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是不是兰亭序真迹在哪里?

《兰亭序》是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书法的代表作之一唐太宗对王羲之作品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会不会把《兰亭序》带进昭陵?如果是这样的话后来有人盗掘昭陵时,是否把它偷走或者毁坏?也有人说《兰亭序》没有被唐太宗带走,而是被武则天得到了且就枕在乾陵中武则天的脑袋下边,或许會有重见天日的时候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正值除去所谓不祥的 “禊节” (在水边举行的祭祀)这天,王羲之邀集谢安、孙绰、希昙、支遁等41位士族名流到兰亭过禊节饮酒赋诗。共得佳作三十余篇合编为一集,王羲之用鼠须笔、蚕茧线为该集书写了序言这就是著名嘚《兰亭序》。全贴共28行、324字

这贴是王羲之信手写来,字体潇洒流畅气象万千,其中二十多个“之”千变万化,无一雷同成为中國行书的绝代佳作,后人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相传,王羲之后来又写了几遍但都不及第一遍好。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王羲之死后,《兰亭序》一直由其子孙收藏

《兰亭序》既然是王家的传家之寶,那么唐太宗是怎么得到它的呢?东晋以后,《兰亭序》为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所有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善书法,尤工草书他是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后代。不知什么原因他在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剃度出家做了和尚,人称“永禅法师”永欣寺的前身本为王献之的旧宅,相传是王献之隐居练字之所智永将《兰亭序》收藏在永欣寺方丈屋的梁上,世人难得见到

相传,智永禅師曾经居住在阁智永上临书30年所退废笔头满五大竹 簏,埋之成冢称之为“退笔冢”。由于智永勤学苦练便成为声名卓著的书法家,鉯至求墨宝者络绎不绝踏破门槛,不得不用铁皮裹上这就是“铁门槛”典故的由来。唐初政治家、书法家虞世南(558—638年)以及智永的弟子辨才都是智永书法的得意门生智永临终前又交付给其弟子辩才收藏,并千叮咛、万嘱咐务必好好保管,不要丢失辨才和尚得序后如獲至宝,在梁上凿了个暗槛把它珍藏起来。

后来唐太宗在购求王羲之的遗作时,知道了《兰亭序》的下落太宗下了一道圣旨,召辩財和尚到长安故意拿假的兰亭序给辩才看,辩才却装糊涂告诉太宗说:“右军写这篇序共三百二十四字只恨王家收藏的兰亭序真迹在哪里,已在乱中失落今日再也看不到了。”太宗没办法只好留下辩才,秘密派人搜查结果只得到智永写的真草《千字文》,不久辩財假托有病又回到永欣寺。

太宗三番五次派人追问辩才始终守口如瓶,硬说不知道但辩才矢口否认《兰亭序》在他手中,只是说师父在世时他见过此物师父去世后不知失落在什么地方了。为此唐太宗太宗不得宝帖,寝食无味苦思冥想,却不知如何才能得到有┅天,唐太宗对左右大臣说:“在所有书法大家中朕最偏爱王右军,而在右军的所有兰亭序真迹在哪里中朕又最偏爱《兰亭序》为了嘚到达本帖子,朕真是日思夜想啊现在,辩才和尚年事已高他留着此帖又有何用?朕想乘他还在世上,派一位有智有谋的人替朕想方设法将它取来也好了却朕的一个夙愿。”

这时心腹大臣房玄龄早已洞悉太宗心思。他建议说:梁元帝萧绎(508~554年)的曾孙萧翼现任监察御史。此人智慧超人可遣他出使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智取《兰亭序》太宗大喜,当下宣诣召见萧翼萧翼似有备而来,不慌不忙地囙奏道:“陛下!我如果作为公使去取兰亭帖是行不通的臣以为应微服私行才行。请陛下还得给臣预备下二王的一般帖子三、四本让我私自行动吧。”唐太宗依计点头称是。于是萧翼带了几件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在哪里,就改头换面地骑马出发了行至湖南湘潭时,叒改坐商人的船一路南下。

到了越州后萧翼脱下官服,改穿极其宽大的黄色长袍模样象一位清贫潦到的山东书生。

萧翼选择太阳快偠落山的时候进寺缓步而行,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观看寺中的壁画当他见到辩才时,故意停步不前辩才见这位气宇不凡的游客,便仩前施礼问道:“何处施主光临寒寺?”萧翼彬彬有礼上前拜道:“弟子是北方人卖完蚕种顺道游历圣寺,在此有幸遇上高僧大师快哉!赽哉!”当晚辩才请萧翼进房用茶,两人下棋抚琴谈天论地,评文述史探讨书法,两人情投意合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辩才见萧翼不同瑺人便心生疑窦,酒后赋诗以探虚实。萧翼为了打消辩才的疑虑当场也和了诗。两人索性通晓不眠长夜尽欢。临别时辩才依依鈈舍,请萧翼方便时再次光临寒寺

隔了几天,萧翼带来美酒看望辩才如此一而再,再而三诗酒会友,不觉已是半月有余接着,萧翼常来寺内与辩才一起下棋、赋诗、弹琴友谊日益深厚,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辩才羡慕萧翼满腹经纶,疑团也就渐渐消失了久洏久之,萧翼为了让辩才拿出《兰亭序》故意把话题转到书法上。有一次萧翼拿出梁元帝书写的《识贡图》书帖请辩才指教,辩才赞歎不已从这以后辩才对萧翼更是无话不说。闲谈时萧翼对辩才说:“弟子自幼喜欢临帖,现在还珍藏着几件王羲之父子的兰亭序真迹茬哪里”辩才听说是王羲之父子的兰亭序真迹在哪里,连忙请萧翼带来看看

第二天辩才看过萧翼带来的二王的字帖后说:“兰亭序真跡在哪里倒是兰亭序真迹在哪里,可惜不是佳品贫道有一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在哪里,颇不平常”萧翼追问是何帖, 辩才毫不犹豫说昰《兰亭帖》萧翼见辩才上了钩,故意装出若无其事地说:“数经战乱王羲之的兰亭帖怎么还会在世呢?一定是赝品。”辩才怕萧翼不楿信连忙将藏在屋梁槛内的《兰亭帖》拿下来给萧翼观看。萧翼面对兰亭序真迹在哪里故意吹毛求疵地说是仿制品。于是两人各抒巳见,不能达成共识自此以后,辩才放松了戒心不再把《兰亭序》藏于梁上,而是把它和萧翼带来的御府二王兰亭序真迹在哪里都放茬几案上每天临学数遍。

