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老是中国人为什么低着头走路,靠边走怎么办?

的障碍,就是不在人类社会上,就是在荒郊野外,原始森林里,如西洋人所写的「鲁滨逊漂流记」在荒岛上,这也要讲究礼,为什么?那是自然的,礼的包括范围很广,生活起居、一举一动合乎自然的理则,这就是礼。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这都是礼。
我们自己在生活上,若不讲究自然法则的话,就把自己身体各方面都破坏了,破坏自己。所以无论讲自然讲人类社会,都要讲求礼。我们修道的更要配合礼。这段讲过后,我们看《常礼举要》,这本书是一篇一篇按秩序编的,也是一类一类的分门别类。「常礼」所谓「常」,示礼、礼之大要,举共礼之大要。
日常在家庭里要注意那些礼?因为五伦社会里,家庭为基础,怎么知道家庭为基础呢?一切学都是从家里做起,我们现在讲教育,学校的教育固然很重要,家庭教育亦非常重要,家庭有良好的教育,他的本质就好,将来到学校到社会上,基础不错。虽然社会风气不太好,受了很坏的影响,但家庭教育好的与家庭教育不好的比较起来,究竟是好得多。基于这一点,所以一开始就讲居家的各种礼节,第一条就说:
一、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吾人的教育就是整个文化的整体来讲,孝是一个基本的伦常道德,所以一开始就讲为人子,做人的子女要怎么样?要「不晏起」,就是早晨起来不要起得太晚,要很早就起来。「晏」字有两种解释:一是太阳已出来了。早晨的时光,太阳已出来,普通天刚刚明的时候没太阳的。太阳已经出来的话,时间就不早了,很晚了。二、就是直接的讲时间很晚了。无论那一个意思,讲时间很晚了就是不错。早晨不要等到父母都起来了,自己还没起来,等到父母在叫我们了,还不起来,这就不合乎礼了。年轻人睡眠贪睡的比较多,尤其是十九岁、二十岁是最好睡的,最不知道醒,但依礼来讲,不能晏起。要训练,训练早就起来,起来以后,也不能一起床,自己把衣服一穿其他事就不管了。衣服和盖的被子,都要自己整理好,衣服除了穿的衣服穿好以外,还有睡衣,睡衣早晨起来不要穿了,不穿了也要把它折好,放好,每天放在固定的地方,被子也要把它迭好,每天如此。
军队里,男同学服过兵役的就知道,军队里受训的时候,早晨起来棉被都一定要迭得方方正正的,这样要求作什么呢?就是训练我们做一切事要有秩序,有条理,不要乱,每天如此。拿现代科学名词来讲,就是一个人的行为训练,一个人的行为训练不简单,无论是任何动物,行动的训练不是一下子就能训练得好的,是慢慢的,日久天养成习惯,就会直接的反应了,能直接的反应,什么样的行为就大致差不多了。有秩序,长久这样训练的话,不知不觉身体就这样反应,这一点对我们修道念佛的,可是很有关系,我们为什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常这样的念呢:不念时心里也想呢?这就是「有」门入,从行为上训练起,一生的训练到最后,到临终那一念,那一念头到处跑不能管束自己,但行为训练到成熟的时候,就是到生死关头,直接的反应自自然然的就不会乱,一心不乱包括这个行为上面,这一点很重要。
因此懂得家庭教育的,从小孩子时就要这样长时地训练他,让他把衣服,被子折迭好,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为什么要自己整理呢?大人也可以替他办啊!不是大人办不了,而最重要的是要教育,让他养成办事独立的一种精神,什么事情要自己办,这是一层。再者「晨昏必定省」晨起早晨,昏是晚间,《礼记》〈曲礼〉中讲,「凡为人子」人子之礼是什么呢?「冬温而夏凊」「凊」不是三点水,是两点水,一个青天白日的「青」字。「冬温而夏凊」是什么呢?冬天要给父母所睡的床铺,内地的冬天或者是用暖壶或者用火炉,这火炉是特别捂在被子里的,外边很保险,放在里面很容易一下子把被子暖了。夏天呢?「凊」是一种清凉的,清爽的,夏天天气热,做子女的要把父母亲所睡的寝室的床铺,把他所用的垫子,席子抹得干干净净的,汗气没有,再把它扇得很凉爽,「冬温而夏凊」。
再来是「昏定而晨省」这个「定」字就是床铺上用的被子,夏天用的席子,要去检查,冬天的被子毯子,要把它铺迭好,夏天用的垫子要把它安置好,这叫做「定」,定就是安的意思,这是晚间的事情,一定要把父母亲招呼就寝了以后,再回到自己房子里边去睡觉,不能说父母还在那儿还没有睡,自己老早就跑去睡,这在古时候是不许可的,现在当然有许多已不大讲究了,老早自己就去睡了,其实「礼」应让父母亲先睡,睡安、睡好,一切都安然了,自己再去睡,这叫「定」。
晨呢?早晨要去省,省就是要到父母房间去看看省察省察,看看父母这一夜是否睡得好,早晨起来,再问父母有没有吩咐的事情,这都是必须的。在古时候的建筑,比如说中等以上的家庭,父母是一个房子,子女各有自己的房子,不在一起住的时候,早晨起来要更早,到父母房子里去问安,如果是贫寒之家,房子没有那么多,这个时候也要知道父母习惯在什么时候起床,这个时候到父母房子那里去省察,看看父母这一夜是不是睡得很安,这是「省」。定是指晚间讲的,省是指早晨讲的,为什么这样做呢?小时候就这样训练,训练到习惯了,到自己有了年岁了,父母更年高了,年高更是要这样做。
现在很多人不这样做啊!在外国人常常有这个事情,大概在工商业社会,我们台湾现在也有这种事情了,子女读完大学以后,各人就业了,不能跟父母再住在一起,到别处去住了,这是没办法的。往往子女不住在家中,父母年纪老了,或者是有父母在一起,两位老人家互相还有个照应,如果是父亲先去世,或者母亲先去世,只有一位孤单的老年人,一个人守在自己的空房子中,往往有了病,死在房子中还不知道,不只是美国人,其他外国也常常有这种情形,往往死在房中好几天才被人家发现,为什么呢?有些老年人不一定有病,但年纪高时,天气一转变,身体有点毛病,别人还没什么注意,他一夜之间天气一变化,早晨就起不来了,往往有这种情形。所以,做子女的从小就要训练养成习惯,到了父母年纪老的时候,他就更要注意了,晚间要去给他铺好床,当然要观察他的身体是不是很好,早晨去看,重要的也是要注意父母的健康如何。
「晨昏定省」这是尽子女的一种孝道,古来人人讲「养儿防老,积榖防饥」现在人觉得这句话落伍了,养儿怎么防老,现在社会很多结构都改变了,然而所谓:「养儿防老」除了衣食的意义以外,还有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临终时,更需要子女来照顾,若子女不能照顾而送到医院,在医院不见得要子女来照顾,因为医生护士只是把他当病人看待,好多情况了解得不那么周全,而子女看自己父母则情况不同,这都是要从小开始一点一点在行为上面去练习,去尽孝,这是一条。
二、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这也是在〈曲礼〉讲的,这是从那里摘要出来的:「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有这几句话,我们就讲这两句「坐不中席」这是讲吃饭的,吃饭坐在桌椅之席位,这个自古以来到现在还是要讲在家庭里面就要训练好,到社会上才知道何种席位在哪个位置,哪儿是首席,哪儿是次要的位子。家庭中不训练的话,父亲坐的位子,小孩子也上去坐,这一点不知道的话,将来到社会上也是不知道,人家修养好的放在心中不讲出来,这家子弟家教不好,如果有人不含蓄的话,马上就表示出来,这就教你难堪,社会上如此,佛家也讲礼节,在严林寺庙中,正式的过堂那不必说了,就是非正式的过堂,普通的吃饭的席位也要讲究。出家有所谓戒腊,比如说你年纪比他大,但你受戒比他晚,戒腊就比他小,你就应该坐在比他次的位子。就有一位戒腊很新的沙弥,他忘记了就坐在首席的位子,其余的就说:「你去年才受戒就坐到首席的位子,那我们坐到那里去?」在佛家的戒律讲得非常严格,你要看身体,主人坐在哪里,首要的客人坐在哪里,你都应该了解。
「坐不中席」是什么呢:座位、桌子有方桌、圆桌两种,我把它画图出来给大家参考:
按照方桌子是这样的,按照号码,一号二号,分别是第一及第二客人坐的席位,家族是以辈份来序的,社会上则以年龄、道德来序,坐的位子就按照这号数次第,空的那个三角形是主人的位置,主人坐在最末的位置,方的是如此。圆的桌子是按照钟表形的,排的时候先当中的,一号是坐在靠房子里面的,背对门口的即是末位,这是中餐的坐法。西餐则不同,无论是四方或长方桌,男女主人是面对面,女主人在第一个位子,男主人在最末,两旁是客人,愈接近女主人那一边,位子就愈大,同时男客人是间隔坐的,中间则坐女客人。
按照中国的〈曲礼〉讲:「男女不杂坐」男女不能间杂坐席位,应该要分开的,但西洋人认为男女杂坐是一种礼节,应该如此。所以中西文化正好是相反,我们没法批评人家,因为他一开始就是这样,所以现在吃西餐必须守西餐的礼,我们若不习惯他的西餐,不参加就是了,你要参加就得跟随那种礼。
所以说这个礼不论是中国或外国,规矩虽然不同,但是一定要遵守它,这个原则不是会变的,譬如吃西餐时,刀叉怎么拿法,拿面包是拿那一边的,除了饮料及酒可以端起来以外,盘子就不能端起来这样吃,人家会说你一定没吃过西餐,这都是礼。这里讲「为人子坐不中席」在家庭中为人父母的就要告诉小孩子不要坐在主要的位子,因为主要位子在家中是父母尊长所坐的,你到外面坐客,人家是正式宴会,他首要位子是主要客人,你是不是主要的客人呢?这个不了解的话,那你就不如礼了,会招来人家的笑话。
我们学礼只是个原则,「坐不中席」是一个原则,除了入席以外,其他凡是讲礼节的场合都要注意,譬如不是宴会,你到一位朋友家,有三、五位以上的客人,那你就要看房间的方向,愈在里面的位子愈尊贵,那你就要让在场那些年纪比你高的坐在里面,而你就坐在外面,还有现在一般集会的典礼,有台上或台下的,一般台下位子愈前面愈尊贵,而台上愈接近主席的愈尊贵,你不能一下就跑去说我跟主席坐在旁边,那就不行了,要坐到外面来,以此类推,「坐不中席」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行不中道」,在古时候,家庭中都讲究礼教,到一定的年龄,男女应该异路,女子有女子走的路,男子有男子走的路,所谓「中道」不要走在中间,各有各的道路。如果家中只有一个路,这时候彼此走的时候都要靠边一点。在《礼记》中讲,所谓「礼」不是为某个人讲的,而从普通人到皇帝都要遵守,所谓「中道」古时候皇帝走中道,上朝时臣子只能走左右两旁,中间不能走,是尊敬皇帝。在家做子女的,他父亲在家中,就等于皇帝一样,所以称父亲为「严君」中道是父亲所走的,做子女的不应该走中道,这也是尊敬长辈。
我们现在可取其精神应用在日常生活上,譬如在马路上,我们也要尽量靠边走,否则就很容易发生车祸。家中的门,也是靠边走,你让人家这都是礼貌。所以「行不中道」含有礼让的意思在上头。比如现在大建筑物都有电梯,人家电梯门一开了,你站在旁边有次序地进去,如果你不守秩序,在当中一站,等着进去,那人家怎么出得来呢?你靠到一边礼让人家,就到处不会惹人讨厌,主要的意义在此,原则都是可以应用的。
三、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曲礼〉中说:「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就是说有事情离家到外面去,无论时间的长或短,都要禀告父母亲,因为告诉他以后,他知道子女到什么地方去办事,什么时候才会回来,这是一个;再者,一般所讲:「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出门时不能保证在外面一定能平安的回来,现在交通这么复杂,就更难说了,所以告诉父母之后,到那里去,何时回来,父母了解了,在这段时间他知道你在什么地方才放心。如果超过时间没有回来,他就可以打听,如果不告诉的话,做子女的让父母亲在家中着急,这是不孝。
就拿一个团体来讲,它都有管理的,比如说到外面旅行,也要受带队的人指挥,你不能随便地不告诉他而单独地行动,出门时要禀告,再推广来讲,比如说要出远门,或者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才能回来,这不但要告诉父母,也要告诉尊长,向他告辞,这是一个礼节。
