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锻炼孩子的视觉和听听觉视觉注意力力

  注意力不集中,常指注意力障碍。儿童注意不集中,对学龄期的孩子影响巨大,不及时进行改善或治疗,将耽误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间,影响将来升学和就业,影响孩子一生。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因素很多,其中儿童缺锌是比较常见的因素之一,因此补锌是有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科专家呼吁重视“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学龄期孩子注意力障碍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常分为:视觉注意力障碍和听觉注意力障碍。不同个体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有的儿童接受视觉刺激不专心,有的儿童接受听觉刺激不专心,而另外一些患儿对视觉和听觉刺激均不专心。有视觉注意障碍时,表现为不喜欢看书,阅读时粗心马虎,容易出错。有听觉注意障碍时,上课听课特别不专心,平常别人对他说话他似听非听,甚至给人他的耳朵有问题的感觉。因此,这些孩子难以服从指令完成任务,甚至要大人不断的发出语言命令时才开始去执行任务。

  一、那么注意不集中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呢?

  一、人际关系紧张:

  与同学朋友难以共享物品或依顺序等待,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或打架,出现暴力倾向,难以与同学形成正常的朋友关系;不听从爸爸妈妈或老师的话,通常反复 使家长经历挫折与愤怒;轻易打断别人谈话,不加思索的响应;或是无法按照社会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错误理解、轻视或疏忽别人传递讯息的真实含义,致使 人缘不佳;很容易被众多新鲜的刺激所吸引,抗诱惑和干扰的能力差,他们往往无法遵守规范和指令,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

  人际关系的恶化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健康和人格健康,处理不当,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学校纪律难约束:

  因缺乏自我抑制(冲动)能力,各种行为问题会逐渐增加,语言和行为有冲动性,部分儿童具有高攻击性;当受到压力时,会更无法掌控抑制能力,过动行为更 加严重;无法同时记住数个指令,思路呈跳跃式,常出现做错或漏掉等情况;上课时小动作多,如玩铅笔,玩橡皮,抠这抠那,玩课本撕书等,易导致课堂上违规、 违纪等情形,有旷课,逃学的倾向;

  注意力集中时间比其他孩子短,而且容易分心散漫;回答不切实际的答案,无法形容事情的来龙去脉;由于课业内容已提高至相当的水平,无法跟上学习进度, 成绩逐渐下滑;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对授课内容一知半解。作业拖沓、学习时易走神、发呆、被无关事情吸引,导致学习费时、效率低下;即使考试前书念得很 熟,考试时却会因分神而记不起来或写错等,严重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办事时总是丢三落四,如经常忘记学习用品放在哪里,学习容易半途而废;

  四、自理自立能力差:

  无法完成有结构性或有目标的活动,如家务、作业等;有时在无特别原因的情况下,会有非常愤怒的倾向;自我整理、打理能力差,常有脏乱现象;缺乏组织能 力,无法作好整理、整顿的工作;有些儿童肌肉运动技术发达正常,但在语言能力、画图、使用剪刀等要求协调性的活动较落后;持续睡眠问题(睡眠中时常醒来, 不规则的睡眠习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因盲目的玩耍方式或行为在运动和生活中容易受伤;

  在过重的学业要求与升学的高压力下,注意力不足多动的学生很容易被定位为问题青少年,同时本人也因无法充分地发挥本身的能力,而失去对学业的兴趣;由 于自信心不够强,常常会引起各种问题与行为,较后会感到被孤立;因长期地环境不适应与经历挫折,失去自信、感到自卑。

馨提示:孩子一旦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症症状,要及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目前国内治疗方法主要以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为主,大脑生物反馈技术作为行为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是连接传统医学、社会学、心理学、脑科学的桥梁。以其特有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在普通医学和精神卫生领域均有应用。

  看完这篇文章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或者有什么不明白可以拨打24小时服免费务热线: (微信同号)

原标题:您孩子的学习属于哪种优势类型?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

文 | 节选自《唤醒儿童学习力》 著 | 林薇

图 | 网络 编 | 叮当(略有删改)

小勇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他喜欢摆弄计算机、电子设备,但凡与机械操作相关的活动他都有极强的兴趣。可是他不喜欢上学,他觉得坐在课堂上听课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他更希望老师能把讲课变成做实验,或者看图片。

兰兰喜欢听音乐,从小就能跟随电视或音频里的音乐手舞足蹈,而且节奏感极强。她妈妈说:兰兰比其他孩子说话早,而且经常会说出令大人惊讶的词语来。兰兰有丰富的词汇,喜欢与人交流,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但是她同样害怕上学,因为她总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她担心老师罚她再重写,她认为自己是个笨孩子。

洋洋从小就很聪明,记东西记得很牢,但是他更擅长“打打闹闹”。他爸爸说:这孩子静不下来。洋洋自己也很烦恼:上课时我也认真听讲,可盯着老师一会儿就累了,实在控制不住。

