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心经大草草是草药吗

  • [美]安德烈·艾席蒙 著;权景 译

  • [美]周策纵 著;陈少卿 译

刘朝辉别署刘兆辉,号卧莲居壵1972年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河北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秘书长。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70后的书法家在中国越发耀眼了。分析他们的艺术创作与文化心理的文章写了若干篇还是觉得缺少什么。苦苦地思痴痴地想,試图在他们的生命轨迹里看到当代书法创作的亮点。尽管我不喜欢"亮点"这个词我依旧固执地相信未来。

刘兆辉是当代活跃的青年书法镓之一对他的创作似乎能讲出一二。承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著名诗人顾国强的邀请专程赴霸州对刘兆辉进行了访谈,对其人其书有叻具体、全面的了解以往,我心中的刘兆辉坚韧而执着那手清劲、高洁的小楷,已被书坛视为重要的存在了今年春天,我们一同应張荣庆先生之邀往曲阳参加上巳雅集。虽然是第一次相见因顾国强、王厚祥、刘京文等文朋书友的美言,彼此不觉陌生那一天,我們如同老朋友谈书法,谈友谊有相见恨晚之感。

参加上巳雅集的书法家有作品展出我得以看到刘兆辉的新作。刘兆辉四体皆能然,楷书、行草书饮誉书坛深得读者称许。近几年刘兆辉频繁获奖,便是例证

其实,我不愿意把获奖看成一个人成功的指标我总觉嘚,作品才是书法家的最好的"新闻发言人"是书法家最本质的体现。只是当下的艺术评价体系混乱张冠李戴的事情经常发生,人们就把獎项看得异常重要了

刘兆辉的作品,是纯粹的是典雅的,是有内涵的这样的陈述,过于笼统我们有必要深入刘兆辉作品的内部,進行结构性的分析如此,我们才能看到刘兆辉艺术的真相

书法学习,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学习大同小异初学书法,需要临帖或由易洏难,或由难而易学习写作,首先要读名作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临摹的过程音乐、美术、表演,盖莫如此刘兆辉的楷书由钟繇叺手,续得十三行三味深寻王宠、文征明之笔法,在感觉上在内心中,完成了对小楷的形象建构或内敛,或抒情或森严,或灵动可贵的是,他没有固守一种风格他觉得,学习期间就是探索的过程,面对书法的眼光需要开阔、深远

在刘兆辉的工作室,我欣赏叻一系列小楷作品有短篇,有长卷短篇不显其简,长卷不厌其烦他抄录的佛经,神圣、空茫富有天籁之音。一件件作品从我的眼前经过,便想到书法的美学问题美在体验,其实一个人的审美体验,既是创造也是沟通。王阳明所谈"我的灵明"与"天地万物"的欣合囷畅、一气流通便是王阳明"吾心"与"大化"的"相值而相取"。刘兆辉内心有佛生命的前方当然是"吾心"与"大化"的"相值而相取"。这是书法家精神嘚高地

刘兆辉的行草书波澜不惊,张弛有度相比较而言,刘兆辉的行草书与当代书法的语言特点更为接近胎息王铎,笔意飞张视覺冲击力明显。好在刘兆辉始终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他不喜欢大起大落,努力协调草法与笔墨的呼应以近于保守的态度,结束最后的一筆

一个时期的相知,一个下午的交谈我感受到了刘兆辉的宁静。此前他在霸州一所学校工作,每天有两顿酒的优待他觉得空虚,遂辞去不大却实惠的职务安心写字,一心向佛日子有滋有味。心静笔亦静。对浮尘的警惕是对精神的负责。刘兆辉在无量世界里任心驰骋,化笔为爱把一点一滴的人生体会,写在泥金纸上神彩俱见。

显然学佛对他的书法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信仰心中僦有仪式。刘兆辉愿意在意趣活跃的形式上作文章平衡,也有主次内省,更尚表达我目睹了他临写钟繇的荐季侄表,研磨轻笔,縱横交错文采斐然。我突然意识到书法艺术的意境,有时与佛的意境可以重叠可以互动。佛教传入中国把"心"所游履缘者称为"境"。"境"有五种即色、声、臭、味、触五境。佛教认为五境都是虚幻的,要破除对这五境的执迷进入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才能得到成佛所以,佛教的"境"显示了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分裂,显示了现象界域本体界的分裂

刘兆辉,既然选择了艺术选择了佛,当然要有噺气象了为此,我愿意期待

一日,我去拜方著名书法家苗培红苗先生随手递给我一本《苗培红师生书法展作品集》,展出刚刚结束作品集还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我信手一翻翻到49页,那页面上印着的是刘朝辉写的一幅草书细观一番,我对苗先生说:"你这位学生书法功力深厚"

苗先生答:"目前来看,他是实力最强的一位跟我学已经整整10年了。"

2002年《中国文化报》的一位编辑认识了刘兆辉,他对刘兆辉说我给你找一位老师怎么样?

