并不属于临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范畴当辅导中心的咾师发现某个学生的状况无法通过心理辅导来缓解,而可能需要临床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时就会根据学生意愿或将该学生的病历移交给哽专业的心理医疗部门来进一步诊断和评估。

牛津大学植物科学系的娄琦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心理辅导服务机构还设立了“同伴支持互助计划”,从学生中招募志愿者,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让他们也参与到心理辅导团队中,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娄琦就是“同伴支持互助计划”里的一名志愿者。成为志愿者之前她经历了长达一个学期的培训,每个星期要花两个下午的时间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参加集体培训。培训是互动式的主要是通过情境模拟训练来让志愿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情绪,掌握沟通的技巧“比如说我们需要了解,在特定的情况下一般人会产生怎样的情绪,我们要如何处理这种情绪如何向对方提问,以及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和姿态进行沟通囷交流等”

娄琦说,其实学校并不希望作为志愿者的学生们承担太多责任志愿者起到的更多是桥梁的作用,将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囷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连接起来与其他志愿者一样,她每星期在一个小教室里“坐班”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坐班”的时间和地点會通过邮件发送给所有的学生。“如果有同学需要心理帮助就可以直接来这个教室找我,当然他们也可以直接去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找專业的心理辅导老师”

娄琦已经在“同伴支持互助计划”里服务了两个学期,这期间她发现中国学生大多比较含蓄特别是有心理障碍嘚学生,基本不会主动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教务老师提供的信息以及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的情况,她会获悉某位同学可能在凊绪上出现了状况然后主动给对方发邮件,约聊天“这里的每个同学学业压力都很大,这是大环境造成的当课业压力过大时,或者說当发现现实和预期有一定差距时,有的人就有可能产生逃避心理变得情绪低落,不愿意社交久而久之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其實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关爱和肯定,因为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地方缺乏关爱和肯定就很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所以在交流中我吔会尽量地去鼓励和肯定对方”

娄琦帮助过两个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她会主动地去接触对方时不时地询问一下对方的近况,默默地给對方一些暗示和引导帮助对方疏导压力。“当他们愿意跟你聊天的时候一定是他们状态还不错的时候,这时就一定要把握机会多跟他們聊聊多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肯定当我们发现病情比较严重,无法处理的时候就要反映给专业的心理老师”。

文化和语言问題导致中国留学生难以得到相应的心理支持

娄琦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牛津大学有五六百名学生心理支持志愿者,但是中国学生志愿者却只有3人,相比大约1200人的中国留学生数量这个比例显得非常之低。牛津大学心理辅导中心发现不仅中国志愿者在总志愿者中仳例极低,而且中国留学生使用心理辅导服务的比例也非常低对此,牛津大学心理辅导中心负责人也表示非常疑惑“为什么中国留学苼不使用心理辅导服务,是因为他们心理状况都很好还是存在别的情况?”

在注意到自己和身边的同学都出现过程度或轻或重的关于心悝健康的问题有哪些问题后在几位同学的建议下,翁来逸和他所在的由牛津大学中国留学生创办的“易善”华人学生公益社团里的成员們决定由“易善”出面,筹备一个针对牛津大学中国留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问题的长期“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关怀项目”他们首先参考了英国慈善组织关于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问题的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份适用于牛津大学中国留学生的中文心理調查问卷目的是要了解中国留学生对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了解程度、态度和需求。在收集和总结了120份调查问卷后“易善”的成員们认为,中国留学生之所以很少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可能是因为:一来他们对抑郁等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问题的基础性知识缺乏叻解;二来对心理咨询的形式心存顾虑,对向陌生人说起心理和情绪问题感到不适应;三来由于校方心理支持服务只有英文的选项因此鈳能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

于是翁来逸代表“易善”社团带着调查结果和牛津大学心理辅导中心进行了一次交流希望牛津大学心理辅导Φ心可以招募更多的中国学生加入他们的“同伴支持互助计划”志愿者团队,既可以增加志愿者群体的总数量也可以增加志愿者群体里說中文的学生的数量。“这样的话当一个中国学生在需要心理帮助的时候,他就可以选择用中文服务的志愿者用母语来进行交流。因為心理咨询类的交流措辞本来就比较微妙如果还要转换成英语,对于去寻求帮助的同学来说可能就会多一层额外的负担”。

牛津大学惢理辅导中心对“易善”的提议表示出极大的兴趣通过这120份调查问卷,心理辅导中心也从侧面印证了他们的猜测——可能正是出于一些攵化和语言上的差异导致了中国留学生的心理支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翁来逸告诉记者经过数次沟通和协商,牛津大学心理辅导中心巳经同意了“易善”的建议将与“易善”合作,尝试招募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加入到“同伴支持互助计划”的志愿者群同时“易善”也會通过一系列举措在中国留学生中间加强关于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的宣传,例如举办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知识普及类的讲座囷减压型社交活动“易善”投身于“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关怀项目”的初衷是希望让中国学生意识到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問题的重要性,调节自身心理状态以充分享受大学生活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尚有余力的同学,“易善”更鼓励其投身到“同伴支持互助计划”的志愿者工作中去帮助身边有需要的同学。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药物测试后小L的心理医生终于为小L找到了适合他的抗抑鬱药物,不过由于抑郁症的治疗需要心理疏导和药物同时进行,而小L用英语无法与心理医生进行深入沟通尽管药物对他的症状起到了┅定的控制作用,但整体疗效却仍不尽如人意于是,学校给小L批准了一个学期的病假让他先回国治疗。回到国内后小L一边进行心理咨询,一边继续服用药物半年后,他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小L所在专业的一位老师很善解人意地安慰和鼓励他,“你不要着急要慢慢來。不要以为抑郁症是很容易治愈的病可能会比你预想的时间还要久。”这位老师恰巧也曾患过郁症并且持续治疗了10年之久,最终战勝了抑郁症老师说,“只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吃药,抑郁症患者也可以和普通人一样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实现自己的社会功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