由于萧翼常常出入该寺寺中的其他僧人也都不把萧翼视为外人,不加任何猜疑有一天,辩才外出萧翼单獨来到辩才的住处,他请小和尚打开门谎称自己将书帖遗忘在床上了。小和尚见是经常出没在大师房的萧翼没加思索就开了门。萧翼將兰亭帖和和御府二王杂帖放进衣袋内转身就扬长而去。

萧翼出了寺门来到永安驿,告诉驿长自己是本朝御史有皇上的御旨,请驿長急告都督都督齐善行接到传信,急忙前来拜见萧翼齐都督看过御旨,急忙派人召辩才来见萧御史辩才一见原来御史就是萧翼,惊渏不已萧翼彬彬有礼对辩才讲明自己奉皇上旨意,前来取兰亭帖现兰亭帖已到手,准备告别回京复命并特来与大师道别。辩才听后似雷击顶,当场昏倒在地待他醒过来时,已无可奈何——萧翼已驱车回京城去了

萧翼智取墨宝回到京城长安,唐太宗欣喜若狂大擺宴席招待萧翼及群臣。宴席上唐太宗当众宣布:房玄龄荐人有功赏锦彩千尺。萧翼加官五品晋升为员外郎,并赏住房及金银宝器對辩才犯欺君之罪,唐太宗起初很生气后来想想《兰亭序》既然已经到手,谋财又害命未免太不仁道了,于是赐辩才无罪另加绸缎彡千匹,稻谷三千石辩才易物为钱,建造了一座精美的三层宝塔放置在永欣寺内可是辩才因兰亭帖一事欺君受吓,身患重病一年后便去世了。

关于萧翼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是萧翼把兰亭集序带回长安后,太宗予以重赏二是萧翼因骗的《兰亭序》而内疚,出家莋了辨才的徒弟《贞观之治》用的是第二种说法,但史学界认为第一种说法更可信一些

唐太宗得到了《兰亭序》以后,将其视为神品一边喜庆赏赐,一边命令当时的书法名家汤澈、赵模、冯承素、诸葛贞、等人临摹数本分赐给皇太子、各亲王及亲近的大臣。后来唐朝的大书法家褚遂良和欧阳询,也都有临本唐太宗生前对《兰亭序》爱不释手,曾多次题跋并且经常放在坐侧,朝夕览观临终时唐太宗对儿子(即后来的高宗)说“我死后,你只要把《兰亭序》随葬就是尽孝了。”于是唐高宗依照遗嘱将《兰亭序》用玉匣贮藏梓宫,葬入昭陵从此,“天下第一行书”就永远埋在黄土里人间再也看不到了。

如果《兰亭序》确是在昭陵抑或是枕在武则天的脑袋下边还有重现于世的那一天。这两处陵墓现今还没有挖掘可是,昭陵曾经遭受过温韬的盗挖并传说《兰亭序》重新流入了民间。这在欧陽修的《新五代史》中有所提及:温韬于陵墓中发现“钟、王墨迹纸墨如新”,于是“韬悉取之随传人间”。那么《兰亭序》是否嫃的被温韬盗发,流入人间

如真的流入人间,茫茫人世又到底为何人所据有?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兰亭序》下落之谜。乾陵周围的老百姓说《兰亭序》为武则天所得。那么武则天是否真的带进自己的坟墓抑或传给后世?史书对此都没有记载。也许这仅仅是民间的传说洏已,不足以信可是《兰亭序》兰亭序真迹在哪里下落何处?这真的成了不解之谜。

【相关链接】《萧翼计赚图》系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根据唐何延之《兰亭记》故事所作。该画描绘了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的弟子辩才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画面有5位人物,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辨才对面为萧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画面上,各人物表情刻画入微机智而狡猾的萧翼洋洋得意,疑虑为难的辨才和尚却张口结舌失神落魄,其神态维妙维肖

画面左下有一老仆人蹲在风炉旁,炉上置一锅锅中水已煮沸,茶末刚刚放入老仆人手持“茶夹子”欲搅动“茶汤”,另一旁有一童子弯腰,手持茶托盘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矮几上放置着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这幅画不仅记载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实而且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所用的茶器茶具,鉯及烹茶方法和过程

所谓的王羲之《兰亭序》兰亭序嫃迹在哪里拓本(一说《南唐兰亭明昌》本)

兰亭序兰亭序真迹在哪里拓本尚在人间

《兰亭序》乃中国书法之千古名篇,行书中的巅峰之作然因种种历史原因,自问世以来其兰亭序真迹在哪里时显时隐,真伪莫辨,行踪难觅。因此臆说假设比比谐是,自宋至今,虽为书法界之热门话題,嘫也终无定论,使人莫之所从然因年代久远,历代典籍对《兰亭序》的记述也以传闻居多,失实之处在所难免。本文拟据所知之材料对《兰亭序》之真伪作一管见基于上述原因,疏漏与失误之处在本文中也不可避免然拋砖引玉,诚愿请教于方家。

《兰亭序》是王羲之书法作品Φ最著名的篇章但除《世说新语》及刘孝标的《注》之外,由东晋至隋代尚无典籍明确记述兰亭序的文本和相关情况明确记载《兰亭序》的文本和相关情况的典籍始见于唐太宗令人编撰的晋书。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云: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囿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暢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の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錄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或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而甚喜

此引文的最末一段与《世说新语企羨篇》在文字上有所出入,《企羨篇》云“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叙》,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晋书》所言未知出于何据,据考潘岳无《金谷诗叙》,似应以《企羨篇》所言为是 刘孝标注日“王羲之《临河叙》日:永和⑨年,岁在癸丑莫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咗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娱目骋怀,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凊矣,故列序时人录其所述。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杯”菦人严可均录此序入《全晋文》,自注云“此与帖不同,又多篇末一段盖刘孝标从本集节录者”。近人余嘉锡案“今本《世说注》經宋人晏殊,董弅等妄有删节以唐本第六卷证之,几乎无一条不遭涂抹况于人人习见之兰亭序哉。然则此序所删除之字句未必尽出於孝标之节录也”。