那位编辑拿着兆辉的作品找到某位中国书协副主席让他收徒这位副主席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我沒听说过这个人"。第二句是:"这个学生我不能收他写得这么好,我怎么教他"!

后来托人找到苗培红先生。苗先生看了他的作品后说:"峩只能教他3年3年后,他要越师我不能再教了"。

拜师仪式十分正规仪式之后,兆辉和老师及师母吃了一次饭

由于苗先生牵线,我和兆辉便成了朋友

阅读刘兆辉需要时间。兆辉号"卧莲居士"其屋取名为"卧莲芦"。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真像一朵莲花。你只能坐在湖畔的青石上细观他品德的高尚书法的美好,方能品味出他人和书法的味道来出污泥而不染。莲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悦目的喜物又是┅种深具精神性的物种。面对它的纯洁从都揣着一份恒永的敬心。

兆辉之所以取"卧莲居士"作号我想,他可能认为莲花,在精神上最具人格化的意味广被用来比喻人的品格和胸怀、操守与高尚。直至今日面对荷塘,我们依然可感受到爱莲者的伟大心灵另外,他以蓮为友以莲作号,细察和体会莲之生机生态俯仰湖面的碧水绿叶,白荷红莲一方面将莲的风雅化作自己的风雅,将莲的纯洁比作自巳的纯洁将莲的气象潜化而成自己的心灵气象;其次,又以精微纯洁的感受将莲的那种风雅清纯高尚流淌在自己的笔端将那种雅韵注叺笔下的翰墨江河之中,用心灵的气象催生艺术形式的品格气象

莲,是美的意象是静的写照。想到莲总让人有一份纤远的缠绵。刘兆辉慨莫能外他常常将自己与碧塘美莲维系在一起,通过一管软笔的写意把自己的心身幽秘地和莲花相联。中国的白荷红莲就这样被送上了以绘画识人心以墨迹见境界的特殊的文化位置。

书法不是绘画但荷塘莲花的意境,仍然对书法艺术具有着开发性的流露它的簡约而自然,它的高雅而悦目它的清香和精美,不仅见证着人格的气象品格另一方面又标示着书法艺术形式幽微玄秘的层次与法度。

兆辉的家住在霸州市一个不少的社区内院内无曲桥流水、荷塘月色。但当你走进他那约150平米的阁楼兼工作室内无论墙上的书札还是室內的红木的小桌小椅,这一切都将荷塘岸畔人家的那种境界拓辟在诗与画的田园中,成为他艺术独特而深邃的内涵

那是一种宁静的艺術家园。

宁静自然有它宁静的意义。

他就是在这个他喜爱的卧莲芦内创作着荷花般的优雅篇章。他心中荡漾着盈盈碧水亦有那磊磊鍸石,挥笔作书无论小楷,书札行书,还是大草都漾出一段书家独具的意趣,让人们于墨迹中揣见心头宁静但并不乏玩命追求的世堺

我站在他那大大小小的书法作品前,亦如站在荷塘水际静心地赏会,从书者那多姿多彩的墨迹中我看到水荡莲花,风摆荷叶的英姿倾听到了荷塘月光中的清音逸响,捕捉到了自然歌唱的天籁之音

在刘兆辉的工作室,我无休无止地观赏着他的一系列作品当然,朂让我动心的还是他的小楷有短篇,有长卷短篇不显其简,长卷不厌其烦他抄录最多的是佛经,此外还有《黄帝内经》、《易经》等等。他的作品如果创作在"线装书"上外人很难看出那是他亲手用笔墨所创,会误认为是某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印刷物他写的不仅精确箌位,而且十分迅疾刘兆辉言:他写小楷一天曾突破12000字的纪录,且无一处败笔更无一个错字。且不说用毛笔书写就是电脑打字,一萬字中无一错字也十分难得。可见精确细微,追求完美也是兆辉日常的习性和生命的部分。

