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由一名悬壶济世是什么意思的医生成为改朝换代的英雄?

点击封面,一键购买本期《天涯》

中医,一个跨越世纪的争论

我相信在世界医学史上,没有哪一门医学像中医这样起伏沉浮,饱受争议。从1835年美国传教士创办广州教会医院,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允许传教医师合法进入华北、华中、华南各大中城市。一个多世纪过去,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本来说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可时至今日,中医的辩论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游戏,仍然没有统一定论,正反两派,相互对垒,口水大战从未止歇。

近百年来,西医在国内发展迅猛,早已成为我国的主流医学,在医疗份额上占有绝对优势。随着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西医像一个升级版的神话,可以换肝、换肺、换心、换肾。比较之下,中医技术似乎相差悬殊,一个火箭升天,一个老牛破车,不可同日而语。

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中医,整体萎缩,在科学卫士的质疑声中,无法显示充分的自信,在一些重大的医疗决策上缺少应有的话语权。

质疑者认为中医中药缺乏科学,在药性、成分、含量、毒副作用方面模棱两可,语焉不详。虽然中医界一直在努力寻找,积极回应,但是中医药的传统理论总是难以让人信服。

2015年10月5日,当诺贝尔奖委员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这三位专家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曾谈到青蒿素的发现是受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的启发。该书有几句记载青蒿的话,让困惑中的屠呦呦眼前一亮:“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葛洪留下这十五个汉字,像芝麻开门的咒语,使迷茫中的屠呦呦看到了神的指引。按理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于中医药来说应该是一个提振信心,证明自我的机会。可是质疑者抢先发声:中医不要自我迷醉,屠呦呦获奖与中医药没有任何关系!本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重大意义是倡导从天然药物里提取药物,以此转变整个医学的发展模式。双氢青蒿素获奖的原因正是对天然药物的提取方式给予肯定,这个奖并非是颁给中医中药的,而是颁给屠呦呦团队研究青蒿素在抗击疟疾方面的显著疗效,每年能救活二十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提取采用了西药的思维,利用化学药物制剂的方法,根本不是传统中药的炮制范畴。

在世界医学的最高领奖台上,中医真的永远缺席吗?从屠呦呦的研究过程来看,《肘后备急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和研究基础。葛洪记录的“绞汁”不同于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屠呦呦由此领悟到“水煎”之法可能会因为高温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抑制率高达百分之百。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结果,抗击疟疾的世界性医疗难题,被中国科学家攻克。

毫无疑问,青蒿素是站在古人肩膀上获取的成果。稍微推理一下,就可得出一个结论,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早在东晋时期对青蒿的利用就已接近成果边缘。那是一次擦肩而过的遗憾,可是中医的质疑者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此为切入点,穷追猛打。认为屠呦呦翻遍中医古籍,从数千种中草药方剂里才发现这么一个有效的方子,这种大海捞针式的筛选,是不是反过来证明古籍里的绝大多数中药都是“不靠谱”的?即使古人发现了青蒿,用水煎的方法仍然治不了疟疾,说到底还是中医“无能”。

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我们该如何去看待中医中药?该如何审视中医几千年来走过的漫漫长路?也许中医药注定是一条坎坷之路,在大浪淘沙、一泻千里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是一个幸存者。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比肩而立的四大古医学:古印度医学、古埃及医学和古希腊医学,都在历史的刀光剑影中轰然倒下,只有从野草里生长的中医学,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雷电,穿越了改朝换代的枪林弹雨,依然顽强地存在,延续至今。历经磨难的古老中医已经修炼得心态平和,不温不火,犹如一个仙风道骨的长者,以不变的姿态,应对着万变的时代,这是世界传统医学的奇迹。

中医作为东方数千年来的主流医学,不但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完整的医疗体系,更有着辉煌的过往和医学成就。然而,中医在近百年间却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磨难。二十世纪前五十年,在关于中国医学发展的问题上,曾几次掀起“消灭中医”“废止中医”的惊涛巨浪,差一点就给中医带来灭顶之灾。

中医遭受诋毁,不是一两天的事。鸦片战争后,随着现代医学和科学思想传入中国,面对“东亚病夫”的帽子,面对瘟疫、天花、疟疾、痨病等疾病的肆虐,面对初生婴儿和孕妇极高的死亡率,中医却束手无策。于是一些社会名流开始站出来反对中医,认为中医是民间巫术,不讲科学。

其实原始宗教与中医是一个复合体,神农尝百草的医药神话,是原始宗教、神话传说与中医学关系的典型体现。在夏商时代巫医同源,到春秋战国时期,医与巫的关系才出现分化。中医与哲学、巫术之间有紧密联系,有人认为巫医乃中医起源,是中医的始祖。巫分男女,女巫称巫,男巫称巫或觋。据《周礼·春官》记载,巫祝之多,有“大祝、小祝、丧祝、甸祝、诅祝、司巫、神巫”等。巫师分工明确,其中祝的“神职官位”比巫高。凡王、后、贵人等之丧礼祭祀、国家之祈福安灾、自然灾害、外交战争及王、后、贵人之草药沐浴、身体康健者等,皆由巫祝掌管。

殷周时期的巫医治病,可从殷墟卜辞中所见,从形式上看用巫术,造成一种巫术气氛,对患者有安慰、精神支持的心理作用。真正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还得借用药物,或采用技术性治疗。正如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所说:“官方的医学把植物药材和矿物药材编成条目,有关这些知识,曾由各原始文化期的巫医们和女巫们传授下来。”

陈邦贤在《中国医学史》中有载:“中国医学的演进,始而巫,继而巫和医混合,再进而巫和医分立。以巫术治病,为世界各民族在文化低级时代的普遍现象。”

明朝徐春甫在《古今医统》中有这样的描述:“巫医,以巫而替医,故曰巫医也。《论语》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叹人不可以无恒,而善其言之有理。朱子注云:巫所以交鬼神,医所以寄死生。岐而二之,似未当也。夫医之为道,始于神农,阐于黄帝,按某病用某药,着有《内经》《素问》,所谓圣人坟典之书,以援民命,安可与巫觋之流同日而语耶?但学医者,有精粗不同,故名因之有异。精于医者曰明医,善于医者曰良医,寿君保相者曰国医,粗工昧理曰庸医,击鼓舞趋祈禳疾病曰巫医。是则巫觋之徒,不知医药之理者也。”

巫与医的关系是一种发展源流,延续了几千年的医术,为何到了清末会遭到如此激烈的反对?这个问题应该从西医的影响说起。站在科学的旗帜下,十九世纪中期以后,中国正经历着深刻而剧烈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有两个重大的转折点,一是引进了西式教育,二是出现了西式医疗,如果要追溯两者的源头,无疑都指向了来华传教士。

中华医史研究先驱,著名医史学家、《中国医学史》作者王吉民曾撰写《伯驾利用医药侵华史实》,从文中列举的事例,可以看出,西医与经济政治的瓜葛。

1827年(道光七年)郭雷枢来到中国,他作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往澳门及广州十三行公司的传教医生,在澳门开设眼科诊所,为贫民免费治病。传教与医疗结合,让一个抽象难懂的事情变得具体起来,这种教医结合可以赢得中国人的信任,效果比单纯传教要好得多。于是郭雷枢提出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使西医很快进入中国,而且规模不断扩张。

1835年《中国丛报》发表了郭雷枢《对用医生来中国传教的提议》的文章,首次提出以医学为先锋进入中国。郭雷枢认为,中国人不能理解抽象真理,对世俗和身体利益特别关心,而不太关心提升道德和智慧的努力。不久郭雷枢又有一个新的发现,行医过程不仅对传教事业有益,而且对贸易更有帮助,同时还有助于改造中国人的思想体系。

1838年2月,由传教士裨治文、郭雷枢、伯驾共同发起了“医学传道会”,游说西医来华服务。最先响应这一提议的是美国公理会,此后,来华的传教医生不断增多。

1835年,彼得·伯驾以牧师兼医生的身份创办了广州教会医院,很快成为当时最成功的西医院。上至钦差大臣林则徐,下至两广大小官员,大都亲临伯驾门下求诊。直隶总督李鸿章不仅请西医治病,而且为感谢英国伦敦会传教医师马根济治愈他妻子的重病,资助马根济在天津开办“总督医院”。一时间西医声誉鹊起,信者成众。

当时在“新政”浪潮的影响下,太医院的医疗与教育均出现了新的趋势,连光绪皇帝也多次请西方使馆医生治病,或由中医兼通西医的医生会诊、治疗。太医院开始增加西医的培养,创设了卫生科、卫生处、卫生司,创办了官办医院等。

随着西医传入,中国留学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的大批西医也相继回国,并且逐渐掌管了卫生行政大权。这是一次医疗洗脑,社会舆论逐渐倾向于西医,中医被扣上保守、落后、不科学,甚至是愚昧无知的帽子。这一时期,中西医之间的学术宗派、思想宗派斗争激烈。民国初期,这一趋势明显加快,日本明治维新废止中医的政策,也用拿来主义的方式被照搬中国。

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第一人恐怕当推清末学者俞樾。俞樾,浙江湖州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的老师,曾国藩的好友,晚清著名学者。起因是感情深厚的吴夫人突然病逝。令他不解的是,夫人从西湖举棹返苏,路感风寒,本非不治之症,为何仅仅过了一月竟溘然长逝?他批阅史书医经,好像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所请医生竟然都不知三部九候诊脉法,不明病因,不知病位,盲目用药,自然有此结果。随后,两个儿子相继病倒,一个死去,一个瘫痪。疾病的伤痛,让他感到中医的无能,悲痛的俞樾拿起笔,对中医展开了猛烈的抨击。1879年,俞樾发表《废医论》,之后又发表《医药说》。他从中医古籍中寻找矛盾之处,加以系统批判,并提出了“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明确提出废除中医的主张,在他的影响下,废除中医的呼声逐渐扩大,1900年前后,思想界已出现否定五行之说的思潮。

不过与后来的中西医之争不同,清朝末年的中医存废之争完全不涉及国家利益。当时国内的医疗都属私有制,外来的医疗机构也是私人性质。从皇亲国戚到平民百姓,都有选择自己所喜欢所信任的医疗自由。你觉得西医好,你可以选择看西医;你觉得中医好,你也可以选择看中医。在政府要员中,李鸿章既看西医,也看中医。曾国藩则“决意不看中医”。尽管他们都是政府的股肱之臣,但是,他们的偏好并不影响国家的医疗政策。当时的清政府没有设立卫生部,医生的开业和执业享有充分自由。为此当时的中医存废之争,既不影响政府的中医政策,也不妨碍中医郎中开业接诊。

到了民国时期,废止中医,改变旧传统、旧文化的队伍逐渐壮大。1912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成立了中国科学社。从此中国人开始探索自己的科学教育问题。于是,大学该不该开设中医课,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中医存废之争的基本内容。1914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参照日本学制,制定了《壬子癸午学制》(1912~1913),非常果断地拒绝了在大学开设中医课。当时的政府在教育部第一届临时教育会议上,通过并随后颁布了《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该“法令”前后颁布两次(1912年11月和1913年1月),把“中医药”剔除教育学科,只提倡专门的西医学校。1913年颁布的第二个“法令”依然没有中医。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1914年,当时的教育总长汪大燮主张废除中医中药,取缔中医教育。接着,江西省政府颁布了取缔中医章程32条,与汪大燮的主张遥相呼应。

1923年,国民政府通过了“取缔中医实施细则”。1925年,国民政府又颁布了“禁止中医进大学”的法令。由此可见,中医药不许进入大学是当时的中央政府一贯坚持的政策。不过,在那个时候,中医教育的主流是师徒传承模式,全社会也不存在“学生就业”“教师评职称”“医生考行医执照”等问题。为此中医界对大学该不该开中医课显得态度平淡,大学不开中医药课程,想学医的照样可以学医,想行医的照样可以行医。由于中医没有官方化,还属于民间事物,因此这两次中医存废之争都没有形成太大的利害冲突。

到了1928年,“国联”(联合国前身)的官员来中国考察,发现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居然还没有卫生部。于是,强烈要求中国政府成立一个负责全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机构。就这样,中国才首次有了“卫生部”(当时叫“全国卫生委员会”)。这个机构甫一成立,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谁是医生”?给那些开中医单子的,推拿按摩的,拔火罐的,放血的,刮痧的,烧香画符水的中医太夫颁发行医执照行不行?当时有人夸张地估算过,如果给这些人颁发行医执照,那么中国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将成为医生。

1929年2月下旬,南京黄埔路1号“卫生部”大楼内,迎来中央常委委员褚民谊、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院长颜福庆、哈尔滨东北防疫处处长伍连德、南京铁道部医政处处长胡宣明、中国医药联合会上海分会主席余云岫、南京军事医学院院长杨懋、上海国家卫生研究所所长陈方之、上海市卫生局长胡鸿基、北平市卫生局长黄子芳、天津市卫生局长全绍青、南京市卫生局长胡定安、广州市卫生局长何炽昌等十七位意气风发的代表。他们是新任卫生部长薛笃弼从全国各地礼聘的医疗卫生专家,前来参加全国“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特别涉及了“医生资格问题”。出席全国卫生会议的委员一致认为,医生需要一定的医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知识,中医太夫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中医太夫不够医生资格。国家应该逐步废止中医,而不应该盲目地认同中医太夫行医。

由于受聘的委员全都是西医出身。在当时,所谓“卫生”被理解为纯粹西方医学的概念,故卫生行政大计根本未考虑到中医参与的可能性。然而会议上,却偏偏专门讨论了有关中医的问题,而且还形成了决议案。这是一个信号,“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从北洋政府开始定下了基调。

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共讨论议案四十九件,其中有四项涉及中医,最主要的是中字第十四号提案——《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提案人余云岫,浙江镇海人,早年留学日本,颇受日本明治维新废弃汉医的影响,归国后提倡“医学革命”,主旨就是要效法日本,废除“旧医”全面推行西医。此次出席会议,余云岫的提案全面展开对中医的攻击,历数中医“不科学”,还从医疗卫生行政的角度提出:“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为民族进化计,为民生改善计,不可不取断然手段。”

余云岫上呈给上海市卫生局的抵制中医信函原稿。

余云岫提出的所谓断然手段包括:限期施行旧医登记,领执照后方许执业;对已登记的旧医进行新医培训,获得证书才能继续执业;旧医年满五十岁以上,国内营业二十年以上者,可免受补充教育,发给特种营业执照,期限十五年,但不准诊治法定的传染病及发给死亡诊断书;禁止登报介绍旧医,检查新闻杂志,禁止非科学之医学宣传;禁止成立旧医学校……

1929年2月24日下午,“中央卫生委员会”在临时会场专题讨论有关中医的四项提案。按余云岫的说法,他的意见在委员中获得全票通过,唯一有疑问的是列席会议的几位卫生部行政职员。提出给中医进行登记的时间是否过短?提案所说检查新闻杂志,是否不合国民党总纲关于言论自由之规定?然而这两个疑问先后被委员中身份显赫的褚民谊和提案者余云岫坚决驳回。

一个事关中医命运的决议,就这样在中医缺席的情况下被通过,过程中只有如何执行的讨论,没有应否施行的辩论。在满座西医看来,那根本是无须辩论的事情。当本次会议结束,踌躇满志的委员们各归本省,等待医学革命的正式开始。

然而委员们没有想到,这个决议会招来一场抗争风暴。1929年2月26日,上海《新闻报》用一则简讯披露了会议决议的信息。3月4日,余云岫主编的《社会医报》更是高调出刊,推出“中央卫生委员会”专刊,详载其提案内容,该提案被新闻界称之为“废止中医案”,引起社会各界震惊。如果余云岫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得到实施,中国医疗保健数千年积累的优秀遗产,就会毁于一旦,甚至是彻底消亡。

1929年赴京请愿团。后排左起:张梅庵、张赞臣、蒋文芳、岑志良。前排左起:陈存仁、谢利恒。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医中药界、海内外华人团体无不为之震惊,各地中医药行业、报馆、商会,纷纷致电南京政府,表示强烈反对。1929年3月17日,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在上海总商会开幕,有来自十五个行省、一百三十二个团体的两百六十二名代表出席。大会提出响亮的口号:“拥护中医药就是保持我国国粹”“取缔中医药就是致民病的死命”“反对卫生部取缔中医的决议案”等标语,遍于中医诊所与药店醒目处。会场内悬挂巨大条幅:提倡中医以防止文化侵略,提倡中药以防止经济侵略!

