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白细胞13嗜酸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偏低5-6之间比例@多

孩子的中性粒细胞是会比成人低一点的;偏低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临床意义不是很大;如果发烧等应激状态就会减低;孩子应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发烧;多喝一点开水可以用点抗病毒药物如抗病毒颗粒银黄颗粒等中成药;体温超过38度可以用清开灵;要是超过39度就要用退热药如布洛芬了;

【导读】血常规化验单是血常规检查的结果表现形式。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医院里的血常规化验单总是很让人头疼,一排排的英文缩写字母和数字在平常人眼里就像天书一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些看起来很复杂的血常规检查吧。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就是以一张单子呈现,也就是血常规化验单。

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正常参考值在化验单的右侧都有注明,查出来的结果,除有数字外,还有符号“↑”和“↓”表示比正常参考值高了或是降低。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正常参考值在化验单的右侧都有注明,查出来的结果,除有数字外,还有符号“↑”和“↓”表示比正常参考值高了或是降低。血常规报告内容较多,各项含义不同,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红细胞系统: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如果“↑”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白细胞系统: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超过高值则疑有炎症存在,多为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以上是指白细胞总数而言,还应进一步了解白细胞是由五种白细胞组成的,各有自己的功能,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中性粒细胞(代表符号为N),约占50%~70%(年龄不同,百分比有变化),主要起吞噬杀灭细菌作用。

血小板系统:血小板(PL)约为(100~300)×109/L,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如低于正常值可能有出血倾向。

正常人的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各种数值的正常范围是:

白细胞:刚出生正常新生儿的白细胞总数是(9~30)×109/L,平均是20×109/L。随年龄增长,正常值会逐渐降低,如6月到6岁的幼儿为(6~15)×109/L,平均为10×109/L;7~12岁为(4.5~13.5)×109/L,平均为8×109/L。

淋巴细胞(代表符号为L):约占20%~40%,产生细胞因子破坏细菌结构,使细菌不能生存。

单核细胞(代表符号为M):约占1%~8%,产生抗体。

嗜酸性粒细胞(符号E):约占0.5%~5%,机体过敏或寄生虫感染时可增加比例数。末位是嗜碱性粒细胞(符号B):约占0~0.75%,各种比例如不协调,预示可能有某种病。

小宝宝最常见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时治疗,就会发起烧来,这时候带宝宝到医院去,大夫就会让先验一下血。那怎么看儿童的血常规化验单呢?

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的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

血小板计数(PLT):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我们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

从血常规化验单上是能看出贫血的。

看贫血重点看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低于同年龄同地区正常参考值范围要考虑存在贫血。根据平均红细胞体积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如大细胞性贫血多为巨幼细胞贫血、MDS等,正细胞性贫血如急性失血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等。

一般医生都是根据上述提示查病因的。只有检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进而使身体恢复健康。切勿病急乱投医,以免加重病情。

血液单核细胞比率偏高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偏低...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血液单核细胞比率偏高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偏低是怎么引起的啊血液有什么毛病吗

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危害是什么呢?血小板少的情况下如果受伤就会有致命的危险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问题分析: 你好,单核细胞比率较高一般增多见于1、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2、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较高;一般来说,嗜酸性粒细胞低一点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偏高了不好),临床价值不大。可能由于精神刺激,劳累,饥饿等影响,也可能是机器误差导致。
意见建议:1、你可能存在病毒感染的地方,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等,积极抗病毒治疗;2、不要过于担心,多喝水,注意避免感受风寒,一周到半月复查一次就行,如果换高,就要进一步查原因了。

指导意见:你好,单核细胞比率较高一般增多见于1、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2、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较高;一般来说,嗜酸性粒细胞低一点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偏高了不好),临床价值不大。可能由于精神刺激,劳累,饥饿等影响,也可能是机器误差导致。

指导意见:你好,单核细胞比率较高一般增多见于1、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2、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较高;一般来说,嗜酸性粒细胞低一点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偏高了不好),临床价值不大。可能由于精神刺激,劳累,饥饿等影响,也可能是机器误差导致。

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请问有什么危害?

病情分析: 您好,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一般单行粒细胞明显增高或者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恢复期,多发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
意见建议:还需要综合临床病情才能判断的,单纯的一个单核细胞比率偏高没有什么临床意义,也不能作为判断标准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单核细胞比率偏低

专长: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高血压,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血常规中若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比率基本正常,只是你说的这俩个偏高偏低,是没有问题的,是正常的。
意见建议:不必过份担心的,除了这两个,血常规中其他的都正常就是好的。血液化验结果有时受很多因素的干扰的,比如抽血时的情,头一天的饮食,运动等。故只要主要的项目是正常的,血常规都是正常的。

嗜酸性粒细胞0.01,偏低;单核细胞百分比29.3,偏高;...

专长:心房颤动,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慢性心力衰竭

指导意见:如果检查没有其他的原因引起的咳嗽的症状建议及时的口服阿奇霉素克咳敏,环丙沙星的方法治疗的,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注意休息, 

发热,血常规检查单核细胞比率高,怎么回事

病情分析: 你好,这个一般是有炎症的现像,可以吃一些消炎药就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关于单核细胞比例偏高,是怎么回事?的问题

意见建议:根据你的情况,应该考虑属于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所造成的,建议你可以采取积极抗病毒和消炎治疗,比如服用抗病毒颗粒,复方板蓝根,冬凌草片,阿莫西林即可,如果没好转建议到医院治疗.

血液单核细胞比率偏高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偏低是什么病啊

病情分析: 您好,您的情况是嗜酸性粒细胞的偏高了。
你这有可能是术后有炎性细胞引起的,健义你吃点消炎的药,或吃中药治疗。
意见建议:这种情况最常见于过敏以及寄生虫的感染了,建议你可以查查这方敏的检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偏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