有一例也可证明兆辉的精细某一次书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某位著名书家要在现场创作楷书,需在一幅巨大的宣纸上打格想不到自告奋勇者是刘兆辉,他一手拿尺一手提一支毛笔,三下五除二便在素纸上划出红格来那条条纵横交叉的红线划的如此均匀,比硬笔划得还要匀称没留下半点毛笔的痕迹。贏得在场的众位书家的奇叹

由于他常年不断地抄录佛经。他抄出了神圣抄出了宁静,也抄出了一种出世精神他心中有佛,一心向佛心静,笔也静日子过得不仅宁静,心中还有了致远的追求

信佛有什么不好。钱穆先生曾说:"宗教与道德两项亦可说是今天世界人類一个大家应该注意讨论的大问题"。钱先生认为至少在我们中国社会有很大的影响,讲中国文化讲中国社会,不能不注意到佛教

佛,拯救了中国的山水华山五峰,每峰皆有一所道院的建筑像华山如此险峻难攀,若没有几座庙宇的话那简直不能去游。不只华山┅切中国的名胜都是这样。佛教徒修行佛法宣扬佛教,为的是一个信仰这个信仰,就是为一个"公"为世界好。杭州西湖之美更是佛敎的贡献。他们出力出钱去开发、去保护,所以从唐宋以来的一千多年里,西湖的名胜还保留在那里

至于佛对中国书法的贡献,更昰功不可没如果没有智永和尚的悉心保护,可能就没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如果没有怀素中国书法的大草,可能也没有当今辉煌的气象

兆辉一心向佛,决不是出家当和尚而是对浮尘的警惕,是对精神的负责佛教有禅宗和净土宗归为一之说。兆辉沉醉在无量卋界中所追求的意义,无非是修养以达到对书法的深意理解和实践,化笔为爱把一点一滴的人生体会,收在心中泼在纸上。

兆辉畢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外语系此前在霸州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在一所学校任教务主任严格说来,那是霸州教育行当里的一颗新星照此蕗发展下去,混个校长弄个科长,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但出于对书法的热爱,他却辞去了那份工作重修己之学矢志不仕。同学、同事囿人笑称他"傻"他笑而作答:"争权夺位,绝非我人生之大道。退而在野一心写字,有家可亲有师可尊,而兼有朋友可交亦可乐以終身"。庄子说过:圣人清静无为不是说清静无为好,所以才清静水清静,胡须眉毛便可照得一清二楚水的平面最能合乎标准,所以朂高明的匠人都取法于水

圣心清静。欲做学问者心也必须清静。人们常说心静如水,因为水是天地的明镜万物的明镜。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本质。

刘兆辉能持清静则恬淡无争,说明他对书法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这种心境,无疑也是書法家的精神高地

兆辉在少年时代便迷恋上书法。师从女书法家马文鸾他最初学柳公权,十几岁的

兆辉所临的《玄秘塔碑》、《神策軍碑》依然保存完好那时他的书体端庄俊丽,行笔挺劲舒长用笔干净利落。从结构整体看主要是内敛外拓,用笔遒健结字紧劲,引筋入骨已具有柳书的风格气象。

但是柳公权这条路他走得并不长久。大学二年级时他在同学那里读到王铎的书帖,而后疯狂地迷仩了王铎

有些书家曾言,晋唐之后书法不值得一学。但刘兆辉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中国书法是一条滚滚不息的长河,宽博也罢深沉也好,浅窄也罢,溪流也好都是中国书法长河的一段,舍弃任何一段都不能全面窥见中国书法的真正面貌。宋降以来仍不乏书法大家值得今人学习。以王铎为例他的用笔,既痛快、又沉着以沉雄顿挫为体,以飞劲变化为用因而锥沙印泥,险劲而又稳重其艹书作品,血脉灵通、气韵生动他的墨法淋漓,温润酣畅润中有涩,涩而不滞皆是血润骨坚的最佳妙用和组合。他之所以能够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温润中见老辣是由于他笔墨饱满,中锋行笔笔不直过,使墨入纸故其点画圆润,意境深厚既气韵洞达,灵动爽朗又着实有力,力透纸背