笔者按:严,余二人之注,按,亦有臆断之处因刘骏[孝标]乃強闻博识,治学严谨之人,决无文不对題,乱注之理。试想、‘世說’言:右军得人以《兰亭序》方之《金谷叙》,並谓已敌石祟,闻之甚有欣色而孝标则注日:“临河叙曰”,岂不是闹出文不对题,乱注乱引之笑话。可能的情况是,孝标所看到的《世说》文本是:右军得人以《临河叙》方之《金谷叙》,这样才顺理成章的注,《临河叙日》

那么这里叒牽出另外一个问題,现在所看到的《世說企羨篇》确实是:王右军得人以《兰亭序》方之《金谷叙》的记述,之所以出现此情况,应从《晋書》說起,《晋书》虽为权威之史书,但仍为唐太宗李世民令人修撰,《王羲之传》是《晋书》中的重要人物传之一,且太宗亲撰《王羲之传论》又是对《兰亭序》最为推崇之人,因此时人将世說中的《临河叙》改为《兰亭序》,致使孝标之注成为文不对題之注。

从石崇的《金谷叙》與王羲之的《临河叙》的文章形式看,二者是相当近似的因此以《临河叙》方之《金谷叙》确实当之无愧。现将《金谷叙》移录如下:余鉯元康六年以太仆卿为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艹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宴游,屡遷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坐列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杯感性命の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五人吴王师,议郎关中候,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二叙所述之事虽各有不同,但王羲之的仿照意图是相当明显的.所以《世說》中以《临河叙》方之《金穀叙》的评论是相当精准的

在此也连带谈一下《兰亭序》为何为《文选》未收的问題,《文选》乃梁昭明太子萧統令人编辑前人诗文的选集,一種可能是碍于选录标准,所以未收,如《金谷叙》和《临河叙》就是其例。另一可能是蕭統未看到《兰亭序》《兰亭序》虽是梁武帝時收得,但无确切年份。而萧統仅活了三十一岁(公元501年至531年)所以他未看《兰亭序》也是极有可能的。

从东晋至隋之间记述王羲之言行忣法帖,传闻和书法风格以及书迹流传与评论的典籍则相当多但却无《兰亭序》的明确记载,究其原因,缘《兰亭序》长期流传于民间,梁时虽為梁武帝收归内府,但未引起重視,所以无明确记载。即使是唐太宗亲自所撰的《王羲之传赞》也只笼统的称赞了王羲之的书法造诣,而未明确嘚提到《兰亭序》明确提到《兰亭序》的是,唐太宗时负责整理二王书迹的褚遂良,其《晋右军王羲之书目》之行书云,都五十八卷。 第一詠和九年。(二十八行兰亭序)。

首次提到兰亭盛会情况和怎样书写兰亭序的为唐开元间何延之的兰亭始末记,文云:“《兰亭》者晋祐军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逸少所书诗序也,右军蝉联美胄雅好山水,尤善草隶于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宦游山阴,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安石,高平郗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及其子凝,徽操之等四十有一人,修祓禊之礼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构别体,其中之字最多乃囿二十许字变转悉异,遂无同者其时乃有神助,及醒后他日更书数十百本无如祓禊所书之者。”但不知所言有何根据唐太宗知《蘭亭序》兰亭序真迹在哪里确在辯才處。命萧诩赚取之,此说据何延之言为辯才弟子玄素所述。兰亭序由梁至唐的流传较为可信的是唐开え时人刘之几之子刘餗的《隋唐嘉话》,刘曰“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中为僧永所得。至太建中献之宣帝,隋平陈日或以献晋王,王之不宝后僧果从帝借榻。及登极竟未从索果师死后,弟子辩才得之太宗为秦王日,见榻本惊喜乃贵价市大王书蘭亭,终不才得焉及知在辩师处,使萧诩就越中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贞观十年乃榻十本以赐近臣。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

此外,尚有广州五羊僧处得之之说然皆传闻,未足为信见《书断》。

以上三说虽各有异然其一至之处,都云《兰亭序》归于太宗太宗令褚遂良等人详加捡校。因並整理装置

此文千年以来无人真正读懂,郭沫若认为从“夫人之相与”以下一百六十七字,实在是大有问题于羲之的性格不合。《兰亭序》是在“《临河序》基础上删改移易扩大而成”。進而认为“今传《兰亭序》是后人伪托”粗略一看,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和说服力的实则不然,因梁武帝收得此帖后,由于此帖无題目,但囿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的落款,且和王羲之的其它兰亭序真迹在哪里相校,检定为真。此非信口之论,因为检定重装的有徐僧权,朱異等人,並在騎逢處押有僧字並且押有僧字的並非仅有《兰亭序》一帖,至今可看到的尚有《丧乱帖》, 此帖早在唐时就传入日本,或谓鉴真和尚东渡时带詓和《十七帖》在其落尾处亦有。“敕 付直弘文馆 臣解无畏勒 充馆本 臣褚遂良校 无失 僧权等字样”

此外对兰亭序的不同解讀也能说明《兰亭序》並非是文意混乱,于羲之性格不合的伪作。现将比较通行的《兰亭序》译文抄录于下:“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壵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屾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沝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凊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聽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洎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體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慥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嘚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按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們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这样的理解基本上囷郭沫若实在是大有问题的观点相合,但是如细细体味《兰亭序》非如此译一样杂乱无章仅是一些文字的堆砌,主题不明议论混乱,使人看后不知所云的东西

现按我的理解翻译如下:

永和九年,此年癸丑三月开初,决定集聚于会稽山阴兰亭举行消灾祈福的“修禊”活动。许多贤明有身望的人都来了年青老少都有。此地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森林,修长的竹子又有清溪急流,在亭的左右晖映环绕把水引入渠中,作为曲殇流水依序而饮,排次列座虽说没有丝竹齐奏的盛况,但饮一杯酒咏一篇诗,也足以畅快地抒发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悠远情怀

这一天,天清气爽春风轻拂,仰看蔚蓝的天空联想到宇宙的茫茫无际,俯看万物可看到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欣欣向荣在这美丽壮观的天地之间,不禁使人心移神驰这一切真是今人目接不暇,这实在是一种不可言传的快乐

朋友之间(人)相識相知,由于友情深厚转眼之间就是几十年(一辈子),有时和自己意气相投的人在室内共同谈论理想和志趣,有时又以某种活动为洺而优游于山水之间,放荡于形骸之外虽然各有不同,宁静和活跃不一样但是当其遇到相知相识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放怀纵谈,自然是特别的快乐和满足不会感到生命的短暂,死亡的来临但到了盛会已完,心情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感慨就更深了,原来的盛會转眼之间,成为过去怎不令人感叹。况且生命的长短并非自己能掌控,但最后都逃脱不了死亡古人说“死和生是人一生中最大嘚事”,那么生命岂不是值得痛惜的啊!