再说「反必面」是指作子女的,按时回来了要去见父母,看看父母的颜色、健康状况是否安好,等于「晨昏定省」一样,「反必面」是必须要注意的。一则就自己来讲,看看父母是否和原来一样,再者就父母来讲,回来时禀告他,让他安心。为什么呢?做子女的不知道,你自己有了子女,做了父母时,才能体会到做父母的心理,子女年纪小当然不必说,就是年纪大,成年了,在父母眼中,你还是小孩子,他恐怕你一举一动还是毛毛躁躁,恐怕在外面有疏忽的时候,发生事故。
就拿到外面郊游来讲,年轻人喜欢冒险,登山玩水那里都有勇气去,可是这在「礼」上就不许可。「父母在,不登高,不临危」父母在世时,你不能攀登很高的地方,也不能去危险的地方,因为万一发生危险时,父母的心里会怎么难过?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母,应该要替父母着想,不能为所欲为。「反必面」就是回来时要告诉父母,使他心里安心,所以「礼」并不是要限制人家,让人觉得这样做很麻烦,而是一个人有了良知良能,他天性要如此,必然是这样做的;有些人不这样做,他是学坏了,违背了天然的理。
比如牛来讲,母牛养的小牛,母子常在一起,如果用人为的力量把小牛牵走,母牛会一直在叫。小牛也在叫,母子分开来,叫了半天,再把小牛带回来,这下可不得了,两个联合起来在一起叫,好不容易能会面了,高等的畜生都是这样,何况是人呢?他的天性就是如此。现在有些人学了坏风气,自己毫不在乎,可是想想看是愧作了这个人,应该如此吗?这是「出必告」「反必面」。
四、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长者包括父母师长,比自己年纪大的,都是长者,还有同一个家族,他年纪比我小,可是辈分比我高,也是我的长者,或者是外戚,比如说你的年纪比你的小舅舅还要大,但他是你的长者,他给你东西,你也得跟长者一样看待,不能一手就接过来,必须两手接着才合乎礼。
这个「奉」在这里读作「捧」两个字一样,两手捧着就是承受的意思。人家送东西给我,我两手捧起来承受,接受下来,所以这个「捧」就跟「受」字一样。「受」字楷书是这样写法,象形字上面是两个手,手爪子中间表示是一个东西,一个「冂」下面又是一个手,双手接才合礼。长者把东西交给我们,为了表示尊重他交付的东西,深怕把它掉下来,双手捧起来的话,表示把它承受得好好的,不要掉下去。
学礼要举一反三,我们从长者那里接受东西要用两手,当我们呈献东西给长者也是要用两手送过去,而且按照礼应该是齐眉,或者最低限度当胸拿高一点,比如说我们上香时拿过去,长者他负有教导的责任的话,马上就要纠正你的不对;在外面,这长者没有负教导你的责任的话,他在心中就会对你的父母师长不以为然,这种简单的平常的礼都不教。你看我们很细微的举动,就给父母师长招来侮辱,这是自己的罪过。
现在我们不管人家懂不懂道理,我们送东西给人家,照着规矩来,人家不会以为你怎么这样落伍,都会对我们有好感。不但对长辈,对平辈也应该这样。总之,我们东西交给人家,授给人,「授」是教授的授,除了「受」字外,旁边还加个「手」字边,三支手,我们从造字里面想,更是要自己看重。尤其在现在常有颁奖,颁将时是上面颁发证书、奖状或奖牌,他当然是长者。长者也要双手递过来,接的人更要用双手稳妥地接过来。若是由你颁发给人,则要稳妥地让他抓好了,你才放手。如果对方没接好,你就放手,那奖状在典礼场合中,这么一掉下来,就很失礼了,掉下来的奖状是一张纸或一个木头牌子,也还罢了,若是大理石雕刻的,那就粉碎了,当时,该难堪呢?所以从小对这些事情就要训练一举一动,走路、手所交付的,所接受的都要稳重。
行为上的训练,做事一向如此稳重,自然地就习惯了一切的礼,而能一体万用。就拿写字来讲,从小就要练习一笔一笔的不要苟且,上了国中、高中就变了,到了专科、大学写得就不成样了,他一横一直都是波浪式的,画得让人看不出来。你平时写的字,让对方不了解,有时邮政划拨买书,对方看不懂地址是几巷几弄几号,可能把书寄到别处,你就无法收了。
再讲到现在一般的考试,普考、高考也好,你的字写得不正规的话,看卷子的先生一看就头痛,你文章写得再好,其他学科也答得很正确,他一看就不行,就算现在用计算机阅卷,你数目字写得不对,数据处理也就错了。所以,总要守住规矩,要从小到大训练不苟且,从写字到做人做事,一切都不能草率,这样做什么事都一本正经,规规矩矩,你修道办事没有不成功的,这也关乎一个人的前途。同样去考试,你字写得比别人端正,他就比不上你。其他一切无不是如此,所以「两手奉接」表示尊敬、稳重,应用到日常生活上,则是一体万用。
五、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这是走路时的规矩,你跟长辈一同到外面去,走的时候,你要在长辈的后面。「徐」是慢慢的,跟在他后面,你不能说长辈走得这么慢,我跟在后面不耐烦,就超前走吧!我来引导他,我快一点,也许他就会更快一点吧!这就不对了,不能这样做。他慢是他的体力衰了,不能够快,你要耐心的跟他后面走。
在〈曲礼〉中也有讲到「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年纪比我大了一倍,以父亲的礼来对待他,「十年以长,则兄事之」年纪比我长上十岁,我就把他看成我的长兄、兄长。「五年以长,则肩随之」比我大了四、五岁,我跟他一起走的时候,所谓「肩随之」是可以并排,但也不能完全成齐的,你稍微比他肩膀后一点,所以「随」字就是你的肩随着他的肩,这比较宽一点。假如「长十年」兄长,「长以辈」比我大上廿岁,这样的话,我只能跟在他后面,而不能用肩随,是应该这样的。
对父兄是如此,在社会上对一般年长的人,我们也应该如此。礼是原则性的,比如上汽车或者火车,也应该让长辈先上,你在后面帮着扶持,避免他不小心跌倒。再如长辈骑车子,你也骑车子,和走路的原则一样,还是要跟在后面,不过有一个可以变通,这里是讲的跟长者到达某个地方去,那当然要跟在后面,假如不是同时出发,而在半路上遇到,你又有必要的事情,这就可以权变了,你可以跟他打招呼,禀告清楚,恕恕罪,有事得先走,取得长者的谅解,就可先走。若泥于呆板,反而觉得礼碍手碍脚了。
所以在五四运动那些人,也许自己不善读书,也许他故意找麻烦,他遇到这到地方就指出来告诉那些先生,你守礼就是有这些不方便的地方。其实那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呢?「礼」是通乎人情,不是死板地那么讲,死板板是不懂,没有彻底了解。所谓「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是两个同时出去,一起到某个地方办事,这么讲的,原则是如此,还有变通的地方,这是要了解的。
六、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无论古今中外,让人家坐是个礼节。站在那里总是侍候长者时,应守的礼。比如一国的元首,到他国访问,他都有侍卫长,你不能说元首到一个地方,站在那里,而侍卫长坐在那里,没有这个道理。一定是元首坐下来,侍卫长站在他后面。为什么有站着有坐着呢?站在那里总是比较消耗体力,而坐着则比较安逸,坐着则不如躺下来更舒适。当然一般礼节,不能躺在那里,坐者比较合乎道理。所以有长者在场,他站着,我们身份比长者低,就不能坐下来。家中有客人来,对小孩来讲,客人都是长者,客人没坐下来,小孩也不能让他坐。
「长者来,必起立」长者到我们家来,我们还是坐着不动,这当然不敬,外国礼节也是如此。如果洋人来了,我们坐在那里不动,他也会见怪我们:怎么那么傲慢,我来了,你动都不动。所以一定要起来招呼,表示欢迎、尊敬,这也是要慢慢地养成习惯,有客人来,他的举动不待教,自然就表现出合乎礼节了。
七、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长者的座位,就古时来讲,国家中有皇帝的,大臣的座位;家庭中有家长经常坐的位子,它有一定的位置,家长坐在那里时,你不能在他面前跑来跑去。「踱」字本来的意思,是赤脚在走路,现在一般人讲是漫步,踱方步。长者坐在那里,我们大摇大摆地在那里旁若无人地走来走去,是不合乎礼的。
按照礼来讲,长者坐在那里,我们做晚辈的人,没必要时不要经过他面前,有事情时,要小快步地走过,小的快步走。「趋」字,《论语》〈季氏〉篇,孔子的儿子叫鲤,「鲤趋而过庭」孔子在家中站在那里,孔鲤经过面前,「趋而过庭」不是漫步地走来走去,而是很快地走过去,这就是礼。
再讲到更重要的场合,在皇帝的座位前经过,更要注意,在朝庭中步伐走错了就失礼。官位再高,能力再强,连基本的礼都不懂,那就完了。宰相、大臣在朝庭中也有固定的位子,当皇帝办完事,经过大臣的位子,就是大臣不在那里,他走到空位子面前,也要表示礼貌,不能若无其事的没有一点表示。
在古时,不但位子,就是君主所住的房子、宫门,大臣在外面马路上坐车经过那个地方,都要下车,表示礼貌,何况长者坐在那儿,你更不能旁若无人踱来踱去。尊敬长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了解,办到的,所以古时的教育,从小洒扫、应对、进退都包括在其中。这些似乎都很简单,但是很多人都办不到,因为他从小没有养成习惯,长大时就改变不过来了,好坏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由细节养成一个人的小节,小节就影响到大节、人格。细微的方面就是这个礼,慢慢地就养成一个真正的所谓君子,循着这方面去做,关乎一个人的前途,这是非常重大的影响。
八、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这也是从〈曲礼〉中摘录出来的,在《论语》〈乡党〉篇也有两句话说孔子「立不中门,行不履阈」。「履」是脚踏到面,「阈」就是门限,「中门」就是中间的门,古时正式的建筑都有三道门,这一家的主人都由中门出入,其余的人由两边出入。朝廷中的中门,只有天子出入,臣子都是从两边。现在寺庙中也是如此,中门平时都是关起来,而从两边出入,从那边进,由这边出,这是有一定的。「立不中门」本来是讲三个门的,假如像现代一般家庭只有一个门,则取其意思为,在家中不能站在门口当中,而要站在旁边,以免挡住别人出;再如上下楼梯,也要靠边走,不能在当中走而挡住人家。
「过门不践门限」你经过这个门,不要用脚踩门限,门限现在很少用,过去一般都有门限,就是门的下面有个木头横过来,跟地面是齐的,有的叫「门栅」比地面高一尺或二尺,它是活动的,可以放下来或拿起来,平常是放下的。所谓「限」是限制内外,有内外之分,也叫做「阈」。为何不践门限呢?注解皇侃疏有两层意思:第一,因为门限是高起来的,脚踩到门限上,身体提高了,这是一种自高的意思;再者,脚践在门限上,鞋底下有泥灰,把门限弄脏了,别人再过去时,古人都是穿长衣、长袍,拂在门限上,就把人家的衣服弄脏了,有这两层意思。
但是到了清儒焦循解释《礼记》时,又大不相同,他说门限在古时,从朝廷到一般人家,尤其是比较富贵之家,多半都有车子,放在房子中,出大门时,车了要开出去,门限就要拿走,不开车时,门限就放下来。开车时或有正式客人来了,门限撤除,就谈不上践门限的意思。拿这个就代表一个意思,这门限在朝廷来讲,是君主出入的通道,在家庭来讲,就是一家之主,家长出入的,为臣做子女的就不应该从长者、主人的通道出入,有尊崇长者的意思在当中。并不是说践这个门限。拿现在来讲,我们普通都没有门限,可以解释为,到人家门中,要先把鞋底擦干净再进去,同样道理,到人家家里作客,不要把人家环境弄脏,「不践门限」广义的精神是如此。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曲礼〉上讲,「立勿跛」站的时候不要像跛子一样,我们普通人站着要两脚着地,很正直地站在地上,跛子因为一只脚坏了,只有一个着地,另外一个悬空起来无法着地,这叫跛子形状。一般人常常右脚站着,左脚伸出来,腿还弯起来,站起来就跟跛子一样,在仪态方面是不对的。我们男同学服兵役时,立正时两脚站得稳稳的,稍息时,两脚仍是平均地着在地上,这才正确。以前的稍息不是如此,右脚着地,左脚往前踏一步,可以轻松些,那就是跛。一脚跛着那种形状是随便的,尤其我们与人家谈话,或是见了长者,平时养成这种习惯,那就很失礼了,所以站的时候,要有站相。
