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时扎针手法图解,要从输液时扎针手法图解袋里抽药液去溶解粉剂后再加进同一个输液时扎针手法图解袋里,怎么选择试管,抽多少药液去溶解呢

[3] 韩红梅,支英杰.采用精密输液器输注中药注射剂的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

[4] 林慧,刘孟丽,付斌.精密过滤输液器在中药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5] 王丽珍.精细过滤输液器减轻中药制剂微粒所致疼痛[J].护理学杂志,):55-56

[6] 孙娜.精密过滤输液器在中药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天津护理,):149-150

[7] 钟亚春.精密输液器在中药静脉使用中的对比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65-66

[8] 屈慧,史志华,赵永新.聚氯乙烯输液袋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吸附性的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1):63-64

[9] 梁铟,董卫华.4种输液包装材料对注射用美罗培南吸附性的考察[J].西北药学杂志,):279-282

[10] 于庆坤,阚淑月,王春艳等.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在4种不同包装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房,2006,17(5):375

[19] 李大魁,刘文杉,诸明,等.氯丙嗪和异丙嗪输注时在输液管道中的损失[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496

[20] 郑卫.PVC输液器与药物相容性研究综述[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70

士、护师、主管、副高、高级考试,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注册用户名后,选择相关题库试用↓↓↓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摘要】:正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及护理技术操作,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体现了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反映出医院护理质量的好坏,并对治疗效果和护患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除按正规操作程序外,认真观察、学习、探讨静脉输液的技巧问题,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也是实行人性化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总结了静脉输液的一些技巧。1配制粉剂药物的技巧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5~10ml空气,再回抽液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的液体量最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谭跃龙;赵爽;崔彩霞;;[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建英;;[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窦瑛;;[A];“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孔永霞;卫莉;;[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赵金凤;;[A];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史文莉;;[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阳烈照;李云辉;瘳慧中;;[A];全国护理临床研究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会编[C];2001年
黄健军;;[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陈先菊;;[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蒋华丽;;[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吴泽柱 厦门国际空港股份有限公司;[N];中国民航报;2010年
邱学忠 驻马店日报社编辑;[N];驻马店日报;2008年
副主任医师 程书权;[N];大众卫生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晓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陈宜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摘 要:目的观察配液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的程度,采取预防微粒污染措施。方法将液体分为三组。Ⅰ组:120瓶液体不加药直接静脉滴注;Ⅱ组:300瓶液体加安瓿针剂;Ⅲ组:300瓶液体加有橡胶塞的玻璃瓶粉针剂。结果Ⅰ组液体中没有微粒,Ⅱ组有3瓶液体发现细小碎屑,Ⅲ组99瓶液体中有橡胶屑微粒,占Ⅲ组液体的33%。结论减少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关键在于预防。改进穿刺针形状及瓶塞质量,改进配液方式及加药时的传统进针方法,严格控制输液瓶内药物总数,应用终端过滤器,改成全封闭式输液系统等,微粒污染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输液时扎针手法图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