为期三天的大会,上交提案一百九十三件,发表了大会宣言,组织成立永久性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推选谢利恒等五人组成赴京请愿团,要求撤销“废止中医案”,请求中医药学校加入学校系统,准予立案等七项要求。同时将3月17日定为中医药大团结纪念日,后称“国医节”。

中医请愿团到达南京后,先后向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行政院等处递交请愿信。当时全国中医界有一批技艺高超的名老中医,他们能力极强,影响力极高,在南京请愿时,申诉不能废除中医,请愿团说,取缔中医,就是致国民于死命,因为当时中国西医为数极少,普通老百姓有病去看西医的几乎没有。当时老百姓的卫生保健状况令人堪忧,如果再失去中医治疗,老百姓将陷入绝境。谁都知道西药昂贵,而中医中药恰恰可以就地取材,经济简便。

针锋相对之时,余云岫与“中央卫生委员会”一些人利用报刊发表文章,与请愿团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

为了寻求有力支持,请愿团在南京不仅得到了陈立夫、于右任、焦易堂等要人的支持,后来他们还找到了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孙科在立法院当院长,汪精卫在行政院当院长,由于行政院确定了废止中医的议案,而孙科便在立法院起草《中医条例》,允许中医生存。汪精卫威胁孙科说,立法院不取消《中医条例》,我就辞职,不当行政院院长了!然而孙科也毫不示弱,反击道:你那个取消中医议案不撤回,我也不当立法院院长了!两人为此吵了起来,相互间形成一种对峙。

在保留的民国立法院档案中,至今还存有汪精卫致孙科的亲笔信函,从该函中完全可以看出汪精卫主张废止中医的政策。

兹有中华医学会代表牛惠生、颜福庆两位先生前来访谒,对于所谓《国医条例》欲陈述意见,弟惫此事不但有关国内人民生命,亦有关国际体面,若授国医以行政权力,恐非中国之福。前在中政会议已再三痛切言之,今此案已送立法院,惟盼吾兄设法补救,是所至之祷,兹因牛、颜两先生来谒之便,顺贡数言,敬祈察酌。

有了孙科等人的支持,请愿团看到了抗争的希望,于是一些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名中医主动站了出来。比如当时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他公开提出:你们说中医不科学,我们以什么来看科学?以病人的治疗效果来看科学。他说你找十二个病人出来,你们西医先挑六个,剩下六个给我。我们同时来治,看谁治得好,看谁治得快。

汪精卫一听中医要和西医打擂台,认为这是推倒中医的绝好机会,很快找来十二个病人,中医治六个,西医治六个,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分给孔伯华老先生治疗的病人是高烧,哮喘,呼吸道的一些急症。这六个病人是西医挑完的,那些病都不好治,他们这是有意难为老人家,要让他下不台。没想到孔先生几副药下去,六个病人效如桴鼓,全部治愈。而西医那边还没见任何动静,中医这边病人就已经康复如初,一身轻松地出院了。

孔伯华先生这一招让中医扬眉吐气,整个中医界一片欢呼。

孔伯华曾担任毛泽东保健医生。

真乃无巧不成书,恰恰在这个时候,汪精卫的岳母得了细菌性痢疾,一天大便无数次,赤白痢下,里急后重,把肠黏膜都拉出来了,可还是觉得老拉不完。老太太痛不欲生,寻遍西医,就是治不了。

众医束手,没有办法,此时,名医施今墨主动应诊。不动声色地说:让我来看看吧!施今墨为人一向谦和,很少把话说满,但这一次他却相当自信,执意要显一显真本事。他把完脉,开了十副药,转身就走。汪精卫岳母着急了,赶忙问:老先生我吃完这十副药咋办?施今墨扭过头来,不急不缓地说:两副药止住拉肚子,五副药让你饮食正常,十副药全好了。话音刚落,人已走远。

十天后老人康复如初,一个西医束手的病给中医治好了。从此以后,汪精卫对中医不再说三道四。

1931年3月17日,中央国医馆冲破重重阻力,在南京正式成立。经过中医药界代表两百一十七人,社会各界代表三百多人,推选出名誉理事四十三人,理事九十八人,并于成立当天以国府813号令公布。中央国医馆理事会全体大会推选陈立夫为理事长,彭养光等十人为常务理事,焦易堂为馆长,陈郁、施今墨为副馆长。中央国医馆的建立是中医药界保存中医药,发展中药的一次可喜的成果。

可惜因时局变化,国医馆无法实现振兴国医的预期目标。中央国医馆与地方分馆、支馆,在教、卫两部不断改变脸谱的应付下,加之只是一个半行政、半学术性组织,经费捉襟见肘,而内部也有诸多分歧等原因,作用越来越局限。

正如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中医史泰斗李经纬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医史》一书中描述的情况: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确实是中医发展史上一个黑暗时期。几次废止中医的大规模争论和冲突,在表面上看,中医似乎取得了胜利,其实是明胜暗败,中医在野,无职无权,最终还是两手空空,只是在精神上得到些许满足。

闻一多先生曾说过:“我们这时代是一个事事以翻脸不认古人为标准的时代。”民国时期,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自然首当其冲,逃脱不了被鞭笞、被批判的命运。

新文化运动旗手陈独秀说:“五千年来的中国文化,本质上是畸形文化,其中纵有某些人文主义因素,也由于既无民主观念作统率,又无科学精神作基础,而常常陷入自己的反面。”在1915年9月15日第1卷第1号的《青年杂志》上,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表明了他反对中医的态度:“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其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气’之一说,其说且通于力士羽流之术;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果为何物也!”

民国时期是高层知识分子反中医最为集中的时期,由于那批知识分子大多数都有留学背景,深受西方文化浸染,在他们的影响下,西方医学以科学名义占据了主流。当时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中医被称为“Herbalist”,意为种植或贩卖草药者。

在新思想浪潮的冲击下,是个人物坐在一起就得骂几句中医,这甚至成了一种时尚。在这些骂族中有一个非常知名的人物——鲁迅。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如此崇高的形象,既令人景仰,也往往被人们从各方面加以利用。如鲁迅对中医药曾持坚决否定的态度,称“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此言在当时的语境下并不特别刺耳,亦未引起轰动性的社会效应。不料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却被一些人得意洋洋嫁接过去,成为反对中医药的“重磅炸弹”,并使一些中医药工作者深感难堪,不能理解。人们不禁要问,鲁迅为什么要反对中医药呢?有人强调鲁迅之所以反对中医药,是从他个人感受出发。此说有根据,也合情理。从鲁迅《父亲的病》一文可知,其父患了水肿病,浑身浮肿,卧床不起,咳嗽喘息。当时城里的所谓“名医”其实并无治疗此病的高招,但却装腔作势,开出稀奇古怪的药方,仅是“药引子”就令病家百般难求,诸如“经霜三年的甘蔗”“冬天的芦根”“‘原配’的蟋蟀一对”“结红子的平地木十株”等等。隔日一诊,每诊诊金大洋一元四角,一年二百五十多块大洋,加上药资,这在当时“已是巨款”了。经过两年的折腾,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日趋加重,最后不治而亡,年仅三十七岁。此即前人所谓“先破人之家,而后杀其身”了。而“名医”们却诡称“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等等,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给少年鲁迅的心里留下怨恨的种子。直到二十九年后即1925年,他在《从胡须说到牙齿》这篇杂文中仍心有余悸地说:“到现在,即使有人说中医怎样可靠,单方怎样灵,我还都不信。自然,其中是因为他们耽误了我的父亲的病的缘故罢,但怕也很挟带些切肤之痛的自己的私怨。”次年,他又在《马上日记》中写道:“中医,虽然有人说玄妙无穷,内科尤为独步,我可总是不相信的。”

鲁迅这一论断的形成,还当另有原因。有人认为,这是他到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西医以后形成的认识。当时日本正处在明治维新时期,全盘接受西方的科技文化,并迅速崛起,变成资本主义强国。这对鲁迅的刺激和影响很大。从其写于1926年的《藤野先生》一文可知,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所学的内容,与中医相比,大异其趣。“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骨学、血管学、神经学、细菌学等等。由此反观中医,很容易得出不科学的结论。在《忽然想到》一文中,鲁迅写道:“做《内经》的不知道究竟是谁。对于人的肌肉,他确是看过,但似乎单是剥了皮略略一观,没有细考校,所以乱成一片,说凡是有肌肉的都发源于手指和足趾。宋的《洗冤录》说人骨竟至于谓男女骨数不同;老仵作之谈,也有不少胡说。然而直到现在,前者还是医家的宝典,后者还是检验的南针;这可以算作天下奇事之一。”

鲁迅对中医的怀疑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可是后来鲁迅与中医是否再无交集?历史总是难见真相,迷雾重重的。很多人都相信,鲁迅只是骂庸医,不是骂中医,因为庸医害人随处可见。“我父亲并不反对中医,反对的只是庸医。”这是全国政协委员鲁迅之子周海婴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接受《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采访时的开场白。

认为鲁迅不反对中医的依据是,在他遗留的文稿中,有他按照《本草纲目》抄下来的方子,请人家服用。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写过一本书《鲁迅与我七十年》,书中讲到,他母亲身体不好,有妇科病,请西医看,鲁迅有很多西医朋友,可是许广平的病一直治不好。这时就有人推荐许广平吃一种药,就是现在大家都很熟悉的乌鸡白凤丸,吃了乌鸡白凤丸,她的病很快就好了。好了之后,鲁迅又将这药推荐给了女作家萧红,萧红的病也治好了。

周海婴说:我父亲反对庸医不反对中医,是有史可查的。证明鲁迅并不反对中医,是他收藏了各种版本的中医书籍,包括中药、中医、针灸、推拿等,这些中医书籍不只是摆设,而且会经常翻阅。翻看鲁迅的《南腔北调集》就知道,他在《经验》一文写道:“大约古人一有病,最初只好这样尝一点,那样尝一点,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了对证的就好起来,于是知道这是对于某一种病痛的药。这样地累积下去,乃有草创的纪录,后来渐成为庞大的书,如《本草纲目》就是。而且这书中所记,又不独是中国的,还有阿拉伯的经验、有印度人的经验,则先前所用的牺牲之大,更可想而知了。”又说:“古人所传下来的经验,有些实在是极可贵的,因为它曾经费去许多牺牲,而留给后人很大的益处。偶尔翻翻《本草纲目》,不禁想到了这一点。这一部书,是很普通的书,但里面却含有丰富的宝藏。自然捕风捉影的记载,也是在所不免的,然而大部分药品的功用,却由历久的经验,这才能够知道到这程度,而尤其惊人的是关于毒药的叙述。”

说过鲁迅之后,还有另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梁启超。1926年3月,梁启超因患尿血症住进北京协和医院,经检查诊断为右肾肿瘤,当主刀医生将右肾切除后,经解剖并无肿瘤病变,而血尿症状也未见好转。出现这么严重的医疗事故,不仅没有追究院方责任,甚至其家人还一直讳莫如深,直至很久后真相才披露出来,一时间,舆论哗然。为了止息风波,梁启超用英文写了一份声明,标题是《我的病与协和医院》,翻译后发表在《晨报》副刊上,至今仍保留在协和医院的病案中。他在声明中写道:“右肾是否一定要割,这是医学上的问题,我们门外汉无从判断。据当时的诊断结果,罪在右肾,断无可疑……出院之后,直到今日,我还是继续吃协和医院的药,病虽然没有清楚,但是比未受手术之前的确好了许多。”

梁启超用英文所写的《我的病与协和医院》第1页。

编者注:三联书店原总编辑、资深出版人李昕著有《梁启超与协和医院的“百年公案”》(点击题目阅读)一文,对这个问题有不同意见。

很显然,这不仅是一次失败的手术,而是一起重大的医疗事故,可是梁启超自己却偏偏不这么看待。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在央视节目中,评价这起百年医案时所说:梁先生是宁可死在德国医生的手术刀下,也不愿意死在中医的阴阳五行中。

说来真乃巧合,1920年夏天,胡适患病,一用脑脚底就痛,说是脚气病,但据西医诊断为心脏病。这年秋天,胡适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西医认为病已不可治,但尽人事而已,意思就是嘱咐家人准备后事。胡适回家后忧虑万分,以为劫数难逃。周围朋友纷纷劝他不妨延请中医一治。胡说:“中医治病无科学根据,不足凭也,何况西医也已束手。”然几经劝说,胡抱姑妄一试的态度,由马幼渔介绍求诊于名医陆仲安。中医陆仲安治愈了胡适,这是一件盛传社会的大事。奇怪的是,胡适在1921年3月20日为一幅描绘陆仲安研读医书的画像题跋时,明确证实了传统中医的疗效与他本人的感激之情。这幅画是翻译家林纾为了感谢陆仲安治愈家人病症而赠送的《秋室研经图》,可后来据说胡适对此事讳莫如深,个中原因颇可玩味。

“林琴南先生的文学见解,我是不能完全赞同的。但我对于陆仲安先生的佩服与感谢,却完全与林先生一样。我自去年秋间得病,我的朋友学西医的,或说是心脏病,或说是肾脏炎,他们用的药,虽也有点功效,总不能完全治好。后来幸得马幼渔先生介绍我给陆仲安先生诊看。陆先生有时也曾用过黄芪十两,党参六两,许多人看了,摇头吐舌,但我的病现在竟好了。去年幼渔的令弟隅卿患水鼓,肿至肚腹以上,西医已束手无法,后来头面都肿,两眼几不能睁开,他家里才去请陆先生去看。陆先生用参芪为主,逐渐增到参芪各十两,别的各味分量也不轻,不多日,肿渐消灭,便溺里的蛋白质也没有了。不上百天,隅卿的病也好了,人也胖了。隅卿和我的病,颇引起西医的注意,现在已有人想把黄芪化验出来,看它的成分究竟是些什么?何以有这样大的功效?如果化验的结果,能使世界的医学者渐渐了解中国医学药的真价值,这岂不是陆先生的大贡献吗?