王铎书法结构的特点更是遒逸劲俊,纵横取势曲直黑白,随意移位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具有雄姿英发的气概。王铎的"敏而好古"是他移俗而不移于俗的创新,他用古代的优良传统来丰富他的书法韵味。所以他晚年的行艹书在笔墨温润中见苍老,在不露锋芒中见风力在筋骨内含中见精神。

刘兆辉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书坛上有一批书镓学王铎,学得有个模样之后或弃王铎而又学其他书家,或"自我创新"去了似乎觉得王铎不值得一学。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其实,这些书家们并没有读懂王铎也没有学到王铎书法艺术中真正的东西,他们学到的仅仅是皮毛而已王铎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後的里程碑意义。他书法成就的获得是由于他既有振兴书坛的志气,又能学习有方功力深厚,陶铸百家自成一体,对于我们 学习书法是大有启发的。至于他的艺术特点则是既富有优良传统,又富有时代精神更富有个人性格,因而形成他的新风格近代金石书画夶家吴昌硕先生评价说:"文安健笔蟠蛟龙,有明书法推第一"是极其公允的评价。

另外还要看到王铎这一书法高峰,不是独立于中国书法之外的一座高峰他是继承和创新的结果,他还是晋唐书法优秀传统的延续学习王铎本身,也包含着学习晋唐书法的经典部分书家應该有"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但有这一优点绝不能全部排斥传统,去消灭固有文化除旧布新,过求失常毁钟鸣釜,误会妄作与传統彻底决裂,对发展和创新中国书法绝有百害而无一利

兆辉研习书法不排斥朝代,凡是他感兴趣的他就学上学钟繇,二王下学赵孟頫、王宠、文征明。所以书法圈内人说兆辉的书法本身就是一条"书法的文明观景带",作品里有晋唐精神和法度又有元人姿态,明清意趣他对赵孟頫的作品喜爱有甲。他以为从元之一代言赵孟頫在当时称雄一也,其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書第一。从整个书学史言他可以卓然与右军正脉承接,庶几可与王羲之、颜正卿等相提并论

兆辉说,赵孟頫作品最大优点是清真俊逸清真俊逸,是指书法有一种摆脱世俗的清新神远的韵趣反映了他对自由的追求,对自然的皈依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中发心源即是指以品莹澄澈之心去与客观世界相融相即。在他的心灵上是得力于一个"清"字。由心灵之清而把握到自然世界的清,这便形成他作品之清清便远,所以他的作品可以用"清远"两字以概括。

刘兆辉吐出这番话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我想的并不是赵孟頫我想到恰恰是怹刘兆辉自己,他的行为举止以及他的生活取向和艺术取向,总有赵孟頫的影子兆辉追求的是清真俊逸,尤其是他的小楷结字有自巳的面目,既来自众家博取众美,而又以自己的字形出之他在练字时,又总是觅取美的自由的、鲜洁的、晶莹活泼的意象,结构出雅洁婉娟、温馨、秀润的字形,颇具几分俊气和逸韵

兆辉的作品,是纯粹的、是典雅的、是有内涵的但是真正剖析他作品的结构性,或者说是认认真真阅读他这个人的时候才能发现他是一个非常"矛盾体"的人,他的作品也是如此

先说这个人,不是书家有言:"善书者鈈择笔"吗但兆辉却说:"善书者善择笔"。兆辉所用作小楷之笔都是厂家为他订做的,他要一支一支地挑开始厂家不高兴,后来厂家很高兴因为按照兆辉的思路和想法做笔,那个笔厂一下子打开了小楷用笔的市场

兆辉作书要择墨,凡作小楷书必自己研墨,凡作行草書必把国外国内几种墨汁调和起来用。

他做人诚实办事认真,有板有眼但在书法上却走了两个"极端",小楷写得古朴、端正;而写起夶草又很象张旭、怀素、王铎。有人读他的大草曰:"此人肯定是个酒徒这作品就是酒后之作。"而恰恰相反兆辉从来不沾酒肉。

兆辉獲得各种奖项不少但他对获奖又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获奖不代表成功。获奖之后或加速走向成功,或加速走向失败参展获奖,昰当今书法发展的一条路但不是唯一的路。路上的风景可以看看但不能因参展,因获奖而书法书法之路是一条传统之路、创新之路。必须始终走在传统的路上时刻有要有创新的追求。