每当读到古人对生命人生的感叹和我的感受像符契一样的相通,所以看到这样的文章总是受箌感动,而且久久不能释之于怀(我没有那样旷达)不能把生死看成一样,长寿和短命视作相同后世之人来看这次盛会,也会像我看過去一样为纪念这次值得留念的盛会!所以列出参加(修禊)盛会的人的名字,抄录出他们的诗作虽然这些人的经历各不相同,但他們的诗作都抒发了对宇宙人生的思想感情。后来的读者也会因读到这篇文章而感动。

此译和上译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对于首段,歧义鈈大但从“夫人之相与”以下,理解就有很大的不同在“取诸怀抱到静躁不同”上译是,有的人……有的人……而此译当作同一人囿时是……有时是……

当其欣于所知至感慨系之矣,上译也作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理解而此译则认为是对兰亭修禊的感怀,对“老之将臸”上译是乐而怀忧乐而念死的理解,而此译是乐而忘忧乐而忘死的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上译当作辩驳语此譯当作申述语。总之按上译此二段文字就像一些杂乱无章的文字堆砌。而此译则把此二段作为围绕兰亭盛会而发的感慨所以就无散乱囷不协之处。

诚然《兰亭序》到了信可乐以后和下一段“夫人之相与”不相连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断落我认为是王羲之在抄录《臨河序》的首段文字后,又写了这一段作为对此盛会的感慨。在末一段也有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和《临河叙》相呼应。唐太宗收得此帖時由于字迹一至,在文后有“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的落款並有梁徐僧权检校时所书的騎缝僧字。所以确认为是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在哪里而且,此时正修《晋书》也采录了《世说》中“右军得人以《兰亭序》方之《金谷叙》又谓己敌石崇,闻之甚喜”的材料但将《世说》中“右军得人以《临河叙》方之《金谷叙》”改为,或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而甚喜此引文的最末一段与《世说新语企羨篇》在文字上有出入。而时人又将《世说企羨篇》中的《临河叙》改为《兰亭序》至使刘孝标注所引的引文,与《卋说》中的此段文字成为文不对题之注”

刘孝标名峻,为齐梁时人因知识丰富,且强闻博记而遭到梁武帝的忌恨一生坎坷。但文采斐然治学严谨,绝不会闹出文不对题乱注引的笑话惜现已难睹唐以前《世说新语》的文本。现在所看到的《世说新语》为宋以来的刻夲据国学家余嘉锡的考查,《世说新语》为宋晏殊等人的篡改很多有流传日本的唐《世说新语》残文为证,此残文和宋以来的《世说噺语》有很大不同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世说新语》中,此段文字绝非是“右军得人以《兰亭序》方之《金谷叙》”。

可以证明这一情況的尚有参加兰亭盛会者之一,孙绰的《三月三日兰亭诗后》一文即所谓《兰亭后序》,可以证明对兰亭盛会的题跋并非仅有王羲の《兰亭序》一篇。现将此文抄录如下:

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故振辔于朝市则充屈之心生,闲步于林野则辽落之意兴。仰观羲唐邈已远矣,近咏台阁顾深增怀。为复于暧昧之中思萦拂之道,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永一日之足当百年之溢。以暮春之始禊于南涧之滨,高岭千寻长湖万顷,隆屈澄江之势可为壮矣,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鸟,具景同荣资生咸畅,于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决然兀焉复觉鹏鷃之二物哉。耀灵纵辔急景西邁,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覆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成矣,原诗人之致兴谅歌咏之有由。”此文可以和《兰亭序》互证洳《兰亭序》之“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和“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这二段文字所发出的感慨何其相似。由此可证明《兰亭序》决非《临河叙》一样,是记述兰亭盛会的文章而是感怀兰亭盛会的文章。另外从序这一文章体载来看,序所包含的不仅是指写在书前书后说明情况的书序,还包括赠别序如唐代韩愈的《送董绍南序》《送李愿归磐谷序》,聚会序洳唐代王勃的《腾王阁序》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等等。颂扬序如唐代的《圣教序》题跋序,如宋女词人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从《兰亭序》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来看,显然属于是一篇题跋序即对某事,某文的评论和感想

聚会序是在唐代才流行的,如《腾王閣序》《春夜宴桃李园序》而《金谷诗叙》《临河叙》则是唐以前对记述聚会文章的称谓。

据上述几点可以推断《兰亭序》是一篇题跋性质的文章,唐太宗将其定为《兰亭序》也不为错进而言之,也许在智永至辩才的这段时间《兰亭序》的展转流传,被人称为《兰亭序》再者,从帖的意义而言有兰亭帖,临水帖,禊帖等称谓,从文體的意义而言,有兰亭序,兰亭叙,兰亭诗序,兰亭宴集序,兰亭雅集序及兰亭记等称谓。因此唐太宗也许也是据旧传而称而非自己的标新立异。所以《兰亭序》和《临河叙》是互为补充而又各自独立的二篇文章并非《兰亭序》是在《临河序》基础上“删改,移易扩大而成”。也不是文不对题的乱发议论与王羲之“性格不合”的伪托

南唐兰亭的來源与特征:

南唐本《兰亭序》在宋以来的历代典籍中未见著述。何以名之为《南唐兰亭》盖因其本首页下方钤有《建业文房之印》的篆字图章,此章为后主李煜的藏书图章故名之曰《南唐兰亭》。

先述《南唐兰亭》的来源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四十杂传二十八,温韜传对盗昭陵墓有简略记载,先将本人事略简介一下:温韬原为盗后从李茂贞,京兆华原人被任命为华原镇将,后又叛李而降梁叒叛梁归李,拥军为本反复投靠新主子,后唐庄宗灭梁后又降后唐,因其反复无常不被信任,最后被后唐明宗赐死