我看了林先生这幅《秋室研经图》,心里想象将来的无数《试验室研经图》,绘着许多医学者在化学试验室里,穿着漆布的围裙,拿着玻璃的管子,在那里作化学的分析,锅子里煮的中国药,桌子上翻开着《本草》《千金方》《外台秘要》一类的古医学,我盼望陆先生和我都能看见这一日。

对于中医治疗的经历胡适白纸黑字曾提起过,可过后又闪烁其词,始终不肯痛快承认此事,连这篇文章也没有收进《胡适文存》。到了晚年,甚至抓住有关报道中的枝节错误,矢口否认,害得胡适先生最忠实的门徒罗尔纲也大惑不解,不明白一直痛恨说假话的先生,为什么自己要说假话?(参见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

一个被西医治坏了不肯声张,一个被中医治好了,也不肯声张,治疗结果虽然天壤之别,但用心却完全一致,都是为了给西医留面子,生怕败坏了西医的名声。

如果是普通患者,不管中医西医,只要能治愈康复就是件大好事,就会在众人面前喜形于色,大树口碑,成为美谈。可是因为胡适身上贴有新文化运动旗手的标签,更因为胡适在就诊前后以及后来的忆述中态度的突变,引发了后人的好奇。各种意见与评判莫衷一是:说胡适相信中医的是一边,说胡适压根就不相信中医的又是一边,甚至还有人说胡适是中医西医都不信的“实用主义”者等等,可谓众说纷纭。

1934年8月5日,著名史学家、中研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在《大公报》“星期论文”栏目发表《所谓国医》一文,旗帜鲜明地反对中医。傅斯年早年游学英、德,学贯中西,其人心直口快,所言无忌。傅斯年这篇文章火药味十足:“中国现在最可耻最可恨最可使人短气的事,不是匪患,不是外患,而应是所谓西医中医之争。”

傅斯年认为中医是腐朽的、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东西,对于中医只有取消一途。傅斯年在文章结尾外提出了他的意见和想法:“管理他们(指中医)的衙门,当然是内政部礼俗司,而不该是卫生署……我是宁死不请教中医的,因为我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

傅斯年的文章引起了知识界和医药界的大辩论。8月13日,《大公报》发表《评傅孟真〈所谓国医〉》一文,作者署名赵寒松。文章认为傅斯年没有资格臧否点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因为这种专门问题,仅凭肤浅的常识,尚且不能解答,若并肤浅的常识尚还缺乏,那便根本无发言的资格,无发言的资格而任意发言,仅凭个人简单的直觉,发为一篇感情用事王婆骂街的论调,那更非号称学者应有的态度了。”

8月18日,津门名医陈泽东在《大公报》发表《论傅孟真侮辱国医文》,批驳傅斯年的观点。但这位老先生的话玄而又玄,与其说是医家所言,倒不如说更像阴阳家的话语。傅斯年觉得极为可笑,他在随后发表的《再论所谓“国医”》中反驳道:“请政府与社会上人士想想,是否可以把人民的生命交付在此等人手中,此等理论表演是否即是我主张废中医的强固证明?”

傅斯年的观点得到胡适的支持,傅是胡适最为器重的学生,胡曾多次称赞他是“稀有的天才”,是第一流做学问的好手,并且最适合做领袖人物。当时胡适主编《独立评论》,他不但发表了傅斯年的《再论所谓“国医”》,而且还转载了先前刊登在《大公报》上的《所谓“国医”》一文。胡适在编后记中如此写道:

傅孟真先生前两星期在《大公报》上发表了一篇《所谓“国医”》,引起了南北各地的“国医”和他们的护法者的大骂。《大公报》的星期论文是十个星期轮到一次的,孟真先生等不及了,所以在《独立评论》里发表他再论所谓国医的文字。我们为使读者明了这场官司的起点,所以把那篇《所谓“国医”》转载在这里。关于这个新旧医的问题,我也颇有点意见,等孟真先生的话说完了,我也想写一篇文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当然欢迎讨论。但我们要声明一点:像天津中医公会陈泽东君所发表的五行六气阴阳奇偶“哲学之极顶”一类的文字,恕不发表。

师生联手的这次辩论过去多年,中医存废问题仍然没有平息。1941年,湖北参政员孔庚在国民参政会第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调整卫生行政机构,中西医学并重,渐求汇合为一,增进民族健康以利抗战案”。当时外敌入侵,民族危亡成为压倒一切的问题,民族主义也随之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主流话语。

孔庚巧妙地利用了这一背景,将中西医之争演变成为意识形态之争。可是傅斯年不认可孔庚的观点,两人在会场上激烈辩论,孔当然辩不过傅,于是便开始辱骂傅斯年,说了许多粗话。傅斯年非常气愤,大喊:“你侮辱我,会散之后我要和你决斗!”散会之后,膀大腰圆的傅斯年果真拦住孔庚决斗,可他看到孔庚七十多岁的年纪,身体又非常瘦弱,立刻将双手垂了下来,然后说:“你这样老,这样瘦,不和你决斗了,让你骂吧。”

每当提到傅斯年与中医论战的这段经历,就让我想起一名远在美国的西医博士发来的一段视频链接,这个视频是一个叫“逻辑思维”的公众号推送的节目,题目叫《你怎么还信中医》,主持人叫罗振宇。这期节目专谈中医,罗振宇说,现在中医在社交界有一个称呼,叫朋友翻脸、割席断交第一话题。他说很多饭局都是这样,朋友聚在一块,刚开始气氛非常之融洽,就因有人嘴欠,突然提出了中医争论,结果饭局不欢而散。甚至还听说有些因争论而大打出手。

罗振宇说他自己也亲身经历过这种场合,就在去年,中国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企业家,召集一帮年轻的媒体人,说大家随便聊一聊啊,什么话题都可以。本来气氛很好,就是因为突然有人把中医话题提出来,结果现场就针锋相对,吵成一团。好在现场有聚会召集人当和事佬,说咱们别聊这个,偏离话题了。回来,回来,咱们不聊了。好,大家都一致同意,可是不过五分钟,竟然又有人把话题扯到中医上了,以至于紧接下来的四五个小时,再没别的话题可聊,整体都在聊中医。那问题就出来了,其他方面也有很多争论的话题,对于一些有学养、有素质的人来说,能容忍异见,就是说允许出现分歧的意见,可为什么到了中医这个话题,一旦形成观点对立,往往就很容易被激怒,很容易翻脸?

这个问题还真有点复杂,现在距离傅斯年他们争论的年代已经七十多年,七十多年过去,从这个节目中可以看到,现在仍然没有解决中医之争的问题。于是有人专门列举一长串近现代激烈反对中医的猛人:俞樾、曾国藩、余云岫、严复、梁启超、鲁迅、陈独秀、胡适、汪精卫、梁漱溟、傅斯年、林语堂、周作人、郭沫若、陈寅恪、刘文典、蒋介石、巴金、李敖、何祚庥、方舟子、张功耀、王福重、罗永浩等等。这个名单从过去到现在,可以不停地排列下去,旧的一波走了,新一波又会到来,几乎是生生不息。

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反对中医呢?原因何在?归根结底就是“科学”二字,科学就是试金石,科学就是利剑,直指中医头上。都认为中医无法解释,不科学。严复说:“中医缺乏实际观察和逻辑推理,将中医药归为风水、星相算命一类的方术。”

梁漱溟说:“中国说有医学,其实还是手艺。十个医生有十种不同的药方,并且可以十分悬殊,因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药,都是没有客观凭准的。”

百年之争,焦点所系,科学成为中医走向世界的拦路虎。为了增强中医的自信,2005年11月19日,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暨更名中国中医科学院庆典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到会祝贺并作讲话。五十年的风雨征程,中医从临床治疗,教学推广到科研开发,已经完全走上了正轨,可问题仍然存在。中医研究院为何要更名为中医科学院?这千呼万唤的“科学”二字背后,是在寻找自信,那说明还有人在质疑。

古老医药经历了曲折坎坷的命运之后,中医这个词真正出现在法律条文上是1936年国民政府出台的《中医条例》。《中医条例》允许中医自己创办学堂,允许开业。只是开办的中医学堂只属私立,没有公立,但是终究有这么个条例允许中医存活下来,对中医界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

可对于中医如此复杂的问题,国民政府搞了这个条例,真的就一劳永逸,彻底解决了吗?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中医的问题盘根错节,积重难返,注定还有更多的波折。

1936年《中医条例》出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哪还有功夫管中医?散兵游勇式的中医药人员也没有能力自我发展,自我壮大。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颁布的《中医条例》自然作废,当时余云岫还活着,对于他来说,中医这块心病仍然没有放下,不过有了前车之鉴,这一回他不再直接提议废止中医,而是换了一个词语,是改造中医。怎么个改法?就是所有的中医都去学习西医,学会西医再回来看病。

余云岫的提法如果只是说一说也就罢了,偏偏当时卫生部的某些领导支持余云岫的提议,认为中医确实有必要改造改造。于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一批经验丰富的中医被送到医学院学习。对于这些老中医来说,想要执业,就得上医学院学习,而且一学就是五年,学完再回去当医生。显然纯正的中医被改造掉了,这就是最早一批“中学西”的医生。

正当传统中医感到政策挤压的时候,转机出现了,山东当时有个著名的医生叫刘惠民,解放初期曾任山东省卫生厅厅长,作为保健医生,他跟随毛主席两度出访国外。1956年毛主席南下视察,到天津时患了重感冒,浑身疼痛,不能动弹,发烧。为给主席治疗,先后请了很多医生过来,用了不同的药都没有效果。到了山东,刘惠民开了两副中药,吃完这两副药,主席的病真的就好了。

周恩来总理后来多次举这个例子,讲中医的优势。那段时间毛主席也在不同场合赞扬中医,他说:“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随后国务院为贯彻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在全国开办了大量的西医学习中医的培训班,业内叫“西学中”。从“中学西”,到“西学中”这是一次重大变革,借着这股东风,一些担忧后继无人的名老中医,感觉到自己肩负的担子和责任。以家国天下的理想抱负去解读,范仲淹曾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如果能有幸成为良相,那就能治国平天下;如果成不了良相,那就退一步修身齐家,悬壶济世,成为良医。良相治国,良医治人。施今墨、孔伯华等名老中医直接上书毛主席,希望国家能创办中医学校。后来还有三次老中医上书中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五老上书”,八十年代有“八老上书”,二十一世纪有“十老上书”,充分体现了那些名老中医奔走呐喊,勇于担当,不畏艰辛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良心。

周总理接见了施今墨、孔伯华,根据他们的建议,很快组织相关专家商谈怎么开办中医学校。1956年由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公函和任命书,率先创办了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等。到1958年,差不多各省区都有了中医学院。从此,中医教育开始正式进入官方教育体系。

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中医药的政策,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中医发展的脉络。

1978年,中共中央转发卫生部《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发展。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保护人民健康。中医药第一次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6年,国务院成立相应独立的中医药管理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成立中医药管理机构,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中西医并重”列为新时期中国卫生工作五大方针之一。

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200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中医药政策体系。

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并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将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

中医药已经进入了立法保护的良性阶段,按说已经完全消除了争议和分歧。但道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平坦。

当初为了解决分歧,平息中西医之间的纷争,国家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半个多世纪过去,虽然也培养了像陈可冀院士那样独树一帜的中西医兼顾的大家,但从整体状况来看,中西医结合就如水与油的关系,无论怎样调和,始终无法完全融合。就算在同一家医院,还是自划界线,各有所好。有人说中西医结合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思想,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各有不同的生理系统,科技再发达,也不能让男人去生孩子……

纵观中西医之争,一直以来西医手握科学的宝剑,站在抢眼的高地,随意指责批判中医,在医疗界明显占据上风。可是近年来,情况有了一些变化,中医界以事实为依据,以理论为基础,一改之前的矜持和隐忍。

质疑西医是从德国尤格·布莱克著的《无效的医疗》这本书开始的。书的封面用了一个副题: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书中提到,很多药是不该吃的,却在吃;很多治疗是不需要的,却在做;很多手术会使病人更病苦,却还在施行。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德国医生尤格·布来克在《无效的医疗》一书中,给人们上了关于医疗领域触目惊心的一课,比如临床上很多小的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上的血管瘤对人是无害的,70%的胆囊结石是无症状的,医学上称为“安静的石头”,并不影响健康,但是现在只要进了医院,一般都要你去做手术。

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人们很难区别,疾病治愈究竟是成堆的药品和外科手术的作用,还是身体自我康复的结果。

全世界二万五千种医学刊物,每年发表两百万篇医学论文,但其中百分之七十研究结果都不公之于众。为啥呢?因为这些论文反映的是现代医疗的负面和弊端,是医疗界的“雷区”,一旦公布对医疗机构极为不利。比如:十几年前,有一种“心脏激光手术”,是在跳动的心脏上烧灼出二十至三十个小洞,让血管得以再生改善心肌供氧。这项手术的创立者是瑞士克劳茨林心脏外科医学中心首席医生迪克·马斯,这项手术在欧洲曾经疯狂盛行,后来经英国专家反复论证,此项手术并没有比仅仅服药的患者取得更高的生存率,但手术费用却异常昂贵。为此,尤格·布来克在《无效的医疗》中指出,这是一个谎言,很多时候,它欺骗了生命,更多时候,它自欺欺人。从整形外科的神话,到心脏手术的误导;从无奈的腰病,到以痛苦出名的化疗,都令人心生忧虑。

从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来看,世界上任何一种医疗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存在缺陷,再发达的卫生科技,再高超的医药,都会有它无能为力的地方。不过从我国的医疗状况来看,中医遭受的诋毁远远要大于西医。中医在科学性上、在治疗上、在教育传承上,随时被人怀疑。

从1956年首批中医学院创办以来,中医教育经历了一个甲子的时光,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可是时至今日,人们还在质疑,为何中医药大学培养不出正宗的中医?培养不出令人信服的中医药大师?