坐呢?「勿展脚如箕」坐在那里,应将两脚自然地放在地上。「展脚如箕」则是把两脚分开分得很大,箕就是乡村里用竹子皮编成,畚土的畚箕,上面是小小的,到前面展开成很大的面积,我们坐在椅子上,如果把两脚斜斜地撑开来,就跟畚箕一样,这样展开来是很不雅观的,尤其是女生更不可以。再说,把脚撑很远,人家经过时一不小心就给绊倒了,所以坐时不要展脚如箕。
睡眠呢?不仰不伏,右卧如弓。曲礼中说「寝勿伏」,趴着睡叫伏,它只说不可以伏,但可以仰卧或侧卧,仰卧就是仰着身体睡,侧卧就是侧在一边,侧那一边呢?它也没讲。我们老师比注解的高明,因为他这里讲「不仰不伏」固然不能伏,也不要仰,伏是不雅观的,仰更不好,因为在坐理上来讲,我们的五脏是在前面,后面是脊椎骨,仰的时候五脏张开来,所吃的东西压在上面,除了吃的东西不消化,伤害肠胃以外,还有其他很多不好的地方。最好是侧卧,但不是左侧,而是靠右侧,依照生理结构来讲,靠右的时候,里面五脏很自然弯一点,不是很直,因为我们人的身体结构,稍微有一点弯血气的运行很流畅,很合乎自然。
所以古人的养生学上讲,「立如松」站在那里就跟一棵松树一样直;「坐如钟」坐下来就像一个大钟在那里,稳稳当当的,脚、身体都很直的,「行如风」走路就跟风一样,风是往前吹,是直的,走路就是一直往前走,跟风吹一样。「卧如弓」睡觉时就像一张弓在那里。过去我们老师讲「卧如弓」的时候,他还曾经做过示范。靠右边卧,右手托腮,右脚打直,左脚稍为弯一点,靠近右脚左手附在左大腿上面,仪态很壮严,也非常合乎卫生。所以道家的睡觉就是这么睡的,因为道家是练气的,这样睡的时候,气不会散,一个人睡眠时,最重要是不散气,而要聚精养气的。一个人的精气神是身上的三宝,晚上仰睡,精神一松懈,气一张开,精就流失了,往往有这个关系,所以,道家养生是侧卧如弓。
十、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就同一个家庭来讲,同桌吃饭时,最好任何人都不要另外预备特殊好吃的东西,某个人专门在那儿吃一份好的,别人不能吃,养成一种不平等待遇的观念。做家长的这样吃,就暗示家庭的子弟,他将来做家长也这么来,就不大好了。
当然,到子女成人以后,他来奉养父母的时候,那又另当别论。《礼记》上也讲「父子不同席」,专门叫父亲单独在一个席上,你弄好的东西,这是应该的,与这个不相关。这是指一家人在同一桌吃饭,或是有朋友,或是普通的宴会,所有吃的东西,都应该是大家一律同等的,你要专门预备某种最好的食物,一个人在吃,别人在看,这总是不大好,让人家觉得是不平等待遇。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恶。
吃东西不要挑剔,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或者偏食某种东西,做家长的要好好教导子女。第一层,就偏食来讲,吃东西要平均,营养要平衡,身体才能发育正常,否则缺乏某种营养的话,将来身体不会好。再者,即使在营养上没有关系,专挑好的吃,不好的东西就不吃,养成这种贪吃的习惯也不好,一个人应该从小就养成不要在饮食上这样挑剔。
《论语》中孔子讲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读书人,其志向是在求道,像颜渊一箪食,一瓢饮,他都能乐在其中,因为他志不在饮食,他有更高的乐趣。当一个人有更高超的志向时,对于其他次一层的,他就不大注意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是要求吃得好,穿得美,专门在五欲六尘上讲究,你的道就不行了,不能说两者兼顾,这是自古以来都办不到的。
假如说我又讲五欲,又讲道,两者都兼的话,那是假的。凡是用过功的人都知道,他只要将兴趣放在任何一门学问或艺术上面,自然他对其余的就淡薄了,这是研究心理学就会知道的。他对食这方面特别注重,他的兴趣就在这上面,不用讲人家一看就看出来了,他就没有道。所以在佛家口讲「禅悦为食」禅就是禅定,对于道上有了心得,能够入门了,兴趣在这上面就可以当饭,这是一点也不假的。
就拿我们现在念佛来讲,我们大概普通念佛或者做早晚课时,都是认为定下来,早晚课是定了,希望赶快把早晚课作完,等着要吃饭,看其他的书,或做其他的活动。这样念佛不行,要养成其余的一切事情没有很高的兴趣,只有念佛才是最高的兴趣,我全天所做别的事情都是为了帮助我来念佛,我一天当中,念佛才是主题,你把心理或者兴趣一转变的话,念佛比吃饭还要有味道,这样念佛就差不多了,进步就很快了。反过来说,念佛也非念不可,但是比较起来,吃饭、吃好的东西兴趣较浓,念佛的兴趣较淡,如此要想解脱的话,就很难了,因为吃饭是五欲之一。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看到好看的东西,一引诱佛号就忘了,此乃道力抵不过五欲,所以儒家讲,不要耻恶衣恶食。子路是「衣敝缊袍与衣狐褐者立而不耻」,因此孔子很赞叹他,就是嘉许他的心在道上,其余的都不注重。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也可以如是学,要把心中的境界转变过来很难,但是要转,慢慢转,习惯是渐渐养成的。
世间万事万物觉悟了就是佛法,如何觉悟呢?唯识学讲一个「转识成智」我们的「识」都是迷惑的,「智」才是明了,要把迷惑的心,转成明了的心,就在一转念之间。「转」就是把世间万事万物一般人认为是这个样子,从一般人看起来,我们也是跟一般人一样,但是我们的内心自己知道与人不同,虽然我们也跟人家一样吃饭、睡觉,但是吃饭时,我们心理与人不同。
在寺庙依照戒律是持午,过午不食,但是现在一般都办不到,晚上还是要吃饭,他却讲不是吃晚餐,而是「进药石」就是吃药品。我们的肠胃从中午吃了午饭后,一直到明晨,这么长的时候不吃饭,肠胃受不了,得吃饭,可是这不是吃饭等于吃药一样,这是有道理的。我们普通人三餐吃饭时,不把它当作饭,而很有兴趣的今天又吃什么好,明天到菜市场去挑选最好的来吃,那兴趣就集中在这上面了。如果我们修道人把它当药石看就行了,吃饭是维持色身的,需要这个色身来养我的慧命,为了这个色身,我们要吃饭,喝水,在外人看来,我们三餐也吃,也喝什么的,但是我们心中不是如此,这就对道不妨害了。所以,什么都是在转念之间,一转念就行了。
十二、食时不叹,勿训斥子弟。
吃饭时,不要叹气,自己心情不好,吃饭吃不下去,对同席的其他人也会产生影响。再者,做家长的教子弟要看时候,在饭桌上不要训斥子弟,他高兴地在吃饭,你却在此时教训他,心中一肚子不高兴,勉强把饭压下去,气体与食物两相冲突,一定会出毛病。自己情绪不好,一面叹气一面吃饭,身体也会受影响。当一个人情绪不好时,体内的气体与液体都发生变化,比如心跳加快,血液流通也快,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在印光法师《文钞》中提到一件实在事情,有位妇女在生气时,喂母奶给婴儿吃,结果婴儿竟然死了,检查结果什么也没有,小儿只吃母奶怎么会死呢?有位医生很高明,他想办法在妇女发脾气时,把奶抽出来,与平时不生气时抽出来的奶,分析化验比较,结果发现前者的奶中有很多毒素,也就是说,当一个愤怒时,全身的细胞,血液都产生毒素,挤出来的奶都可以把抵抗力弱的婴孩毒死,可见得如果毒素存在自己的身体中,当然有不良影响,不良作用,所以有很多情绪在平时不发泄,在吃饭时才发泄,这是非常不合卫生的。
以上是居家的礼仪,一共十二条,从古至今都非常适用,大家了解后,最重要是实际照着做。
这是讲在学校的事情,前面在居家的时候,开始先讲孝,然后讲一般最常见的,应该注意的事情。现在是讲在校读书时,应该遵守的一些礼节。
一、升降国旗及唱国歌、校歌时,肃立示敬。
这一条大家一定要这样做,因为国旗与国歌是代表国家的,向国旗敬礼,听见国歌肃然起敬,就表示敬重国家。比方说,我们唱莲社社歌时,莲友们自然地肃立起来,表示尊重莲社这个团体。有些学生在学校升降旗时,立正是立正,心中是否很肃敬呢?这就很难讲了。不但是外表站在那里,心中也应该宁静,专注在国旗上,唱国歌时就一心一意地专注在国歌上面。
二、师长上下课时,起立致敬。
不但是在学校中,上下课时要起立致敬,就是在一般场合中,凡是要讲敬礼的时候,就要有鞠躬的动作,把腰弯下去,不要像一般的毛病,只是稍为点头,那是鞠项,而非鞠躬,表示一种傲慢。鞠躬是代表磬折,磬是古时乐器之一,磬字是弯下来的意思,磬折就是表示恭敬对方。自己弯下腰来,比人家低,表示自己的谦虚。如果你连弯都不肯弯,还是那么挺直地站在那里,表示傲然看不起对方,我们不管人家地位再高,他要是那样做的话,就代表他不知礼。礼本身有个标准,我们按照它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三、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
「疑」是自己有怀疑的地方,「难」是自己有难题还不懂,要请问老师时,一定要站起来问,才合乎礼。当老师的人,如果学生坐着问,你也回答他,这不能说你对学生讲自由平等,而是放纵学生,放弃了教学上的一种责任。老师并不只是传授知识就够了,还要负责行为修养的指导,所以当学生不懂礼貌,坐着发问时,就得讲道理给他听,让他站起来问,教国文时固然如此,教其他学科时也是如此,一定要纠正他,做学生的也要知道这种礼节。
四、路遇师长,肃立道旁致敬。
走路时,遇见师长来了,要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等到师长走到相近的距离时,才向他敬礼或拱手。当老师问你的时候,你就对答,不问的时候,就可离开。这是就路面不宽,在交通状况许可之下,应该如此做的。如果是在通达大道,彼此距离那么远,就不必了。有些学生明明看见老师,却装着彼此没见面,不打招呼,不敬礼就走了,这是不懂礼貌。
五、听讲时,应端正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跷足。
在教室听老师讲课时,应该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如果在操场或大讲堂中听师长专题演讲,而没有座位时,就要直立地站着,因为端坐直立时,才能聚精会神地注意听讲,对于师长也是一种恭敬。像佛家静坐用功时,就是让精神能够集中,端坐直立也是如此。
「不支颐」是不要用手把头撑起来,这表示自己精神萎靡,学习情绪低落,老师看见的话,讲课也会不够起劲的。「交股」就是一支脚放在地上,另支脚就架在它上面,这是非常放肆失态的举止。到别人家中做客时,长者坐在那里时,我们不能够「满足」。所谓「满足」是指坐在很后面,将椅子全部坐下去,靠着椅背很舒服,你对长者这样做,就是不够礼貌,应该要「危坐」坐在椅子一半,两条大腿悬空在椅子前面,这样一坐时,心理意识就不会散漫,随时都在注意长者有何吩咐。你还可以把腿迭起来吗?
「弯腰」呢?也不行,年轻人的腰杆要挺起来,挺直,弯腰表示精神懈怠。「跷足」是把脚提起来,它跟交股有关连,一交股,脚一定是跷起来的。在听讲时,这些动作都不许可。尤其在听经时,除了对讲经者是一种恭敬,不应该如此做以外,他所讲的经是佛说的,应该如面对佛一样的心情,端坐直立地谛听。万法唯心,你听的经就跟别人听的经不一样,别人听的经,是讲经的人在那里讲,有分别心。你如同对着佛,以不分别心听,所得之受用自然大得多。
比方说,一位权威的教授在上课,听的人是一种心理;若是普通教授,学生对他没信心,听起来又是一种心理;如果是位道德很高的善知识来讲,还没开始讲解,下面听的人,已收摄心理了,这又不同。所以问题是听的人心中恭敬的程度。比如我们修净土的,如果面对佛像就像面对真佛一样的恭敬,那么我们看一次佛像就如同见一次佛,心中就清净一次,这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在听经时,恭敬到什么程度,收获就到什么程度,如印光祖师讲: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受用,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受用,一点也不假。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教,有的学到百分之百,有的不及格,为什么呢?也就是学习态度不同啊!(PS:想到过去,一位初学证四果的公案)