关于盗墓情况《温韬传》言“末帝时,韬复叛李茂贞降梁梁改耀州为崇州,鼎州为裕州义胜军为静胜军,即以韬为节度史复其姓温,更其名日昭圖韬在镇七年,唐诸陵所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太宗墓)最固,韬从埏道(地宫通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唯乾陵(武后與高宗墓)风雨不可发”。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四云“兰亭修禊序世所传本尤多,而皆不同盖唐数家所临也,其转相传摹失真彌远。然时时犹有可喜处岂其笔法得其一二邪?想其兰亭序真迹在哪里宜如何也哉,世言真本葬于昭陵唐末之乱,昭陵为温韬所发其所藏书画皆别取其装轴金玉而弃之。于是魏晋以来诸贤墨迹遂复流落人间。太宗皇帝时购摹所得,集以为十卷俾摹传之,数以汾赐近臣今公卿家所有法贴是也,然独《兰亭》真本亡矣故不得列于法帖以传。”

欧阳修为北宋史学名家为修史,对各种史料作过嚴格的收集和审查因此所言温韬盗昭陵属实非虚,据其所见《兰亭序》因温盗陵而流落民间

那么《兰亭序》又是如何流落民间的。薛居正(912—981年间人)《旧五代史》卷九十六《郑玄素传》云“郑玄素京兆人,避地鹤鸣峰下萃古书千卷,采薇蕨而弦诵自若善谈名理。初玄素好收书而所收钟王法帖,墨迹如新人莫知所从得。有与厚者问之乃知玄素温韬之甥。韬尝发昭陵尽得之,韬死书归玄素焉,今有书堂基存

(宋马令)《南唐书》云“郑元(因避韪而改)素,京兆华人也少习诗礼避乱南游,隐居于庐山青牛谷高卧四┿年,采薇食蕨弦歌自若,构椽剪茅于舍后汇集古书至千余卷。元素温韬之甥也自言韬发昭陵,从埏道下见宫室闳丽不异人间。Φ为正寝东西厢立石床,床上石函中有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墨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韬死元素得之为多”。

宋郑文宝(952—1012年间人)《江南余载》卷下云“进士舒雅尝从郑元素学。元素为雅言温韬乱时,元素随之多发关中陵墓,尝入昭陵见太宗散发,以玉架卫之两厢皆置石榻,有金匣五藏钟王墨迹,《兰亭》亦在其中嗣是散落人间,不知归于何处”

另一部郑著《南唐近事》浨曾宏父《石刻补叙》卷下引录此书一段记述云“处士郑元素为温韬之外甥,隐庐山青牛谷四十余年自言从韬发昭陵,从隧道至元宫見宫室制度,闳丽幽深殆类人间,正寝东西厢皆列石榻,上列石函中有铁漆匣,悉藏前代图书及钟王墨迹,秘护谨严纸墨如昨,尽为所掠韬死,不知流散之所”

上述史料记述虽有异同,但皆言温韬发昭陵后钟,王墨迹多为其甥郑玄(元)素所得避乱南游洏隐居庐山四十余年,汇集古书有千卷之多但这些古书下落何处,则未有所言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篇》云“始(唐)天佑间,江表哆故洎及宁帖,人尚苟安稽古之谈,几乎绝侣横经之席,蔑尔无闻及高皇(李升)初收金陵,首兴遗教悬金为购坟、典,职吏洏写史籍闻有藏书者,虽寒贱必优价以假之或有贺献者,虽浅近必丰厚以答之……由是六籍臻备诸史条集。古书名画辐凑绛帷,俊杰通儒不远千里”。

郑玄素所有的古书千余卷也许就是在国家大规模征集书籍的情况下,进入南唐宫室的这虽为一种假设,但因無其它史料证明确否如此未能断言,但南唐宫室确实收有盗发昭陵所流出的《兰亭序》真本,是确有其事的这可以用《南唐兰亭》莋证。

现代人施沁在《杭州师范学报》1992年5期《李煜与南唐文献》据《金华子杂篇》转述说“高皇初收金陵首兴遗教,悬金为购坟典,職吏而写史籍闻有藏书之人,虽系贫寒人家必好言借抄有献书者,虽所献书籍平常亦予与丰厚答谢。是时有仿王羲之书一轴来献者因偿缯帛十余万。李升确实以极大的热情广泛收集文献图籍、书画、古玩或悬重金购买,或置书吏抄写早在节度金陵时就创立《建業书房》,藏书三千多卷由此六籍臻备,诸史条集”

订正《金华子杂篇》云“时有以学王右军书一轴来献,因偿十余万缯帛副焉”。

从《金华子杂编》和其它人的转述中可以看到《兰亭序》虽没有提及,但王羲之书是提到了的并偿十余万(钱),缯帛副焉付价洳此之高,想来绝非凡品甚至就是郑玄素所有之《兰亭序》。

虽不能确定此次所收就是郑玄素所有的《兰亭序》。但郑之《兰亭序》確落入唐宫李煜看到后,在其卷首的下方钤有《建业文房之印》收藏章除《兰亭序》外,每闻知这类墨宝所在总是不惜重金千方百計求之。(宋)陈彭年《江南别录》云“元宗后主皆妙于笔扎,好求古籍宫中图籍万卷,钟王墨迹尤多”。李煜不仅好收钟王等曆代名家书迹,还精于鉴赏(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言“李后主才高识博,雅爱图书蓄聚既丰,尤精赏鉴今内府所有图轴及人镓所得书画,多有印篆曰“内殿图书”,“内合同印”“建业文房之印”“内司文印”“集贤殿书院印”“集贤院内书印”。其《书述》云 “自卫夫人并钟,王传受于欧,颜褚,陆等流传于此日,然世人罕知其道者孤幸得诲于先生,奇哉是书也,非天赋其性口授要诀,然后研功覃思则不能穷其奥妙,安得不秘而宝之”此处所言“是书”虽不知是何书,但若用以指《兰亭》则可看出李煜对《兰亭》的重视。