这是一个呼唤大师的年代,许多行业都一样,缺少一些参天的主干。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究竟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发生偏差,还是管理环节出现问题,各有所指,但没有统一的答案。

处在医疗事业快速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年代,面对一个争论不休的世纪难题,我一个中医的门外汉不敢作出非此即彼的判断。中国的医疗问题不仅发生在中医身上,而是整个医疗体系的问题。从以药养医,到过度医疗;从承包科室,到沸沸扬扬的莆田系黑心骗子,浮出水面的只是冰山一角。

对于一个文字记录者来说,在医药这片汪洋大海中,我可以感知到狂风与巨浪,作为一名船上的乘客,我只能认真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除了用心记录,就是深入调查。通过广泛深入的田野调查,将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原原本本地展示出来,供独具慧眼的读者去分析评判。

在这个未知的世界里,对于那些难有定论的问题,只能交给时间,相信时间能让所有的疑惑水落石出,最终呈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詹文格,作家,现居广东东莞。主要著作有小说集《谁在城里种玉米》、散文集《踏雪无痕》等。

新刊上市|《天涯》2018年第2期简介及目录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本期《天涯》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1644年,闯军攻破北京,崇祯帝上吊自尽,在最后时刻陪伴他的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临死前留下最后的四个字是"诸臣误我".作为一个粗通明史的人,我个人觉得这句话说的五分对,至于另外那五分错的,我只能说,三分在崇祯自己,两分怪天.毕竟,一个偌大王朝的毁灭及至消失,仅仅一个庞大的外力是不足以成功的,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道理通俗得很.反过来说,就像影片中吴又可回答孙传庭时说的--孙传庭:"你觉得,我大明朝气数已尽了么?"吴又可:"自古王朝,始兴终乱,我朝积弊已

在土豪突然成为交朋友首选的语境下,<大明劫>这部表现土豪与官员关系的作品并没有火起来,也许是宣传的失误.但这是部非常认真讲土豪电影.上一次在电影里认真打土豪的是<让子弹飞>,这部电影最主要的冲突来自黄四郎和张麻子:一个代表本地乡绅,一个代表政府.按照朴素的社会契约论,公民的最大义务是交税,政府的作用就是拿税收的钱提供包括平安在内的公共服务.但是黄四郎耍诈不想交,张麻子就想办法让土豪们出钱.在鹅城这个寓言城邦里,因为黄四郎的耍赖,税收没了,国家和城邦成立的基本条件就不成立了,作为官员

社会是个复杂集合体,认识这种复杂,不同观点因经历和眼界看到的只是有限方面.历史则是尘封的社会,探讨历史兴衰,答案不在历史课本里所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或者玄乎的天道气数,而是细节层面的个体命运.具体事件和社会症候,若干个这样的真实细节拼图出来,就能够描述一段历史,并力趋还原.表现当下的社会,人们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新闻,从领导人会议到股市房价,这种充满现实感的一手二手材料随手拈来,大家不以为意,甚至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都显得有些重复和冗余:表现一段历史,除了不太大众的学术研究,主要手段就是讲故事了.一

摄狼影魔 评价:5颗星

一直等,等有中国味,有历史渊源,有文化沉淀的国产片可惜数年过去,拿得出手的片子寥寥.鄙人才疏学浅,历史领悟只能用浅薄来形容,常常只能从一些通俗的书籍,电影中去寻找一些只字片语.此片看完,很多对话,很多情景,久久不能释怀.中华民族历18朝,能拿出来拍的题材简直数不胜数只可惜贴在嘴上的封条,让这些文人墨士放不开拳脚,能出现这样接地气,贴民生的片子实属难得.片中[传庭]与[又可]真可谓一对知音,医国和医人,看似前者威风八面,贡献巨大,一举一动关乎国之存亡.但是随着战事偃旗息鼓,尘归尘,土归土,入膏肓之

这片子总体来说不错,服装道具真.良心无误,别说国内,放到国际上能还原到这种程度的古装片也没多少,当然这些在预告片里都能看出来,我在这里主要说剧情.片子两条线,一条线吴又可治瘟疫,另一条线孙传庭准备出征,两条线都挺有意思.吴又可本是太医院里的一个医官,前途无量,但看不惯太医们趋炎附势.贿赂成风的丑态,故而辞官,成为游医.第一场戏就是被一个患者家属抓走说他治死了人,最终在大堂之上证明是那家人自己换了医生换了方子,因此吴又可被判无罪.只是由于他用药与传统药理不和,因此被勒令不准在当地行医.对比现在,患

雷霆少女虫姬 评价:5颗星

就按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来,先抑后扬. 我认为本片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剧本的节奏起伏太平,整体张力略显不足,某些情节的衔接因为不够自然甚至令人感到有点散乱,虽然故事不断在往前推进,却使观众难免偶尔走神. 其次是演员.冯远征演得很好,微表情小细节挺多,是个有想法的演员,可惜吴又可这个角色性格有些模糊,作为主角之一略显苍白.而孙传庭的扮演者戴立忍虽然造型气质颇佳,演技也算沉着,但口音实在太出戏,令人扼腕.即使有上述问题,在我心里它依然是一部上佳之作.撇去眼下国产电影的窘境不谈,国史片的厚重历史感是一种很难

救危扶难乃世之常情,然在劫之事,有可振复者,亦有必难逃者.气数云者,不过度己度人的一点自知之明,岂有他哉?孙传庭衔命危难,殚精竭虑,真社稷之臣也.然欲拯大厦于已倾,岂可为哉?一人之忠,岂可补王纲解纽,天下沉沦?上有狐疑之主,下有鼎沸之民,环顾乃自重颟顸之同僚,事之不可为,沉浮若许年,彼岂不自知?大兵凶年,悬壶济世,吴又可仁心医者.或曰,神州糜烂非一二日事也,医者于此岂可为哉?况所救之人,尚不免或操持刀俎,或并为鱼肉,生逢末世,岂可萦萦?必答曰:活命乃人心所向,救人乃可为之事,此至简明之事理也:至

十年涟漪 评价:5颗星

"你们四十三家都是害国之贼!斩首示众,家产充公.(陆续拖走斩首)孙传庭:天下糜烂,百姓从贼,皆因饥饿!百姓饥饿皆因无地可耕!得人心者得天下.你们知道什么是人心吗?人心,就是粮食!就是源源不断的后备兵员.这就是为什么他李自成可以输个十回八回,而我孙传庭连一回都输不起." 大明劫是最近10年来,我唯一重复看过3遍的几部电影之一.有深度有内涵,更可贵的是有良心."你们四十三家都是害国之贼!斩首示众,家产充公.---<大明劫>票房惨败的原因,就是这句话了.所以,票房惨败,

影片对白李天佑:先生医术精湛,要不然跟我们一起投奔闯王,将来得了天下也好衣锦还乡.吴又可:世代更替,谁知道是福是祸?孙传庭:从今而后,潼关没有贺家军,只有大明军队.(斩杀贺人龙之后)崇 祯:如今孙传庭手握陕地军政大权,若他也不受控制,该怎么办?吴又可:在太医院期间,整天看那些庸医弄权,实在是不想混了.又可又担心忘了行医的本份.赵 川:原来如此,只是做游医风餐露宿的,各种的艰辛,实在非常人所能担当.孙传庭:想当年,我把李自成打得只剩一十八骑的时候,我身上穿的就是这甲胄.如果不是这几年这些闯贼做大的

一本书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有两个,开头和结尾.通常开头吸引我看下去,结尾我会记住很久.*大明劫有着一个热闹的开头:开封告急,眼看城就要破了,然后呢?按照正常商业片的逻辑,必然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英雄于焉出世!--电影也是照着这个逻辑拍的,双主角配置,主角出现.主角二出现,他们将开始各自启程,直到有一天交汇.组成一个互补的团队,拯救天下苍生!电影真的就是这么拍的!第一个出现的主角叫做 孙传庭 ,第二个出现的主角叫吴又可.孙传庭走马上任就铲除不好好打仗的总兵,然后练兵.屯田,经济武力两手抓,两手都

疠气附骨电,传导莫为形. 所噬鲜活子,死艳绽眼睛. 分秒无厌饫,熔戈复倒旌. 安得悬壶者,制此轻令名? 南冠忽见辟,鲜衣洗欲燃. 元是风烟举,洛城日如煎. 死国男儿事,御赐出潼关. 饮罢别妻子,一步一泫然. 漂泊行医客,礼拜歌声轻. 便如色盲者,不辨闯或明. 基督着短褐,悯然三折肱. 人类多罪恶,药石复何能?

多么发达的明朝,多么美好的朝代,资本主义萌芽都出现了.可惜大清和李自成的农民军搅局,不然的话以我们5000年悠久历史留下来的智慧再加上我族人民的伟大的创造力与凝聚力,我们华夏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之巅了,美国只会是我们的马仔.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我们民族是一再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期,多灾多难,哎,现在日子好过了,希望我们国家能革除弊制,发挥民族智慧与凝聚力,使我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出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

开放社会 评价:5颗星

亡国关头两个主角基于个人角色所选择的道路,不管是进而殉国还是退而著书,都对得起历史.历史上孙传庭和吴又可都确有其人,潼关殉国和写瘟疫论也确有其事,但两人是否有交集则不得而知.电影基于史实,在历史空白处作合理想象,并寄予家国兴亡和文明承续的沉思.综合来说,这是一部态度诚恳.三观端正.想象合理的历史故事片.经典台词:孙传庭:这些,是你们给孙传庭的.这些,是你们给大明朝的.大明朝如果灭了,你们给我孙传庭有什么用?吴又可:督师,这世上什么药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当断则断,错过一线生机,就生死两隔了.孙传

一路披荆 评价:5颗星

这是一部不适合在影院观看的电影,整部电影不紧不慢的讲故事,这部电影没有高潮,没有明星,没有大场面,没有能吸引青年人的情感戏,没有能让人落泪的剧情,所有能带来票房的商业元素几乎都没有.但这是一步好电影,在有限的时间里塑造了一个懂权谋,有手段但却不守信用,为了所谓大局可以不拘小节,草菅人命的实干派政治家.一个不拘泥于传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充满人性光辉但却不够坚持,不够有担当的理想派医者. 除此之外,为主要人物做衬托其他人物的塑造也很成功,拥兵自重,骄横狂傲的贺人龙:唯利是图,朝中军中都有人的地头蛇

装逼雷不劈 评价:5颗星

大明劫应该是近年来我看到的历史剧中的翘楚.影片具体的以军营瘟疫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孙传庭.吴又可这两个貌似无甚关联,但由于历史因缘际会的人物的深度刻画,展现了一副风起云涌的明末乱世的历史图画.先说说比较男主吴又可.影片当中的吴又可有点像一个导游,带领着观众参观了大明朝末期的每一处角落.一开始的身份是城镇的郎中,后来被县官驱逐成为游医,投奔赵提领,然后接任军医,之间还有一段中途开小差逃走的经历.吴又可可能是本片当中行走距离,行走范围最大的人了.就是借助这样的角色,影片向观众展示了明末瘟疫横行.兵祸连

帕拉汶商人 评价:5颗星

忙里偷闲,抽空看了一直想看但从未付诸行动的电影<大明劫>. 电影采用双主角主线的方式叙述,统领大明最后一支精锐的名将孙传庭,明朝末期传染病专家.<瘟疫论>作者吴又可,两个原本在历史上可能并无交集的人物,在电影中相聚. 孙传庭,一心马革裹尸,为大明战死沙场的末世名将,杀伐果断而显得有些冷血无情.明白大明王朝如何会病入膏肓的他,早已对武人的宿命有所觉悟. 兵饷匮乏时,寄希望于豪强劣绅慷慨解囊,到后来的清查豪强侵占的田亩和欠缴的赋税,再到账目被毁后图穷匕现抄了几十户豪强的家,希望,失望,

浅海的鱼y 评价:5颗星

偶然的机会在CCTV上看到这部电影,说实在话在此之前很少看国产电影(小时候学校组织的不算哈),但因这部电影打开了我对国产电影的期待,燃起了对于中国电影的希望.纵观整个影片,故事的叙述娓娓道来,没有高大上的英雄人物,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品性格,每一位主角都是一个矛盾的个体,有着自己的顾忌.忧虑和信仰.在大明将亡之际,时局无法逆转,天灾.人祸.反抗.起义统统交织在这世代更替之时.两个本应携手共进的角色,却也在利益纷争上面产生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矛盾.吴又可,一介游医,固执执着,出方诡异(当时群体认识的局限

锦衣夜行孙大圣 评价:5颗星

孙传庭:"你觉得,我大明朝气数已尽了么?" 吴又可:"自古王朝,始兴终乱,我朝积弊已久,非一剂猛药可以医治." 多么的悲哀,多么的无奈,难道孙传庭不知道大明气数已尽,再也难以挽救么,他知道,他也看到了这个无法避免的结局,所以才有杀缙绅的那场戏里说的-- 孙传庭:"自古平天下,人心为要,这就是为什么他李自成可以败十回八回,而我孙传庭却一回都不能败!!!" 人心已去,还有什么能说的,缙绅不肯接济官军粮饷,漫山遍野的闯军攻城,而官军却在为五千兵马的粮饷

一个智障 评价:5颗星

"1642年,距明朝覆灭还有两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包围开封,明朝大厦将倾".惨烈的攻城场面.交错重叠的炮火声和喊杀声,影片一开头就将观众拉回了那个动荡残酷的年代.残破的大明军旗.千疮百孔的城墙像是一个无声的注解,指向开头字幕上那句"明朝大厦将倾".瘟疫横行连年灾荒,又赶上闯军压境军饷缺乏,潼关甚至大明朝危在旦夕,影片的第一位主人公也是本文中的第一位知识分子孙传庭,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作为一名儒将,孙传庭身上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抱负和家国情怀.尽管身处牢狱他仍然牵挂着前

微升骤落 评价:5颗星

前段时间刚看了王竞导演的<万箭穿心>,加上刚看完的这部<大明劫>(感觉应该是近些年来历史题材电影中的上品),都是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但用更加通俗的话语来说就该是那种"叫好不叫座"的类型.      孙传庭与吴又可,一位是在社稷为难之间从狱中直接被提拔起的兵部尚书,一位是厌倦官场主动卸任的医官,两条人物主线在交织中展现的场景一点点在说明着故事的发展和历史的走向.      孙过于自信,但又冷静果敢,也不乏残酷的手腕.从起始的借奖赏之名"坐之麾下,数而

今天才看了这部<大明劫>.一个云游四方的医生和一个戴罪立功的将军的故事,一个治疫救人欲挽狂澜于即倒,一个带兵救国欲扶大厦之将倾.影片拍的很严谨,据说人物服饰.用具.兵器.食物等,无不认真考究.精细还原,得到了很多历史爱好者的一致称颂.而且不少细节刻画也很到位,可以看得出导演在拍摄时对演员的说戏很认真很细致.两位主角的形象塑造地也很饱满,而他们最终不同的命运结局,更是让人唏嘘不已.故事主人公之一的吴又可医术精湛,本在太医院供职,因看不惯庸医弄权,辞官而去.从此浪迹天涯,成为一名游医.另一位主角是

大凡是严肃的历史题材影片,在创作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故事与史实之间纠缠不清的尴尬,处理不慎就很容易招致各路看官吐槽.不过,<大明劫>却基本无需面对这一问题,不是因为它在服饰道具等细节上做到了尽善尽美,而在于此片的背景.人物虽然属实,但主线情节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两位主人公吴又可和孙传庭在真实历史中从未谋面,更何谈军中治疫一事!因此,本片名义上虽然称为历史片,骨子里却是部堂堂正正的虚构故事片.要知道,那些史实等等只是被主创借来当素材一用,消自己块垒而已,这个明摆着是"私人订制&q