六、考试时,不交头接耳,或是左顾右盼。
在一般考试中,都不许可这样,不守这个规矩是会被处罚的,即使没有处罚的规定,我们也不这样做。养成一种自然习惯,求学做事均应有的诚实态度。处罚的规定,是外来加上的,我们从自心这样做的话,当然比它更好。
七、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这条中注重的是「安」、「亲」、「乐」、「信」四个字,信其道的道是最高的目标。这两句是《礼记》〈学记〉中所写,所谓「安其学」就是无论那一种学问,比如诗书礼乐,都要学得很好,能够学得得心应手,这就叫安。就拿学弹琴来说,开始时手指老是跟琴无法配合好,练书法也一样,看人家写的是非常好,也懂得这一笔应该如何写下去,可是手不听指挥,写出来的却不是那么回事情,那就没有到安的程度。
《礼记》中说:学习分两种时候,一种是教学时,一种是非正式教学,在教学以外的时间,在此两者时,都要用心学。比如学琴,在课堂听老师讲解时,要用心练习,下课回到家中休息时,也要不断地练习指法;上书法课时,有笔、墨、纸,固然在练习,就是没有笔、墨、纸时,也经常在脑中想,一有空就以手当笔,对空练习一撇、一横、一直,虽然不是上课时,他的精神还是放在那里练习,这样日久天长的才能学得好。
再比如学诗,诗经中讲的鸟兽、草木、虫鱼,更种博物都必须了解,所以在正式上课,老师讲诗讲完了以后,回家后还是要经常研究,如「舜华」,「睢鸠」等相关的学问,当你将这些事物学得很丰富时,你的诗就学得好,这叫安其学。再讲到学礼,比如讲穿衣的礼节,古时候衣服是代表一个人的身分,平时穿衣服代表身分,而丧礼祭祀时,服装又有一定的规制,丧服是按照亲等级而分为五服,这种服装制定很复杂,你要是学礼的话,就要把这些服装研究得清楚透彻,随时随地都要留心注意,正式上课时固然要学,课余时间也心心念念在你所学的学问上面,把你的心理和所学的打成一片,融会贯通,这个才叫安其学。所以学记中讲「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拿这种学习的态度来学任何学问,没有学不成的道理。
而「亲其师」呢?有老师指导学习是最经济的方法,不必自己再摸索不出,有时自己研究许久还不能得到要领,而老师从旁给你指点一下,就豁然开悟了,所以亲近老师有这个好处。有时老师教的学生有很多,你不能常常去请教老师,那怎么办呢?就得与朋友砌磋。「乐其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个友字则是包括朋友讲的,同学或者志同道合的人,彼此交换学习心得,互相研究高兴地在一起相处,对学问的帮助是很大的。
「信其道」呢?这个道字,可大可小,粗浅的讲,你学那一门学问,这个道就代表那个学问,所谓科学之道、国学之道、茶道、医道等,你学这门学问就要对它有信心,一定把它学得好,我们拿研究东方文化来讲,儒学的道,当然深奥得很,佛学呢?更是大道了,这时最重要是一个信字,相信这个道,我一定能够有成就,儒家讲:「舜也,予亦人也。」舜是人,我也是人,他可以成为圣人,我何尝不可以成为圣人呢?要有这个信心。
以佛家来说,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及药师佛,都是由凡夫经过三大阿僧祗劫,清苦修行而成就的,那我也是凡夫众生,当然也可以成就佛法这个信心最重要,所以有了师长的指导,朋友的互相砥砺研究加上我们的信心,就能够得到法喜。就拿念佛来讲,不管是在做早晚课,或者是平时有空,心中提起佛号时也好,我们都认为,念佛是我最接近道、最享受的时候,比世界上五欲六尘,任何的享受都好。全世间的大名大利归之于我,还不如我提起一句名号这样清净。在心中一切轻松自在的状态下提起佛号时,你就能够和这个佛号相应,那你就做到了安其学;不是这样,你这个安字就做不到,要安其学就必须先信其道,儒家与佛家的学问都是这样。
所以,这样研究起来,真是对我们固有的东方文化愈增进信心,西洋的一切哲学、宗教,不但不能跟佛家比,也无法与儒家比,儒佛这两个大道合起来修的话,更容易了生死,这种多生多劫以来,千载难逢的大道,能够在现今遇到,再不抓住,死心塌地的来求其成功,那么多可惜啊!这一层,你别看那么简简单单的,这一条是非常重要的,果然照这样做,就有成就。
前面讲孝顺父母,在家庭里面应该注意那些细节:在学校,应该注意的除了遵守礼节以外,还有学习的态度,以及自修的方法,这个都是很切合实用的。那么,今天就是讲处世,就是我们怎么样在社会上和人家来往,这个要靠大学问。除了理论的知识外,还要靠经验、阅历。我们这里是这么讲,但是要里面的内容啊,还是要靠大家随时注意。就是说,我们跟各种人物接触的时候,你要随时留意他的反应。人在社会上,士农工商各种类型都不同,职业不同,心理也不同,心理上不同,你跟他交往的方法也就不一样,说话也不是一样的,拿一种话跟任何人讲是讲不通。
在学校里说得是读书人的话,你到乡下跟种田的农夫讲文诌诌的话,他就是格格不相入。你在商场里讲的话带到学界谈,这也是不行的,所以这个要多注意。这个是包括整个求学的问题。求学啊很难啊,譬如说我们老师,他老人家非常慈悲,希望我们都有成就。最低限度,我们拿古人注解的本子,我们自己能够看懂,能够有所辨别。这个辨别,是怎么个辨别法呢?就拿《论语》集解来说,历代批注这么多,如果不是老师指出要点出来,那么我们很难选择。《论语》如此,其他的各经也是如此,都是这个样子。《礼记》、《春秋》、《书经》、《易经》、《诗经》,你翻开深入研究的话,笔墨官司打得凶得很呢。
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处世第一条我们一看就明了了,不要说人家的短处,反过来说,不要说自己的长处。虽是这么简单,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论语》〈卫灵公〉那一篇里面,孔子曾讲:「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孔子自己讲,我对于人,对于一般人,我毁谤了谁了、誉是夸奖人家,我又夸奖了谁呢?毁,圣人是不会毁谤人的;但是夸奖人,圣人有时候有的,假如有所赞誉的,对某人有所赞誉,「如有所誉者,其所有试实。」我所夸奖的人,一定是名符其实,实实在在的,不是虚伪恭维他。虚伪恭维他,圣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所以孔夫子不但不毁谤人,而且也不轻易地夸奖人。自己说自己的长处,那孔子更不必说了。孔子明明是圣人,他从来没有说自己是圣人。孔子曾与子路、颜渊这几位坐在一起谈天的时候,孔子叫他们「盍各言尔志?」你们说自己的志向。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所谓伐善,就是不要自夸自己,也就是说,不要说自己的长处。所以我们看这句话这么简单,为什么颜老夫子讲这个?其他人却很少讲到这一点,子路都不知道讲这句话。
我们想想看,可见得真正不说自己的长处,是相当有修养的功夫,为什么呢?普通人自己有了某种特殊的学问,特殊的技能,或自己在品德方面,比较高人一等,不知不觉当中,自己显露出来,有点自己夸奖自己的情况,一般人都有这种情况。所以在孔门当中,颜子在说他志向的时候,特别说出毋伐善,不要夸奖自己的好处。没有高度的修养,不说自己的长处难,不说人家的短处也难。我们在跟人谈话当中,也是不知不觉说着说着,就把人家的短处说出来。这个我们各位之间,平时没有留意这方面,就不知不觉。你念了这两句书,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天跟人家谈话当中,自己检点检点,是否有这种情形?或者自己警觉之后,还没说出口,就先提醒自己。不要在不警觉时,让不该说的话冲出口。
说人家的短处,说自己的长处有什么不好?说人家短处,是妨碍人家,说自己的长处,是损了自己的德性。所以学佛叫人不要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毁谤他人,这个是不许可的,一个学佛的人自赞毁他就完了。他的功夫怎么样?不但是没有功夫,而且还造口业,这个有因果关系。我们说人家一句坏话,人家不会不知道的。我们两个人在房间谈话,谈某某人的不好,人家不在这里,怎么知道呢?不要这样想法。只要一句话出口,总之对方是了解的。所以《大学》里面曾子讲:「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无论是在心里,或是口里的话,要时时有这样的警觉。就如同有十个人眼睛在看我们,在监视我们,我们不能一点不注意。
如果给别人知道我们说人家的坏话,对方不管有没有修养,总是不太高兴,有修养的人放在心里面,没修养的人,他就要对你报复了,你说他一句坏话,他就要说你十句坏话。这样我们社会上遭遇的麻烦可多了,我们想做一点好事,人家也把我们破坏掉了。这个一定要注意,特别要防范这个事情。
说自己的长处,是损了自己的德性。会伤害哪些德行呢?其中深意如何呢?详解如下: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
就是这四句。『我』是法藏自称。『若』是很谦虚的话,为什么?他已经证得了,这不是假设的话,他已经证得。已经证得还说「若」,这是谦虚,一丝毫的傲慢自满都没有。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与别人交谈要学着会说话,要学谦虚,要学恭敬。言语,在孔老夫子是列在第二门功课。孔老夫子教学是四门功课,第一门是德行,第二门是言语,夫子把言语看得多么重要,你要学会说话。过去教学,实在讲,学说话是从小学开始,念了《诗经》就会说话。小朋友这一开始读书认字的时候,念《千家诗》、念《唐诗三百首》;以这个为基础之后,再念《诗经》。教给你说话要含蓄,说话要谦敬,谦虚恭敬,你将来一生无论做什么事情,就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帮助。
如果不会说话,你虽然有能力、有经验,得不到别人的帮助。说话带着傲慢自大,到真正自己有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帮助你,在言语当中无形,自己都不知道,得罪了许许多多的朋友。平时你不能够觉察,到能够觉察到之后,就后悔来不及了。所以说话跟平常写这些文字,文字是言语符号,都要认真的学习,这是人与人沟通的管道。这个管道要疏畅,你才能够得到外面的助缘,
3、说人家短处,是妨碍人家。这是伤害他人的事,我们不能做。
禅宗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教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一句话跟普贤行愿相应。不见不是没有看见,没有看见,你的眼睛有问题;见了之后,不要去计较它,处处想到别人好的一面,不要去计较别人错误的一面。错误是正常现象;他要不错误,他就成佛了,他就不是凡夫了;他是凡夫一定会犯过失,这是正常现象。既然是正常现象,何必挂在心上,何必计较?所以不见是不计较,决定不放在心上。
27  六祖惠能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那个范围大,「世间」不是指人,一切人事物里头都没有过。自己没有过失,决定看不出别人有过失。
世法、佛法都从谦虚里头得益。《易经》谦卦里面所讲的「满招损,谦受益」,世法、佛法都一样。只有真诚恭敬谦虚的人,他能够得到。骄傲就是满足了,佛菩萨给他东西装不进去,他是满的。像个杯子,你要问人要水喝,你这个杯子是满的,装满东西水倒不进去。空虚的,那人家的东西就送给你了。人决定不能自满,必须要知道任何人都有长处,有我们做不到的,你能从这方面想,你恭敬心就生起来了。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德能,你看人家的长处,每个人都值得我尊敬;你要看人家的短处,自己贡高我慢心就生起来了。