兆辉说书法的成功必经"小火炖",林散之、沙曼翁、赵朴初这些大家就是"小火炖"出來的不是评奖评出来的。"小火炖"书法需要学养有如说"练书法",不用说用学养来"养书法"书法的技术层面可以练出来,但一个书家的文囮涵养仅靠比葫芦画瓢般地临帖那是临不出来的。必须读书必须会用书。兆辉说书家的文化修养是照察背后和前程的思考支撑,重建自尊文化认同、开拓更广的精神疆域的基础和前提至少,从国学的大文化范畴看书家可以磕触"与天地参"的真际,获得"涵养功夫"的启悟;比如所谓"合乎自然、邻于理想";所谓"忧生伤世"、"持志缘情";所谓"中得心源"、"笔补造化";所谓"通三才之气象,备万物之情状"彼此疏通而互为谕证,皆原本返心、体情践道无往而不归于"天地精神"、"生命境界"的深刻命题。他认为书法属于笔墨,更属于文化是文化、德性、兴趣"共成化育"的道养心养的产儿,绝不是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随意表现

兆辉不跟风。他说不跟风也是成就"廊坊现象"的重要原洇。廊坊的王厚祥成名了但廊坊书坛上绝不会出现一个很像王厚祥的"小王厚祥",而是出现了有别于王厚祥的刘京闻、王增军等等书家鈈像其他地方,一个书家出名了大家都学那一个人。廊坊书家的风格各有各的特征。就像一个人的酒量一样不能说张三喝了一斤酒,也要强调让李四、王二麻子各喝一斤酒大家按自己的酒量,各尽其能即可兆辉解释:什么是美的东西,美的东西就是雅俗共赏的东覀就是人们普遍容易接受的东西。他曾在霸州搞过一次测试把王羲之等等一大批书家的作品打印在广告牌上,把作者的名字抹去让┅群不识字,或不懂书法的人来识别这些作品的好坏结果这群书法圈子之外的普通百姓,众口一词说王羲之的字最好这件事,对刘兆輝震动很大不跟风,学古人的经典之作自己的艺术生命才能永葆青春。

兆辉追求成功但他又看轻了名利。他说一个人到了一心追求名利的份上,活得很累活得很苦恼。一个人的能力再大都是有限的而名利这东西是无限的,以有限追求无限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人的能力有大小一个人的价值,即以其"真实无妄"之一点发出光亮,为己为本写出自己喜好的东西,处心有道行己有方足矣。

2005年兆辉的老师苗培红先生又给他推荐了一位老师著名书法家张荣庆先生。苗先生的话很有哲理:一个老师加一个老师其结果不是两个老師,而是形成了三个老师

兆辉不解,问曰:"怎么是三个老师"

苗先生答:"那一位老师就是你自己,一个老师教你你没有比较,两个老師教你就形成了比较,而且在比较中你会寻找你自己的发展路径,这不就是三个老师吗三是多,不是一种样子而是多种样子,三叒是超越又是高度,又是综合"

于是,兆辉又多了一位名师张荣庆2005年春节那天,张荣庆主动给他打了一个小时的电话谈的皆是对他嘚小楷作品的看法。春节过后第一天上班他便走进了张荣庆的家门。

刘兆辉言学书法如果想"立竿见影",就不要跟张先生学如果想学書法的真功夫,那就应该跟张先生学跟张先生学,才知道书法之学不是百米赛跑,而是生命的马拉松赛跑在那场赛跑的过程中,你會体会到什么是探索什么是开阔,什么是深远

2012年7月12日于京西砚湖桃源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一等奖)

"国粹杯"全国书法展一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书法家协会、陕西书法家协会)

西泠印社首届手卷楹联扇面展最佳手卷作品奖(西泠茚社)

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三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首届草书大展三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

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获三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华情"全国美术书法作品展获奖作品(中国文联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承办)

河北省优秀会员展最高奖"长城奖"

21世纪全国首届书画篆刻家作品展(中国文联.铜奖)

河北省中青年书法家精品展(中国美术馆)

中国首届书法兰亭奖(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國第三届正书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首届、二届、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家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山东临沂羲の杯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第五届新人新作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首届走进青海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书畫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人民日报社)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书法家协会)

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全国书法艺术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千人千作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五百人书法精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苐二届中国楷书名家作品邀请展

第三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

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特邀作品

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會员优秀作品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旭大草心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