这是王竞导演首次涉足古装历史题材.历史题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似乎更容易借古讽今.但是每个观众心里都会有一段历史,因而电影的讲述很难"讨好"每一个观众.明崇祯15年,国家面临诸多危机.大将孙传庭临危受命,到潼关抵抗李自成的军队.大敌当前,孙传庭军中染上瘟疫,但是又要应付朝廷的催促和军费短缺等问题.此时,游医吴又可来到潼关拜访师傅,他挺身而出,帮助孙传庭治疗军中的疫疹.随着国家的危机的加重,孙传庭替崇祯帝为国家危亡而残暴杀人,吴又可为治病救人不得不隐居于山野之间.影片以虚构的方式,在明末亡

江户川歌磨 评价:5颗星

没想到看个历史剧,竟然把我看哭了.这还是生平头一次.剧中双男主设定,冯远征演救死扶伤的前医官现游医吴又可,戴立忍饰被崇祯帝临时抱佛脚从狱里捞出来的前督军孙传庭.虽然冯远征的一口北京腔演苏州游医,戴立忍轻微的台普演山西大员有点令人出戏,然而总体来说,对角色的演绎却相当出彩.吴医官温文尔雅却铮铮傲骨,孙督师如<明史>描述,"仪表颀硕,沉毅多筹略",选角可谓精当.整部电影剧情并不复杂,无非围绕着孙传庭出潼关以前的作战准备.三千万的制作费,除了片头开封一役,并没有战争场面--但这一

杰克船长 评价:5颗星

这部电影之前并不知晓,也非在电影院看的,可以说在看之前几乎都没听说过,这么好的电影为何天朝不大加宣传?看完我懂了.在当下国产电影烂片如潮的年代,这部<大明劫>多少让我有些欣慰,更难得可贵的是历史题材可以拍的这样客观,但是也为中国电影感到悲哀,我们不缺好的导演,更不缺好的题材,缺的是电影的良心.话题有点跑偏了,咱们接着来说电影,电影的场景结构和细节做得很细,人物的造型服装都很还原历史,如果我看到金甲闪闪可能我看不到3分钟就不想看了,里面很多台词都非常有寓意,这里就不剧透了,有人说剧情节奏慢没有高

下述未能在优酷顺利发出转战豆瓣,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发出:1644年,清军入关.清廷为巩固统治,摄政王多尔衮颁布"剃发令"(备注:留头不留发,留法不留头),吴又可拒绝剃发易服被处死,妻子云淑携子投河殉情大明劫不仅仅是明朝的劫难,也是民族的劫难.从此中华文明开始走下坡路了.广电部为了美化清廷把把片尾最后二段删了,现在满 清 余 孽这么嚣张了嘛?计划生育只针对汉人,少数民族多生育还有奖励,种种迹象,让人细思极恐...所谓不亡尔国,去尔之种...呜呼悲哉,我等汉民,何人视我贼寇贱种,欲亡吾族?

光影人生 评价:5颗星

就冲着王竞导演执导出过<万箭穿心>,这部新作<大明劫>就值得一看.而且,尽管<万箭穿心>与<大明劫>看起来似乎不像同一个导演的作品,风格与时间跨度,都显得有些距离.但细细品味,这恰恰是一位中国知识分子惯常的心理状态,看似对立,实则相关,颇可玩味.导演王竞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副教授,这一身份说明了其位标准的学院派,而且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其<万箭穿心>表现出来的对于底层民众生态的关注也足以显示他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的情怀.<万箭穿心>展

习惯了寂寞 评价:5颗星

一个有能力的人不受到重用,反而被打入死牢.最终又因为江山不保,又再次启用.但是大势已去,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腐败已经到根子了,无可救药.闯贼已经形成气候,扑灭不了.最终明亡,清军入关一个新的王朝又开始了.如果不是有那么多的反贼,怎么会给清军机会.如果不是朝廷腐败,又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的反贼.

这是我读学术历史著作之后,第一次看相对严肃的历史电影.<大明劫>,浩大的标题却没有多少两军对垒的战争场面,只用于渲染开封告急.明末的兵荒马乱中却只关注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事件,切入点独特而新颖.对话精当,留白悠远绵长.战争与血腥场面的处理也恰到好处,戳心但不伤眼:吸口气,隐隐有内伤.首先要称赞的是制度背景的解说十分清楚,三两句话即交代清楚明代财政体系的主要后果.乱世之所以乱,在于财政.土地和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崩坏.前现代社会的信息收集成本实在太大.开国纵使一派新鲜气象,但难免地方官员追续乏力无力维

很喜欢<大明劫>.如果把电影分成三个单位,音乐.语言和画面:好几处镜头切换时的画面都是美轮美奂的. 对白也是洗练简洁,一针见血.  作为一个对明史不了解的人,本片展现的是大厦将倾,气数已尽下的两种可能:为臣.为医.这可以说是两条线,也可以说是齐头并进的.  戴立忍饰演的孫传庭,临危受命,四处奔波,深陷困境,多是徒劳:可大将之风(算是大将吗),当断则断,送死就去死:拥有一颗没有退路充满杀气的心.换一个人是他,也没别的选择.他很动人的,他说"我并非嗜杀之人,但孰轻孰重总得有人做出决断.&

很少看见一部大陆的历史剧可以拍的发人深省.吴又可是一代名医,但史料很少,但很少被人所知.孙传庭是大明最后的支柱,片中关于他的事迹几乎全部有思可查.所以从吴又可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部中医药题材宣传佳作,在这个中医重新开始被重视的年代有着特殊的意义.但从孙传庭来说这又是一部主人公的悲剧人生以及大明悲剧命运相互交织的上乘之作,在这个国学热的年代,从一个将领的角度给出了大明灭亡的多重原因.其一,骄兵悍将何其多.其二,土地赋税何其少.其三,土地兼并何其重.其四,朝廷帝王何其急.其五,官员素质何其差.其六,

每每触及明末的历史都让我心痛.<大明劫>正是一部这样题材的电影.期待了很久,然后自己一个人跑了很远去电影院看的,电影没有惊喜也没有让我失望,一句话,很用心.当崇祯帝从哥哥手里接过接力棒,大明朝已经奄奄一息了.崇祯跟他哥哥不一样,是个想有些作为的皇帝,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能折腾.勤政.节俭.励精图治都是一代明君的特征,可大明朝却亡在他的手里.很是令人扼腕,由检真是可怜!明朝灭亡的原因千千万万,影片中给出了几个答案./question//answer/<大明劫>的故事梗概,是很明显的两个主角.两条线.开篇战火纷飞,开封告急.随后,乱世纷扰中,两位主角相继登场.一个是临危受命.统领明朝最后一批精锐之师的督师孙传庭,一个是倦怠于太医院弄权乱相而辞官的游医吴又可.孙传庭欲救国,故操练士兵,整饬吏治,然吏治积弊已久,又兼乡绅豪强横行.吴又可求医道,故判别疫情,寻找瘟疫传播机理,却不为恩师所理解.当瘟疫愈演愈烈,并夺走了吴又可恩师的生命

<大明劫>是一部代入感强烈的电影,那个时代,各种人物的选择与无奈,在我心中也生起阵阵激荡.电影中一派末日将至的浮世绘:临危受命的将军,肩担挽救明王朝的重任,眼前却是食物匮乏,饱受流行病侵蚀的部队:一腔热血的大夫,突破传统采用新药,却不得不面对抱守成规老师的反对与阻挠:混乱年代的百姓,或死于战争,或死于疾病,正应了那句脍炙人口的古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同一片历史天空下,诸多细节让你身临其境:饥饿的士兵在城门下杀战马,捕信鸽:城外已患病僵死的百姓,家里炉灶还生着火,炖着

上映第一天看着豆瓣的评分涨了点,导演王竞去年一部<万箭穿心>着实惊喜,可错过了影院上映,等个BD版也等得人"万箭穿心".于是决定去影院看场<大明劫>.可这部电影很难看到.先查了一下常去的电影院的排期,居然没有排片!是因为第一天票房太差?翻了翻昨天的排期,也没有!原来这部电影根本没有在这个电影院上档!迫不得已转战另一家电影院,看着排期也就早晚各一场,少得可怜.这部电影很困难才看到.入场的时候影厅里有三个人,其中有俩个还是打扫完卫生在休息的清洁阿姨,不一会儿,我旁边

王竞这样的良心导演真的不多,一直保有柔软却坚毅的悲悯态度并坚持至今,每次出手都带给人新的触动.作为资深明矾,对明朝题材有深度情结,这次遇到王竞,感觉一切都对了.本片的历史背景设定在大明即将覆亡之时,那种悲怆肃杀的气氛奠定了本片基调.冯远征的表演依旧那么精准,所谓医者宿命和使命诠释相当到位,吴又可心中的希望和绝望,观众感同身受.戴立忍的口音太不习惯,几句关键的爆发点台词情绪不太到位,比如"我是为了谁而战?为谁?"和"我相信你,可谁又来信我呢" 就差口气.观影过程中我脑

用药如用兵,治病如治国,果真如此吗?影片伊始,我们便感受到了那种所谓"病入膏肓"之感,而穷其整部影片,<大明劫>无不在提醒着观众这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影片中,真正为我们所熟知的晚明外患"满清"始终是缺席的,而片头的黑底白字却告诉我们,此时离清军入关.崇祯自缢只剩两年了.大厦倾圮,源自内部的鼠啮虫穿,这是我们现代人被告诫的内省警言,也是我们对晚明那个历史时期的基本想象,于是影片顺着我们的既有印象和思维向前滑动着.开封被围.士兵易马相食,这是闯贼流寇之患:忠臣

一开始就是沉重压抑的气氛,大兵压境,明王朝已退无可退.主角出场,他一来就出手不凡,谈笑间收伏贺人龙的手段,反转得让人目瞪口呆,也让人不寒而栗.另一个危机,数年不遇的瘟疫让另一男主角医官吴又可与之交集.      这其实可以看成是两个有抱负的人的故事.一个是要收复失地的督帅,一个是要消灭瘟疫的医官.        两个不同的结果,医官经过挫折,备受怀疑,最后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正确.督帅曾经有辉煌的战绩,但最后却无力回天,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作为一个医生,吴又可有医德有技术,还有自己的见解

流浪者布兰 评价:4颗星

不会叙事,却讲出了历史感.一则赤裸裸的政治寓言,铁腕改革派悲情失败,理中客带着体制的拖油瓶怡情山水."李自成可以输个十回八回,我孙传庭却一回也输不起",观诸今日舆论场,亦如是."我朝积弊已久,非一味猛药可以痊愈."理中客以为自己总会赢在四百年后,四百年后的理中客也是如此.

桑卡卡夫 评价:4颗星

隋唐宋,元明清.王朝更迭原本是一家一姓的此起彼伏,却每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输的是夏桀商纣遗臭万年,赢的是唐宗宋祖流芳千古.但每每也是这种时期,才有着将星云集.高潮迭起的惊心动魄,才会迎来又一轮的文治盛世.国泰民安.而这些大时代,也向来是后世所津津乐道的题材,它们化身小说.戏剧.话本.演义,在文学家和民众间口口流传,生生不息.而在现代,又化作无数影视作品所钟爱的题材.但比起秦汉.三国.隋唐,明清之交似乎在文艺上的表演并不出彩.或许是外族打败汉人的剧本容易伤害我们的脆弱民族心,又或许是缺少让人耳熟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便想到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故事,医人还是医心,鲁迅先生的决定是医心.当然,历史背景不同,选择也会不同."大明劫"中的"劫",笼统的说是朝代末期的大混乱.这部电影的主线是战瘟疫守潼关,在整个过程中,除了各种各样的腐败以外,也只剩少数忠心的将士愿意为国效忠.        "忠诚"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褒义词,因为有一种"忠诚"叫"愚忠".看到孙传庭问吴又可"你觉得大明王朝气数已尽了

近年来不以宏大场面取胜的史实片当属罕见,<大明劫>果真是一部容易被忽略的业界良心片,处在大片的边缘讲好了一个历史的边缘发生的故事,处其实不处其华,可以说是国产电影的「君子」之作.故事发生在明末,将者孙传庭的入世救国之道与医者吴又可的出世救人之道,形成平行的两条脉络,在潼关战前瘟疫中交锋,随后又渐行渐远,形成乱世个体命运的复调投射,各自有不同的角色立场与「不得不」的使命.最终一个捐躯赴国难,一个遁世著书,尘归尘,土归土.乱世难为,大疫难治,最大的冲突便在于将者杀心与医者仁心的难以调和.片中,孙传

angli·贺六浑 评价:4颗星

1.叙事还行,色彩很喜欢.因为我一直好奇明末历史却从未仔细研究过,所以觉得拍摄得很震撼.尤其是一开始,就是一片没药可就的末世感FIN DE SIECLE.2.从一个角度可以看到明朝的问题都是具有现代文明国家形式的表现.腐败.体质的庞大而无力扭转,不过都指向着新时代的重新洗牌这一点有点乏味.3.这部影片,如果有缺点的话,缺少一个较新的立意,而电影用回避了解决这个问题.逻辑是:气数已尽表现在一种无奈感之中,这是否有点单薄:事实上这种无奈感更多地源自于观众都知道的结局而来,并不是电影本身提供的剧情里得

大厦将倾,又岂是一个良医或者一代名将能够改变的?  两条线一起进行,说不上好看不好看.我看到一个评价挺准确的,就是整部电影的电视剧感太强.同感.  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将军下令杀尽瘟疫未好的士兵那一幕.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了,比如前段时间很震撼我的韩国电影<流感>.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是不是可以把一整个地区的瘟疫民众给处决?  同理,为了所谓的国家兴亡,是不是可以非常不人道地处决患病士兵?  我还是不能评说谁对谁错.可是,人之所以叫人,那一定是同禽兽不同的.有一些道义,不能用对错来形容.不可以,就是

孙传庭这个人一直受到明清士林称赞,但是站在客观角度来看其残暴无情恐怕与明末所有带兵之人无异,影片中也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其性格杀伐决断,两次自毁重将,两次怒而杀人,最后更是屠杀拖自己后腿的伤病营.明末实在是一个令人感慨的时代,各路军阀已经逐渐忘记了忠诚为何物,至于人性更是远远地抛在了一边.影片拿出了重病需猛药才有一线生机的比喻,虽然医者主角表示明廷病入膏肓已无生机,但是对于孙传庭来说不得不试一试,于是随着一声出关带领秦军走向自己的末日.虽然影片结尾为了避免拍摄成本只是简单表现其战败被杀后的场景,但

<大明劫>-影响力许多时间过去,传染源的发现和<伤寒论>的诞生已不再重要,甚至是乱世里两情如何依偎,大明如何衰败,也变得于我何干.与其说是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轧,不如说是个体的挣扎无力交杂.而在这其中,征饷后的叛变和对医士的不公,仿佛砂砾里的尖石,棉服里的长针,猝不及防的疼痛断不肯轻易离去.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贫贱夫妻百事皆哀,从下往上看,容易悲观.于是转换角度,偶然里寻找必然,主观里分析客观.这一点在于影响力--群体状态下人的规则和潜规则.由动机推动,受形势影响.影响力,是能力传达到他