29 你说那个人不好、那个人可恶,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喜欢他?要是他真的可恶,不应该有一个人喜欢他,为什么喜欢他的人还不少?所以自己从这个地方,要回头好好的去想一想。善恶的标准不在外面,是在我们自己起心动念之处。
我们想一想,惠能大师在五祖黄梅道场八个月,五祖黄梅有没有过失?如果惠能在那个道场也常常听别人讲五祖的不是,常常看到五祖的作为也未必以为然,那他就不能觉悟了,五祖不会把衣钵给他。传法的弟子必定是对老师有十分诚敬之心,老师才把衣钵传给他,这必然的道理!为什么?有一分疑惑,你诚敬有亏,诚敬有亏你的道业不全,祖师把衣钵传给你,传错了人。传错人他要背因果责任。这些事情如果我们很冷静细心去想一想,不难明了,我们从这些地方去学习。
35 善人恶人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来教我的,善人为我示现善行,做好榜样,我要向他学习;恶人为我示现恶行,示现恶的果报,提醒我,警觉我。我见到之后要反省,「我有没有这个恶行?我将来会不会受这个恶报?」警惕自己,认真反省,断恶修善,那个恶人也是我的老师。一个从正面教,一个从反面教,都是老师,都是善知识,我们对他都要恭敬供养。
真正修道人,只见自己过,不见别人过;真正修道人,这一生当中只顺从别人,恒顺众生。无论是什么人、无论是什么境界,学着顺从、随顺。佛家常讲随缘,缘有善缘有恶缘,有顺境有逆境,学着随顺。要学什么?我随顺一切众生,我随顺一切境缘,可不能叫境缘随顺我,那就坏了。你们想想境缘随顺我,坏在哪里?增长我执,增长我见。我执跟我见是烦恼里头的根本,根本的根本,这一关不能突破,你永远搞六道轮回。不论你怎么修法,不论你做多大的好事善事,你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你的果报是六道里面的有漏福报。
38 所以世间再凶恶的人,善学之人、会学的人,都是善知识。再凶恶的人就是《华严经》上甘露火王所示现的,那个火王是凶恶到极处,他前面加甘露。谁能在火王里头尝到甘露?会学的。会学的人,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那就是会学的。
43 看不到世间过失,世间那些五逆十恶,搞三途地狱的,全是在表演的,不是真的。为什么说不是真的?我看到,我觉悟了。身治则天下治。
47 《坛经》上六祖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只见自己过,不见他人过。我们凡夫真的,最大的毛病,最普遍的毛病,就是喜欢批评人,喜欢说人的过失,这个罪过很大很大,果报在拔舌地狱。
  为什么?说别人过,别人听了他会传,传的时候他不是忠实的传,他会加油加醋,所以愈传愈讹。你说这人是小过失,别人传出去就是大过失,你要负责任,你要背因果。常常批评人一些闲事,自己没有肚量,不能包容,没有慈悲心。儒家教人,这是最原始的,中国老祖宗教人,尧舜禹汤那时候教我们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希望别人批评我们吗?我们不希望别人批评我们,我们就不能批评别人,尤其我们不希望别人在我背后批评我,我就不能在背后批评别人。世出世间圣贤都把这个做为第一堂课,有没有想到?
所以对人,要常常回过头来想想自己,自己有能力、有才华,别人不见得跟你一样。你能做的事情,别人未必能做得到,要常常为别人着想,这叫大慈大悲。只想自己不想别人,没有慈悲心。我工作能力很强,我也希望他跟我一样,他做不到,那你就是给人为难。给人为难,你就给人痛苦,你的慈悲心失掉了。
许许多多人替我消灾。替我消灾不是说你们念经给我回向,灾就消掉了,不是,那个我也很感谢你,你有这一番好心,消不掉。真正消灾是什么?是受到这些挫折、麻烦,我能够接受,心平气和,这才真的消灾。不但没有报复,没有怨言,我欢喜赞叹,所以我写的是「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灾才能消掉!你要不感恩,灾消不掉。受人家的侮辱、毁谤,有一点点怨恨心,灾消不掉。我在这一方面真的是很清净了,不留痕迹了,「留难」,不留难!灾消,福慧就增长,因为它是障碍福慧的。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家里的事是好事,是坏事都不要跟外人说。所以《礼记》〈曲礼〉称谓「外言不入阃,内言不出于阃。」阃就是门坎的意思。古时候,妇女都是住在家里面,不出门的,是闺中的。这就是说,古时候,男子不在外面把家里的事往外面说。外面的事情呢?也不准许带回家来,跟家里妻子说。就是内外不要互相这么说。为什么不要这么说呢?比如家务事,古人有一句话「家丑不外扬」,家里有很多事情向外面宣扬,向外面说,总是不合适。你向外面说,人家也不能给你解决问题,毫无用处。
有时不但问题不能解决,反而引起更多家庭纠纷。所谓家庭之事,包括很广,有夫妻之间的事,家庭之间的事,对父母的孝顺、对兄弟的友爱、家里的财产,经济的问题种种。你把这些家庭的事跟外人讲,往往破坏自己的门风,让人家看轻你家里的家教。古时候家有门风,家有家规,家务事在家里有家长作主处理。
又譬如说,家里的财产,你把它说出来了,外面不良的份子,他知道你家的底细,家务情形都了解了,他就找出机会来妨害你家里的事情。再如家人的行踪,也不必让人家了解,男主人是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上班,主妇什么时候上街买菜,什么时候回来,这一天家里什么时间没人,真空状态,或是什么时候,我有一笔收入,这些情形一讲,小偷摸得清清楚楚,就选在这个时候偷劫,这是最显而易见的。所以这些事情不必跟外人讲。
再有,我们现在当然不能避免的,在古时候,妇女没有重大的事情,比如说,结了婚就是住在丈夫家里,非有大故,不能回娘家。大故是什么?娘家有丧事,或是重大的喜事,可以回娘家。没有这种情形,出了嫁就是在夫家,娘家都不轻易回家,何况是到别人家走动的,所以很少出入。拿现在拿讲,好像关在家里是不好的。其实关在家,有它的道理,她在家里,就是教育子女,子女从小就在家里受家庭教育,到了上学的年龄,就到学校受学校教育,这当中是一贯的,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是一贯的。这一贯的教育,从父母到师长,他们所说的话,所表现的行为,所做的示范,都是好的。
这个人到了能够辨别是非的程度,然后才能看其他的书籍,接触外面的事情,他已经是定了型了,没有问题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里的事固然不必对外面讲,外面的事情也不用拿到家里来讲,讲给家里的小孩听到没有好处。外面社会的事情很多,罪恶的事、抽烟的事情、杀人的事情、放火的事情、很多很多。大新闻在家里一讲,听起来这是奇闻啊!但是在心理上就受了影响。儿童的心理像一张白纸,听了什么,心理就有个印象,他就自己表演出来,就模仿了。
所以古时候,人心厚道、风俗淳厚,他在心志没有定型时,不让他与外面接触。当然现在就很难了,现在一点点大的小孩子就看电视,这就没办法了。小的不懂,大小孩子在外面看看报纸,看看新闻,回来跟小的讲,这是没法避免的,家长就要注意家庭教育,这要多费点心思,所以现在讲家庭教育很困难,外面的事情不在家里面讲,事实上办不到。现在那一家没有电视,没有新闻报纸?这就很难了。这是上一段,家里的事不对外面讲,这是避免很多的麻烦。
三、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第三条「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这话看起来也很简单,很容易了解,但做起来就不容易。口是祸福之门,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大半就决定在口。今天我们老师讲《论语》的时候,他引用《易经》里面的:「躁人之辞多。」他老人家说,一个人说话太多了,他的前途不会乐观,而且寿命也不会太长。听了之后,当时一想,回忆我所接触的人,的确是如此,无论过去在社会上,在一般场合中,凡是碰到人自己就滔滔不绝,讲个没完的人,这就是烦躁之人。这种躁人,多半是前途不平,遭遇很多的挫折,而且想活到很高的寿命是不容易的。事实上确实是如此,我们老师讲不是纯粹的理论,是经过事实观察,和经验累积得来的。
我们一个人的身体是四大假合,是因缘生法,因缘和合起来。这种因缘和合,在道家来讲,我们人身体有,精、气、神三种要素,精力、气体、无形的神这三种。同样的人应该都是一样,为什么有人寿命高,有的人寿命短。所以道家讲养生之道,要注重收敛,收敛自己的三要素。这种收敛,无论白天,或是夜间,他都讲这个用功的方法。
在夜间睡眠前面讲过,老师也提示过,不要仰着,不要张口,气吐得那么大,这是不够卫生的。在白天也是这样,在白天没有必要的时候,要闭着嘴,用鼻子呼吸,很均匀、很调和、很柔和的呼吸,我们一个人心理不正常,很急促,或是运动后很急促呼吸,很不正常,那对一个人身体里细胞损失很多。所以在白天没有必要时,不要多说话,把呼吸调得很均匀。在做事的时候,心理也要很定,不要浮燥。有些人他一面做事,一面心里着急,有些人做心里不想做的事情,越是不高兴,越是在做,心身两方面都是亏本。在遇到人的时候,把心里面一股闷气发泄出来到处讲,这个受到的损失更大。一个人要是真修,要做到心平气和,心里很平,气也很和,在心理很柔和,在生理方面也不会伤气。
所谓这个口,话说得越少越好,说话不要多。说话的内容,无非是表达自己的心里,讲人、讲事,凡是牵涉到人与事,就关系到人的利害,关系事情的成败。这些话对人有没有害处?有没有好处?有修养的人,他的脑子稍为转一转就知道了。没有修养的人,或是一时没有注意,他冲口而出,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把人给伤害了!他自己不考虑。不光是说话,写文章、发表各种言论也都是如此,杀了人家,往往自己还不了解。对方知道了,人家要报复我们;有时候虽然对方不知道他受了损失,但有因果上的报应,我们也逃不了,我们一句话,损了人家的名誉、权利,让人受了损失,这个在因果上,我们还是要负责任。这个责任对方虽不知道,我们还是有过。
当然我们讲话时很小心,就有「福」了。福是什么呢?我们说一句公道话。佛法布施里有无畏布施、有法施,都是要用口说的啊!法施讲一切道理。讲经说法,不要违背经旨。为了人家在那里受了恐怖,我们仗义直言,给人家解围,给人家壮壮胆子,在精神上给人家一个支持,这个我们也是一种功德,所以我们的口,看我们怎么来用它。你用得好,就能替人造福,自己也有了功德。用得不好,就造了口业,妨害了人家,也害了自己。
在《论语》〈颜渊〉篇里面有一章讲:「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焉?』」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君子讲质,讲本质,何必讲文呢?这个好像对人也没有损,可是他对人影响很大,所以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谈君子也!」可惜啊!老夫子你这话说君子,说错了。君子不是如此啊!君子是文质彬彬,不是只讲本质,而不讲文的。当然只讲文而不讲质,这个不好;但是只讲质不讲文,这个也不好。