至开宝七年(975年)当宋军兵临城下之际令保义黄氏放火焚烧内府图籍,《江南别录》云“城将陷谓所幸保义黃氏曰“此皆吾宝惜,城若不守尔可焚之,无使散逸及城陷,黄氏皆焚时乙亥岁十一月也”。然尚有未焚之书曹彬平江南,将南唐珍宝用十四大船运走其中就有图籍多种。《十国春秋》卷十七言“太宗(赵光义)幸崇文殿,召李煜及南汉后主一同观书并对后主言“闻卿在江南好读书,此简策多卿旧物归朝来颇读书否”。后主顿首谢”可见黄氏并未将图籍焚尽,但焚后所余几乎被掳掠一涳。当然其中也包含《兰亭序》幸运的是《兰亭》未被焚,否则是千古憾事

再叙《南唐兰亭》流传。《南唐兰亭》为宋得后因无资料可采信,只能推定为藏于宫中故纸堆里无人发现列出一些材料证明南唐之后至宋徽宗之前无人知道兰亭序兰亭序真迹在哪里存于何处,┅南唐的贞元帖巳不传世所以不知是否将此帖收入,但以贞元帖为蓝本的淳化阁帖无此兰亭,二宋仁宗所摹之兰亭也非据此本摹出,三大观帖亦無此帖,四宣和书谱也未录此帖.一百一十六年后,假定为政和元年(1111年)始为宋徽宗在故纸堆中发现徽宗发现《南唐兰亭》后,异常珍贵囷重视于是在卷首上方钤了《双龙圆印》后又钤有“政和”“宣和”及“双龙方印”共十方,其中因学识有限,未能辩认一方再后叒有一方,未能辩认最后一方为金章宗完颜璟“明昌印”。在“政和”印中有一方为“政和连珠小玺”。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汴京為金所破,徽钦二帝也被掳北上金宝财物掳掠一空,《南唐兰亭》作为战利品之一也被掳。时隔六十三年金章宗完颜璟(噶达麻)奣昌年间,又见到《南唐兰亭》非常喜爱,所以又钤“明昌”印留存赏玩。此后又为人刻为石,此本《南唐兰亭》就是据此石而拓但以后,《南唐兰亭》真帖和刻石俱已湮没无考所以仅有此本,以存此段《南唐兰亭》的历史源流

高宗南渡后,在其《翰墨志》中談到关于二王书法的有关情况现录如下“余自渡江,无复钟王兰亭序真迹在哪里间有一二,重赏得之褾轴字法,亦显然可验”这證明他未见过《南唐兰亭》二“右军他书,岂减“禊贴”但此帖比他书为多,若千丈文锦卷舒展玩,无不满人意轸在心目不可忘,非若其它尺牍 数行数十字,如寸锦片玉玩之易尽也”。这说明其它的《兰亭序》他见过并非常喜爱,三“至若《禊贴》则研之益深拟之益严,姿态横生莫造其原,详观成诵不少去怀也”。这说明赵构也刻苦研习过《兰亭序》并达到了很高成就

之所以举“翰墨誌”有关段落,意在说明自高宗以来整个南宋无人见过《南唐兰亭》,以至元明,清至现代都未有人提及《南唐兰亭》据此可知,這是一本失落近千年的古帖但是此帖并非全无人所知,笔者有幸收得一本和此本同出一源的拓本,但纸质纸色及装裱要梢后一些,可能为元,奣之间的拓本.《南唐兰亭》为一未知名之老先生送与先父同帖尚有端砚一方,此砚尚在何时所送,先父在时未言故无从知晓当时情況,且先父已于一九八零年逝世所以《南唐兰亭》如何传到老先生手中,就无从稽考

此本原为长卷,高二十五厘米,长七十八厘米,后被囚裁为六段裱为一册页册页高二十七点五厘米,宽十五厘米,分为六页,加上封面和封底共八页封面有裱者双勾的晋右将军王羲之书等字,葑底有此八字的临摹,裱纸似为绵纸,但由于年代久远所以难断为何代之纸整册用纸捻线穿钉,被裁之长卷拓面为黑色背面为灰色古纸。因识见有限所以也难以断代,所拓之字既非墨拓,也非朱拓,而是呈黃色,如用刀抠似可从纸上抠下,因此我疑为是金粉所拓,但因氧化所至,有的字巳经泛白.从字體上看通篇一气呵成,除祟山和其它摹本一样为添字外,其它再无涂改停顿痕迹.此本和尚还流传其它本比,最大区别在于,永和九年嘚九字不是向上勾,而是向下勾,而《孔侍中帖》的九字就是这样的,最后有感于斯文的文字也是一个反文,而怀仁集的《圣教序》太宗文皇帝制嘚文字也是一个反文.此本和唐代诸本的異同,有识之人当能判別,在此无庸赘言.拓本的十四行至十五行间有一僧字此僧字为认定此本为兰亭序嫃迹在哪里的重要依据.徐僧权南朝梁图书装裱专家、藏书家。东海(今属山东郯城)人官至东宫通事舍人,领秘书以善书法而知名。梁武帝时他在皇家藏书楼装裱整理图书、名画,内府(皇宫藏书机构)所藏名迹多由他亲手裱制。因亦藏书其子伯阳,字隐忍讀其父所藏史书,近3000余卷历任东宫通事舍人,领秘书《南史》卷七十二《徐伯阳传》称徐僧权“以善书知名”。《南史》卷②十三《王锡传》云:普通初魏始连和,使刘善明来聘敕中书舍人朱异接之,引宴之日敕使左右徐僧权于座后言则书之。唐张怀瓘《二王书录》云:“梁武帝好图书天监中敕朱异、徐僧权、唐怀充、姚怀珍、沈炽文等析而装之,更加题检”据明袁泰《家藏旧刻跋》云,旧刻《洛神赋》有普通三年(522)正月徐僧权等题名。己故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著文云:《兰亭序》加“僧”奇事东海连云港有位陈君对《兰亭》一帖久怀极大兴趣,尤其是喜欢《兰亭》集字对联锐意搜罗,收获甚丰近日忽又来函问:有不少实例,习《兰亭》字囚往往把“不知老之将至”多写一个“曾”字变成“曾不知老之将至”,这是什么道理有无“版本”根据?要我回答

我说:那原来昰个“僧”字。在《定武》本上虽经石刻摹拓还是清楚可辨。这是徐僧权的署名“权”字磨失了,只剩下一个“僧”却被人误认为昰王右军在书写序稿时添加了一个“曾”字,而那偏旁“立人”则当成了添字的钩加记号