三个孩子的父母都很烦恼,他们都坚信自己的孩子不笨,但是孩子的学习现状却让他们困惑不已。

心理学家早就告诉过我们——

每个孩子都有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视觉的、听觉的或者运动的。

我们将侧重其中某个通道的学习方式称为视觉型、听觉型和运动型的学习类型。这样划分不等于说孩子的学习方式只利用某一种单一通道来进行,而是说这个孩子的某一个感觉通道比其他的感觉通道更容易协调并更容易影响学习。

发现孩子的学习能力优势以及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在面临学习困难时更了解自己、更容易看到希望。

确定孩子的学习类型,不是要给孩子贴上标签,归于某一类型进行单一方式的引导,而是要了解孩子的特点,从而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扬长避短,更有效地学习。

要给予孩子们怎样的辅导策略呢?

小勇就是一个视觉型的孩子。

这类孩子的观察力敏锐。在小的时候,他们就经常会发现其他孩子或大人没有注意到的东西,他们会很早认识颜色,喜欢玩拼图游戏,长时间画画也不觉得厌烦。他们在哭闹时,一看见父母的脸或心爱的玩具,就会很快平静下来。

这类孩子不大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但有着极强的想象力和视觉注意力。他们会很快把自己的玩具和书本整理好,并且能把看到的东西画出来。这类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喜欢拆拼或者组装玩具和零件。

  • 和他一起制订一份有规律的活动计划,并且把不同时间需要做的事情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比如吃饭时间用红色,写作业的时间用黄色,游戏时间用绿色,使他能清楚地获得提示,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 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和一张整洁的书桌,让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

  • 在孩子记忆某些概念或者知识要点时,可以让他闭上眼睛,想象用图画或者实物形象来与之产生关联,以提高记忆效率;

  • 当孩子阅读时,可以让他边读边做笔记,因为做笔记是视觉型孩子的强项;

  • 还可以用卡片来帮助孩子学习,不同的科目或者不同的学习目的制作不同的卡片,随时可以查阅;

  • 用提纲或图表帮助孩子预习或者复习,因为视觉型孩子有较强的构图能力,而且这种方法能促进孩子左右脑的运用,因此可以提高孩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 可以使用计算机演示或者操作实验来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知识。

兰兰是典型听觉型的孩子。

这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极强。他们从小喜欢听或讲故事,听课容易记住;对父母的口头指示反应迅速,不用一遍遍地重复;喜欢音乐、戏剧及有表现力的活动。如果要求他们用语言把作业报告出来,将是他们最觉得快乐的学习方式。

听觉型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听觉过于敏感而容易分散注意力,或者上课时喜欢讲话而受到批评和责备。

  • 用含有节奏和韵律的儿歌或者诗词帮助他们更快的记忆;

  • 大声朗读有助于听觉型孩子对概念有更好的理解;

  • 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中他们可以通过交谈、讨论、朗读等方式促进学习;

  • 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场所,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 让孩子把思考过程用语言报告出来,有助于他们理清思路,自动纠正错误理解;

  • 让孩子把学习中碰到的问题用录音机录下来,并在每个问题后面留出一段时间,然后边重放边让孩子自己回答,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地利用听觉型孩子喜欢听、愿意说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学习;

  • 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孩子的学习热情,因为听觉型的孩子对于语言的感受性是非常强烈的,对他说过的话很容易变成他内心的自我激励或者压力。

洋洋其实是个运动型的孩子。

这类孩子好动,总是喜欢把自己的身体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对他们来说“做”永远比“听”“看”来的更快更容易。

他们往往在运动协调性上表现优异,喜欢节奏感强、技巧性高的活动,很快就能把某项技巧学得有模有样;他们擅长用具体的事物和操作当做学习工具,通过接触和实验来掌握或理解所学的知识。

通常,这类孩子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富有创造性,喜欢联想,总是跳跃性地思考很多问题。然而正是由于他们充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心、手脚不停的动作,也使他们很容易被扣上“多动”的帽子。

  • 理解他们不是天生的“破坏者”,许多行为只是他们想要积极学习的表现而已。

  • 多用实物来帮助孩子记忆所学的知识,让那个孩子感到“玩中学、做中学”的无限乐趣;

  • 准备一大块黑板,让孩子在上面写、画,以便帮助他把所接受的信息以动作的形式存储起来;

  • 让孩子当老师,给全家人上课,有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把信息传达给别人时,他自己可以保存90%以上的内容;

  • 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学习,比如一边收拾玩具一边练习数学计算,一边整理衣服一边学习相同和不同的概念等;

  • 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并提问“猜猜下面会发生什么事?”以此来发挥孩子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 对孩子多使用手势语言,有研究证明,手势语言有助于孩子关注和理解你所说的内容;

  • 对孩子的鼓励,不要光停留在眼神和语言上,最好给他一个拥抱,因为运动型的孩子往往更喜欢感受大人的抚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觉视觉注意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