所以一定要评论君子,话说出去,错了以后呢?驷马难追,子贡说「驷不及舌」。用四匹马拉着车子追,也追不上!所以一般就根据这句话,成为两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确如此。是非善恶,你一句话说出来就决定了,在《论语》〈子张〉篇,子贡说:「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不可不慎也。」君子一句话说出来,说得好人家就说你有智慧,一句话说得不好,人家就认为你没有智慧,所以看看这个重不重要呢?言语代表一个人的心理,修养学问都在这个话里包含,所以说这个言不能够不谨慎。而且颜渊问仁于孔子,孔子也是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然后颜子请问其德目,条目有四条,其中一条就是非礼勿言,说话要合乎礼。礼包含很多,恭敬人家,不要损害人家,这个都是。凡是不合乎礼的话,都不能说。 [PS: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细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再看佛家,佛法讲十善业,十善业的反面是恶业,你看看意三业,身三业,口四业。口是最重要的,它有四种业,这四种业仔细推敲看看,我们每天都表现出来。拿口业来看,现在人在社会上,一开口、一动笔,很有可能就犯上了口业,想想看是祸是福呢!他就种下了这个种子,所以我们这个口,是成就道业最重要的一环。
在《孔子家语》面有一个故事,孔子到了周家去观礼,观礼到后稷,也就是周家的始祖后稷庙,到了庙的门口,发现有了金人的塑像,这个金人塑的口被封起来,很奇怪的,同时金人的背后,刻有几个字,也就是「铭」,这个铭写的是「古之慎言人也」,说明这个金人是个慎言之人,也就是对言语非常谨慎,可见周家在研究这个学问。古人讲这个礼,对于口非常注意,因此你无论讲佛法、讲儒家,都要「守口如瓶」,谨防口业,为什么呢?儒佛两家都是要注重修道的,你修道,口不好好的修,这个道也修不了。所以我们平时无论说话做人,都要注意口,不要造业,一造业就是因果,不能背了因果。
我们说毁谤某一个人,固然是不可以,但你说了一句普通的话,虽没有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一个人,可是句话说出来伤风败俗,也会影响社会大众的心理。害了公众的心理,那这个罪过更大。现在做大众传播事业的人要特别小心,想做大众传播的事业,包括电视、报纸、广播从业人员,最好都要学过佛的人。他们都懂得因果,知道怎么下笔,话在说出口之前,在写出去之前都要好好考虑,那么这种传播的事业,风俗不会坏。
可惜现在用人,哪里能够像我们的理想,都能够懂得因果道理。我们这个莲社,受到古德的庇荫太大了,不管社会上风气如何,情况如何,有一分力量就贡献一分力量,所以老师常常讲有共业,有不共业。共业如何,我们尽量影响共业,影响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那么最重要的是不共业,自己能不受外面坏影响,我们自己要有相当的功夫,再尽量地影响外面不好的环境。
四、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
这都是人情世故,我们老师曾写过一幅对子,「人情练达是文章」,人情练达,通达人情世故,就是文章,就是学问。见了失意的人,他各方面都受到打击,很不得意,或者是破了财,或者是丢了势,或是种种不如意,你见了这样的人,应该说点让他得到安慰的话。相反的,你要是说自己很得意,人家破了财,你却说自己中了奖券,人家失意你自己高兴,人家丢了差事,下了台,你说做了大官,自己得意了,这是教人家不堪忍受的。我们读书、做人处世,就是要处处让人家受得了,假如我们自己处在那种境遇,我们看见人家尽说些得意话,表扬他自己非常得意,我们自己心里也很难受,为什么呢?一个人总希望比人家高明。
你们大家研究佛学,《百法明门论》中提到很多,论中提到众生都有烦恼,有根本烦恼,有随烦恼,根本烦恼里有傲慢,随烦恼有嫉妒,你讲这些话都容易挑起别人的烦恼。所以我们见失意人说得意语,把人家的烦恼引起来,这是自己不太好的,有亏于自己的德、厚道。对方已是烦恼,我们再说这话,使他更増烦恼,我们就是恼害众生。佛教是慈悲,慈悲的精神就是儒家讲的仁,仁道、仁厚。无论是学儒学佛,都要讲忠厚之道,不要让人家听了起烦恼。
见老人不要说衰伤话。老年人,这个老师常讲诗的时候,男子悲秋,老人每逢秋天,天地之间的气象,人体与天地自然界之间,是息息相通,天地这个时候都是收敛,都是闭塞,身体也自然而然受影响,所以往往一到秋天,男子上了年龄,会有衰伤、悲伤的感觉。这种心情容易使然,向这种人我们再说一些悲伤、衰伤的话,更会使他哀伤。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是不错的,的确,你要看见七八十岁的人,和他说七十古来稀,对方听起来不好受,那就要变变方式,固然现在有一个流行的口号,人生七十才开始,这话大不合道理,但说出来给老人家听听,也未尝不好。懂得道理的人,明明是不合理,但比听七十古来稀要好一点,这些话都是要注意。
五、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第五条「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交情浅的不可以讲深的,交是交朋友,交朋以不是一下子就很深。道家讲,儒家也讲。《庄子》里讲:「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君子交朋友淡淡的,像水一样。水的味道虽然淡,但却能细水长流,这是水的基本味道。「小人之交,其甘如饴。」甘是很甜的味道,浓得像酒,如酒一样浓烈,但那个味道不会长久。比如说再好的酒,放在外面不把它对起来,在外面风一吹,没好久味道就变没有了。
所以交朋友,一上来一见如故,三生有幸,真是不得了。可是过不了好久,情势一转移,彼此跟路人一样,甚至反目成了仇人。小人是如此,君子不是如此。君子就像是《论语》〈公冶长〉篇所说的:「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久而敬之,是受人尊敬,为什么善与人交?他知道交友的道理,开始的时候由浅入深,慢慢的交往越久,朋友之间的友情越是浓厚,越是尊敬对方。那么这个交浅,朋友在刚刚交往的时候,交情还不是很深,一见倾心,把所有的话都跟他讲了,将来一旦朋友的关系不能维系的时候,或者将来做不成朋友,成了仇敌了,那么你的毛病都给对方抓住了,这个不能不注重。
再说朋友之间劝善规过,是交友很重要的意义,朋友之间不能劝善规过,那要这个朋友干什么呢。可是劝善规过也要有分寸,交情到什么地方,就说什么话,交情不到那个程度,虽然你是一番好意劝他向善,改除恶习,但他接受不了,往往认为你是在教训他。这就是《论语》所说的:「君子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人往往有这种心理,所以没有到彼此信任度相当高,言语无丝毫隔阂之前,与人说话都要注意。不是所有该说的话,都可以不必考虑地说出来,在有些情况下,反而说出来没有效果,而且还会结怨。
还有现在学佛的人,一见到人,都希望把自己了解的佛法,能够与亲朋好友分享,希望他也能够学佛,即使这个出发点是不错的,但一定要观察对方的根基,他现在的程度如何?是不是对佛法有了一些好感,好感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已经相信了?有好感时,你说的话是一种,开始相信时,讲的又是一种,相信到很深的时候,又是一种,那是大不相同。他程度还没到的时候,刚开始有好感,你就把很深的道理告诉他,又叫他去吃素,又叫他念佛,又叫他了生死,他还不知道生死,你就叫他了生死,他怎么了法?你这么呼噜呼噜把所有东西一下子教给他,当他受不了时,麻烦就来了,他感觉自己入不了门,一下子就不想学了,这是常有的状况。
所以佛为什么要五乘说法呢?你一下子给他一大堆金刚钻,虽然是无价的珍宝,但是他受不了的。所以交浅不言深的意思,包括很多很广,包括自己的、彼此的私事,学问、道德等等,你要看对方跟自己交往到什么程度,你说什么话,否则不但是失了言,也可能失了人,这两种都有所失,就如《论语》所说的:「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这个是交浅不可言深。(见后面备注)
再来,「绝交不出恶声」,朋友之间绝交往往是有的,绝交是绝了原来交往的朋友。朋友是五伦当中的一伦,也是道义的结合,跟家人父子不同。家庭中的父子、夫妇、兄弟,这是天伦,是不会分散的。君臣、朋友这两伦的交往,则是以道义来维持,彼此志同道合,当然交情会一天一天维持下去。如果有任何一方违背了道义,对方当然要劝告他,但始终劝告不来,只好作罢,那就绝交了。绝交后是否和现在一样,两个人互相对骂一顿,或对打一顿,然后彼此也就不往来了?小人才是如此啊,小人彼此骂了一顿,三天之后又为利害而相互结合,又言归于好,好了一阵子以后,利害又冲突,又互相骂一顿,这不是君子之道。君子绝交是在不得已的时候,对方稍微有能够挽回的情势,他不轻易绝交,实在没办法挽回了再绝交,到了绝交时不出恶声,一句让对方听了有恶感的话也不讲,彼此也不过是淡淡的疏远而已。
在《史记》中记载,燕家大将军乐毅,燕国派他攻打齐国,攻下了七十多城下来,只剩下莒城、即墨二城没下,齐国固守在那个地方,乐毅的军队就围困在两城之外,齐家部队知道燕家大军,乐毅名将在那儿统帅,想突围也不简单,所以齐家就用了反间计,派了人到燕王那儿,告诉燕王说,你知道为什么派了乐毅在那儿攻打我们齐国,开头那么快连打了七十多个城池,现在只剩下两个城,他为什么打不下来?而且在那里观守、观望,知道是什么用意吗?使者就对燕王说,你这个燕军有个大将领,你将来的祸患不在齐国,而在你自己,言下之意,他这两城攻不下来,就是说他要倒戈相向,要降你的君位,这一听燕王就不得了了,赶快想撤换乐毅,把乐毅调回去。
乐毅一想,既然君臣之间有了隔阂,受了人家利用,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他写了一封书信给燕王,留一句名言:「古之君子,绝交不出恶声。」交情虽绝,但彼此不出恶声,好来好往,写了一封信之后,他没回去燕国,到外国去了,他把他自己的心迹和一番忠诚,说得清清楚楚,说明他之所以不能回去的原因,是他已经中了人家的计策。也就是说,君子之人他有修养,虽是到了绝交的时候,也不必说对方难听的话,这个虽是绝交,但君子厚道,总是希望将来对方听到了觉悟之后,还是能志同道合,还有余地,这是厚道的话。
六、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侮辱人是不好的,无论什么人,地位高、低,就是一个乞丐,你侮辱他,他都受不了。《礼记》〈檀弓〉有一个故事,这个齐国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在路边赈济灾民,一个饥饿不堪的人走来,黔敖左手端饭,右手端汤喊着「嗟!来食」,这个人因为不肯接受,所以最后就饿死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上是给人家吃好的,但对方听了是侮辱他,他就不吃你的饭,不吃嗟来之食。明明是走几步路就死了,他也不吃,他不受这个侮辱。在历史上受到侮辱,再加好几倍报复给人家的很多。为什么呢?儒家说:「士可杀,不可辱。」一个读书人,你杀他是可以的,你侮辱他是受不了的,这是很严重的。所以,我们不要侮辱人家。
现在民主国家作战,俘虏对方的降帅、士卒,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就是不能侮辱,对别人快意侮辱的时候,你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记恨在心里。遭受侮辱对一个有志气的人来说,会引以为终身最忍受不了的奇耻大辱,他将来有机会的时候,那种报复会让你受不了。所以不向人家随便开玩笑,有时玩笑是开不得的,这和污辱有连带关系。譬如你跟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开开玩笑或许无伤大雅,没什么关系。可是这个人平时就是一本正经,没有幽默感,当你认为是在跟他开玩笑时,或许他当作你是在侮辱他,他就不能忍受,而且结下怨恨,这个在社会上是常常有的情形。