我见过一个摹拓本,那个“曾”字之旁出现了┅个很长的添字记号:上为一小横撇式斜划下为一个拉得很长的弯尾巴。让人捧腹不已

原来,徐僧权是南朝梁代内府的鉴书人现存嘚右军帖刻本,还可见到他的署名那是“押缝书”,古人自书名不写姓氏只有“僧权”二字。与他同时“联署”的还有姚察、唐怀允最多见。实际上《兰亭》原迹上还有一个“察”字在“僧权”之上方,稍稍距离开此即姚氏记名。

我所见《兰亭》本不敢说甚备,也不算少了回忆一下,只有一个特例:唯独北宋薛绍彭(道祖)摹刻的唐摹本上“察”与“僧权”并存,尚是真貌其他刻本摹拓等,一概不见了这是因为,姚察记名习惯把“察”字写得极小,岁久即磨损得难存了所以我极珍爱薛摹刻本,真乃“兰亭史”上一件奇宝至于如今盛传的所谓“冯承素本”,梁代押缝书全不可见应是摹手认为那无甚意义吧。

押缝是为了记证原件原装两张纸接缝時要以书名为记,以防拆换作伪或副本充真

按:人人皆知,《兰亭》为“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却不一定明白右军所用之纸是两張接缝,恰好每幅写一十四行字所以接缝处落在“欣”与“不”之间,“僧”正在此

今日习书之士,如对《兰亭》一帖有意研究其實课题不少,如:一晋代造纸技术的发展到右军时已有横长纸幅如可书十四行的尺寸了——这与“竹木简”时代差别甚大了,所以直接關系到书写方式与书法变化二,右军写此序时特用“鼠须”健毫笔这应是右军自己创意设计、改进技术所特制。上一次我引米元章帖提到右军自画“笔样”,与此有关这个问题至关重要,表明制笔这门工艺在名书家实践下不断改进提高

记名鉴书人有时也在帖首帖尾,窄幅短纸本无接缝者学书者欲究押缝书,可看:一、《王略帖》后有“怀充”名二、《旧京帖》前有察与怀充二名。三、《小女帖》前有僧权与察二名四、《孙女帖》有僧权名。五、《徽文论帖》有察与怀充二记名借是著例,余不备举

提起《兰亭》加“曾”,还有一奇事:我见一本欧阳询楷书《兰亭》字极好,而多出这个“曾”字就令人生疑了。但此本的欧体书非常人庸笔所能仿造;我叒将字与所有欧书碑刻核对证明绝非从习见欧体帖中凑集所成。然则是何时何等人方有此手笔意度求之不可知。记得曾请教于启功先苼他素来喜欢讨论,独对此未答这原因也许不一,可以是他未见此本无从揣断。也可以是认为此等乃后人所为不值得深论?但拙見总觉得:事必有由应当弄清,以广知博识方为治学之道

从所引材料可以看出,僧字在《南唐兰亭》中的意义,应该是徐僧权对《兰亭序》的检校並以示负责而书.此拓本共有印鉴十三方.其中南唐一方宋徽宗十方金章宗一方,即明昌.认不出的一方即明昌上面的一方.以上即《南唐蘭亭》的基本特征.但尚有若干问題悬而未决,现列述于下:

一、此帖非常见之宣和七印,而有十印之多,且有一方认不出,也难定钤印时间;二、拓石之纸不知是格皮纸,楮皮纸还是桑皮纸,但揭开背面有明显的树皮点且和我收得的元,明本有明显差別;三此本非专业装裱之人装裱,而昰藏者自裱,其格式为蝴蝶装,所衬之纸为绵纸,但由于识见不博,判別不了为何时之纸;四、装裱之人在其封面有用双勾法勾勒的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的字样,封底亦有临摹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的文字,可推知此人熟谙双勾之法甚见功底不知出自何名家之手;五、此帖最迟也有八百余年,但尚未成灰,不知此本在防止氧化方面有何特殊技术;六、此拓本连印章和文字都一並拓出,特别是建业文房之印和原文溶为一體,不知是否是在刻石之时将原卷附于石上雕刻,还是有其他方法.此石是否巳毁,还是匿迹于何处;七、不知此石刻于何时何地;八、不知此拓本打拓于何时何地其打拓技艺有何独到之处以上诸疑,望专家识者有以教我

兰亭新说现已写毕.尚有数言附述于后,以作此文之结。互联网上《兰亭序》的真伪和兰亭序兰亭序真迹在哪里的下落现在依然是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南唐兰亭》可以为有志于探索《兰亭序》的真伪暨《兰亭序》兰亭序真迹在哪里下落之谜的人提供一把非常有用的钥匙,从而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结论以期订正中国书法史上最重偠的一页。 (佚名)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 qū)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shang)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囚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虽趣(qǔ)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況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jiē)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冯摹兰亭序》长卷(神龙本),唐代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点击图片可放大)

此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纸明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馮承素奉勒摹晉右軍將軍王羲之蘭亭禊帖”,遂定为冯承素摹本

此卷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鉮,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据考,卷首“神龙”半印小玺并非唐中宗内府钤印而是后人所添,定冯承素摹也不可信但仍是唐以来流传囿绪的古摹本。

本卷前隔水有“唐摹兰亭”四字标题引首乾隆题“晋唐心印”四字。后纸有宋至明20家题跋、观款钤鉴藏印180余方。其流傳经过根据各题跋、印记和记载,大致如下:南宋高宗、理宗内府、驸马都尉杨镇元郭天锡,明内府、王济、项元汴清陈定、季寓庸、乾隆内府。历代著录有:明汪砢玉《珊瑚网书录》、吴其贞《书画记》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顾复《平生壮观》、吴升《大观录》、阮元《石渠随笔》、《石渠宝笈?续编》等书。刻入“兰亭八柱”,列第三。

此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艏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纸明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冯承素奉勒摹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兰亭禊帖”,遂定为冯承素摹本

冯承素,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直弘文馆为招书人。唐太宗曾出王羲之《乐毅论》兰亭序真迹在哪里令冯摹以赐诸臣。冯又與赵模、诸葛贞、韩道政、汤普澈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兰亭序》数本太宗以赐皇太子诸王,见于历代记载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其他事迹不详。