昨晚熬夜看了<大明劫>,来谈一谈对电影的看法,及其他的一些.单纯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褒贬各半.编剧的力度太弱,故事本身的背景很好,用历史上真实的两个人物,孙传庭和吴又可,串起了中华民族历史一段危急存亡时刻的小片段,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但由于影片篇幅所限,想讲的故事又太多,造成了情节的互相踩踏.可能是由于成本所限,整篇故事除了开场的一场战争戏外,其他就都是文戏了.导演在很多地方用了一些小技巧,让该有大场面结果没有的地方反而显得干脆利落,比如最终一幕孙传庭的战败和战死.但也正是这样,整部戏犹如温开水

愿雨飞扬 评价:4颗星

整部影片算的上是中规中矩,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场面,没有多少特效,但是导演用简单的叙事手法再现了华夏最后一个汉族封建王朝的衰亡过程.       影片的场景.服饰和道具都尽可能的还原明朝时的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个是悬壶济世的吴又可,一个是提剑救国的孙传庭.两人由于机缘巧合相遇了,同处在这乱世之中而又惺惺相惜.       崇祯皇帝委任孙传庭剿匪,但是又不给钱粮,只能自筹.一边是皇帝的多疑,一边是土豪劣绅的不配合.一边是各级官僚的腐败.整个国家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重病患者,孙传

<大明劫>,我最喜欢的是它的态度.其次是它的腔调.它的态度,是虚无主义的.转头万事空.什么国家兴亡,什么建功立业,什么救民水火,都是虚无.当然,它不是一上来就虚无,那是抒情,是余秋雨干的事.它绵密的铺陈,两条线一个主题:济世救民.最后一个漂亮的转身,两条线都没用,世界是个屁,民是个屁.我们如何能够到达永恒?没办法.最好的台词从孙传庭那说出来:我到底为谁而战?它的腔调,是若即若离的,温度控制得非常好.细节非常丰富.明朝的火炮怎么上膛,他们的主食,中药师傅们的工作环境,守孝的服饰区别.孙传庭再怎么

每一个朝代都经历过开创.兴盛到最后衰落.灭亡的结局,"历朝历代,皆是始兴终衰", 296年的清和4年的后汉,最大的区别不过是在位的时间长短不同罢了.虽说最后的灭亡都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结果,连年的饥荒.强大的外敌.空虚的国库.不满的人民??????但是实际上在摆脱了原始的狩猎社会进入了封建制后,特别是汉唐这种长期稳定的朝代使得各种科学技术得以发展之后,在中华大地能够导致一个国家灭亡的大型天灾其实是很少的,应对所有灾害的理论基础早已完善,只是技术层面的革新而已,如果不是执政者的问题,那

荧荧茹藘 评价:4颗星

我入明史十年,经历两年的别离,今日重新又站在它的面前,是因为电影<大明劫>.       自十三年前接触了明史,便一发不可收拾,这份无法溢于言表的追寻探究持续至今.多少次,我看着桌案上摞了足够二十公分高的手抄笔记本,还有书橱里将近三分之一跟明代有关的资料书,回忆曾经不疯魔不成活的十年.我曾掩卷哭泣,曾扼腕感叹,曾因为那一卷卷历史的兴衰荣辱而代入自己强烈的感情.这份感情强到,我无法跳出它的笼罩.熟识我的诸君皆知,我对于明的怨念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刻意去体会找寻那种精神.那压抑到内心深处的奔逸,精

十年一觉 评价:4颗星

中国古代社会的王朝更替,似乎都逃不过一个怪圈:开国初期君主励精图治,与民休养,渐渐国富民强:承平日久,吏治腐败丛生,各地豪强纷纷兼并土地,民生渐趋艰难.若再碰上个灾年,失去土地的饥民就铤而走险,揭竿而起,进而改朝换代,进入下一个循环,周而复始.<大明劫>,说得可不仅仅是闯贼和瘟疫.孙传庭受命于危难之际,一是因为大明已经无将可用,二是因为孙曾经挫败过闯贼,剿得李自成只剩18骑遁走.谁知仅仅几年下来,国事,民事糜烂至此,孙自己也无奈地发现,大明国本动荡,根基不稳,风雨飘摇,事已不可为.新兵缺乏操练

顾名思义,<大明劫>题目就框架了故事发生的朝代,以及贯穿全片的一个"劫"字.这一劫,劫住了大明的气数,更劫住了在这历史长河中如星辰一般渺茫的游医吴又可和督师孙传庭.编剧兼制片人谢晓东曾因一部低成本的医疗事故电影<我是植物人>在圈内名声鹤起,他是个慢工出细活的半路编剧,每一部电影剧本杀青都要历时几载.电影<大明劫>更是他历时两年半,多次易稿后的作品.据谢晓东声明,这部电影和以往同类历史题材电影的相比较,没有某些导演的菊花台题材的"新奇特&qu

种个太阳砸死你 评价:4颗星

第十放映室终于出完了2013的冬季篇,这个以专业吐槽国产烂片为看点的节目,竟然在今天给予了<大明劫>积极正面的评价.这应该算是前所未有的吧.话说我第一次知道这部电影来自于地铁的宣传海报时,脑中就把它和烂片划了等号.大部分人也应该是这想法,所以这部电影最终也就有500万票房.看完十放,我便下了这部电影.想目睹一下这部电影到底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109分钟看完之后,其实并无太多惊喜.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完整的叙述了大明朝危机四伏:吴又可可以拿药控制住瘟疫,孙传庭可以用兵诛杀叛将,崇祯可以殚精竭虑维护

本来可能7分更合适,但在这一年那么多国产坑爹片的衬托下,<大明劫>显得相当有诚意,所以多加一分.   片子不扯不乱,原原本本地讲故事,叙述<瘟疫论>这部中医奇书的成书过程.可惜有点模糊焦点,在孙将军身上着墨过多,让人不知到底谁是主角.113分钟的时间里要展现吴又可和孙传庭两人的故事,对一部电影来说,还是有点太求全面,可能在吴又可身上着力多点会更好.   不过,孙传庭这个人物刻画得还是挺立体的,戴立忍的国语虽然一听就知道是台湾的,但这种老派的国语还是更纯正,不会让人容易出戏.孙传庭临

一如预料的那样,前往观影的人没几个,其中还有一个是明朝吧吧友,另一个是自己的同学.这类贴近历史的电影不乏深度,可惜只能应对惨淡的票房.从刚开场的战争场景,到剧中演员服装可见剧组是下了功夫的,片尾小野丽莎献唱的片尾曲虽然吐词不甚清晰,可是在看完影片之后还是引起了不少共鸣尚书得诏初沉吟,蹶起横刀忽长叹:我今不死非英雄,古来得失谁由算?后人写到孙传庭,在诗中这样叹道.戴立忍饰演的孙传庭,不乏阴鸷,甚至残忍.孙传庭在接受崇祯皇帝的任命,到其潼关整军,再到战殁殉国,可谓困兽之斗."我到底为谁而战?&quo

其实中国很应该多拍一些这种主题比较厚重一点的历史片,总是情爱纠缠.深宫谋略实在太无聊了.比起一些花钱瞎胡闹的大片,这部片子算是有良心的.但还是有一些令人不满的地方.特效不真实.一开始攻城时炸在地上的那个炸弹也太tm假了:后来的那条恶狗也比较假,但好多了.问题是,那条狗出来糊弄几分钟,是用来表达什么的?吴又可的狼狈?配音很别扭.大多数时候的配音和人物的性格不太对的上,冯远征一开始时的声音太轻佻,后面好一点:戴立忍的配音有时不错有时却觉得古里古怪的.其他角色就更不用说了,个个古里古怪的,没有多少应有

我的祖辈开始就是中医,一直到我的父辈,我的父亲也是中医,按我说,我也是喜爱医术的,可是人不争气,偏偏考到一个师范院校.从小,我跟着爷爷去采药,在他一旁跟着看病.看完病,爷爷总是和我说"天大地大,患者最大,医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要什么红包,锦旗了,我最喜欢看到的是病能好了."爷爷没有说空话,穷人看病,爷爷分文不收,平时爷爷只是象征性的收得八九快."在我眼里,没有官军闯军,只有病人."我沉默了好久,吴又可满满的都是爷爷的影子,满打满算,爷爷已经过世十年了.他只是一个普普

魔鬼的赞歌 评价:4颗星

大家还不习惯在电影院去看多面的生活,他们喜欢看被粉饰过的梦想,<致青春>.<小时代>.<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其实那都不属于老百姓的生活,发财梦也好,怀旧梦也好,观众习惯到影院里去泡梦想,还不习惯去看到哪怕一点严肃和泪.--<大明劫>导演王竞默默无闻的扎实电影这部2013年上映的历史故事片并没有激起什么波澜.上映不过数日就匆匆下档,最终票房不到千万,可谓是血本无归.可就是这样一部没有被市场承认,也不曾得到影评人关注的电影,让我感受到了

声明:专注影评,不媚影迷.1.<大明劫>有两条故事线,督师孙传庭奉命出关镇压李自成起义.游医吴又可控制明军瘟疫疫情.当然,两条线是叠加在一起,息息相关的.2.虽然吴又可控制了疫情,孙传庭也筹得了军饷,但大历史背景下,没有人能挽救大明王朝.3.很少有影视作品,提出地方豪绅对于国家衰亡应付的历史责任这样的思考角度,<大明劫>做到了.4.戴立忍的台湾腔把他的表演分拉低了很多,该学学李立群才好.--------------------------- 这个世界里,还有那么多美的音乐.电影.书

at葡萄成熟時_ 评价:4颗星

明朝末年,李闯王率领起义军围攻开封,在守城士兵艰苦卓越的抵抗中,赢得一丝喘息之机.崇祯皇帝重新启用孙传庭作为前锋都督带兵解开封之围,孙传庭便放出狠话五千精兵足以,看到这里以为他是在假大空,其实他是关在监牢之久已不了解当前局势,以为李自成还是当年被自己打得溃不成军的闯贼,大明朝还是坚韧不拔的王朝.        孙传庭一到潼关关口便以手段和武力解决了旧势力,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集权.在一一巡查武器.粮草后,他也再不是自信满满,此时,崇祯皇帝也驳回了他要钱的奏折.一次宴会上,孙传庭向乡绅贵族募捐,在晓

"开封重镇苦守三月,每天死的都是朕的子民!"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最终自缢在树上,很有气节,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当地守将若听调遣,何至今日!""官爷,我们医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者,不治.""督师,在座各位的名帖都附在外面的那些孝敬上,宴后送到府上,望大人笑纳.""这些,是你们给我孙传庭的:这些,是你们给大明朝的.""大明朝如果灭了,你们给我孙传庭有什么用?"对官员来说,以前确实没用,现

<大明劫>一开场就兵荒马乱:旌旗.火炮.云梯.攻城车,狼烟.马革.残尸.传信鸽.这个大场面似乎用掉了剧组所有经费--于是乎这场戏也就成了全片唯一的战争场面.但<大明劫>的文戏还是值得一看的:历史细节考究详实,镜头语言细腻直白,叙事节奏流畅稳重.闯军围城,开封告急:朝廷督师孙传庭奉旨前往潼关点兵荡寇.另一边厢,一番机缘巧合之下,游医吴又可赴潼关投奔恩师.时局演变之下两人得遇,短暂共事后各奔前程.孙传庭战死沙场,吴又可成书湖畔:樯倾楫摧的大

一部很写实的历史电影.        疫情和战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瘟疫既是该电影叙述的主题内容,也很好地诠释了<大明劫>,在我看来,那个模样的大明正如同染上瘟疫的病人,官员腐败,法制崩坏.       在大明的疫情中,孙传庭便像一个类似吴又可的医生,为这大明的瘟疫下一剂又一剂的猛药,却未生在一个给他二次机会的时代,他为国而死,为道义而死.他当断则断,却死于皇帝的犹豫不决.正如<明史>所说的那样"传庭死而明亡."真正的大明劫便是这样耿直的大臣一个个慷慨赴死,却同时

说实话,看完这部片我做噩梦了.当孙传庭被乱箭射死在战场的时候,镜头一扫而过,吴又可轻轻放下笔头"瘟疫论 终".    这也许就是选择吧.崇祯年间,闯王李自成一路打到了潼关,京城近在咫尺,在狱中的孙传庭临危受命,发兵前去抗敌.可他的部队突发瘟疫,老医师赵先生坚信是伤寒而用药结果病势更盛,无数人死了之后吴又可开始着手整治,然而孙传庭一把火烧死了病患,最终吴又可回到老家并且写下了不朽的<瘟疫论>而孙传庭为了大明江山死在了战场上.    "我朝积弊已久,非一味猛药可以治愈

隔壁老杜 评价:4颗星

明末确实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时代,张居正不切实际的"一条鞭法",让大明逐渐失去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到崇祯时期已经朝政糜烂,党争迭起,又恰逢气候异常,灾祸连连.百姓流离失,内忧流寇四起,外患后金屡屡破关劫掠.大明劫难重重.这片子是我最近找到的,之前感觉名不经传啊都没听说过.反而<柳如是>我倒是看过.电影里,吴又可医病患,孙传庭医国患.片子两条线索交织.历史上并没有交集的两个人,被放到一起演义.看完感觉导演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但是没有表达出来.不过片子和<柳如是>一样严肃对

还是很值得一看的片子,当成历史片来看还是很棒的,在华语片中可以算是很好的 片了.少了些浮躁,多了些思考,宁静.       故事娓娓道来,明朝积病日久,崇祯也是无能为力,孙传庭有军人的冷峻也安排的家庭的柔情,吴又可不争名利,淡泊为生,却能安享天年.       唯一想吐槽的地方就是戴立忍的口音了,查了一下是台湾人23333,他演的可是个山西人啊.顿时对平常舍友们吐槽我的胡建口音释然了.感觉他演的还是差了点,有点念剧本的感觉,或因为口音的影响让观众少了点代入感也未可知.

看完绣春刀特想看这个-----观后感-----完全不同的题材,片尾的字幕令人印象深刻.印证了片中吴又可的那句,王朝兴衰,唯有医道长存.与明朝那些事的结尾介绍徐霞客的贡献异曲同工.小小的潼关一幕正是明末江山的鲜明写照,土地兼并严重,官僚体系桎梏,君臣离心,唯有挖肉补疮.军队腐化堕落,积重难返.仅围绕孙传庭的最后一战就能讲出这些问题,相当不易,虽然为了面面俱到结构略显凌乱,但瑕不掩瑜.