有时候我们说一个笑话,想引起彼此愉快的气氛,可是对方并不是这样想,造成他的误解,那我们又何苦呢?划不来。所以不要随便开玩笑。在历史上,《左传》记载两个国家办外交,那个国家派的外交使者是个跛子,只有一个眼睛,而这个国家相同也找了一个跛子,有一个眼睛的使节来迎接他,好像很有趣啊!可是后来人家记在心里,回来以后找机会,找个问题,派了军队就把你的国家灭掉。原来只是增加兴趣而已,开开小玩笑,可是后果那么严重。
所以对方是个严肃的人,不管他是在什么地位,你说话要小心,不可随便开玩笑,那是不行的。而且不论是任何人,开玩笑多了,就失之于轻浮,我们求学要注意庄重。《论语》孔老夫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总而言之,无论在什么场合,庄重一点比较好,轻浮了不太好,轻浮的办不了大事,到紧要关头,还是要仰赖稳重一点的人。庄重的人他无论说话,无论做什么事,说一句就是一句,做一件事是一件事,他不会轻浮。有时候为了缓和气氛,开玩笑是难免的,但是要注意节度,这一层要特别注意。
七、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这也是研究人的心理,残疾的人往往心眼很细,忌讳比较多,再一方面,残疾的人行动往往有所不便。比如,走路不方便要拄拐杖;或是眼睛不好,看不清楚;或是说话发音习惯不健全,说话不很流利,有接不上的地方,遇到这些人,应该怎样呢?无论是儒家、佛家都要讲究仁慈、厚道。因此遇到这些人,我们尽量给他帮忙,能够扶他一把,譬如遇到这些人他上车不那么轻便,我们一定是让他先上,或是帮他上下车,他眼睛不好,我们也帮助他注意什么的,有危险的地方他注意,这就是存心厚道,所以要特别给予恭敬。
《论语》〈卫灵公〉篇记载,孔子与鲁国的盲人乐师见面的情形,其所给予的特别关怀,令人感动:「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孔子在接待盲人时,特别的细心关怀,当师冕快走到阶梯或是座位之前,孔子都会预先提醒。当师冕坐下来之后,孔子立刻将在座的人,一一介绍给他,在座都有谁、坐在何处,俾其说话时有所顾忌,从这些细节都可以见到孔子的仁爱之心。
在《论语》〈乡党〉篇也讲过,孔子见了这些人也要变色。所谓变色,这个很难讲,要自己细心体会,遇见这些人,在精神态度表现出一种关怀他,一种同情他,就是没有言语,用动作、表情让对方有一种感觉,感觉你对他一种亲切、关怀的味道,这些表现出来都叫变色,变变颜色。所以遇见这些人,要特别恭敬,因为他不是平常的人,他有某方面残缺的地方,特别需要人特别来帮助他、关怀他。有些医师刻意对患病的当事人隐瞒病情,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人得了某种严重的疾病,就怕人家说他的这个病很严重,无可救药,有些病人一听心里很难过,本来病只有六、七分,一听这个话就增加到八、九分。所以病人有时候不是因为疾病死的,而是被周围的人吓死的。
八、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现在肩挑比较少了,过去肩挑小贩,都是推着车子,在菜市场里面,卖着水果、小菜,他一般都是从乡下运来的。古时候的市场与现在不一样,过去称为赶集,也就是每个月在固定的日子里,大家聚集到城市里来,另一个日子,又聚集到另一个地方去,凡是乡下的东西,通通聚在城里的市集去卖,这种赶集的方式,都是人老远地从出产的地方,把东西用担子肩挑到城里来,很不容易的,必须出很多的力量。所谓小贩他的本钱很小,从一个地方把东西买过来,再卖到另一个地方去,只赚一点点微薄的利润。另外还有苦力,过去乡下交通不太方便,往往雇车夫给自己拉车,雇轿夫给自己抬轿子,这些人真是苦力。
你向肩挑小贩买东西,跟他讨价还价,雇车夫、轿夫之类的苦力,你还跟他讲价钱,给他很少的酬劳,都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人都是出卖他的劳力,赚的钱很少很少,你尽量地讨他的便宜,我们想想,究竟有能力买他的东西,能够雇他,说明我们的经济状况比他好多了,能够多给一点,就给一点,不要讨他的便宜。拿现在来讲,虽然不是肩挑,他用交通工具,运到菜市场来,可是他终日在市场里卖东西,在那儿餐风饮露,夏天太阳晒得这么热,冬天风又吹得冷,我们住在家里,夏天有冷气,冬天门一关,暖和和地,想想他在市场那样辛苦,我们买个东西,还要贪他的便宜,这个心就是不仁。
我们要处处存养厚道,养不忍之心!那么不但是对做小生意的人有好处,对于我们自己也是在存养厚道。所以印光祖师在文钞里常常提到,我们买东西时,对小买卖不要还价。当然,如果发现两处卖的价钱实在相差很多,我们也不必还价,下次到别处买比较便宜的就可以;但是如果二边的价钱相差不了多少,贵一点其实也没什么关系。
九、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
这个也就是厚道,帮助我们修道。佛法修菩萨道,第一个要布施于人,施恩于人。儒家讲的道理很高深,一个人要体天地之仁。天地的雨露,让万物都能长生,我们人有能力的时候,要效法天地这种大德。看看人家过不下去了,我们要尽量地帮忙人家,救济人家,这是施恩。施恩是不是说我有恩于你,你将来一定要报答我呢?不是的。我们给人家好处,当下就要忘记。
不但我们读书人如此,大家看历史,韩信在少年没得志时,穷得没有饭吃,在河边钓不到鱼,正饿得不得了的时候,河边有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洗衣妇女--漂母,送了一碗饭给韩信吃,而一饭救活了韩信的命。离开前韩信向漂母说出了感激的话,将来我发达的时候,要怎样的报答你。漂母听了就生气着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我送这碗饭给你是希望将来你报答我吗?不是如此啊!我只是看你现在受苦而伸手救济,不是求报答的。我们想想看,那个时候,一个河边洗衣服的妇女,都明白施恩不求报的道理,当然韩信后来还是报答了他。
在施恩者来说,自己不要求报;但是另一方面,受了恩的人,无论如何点滴都必须回报。韩信到后来发达的时候,用千金报答人家,古人都是如此。古时候的风俗是很浓厚,他从小就是这样学。对人有恩,我要报恩;对于天地生长五糓,也思报恩。五糓当然是人种的,但如果没有天地,天不下雨,土地没有泥土,这个五糓长不起来。所以我们吃的五糓,虽然是自己用劳力种得,但在吃的时候感谢还是感谢天地的恩德。这种报恩之心,对任何人都该如此。我们受之于天地,受之于父母,受之于朋友,一切一切的,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在社会上任何有贡献力的人,都对我们有直接、间接的恩德,想到这里,才知道我们欠社会人群的太多太多了,而现在我们可以回报给社会人群的却非常少,想到这里感觉非常惭愧,所以无论我们做哪一个行业,都要思兢兢业业地来报答所有人。
至于「开罪于人」是难免的,我们智慧不到,考虑不周,不免有得罪于人的时候,当我们有意无意说的话,让人家听了受不了,伤了人家的心,或是我们做了有损害对方的事,事后知道自己不对了,一定要求解。不要把这个解看得那么单纯!我们说话向人家道歉,有时候人家还不愿意接受,所以除了用言语外,还要用行为,用事实证明我们不是有意要伤害他。这个解字,就是化解这个结的意思,让被我们所得罪的人,心里一点芥蒂都没有。
十、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
这里就是跟佛家所讲的一样,「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十一、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有些人都很容易犯这个毛病,凡是任何事情都要事先有准备。《中庸》上讲:「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任何事情你事先有预备,这事情办起来,就一定能够成功,如果没有预备是不会成功的。在有些情形下,我们看到某人临时事情一来,他没有事先想到,也能把事处理得很好,这是什么道理呢?其实并不是临时靠他的天才,而是平时他有很深的修养功夫。日积月累有很多办事的经验,临时事情来了,他可以应付自如,可以处理得了。这告诉我们,无论做事求学都要用心,随时都要预备临时突发状况。
平时需养成静的功夫,遇到任何问题要冷静下来,稍微分析一下这个问题要怎么办?怎么处理?有很多事的决断往往在一刹那之间,不可能让我们用长时间来研究、分析,所以在那一刹那间,心里要沉着,要镇静。这种沉着、镇静,都是靠平素修养练习来的。譬如说平时面对任何问题,都是拿做学问的态度来看,不是只看一个面,要从好几个方面来看,所以临时遇到紧急问题要处里的时候,就不会只看一个平面,而是可以看出一个立体,那么临时处理的时候就会镇静,不会慌乱。
再来,做不到的事情不要逞能,我们不能说什么事都做得到!虽然做不到,但一定是尽力想办法帮忙。千万不要好大喜功,承诺超过我们能力范围以外的事,如果我们勉强去做,往往会招来不好的后果。譬如朋友有一件事需要有人帮忙,当然我们有能力忙最好,如果没有能力却答应了他,对方天天指望我们办好,可是到时候我们实在是办不到,那不是耽误人家吗。假如我们不是轻易就答应他了,那他还可以另外再找别人!就不至于耽误他的事了。所以自己有很大把握可以办到的,才可以答应人家,这并不是做事不热心,也不是对朋友讲道义,事实上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古语说「轻诺者,必寡信」!一个人轻易的答应人家,什么都没问题,结果最后什么都有问题,那就不好了。
十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瓜是长在地上的,在种瓜的田里,为什么「不纳履」呢?履是鞋子,如果我们走在瓜田边,走着走着累了,想休息一下,把鞋子整理整理,这就不行了。因为你说是在穿鞋子,但人家远远看,以为你弯腰下去,是想偷他的瓜,所以瓜田不纳履。至于李是在树上,我们走过李树下,或走过桃树下、杏树下,上面结着就是果实,这时你把帽子扶正,人家远远一看,好像你想趁手摘他的李子,你说我明明是要把帽子扶正,可是别人会想,你为什么别处不扶,恰好在李树下才整冠呢?这理由辩解不清,所以这是要避嫌疑的。古诗有云:「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前面二句是讲,君子对一切事都要防患于未然,不让自己处在嫌疑的情境之下。君子是一个读书明理之人,他一举一动都要防患未然,想到将来的后果。
面临有嫌疑的时候也很难居处,有时候连圣贤都很难避免。孔子与弟子厄陈蔡时,在面临绝粮之际,好不容易弄到了一点米,请颜子煮一锅粥饭,正在煮的时候,忽然屋上掉了一片土块,颜老夫子看到土块掉下来,赶紧把它捞起来,而捞起来的粥丢掉实在很可惜,于是颜子就把粘了土块的粥饭给吃了,这一幕正好被子贡看到,他以为颜夫子平时很有修养,到了危难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居然失了节,修养就不到了,我们大家都还没吃,他就先吃了。于是到孔夫子那里去告状,孔子说:「别慌,你看事情不要这样冲动,我来问问他。」孔夫子好意思直接问吗?当然不好直接问!他跟颜子讲:「粥煮好了,我们先祭祀吧,等祭祀过后我们才吃!」颜子说:「不可能了,今天不能祭。」孔子问:「为什么今天不能祭?」颜子才把原委讲出来。在祭礼当中,凡是祭祀的东西,必须是事先没有尝过的,凡是尝过就不能祭祀,因为刚才掉灰尘下来,虽然不是存心先吃,可是但也算是尝过了,所以不能再祭神了,孔子这样一听才了解事实真象。
这椿故事是在《孔子家语》里面。《礼记》〈曲礼〉是曲曲折折的意思,要通人情世故。所以礼仪当中,礼有揭疑的意思。凡是有怀疑、嫌疑的时候,假如不讲礼,专讲法律,凡是拿法律来问一问,那多尴尬,多伤感情,而且也办不到的事情。可是如果一味地不好意思问,始终存在心里面,那也不行!所以委曲婉转,非常善巧方便的一问,很轻松地就把问题给解开了。从这件事我们知道,圣贤之间难免都有这些嫌疑,何况我们普