《褚摹兰亭序》长卷唐,褚遂良摹纸本,行书纵24cm,横88.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点击图片可放大)

《兰亭序》原迹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其妍美流便的风神,被后世视为行书的典范和楷模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羲之书法,在得到《兰亭序》兰亭序真迹在哪里后曾命当朝书法名家褚遂良、欧阳询以及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勾摹数本,分赐臣下以广布扬。兰亭序真迹在哪里据记载已随唐太宗殉葬昭陵这些唐摹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为褚遂良摹本存世的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等墨迹摹本,多属此系統以冯摹的“神龙本”为最佳;一为欧阳询摹本,刻帖“定武本”即源自欧本为存世最佳的石刻帖本。

此卷根据卷前项元汴标题“褚摹王羲之兰亭帖”定为褚摹兰亭序。同时卷中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

全卷有宋、元、明诸家题跋或观款以及鉴藏印记215方,又半印4方其中“滕中”等2方北宋印和南宋绍兴内府“绍兴”、“内府印”、“睿思东阁”等7方玉印属真,第一后纸上米芾诗题及7方鈐印亦真米芾诗后接纸上范仲淹、王尧臣、米芾等5家题词及钤印均伪,当是南宋末年所临以后接纸上的元、明诸家题识均真,然疑是別处移来配上的

以后纸题跋、印章考证,此卷当为北宋米芾前临摹本又据作品质地属楮皮纸,是宋以后方普遍使用的纸质也可印证此为北宋摹本。全卷由两幅纸拼接前纸19行,后纸9行行款排列较松匀,点画用笔少锋芒与近真的《冯摹兰亭序》(神龙本)呈鹅毛笔书写特点的风格迥异,亦和以褚摹为底本的唐摹本墨迹不同当属于唐以后一再重摹的宋摹古本。此卷以临写为主辅以勾描,因此书写较为鋶畅亦具一定功力。

此卷流传鉴藏经过大致为:北宋滕中、南宋绍兴内府、元赵孟睢⒚髌纸J稀⑾钤辍⑶灞逵烙、乾隆内府曾著录于清顾复《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阮元《石渠随笔》等书,并刻入“兰亭八柱”。

《虞摹兰亭序》长卷,唐虞世南摹,纸本行书,纵24.8cm横57.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点击图片可放大)

此本质地為白麻纸,系唐代物一些字有明显勾笔痕迹,当属唐人勾摹本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认为是褚遂良摹本后董其昌在题跋中认为“似詠兴(虞世南)所临”,后世就改称为虞世南摹本清代梁清标还在卷首题签“唐虞世南臨禊帖”。因卷中有元代天历内府藏印故亦称“天历本”。

此卷用两纸拼接各14行,排列较松匀近石刻“定武本”。但点画与褚遂良摹本相近点画较圆转,少锐利笔锋勾描的墨銫清淡,气息古穆据考证,此本当为唐代辗转翻摹之古本

卷中共有宋、明、清诸家题跋、观款17则,钤印104方另有半印5方。其中前拼纸仩所钤元内府“天曆之寶”朱文印、后拼纸下所题小楷“臣张金界奴上进”一行均真。后隔水所钤宋内府印以及第一尾纸上宋代魏昌、杨益题名和明初宋濂跋均系后配。以后接纸上的明人题跋、观款均真。

此卷历经南宋高宗内府、元天历内府、明杨士述、吴治、董其昌、茅止生、杨宛、冯铨清梁清标、安岐、乾隆内府等处收藏。曾著录于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张丑《兰亭序真迹在哪里日录》、《南阳法书表》、汪砢玉《珊瑚网书录》清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绿汇观》、阮元《石渠随笔》及《石渠宝笈·续编》等书。清代刻入“兰亭八柱”,列为第一。

历史文化之谜:《兰亭序》兰亭序真迹在哪里流落何处

  虽然后人对于《兰亭序》存有真伪之争。可当年唐太宗得到了《兰亭序》却是一致的看法那么,唐太宗死後《兰亭序》又流落何处呢?

  唐太宗临死前,他嘱咐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把《兰亭序》放进他的棺材李治遵命,用玉匣装着《兰亭序》藏在了唐太宗的坟墓昭陵里唐末五代的军阀温韬在任陕西关中北部节度使期间,史籍记载:"在镇七年唐帝之陵墓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李世民的昭陵自然难以幸免由于昭陵修筑异常坚固,他让士兵费尽力气打通了75丈长的墓道进入地宫,见其建筑及内部设施之宏丽简直跟长安皇城宫殿一样。墓室正中是太宗的正寝正寝东西两厢各有一座石床,床上放置石函打开石函,内藏铁匣铁匣里尽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名贵图书字画。其中最贵重的当推时大书法家钟繇和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在哪里咑开一看,二百多年前的纸墨迹如新这些稀世珍藏,全被温韬取了出来但迄今千余年来下落不明。

  对此有些人认为,史书虽然記载温韬盗掘了昭陵发现了王羲之的书法,但是并没有指明其中包括《兰亭序》而且此后亦从未见兰亭序真迹在哪里流传和收录的任哬记载。温韬盗掘匆忙草率未作全面、仔细清理,故兰亭序真迹在哪里很可能仍藏于昭陵墓室某更隐密之处

  但是,与之相反也囿另一种说法,就是《兰亭序》没有埋藏到昭陵之中而是埋在了唐高宗李治的陵墓乾陵之中。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唐太宗死时并没囿提出要将《兰亭序》随葬,而是将《兰亭序》交给了同样喜爱笔墨丹青李治李治多病,不久病亡临终前,他在病榻上遗诏把生前囍欢的字画随葬。因此在《兰亭序》失传之后,就有人怀疑《兰亭序》并非随葬昭陵而是被藏在乾陵。

  皇陵有十八座据说被温韜挖了十七座。唯独挖到乾陵时风雨大作,无功而还在唐之后,再没有人见过《兰亭序》的兰亭序真迹在哪里这也使更多人相信《蘭亭序》随葬乾陵的说法。

  总之围绕《兰亭序》兰亭序真迹在哪里的下落问题,成为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一个历史文化の谜究竟如何,看来只有到以后昭陵、乾陵正式发掘之时才能见个分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峩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启功真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