影片节奏紧凑,一气呵成,乱世欲力挽狂澜,必以强力为之. 崇祯无人可用之际,重新启用下狱大将孙传庭.孙在君前许诺五千精兵亦可退闯王,不知孙将军此份自信从何而来,此言后为疑心病入膏肓的崇祯研判所依,孙再想要军备难上加难.君前夸口的贻害无穷,君主更喜欢低调的臣子.为君者启用被自己否定的臣子,一定会倍加小心,身边不放个监军,总也有个大密探之类的好随时掌控局势,总不能自己在深宫闭塞中放任事态横行,只与太监谋划,决策信息匮乏,决策团队不整,此等决策怎一个乱字了得.有如此君主,孙将军必然难有大作为,但孙将军并

<大明劫>!        赞一个!给三星半.末世的截面,白描般点染,不疾不徐,扎实讲故事,认真塑人物.虽然本质上还是电视电影,但是骨子里有诚意见功底.几个镜头,贴身搏斗.坡底上推,列阵俯视,足见有料.几个场景的构图也令人意会.配乐精简爽利,台词个性生动.场面和美工有待提升(旁边有因血色说假的,足见观众们眼界高了),张力和高潮还欠缺少许,但毕竟是中小成本制作.---不小的命题,写好了文章.        其实,想想很多大时代下的给力故事,国内片子何尝有过高质量的挖掘呢?而且想来很多东西受限吧,

默默看了一眼<大明劫>的豆瓣评分,7.6的分值,算是中肯的!剧中波澜不大,情节平缓,既没有极强的视觉效果,也没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但却极具现实意义!剧中的一条明线是关于落魄游医与囚徒将军的故事.吴又可,原太医院太医,因不满庸医弄权,遂辞官,宁愿做一风餐露宿的游医,过这种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日子.其实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吴又可是一理想主义者,他有着救济天下的胸怀,所以才不满足于太医院碌碌无为的太平生活.不愿为皇家豢养,只愿为实现自己治病救人的理想.这也与他后来的结果遥相呼应!在发现瘟疫初期,

本人一向偏爱题材严谨,考证充分的古装历史戏.大三的时候,看<我的唐朝兄弟>,虽然被很多人说是无主旨,无中心的烂片,但是片中服装,武器的专业程度还是让我顶着挨骂的压力推荐给了其他同学.--------------------------------------明史------------------------------------------这部<大明劫>也是,剧中的地点.道具.情节设定都很经得起推敲.我始终以为,一般历史剧,只有严谨真实,才谈得上欣赏.严谨真实也未必非是信史,作

执念碎碎念 评价:4颗星

近几年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尽是满清辫子戏.后宫宫斗戏,大量的戏说成分.篡改历史或砸钱堆明星的片子可谓是充斥荧屏,大明劫算是少见的正面的历史题材电影.  就整个片子而言,从情节到剧情变化都算是中规中矩,虽无好莱坞大片在剧情设计的精心策划以及剧情波折的黄金分割点.孙传庭与吴又可的相遇在剧中有几分生硬,在处理大疫之时与王朝末年国势萎靡之势两条线交错时显得较突兀,给人在各讲各的故事的感觉.片子在人物塑造上显得过于严肃,主要人物皆是绷着个脸,整个给人家里死人的感觉,就算是全国服丧也救不了大明朝的灭亡.倒

挥着翅膀的虫子 评价:4颗星

我想给他打个7.5,但是又不想用还行来简单的概括这么一部认真的电影,于是勉强给了个四星.    对于导演王竞一直慕名,因为他的一部万箭穿心,但是总觉口味不对,一直也没有观影.终于,等到大明劫.也算严肃的历史题材,正和口味.于是静静的看下来,觉得说好还差点,说差未免就太高了那些烂片,索性不说好坏讲讲其他.    看着电影,就像看郭靖练武,一招一式,分格外分明.他的实招是实的,他的虚招也是实的.无论是电影的立意.题材还是叙事,都干干净净,让人耳目清爽,虽说很多场景和人物的刻画,斧凿痕迹明显,不仅用力

看完这片子,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正如吴又可最后说的:王朝兴衰,唯有医道长存.于吴又可所追求的已经不是儒家所说"君臣父子"之道,而是"天道"!何为天道,乃治病,救人!无论前途有什么样的险阻,无论将涉及到什么样的利益冲突,吴又可心中只有二字,救人.      这样的人,注定

对电影的节奏掌控灯光摄影我统统是门外汉,只想谈几句搭边不搭边的感想.首先是孙传庭的权术.明末朝廷乌烟瘴气,东林齐楚浙斗个不亦乐乎,相比之下,孙的权术被表现的颇符合他书生从戎的背景:狠 密 阴.甚至孙的铁腕手段是我看下去的主要动力. 用圣旨杀贺疯子,既打消了部下对自己的顾虑也防止了自己战后被弹劾,同时一个"请赏"的由头便保证了所解决的贺家军既是心腹又非善类.从各个总兵看贺的眼神就知道这一步走得是颇得人心. 和乡绅集团正式决裂后,孙走正式程序清算不成,便先借冒领抚恤让任琦供出乡绅来保命,再

影片故事角度非常好,以小见大.大明之劫,一个多么宏大的主题,却从 一个将领,一个游医,一场灾变来反映.两条故事线索:一是吴又可治病救人,找到根除瘟疫方法:而是孙传庭克服历经种种困难--皇帝猜忌,副手叛变,军备不整,粮食短缺,最终出关.然而这两条主线事实上组成了以医映国的寓言.这个故事如果由我拍的话很可能就成为吴又可的个人传记片了,而本片却从这么小的角度拍出了史诗的感觉.史诗绝不只是宏大的战争场面,精彩的英雄美人传奇,关键是电影是否让观众感受到了强烈的历史代入感,是否能将当时的历史全景展现.该片的

燕麦公子 评价:4颗星

虽然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基本明史儿童入门读物,但我还是只能对自己说我对明史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可这并不妨碍很多像我一样简单粗暴的观众们期待有一些直观浅显的影视作品带我们踏回斜风细雨的金陵城,追寻燕王朱棣的飞骑绝尘.可是太多的制片人导演们忙着跟清宫十几个阿哥们剪不断理还乱的情谊,连份小清新的餐后甜点也不肯给观众上.那么从这一点上来说,无论是2012年的<柳如是>还是这部<大明劫>的创作人员的切入点真是业界良心.大明劫中,以将军和医生两个看似不相干的职业,一个医国一个医瘟

影片以一个游医的视角展现了王朝的末日,乱世人命如草,救一人何其难,杀一人却只是手起刀落.江山风雨飘摇,皇帝,将军,士兵,反贼,百姓每一个人都很无奈,活在那样一个时代每个人都后悔生下来.景山公园我去过,也曾凝视崇祯吊死的那棵歪脖子树,想去理解那一天的他,踩着最后的亲信的背,把脖子伸进了绳套,以发覆面而去.人终有一死,如果说世上有什么的是绝对公平的,那么只能是死了,一人一次,谁也别抢.当将军质问游医,学以致用,如果不能用学了又有何意义,他知道了这辈子等的可能就是这一句话,不再计较生死得失,只为毕生所

这是一部向改革者致敬的作品,立意很高,但制作略显粗糙.瘟疫是一个隐喻,象征着其时犹如病入膏肓的大明.吴又可和孙传庭,这一文一武,背井离乡,机缘巧合之下在潼关一起卷入了这场危机,共同临危受命,治病救国.这个设定,本身就很有戏剧性.整个剧情的主线,是围绕两人互相启发.互相影响而展开的.影片一开始凸显了孙传庭的气焰:只带五千精兵.斩杀贺人龙.收揽地方军政大权,而紧接着就制造了现实与希望的极大落差,描绘了一幅内忧外患的情景--潼关守军装备残破.府库不足.兵士倦怠,根本不堪大用,直到瘟疫的爆发,把这场危机

木易孝敦 评价:4颗星

<大明劫>在男人的视角里,是大明王朝的山河决裂,神州大地的满目疮痍.在崇祯皇帝的眼里,江山濒危,闯军肆虐:在孙传庭的眼里,豪绅无道,整军待发:在吴又可的眼里,瘟疫泛滥,岌岌可危......而这场末日之战并不仅仅是男性视角,作为影片的女性代表,冯波饰演的孙传庭夫人同样在面对这场残酷的战争,只是她的角色更像是一副镇静剂,为孙传庭扫除后顾之忧,让观众感受到铁血之外的柔情.    <大明劫>讲述崇祯15年(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朝江山内忧外患,孙传庭与吴又可分别誓死抗击外寇与瘟疫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断言,一切历史皆是当代史.的确,对历史的解读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反应的是解读者的时代境遇,而不是历史的本原面目.当然,胡适更有言,历史就是个小姑娘,谁爱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在当下娱乐社会中这种思想更是发挥到极致,历史彻底成为现代人进行文化狂欢的道具.于是各种雷人剧.穿越剧.宫斗剧层出不穷,穿着古人的衣服,玩着现代人的感情.娱乐时代固然无所谓历史与现实,但娱乐时代仍然还需要有严肃的历史解读方式.由王竞导演,冯远征.戴立忍主演的<大明劫>可以说是一部严肃的历史题材的作品,有别于

在看<大明劫>时,我脑海中想起了<一九四二><投名状>那种死沉沉画面,乃至<恐怖地带><流感>那种外国灾难巨制,同样是老百姓危难之际,同样有饥荒.瘟疫.兵乱,同样讲述着政治斗争与映射,但王竞导演和解晓东编剧则把目光对准了明朝末年.<大明劫>的3000万投资没浪费一分钱,可惜题材偏僻,注定同<我是植物人><万箭穿心>一样沦为小众佳作.这种凄惨宿命,虽然我们不想看到,却只能道一声无奈.回顾全片所处的1642年,由于

相对于当下影视剧的喜好"戏说"清朝历史,距今数百年的明朝虽然也常是影视剧的常见背景,但显然更偏向于正史.正剧,当年的胡金铨便是常以明朝为背景的大师导演,并留给后人深刻的影响.如今以现实主义题材故事<一年到头>.<万箭穿心>闻名的王竞,则执导了明末背景的历史片<大明劫>.故事:明朝末年的浮世绘明朝末年是一个天灾人祸不断的时期,在1926年到1940年间,便因为罕见的自然灾害带来了极度的饥荒,以及各地起起伏伏的起义,李自成.努尔哈赤等则都是当时无形中促使

王竞的电影总如放置在显微镜下的一枚检验切片,让人深刻地看到存在的社会病理.不管是聚焦春运回家难的<一年到头>,还是关注网络空间暴力的<无形杀>,抑或揭示医药造假黑幕的<我是植物人>,以及<万箭穿心>里中国式家庭在房子.工作和教育上遭遇的悲剧.他的电影总是带有强烈的人文情怀和犀利的现实视角.此番擅长现实主义题材王竞竟拍起古装片<大明劫>,让人一位他开始逃避现实.但看过该片后便会发觉,他是用一种现实主义手法来一段明末往事.换言之,他是在借故喻今,用穿

丑鱼尼莫 评价:4颗星

明朝灭亡的故事常常在影视剧中提及,内容大多是崇祯皇帝无能溃庸,以上吊自杀结束了大明王朝,其凄惨悲凉的一幕幕至今想来都不禁一颤.不过,即将于10月25日公映的<大明劫>却另辟蹊径,以抗寇名将孙传庭与草根名医吴又可的杯具故事,对明朝灭亡前夕的一征一兆给予了客观真实地再现,对大明王朝灭亡的根源进行了深入肌理的探讨.片中,崇祯只是一个配角,李自成也仅在对白中提及...全篇聚焦的主要人物就是孙传庭与吴又可,而两人的命运走向恰恰也折射出大明王朝最终的命运脉相.作为一部历史灾难题材的影片,<大明劫&g

Ming>,意思是明王朝的坠落,但是全片几乎完全没有提到明朝坠落的任何重要历史节点,反而是用明亡前两年,发生在陕西潼关的一场瘟疫,来反映出一个王朝最后衰落的某些根本原因.一向关注现实,笔锋犀利的导演王竟首次尝试历史题材电影,却选取了这么冷门的一个故事,同时继续沿用他冷漠似刀锋,却又暗流汹涌的手法,以小见大,以术载道,拍出了一部冷冽,却又截然不同于其他古装大片风格的现实主义历史电影. <大明劫>的故事平实的不像一部古装大片.尽管开头那

柯尔特 陶志波 评价:4颗星

在当下红火的电影市场里,古装片或者说历史题材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原因似乎并非是我泱泱大国之历史丰厚,而是观众口味儿驱使下的种种投其所好:有砸重金持续打造大银幕视觉奇观的,有死命改编戏说宫廷争斗的,也有抱着传统的英雄主义之风继续扬威某家将之传奇忠烈的--而真正做到,正视历史,直说历史,敢抒胸臆的大银幕作品,却愈发稀少.导演王竞自电影<一年到头>中的着重写实与真实抒情,令其在华语片市场受到更多的关注.而在去年的<万箭穿心>中,王导更是通过对社会底层人们生活的深入刻画,引起了业内外诸

娱乐码头 评价:4颗星

从<后天>开始,不管是好莱坞还是全球电影界都开始掀起一股灾难风潮,从<日本沉没>.<2012>.<唐山大地震>.<1942>再到今年的<大明劫>,无论是虚构架空还是真实历史再现,灾难片在票房上的表现都令人刮目相看.这种类型片之所以长盛不衰,与人类本身的忧患意识和追求刺激的心理需求有着莫大的关系.    灾难片, 用眼睛:看恐怖片, 用胆子:看刑侦推理, 用脑子:看情色片, 用肾上腺素:看剧情片, 用心......<大明劫>

小马发光 评价:4颗星

电影<万剑穿心><我是植物人>都是王竞导演的作品,并都是现实题材,这让很多人给他贴上了"现实题材导演"的标签.<大明劫>不同于常见的古装片是一段真实的明朝史,而非同与其他影片戏说历史.演绎历史,而是真实还原那段历史,从这个角度说,该片还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大明劫>讲述的是明朝晚期,瘟疫横行.战乱不断.军队纷纷染上怪病,对于仅存的"剿闯"军队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又因疾病的传染,老百姓的生活也苦不堪言,整个社会陷入了岌岌

老子说,大灾之后,必有凶年.几乎每一次大规模的灾荒.战乱之后紧接着都会暴发大规模的疫情.即使到了近代,一战之后仍然在欧洲暴发了大规模的瘟疫,死亡人数甚至超过了一战的战争伤亡.而在我国历史上则同样是触目惊心,如建安22年的那场瘟疫差不多到了十不余一的地步:此后因战争而激发的瘟疫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而在王朝更替时更是不可避免.明末陕西农民起义长达17年,其中所历大小战争无数,这自然为瘟疫的爆发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自崇祯九年开始华北诸省连年瘟疫,死亡枕籍,严重削弱了华北地区的经济基础.同时,由于军队中也爆

小义大道 评价:4颗星

历史上确有孙传庭其人,且史料记载的相当详细,击退闯军,起起落落直至战死沙场,他生平治军严厉,用兵有方.历史上也确有吴又可其人,史料记载的却不过是说他写过一本叫做<瘟疫论>的书,一生致力于对传染病的研究和治疗,然而在遵循中庸之道的中医当中,他却似个异类般存在.未曾看到有正史曾记载着两个人有过交集,但谢晓东和王竞在<大明劫>力求还原历史真相的同时,让孙传庭和吴又可的生平有了紧密的交集.治军和行医本事异曲同工,在明朝大厦将倾之间,两个人共同面对着一场末日之战.<大明劫>故事从