随着大魔王的飞机落地,第71届戛纳电影节正是进入“凯特·布兰切特”时间

这一届的评审团将在她的风骚带领下,决出各项大奖的归属。

如果你是内行人,肯定能从71届戛纳电影节发现许多精彩的看点,比如说戈达尔的再次出手、亚洲电影的集体发力,以及有趣的影帝影后角力。

就算你不是内行人,也可以看到许多热闹,因为这次的中国元素实在是太多啦!下面笔者为你一一盘点一下。

1.主竞赛单元评委会成员——张震

作为评审团唯一的中国成员张震,他在微博po出了自己飞赴戛纳的照片,白T+黑衬衫,十分简洁干练。

上个月18日,戛纳官方宣布男演员张震成为继去年的范冰冰之后,主竞赛单元评委中又一副中国面孔,这是华人男演员首次成为戛纳评审团成员。

这是张震第10次与戛纳电影节结缘,前9次,他都是以演员身份参加盛典,其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作品包括经典的《春光乍泄》、《最好的时光》、《呼吸》以及《刺客聂隐娘》。

然而就算是如此,张震的评审资历还是遭到了不少网友的质疑,主要原因就是他没有拿过高级别的影帝奖项(只有一个大阪电影节的影帝)。

有趣的是,就在张震启程当天,他凭借《绣春刀2:修罗战场》拿下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额...貌似可以在戛纳官方介绍他的时候多一个名头?(还是别了吧)

他在本届的演员奖甚至金棕榈的归属上,能左右战局吗?(赵涛就交给你啦!)

2.主竞赛单元入围:贾樟柯《江湖儿女》

最受我们瞩目的,当然是本届唯一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作品、贾樟柯导演的新片《江湖儿女》

科长真可谓是戛纳的亲儿子了,他先前拍的6部作品有5部入围了戛纳主竞赛,1部入围一种关注,还曾凭借《天注定》拿下最佳剧本大奖,是内地冲击第二座金棕榈最有希望的导演。

随着全球公映日期5月11日的临近,《江湖儿女》也有更多的物料放出,昨天的国际版海报就让我们看到了廖凡和赵涛的影帝影后Moment。

而先前连续发布的两个片段,更是引爆了期待。

第一个片段中,一群大老爷们为我们展现了新颖的干杯方式。他们共同把瓶中的酒倒入赵涛拿着的脸盆中,随后拿起酒杯把盆里的酒舀出来一饮而尽,配上叶倩文《浅醉一生》的BGM,十分具有怀旧气息。

在第二个片段中,廖凡拄着拐杖和赵涛走在平野之中,两人发生了一段饶有趣味的对话。

赵涛:“这是活火山还是死火山?”廖凡:“不知道。”赵涛:“那火山灰应该是最干净的了吧。”

这似乎也是英文片名Ash Is Purest White(灰烬是最洁白的)的由来。

《江湖儿女》勇夺金棕榈有戏吗?希望在揭晓那日我们可以一起举杯畅饮。

3.一种关注单元入围:

毕赣《地球最后的夜晚》

曾在国内因《路边野餐》备受大家瞩目的青年导演毕赣,新片《地球最后的夜晚》也入围了一种关注单元。

本片由汤唯、黄觉、张艾嘉、李鸿其主演,卡司阵容十分强大,其中好久没在大银幕上见过面的汤唯一袭绿衣亮相,产后的身材依旧苗条,美哭众人,不由得让人对她的首个三金影后产生期待。

有趣的是,这部新片的海报是和名画结合,致敬了马克·夏加尔1918年的油画《散步》,风格化十分突出。

戛纳的艺术总监福茂形容《地球最后的夜晚》为:“继承了侯孝贤和大卫·林奇的风格。”

毕赣导演有机会成为华语导演下一个戛纳嫡系,这次的一种关注单元瞄准大奖,将会是一块很好的奠基石。

张艺谋《影》、王兵《死灵魂》、章明《冥王星时刻》

国师的《影》被主竞赛单元拒之门外,只能委屈地在非竞赛单元进行展映,不过我看了这个卡司阵容,大概也知道为什么了......

邓超、孙俪、郑恺、王千源、胡军、关晓彤、吴磊、王景春。

怎么看都是商业大片的配置。

期待在戛纳展映完后,赶紧回国内与大家见面吧。

本届戛纳还有一部最被大家忽略的名家大作,就是去年拿下洛加诺金豹奖的,纪录片导演王兵的《死灵魂》。

别的不说,这海报第一眼看上去,就是404体质,这也是符合他一向的作风。

惊人的是,这部片的片场,496分钟!整整8小时15分钟!

另外,不太受到关注的章明导演的《冥王星时刻》,也入围了导演双周单元,这是他的《黑暗传》三部曲的终结篇,又名《穿过黑夜》。

本片的制作团队中有王学兵、秦海璐这样的电影大咖,值得期待。具体上映日期暂定为2019年。

5.范冰冰携国际新片《355》启程戛纳

来到本届戛纳走红毯的,最实至名归的还是去年的评审团成员范冰冰。

她参演的第四部国际大片《355》,以全女主的间谍题材备受大家瞩目,参演阵容更有杰西卡·查斯坦、玛丽昂·歌迪亚、佩内洛普·克鲁兹、露皮塔·尼永奥等超一线女星,完全是冲奥大片的配置。

该片讲述世界各地个组织的顶级女特工们联合起来,阻止一个全球性组织获得一种武器,这个武器可能会使原本就不稳定的世界陷入完全的混乱之中。她们必须克服文化和政治上的分歧,形成一种纽带,共同努力。

戛纳向来不是有作品才能来的一个舞台,世界各大时尚品牌为了蹭热度,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自家旗下的艺人推上红毯走一遭,宣传造势。

这不,“国际巨星”李宇春刚下飞机,就被摄影师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据说国内飞到戛纳的记者为了拍一张李宇春的照片,鞋子都被踩烂了一只。

这个侧面描写,很到位了。

其它飞赴戛纳的中国明星还有如下:

《芳华》中凭月下独舞一跳成名的女演员苗苗

《偶像练习生》人气选手,秦奋,韩沐伯

目前暂未登场的还有关晓彤,王源,王丽坤,奚梦瑶等人,总之,一起等着看红毯当天的群魔乱舞吧!

7.戛纳首设“中国电影荣誉大奖”

本届戛纳,首次设置了一个与导演双周等单元同等性质的特别奖项,叫“中国电影荣誉大奖”

该奖共有5个细分奖项,即戛纳中国电影荣誉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和最受观众喜爱的影片奖。举办日期为5月12日至15日期间。

但看了一眼评委会主席的推特账号封面,就被这极具艺术感的画面震惊了...

这个奖,怕是要被野鸡们侵略了吧。

没有关系!中国人走向戛纳的决心并不能被覆灭......

至少《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征战戛纳的梦想,可以实现了。

本届戛纳,你最期待的中国元素是什么呢?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互动或者补充。

lz在香港读书,昨天亲身目睹一下情景:

内地大妈拿着行李箱站在扶手电梯上,她站左边,行李箱放右手边,阻碍了左边的通道。


(这时后面有香港人赶时间,要走左边的通道)
那位香港人就态度很不好地和那个内地人说:“唔该企埋一边啦!(麻烦靠边站啦!)“
我看大妈毫无反应就知道是我们内地人,因为大部分内地人都不用粤语听不懂粤语嘛。
那个香港人只好拍拍大妈肩膀挥挥手让她靠边站了。看了这一幕,身为内地人的我觉得有点委屈,但在内地地铁里面确实不会做”搭扶手电梯靠右边站“的宣传,至少广州不会。

我离开扶手电梯后追上大妈,确认她是来自内地的之后就用普通话和颜悦色地解释给她听香港搭扶手电梯是这样的,要靠右边站。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大妈带着大件的行李箱应该搭那种直升电梯的。

那个香港人,我敢打赌如果前面站着是个外国人,占着左边的走道不走,肯定也不敢怎么吱声。

估计会有人喷我说国外的扶手电梯也没这种规定要靠右边占,这样只靠右边占对电梯伤害也很大。

但香港地铁宣传就是这样嘛,更重要的是,这样有利于提升效率。去过港岛金钟湾仔的人都知道那里的人走路很快,搭扶手电梯都要用跑的。经常就是路人站右边不动,左边肯定留给赶时间的人走。

我不是歧视内地人,只是希望能通过科普这种在香港的常识,以减少不必要的常识。可以让香港同胞知道,内地也一样有有素质有礼貌的人。

更正:广州地铁会宣传靠右站好。

没说在内地也要左行右立,只是说在香港习惯是左行右立,希望更多的内地人懂得这个,就不会发生不必要的误会争执了!

左行右立,不是指在左边跑,是行,是像走楼梯一样的走。香港不是所有站台都有楼梯可以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为什么低着头走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