燕子李三 评价:4颗星

仔细想来,<大明劫>带给我的精致与失望成正比.恰如片头"电影频道"四个字,试图扶持小成本电影的同时又陷入无奈的类型化烂片扎堆问题.      想必很多走进电影院的观影者是看过了幕后的花絮,再或者接受<明朝那些事>的文字洗礼.三眼铳,弗朗机等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利器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是一件挺难得的事情.要知道今天的抗日神剧中随意可见的道具穿越让战斗英雄成为战斗小丑,所以导演王竞认真的请教明史专家,再度还原战争细节就显得尤为难得,可惜这些细节近存在于开篇的乱军攻城

<万箭穿心>导演王竞新作<大明劫>,讲述了大明朝倾覆的最后几年的故事,故事由闯王李自成组成义军四处进攻,不断危及大明统治为背景,引出了一官一民两个"医生"的故事,但无奈大明江山气数已尽,再有旷世奇才,也无法扭转颓势,所以,影片明为讲述大明覆灭的故事,实则借古喻今,以警当今世人,务必恪尽职守,以告当世明君,唯有国富民强,才是立于世界不败之林的发展秘籍.但影片中一高一低两支"医"线,设计巧妙,颇有看头.<大明劫>中的两位"医

借古鉴今,<大明劫>以写实的风格再现历史之旧貌,目的不言而喻.瘟疫不可怕,可怕的是某些人已病入膏肓,难以痊愈. 故事有两条线索,一条就是孙传庭的解围开封之备战,另一条就是中医吴又可研治瘟疫.在如此乱世,明朝已经糜烂至极.大旱.瘟疫和内外困扰,民不聊生,孙传庭再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匡扶摇摇欲坠的大明朝.更何况刚愎自用的孙传庭戾气冲天,唯有顶风上岗,誓死献身.而吴又可拒绝孙传庭军医的命令,回归苏州老家,完成<瘟疫论>的著作,为后人奉献了杰出的医著.吴又可拒绝孙传庭的随医,其已经看破明朝久病

爆米花教主 评价:3颗星

电影文学剧本[大明劫]编 剧:周荣扬主要人物表吴又可45岁(取苏州地方志1587年生-卒年不详)苏州东山医生名有性字又可号淡斋崇祯在位17年间,全国性的大瘟疫便有15次之多.吴又可创造性地提出瘟疫是由鬁气从口鼻传入,并且可以人传人.这在当时以<伤寒论>为医学基础的中医界被视为异端邪说,在吴又可为自己的医学著作<温疫论>写的序言里,自称<瘟疫论>是发愤之作.吴又可的身上既能看到医者的宅心仁厚,又有坚持反叛和男人血性.孙传庭 48岁陕西总督后官至五省总督,官居一品孙传庭(1

就冲着王竞导演执导出过<万箭穿心>,这部新作<大明劫>就值得一看.而且,尽管<万箭穿心>与<大明劫>看起来似乎不像同一个导演的作品,风格与时间跨度,都显得有些距离.但细细品味,这恰恰是一位中国知识分子惯常的心理状态,看似对立,实则相关,颇可玩味.导演王竞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副教授,这一身份说明了其位标准的学院派,而且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其<万箭穿心>表现出来的对于底层民众生态的关注也足以显示他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的情怀.<万箭穿心>展

督师是文官,披甲倒没什么,一直说什么投笔从戎就违和了,孙传庭堂堂两榜进士,岂是武夫丘八,而大明朝以文驭武,督师眼里又如何看得上这些厮杀汉,杀个贺疯子不算大事,读<东江客问>.<爝火录>,袁督师当初杀文龙连圣旨都没有,更是如杀一狗,这些文臣哪里看得上一介武臣.明季武人拥兵自重,纷纷投后金,不能不说,和文视武如草芥.武视文如寇讎的文武关系分不开,武人疆场厮杀,结果毫无地位,反以筹画之功为首,自然有祖大寿.孔有德.吴三桂.姜镶.左梦庚纷纷降清,毕竟清以弧矢定天下,王公诸大臣皆弯强善射,军

这是一个发生在明朝末年的故事,距离李闯王攻进北京城还有两年的时候,百般无奈之下,面对那个全国上下的四处烽烟,面对来势汹汹的已然兵临开封城下,眼看即将威胁都城的闯贼,崇祯皇帝不得不再度启用大牢中的孙传庭,希望其能力挽狂澜能够如几年之前一般,再次将闯贼击败.其实故事到这里大部分观众早已知道结局,孙传庭这次没能阻止闯贼的大举进犯,没能充当大明朝的救星,没能用他的螳臂挡住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没能阻挡正义的农民起义.正如片中的一句台词:眼下的大明朝不是靠一两剂猛药就能挽救的了.影片用一位医官的视角记录了这

被微博上2015年大陆口碑好票房差的电影清单吸引,所以后知后觉看了这部电影,电影上映的时候没怎么听说,估计当年也是太没有存在感了吧!明朝历史最近还看得蛮多的,前一阵了看了<明医女妃传记>还有晓松奇谈专门讲了南明悲歌,总之对明朝多少了解一点.    关于这部电影,戴立忍所饰演的孙传庭,颇具人格魅力,把陕甘总督的气势确实演了出来,纵观历史剧像这样的演员并不多,因为大部分演员根本没有历史代入感,更不用说对历史人物真实角色的表现,戴立忍所饰演的孙传庭作为明朝一代名将,有忠君爱国的铮铮铁骨,有家国至上的

这是第一次进电影院看王竞的电影,说来也比较悲哀,以王竞的水平在国内电影导演中应该属于一流行列.可是知名度却与能力不成比例.<一年到头>.<我是植物人>都是非常不错的电影,要不是去年的<万箭穿心>,恐怕能记住王竞的人更少.有人将其归结为独立电影人在国内没有生存空间,在我看来,像是贾樟柯.王全安这些导演都是独立电影起家,他们的知名度更广一些,因为他们在海外获奖了,相当于镀金归来,档次上升的意思.王竞的作品其实跟这些导演的片子说很像其实也不一样,同擅长现实题材,王竞生活气息更

沉静的心 评价:3颗星

对于一个王朝的覆灭任何强剂猛药都无济于事,只能随之灭亡,就像最后吴三桂挥师救崇祯,知道就是去和皇帝殉葬的,他那么年轻有为,怎么会那么做呢.传庭死,大明亡,孙传庭治世当然比吴又可难得多,吴又可尚且能够得到孙传庭的大力支持和信任,能把瘟疫治好,孙传庭却得不到皇朝的支持和信任.一个王朝到了那个地步,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军人的命运是很惨的,孙传庭确实不是弑杀之人,但如果一些事不当机立断结果会更差.或许注定就该有这一劫,躲不过去,就像现在的舒马赫,命运中有其光辉的职业生涯,也躲不过这场滑雪灾祸,希望车王

之前看过王竞导演的<万箭穿心>.挺好的题材,故事前半段也还不错.可惜问题太多,比如人物太过脸谱化,桥段太过狗血化--这部电影本来不打算看了,考虑到拍的是明朝历史,我还算感兴趣.结果看得我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我看了下王竞先生的介绍,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明白了,读书读太多,把人读傻了.下面开始吐槽.首先开场就来了一段战争场面,加上战争片中常用的手摇摄影.还比较专业.但是两分三十三秒,突然切换了一个小孩哭泣的镜头--我知道你想表现战争的残酷,但是如此教条的表达没有人

每一代亡国的皇帝都很可怜,皇位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有名无实.都是上几辈造的孽,却让他每日活在亡国的恐惧里.百姓也很可怜,太平的时候都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更别提乱世了.当官的更可怜,尤其是武将,拿瘦死的骆驼去拼壮年之马,即使打赢了一场或两场战,其实也根本改变不了最后的结局,但他们还是得冲在最前面.以前不懂社会有多复杂,时代的潮流有多猛.背古诗时总觉得陶渊明不仅懦弱而且非要装出君子作派,后来才明白他的无奈.故作开心的写着田园生活...

小马.王 评价:3颗星

电影稳稳当当地讲述了吴又可医治孙传庭统领的叛乱部队所得瘟疫的故事,以小见大,道出明亡,进而道出历代兴衰的原因.虽然没有激烈的战争场面,但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已在这医治病患的过程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游医吴又可的一句话道出了大明的命运.电影在表现"治病"的同时对这一"乱"也进行了充分的展现.乱在"闯贼",乱在乡绅,乱在治军,乱在整个大明朝."我朝积弊已久,非一味猛药可以痊愈"明朝

7分以上吧,电影拍的很踏实,比起很多国产大制作的古装片实在是云泥之别,导演在很认真的拍一部电影,讲一段故事,而不是砸钱凑出个大场面骗票房.一个悲剧的时代背景,所以电影的整体基调也是很压抑,医师独辟蹊径尚能对抗瘟疫,将军却无论如何不能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大明已经溃烂了.电影的主题曲其实很好听,但是为什么要找个日本人演唱?发音吐字都怪怪的,这一点上,导演有些矫情了.能把这首歌唱好的国内歌手也不难找啊--还有就是整个电影确实是隐忍不发的状态,很多可以高潮的地方没有顶起来,看得更压抑,不痛快,倒也符合电

個人評分:★★★☆这部写完,王竞的作品也基本补得差不多了,当然这么多部最入骨的还是<万箭穿心>.<大明劫>当年上映没去看,是因为以为跟当时各种国产古装片一样都是讲个俗不可耐的宫廷权斗故事.实际上,作为古装片,本片它没大卡司也没太多大场面也没跌宕起伏的剧本,诚然它并非部具有娱乐性的商业电影.但难能可贵的是它尊重史实,认认真真地在讲了100分钟历史故事,国产电影同类型题材本应更多此类作品的.另外一个感受则是,王竞果然是个很注重细节处理的导演,哪怕只是些对剧情主线并无影响的细节,他也不会

理查子爵 评价:3颗星

前去观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出于王竞的上一部电影<万箭穿心>的影响,料想拍出如此诚心佳作的导演是值得期待的.但电影字幕一淡出心里就说了句哎呀我操,上书电影频道出品.于是纵观全片风格,电视电影的感觉无处不在,在这样一部以古代战争为背景的电影里场景极少,且人物对话乏力.各种奇葩龙套层出不穷,一副电影频道制作的小家子气.当然还有些专业化的词语说不出,总之整体制作风格就是一部活生生屏幕放大的人物走动.吐槽这部电影制作就点到为止,接下来说一说我最在乎的剧情和人物情感塑造.故事很好明白,时间发生在距离明王朝大厦

人不闷骚枉少年 评价:3颗星

最近才看的,觉得孙传庭和吴又可都是有血有肉,尤其是孙传庭更能打动我.孙传庭的无奈也许故事的结局他早已知道,而他就是属于那个时代,属于这个归宿.看到孙传庭出狱的那一段会觉得后面会有一段恢弘的战争场面,但是没有·····孙传庭对这个王朝有着怎样的思考,该来的终归会来吧.对待要逃走并挟持他妻子的士兵,孙传庭有他冷酷的一面,不只是这个士兵,还有对待这个时代的态度都有他冷酷的一面.他杀死那个士兵的方式也许显得不那么"高大上",但是我觉得倒是挺真实.总之有些东西还是不要太计较吧······    

可能是我没弄清楚这片电影的立意,还以为是战争片,所以看了看.一开始很平庸,亮点只是两处,一处是吴又可与孙传庭的对话,说将死之人要用虎狼之药,我大明积弊已深,远远不是一味猛药所能治愈.我朝精于驭世之术,而非经世之道.这可谓道出了统治的核心.第二处是画面一切换,孙将军已经死了,震撼了一下,导演也够狠的.最后结尾的字幕是额外亮点.吴又可的<瘟疫论>,我记下了.

冯远征为数不多的电影,个人看过的冯远征第一部电影,故事不是很复杂,明朝将灭,闯王屯兵潼关虎视眈眈,朝廷出兵剿匪.但本片并非战争片,而是将行医治病,确切的说是游医吴又可,穿插在了整部片子中,明朝之劫,病患之劫,相同有不同,相同之处在于若不治,必将倾覆,不同在于,病患总是一个个的个体,朝代则是若干人经营若干年换得的江山.治病救人容易,治国救国难.一人之病,在危急时刻,可以不遵循常理,重症用猛药,一剂猛药,算是铤而走险,但是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可国家之病,非一天两天形成的,大厦之将倾,非一两位猛药可以治

我想这部电影的观看者应该是无数的明粉,他们对明朝或多或少有一些奇妙的情愫在当中.作为半个明粉,我其实是被忽悠了.第一是被宣传片忽悠了,以为其中会非常多地展现出明朝先进的火器武装,跟现代枪战片似的,打个稀里哗啦.后来看完之后才发现,就片头十分钟而已.第二是被无数的明粉忽悠了,觉得这是部历史情节很重的片子,就算不涉及满汉关系,也会有所裨益吧.但实际上,片子完全是在讲明朝,压根没清朝啥事.说到这里其实有一个疑问,大家对于历史几个朝代的灭亡最惋惜的莫过于明朝,其次应该是宋朝.相对而言更加知名的唐朝灭亡,

彬衫痞子 评价:3颗星

流浪的小猫 评价:3颗星

广州鼻中隔偏曲手术多少钱,首選[廣州458醫院耳鼻喉科](電話:020- 咨詢QQ: 位于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801號)是公立三甲醫院,64年權威,是一個集醫.教.研.預防.康復.保健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性醫院.是國家耳鼻喉教研基地,南方醫科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廣州市醫保重點醫院,廣州市120醫療急救重點,第16屆亞洲運動會的定點醫院.

爱着并战斗着 评价:3颗星

这是一部电影,因此以对待电影的方式对待之. 之前,<大明劫>的预告片在网上流传,对于精良的道具和良心的场景,大家都很期待.当然事后回想,这部片子的演员阵容其实一早就告诉了我们它显而易见绝不会是什么大片. 3000万的制作费,不算很少,但更绝对不多.以此为基础,选角.场景布置.后期制作各方面所能达到的程度,都是可以理解的. 从第一观感看,道具确实一如预告片中良心.服装.铠甲和铠甲音效都极力做到了"真实",这点对现在动辄投资上亿的古装片来说都算是相当难得,有了这个最基本的诚意,

"偶像"往往立于乱世,于大众有着重要领导作用,立于银幕,则于大众解读历史有着便利,也便于操控,一个朝代,被尽量简化,最后只剩明君或昏君,忠臣和奸臣,历史就是几个人几件事儿,不知道真假,也不知道真相.    明朝始于农民起义,也在饥民暴动中走向灭亡,朱元璋和李自成都曾以英雄榜样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成了一个朝代的缩影,关键词是压迫和反抗,腐败与维稳.<大明劫>有着和历史重合的很多方面,瘟疫.战乱.内忧外患,孙传庭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悬壶济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